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诗二首:天上的街市、太阳船》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1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对美好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重点)2.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助读资料 1.作者介绍: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现代诗人、学者。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等。

2.背景介绍:1919年5月4日,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在全国铺天盖地地展开,但不久却被残酷地镇压下去。

“五四”运动的高潮过后,中国又陷入了死一般沉寂的黑暗中。

当时作者从日本回到祖国,目睹了社会的黑暗,感到极大的愤怒,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追求光明和理想。

于是于1921年10月24日写下了《天上的街市》。

导学过程学习内容自主探究【读一读】1.利用工具书,参照课下注释,通读全诗。

做到准确朗读,积累文中的重点词汇。

2.诗人所想像的天上的街市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用几个词概括一下。

你能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出本诗是怎样的感情基调吗?请试着读读来看。

3. 诗人文中所描绘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是怎样的?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呢?作者想以此来表达什么?你能带着这种感情来试着再读读这首诗吗?【品一品】1.聆听本文的范读,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试着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请在老师的指导下试着品读这首诗歌,并在课文中标注出停顿和重音。

巩固提升【写一写】请用硬笔或毛笔正楷完整抄写本课课文,并在班内进行展评。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2学习目标 1.深入学习课文,理解作者对美好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能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重点)2.能够分析想象和联想在文中的运用。

(难点)3.能够背诵并默写课文。

助读资料关于联想和想象:联想,是指由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和事物。

联想必须有相似点和相关点。

想象,是这在头脑中对已知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来的新的事物形象。

人们虽能想象出从未感知过的或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但是想象的内容总是来源于客观现实。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掌握朗读方法,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能力目标:理解诗中的意象及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教学难点:感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入很高兴在书香溢满校园的天问遇见你们,更羡慕你们在最美的年华遇见最美的诗歌。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课堂。

在这节课中我们争取做到会读诗、会品诗、会背诗,还可以试试写诗。

同学们有信心吗?二、自主学习1、故事创编①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听说过吧?看大屏幕(课件展示牛郎织女故事,不显示结局)②大家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生答③每次读到这个故事的结局时,同学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伤心、难过)④如果给你个权利将结局改一下,你会做出怎样的修改:生答师评:看来,在座的同学们都是一群善良、感情丰富的孩子,曾经有一位诗人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为题材写了一首诗《天上的街市》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答:郭沫若)你对他还有哪些了解?(这些注释上都有,要善于利用注释来学习)那么,在这首诗中牛郎织女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学会思考。

2、自主解题问:平时拿到一篇新诗歌,你通常会做什么?(答:读)评:这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不过,今天老师想跟同学们尝试一种新的方法,我们从题目读起,请同学们细读题目,你能产生哪些疑问:预设生:1、天上的街市是什么样的?2、天上的街市有哪些特点?3、为什么要写天上的街市?师引:带着这些思考去读文章,这样会更有针对性。

3、自主学习,感知内容下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诗歌,初读时老师有个要求:读准字音,做到准确、流利。

读完之后给大家2分钟时间将你的疑惑、思考或问题的答案批注在文中空白处。

《天上的街市》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天上的街市》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价值。

2.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物品的价值和历史意义。

二、学习重点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价值。

2.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物品的价值和历史意义。

三、学习难点1.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2.掌握传统文化物品的保存和传承方式。

四、学习过程1.主题导入展示图片,让学生猜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氛围。

2.知识运用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物品的特点及历史意义,使用图片和影片资料,让学生感受其独特魅力。

3.思维拓展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并探讨传统文化物品的保存和传承方式。

4.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察笔记和学生手工制作。

五、教学结构通过展示图片和影片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物品的独特魅力。

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并探讨传统文化物品的保存和传承方式。

最后要求学生完成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察笔记和学生手工制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图片展示、影片资料和学生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价值,并掌握传统文化物品的保存和传承方式。

通过思考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同时,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增强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物品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掌握了传统文化物品的保存和传承方式,思考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及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我们不仅拓宽了学习视野,还增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我们要珍惜和传承好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多的价值和作用《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是一篇高中数学教育方面经典的课文,以有趣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天上的街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一些数学知识。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诗两首天上的街市和太阳船》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诗两首天上的街市和太阳船》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诗两首天上的街市和太阳船》教案完整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和形式。

