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煲汤中药材详解
汤料药材配方大全

汤料药材配方大全
汤料药材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能够增加汤品
的风味,还具有滋补身体、预防疾病的功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汤料
药材配方,供您参考:
1. 四物汤料:四物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由当归、川芎、白芍、熟
地四味药材组成。
具有补血调经、滋阴润燥的功效,适合女性调理身体。
2. 八宝汤料:八宝汤料包括红枣、莲子、百合、龙眼肉、枸杞、淮山、白果、薏米等八种食材,具有补气养血、养心安神的作用。
3. 当归生姜羊肉汤料:当归、生姜与羊肉搭配,具有温中补虚、驱寒
暖身的效果,适合在寒冷季节食用。
4. 人参鸡汤料:人参、黄芪、枸杞等药材与鸡肉同炖,可增强体力、
提高免疫力,适合体质虚弱者。
5. 银耳莲子汤料:银耳、莲子、百合、冰糖等材料,具有润肺养阴、
美容养颜的功效。
6. 五味子汤料:五味子、麦冬、生地、甘草、茯苓等药材组合,具有
养心安神、滋阴降火的作用。
7. 罗汉果清肺汤料:罗汉果、百合、川贝、杏仁等,适合清肺润肺,
缓解咳嗽痰多的症状。
8. 红枣枸杞养生汤料:红枣、枸杞、桂圆、龙眼等,具有补血安神、
增强记忆力的效果。
9. 薏仁红豆祛湿汤料:薏仁、红豆、茯苓、陈皮等,适合祛湿消肿,
改善身体湿气重的状况。
10. 黄芪当归补气汤料:黄芪、当归、党参、白术等,具有补气养血、增强体力的作用。
每种汤料药材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适用人群,在使用时,应根据个人
体质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配方。
同时,煲汤时还应注意药材的配比和烹
饪时间,以确保汤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煲汤常用药材

陈皮:调中带滞、顺气消痰、宣通五脏。
(要刮瓤洗净)田七:又名三七,止血、散瘀。
(洗净,桩碎)枸杞子:又名杞子,益精明目、润肺清肝、滋肾益气。
(洗净)淮山:补脾肺、清虚热、固肠胃。
银耳:滋阴养胃、润肺生津、养颜,不含胆固醇。
(清水浸1小时,撕碎)雪蛤:滋肾、补肺、健脾。
(清水浸发5小时,入葱姜水滚5分钟取起,入炖盅一个半小时)。
木耳:补气血、润肺止血,对动脉硬化有疗效。
(清水浸1小时,入滚水5分钟,取出过冷水)南杏仁:又名甜杏仁,润肺平喘、生津开胃、润大肠。
(入滚水5分钟,去衣洗净)北杏仁:又名苦杏仁,去痰宁咳、润肠。
(同南)清补凉:清补(包括玉竹、百合、莲子、龙眼肉、薏米、淮山、芡实)北芪:又名黄芪,补血、补脾益气、壮筋骨。
花旗参:益血补脾肺。
党参:补脾补气、生津益气。
沙参:养阳润肺、益胃生津、清热。
高丽参须:补气。
莲叶:去暑。
人参:性甘、微苦、微温;含有人参素,人参副素、钙质、镁质、皂素,可安神养心,补肺气、补五脏,健脾胃,皂素有溶血作用,可散发风湿性心脏引起的各种瘀血。
桂枝:性甘、辛、温,能增强代谢剌激粘膜充血,利关节、出汗,本经温筋、通脉去风温。
灵仙:性辛、苦、宜五脏、散风湿、利关节,疏通全身筋脉。
何首乌:性味苦、甘,微涩,所含大黄酸有明显促进肠管蠕动作用,所含卵磷脂用于神精衰弱,促进血液新生发育,有强心作用。
夜交藤:性味苦、甘,微温,可治风湿头晕、贫血、失眠。
乌药:性辛、香、苦、温,能剌激清化粘膜兼有麻痹中枢作用。
淮山:性味甘,平,含有丰富淀粉液质,可充五脏、健脾胃、补虚弱、解消渴、补脾利水之效。
熟地:性甘、温、微苦,含有糖质甘露密酵,地黄素及铁质等,可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为滋养,强壮补血剂,有壮强神经之效,适用于贫血体虚,神经衰弱、呼吸困难等。
园珠草:性热、辛,有去寒湿、壮阳、强心,助气之效。
护心藤:性苦、温、微香、邪气痛肿、破坚血、利水畅通血脉。
茯芩:性甘、淡、平,含有茯苓酶、植物纤维素、葡萄糖、果糖及灰粉等,除胸助逆气心下结气、治疼痛、寒热烦满、咳逆、利小便、利水湿和脾胃,为缓和剂,适于心下悸、小便不利、皮下水肿、睡眠不安症。
煲汤药材配方大全

