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碳酸饮料中苯甲酸钠含量

合集下载

生物学综合实验雪碧中苯甲酸钠含量的测定-含色谱知识

生物学综合实验雪碧中苯甲酸钠含量的测定-含色谱知识

高压液相色谱测雪碧中苯甲酸的含量实验原理:高压液相色谱仪主要有进样系统、输液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核心部分为分离系统,其机理是在高压的条件下根据被分离的组份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分配的平衡将不同的组份分离的一种技术。

从分析原理上讲高效液相色普法和经典液相色谱法没有本质的区别,但由于它采用了新型高压输液泵、高灵敏度检测器和高效微粒固定相,使经典的液相色谱法焕发出新的活力。

高压液相色谱的优点是明显的,如:分离效果好、选择性高、检测灵敏度高、分离速度快等。

实验步骤:(1)实验仪器的准备:高压液相色谱仪未使用时柱子内充满了纯甲醇,需要先使柱子内充满5%的甲醇和95%的水,然后再使柱子内的流动相换成5%的甲醇和95%的乙酸铵水溶液,当看到基线稳定时,仪器待用。

(2)雪碧的前处理:超声脱气法脱去雪碧中存在的二氧化碳等气体,用0.45微米的滤膜抽滤雪碧,稀释样品待测。

(3)标准品的准备:把标准品稀释成不同的浓度,分别为5,10,20,50,100这五个浓度待用。

(4)样品的测定:样品测定前先测定标准品的浓度,确定保留时间(被分离样品组分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该组分浓度极大值时的时间,也即从进样开始到出现某组分色谱峰的顶点时为止所经历的时间,称为此组分的保留时间)。

测定不同浓度的标准品,进样针需要润洗三至四次。

上样品:用样品润洗进样针5-6次,每次需完全润洗,但不能把样品针拔出,润洗完成后,缓慢吸取样品,达到最大刻度处,中间不能出现气泡;打开上样阀门,进样针缓慢插入进样孔指顶部,有阻力后继续前进,至不能前进,把进样针中的样品缓慢推入到样品孔中,拔出进样针,关闭上样阀门。

待测定结果出现后,保存测定结果,测下一样品。

直至测定结束。

(5)实验仪器的关闭:需要先使柱子内充满5%的甲醇和95%的水,然后再使柱子内的流动相换成纯甲醇溶液,关闭仪器,关闭计算机。

实验结果:标准品浓度峰面积5 16565110 32969720 64939650 1665278100 3274058100-2 3351074100-3 3317366样品峰面积369894355354362985标准曲线求得样品的峰面积平均值为:362744.3333,带入公式求得样品中苯甲酸的浓度为:10.95703715分析讨论:⑴如何确定系统的稳定性?答:可对同一个浓度的标准品进行多次测定,若结果无变化则系统稳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饮料中苯甲酸钠的含量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饮料中苯甲酸钠的含量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饮料中苯甲酸钠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 了解和熟悉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和结构,学习UV-2501的操作。

2. 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钠的吸收光谱图。

3. 掌握标准曲线法测定样品中苯甲酸钠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为了防止食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腐蚀、变质,常在食品中添加少量防腐剂。

防腐剂使用的品种和用量在食品卫生标准中都有严格的规定,苯甲酸及其钠盐、钾盐是食品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主要防腐剂之一,根据GB2760- 1996规定,碳酸饮料中苯甲酸钠的允许最大使用量为0.2g/kg。

苯甲酸具有芳香结构,在波长225nm和272nm处有K吸收带和B吸收带。

根据苯甲酸(钠)在225nm处有最大吸收,测得其吸光度即可用标准曲线法求岀样品中苯甲酸钠的含量。

三、仪器和试剂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2501 (日本岛津),1.0cm石英比色皿,50ml容量瓶。

2. NaOH 溶液(0.1mol/L )3. 苯甲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1) 苯甲酸钠标准贮备液(1.000g/L ):准确称量经过干燥的苯甲酸钠 1.000g (105 C干燥处理2h)于1000mL容量瓶中,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后定容。

该贮备液可置于冰箱保存一段时间。

(2) 苯甲酸钠标准溶液(100.0mg/L ):准确移取苯甲酸钠储备液1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稀释定容。