2.理解并背诵《天上的街市》和《太阳船》两首唐诗,提高语感和鉴赏能力。

3.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学习并背诵《天上的街市》和《太阳船》两首唐诗。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比喻等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比喻等修辞手法,并对其进行分析。

2.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介绍本课将学习两首唐诗《天上的街市》和《太阳船》,让学生简单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和形式,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和热情。

2.课文解读(30分钟)
教师让学生先阅读两首诗歌,并带领学生逐字逐句地解读和理解诗歌内容和意义。

教师可以采用讲解和讨论相结合
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比喻等修辞手法,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讨论。

3.诗歌朗读和背诵(2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和背诵两首唐诗。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背诵,或在课堂上进行比赛,提高学生的语感和鉴赏能力。

4.课外拓展(15分钟)
教师介绍唐代其他著名的诗人和诗歌,例如杜甫、白居易等,引导学生进行诗歌欣赏和阅读。

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诗歌,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课堂练习(10分钟)
教师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诗歌鉴赏和写作。

诗二首《天上的街市》《太阳船》教案

诗二首《天上的街市》《太阳船》教案

诗二首《天上的街市》《太阳船》教课设计〖知识和能力目标〗1、认识新诗的特点及郭沫若的创作。

2、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体会全诗形象鲜亮、境界深沉的意趣和包含的思想感情。

3、理解并运用“缥缈、定然、珍异、闲游、笼盖、疏星”等词语。

〖过程和方法目标〗1、频频朗读,理解诗歌内容并娴熟背诵。

2、学习借鉴诗歌精练、生动的语言技巧和想象、联想的表现手法。

3、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感情目标〗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

〖德育目标〗1、领会诗人追求理想、神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培育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把祖国的明日建设的更美。

【教课要点】1、品位诗歌语言,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掌握感情。

2、指导朗诵、背诵。

【教课难点】经过想象和联想去品位诗歌的境界和包含。

【教课方法】朗读法,想象法,比较法,启迪、指引、问答相联合【教课课时】一课时。

【教课内容及步骤】一、创建情境,激起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今日特快乐,知道为何吗?(生讲话)由于呀,老师刚刚从天上回来,并且还从那边的街市上为大家买回了一件礼品,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教师播放录音──《小星星》)(听完后)好听吗?(生答)歌中,天上闪耀的星星变为了俏皮的小眼睛,这忍不住让我们联想到《春》中的“野花遍地是:杂样儿,出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在今日这个“漂亮新世界”里,看到蓝天,有的同学会想到白云、小鸟;看到海洋,有的同学会想到尼莫、铁达尼我们的世界无不充满着丰富的联想与奇异的想象。

老师的礼品真的是从天上买回来的吗?(生答)那自然是──假的了。

可是老师这节课真的想和大家共同到“天上的街市”(展现课题)去走一走,地上的街市我们大家都见过,有繁荣的市场,林立的商铺,喧杂的人群,还有目不暇接的商品等。

天上的街市有什么呢?是否是陈设有王母娘娘蟠桃园的仙桃,老君炼的仙丹,月宫出产的桂花酒等人间稀有的瑰宝呢?那边的人们都在做些什么呢?下边,让我们一同来看看伟大诗人郭沫假如如何由眼前城市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从而想象出天上街市的漂亮图画来,并借此表达自己如何的理想?”二、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本诗写于1921年,当时“五四”运动的热潮已过,中国仍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面对黑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者举起了尖利的笔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梦想,固然当时社会“腥秽如血,冷峻如铁,黑暗如漆”,可作者其实不无望。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22诗两首:天上的街市》公开课导学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22诗两首:天上的街市》公开课导学案_1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基调。

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3、体会诗人摆脱封建束缚、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学法指导1·通过工具书,读准“缥缈”的字音,理解“缥缈”·“陈列”“定然”等词语的意思。

2·利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美妙意境。

3·小组讨论,诗歌所表达的主题。

4·小组交流,本诗的结构。

5·各抒己见,本诗在写作上的特点,掌握想象与联想的区别。

三·【活动一】自学导航1·知识链接(1)·掌握作者(2)了解时代背景:(3)学生学习(读准字音,理解词意)缥缈(——):陈列:定然:【活动二】朗读感知(1)自由朗读,了解诗歌内容。

(2)小组齐读,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

(3)全班齐读,了解本诗的节奏和重音。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4)概括每节诗的内容。