煲汤药材配方大全煲汤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美味,还具有很好的养生功效。
煲汤时加入适当的药材,可以提升汤品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煲汤药材配方,供您参考:1. 养生补气汤:- 材料:黄芪1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红枣5颗,枸杞10克。
- 做法:将所有药材用清水洗净,放入煲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1-2小时。
2. 滋阴养颜汤:- 材料:玉竹10克,麦冬10克,天冬10克,百合10克,银耳适量,冰糖适量。
- 做法:将玉竹、麦冬、天冬和百合洗净后浸泡30分钟,银耳提前泡发。
将药材和银耳放入煲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炖煮1小时,最后加入冰糖调味。
3. 健脾养胃汤:- 材料:山药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陈皮5克,猪肚适量。
- 做法:将山药、茯苓、白术和陈皮洗净,猪肚洗净后焯水去腥。
所有材料放入煲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2小时。
4. 清肝明目汤:- 材料:菊花10克,枸杞10克,决明子10克,桑叶10克,猪肝适量。
- 做法:将菊花、枸杞、决明子和桑叶洗净,猪肝切片后焯水去腥。
将药材和猪肝放入煲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1小时。
5. 补肾壮阳汤:- 材料:杜仲10克,肉苁蓉10克,巴戟天10克,淫羊藿10克,猪腰适量。
- 做法:将杜仲、肉苁蓉、巴戟天和淫羊藿洗净,猪腰洗净后焯水去腥。
所有材料放入煲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1.5小时。
6. 清热解毒汤:- 材料: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板蓝根10克,夏枯草10克,瘦肉适量。
- 做法:将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和夏枯草洗净,瘦肉切片后焯水去腥。
将药材和瘦肉放入煲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1小时。
7. 润肺止咳汤:- 材料:川贝母10克,枇杷叶10克,百合10克,梨1个,冰糖适量。
- 做法:将川贝母、枇杷叶和百合洗净,梨去皮切块。
餐饮煮汤药材配方大全

餐饮煮汤药材配方大全在中华饮食文化中,汤品不仅是一种美味佳肴,更是一种养生保健的佳品。
煮汤时加入各种药材,不仅能提升汤品的口感,还能增加其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餐饮煮汤药材配方,供您参考。
1. 养生滋补汤:选用党参、黄芪、当归、枸杞、红枣、桂圆等药材,具有补气养血、滋阴补肾的功效。
适合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的人群。
2. 清热去火汤:选用金银花、菊花、薄荷、荷叶等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的作用。
适合夏季饮用,或用于缓解因内热引起的症状。
3. 健脾养胃汤:选用茯苓、白术、山药、陈皮等药材,有助于健脾益胃、消食化湿。
适合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群。
4. 润肺止咳汤:选用百合、川贝、杏仁、枇杷叶等药材,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
适合咳嗽、喉咙不适的人群。
5. 强身健骨汤:选用杜仲、牛膝、桑寄生、骨碎补等药材,有助于强筋健骨、缓解关节疼痛。
适合中老年人或有关节问题的人群。
6. 养颜美容汤:选用玫瑰花、茉莉花、白芍、白芷等药材,具有养颜美容、活血化瘀的作用。
适合女性美容养颜,改善肤色。
7. 安胎养胎汤:选用菟丝子、桑椹、红枣、桂圆等药材,有助于安胎养胎、补血安神。
适合孕妇调理身体,促进胎儿健康发育。
8. 补肾壮阳汤:选用肉苁蓉、巴戟天、杜仲、枸杞子等药材,具有补肾壮阳、增强体力的功效。
适合肾虚体弱、性功能减退的人群。
9. 祛湿利水汤:选用泽泻、茯苓、猪苓、冬瓜皮等药材,有助于祛湿利水、消肿减肥。
适合水肿、肥胖的人群。
10. 养心安神汤:选用酸枣仁、龙眼肉、远志、柏子仁等药材,具有养心安神、改善睡眠的功效。
适合失眠、多梦、心悸的人群。
每种药材都有其独特的药效和适用人群,煮汤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药材配方。
同时,煮汤时还应注意药材的清洗和浸泡,以保证汤品的卫生和药效。
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能收获健康。
家中常用的煲汤药材大全

