文言文句子翻译

合集下载

摘抄文言文翻译积累句子

摘抄文言文翻译积累句子

《论语·学而》中子曰:“君子不器。

”此句翻译为:“孔子说,君子不只是一样工具。

”《孟子·离娄上》中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此句翻译为:“孟子说,得到正道的人会得到许多帮助,失去正道的人会得到很少帮助。

”《庄子·逍遥游》中有云:“逍遥游于无何有之乡,以至于帝乡。

”此句翻译为:“在无何有之乡自由自在地游玩,一直游到帝王的故乡。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太史公曰:“大丈夫生于乱世,当立功名,以显父母;若遇太平,当隐居草野,以养德行。

”此句翻译为:“太史公说,大丈夫生活在乱世,应当建立功名,以此来荣耀父母;如果遇到太平盛世,应当隐居在草野之间,来修养自己的德行。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此句翻译为:“诸葛亮说,不淡泊名利就无法明确自己的志向,不保持内心的宁静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世说新语·雅量》中记载:“颜渊问孔子曰:‘吾闻君子不器,何谓也?’孔子曰:‘器者,各有所用,故曰不器。

吾闻君子无所用其才,而用其德。

’”此句翻译为:“颜渊问孔子说:‘我听说君子不只是一样工具,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工具各有各的用途,所以说不只是一样工具。

我听说君子不利用自己的才华,而是利用自己的德行。

’”《庄子·养生主》中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己。

”此句翻译为:“庄子说,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最终会疲惫不堪。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太史公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此句翻译为:“太史公说,天下的人熙熙攘攘,都是为了利益而来;天下的人纷纷扰扰,都是为了利益而去。

”《孟子·告子下》中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此句翻译为:“孟子说,得到正道的人会得到许多帮助,失去正道的人会得到很少帮助。

”这些文言文句子,既有对道德、人生的深刻思考,也有对世态人情的描绘,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积累。

文言文好句字词翻译

文言文好句字词翻译

一、原文: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翻译:山上有树木,树木有枝叶,我心欢喜地喜欢你,而你却不知道。

二、原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翻译:那青青的衣领,牵动我悠悠的情怀。

三、原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翻译: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理想中的伴侣。

四、原文: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翻译:那青青的佩带,牵动我悠悠的思念。

五、原文: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翻译:生死相依,与你约定白头。

握住你的手,与你共度一生。

六、原文: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翻译:经历过沧海的波澜壮阔,其他的江河难以与之相比。

除了巫山的云彩,其他的云朵不再美丽。

七、原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翻译:海上升起明亮的月亮,天涯海角的人们共同欣赏这美景。

八、原文: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翻译:但愿人们长久相伴,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同欣赏这皎洁的月亮。

九、原文: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翻译:月亮落下,乌鸦啼叫,霜冻满天,江边的枫树与渔火相对,我在愁绪中入眠。

十、原文: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翻译:桃花潭的水深达千尺,却不及汪伦送我之情深。

以上文言文好句,既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又富含哲理和美感。

通过对这些句子的翻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能领略到古文的美感。

文言文句子及翻译

文言文句子及翻译

文言文句子及翻译在中国古代,文言文是一种古老的文字体系,它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表达形式之一。

文言文以其严谨的结构、优美的修辞和深刻的内涵而闻名于世。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句子及其翻译。

1.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翻译,孟子说,“贫穷的时候要做好自己,富贵的时候要做好全天下。

”。

2. 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华而不实,很少有仁德!”。

3. 荀子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

”。

翻译,荀子说,“人人都吃饭,但很少有人能真正品味。

”。

4. 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翻译,孟子说,“聪明好学,不以问下为耻。

”。

5.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翻译,孔子说,“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施加于别人。

”。

6. 荀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翻译,荀子说,“不合礼的事情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

”。

7.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翻译,孟子说,“贫穷的时候要做好自己,富贵的时候要做好全天下。

”。

8.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翻译,孔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识。

”。

9. 荀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

”。

翻译,荀子说,“吃喝男女,是人的最大欲望。

”。

10. 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翻译,孟子说,“聪明好学,不以问下为耻。

”。

以上是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句子及其翻译。

这些句子虽然古老,但是它们所表达的思想和道理却是永恒的。

通过学习文言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和智慧,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对待生活、对待他人的智慧和启发。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和学习,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文言文的精髓,让这种古老的文字永远流传下去。

文言文典型句子翻译训练

文言文典型句子翻译训练

【原文】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1.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并且时常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吗?”2. 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3. 通过温习旧知识来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4. 学习但不思考就会陷入迷茫,思考但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5. 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原文】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8.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翻译】6. 知道的人不如喜欢的人,喜欢的人不如乐于其中的人。