【活动三】探究提升1、探究主题(1)文中写了哪些事物?(2)这些事物有哪些特点?(3)营造怎样的意境?(4)传说中的牛郎织女与文中的牛郎织女情节相同吗?什么地方不同?(5)作者为什么把天上的街市写得那么美好,为什么把牛郎织女的生活写得那么幸福,表达一个怎样的主题?2、寻找闪光之笔(诗文欣赏----用词的效果)3、探究写作方法街灯————————明星联想:由实际存在的事物想到与它相似的其他事物的心理过程天上的街市————幸福的牛郎织女想像:创造出()心理过程。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天上的街市教案一.教案背景:现代诗歌难教,这恐怕是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共识。

现代诗歌教学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常常让我们难以抉择。

二.教学课题:天上的街市三.教材分析:《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歌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借助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像,描绘出“天上街市”的绮丽多彩,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及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虚幻的景象在作者笔下变得生动、真实、美丽。

诗歌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情趣。

四.教学方法:教法:点拨法、朗读法、提问法;学法:诵读法、讨论法。

五.教学目标:1.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

2.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3.练习自然的联想、丰富的想像。

教学重点:朗读诗歌,理解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难点:联想和想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朗读诗歌,疏通生字,查找、了解作者有关资料。

教师:PPT、朗读背景音乐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情景: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人们纷繁多姿的幻想,创造出众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同学们,面对星空,你想到了些什么呢?我们说,诗人的想象最瑰丽,那么,我国现代大诗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到《天上的街市》。

2.简介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现代诗人、学者。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等。

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其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二、读出节奏美1、范读:引导学生准确而有感情的朗读教师放音乐范读全诗,学生打开书听范读,注意听读要求:(1)、注意节奏;(2)、听准重音;(3)、初步感受诗中的情境。

3、齐读。

注意节奏,将这首诗一起朗读一遍,体会一下节奏的和谐之美。

另外语音要轻柔一点,语速要舒缓一些。

三、谁能讲述牛郎织女的传说?四.读出图画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讨论,明确每一节的内容)“诗情”与“画意”常常是密不可分的,这首诗的每一小节都是一副美丽的画图,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出这首诗的画图美。

2016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22诗二首太阳船天上的街市导学案及课件人教版

2016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22诗二首太阳船天上的街市导学案及课件人教版

2016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22诗二首太阳船天上的街市导学案及课件(人教版)22 诗两首【导学目标】 1.了解联想和想象,体会它们在诗中的作用。

2.理解比喻的作用,赏析诗歌优美的语言和幽远的意境。

3.学习诗人执著地追求光明和理想的高尚情怀。

【课时计划】 2课时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步骤一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三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同学们,故事传说千年,神话仍在人心,牛郎织女的故事陪伴着我们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曾经我们也为他们的分离而伤心。

但在郭沫若先生的笔下,牛郎织女不再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而是携手在天街散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天上的街市》,体会作者如此改编的用意。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 (1)字音缥缈(piāo miǎo)焚起(fén)镀金(dù)溅起(jiàn) (2)词义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定然:必定。

珍奇:稀有而珍贵。

2.作者名片郭沫若(1892~1978),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学家、社会活动家。

原名郭开贞,乳名文豹,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

四川乐山人。

代表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等;回忆录《我的幼年》《反正前后》等;戏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等。

吴望尧(1932~2009)笔名巴雷,台湾诗人。

有诗集《地平线》《玫瑰城》。

3.背景链接《天上的街市》是郭沫若在1921年10月创作的,时值“五四”运动的退潮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二首:天上的街市、太阳船【教学目标】1、把握诗歌朗诵的要领和技巧,培养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2、理解诗歌的主题、形象和意境,总结、体会诗歌的语言特色。

3、感悟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重点难点】1、把握诗歌朗诵的要领和技巧,培养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2、理解诗歌的主题、形象和意境,总结、体会诗歌的语言特色。

2、【助读资料】关于联想和想象:联想,是指由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和事物。

联想必须有相似点和相关点。

想象,是这在头脑中对已知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来的新的事物形象。

人们虽能想象出从未感知过的或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但是想象的内容总是来源于客观现实。

想象,还必须进行再创造。

意象:意象即表达主观情感的客观外物。

诗歌的意象是诗人心中之“意”与外在之“象”的结合体。

例题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景物:月落、乌啼、霜、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等。

