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边塞诗四首
关于边塞的诗词

1. 边塞诗一首:塞外天山雪,边塞万里寒。
烽火连三月,回首已成残。
山河千里色,边塞几多愁。
烽火照乾坤,边塞永无休。
2. 边塞诗二首:边塞风吹落,悠悠万里空。
胡马嘶长啸,边塞苦无踪。
黄沙连天际,边塞少人忙。
胡笳悲落日,边塞多感伤。
3. 边塞诗三首:边塞风吹古,万里云霞红。
黄河水荡漾,边塞烽火动。
胡马跃长河,边塞人心慌。
战鼓声震天,边塞无尽忙。
4. 边塞诗四首:边塞风吹雪,万里冰封寒。
孤城烽火起,边塞战争残。
骏马踏黄沙,边塞英雄胆。
胡笳声断续,边塞哀思难。
5. 边塞诗五首:边塞风吹急,万里战鼓鸣。
沙场红旗动,边塞血染成。
胡马疾如风,边塞心犹轻。
战火燃千里,边塞悲歌声。
6. 边塞诗六首:边塞风吹远,万里天山高。
烽火连天起,边塞战争劳。
黄河水滚滚,边塞心悲凉。
胡笳声断续,边塞泪满襟。
7. 边塞诗七首:边塞风吹急,万里雪纷纷。
胡马嘶长啸,边塞心萧瑟。
黄河水滚滚,边塞战鼓催。
烽火照乾坤,边塞永不悔。
8. 边塞诗八首:边塞风吹急,万里战争起。
烽火连天燃,边塞泪满襟。
胡马蹄声断,边塞心悲凉。
河山气势磅,边塞壮志永。
9. 边塞诗九首:边塞风吹紧,万里雪花飘。
胡马嘶长啸,边塞泪悠悠。
黄河水滚滚,边塞战鼓鸣。
烽火连天起,边塞梦断流。
10. 边塞诗十首:边塞风吹急,万里战火烧。
胡马踏黄沙,边塞心萧瑟。
黄河水滚滚,边塞泪满襟。
烽火照乾坤,边塞英雄凶。
边塞诗歌四首:《凉州词》《从军行》实用版

精选完整ppt课件
3
边塞诗歌四首
凉州词
精选完整ppt课件
4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精选完整ppt课件
5
听录音,感受意境。 全班齐读
精选完整ppt课件
6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精选完整ppt课件
7
全班齐读
精选完整ppt课件
8
▪了解作者和诗题
精选完整ppt课件
9
这首诗的作者就是唐代诗人王之涣
。王之涣,字季陵,并州晋阳人,也就 是现在的山西太原人。他曾经作过县 尉 等小官。由于遭人陷害,曾一度弃官漫 游。他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与 高适、王昌龄关系很好。
精选完整ppt课件
10
凉州词,这是古代乐府民歌的一种 曲调。“唐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 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 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 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 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 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 人都写有《凉州词》。
精选完整ppt课件
18
要知道,春风从来就吹不到玉门关。
精选完整ppt课件
19
精选完整ppt课件
20
诗人以“春风”来比喻朝 廷的关怀。描写了戍守边疆 的士兵的思乡之情。
第一单元6边塞战争诗四首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 了五个与孙权、刘裕、刘义隆等历史人物相关的典故,诗 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凝练含蓄地表达了复杂的思想感 情。
这类诗歌通称为边塞诗。《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 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
2.《蓟中作》 蓟中指蓟城,故址在今河北卢沟桥北。天宝十年(751 年) 高适以封丘尉送兵到北部边境后回程,在蓟中写下了这首 诗。题名又作《送兵还作》。
3.《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热海,即今伊塞克湖,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国,此湖乃是玄奘 法师取经中途停留之地,是世界上第二大面积的高山湖,面 积达 6 280 平方千米。伊塞克意为“温暖”,中国古书称之 为热海或大清池,它横跨吉尔吉斯与哈萨克之间,四周天山 环绕,汇集天山山脉流下的雪水,却终年不结冰,故有热海 之称。这首诗是岑参在热海时,崔侍御到边地监察,岑为其 送行,看到西北边塞奇异景色,结合少数民族神话而创作的。
另一方面,边塞诗作更突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 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保家卫国的 豪情,还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名的壮志。如“不破楼兰终不 还”“愿为腰下剑,只为斩楼兰”“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 从来岂顾勋”。
古诗常见意象 芳草
“芳草”意象的运用,远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屈原所作《离 骚》最引人注目的意象之一便是香草。屈原以香草自喻, 抒发了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怀,寓含了自己对美好 事物生生不息的追求信念。
4.本诗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试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此诗将戍卒思亲与思妇怀远交织起来,前三句
16首短诗边塞诗

