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项讲义目二认识直流电路
合集下载
认识直流电路课件

三极管
总结词
三极管是直流电路中常用的元件,用于 放大信号和控制电流。
VS
详细描述
三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元件,其作用是放大 信号和控制电流。在直流电路中,三极管 可以用来放大信号、开关电路和组成各种 逻辑功能等。三极管的类型有很多种,如 NPN三极管、PNP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等 ,每种类型的三极管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 景。
电容器
总结词
电容器是直流电路中常用的元件,用于储存电荷。
详细描述
电容器是一种储能元件,其作用是储存电荷。在直流电路中,电容器可以用来 平滑电流、过滤噪声和稳定电压等。电容器的容量通常由其电极面积和间距决 定,常见的电容器有电解电容、陶瓷电容和薄膜电容等。
电感器
总结词
电感器是直流电路中常用的元件,用于储存磁场能量。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分析中的重要定律,它 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用于解决复杂电路问题。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指出,在任意一个封闭的 电路中,流入节点的电流总和等于流出节点 的电流总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指出,在任 意一个封闭的电路中,沿着闭合回路的电压 降总和等于零。这两个定律是解决复杂电路 问题的基础。
详细描述
电感器是一种储能元件,其作用是储存磁场能量。在直流电路中,电感器可以用来滤波、隔离和延迟电流等。电 感器的电感量通常由其线圈匝数、直径和磁芯材料决定,常见的电感器有空心线圈电感、磁芯电感和铁芯电感等。
二极管
总结词
二极管是直流电路中常用的元件,用于单向导电。
详细描述
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元件,其作用是单向导电。在直流电路中,二极管可以用来整流、开关和保护电 路等。二极管的类型有很多种,如硅二极管、锗二极管和肖特基二极管等,每种类型的二极管都有其 特定的应用场景。
电工技术第1章 直流电路

•
W Uab = Q
(1-4)
•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为伏特,简称伏(V)
实用中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V)等。
•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
1kV=103V 1V=103mV 1mV=103V
• 规定电压的实际方向是从高电位端指向低电位端。
其方向可用箭头表示,也可用“+”“–”极性表示。 它还可以用双下标表示,如Uab表示电压方向由a指
• 当>0时,表示元件吸收(消耗)功率,是负载性 质;当<0时,表示元件实际提供(发出)功率,是电 源性质。
•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电源输出的功率和负载吸收
的功率应该是平衡的。
• 【例】电路中各元件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
图1-11所示。已知
I1 I2 2A I 3 1A
• I 4 = 3A,U1 = 3V,U 2 = 5V,U 3 = U 4 = 2V
括开关和导线等)三部分组成。 • 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负载取用电
能,它把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中间环节 把电源和负载连接起来,为电流提供通路,把电 源的能量供给负载,并根据负载需要接通或断开 电路。
• 最简单的电路是手电筒电路,其电路组成的三 个部分是:电源——干电池,负载——小灯泡,中 间环节——开关和筒体金属连片。如图1-1所示。
2.电流的参考方向
• 电流的参考方向,也称假定正方向,可以任意选定, 在电路中用—个箭头表示,且规定当电流的实际方
向与参考方向一致时,电流为正,即 >i0。如图1-
5a所示;当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时电
流为负值,即 <i0。如图1-5b所示。
电流参考方向
i
a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课件—第2章 直流电路

