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绽放的生态课堂

让生命绽放的生态课堂

让生命绽放的生态课堂

发表时间:2015-06-17T14:10:36.08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5月总第156期供稿作者:李兴英

[导读] 为了更好地贴近学生,我首先给班里在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方面做得好的同学照了照片,以此作为课件的背景图片。

李兴英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岭回族中学255410

思品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作为一名思品教师,我时刻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思品课的教育价值更好地发挥出来?就在前一段时间,我讲的一节课让我找到了答案。

我讲的这节课课题是《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面对这一课题,我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分别是心理诊所、自信加油站、寻找榜样和表决心。

为了更好地贴近学生,我首先给班里在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方面做得好的同学照了照片,以此作为课件的背景图片。然后了解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和出现的问题。

经过筛选,最后选取了两个典型问题作为心理诊所的素材:

案例甲:有一次,我回答问题,由于答错了没有加分,组里的同学都怪我,我感到很自卑。

案例乙:我是一名初中生,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没有一个朋友,上课也不举手回答问题。——一个自卑的人

课上,同学们对这两个问题非常感兴趣,因为就发生在自己身边,所以非常踊跃地出点子帮着解决,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在自信加油站,同学相互之间找优点,越多越好,为同学加油,增强自信。课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为同学说优点,场面非常激烈。

身边的榜样最伟大,让学生寻找班内在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方面做得好的同学,并说出理由。从而让学生明白现实生活中应该做一个怎样的同学。

为了更好地学习榜样、让自己向着榜样前进,就要表达自己的决心。这时,全体同学起立,共同发出自己的心声。句句铿锵有力,字字掷地有声。

最后,8名热心的同学还主动表演了情景剧,剧情的主题就是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情景剧演完之后,这8名同学又分别分享了自己此时的想法,从而把本节课的主题完整地呈现在全体同学面前。这节课巧妙地结束。

在本节课中,同学们妙语连珠,精彩不断。同学们精彩的表现着实让我感动。为什么学生这么喜欢这节课?究其原因,这节课无论从选材到问题设计还是到展示形式,都体现着学生的“元素”,都符合学生的“口味”,都做到了学生的“心里”。

老师在设计课时,只有紧紧地结合学生实际,才能抓住学生的思想脉搏,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激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让学生的生命在生态课堂上绽放。

让课堂焕发生命与活力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潞城市实验小学课堂教学小结 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听课是对教学的临床诊断。今天的课堂是实验小学向教育局、向全市同行的一个汇报。本次活动,学校的所有班级、所有科目全部开放;授课的教师,从年龄上来说最年轻的25岁,最大的有52岁;从资历上来说有进入实小仅几个月的新教师,也有调整学科的改版新手。从2002年我市被确定为省级课改实验区以来的四年多的时间中,我们投身课改体会最深的是教师是课改成功与否的关键,课堂是检验课改成果的舞台。 一、面对现状找突破 我校共有24个教学班,班容量最小的班56人,最大的班达到了80人,大班额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摸索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课改之路。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是我们进行大班额教学的必要前提。新课程倡导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以安全感,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解决这个问题的惟一办法就是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自己的课堂教学;教学目标要科学、适当、可测。“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一堂课要的是能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能给学生留下点东西。于是我们深入课堂找出路。李蓉教师在执教《数星星的孩子》这一课的时,整个课堂教学环节安排新颖独特,虽然改变了课文的“序”,但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科学合理地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特别是匠心独具地把朗读、感悟、想象、复述等有整合成生动活泼的板快,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和整体发展,真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张心平老师在课堂中,把提问权、选择权、参与权还给学生,减少预设、设计弹性化的教学方案,让每个学生感到这节课的话题跟自己有关、从而使人人真情投入,人人有所发展。同时,我们派出教师远赴北京、太原学习,归来后,对教师进行培训;接着,让出去学习的教师作了两节课,作为研讨课,再一次审视我们的课堂。数学课我们提倡“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方法,使所有的数学教师真正明白了数学课题中经常强调的一句话:告诉我,会忘记;让我看,会记住;让我做,会理解。而语文课,要求教师把提问权、选择权、参与权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感到这节课的话题跟自己有关、从而使人人真情投入,人人有所发展。常识课依托实验器材,从现象中总结规律形成实验。活动课强调学生亲身体验,将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接轨。只有开全开足课程,才能有丰富的收获,学生