16首短诗边塞诗1.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唐朝·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2.《逢入京使》唐朝·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出塞》唐朝·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朝·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5.《陇西行》唐朝·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6.《征人怨》唐朝·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7.《凉州词》唐朝·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8.《碛中作》唐朝·岑参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9.《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唐朝·高适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10.《从军行·百战沙场碎铁衣》唐朝·李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11.《出塞》清朝·徐锡麟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12.《春夜闻笛》唐朝·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13.《春梦》唐朝·岑参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14.《塞上》宋朝·柳开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15.《出塞词》唐朝·马戴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
16.《河湟旧卒》唐朝·张乔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
边塞诗四首

烽 火 城 西 百 尺 楼 ,
环境
风 物
黄 昏 独 上 海 风 秋 。
时序 士卒
景物
悲凉伤感的画面
在一片广漠的边塞 之上,一座边城的 西边,一座百尺高 的烽火楼上,一个 戍卒孤独地走上嘹 望台,从青海湖上 吹来的秋风在黄昏 时分显得更加凛冽 寒冷。此时此刻, 戍卒的思乡念亲之 情也正是最为浓烈 之时。这是一幅悲 凉而又伤感的画面。
从军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 主旨:这首诗写了边塞戍卒怀乡思亲之情。
• 蓟中作. 高适
•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作者:
别董大二首【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5、边塞诗中常见的音乐意象: 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 戍离别之情。如:“琵琶起舞换新 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梅花落——曲调名。多以通感 的方式描绘遭遇冷落、思乡之情。 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 ”,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 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 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
边塞诗的主要内容与思想情感
• 边塞诗人有: 王昌龄、高适、岑参、王之涣、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
边塞诗常见意象:
1、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 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 风沙;
2、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 、烽火、狼烟、长云、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 铩、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
3、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 胡 、 羌 、羯、夷 、匈奴 、碛西 、楼兰、龟兹 、夜 郎;天山、阴山、黑山、瀚 海、受降城、玉门关、关山 、阳关、凉州、轮台、龙城 、塞下、沙场 4、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 羌笛、琵琶、胡笳、胡琴、 芦管、角、鼓
边塞诗四首定总结