(+) ...
____
...... 3)器件上印有二极管符号
负板 (―)
4)较长的为正极,较短的为负极
观察法判别二极管正负极
oc
本章小结
• 1)电流所通过的路径称为电路。电路一般由电源、负载、 开关和连接导线四部分组成。电路分为通路、断路和短路 三种状态。
Q = 12 Rt
nu
2.3电阻及电阻器
2.3.1电阻与电阻定律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
电阻和电阻器
上 —定材料制成的导体,电阻和它的长度成正比,和它的截面积成反比,
这个结论叫做电阻定律。R= S
几种常见材料的电阻率
材料名称 电阻率p/
材料名称
电阻率p/ Q,m
银 铜 铝 低碳钢 铂
1.65X10-8 1.75X10-8 2.83X10-8 1.3 X10-7 1.06 X10-7
28 _____________
般直流电路的分析
例题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E1=3V,E2=15V, R1=3Q,R2=6Q,R3=2Q,试用戴维宁定理求通过R3的电流 及 R3两端电压U3。
电动势禺。
[ ? I = E1 + E2 = 2115 = 2 A R +R 3+6 US = UOC = E2 - IR2 = 15 - 2 X 6 = 3V
上的电压降S。
解: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
二 二 = / 丄 12/ IA
R + r (10 + 2)Q
■
\ Ur
负载两端电压 UR=IR=1AX10Q=10V
电源内阻上的电压降为Ur=lr=1AX2Q=2V
nu
2.4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电工基础知识直流电路知识ppt课件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直流电路知识教学内容(约70分钟)
7.电感(L): 表明电路产生磁能力的物理量。单位:H(亨利)
电感有一种阻碍交流电变化的作用,称它为感抗。 XL=UL/IL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课程简介(约5分钟)
➢ 一、电工基础知识 ➢ 二、常用工具、用具、量具 ➢ 三、油气集输知识 ➢ 四、油气集输工艺流程 ➢ 五、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绘制和识读 ➢ 六、离心泵
直流电路知识教学内容(约70分钟)
5.电功率(P) :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率。
单位:W
P=W/t=UIt/t=UI=U2/R
能量的转化
U:电压 ,V
R:电阻 ,Ω
I: 电流 ,A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方J向::电正流电密荷度运A动/m的m方2向或负电荷运动的反方向 I:电流强度 A
单S位::导A体k横A截m面A积 μmAm2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直流电路知识教学内容(约70分钟)
直流电路知识教学内容(约70分钟)
8.电容(C):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
任何两块金属导体,中间用不导电的绝缘材料隔开就形成了 一个电容器。
电工技术项目二 直流电路的认识

电压参考方向的标注方法
选定参考方向后,才能对电路进行分析计算。
u为正值,说明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 u为负值,说明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例2.1
• 在如图2-6所示的电路中,方框泛指电路中的一般 元件,试分别指出图中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的关联
对一个元件,电流参考方向和电压参考 方向可以相互独立地任意确定,但为了方便 起见,常常将其取为一致,称关联方向;如 不一致,称非关联方向。
R C +
图2-1 理想电阻、电容元 件模型符号
Us
R
图2-2 电路模型图
(二)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 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强弱用电流强度表示,简称电流。
电流强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
dq i (t ) dt
电流强度
dq i (t ) dt
式中dq 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 量,若dq/dt为常数,这种电流叫做 恒定电流,简称直流电流,常用大 写字母I表示。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简称 安。 1A=103 mA=106μA, 1 kA=103A
-
P>0,吸收15W功率。
例 2.2
I=2A
(c)非关联方向,
P=-UI=-4×2=-8W,
+
-
U=4V (c) I=-5A
P<0,产生8W功率。 (d)关联方向,
-
U=-6V ( d)
+
P=UI=(-6)×(-5)=30W,
P>0,吸收30W功率。
(三) 基尔霍夫定律
1874 年 , 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首先阐明了复杂电路中电 流与电压的两条定律。 • 1. 电路中几个常用名词
电工学讲义直流电路分析PPT学习教案

灯泡
在电路图中,各种电路元件都用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 第10页/共93页
11
三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正方向
第11页/共93页
12
在电路分析中
物理量的方向:
实际方向:物理中对电量规定的方向 ;
实际方向 正方向(参考方向
)
在分析计算时,对电量
正方向(参考方向):
人为规定的方向。
第12页/共93页
13
第15页/共93页
16
四 欧姆定律
第16页/共93页
17
流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即:R=U/ I
可见,U上升,I下降,R具有对电流变化起阻碍作用的物理性质。
电阻单位: (欧姆欧)姆,定1律表=示1式V中/ 可1A带正负号。
根据在电路图中所选电压或电流的正方向的不同,
当电压和电流正方向一致时:U=IR , 见左图
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线性电阻的伏安特
性 第20页/共93页
21
六 电功率和电能
电功率
电器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消耗(转换)的电能。简称功 率,用P表示
在直流电路中:P=UI,单位:W(瓦)
电能
电器设备在工作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用A表示。
A=Pt=UIt 设备功率1千瓦,使用时间1小时,耗电量为1KWh,即1 千度电。
即:在任一结点上,各电流的代数和为0。
方向
在该表达式中,一般规定: 流入结点的电流方向为正,流出为负。反之亦然
。
第33页/共93页
34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扩展
基尔霍夫定律也可推广应用于包围部分电路的任一假设的 闭合面,即广义节点。
例一
例二 I=?
R
教案--电工技术(微课版)(项目2)