让生命绽放光彩

让生命绽放异彩 ──《语文园地五》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组教材,是围绕“生命”这一专题展开的。选编的4篇中外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悟。而且,在本组的导语中,教材还明确提出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去搜集、了解更多热爱生命的故事”的要求,在《触摸春天》课后,设计了“搜集感人故事,整理资料办墙报”的泡泡提示。这些内容的安排,是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的顺利进行所做的准备工作。因此,本次口语交际和习作是本组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组教学的延伸,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学习本组课文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迁移,继续深化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培养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既然教材以专题来组成单元,而且口语交际与习作一起编排,因此,要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口语交际与习作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教学,充分体现整合的教学思想。首先,口语交际课重在交流,既可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也可以谈身边发生的热爱生命的故事,还可以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和启发。注意拓宽学生的思路,广开言路,允许学生既可以就某一方面内容来谈,也可以把几方面内容综合起来谈。习作教学则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自由表达,并在作后交流中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水平。 【教学目标】 1.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2.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搜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阅读有关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披文入境理解生命 1.激情导入:生命是宝贵的,却又是短暂的。有一位哲人说过:我们无法左右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同学们,学习了本组课文,当你为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喝彩时,当你被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震撼时,当你为花丛中感受春光的盲姑娘感动时,你对生命的意义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悟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围绕“生命”这一永恒的话题畅所欲言。 2.提问:你怎样看待生命?下面这些人的做法可取吗?大屏幕显示有些人忍受不了病痛的折磨或经不起生活中的困难、挫折,而采取轻生的做法的资料。 3.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多数学生认为这些轻生者的做法不可取,只有勇于向病痛、向困难挑战,才是生活的强者。 【设计意图:课始,老师在学生已对生命有所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一些反面资料,让学生进行评判,有效地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发他们对生命的思考。同时,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人应该怎样看待生命。这样,“以境促思,以思促说”为学生顺利进行口语交际而架桥铺路,又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二、唤起记忆感悟生命 1.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让生命之花绽放》优质课教案

让生命之花绽放 随州市外国语学校王秀芝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悦纳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的观念,并认识到只有不断奉献社会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懂得既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认识只有奉献社会才会延伸生命的价值。 教学重点: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教学难点:生命的价值,延伸生命价值。 学情分析: 受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学生中普遍有一种及时行乐,得过且过的想法,对未来的希望、对生命的意义缺少思考,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缺少必要的责任感。这种虚度年华的现象滋生出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已迫在眉睫了。 综合设计思路: 本课在前两个框题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之情的基础上,第三个框题接着延伸,探讨如何珍爱生命。 教材分三个层面来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珍爱生命:一是无论何时都不轻言放弃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强调能承受挫折、勇敢坚强;二是对任何生命都应抱着肯定其意义、尊重其存在的态度。三是珍爱生命的最高表现: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激发学生努力突破自我,不断实现自我价值。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四川地震”视频,感受生命的脆弱,教育学生生命是宝贵的,愿每个人都能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努力实现人生价值,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让生命之花绽放。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有关生命的话题。 二、课堂情境、活动设置 探究活动一:珍爱生命永不放弃 先展示“微笑女孩”的照片,然后播放李青松被困104小时获救的视频,思考问题:

1.女孩被困废墟为什么还能露出甜甜的微笑? 2.李青松为什么能坚持104个小时创造生命的奇迹? 3.微笑女孩和李青松被救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踊跃发言,得出结论:珍爱生命,永不放弃。当我们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不丧失生的希望。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探究活动二: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播放抗震救灾视频,学生观看视频讨论问题: 1.“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观点? 2. 为什么要尽百倍努力拯救生命? 3.视频中让你感动的是什么?“感动”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经过探讨,得出结论:要肯定生命,尊重生命。每个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在肯定自己的价值,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肯定他人的价值,尊重他人的生命。 探究活动三:丰富内涵延伸价值 通过视频“谭千秋老师的事迹”来震撼学生的心灵,由“千秋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得出结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再引导学生搜集列举古今中外丰富生命内涵,延伸生命价值的人及他们的贡献。最后通过思考写出自己的生命箴言(对生命的感悟或如何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并在全班交流。 探究活动四:盘点收获内化知识 学生回顾本课内容盘点收获(每位学生限谈一条),老师总结延伸: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努力提升生命价值,让生命之花绽放。 探究活动五:走进生命考场,提升生存技能 (1)请快速说出下列电话: 报警电话急救电话 火警电话交通事故 (2)你在下列紧急情况时应当怎样求生? 突遇地震时:家中着火时: 发现燃气泄露时:发现有人溺水时: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读后感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读后感 近日,我读了叶澜老师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感慨颇多。 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学校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她)的生命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一部分,而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所有老师追求的理想课堂。但现实生活中似乎却是很难做到的事,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下,面对来自社会和家长的压力,大部分老师在课堂上关注是学生的成绩,而不是课堂的气氛和活力。他们很少去关心学生对课堂的兴趣程度。因为老师关注的是学生的升学率,只要升学率提高上去了,教师的地位和工资就会提高,正因为如此才会导致现在的课堂悦来越缺乏活力,对大多数差生来说上课就如同坐监一样痛苦。他们感受不到教师的关心,感受不到知识的奥妙,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 然而我们是不是就要放弃这种理想课堂的追求呢,当然不是。我觉得要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作为教师首先要抛开一些功利,自己给自己减轻一些压力;而作为学生也要积极的融入课堂,跟着老师的节奏学习,如此才能谈得上把生命融入课堂。每个教师都要意识到这一点: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