(3) 系列标准溶液的配制:分别准确移取苯甲酸钠标准溶液 1.00mL、2.00mL、3.00mL、4.00mL和5.00mL于5个50mL容量瓶中,各加入0.1mol/L NaOH溶液1.00mL后,用蒸馏水稀释定容。

得到浓度分别为2. 0mg/L、4.0mg/L、6.0mg/L、8.0mg/L 和10.0mg/L 的苯甲酸钠系列标准溶液。

4. 雪碧(500mL )5. 蒸馏水四、实验步骤1.吸收曲线的绘制(2)吸收曲线的测定用某一浓度较高的标准液如4号或5号溶液,于210nm~300nm波长范围内扫描,即的苯甲酸钠的吸收曲线。

饮料中苯甲酸钠的测定

饮料中苯甲酸钠的测定

饮料中苯甲酸钠的测定
饮料中苯甲酸钠的测定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 样品准备:将待测饮料样品取适量加入容器中。

2. 标准曲线制备:取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苯甲酸钠标准溶液,如10 ppm、20 ppm、30 ppm等。

使用适当的方法,如稀释法,从高浓度的苯甲酸钠标准溶液制备出各个浓度的标准溶液。

3. 反应试剂准备:将适量的反应试剂添加到试剂瓶中。

常见的反应试剂可以选择亚硝酸钠溶液和硫酸。

4. 反应反应:将样品容器和标准溶液分别加入亚硝酸钠溶液和硫酸中,进行反应。

反应条件可根据具体的实验方法进行调整。

5. 颜色变化:反应完成后,观察样品和标准溶液的颜色变化。

苯甲酸钠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偶氮苯的产物,其可见光吸收峰在540 nm附近,因此颜色的变化可用光度计测定,光度值与苯
甲酸钠的浓度成正比关系。

6. 测量吸光度:使用光度计,测量样品和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并记录测量值。

7. 绘制标准曲线:将吸光度值与苯甲酸钠的浓度绘制成标准曲线。

8. 测定未知饮料样品中苯甲酸钠的浓度:将未知饮料样品按照相同的实验条件进行处理,测量其吸光度,并使用标准曲线得出苯甲酸钠的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实验方法和试剂的选择可能会因不同的实验要求和样品特性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实验之前建议查阅相关的文献和说明书,并参考标准方法进行操作。

碳酸饮料中笨甲酸钠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碳酸饮料中笨甲酸钠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碳酸饮料中笨甲酸钠含量的测定与分析摘要碳酸饮料中苯甲酸钠添加含量不仅影响着企业的品牌效益还会影响到消费者安全问题,然而目前国家标准中苯甲酸钠含量的测定方法不太适合测定实验研究,本实验提供了两种比较实用便捷和低成本的分析测定技术。

碱滴定法测定笨甲酸钠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处理液至初显粉红色为终点,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再运用公式计算出样品中苯甲酸钠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碳酸饮料中的苯甲酸钠在酸性条件下经乙醚提取分离后,测定样品中苯甲酸钠的吸光度, 通过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查得样品中苯甲酸钠的含量。

这两种方法不需要贵重的气相或液相色谱仪, 样品处理简单易于操作, 检验结果与国家标准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可作为饮料产品中苯甲酸钠含量监控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碳酸饮料苯甲酸钠碱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计1、前言苯甲酸钠又称安息香酸钠,分子式为C7H5NaO2,性状白色颗粒或结晶性粉末。

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味微甜,有收敛性;易溶于水(常温)53.0g/100ml 左右,PH在8左右;是酸性防腐剂,在碱性介质中无杀菌,抑菌作用;其防腐最佳PH是2.5-4.0,在PH5.0时5%的溶液杀菌效果也不是很好.苯甲酸钠亲油性较大,易穿透细胞膜进,细胞体内,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进入细胞体内电离酸化细胞内的碱储,并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阻止乙酰辅酶A缩合反应,从而起到食品防腐的目的。