这两首诗在写景与抒情上有什么共同特点.通过 这两首诗,我们能体会到唐边塞诗有什么特点?
盛唐边塞诗体现了一种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 瑰丽的阳刚之美。在边塞诗中,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的 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展示,如“春风不度玉门 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但另一方面,边塞诗作更凸 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 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保家卫国的豪情,还有在战场上建 立功名的壮志。如“羌笛何须怨杨柳”“不破楼兰终不 还”。这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这种对立统 一所产生的张力使诗句具有永不泯灭的魅力,诗句中洋溢 着的崇高感,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比较阅读 从军行其一
• 烽火城西百尺楼, • 黄昏独上海风秋。 • 更吹羌笛关山月, • 无那金闺万里愁。
导读
• 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 月》,曲调名,其词内容都是 写征戍之苦、夫妻离别之情。 多为伤离别之辞。 • 无那:即无奈,指无法消除思 亲之愁。
比较阅读一
• 在抒情上各有有什么特色?
从军行
感情 意境
抒发诗人豪迈悲壮爱国之情 雄浑阔大,慷慨悲壮
名句赏 析 2018/10/15
黄河远上白云间…………
文学常识积累
1、 行,诗歌的一种体裁,从军行,写军队生活的乐 府古题,王昌龄共写《从军行》七首,这是第四首。
2、王昌龄,宇少伯,盛唐著名诗人
,有《王昌龄集》。 《全唐诗》对王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 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比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 诗家天子”的名号。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 上,深受后人推崇。代表作有《出塞》、《芙蓉楼送辛渐》 等。
这首诗反映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保卫国 家的豪情壮志。诗的前两句描绘边地风光, 借以渲染战争气氛。后两句集中概括了戍 边将士长期参与的酷烈战争生活以及决心 破敌的豪情。壮阔的塞外景色与将士宏伟 的抱负融合在一起,气魄雄阔,风格浑豪。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常被用来表现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和坚强 意志。
边塞类古诗词

边塞诗1. 《出塞》作者:王昌龄(唐)原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 《关山月》作者:李白(唐)原诗:“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3. 《塞下曲》作者:李白(唐)原诗:“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岑参(唐)原诗节选:“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5.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作者:岑参(唐)原诗节选:“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6. 《凉州词》作者:王之涣(唐)原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 《从军行》作者:王昌龄(唐)原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 《陇西行》作者:王维(唐)原诗:“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9. 《征人怨》作者:柳中庸(唐)原诗:“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
边塞诗大全100首 边塞诗有哪些