特征:秋夜幽寂清冷。

常见意象自然景物:月亮--思乡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预习】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飘渺()隔.着()镀.金()卸.下()闪烁.()白昼.()焚.起()溅.起()2、解释下列词语飘渺:__________定然: ____闪烁:____________子午线:___________3、《天上的街市》作者________,我国________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在文学方面著作很多,有诗集________,话剧________等。

《天上的街市》写于________年,收在他的第二部诗集________中。

4、吴望尧,笔名________,________现代派诗人,著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课堂导学】第一课时导学内容:《天上的街市》一、读一读1.利用工具书,参照课下注释,通读全诗。

做到准确朗读,积累文中的重点词汇。

2. 诗人所想像的天上的街市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用几个词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诗人文中所描绘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是怎样的?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呢?作者想以此来表达什么?你能带着这种感情来试着再读读这首诗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郭沫若说过:“诗的职责全在抒情”,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要抒发某种特殊的情感,必须借助生活中某种特定的景物作为依附,在诗里诗人借助了哪些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品一品1、聆听本文的范读,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试着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老师的指导下试着品读这首诗歌,并在课文中标注出停顿和重音。

三、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1.诗人为什么会从街灯联想到明星?2.第一节诗中,暗示天上有“人”的一个词是。

3.第二节诗写想像中的街市,是从第一节的“_____________”自然引出的。

4.“你看,那浅浅的天河”一句中在“你看”后加上逗号的理由是什么?5.诗人对牛郎织女这一民间传说进行了改编,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理想?四、当你读完此诗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请展开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诗人笔下的星空.第二课时导学内容:《太阳船》一、初读感知1、泛读课文,要求用着重号标出诗歌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诗歌的意象,找出作者写作的思路,批注自己的阅读理解,列出不懂之处。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太阳船的?划分层次,并概括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堂探究,理解文意1.太阳在运行的过程中,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它驶过顶空的子午线,便缓缓地扯下了帆。

”这句诗表达了怎样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它卸下批闪烁的白银又驶向另一个港湾。

”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含义?有怎样的表达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但在它驶进黑暗的时候,船上却焚起了大火”,这两句诗表达了怎样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背诵课文,探究中心【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诗歌的意象以及寄托作者情感或主旨的诗句;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1、诗言志,作者吴望尧借“太阳船”寄托自己什么情感呢?说一说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2、读《太阳船》,你觉得诗人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四、拓展延伸诗人把太阳想象成一艘“镀金的巨船”,你会把太阳想象成什么?仰望星空,你又会有什么新奇的想象和联想?选择一个天体(如星星、月亮),发挥想象和联想,试写一首小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拓展阅读】纸船冰心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下边句子中的“/”和“加粗字”分别表示朗读的节奏和重音,哪一句不恰当?()A.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B.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C.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D.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2、作者用叠纸船、漂纸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假如诗人的母亲在梦中见到了这只小船,她会想些什么?试以“母亲”的口吻把它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常常用写梦境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如冰心明知纸船无法漂到母亲的身边,却希望它能进入母亲的梦中。

回忆你读过的古诗,写出一句类似这种写法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中语文】初中语文知识学习方法指导语文的学习,很多人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认为高中之前,其实也是有捷径可走。

那就是把语文的知识点细化,各个击破。

中考语文的考点分析下来可以看到有几块:一、字词部分(包括成语)大概是6分左右。

二、古诗文默写部分,大纲要求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

三、名著阅读部分,十部名著。

四、新闻部分,一般是要求给新闻拟标题。

五、修改病句部分,我总结的有八种病句类型。

六、句子排序部分,只要注意上下文衔接,其实也挺简单的。

七、现代文阅读部分,总结了历年的中考题,也就十种题型,把这十种题型练熟了,知道怎么去下手做题,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八、说明文或议论文阅读,掌握题型很重要。

九、古文阅读,课内文(包含在50篇初中生必背古诗文内)、课外文各一篇。

十、诗歌鉴赏。

十一、作文。

一、字词部分:一定要让孩子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我最喜欢用的就是商务印书馆的《新华字典》。

很多家长很怕孩子查这种小字典不够,于是就给孩子买了很多大部头的字典,殊不知最权威的字典就是《新华字典》,携带方便,又容易查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