叶澜老师在文章中的观点是:“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不要以为生活就是人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孰不知生活还有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还有生存的意思。 叶老师还分析了传统课堂的三大特征: 1.完成认识性任务,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或唯一任务。 2.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是老师备课的中心任务(研究学生被普遍忽视)。 3.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 在文中叶老师并不否认传统课堂合理性的一面。同时也深刻地分析了传统教学的根本缺陷,即课堂教学过程是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不应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剥离出来。它忽视了作为每个独立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与潜在能力,又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双边多向、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力。从根本上看,这是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之突出表现,它导致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使教学本身也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使传统课堂教学视

构建生命课堂

构建生命课堂 摘要:“生命课堂”是相对于传统的“知识课堂”而提出的,强调了课堂的动态性和学生生命个体的本质,主张实现生命的对话和交流。构建“生命课堂”,需要教师、学生观念的转变,家长和社会的支持,需要人才选拔和考核制度、师范教育、教材、课堂座位等多项教育改革的配合。 关键词:生命课堂;新课改;转变观念 2003年,王鉴教授在《课堂重构: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一文中,相对于传统的“知识课堂”首次提出了“生命课堂”的概念,指出“生命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要为了知识而教学,而且为了人的发展而教学”,强调“生命课堂”具有四个特点,即课程的开放性、多元性和生成性,教师的研究性和专业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以及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和有效性。笔者认为,构建生命课堂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观念的转变 “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的转变,蕴含着教育理念和指导思想的变化,教师应当调整自己的认识和观念:首先,师生观念的转变。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不应当具有“高姿态”。《礼记·学记》有云“教学相长”,教与学本是相辅相成、相

依相长的,教师和学生同是课堂的主体;其次,备课观念的转变。备课要用“心”,充分收集资料,丰富讲课内容,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备课时不能仅仅依靠教案,也不能几个班备一份课,应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备课方案;再次,课堂教学观念的改变。课堂教学不再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笔记,应该采用多种模式,如情景剧、角色扮演、讨论会、辩论赛或者走进更大的课堂,如校园、大自然等。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才能,同时也有利于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最后,充分尊重学生。有时教师无意识的举动和言行,如“你不行”“你怎么这么笨”或者是嘲讽的眼神都可能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生命教育”要帮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珍惜和关爱生命,教师应该首先让他们感到被尊重、被珍视,进而推己及人。 二、学生观念的转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因是根本,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生命课堂”能否顺利实现关键还在于学生。一位小学班主任曾感慨说:“这个班的学生太安静了,一个问题问几遍都没人回答,我倒是希望他们能够活跃些,那样老师上课也会更加热情。”相关调查研究也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上课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即年级越高学生越来越沉默。导致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学生的观念和认识。每个人都有自我保护意识,在采取行动前都会估计其预期结果,若发现这样做对自己意义不大,甚至会伤害到自己时,就会不自觉地采取防范措施,尤其是在学生心理敏感的时

让学生在课堂中绽放活力的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课堂中绽放活力的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课堂中绽放活力的教学反思范文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们收集整理的让学生在课堂中绽放活力的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让学生在课堂中绽放活力的教学反思1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课,毋庸置疑,这是很正常好像也很合理。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延续了很久很久,也确实有它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学习效率以及学生能力等不尽人意。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既然是学习,就应该是在一种轻松、愉快、高效的环境下进行。如果进行一次问卷调查,恐怕不会有几个学生认为课堂学习是快乐幸福的。那么,学生向往的幸福课堂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看以下几段学生写的心里话: 老师讲课生动、有耐心,学生听课也要积极、会思考,两方面“配合”是我对“幸福课堂”的诠释之一。 我所向往的幸福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生机的课堂。 我们都知道,当学生不愿意学的时候,任何东西也教不会。 传统课堂给学生带来了文化知识,但那是比较被动的。每天