边塞诗大全100首边塞诗有哪些边塞诗有哪些 20xx年01月12日诗歌大全1、《从军行》隋▪卢思道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
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
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白云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
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
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2、《从军行二首▪其一》唐▪王昌龄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
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3、《凉州词》唐▪孟浩然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
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4、《塞下曲》唐代▪许浑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5、《采桑子▪九日》清代▪纳兰性德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
乡路迢迢。
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只觉魂销。
南雁归时更寂寥。
6、《征人怨/征怨》唐▪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7、《出塞》清▪徐锡麟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8、《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9、《塞上》宋▪柳开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10、《塞上曲二首▪其二》唐▪戴叔伦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11、《陇西行》唐▪王维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12、《军城早秋》唐▪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13、《塞下曲六首》唐▪李白其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首诗描写了戍边将士的心理活动, 传达出久戍盼归、思乡怀亲的真挚感 情。
知识点:边塞诗主题之一: 战争连年不止的哀怨和思念 故乡亲人的凄苦。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个回?” 王翰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中人。” 陈陶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高适
8.诗中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用 了什么手法?
这首诗写了诗人壮志难酬的苦 闷心情。
暗示手法的运用。“岂无安边书, 诸将已承恩”,语含讽刺,表能的嘲讽,表现报国无门,壮 志难酬的苦闷。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 杜甫
2. 你喜欢诗中的哪一句?写出来并作赏析。
3.王昌龄《从军行》写得好,《出塞》诗 也很出名,你能写出王昌龄的《出塞》(其 一)吗?
4.结合诗的内容.分析第四句的作用。
5.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从军行(其一) 1.写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与“羌笛”有关的诗句。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二是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 如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 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 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 梅花》、《关山月》
边塞诗的主要内容
1、表现英勇作战,保家卫国的豪迈、 奔放、一往无前的主题。
2、对将帅腐败无能的讽刺,表现报 国无门的愤懑压抑。
3、对战争的厌恶,归家无门的悲哀。 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边塞战争诗四首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最能体现国 运兴衰的作品。诗人从大漠、烽烟、长 城、黄沙等景物中反映出他们的精神风 貌。
鉴赏要点:
1、抓住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风貌(景和人)。
2、把握时代特征,理解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3、推敲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思想。
边塞诗常写到的意象有哪些?
一是与战争有关的器物:旗、鼓、干、 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
3.王昌龄《从军行》写得好,《出塞》诗也很 出名,你能写出王昌龄的《出塞》(其一)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结合诗的内容.分析第四句的作用。
第四句从第三者的客观描述转为第一 人称的主观吐露。“独上者的黄昏中 所思、海风中所感、笛声中所触的内 心世界,便都有了明确的指向:久戍 思乡。可见第四句是直接抒情的点睛 之笔。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当戍卒走上高台,坐下,寒风瑟瑟,本就 让人愁思不已,他更用羌笛吹起了“伤离 别”的乐府古曲《关山月》。笛声呜呜咽 咽,如泣如诉,如亲人在呼唤,似征人在 叹息。笛声如同一缕情思,飘向万里之遥 的故乡,征人的妻子也同样在思念久戍边 庭的亲人。但是战争远未停止,征人回乡 遥遥无期,只能是无可奈何的等待。
此诗标题意思是写一首热海风光的诗歌送给 友人崔侍御。诗中既写了个人对边塞奇异风光的 感受,也借以赞美友人的为官品行。
9.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中描写炎热天 气的句子是 哪句?
燕沙烁石然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10 . 诗人根据传说并极其夸张地描绘热海神 异奇特的景色,与“送崔侍御”有什么关 系?
诗人先写了热海之“热”,间有边塞奇异 风光的描绘;又写友人之公正威严,执法 无私的为官品行居然能消减热海之“热”, 其中有浪漫的想象和神奇的夸张,表达效 果极其显著。对友人的勉励之意在于言外。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个回?” 王翰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中人。” 陈陶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高适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二、蓟 中 作:
6. 《蓟中作》中表现自己空有谋 略.得不到重用的诗句是 。
7.诗人描写出怎样的景色? 8.诗中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用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
杜甫
三、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解题:
热海,即今伊塞克湖,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国, 此湖乃是玄奘法师取经中途停留之地,是世界上 第二大之高山湖,面积达6230平方公里。伊塞克 (Issyk)意为温暖之意,中国古书称之为热海或大 清池,它跨吉尔吉斯与哈萨克之间,四周天山环 绕,汇集天山山脉流下的雪水,却终年不结冰, 故有热海之称。
了什么手法?
6. 《蓟中作》二中、表蓟现中自己作空: 有谋略.得不 到重用的诗句是 。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尽管自己有着孙武 和吴起一样的谋略,但皇帝不重视也只能 空自闭门叹息。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郁闷 之情。
7.诗人描写出怎样的景色?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边城何萧条, 白日黄云昏。”写在边城所见景象。诗人 骑马从塞外千里迢迢赶到蓟城,登上这座 边城的城墙。只见边塞苦寒之地,一片萧 条,白日当中,黯淡无光的景象。
4、边塞风光。
唐代边塞诗: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 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 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 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 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 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 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思考
一、从军行(其一)
1.写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与“羌笛”有关的诗句。
鉴赏要点
这苜诗描绘了边塞奇异风 光。诗人用浪漫主义的手法, 将热海的种种神奇之处作了活 灵活现的描绘,令人有身临其 境之感。诗人想象奇特,用笔 夸张,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四、塞下曲
11 .分别说出诗中运用的四个典故。 12.你最喜欢哪个典故?谈谈原因。 13.你能从诗中归纳出一个成语吗? 14.说说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5.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首诗的艺 术特色。 .
2. 你喜欢诗中的哪一句?写出来并作赏析。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此句写了环境、时序、风物、戍卒。在一 片广漠的边塞之上,一座边城的西边,一 座百尺高的烽火楼上,一个戍卒孤独地走 上嘹望台,从青海湖上吹来的秋风在黄昏时分
显得更加凛冽寒冷。此时此刻,戍卒的思乡念亲 之情也正是最为浓烈之时。这是一幅悲凉而又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