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本次课内容5分
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阻的串联电路,电阻的并联电路。
难点:电阻的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分析。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P60:第3题;第4题。
如有答疑、质疑请记录
教案
授课日期:年月日教案编号:2-2
教学安排
课型:理实一体化
教学方式: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教材
授课题目(章、节)
项目2直流电阻电路的测试与分析
任务2.1简单电路的测试分析与电阻间的等效变换
2.1.1电阻串并联等效变换(二)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电阻混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的化简方法;能应用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和计算简单电路。
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
授课内容
回顾和复习上次课的重要知识点:电阻的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习题讲解。30分钟
2.1.1电阻串并联等效变换(二)
任务2.2基尔霍夫定律的研究与应用
2.2.1基尔霍夫定律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基尔霍夫两个定律及有关计算。
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
授课内容
回顾和复习上次课的重要知识点:电阻的Y形网络和Δ形网络的等效变换;习题讲解。20分钟
2.2.1基尔霍夫定律
1.实训2-2:基尔霍夫定律的研究(课外预习时学生先做,课堂上老师分析)15分
回顾和复习上次课的重要知识点:基尔霍夫两大定律。10分钟
2.2.2支路电流法
1.支路电流法分析方法和步骤(理解、掌握)10分
2.分析例题与学生练习(掌握)45分
3.实训2-3:验证支路电流法(掌握)20分
总结本次课内容5分
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支路电流及其他电路参数。
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阻的串联电路,电阻的并联电路。
难点:电阻的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分析。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P60:第3题;第4题。
如有答疑、质疑请记录
教案
授课日期:年月日教案编号:2-2
教学安排
课型:理实一体化
教学方式: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教材
授课题目(章、节)
项目2直流电阻电路的测试与分析
任务2.1简单电路的测试分析与电阻间的等效变换
2.1.1电阻串并联等效变换(二)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电阻混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的化简方法;能应用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和计算简单电路。
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
授课内容
回顾和复习上次课的重要知识点:电阻的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习题讲解。30分钟
2.1.1电阻串并联等效变换(二)
任务2.2基尔霍夫定律的研究与应用
2.2.1基尔霍夫定律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基尔霍夫两个定律及有关计算。
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
授课内容
回顾和复习上次课的重要知识点:电阻的Y形网络和Δ形网络的等效变换;习题讲解。20分钟
2.2.1基尔霍夫定律
1.实训2-2:基尔霍夫定律的研究(课外预习时学生先做,课堂上老师分析)15分
回顾和复习上次课的重要知识点:基尔霍夫两大定律。10分钟
2.2.2支路电流法
1.支路电流法分析方法和步骤(理解、掌握)10分
2.分析例题与学生练习(掌握)45分
3.实训2-3:验证支路电流法(掌握)20分
总结本次课内容5分
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支路电流及其他电路参数。
电工电子技术:直流电路

变压器、传输线
工商大学
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
1、电路的组成 中间环节----传输、分配电能的作用 负载----取用电能的装置 电能的传输和转换
2、电路的作用 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二、电路中物理量的参考方向
电流
电路中的物理量 电压
电动势
物理量的实际方向
物理量
单位
实际方向
电流 I A、kA、mA、 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R3 IR3
E1
E2
B
解决方法
(1) 在解题前先人为地设定一个正方向,作为参考方向。 (2) 根据电路的定律、定理,列出物理量间相互关
系的代数表达式。 (3) 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实际方向:
若计算结果为正,则实际方向与假设方向一致; 若计算结果为负,则实际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反。
1、正方向(参考方向)的定义: 在分析计算时,对电量人为规定的方向
的情况。
与 U R 的方向一致
UR
UR IR R
假设:
a
IR b
I
R
与
U 的方向相反 R
UR
UR IR R
三、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
1、有载工作状态 aI
RO
+
Uab RL
-E b
I E
R R
0
L
RL越小,I越大,RL小称为
负载重、RL大称为负载轻
Uab
伏安特性
E
U ab
S
R
L
恒压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
Ia
US
+ _
Uab
2 R1
R2
2
b
例 设: US=10V 则: 当R1接入时 : I=5A 当R1 R2 同时接入时: I=1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