苯甲酸钠是用于内服液体药剂的防腐剂,有防止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

我国食品防腐剂主要采用苯甲酸钠及山梨酸钾,由于苯甲酸钠价格便宜,在碳酸饮料等饮品中作为防腐剂被广泛使用。

但苯甲酸钠用量过多会对人体肝脏产生危害, 甚至致癌。

为确保食品添加剂的绝对安全使用, 根据GB2760- 1996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碳酸饮料中苯甲酸钠的允许最大使用量为0.2g/kg。

在中国大多数地区,碳酸饮料生产企业众多,规模较大,对防腐剂苯甲酸钠的添加控制水平较高,然而也有可能会发生防腐剂苯甲酸钠超标的情况。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碳酸饮料中苯甲酸钠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碳酸饮料中苯甲酸钠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碳酸饮料中苯甲酸钠的含量作者:杨森徐莲杨留勇吕瑜环来源:《数码设计》2017年第05期摘要:针对目前防腐剂苯甲酸钠的测定方法较多,本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碳酸饮料中苯甲酸钠的含量,具有灵敏度高、加标回收率高、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和结果准确等优点。

该方法能为碳酸饮料的生产企业提供一种实用、便捷和低成本的分析技术,可作为饮料企业对防腐剂苯甲酸钠含量监控的有效方法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字:碳酸饮料;紫外分光光度法;苯甲酸钠;测定中图分类号:O6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05-0076-02Abstract:In view of the current preservative, the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odium benzoate is more,In this method, the content of sodium benzoate in carbonated drinks was determined by UV Spectrophotometry,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ensitivity,high recovery rate, simple operation, fast analysis speed and accurate result,This method can provide a practical, convenient and low cost analytical technique for carbonated beverage enterprises,It can serve a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effective methods of monitoring the content of preservatives and sodium benzoate in the beverage enterprises.Key words:carbonated drinks;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sodiumbenzoate Determination引言苯甲酸钠,又名安息香酸钠,是目前我国在食品工业上最常用的防腐剂之一。

测定雪碧中苯甲酸含量实验方案(滴定)

测定雪碧中苯甲酸含量实验方案(滴定)

北京化工大学检测雪碧中的苯甲酸含量实验方案实验0901 王昊刘嘉林2010/4/25实验目的:用简单可行的办法定量检测雪碧中的苯甲酸含量,并与国家标准进行对比。

实验原理:将雪碧中的苯甲酸钠酸化为苯甲酸,先蒸发浓缩,再用萃取的方法将苯甲酸富集起来,最后用酸碱滴定的方法测定苯甲酸含量。

苯甲酸沸点为249℃,水的沸点为100℃,因此在蒸发过程中苯甲酸基本不会挥发。

柠檬酸的分解温度为175℃,在200℃左右的环境中加热可以保证苯甲酸不挥发且柠檬酸分解完全。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除去柠檬酸。

实验仪器和试剂:仪器:500ml容量瓶,酒精灯,石棉网,大烧杯,碱式滴定管,5ml移液管,100ml量筒,温度计,长直导管等试剂:待检测雪碧5L,草酸固体,2mol/L NaOH,2mol/L HCl,乙醚(分析纯),中性乙醇(分析纯),甲基橙,酚酞,甲基硅油等实验步骤:一.苯甲酸的富集与柠檬酸的除去:1.取500ml雪碧,置于烧杯中,在石棉网上加热至煮沸,直至剩余少量液体为止。

2.重复第一步操作,至处理完5L雪碧为止(约共剩余小于1L液体)。

3.向蒸馏后的剩余液体中加入2mol/L 10ml HCl 酸化。

4.将酸化后的溶液分几次分装在分液漏斗中,用乙醚进行反复,多次萃取。

5.加热萃取液,除去乙醚得苯甲酸溶液。

6.将得到的苯甲酸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中用200℃左右的油浴恒温加热10min,使柠檬酸基本分解。

7.将最终得到的苯甲酸溶于中性乙醇中。

二.NaOH滴定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用分析天平称取0.09g——0.135g的草酸固体,溶于去离子水中,在500ml容量瓶中定容。

并计算草酸溶液浓度。

2.用移液管移取2mol/L NaOH溶液5ml,用乙醇稀释至500ml。

再用量筒量取稀释后的溶液100ml,稀释到200ml。

得到约0.01mol/L的NaOH溶液3.取50ml草酸溶液,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配好的NaOH 乙醇溶液滴定草酸,滴定三次,取平均值,计算出NaOH溶液浓度。