7. 人不是生来就知道一切的,谁能没有疑惑呢?8. 自己想要立足,也要帮助别人立足;自己想要通达,也要帮助别人通达。

9. 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0. 不担心财富少,而担心财富分配不均;不担心贫穷,而担心生活不安定。

【原文】1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翻译】11. 前方的道路漫长而又遥远,我将努力上下寻求答案。

12. 知道的人不如喜欢的人,喜欢的人不如乐于其中的人。

13. 学习了知识并且时常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14. 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5. 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文言文短篇及翻译五篇

文言文短篇及翻译五篇

文言文短篇及翻译五篇1.文言文短篇及翻译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孟子〔先秦〕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 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 有方圆七里的外城, 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 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 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 可是不能取胜, 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式。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 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 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 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 但是, 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 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 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 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能行“仁政”的君王, 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 不施行“仁政”的君主, 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 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 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 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

所以, 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 战就一定能胜利。

注释天时: 指有利于作战的时令, 气候。

地利: 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人和:指得人心, 上下团结。

三里之城: 方圆三里的内城。

城: 内城。

郭: 外城。

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环(huán): 围。

语文文言文翻译重点句子

语文文言文翻译重点句子

原文:“楚王问于屈原曰:‘子尝与寡人论国事,寡人何如?’屈原对曰:‘大王之国,江山壮丽,土地肥沃,人民勤劳,贤能之士众多。

然而,大王之德薄,政令无常,赏罚不明,故国势日衰。

’‘大王,夫以地广人众,富饶之地,而仁义不施,则国危;以地狭人寡,贫瘠之地,而仁义行,则国强。

今大王之地,虽广而不仁,虽富而不义,是以国势日削,民不聊生。

大王宜深思之!’”翻译:楚怀王问屈原说:“你曾和我讨论国家大事,你觉得我国如何?”屈原回答说:“大王的国家,山川壮丽,土地肥沃,人民勤劳,贤能之士众多。

然而,大王的德行浅薄,政令没有常道,赏罚不分明,所以国家势力日益衰弱。

大王啊,凭借着广阔的土地和众多的人民,富饶的疆域,如果不施行仁义,国家就会陷入危险;而如果土地狭小,人口稀少,但能施行仁义,国家就会强大。

如今大王的国家,虽然土地广阔,但不施行仁义,虽然富饶,但不讲究道义,因此国家势力日渐削弱,百姓生活困苦。

大王应该深思这个问题啊!”解读:这段对话体现了屈原对国家政治的深刻见解。

他首先肯定了楚国的地理优势和人力资源,但接着指出楚怀王的德行和治国理念存在问题,即“德薄”、“政令无常”、“赏罚不明”。

屈原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弱不仅仅取决于土地和人口,更取决于统治者是否施行仁义。

他以“地广人众,富饶之地,而仁义不施,则国危;地狭人寡,贫瘠之地,而仁义行,则国强”的道理,劝诫楚怀王要重视仁义,以挽救国家危局。

这段话在当今社会仍具有启示意义。

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不仅需要丰富的物质基础,更需要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仁义精神。

屈原的劝诫,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道德建设,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

2024中职高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2024中职高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劝学》(荀子)1、原文: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译文: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2、原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3、原文: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译文:我曾经踮起脚尖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

4、原文: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译文: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但听的人会听的清楚。

5、原文: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文: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远。

6、原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文: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7、原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8、原文: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文: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9、原文: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距离,就无法到达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河流,就无法汇成江河大海。

10、原文:锲而舍之,朽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文:雕刻几下就放弃,连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一直坚持雕刻下去,连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成功。

11、原文: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螃蟹有六条腿和两个大钳子,除了蛇和鳝的洞穴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1、原文:直不百步尔,是亦走也。

译文:只不过没有一百步罢了,也是逃跑啊。

2、原文: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译文:(跑了五十步的人)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3、原文: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

译文: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

4、原文: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译文:(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这就是王道的开端。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第一册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第二册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第三册1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足以遮挡天日。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句子翻译
1.白雪纷纷何所似?
[翻译]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那人很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划事情能不竭尽全力吗?和朋友交往能不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能不温习吗?”
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心中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不越过法度。

1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翻译]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1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不深入思考,就会感到迷惘而无所适从;只思考不读书,就会感到迷惑。

”1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德是多么高尚啊,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颜回的品德是多么高尚啊!”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翻译]孔子说:“懂得学问的人,不如爱好学问的人;爱好学问的人,又不如以学问为乐的人。

”14.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取法的人在里面。

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如果自己有)就加以改正。


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1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8.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翻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