八小时,干坐着听老师讲,然后再埋头苦干,学生的身心得不到合理健康的滋润和熏陶,学生的才情得不到培养和施展,也就不可能感到快乐幸福。我认为:“幸福课堂”应该是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而实现的道路非常之艰难之遥远,或许其中有这样、那样的障碍和理由,但因此而放弃或止步不前、因循守旧,那我们只能永远走老路“强迫”学生学习。 罗z指出:理想的人应具备理想的品格,包括:活力、勇气、敏感和智慧。他提倡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自主,让他们快乐成长,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这些品格的途径和过程,且这个途径、过程应是师生共同成长,让学生更自信,绽放他们的活力,而不是教师一方的控制和空调的说教。 所以,我们可以也应该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权利,改变教师主动讲、学生被劫听的局面,使学生在课堂中不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如讲:《我的母亲》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欣赏陈红的歌曲《常回家看看》,让他们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体会孝敬父母的感受,听完歌曲后随即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让他们各自谈谈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孝敬父母的,让学生来评评谁最孝敬父母,兴趣来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形成了,再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围绕几个问题展开讨论:

用心做教育,让生命绽放光彩

用心做教育,让生命绽放光彩 发表时间:2019-12-10T10:44:00.96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总第327期作者:李刚 [导读] 我们顺穗区逢沙小学就是一所以“生命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学校,以“让生命绽放光彩”为核心。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逢沙小学528000 “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让生命的其它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我们顺穗区逢沙小学就是一所以“生命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学校,以“让生命绽放光彩”为核心,通过创设精神文化、制度管理文化、环境文化、课程文化这样一个全方位文化管理、文化育人的氛围,让师生在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成就生命的过程中共同感知生命的存在,体验生命历程,提升生命质量,从而获得生命的价值。 一、让校园焕发生命的无限生机 1.建设“生态化”校园 在学校已有环境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环境建设的教育资源,在校园风格及具体细节建设上展现生命校园的自然化、生活化、真实化特点,润物无声。 2.完善“生命教育特色”办学体系 我校自2012年进行生命教育实践探索以来,坚持“人人成长,个个成功”的办学方向,以“生命·实践”教育特色促进学生的主动健康成长:立足课堂,关注生活,从不去怀疑每个孩子身上潜藏的能力,而是想方设法地让每个孩子成长得最好。并且以系统思考递进研究为思路,聚焦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完善了极具我校特色的生命教育办学体系。 二、让课堂绽放生命的智慧光彩 1.开展“生命教育与学科”整合课堂 我们把生命教育与学科教学进行深度整合,促进各年级各学科充分挖掘课程中生命教育的资源,运用生命教育的积极因素构建生命课堂,让课堂更加开放,更具亲和力,充满生命活力,彰显生命个性。 2.制定“高效课堂模式”方案 制定逢沙小学和谐高效课堂模式落实方案,开展重点学科课程建设,形成特色校本课程,编制校本教材,形成我校特色选修课资源。 3.研发“生命教育专业教材”校本课程 为了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观,为了让整个生命教育课程更加系统、全面、实效性更强,我们启动了编写生命教育专业教材的工作,经过学校生命教育专业教材开发小组老师们的不懈努力,返本以《让生命绽放光彩》命名的生命教育教材已经正式出版发行。 目前这本书已经正式投入使用,受到家长、学生和社会人士的广大赞誉。我们期待着这本书能让更多的学生从课程中获益,让每一个生命绽放闪亮的光彩。 4.开设专业的“生命教育”课程浸润式渗透生命价值观 细看逢沙小学的课程表,你会发现各班每周都会安排一节“生命教育课”,这是目前国标课程中没有的,这在全省也是首创。教材使用的是自编的校本教材《让生命绽放光彩》,内容多来自学生生活,很接地气。为了更好地支撑课程开展,学校积极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指导能力。崭新的拓展类课程、专业的教师团队,加上接地气的课程内容,学校精心打磨的“生命教育”课程很受学生欢迎。 三、让实践开启生命的多元发展 1.设计“多元化”体验活动方案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体验式生命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方式,开展逢沙小学生命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家校联手,充分整合社会资源,贴近生活,融合顺德的地方文化,精心打造了独具逢沙小学特色的《生命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该活动方案分为校内篇和校外篇共计四个部分,分别是《进阶式社会实践体验活动之旅》、《安全教育》、《寒、暑假特色作业》、《顺德地方文化之旅》。该课程方案计划六年为一个循环,在生命教育的不同年龄阶段通过进阶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感知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的系列教育活动。目前,《安全教育读本》也已经出版发行,里面设计有一到六年级的安全主题,例如:《怎样与陌生人相处》《食品安全从我做起》《游泳安全我知道》《平安出门平安回家》等,系统全面地增强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组建学生的“缤纷活力社团” “专业安全救护队”“微电影社团”“动漫之家”等学校社团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智慧和团队的力量,让学生的特长在社团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例如:我校的“专业安全救护队”在2016年6月14日,我校承办的首届“粤港两地生命教育之安全教育交流”活动中,在顺德区教师发展中心、大良教育局、顺德区各间学校领导和老师,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二百余人面前,与来自香港的同行以及香港圣约翰救护队的专家们共同探讨生命教育中呈现了一堂精彩的现场户外安全救护课,深受来宾们的好评。 生命,因为关爱而美丽;生命,因为期待而精彩!我们聚集在这里,是为了我们的眼光更深刻、更有洞察力,是为了对生命拥有更多的关爱和期待。逢沙小学用自己的努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生命教育之路,成为大良生命教育探索的先行者。