碳酸饮料中笨甲酸钠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碳酸饮料中笨甲酸钠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实验题目: 食品及化妆品中防腐剂的测定姓名:李宇专业:应用分析班级: 111 学号:实验日期:2014年 6 月 19日成绩:摘要:饮料中苯甲酸钠添加含量不仅影响着企业的品牌效益还会影响到消费者安全问题,然而目前国家标准中苯甲酸钠含量的测定方法不太适合测定实验研究,本实验提供了两种比较实用便捷和低成本的分析测定技术。

关键词:饮料苯甲酸钠紫外分光光度计引言:为了防止食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腐败、变质,常在食品中添加少量防腐剂。

防腐剂使用的品种和用量在食品卫生标准中都有严格的规定,苯甲酸及其钠盐、钾盐是食品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主要防腐剂之一。

我国规定了苯甲酸(盐)在饮料中最大使用量为0.2g/kg。

苯甲酸具有芳香结构,在波长225nm和272nm处有强吸收由于食品中苯甲酸用量很少,同时食品中其它成分也可能产生干扰,因此一般需要预先将苯甲酸与其它成分分离。

从食品中分离防腐剂常用的方法有蒸馏法和溶剂萃取法等。

本实验测定脉动中苯甲酸,含有人工合成色素、甜味剂等,但一般在紫外区无吸收,故不干扰测定,样品不用处理,苯甲酸(钠)在225nm 处有最大吸收,可在225nm波长处测定标准溶液及样品溶液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法,可求出样品中苯甲酸的含量。

2实验2.1仪器与试剂紫外-可见光谱仪;1cm石英比色皿;苯甲酸(AR);市售饮料2.2实验步骤取脉动饮料2.0ml于100ml容量瓶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至刻度,再吸取两个5ml饮料分别于两个250ml容量瓶中定溶至刻度,然后分别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中进行分析。

3结果和讨论样品平均浓度为0.31448g/l4 结论应用紫外光谱法测定苯甲酸钠的含量,具有精密度高、稳定性好、短时间内就可完成等优点,为饮料中苯甲酸钠含量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实用的定量分析技术,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5注意事项1.试样和标准工作曲线的实验条件应完全一致。

2. 不同牌号的饮料中苯甲酸钠含量不同,移取时样品量可酌情增减。

苯甲酸及苯甲酸钠的测定

苯甲酸及苯甲酸钠的测定
实验一 苯甲酸及苯甲酸钠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苯甲酸及苯甲酸钠是目前我国使用的主要防腐 剂之一。它属于酸型防腐剂,在酸性条件下防腐 效果较好,特别适用于偏酸性食品(pH4.5-5)。 效果较好,特别适用于偏酸性食品(pH4.5-5)。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 1996)规定:苯甲酸及苯甲酸钠在碳酸饮料中的 1996)规定:苯甲酸及苯甲酸钠在碳酸饮料中的 最大使用量为0.2g/kg,低盐酱菜、酱菜、蜜饯、 最大使用量为0.2g/kg,低盐酱菜、酱菜、蜜饯、 食醋、果酱(不包括罐头) 食醋、果酱(不包括罐头)、果汁饮料、塑料装浓 缩果蔬汁中最大使用量为2g/kg(以苯甲酸计) 缩果蔬汁中最大使用量为2g/kg(以苯甲酸计)。
五、实验分析与讨论
1. 本实验有何测定意义? 2. 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影响实验结果 的因素有哪些?
(4)结果计算
X1 = V × c × 144.1 × 2.5 m × 1000 X2 = V × c × 122.1 × 2.5 m × 1000
式中: X1——样品中苯甲酸钠的含量,mg/kg; X1——样品中苯甲酸钠的含量,mg/kg; X2——样品中苯甲酸的含量,mg/kg; X2——样品中苯甲酸的含量,mg/kg; V ——滴定时所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滴定时所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mL; c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m ——样品的质量,g; ——样品的质量,g 144.1——苯甲酸钠的摩尔质量,g/mol; 144.1——苯甲酸钠的摩尔质量,g/mol; 122.1——苯甲酸的摩尔质量,g/mol。 122.1——苯甲酸的摩尔质量,g/mo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酸饮料中苯甲酸钠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实验日期]:年月日——月日[实验操作人]:
[实验地点]:
[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双相滴定法进行饮料中苯甲酸钠的测定操作
2.学习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并将测定结果与双相滴定法进行比较。

3.体会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在低含量测定中的优缺点
[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双相滴定法测定碳酸饮料中苯甲酸钠的含量。

本实验选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碳酸饮料中苯甲酸钠的含量,并将结果与双相滴定法进行对照苯甲酸钠的测定可以使用HCl滴定,但因为生成的苯甲酸常温下溶解度很小,几乎不溶于水,由此造成滴定终点的pH突越不够明显,另外游离的苯甲酸附着在容器和液面表面会影响观察滴定结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吸附少量的指示剂,不利于终点判断。

而苯甲酸在常温下难溶于水(0.34g/100ml),在空气中微挥发,有吸湿性,溶于热水,也溶于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

苯甲酸钠常温易溶于水(53.0g/100ml,PH≈8)。

综合考虑,在本实验中采用乙醚来吸收水相中的游离苯甲酸,将苯甲酸提取入乙醇溶液中,之后在乙醇溶液中使用0.01mol/L的标准NaOH溶液以PP为指示剂滴定碳酸饮料样品至显粉红色,根据滴定消耗的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碳酸饮料中苯甲酸钠的含量。

1注:选作部分相关内容见后。

[实验仪器]:
50ml酸式滴定管,50ml碱式滴定管,250ml锥形瓶×3,500ml分液漏斗,1000ml
1
根据最新GB2760- 2003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碳酸饮料中苯甲酸钠的允许最大使用量为0.2g/kg。

烧杯,250ml容量瓶×n,25ml移液管,10ml量筒,100ml量筒,玻璃棒,表面皿,带橡胶塞的细口瓶×2,50ml具塞量筒×2,2ml吸量管,10ml移液管。

电子分析天平(0.0001g),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热恒温水浴锅(室温+5℃~99℃)。

[实验试剂]:
HCl溶液(1+1),40%NaOH溶液,草酸/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试剂,苯甲酸基准试剂,PP,无水硫酸钠(分析纯),乙醚(分析纯),NaCl(分析纯),乙醇(分析纯)。

雪碧碳酸饮料一瓶(备用样品:美年达碳酸饮料一瓶)。

[实验内容]:
(一)实验预准备:
(1)准备除去CO2的去离子水:在1000ml烧杯中加入800ml去离子水并加热至沸腾,沸腾3~5min,冷却至室温备用。

注意在加热过程中,在去离子
水沸腾前加盖表面皿,以减少热量损失并缩短加热时间,加热刚开始时
烧杯外侧凝结的水滴要及时用滤纸片擦掉,以免受热不均烧杯炸裂。


热至近沸时注意防止暴沸,可以从烧杯尖嘴处深入玻璃棒轻轻搅动。

(2)准备4%的NaCl溶液:100ml去离子水中加入4.0gNaCl固体,溶解摇匀。

(3)准备HCl溶液(1+1):按照体积比1:1的比例将25ml浓盐酸和25ml去离子水混合,摇匀。

(二)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配置NaOH标准溶液:在10ml量筒中量取2.5ml饱和氢氧化钠溶液(20mol/L),用500ml水稀释,置于橡胶塞细口瓶中振荡摇匀,使用25ml
移液管量取上述溶液于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转
移至带橡胶塞的磨口细口瓶中备用。

(2)配置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精确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试剂
0.2g±0.01g于100ml烧杯中,加入约30ml上述除尽CO2的去离子水溶解,
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洗涤3次,将洗涤液也转移入容量瓶中,在接
近三分之二的时候轻轻晃动容量瓶摇匀,继续加入除CO2的去离子水定
容至100ml。

(3)标定NaOH标准溶液:分别使用25ml移液管量取25.00ml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各3份于250ml锥形瓶中,分别使用上述配置的NaOH标准
溶液滴定至浅粉色(PP变色点PH=9.0),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
体积。