教学反思(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教学反思(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之一。《数学课程标准》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也是学习共同体的首席”。教师包揽课堂的一统局面,必须摒弃“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各抒己见,各显神通。 我觉得,我们能够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1、创设课堂氛围: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给学生以安全的心理支持。要做到这个点,教师应该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 2、建构学习体验的教学方式:体现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建构体验学习的有效途径。通常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和集体学习的形式,组织学生展开看、猜、议、练,小结,让学生在合作中得到了学习体验,感受了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愉快。 3、研究教学策略: ⑴、注重教学进程:要注意把握预设与生成的统一,给学生以充分的探究机会。 ⑵、改进课堂结构:变封闭为开放,给学生以广阔的学习时空。课堂是为学生发展提供的舞台,教者应尽可能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让给学生,把自由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去发现乐趣,品尝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思维自由快乐地飞翔,从而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3)、创新参与方式。郭沫若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养成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例如在最近的一次试卷评讲课中,对于一个拼图题的评讲,我让学生两人一组操作,然后汇报结果,效果很不错。我认为这个环节,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示,学生在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中展开辩论,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发挥,使课堂充满活力。 以上仅仅我对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的一点看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让学生愿学,乐学。

《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心得体会

《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心得体会 感谢杜春贞老师,把叶澜教授带到我们面前。叶澜教授在《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中提到了四个“还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换发出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已有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一言以蔽之,就是注重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改变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 我从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实践和对别人成功经验的借鉴总结了以下几点对我们各科教学都有一定借鉴意义的方面: 曾听一位名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不会微笑的老师,不会是一个好老师。”我想,这句话不无道理。想上一堂好课,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学会微笑,给学生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让他们敢于走进教师的心灵。这样,你便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为你的课堂打下了坚实的感情基础。课堂上,如果学生敢于、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那么你的课堂便充满了和谐,充满了活力。 “言为心声”,有声语言的传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语言也是最利于表达情感的媒介。一些课堂缺少激情,主

要是由于教师语言的平淡给人形成的印象。激情进入课堂,必将使你的教学更加魅力四射,风采迷人。 没有教态的帮助,一个人说话会变得很拘谨,但是过多或不合适的肢体语言也会让人望而生厌。自然、自信的身体语言会使我们的沟通更加自如。教师应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肢体语言在传递什么信息。像面部表情、眼神以及举手投足都会在讲话,而且已经超越了讲话本身。孩子会对你的眼神,动作有相应的反应,就说明你与学生沟通的渠道畅通了。有了这样愉悦的教学环境,还愁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吗?还愁我们的课堂没有活力吗? 新课程带给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新生活。每一位富有使命感的教师都应该主动走进新课程,全面实施新课程,让课堂教学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成为孩子们主动、活泼发展的广阔天地。那么,你的课堂将会充满活力,你的人生也将会熠熠生辉。

主题班会教案之生命教育展示活动设计:生命之花处处绽放

主题班会教案之生命教育展示活动设计:生命之花处处 绽放 一、活动背景与目的: “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教育需要在尊重人的自然生命生长规律的前提下,去培育和点化人的精神生命,提升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作为教育者,自身首先要懂得,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它是人生最宝贵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做出危害他人、危害社会以及危害自身的行为;更应该引导每一个孩子,去“认识生命的意义,发现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意义”,认真对待生命中的每一天.为此,我校在“贴近式教育”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成立了“百合花”爱乐乐团;“牵牛花”美术家协会;“雪莲花”体育俱乐部;蔷薇花”儿童文学社;“太阳花”探索者沙龙.其根本目的在于:在学生懂得什么是生命的基础上,尊重学生发展需求,发挥学生特长,还学生的生命本真于个性培养,让学生在“社团”中彰显个性,飞扬激情,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圣洁心灵,绽放生命的光彩,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充满自信,懂得关爱、懂得合作、懂得尊重,感悟集体凝聚的智慧.从而提高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进而提高学生的生命价值.我们的《生命之花处处绽放》的主题教育展示活动就是我校各个社团活动的一个缩影. 二、活动准备:生命歌曲生命诗歌韵律操学生绘画音