计算出每份试剂所对应的NaOH标准溶液浓度,并以平均值作为
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

(三)碳酸饮料样品的预处理与制样
(1)除碳酸饮料中的CO2:在500ml烧杯中精确称量200g碳酸饮料样品,加热至沸,沸腾5~8min,冷却备用,作为粗样。

(2)分析用样品制备:向上述制得的粗样中加入80gNaCl,搅拌至不再溶解,加入40mlHCL(1+1),搅拌,倾析入500ml分液漏斗中,用母液清洗烧
杯内壁及不溶物3次并将每次的洗涤液倾析倒回分液漏斗中。

分别加入
30ml乙醚和20ml乙醚各提取一次,充分振荡,静置后弃去废液合并醚
层,使用4%氯化钠水溶液洗涤醚层3次,每次静置15min以上,弃去水
层,加入15g无水硫酸钠,振荡,过滤入100ml烧杯中,在40℃水浴蒸
干,加入20ml乙醇溶解残渣,用50ml除尽CO2的去离子水转移入250ml
锥形瓶中,加入2~3滴PP指示剂。

(四)样品中苯甲酸钠的滴定分析
(1)使用上述配制的NaOH标准溶液以PP为指示剂滴定样品至浅粉色(PP 变色点PH=9.0),记录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

(2)重复上述操作,得到3组数据,计算出每组数据所对应的苯甲酸钠含量,并以平均值作为苯甲酸钠含量的最终结果。

[数据分析与处理]:
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称量m0(g):
称量时天平室温度(℃):湿度(%):
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计算浓度:c0=m0/(Mr(C8H5KO4)×100.0ml)=
表1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标定数据
表2 碳酸饮料样品中苯甲酸钠测定数据
*
ci=c0×25.00ml/Vi
参考数据:
Mr(C8H5KO4)=204.22g/mol
Mr(C6H5CO2Na)=144.104g/mol
Mr(C7H6O2)=122.1214g/mol
Ka(C7H6O2)=6.46×10-5(25℃)
[注意事项]:
[误差分析]:
[试剂安全]:
苯甲酸: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可燃,具刺激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若皮肤接触应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若眼睛接触应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基础分析化学实验(第3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析化学教学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定量分析化学简明教程(第3版)》,李克安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Quantitative Chemical Analysis,LiNa etc,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9
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andPhysics, CopyrightHampden Data Services 2010
**
ωi=(c×V i×Mr(C6H5CO2Na))/m i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009.29-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2003
选作部分
[实验名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碳酸饮料中苯甲酸钠含量(对照实验)
[准备工作]:苯甲酸标准溶液配制:
在电子天平上准确称量苯甲酸固体<1g于1000ml烧杯中,按照1.00g/L的浓度计算需要的去离子水量,使用量筒加入相应的去离子水溶解苯甲酸固体,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入1000ml 细口瓶中备用。

[实验内容]:
1.苯甲酸钠的最大吸收峰的确定:
准确吸取苯甲酸钠标准溶液 1.0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成浓度为10mg/L的苯甲酸钠溶液,摇匀,以蒸馏水作参比,在波长分别在200-400nm波长范围内扫描,记录苯甲酸钠的最大吸收峰。

2.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吸取0.1mL、0.2mL、0.5mL、1.0mL、1.5mL、2.0mL、3.0mL苯甲酸钠标准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1mL0.1mol/LNaOH溶液,用去离子水定容,摇匀,在苯甲酸钠的最大吸收峰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并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c(mg/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得回归方程。

3.苯甲酸钠的含量的测定:
吸取20mL碳酸饮料样品于50mL具塞量筒中,加入1mLHCL溶液(1+1)溶液摇匀,分别用20mL乙醚提取2次,每次振摇1分钟,将上层乙醚提取液吸入另一50mL具塞量筒中,合并乙醚提取液,将提取液在40摄氏度温度下水浴至挥发干,去醚后的残渣用1mLNaOH溶液溶解,再用蒸馏水定容至25.00mL,摇匀,在苯甲酸钠的最大吸收峰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

从标准曲线上查询相应苯甲酸钠的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