乐花等 三、活动设计过程: 前言 甲:阳光挤进了宽敞的教室里; 乙:雨露飘落在绿色的跑道上; 丙:清新的空气弥漫着温馨的校园. 师:在阳光、雨露的呵护下,在“贴近式教育”办学理念的孕育下,在“探讨生命信仰,追求生命色彩”的引领下,我们望花路小学甲:“百合花”爱乐乐团; 乙:“牵牛花”美术家协会; 丙:“雪莲花”体育俱乐部; 甲:“蔷薇花”儿童文学社; 乙:“太阳花”探索者沙龙; 合:这一簇簇稚嫩的花儿悄然绽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以“生命之花处处绽放”为主题,展示一下我们望小各个花儿社团的活动,看看这些美丽的花朵如何绽放出生命的色彩,如何奏响生命的乐章. 学生合:太好了,太好了!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让课堂绽放生命的光彩比较阅读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让课堂绽放生命的光彩比较阅读法在语 文教学中的运用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学习中,师生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学生的阅读能力仍然没有提高。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的呢?毋庸讳言,在阅读教学方面,很多语文教师习惯于“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单向性的师生作用方式,习惯于独角戏式的“跑教案”的上课方式,让学生只倾听教师个人的声音,只观赏教师的个人表演,教师包办代替了本该学生自己真实参与和亲身体验的丰富过程,剥夺了学生的自由思考,自由发展的权利。这种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课堂,谈何有效?怎能让课堂充满活力?怎能让课堂绽放生命的光彩? 为此,我在十几年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认为比较阅读教学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案例:人教版七下《斑羚飞渡》与目标检测七下《伤感的飞翔》两文比较阅读 师:同学们在学完《斑羚飞渡》一文之后,再读《伤感的飞翔》一文,自读完之后,请你谈一谈两文的异同之处,好不好? (学生自读时间15分钟,思考时间5----8分钟,同时,做好批注) 生1:两文都以动物为题材,主题上有相同之处,呼吁人们关爱动物、关爱生命。 生2:从两文的内容上来看,它们都面临困境,都采取了自救的办法,斑羚们用牺牲一半来挽救另一半的方法,使种群得以生存繁衍;两只蜻蜓是将两只断翅相连而成功飞翔;它们的这种壮举,让人们汗颜,让人们目瞪口呆。 生3:在面临困境时,它们身上折射出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人类学习和借鉴。如:坚强、团结、有智慧、有勇气、有尊严等。 生4:它们身陷于绝境,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斑羚们是被狩猎队员逼到伤心崖上,而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蜻蜓的断翅是儿童的天真顽皮造成的。 师:同学们分析的很好,重在从内容和主题上来找两文相同之处,但是在写法上有没有呢? 生5:两文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生6:两文在语言表达上,重在描写。 生7:两文都运用了相同的修辞方法,比喻和拟人。 师:以上同学们在精读的基础上找出不少的相同点,但大家能不能从相同之处中发现异处呢? 生8:我发现,它们自救的方法是不同的。 生9:人为因素是相同的,但原因是不同的。 生10:《斑羚飞渡》一文,作者有谴责人类卑劣行径的意图;而《伤感的飞翔》一文,作者自责的成分多一些。 师:看来同学们分析的很好!你们能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运用比较阅读法,对两文本分析比较,在同处找到异,在异处找到同。 教学反思: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恰当地运用比较阅读法。这种方法就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章或材料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异同,在异中求同,在同中求异的一种阅读方法。这种比较的实质是将原来互不关联的若干知识信息,经过观察、分析、综合、概括、重新加以排列组合,使之头脑中形成新优化的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自觉地训练,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养成了良好

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教育文档

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是“以人为本”、“以发展为 本”的教育理念。其中, 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具体落实到数学课堂中, 就应体现这样的基本理念: 即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 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的发展目标。作为教师, 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 、在主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感悟数学 1.围绕生活实际设计数学活动 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 从学生感兴趣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 采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场景、表演、比赛等形式创设有趣的情景,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的欲望。例如, 在教学“比较大小”一课时,紧密联 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拔河比赛”活动, 在具体的比赛情境中掌握怎样比较大小,学生的兴致异常高涨。在比赛中,他们发 现两队人数不一样时,提出赛场上要公平竞争, 两队人数应该同样多。于是,在解决人数问题上, 学生想出了四种方法:A. 兔队去 掉1人,鸭队上来1人;B.兔队去掉2人;C.鸭队上来2人;D.兔队 去鸭队一个。面对这四种方案, 学生仍有分歧, 各抒己见。但令人

欣喜的是 , 这样生活化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 , 学会了如何比较 , 掌握了方法 , 发散了思维 , 在亲自参与实 践中进一步感悟数学。 2. 在活动中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 , 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 而且要用眼睛看 , 用耳朵听 , 用嘴说话 , 用手操作 , 用身体去亲身 经历 , 用心灵去感悟、 体验。其中有一个重要理念就是 , 为学生提 供“做”数学的机会 , 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 动中 ,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 使学生的智慧受到挑战 , 从而实 现有效学习。例如 , 在“11? 20 各数的认识”的教学中 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完成教学目 标。发给每个 小组数量不同的别针,在数别针过程中认识11?20各数,让学生 亲身经历抽象出数的过程 , 同时还要说出数别针的方法。每个学 说: “可以两个两个地数。”有的却说 : “一个一个数的 , 不能数 错啊! ”有的学生说 : “数出 10 个别针放在一起 , 再数其他的。 ” 还有的学生用一种方法数,用另一种方法检查……每一个小组都 能拿出多种数别针的方法 , 全班学生的思维达到了高度活跃的状 态。学生们在互相交流中、在思想的碰撞中感受了不同的方法 对自己的方法进行了反思、评价 , 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 二、在兴趣培养及习惯养成中体验数学 课程功能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 , 其中情 , 要让学 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 , 按自己的想法去数别针 , 有的学生

让语文课堂绽放生命灵动之美

让语文课堂绽放生命灵动之美 江苏省响水县南河中心小学 224633 韩海涛 摘要: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应当尊重生命,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体验生命,倡导个性化的阅读思考,在阅读中感悟生命,激发创作的思维火花。使语文课堂凸现生命的灵动,焕发生命的活力,展示生命的飞扬。 关键词:语文课堂灵动和谐个性 在日复一日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繁琐的课文分析,枯燥的阅读训练被很多教师采用,虽然满足了一时的考试所需,但将原本美丽的课文撕成了碎片,学生的语文学习也变得索然无味了。 语文究竟是什么呢?记得曾有一篇文章是这么写的:天空中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自由自在,你觉得真好,这就是语文;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你觉得生机勃发,这就是语文;如血的残阳映红半边天,让人无限留恋,别忘了这也是语文……语文就是这样地充满人文气息,这样地充满生命的灵动。语文的生命就是人的生命,人创造语文,语文也培育人,二者是生命的共同体。如何让学生感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妙之处,让语文课堂绽放生命灵动之美,我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尊重生命,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每个学生都是生命的个体,他们有情感的需要,有满足的需要,有好奇的需要,有展示自我的需要。教师必须尊重学生这种生命的需要,用爱心、耐心、信心去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亲近感、敬重感、信赖感,形成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只有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教师才能和学生平等地进行对话,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真正引导者;也只有在这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自主地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中自主地探究,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获得营养,体验成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那么如何才能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呢? 1、充满尊重 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必定是建立在教学民主的基础上的,而民主是建立在承认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的。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火花。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尊重学生的观点,从心底里乐于接受学生的不同意见,学会倾听,使学生畅所欲言。 2、充满期待 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告诉我们,在课堂中倾注期待,能唤醒、激活、发展学生的新潜能。倾注期待,就是要教师从心底里确信,所有的学生都不同程度的潜在着智慧,坚信每一个学生都会获得成功,让学生从老师的目光里、微笑中感受到支持和促进。因此,对于一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孩子,在倾听他们发言的时候,教师千万不能流露出一丝不耐烦,而应用眼神、用语言去启发、激励,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期待,对自己充满信心。 3、充满赏识 希望别人赏识是人的本性。赏识能使人愉悦、快活、激发潜能、开启心智、迸发灵感,赏识也体现了师生间人格尊严的平等。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一处闪光点,欣赏他们的价值,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例如,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班上一位学习成绩中等的孩子很会讲故事,但她很少主动举手发言。于是我利用一节课时间进行全班讲故事比赛,她果然讲得绘声绘色,赢得了一片掌声。我趁机引导:希望你在以后的课堂中,都能像今天一样表现出色!以后的课堂上,她变得很活跃了。

如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运行机制

如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运行机制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为了有效地上好课,教师会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精心准备教学设计。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富有个性、具有独特精神生活方式和经验的孩子;教学要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就不能无视这个问题的存在。 教学对话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必须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由师生共同或者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教师放弃自己在课堂上很容易获得的“话语霸权”,以学生学习的伙伴、促进者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扮演一个“平等者中的首席”的角色,尽量做到对学生温和一点、亲切一点、轻松一点、形象一点、幽默一点,努力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安全的心理支持和精神鼓舞,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敢想、敢说、敢做,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把学生的个性、想象、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这样的课堂师生交流更多的是商量与切磋,补充与讨论,赏识与肯定,倾听与沟通,尊重与信任,平等与合作。 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认真地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已有经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要:求知的需要、参与的需要、成功的需要、交流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充足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去体验、实

践、创造,主动获取知识。通过开放式课堂教学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创造性的潜在能力,使所有学生的创造力在不同程度上均有所发展,从而真正做到既面向全体学生,又突出了学生中存在的层次性即个性发展。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是学生进步的重要途径。交往是活动的最基本形式,亦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通过交往,实现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体现“教学相长”的真谛,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合作交往的互动机制的建立,教师、学生各自作为一个能动主体也就独立存在,使教学过程充盈活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注意引导,很多学生由于害怕被别人发现错误,而掩盖自己真实的学习过程。有的学生本来有自己的想法,却随大流,有的学生本有疑问也不敢提出等。于是,互动和认知的冲突的机会就会错过。因此我们要鼓励大胆发表异议的的学生,批评讥笑别人错误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敢于暴露自己的真实学习思维,表达自己真切的情感,以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认知冲突,或典型的疑问,教师善于捕捉课堂那些细微之处的有效信息,加以充实和重组整合,或许可以引发出一场有意义的争论,把课堂教学互动推向高潮。

打造灵动课堂,绽放生命活力

打造灵动课堂,绽放生命活力 灵动是语文教学的智慧。灵动的课堂就像一篇跳动的散文,形散而神聚,让人赏心悦目。它在促进学生智慧生长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 ——题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行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童年时期,记忆是很灵活、很敏感的,如果你善于使用它,它就会成为你的第一个助手。学生在早年记住的东西,常常永远不会忘记。”因此,阅读教学应该唱响轻松愉悦的主旋律,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享受课堂,在民主和谐的氛围里,倾情互动,共同演绎鲜活的课堂。 一、创设情境——走进灵动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自主的学习情境”。这就指出了情境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巧妙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献你一束鲜花》时,利用多媒体播放机场迎接凯旋而归的运动员的场面。再与学生谈观后感,当学生说出鲜花为胜利者绽放,掌声为胜利者响起的时候。突然话题一转,但一个人有成功也有失败,失败时该如何对待他们呢?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使学生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顿悟,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到鲜花献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尤其重

要,是将来成功的动力。明白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只要付出了“汗水和力量”都应得到尊重。达到文与意的真正融合,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回归生活——体验灵动世界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们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回归到生活世界,回归到生活基础,阅读教学更应该如此。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仅把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理解和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行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让作品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碰撞”,产生火花。如教学《劳动的开端》一文时,学生感受到旧社会穷人的命苦,到哪里都受欺侮。在这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与文中作者比童年,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平时遇到困难与委曲是怎样做的?学完了课文后从中又学到了什么?这种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并和谐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提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并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成倍提高,也使学生在学习中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净化了自己的心灵。因此,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创设生活化的语文情境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做到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思想教育双丰收。 三、文本对话——跳跃灵动音符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应该创造与文本对话的课堂。如教学《九色鹿》

珍爱生命,让生命绽放光彩

珍爱生命,让生命绽放光彩 七年级二分部8班张洪翠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人会这样问: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什么,又有这么多人不珍爱生命,是因为生活中的挫折和痛苦吗?生命和生活是紧密相关的,没有生命就没有生活,没有生活就没有快乐,要想走上通往成功的大路,就必须珍爱生命。 前几天,老师在开班会的时候给我们讲了一个案例,但今天我却记不得那是哪里了,只记得老师在讲的时候非常严肃,好像是一个中学,几个学生一起打群架,最终导致一名学生抢救无效死亡,而后来那几个学生也被带到了公安局。听了这个案例之后,我的心绪始终不能平复,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在同一所中学上学,不互相帮助,反而要打架呢?用这种暴力的手段去夺取别人的生命,就如同恶魔一样,让人不敢接近他们。而最终他们也只能自食恶果,为自己种下的祸根付出一生的代价,不管之后结果如何,他们的成长记录带上都永远背上了这个黑疤,无论他们怎么努力,别人也会认定他们是一群坏孩子。 几个星期前,我听我的老同学说以前在我们班上很调皮的那个男生被送进了派出所,当时我还是一头雾水,直到后来我才知道他是因为去偷别人的助力车而被送进派出所,当时我还是一头雾水,直到后来我才知道他是因为去偷别人的助力车而被送进派出所的。 听了这些事情后,我的心情再也平静不下来了。我在心里不断地问自己:他们到底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为什么要放着好好的学业不去学习,而要去做那些毁了自己一生的事情呢?

但这也让我悟出了不少人生的道理:生命可以给人很多东西,但要看你如何去选择,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它。“生命之久不是活得最长的人”,而是那些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暴力的人,他们懂得珍爱生命,让生命变得有价值、有意义,他们的生命自然也会长存不朽。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很多的挫折,但它只会教导我们去战胜它,不会让我们在朦胧的生命里迷失方向,我们要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生活,这样它才会多给你一点回馈,所以,为了我们以及我们身边的人,我们应当珍爱生命,远离暴力,让自己的生命散发出另一种光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