家中常用的煲汤药材大全家中常用的煲汤药材大全煲汤都喜欢加一些滋补药材,很多人在问煲汤用什么药材效果最好,这个要与你个人的体质搭配才是最重要的,还要了解每种中药材的功效,今天给大家讲解一下生活中最常见的煲汤中药材,以及这些中药材的功效与作用,让你充分了解煲汤用什么样的中药材最好,从而煲出最适合自己的养生汤。
煲汤都喜欢加一些滋补药材,很多人在问煲汤用什么药材效果最好,这个要与你个人的体质搭配才是最重要的,还要了解每种中药材的功效,今天给大家讲解一下生活中最常见的煲汤中药材,以及这些中药材的功效与作用,让你充分了解煲汤用什么样的中药材最好,从而煲出最适合自己的养生汤。
常用的中药煲汤药材:百合:补肝肺清热益脾。
(清水浸1小时)支竹:清肺补脾、润燥化痰。
(清水浸10分钟,切4CM块,最多煲半小时)夏枯草:清肝热、降血压。
(最多煲2小时)老苋菜梗:解毒清热、补血止血、通利小便。
(中药店有卖,洗净切短)白果:益肺气。
(去壳,入滚水5分钟取起去衣,去心雪蛤:滋肾、补肺、健脾。
(清水浸发5小时,入葱姜水滚5分钟取起,入炖盅一个半小时)21种煲汤时最常用的中药材功效解析:1、淮山药:淮山药性平而味甘,归脾,肺,肾经。
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等养生功效。
经常用淮山药煲汤食用可改善激素失调、增强抗病能力、加速受损组织修复、保持精力旺盛,还能预防和改善恶性肿瘤、糖尿病、动脉硬化、心脏病、肥胖和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症状。
2、三七:三七有散瘀、止血、消肿、镇痛等药用功效,可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及跌扑肿痛等症的食疗。
用三七与鸡或排骨一起煲汤食用,则有益气养血和强壮身体的功效,对崩漏、产后虚弱、自汗和盗汗等症有良好食疗功效,也可用于老年人头风痛或腰肌酸软无力等症的治疗。
3、枸杞:枸杞有滋补肝肾和益精明目的功效,可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或目昏不明等症的食疗。
4、黄芪:黄芪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和敛疮生肌等功效。
煲汤药材调料配方大全

煲汤药材调料配方大全煲汤是一种传统的烹饪方式,尤其在中国,煲汤不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是一种养生文化。
在煲汤时,选用合适的药材和调料,不仅能提升汤品的风味,还能增加其营养价值和健康功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煲汤药材和调料配方,供您参考:1. 补气养血汤:- 当归:10克,补血活血。
- 黄芪:15克,增强免疫力。
- 红枣:5颗,养血安神。
- 枸杞:10克,滋补肝肾。
- 龙眼肉:5克,补心益脾。
2. 滋阴润燥汤:- 玉竹:10克,滋阴润肺。
- 麦冬:10克,清热生津。
- 银耳:10克,滋阴润燥。
- 百合:10克,清心安神。
- 莲子:10克,养心安神。
3. 健脾养胃汤:- 茯苓:10克,健脾利湿。
- 白术:10克,健脾益气。
- 党参:15克,补中益气。
- 淮山:20克,健脾养胃。
- 陈皮:5克,理气和胃。
4. 清热解毒汤:- 金银花:10克,清热解毒。
- 菊花:5克,清肝明目。
- 薄荷:5克,散风清热。
- 连翘:10克,清热解毒。
- 板蓝根:10克,抗病毒。
5. 补肾强身汤:- 杜仲:10克,补肾强腰。
- 熟地黄:15克,滋阴补肾。
- 肉苁蓉:10克,补肾壮阳。
- 锁阳:10克,补肾固精。
- 巴戟天:10克,强筋壮骨。
6. 养颜美容汤:- 玫瑰花:5克,疏肝解郁。
- 桃花:5克,活血养颜。
- 阿胶:10克,滋阴补血。
- 红枣:5颗,养血安神。
- 枸杞:10克,滋补肝肾。
7. 调理气血汤:- 当归:10克,补血活血。
- 川芎:5克,活血化瘀。
- 白芍:10克,养血柔肝。
- 红花:5克,活血通经。
- 丹参:10克,活血化瘀。
8. 增强免疫力汤:- 灵芝:10克,增强免疫力。
- 黄芪:15克,增强体力。
- 枸杞:10克,抗疲劳。
- 红枣:5颗,增强体力。
- 百合:10克,清心安神。
在煲汤时,除了上述药材外,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一些基本的调料,如姜片、葱段、料酒等,以增加汤品的风味。
煲汤时,建议使用砂锅或陶瓷锅,以小火慢炖,使药材的营养成分充分溶解于汤中。
常见煲汤食用药材

一、玉竹: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根茎。
1、作用:味甘,性平。
归肺;胃经。
功效: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燥咳;劳嗽;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感;头昏眩晕;筋脉挛痛。
2、药材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段,干燥。
3、辨认:玉竹商品以条粗长、淡黄色饱满质结,半透明状,体重,糖分足者为佳。
条细瘪瘦、色探体松或发硬,糖分不足者为次。
以栽培品之湘玉竹及海门玉竹为佳,其他地区栽培品亦优,野生品则较次。
4、适用人群:适宜体质虚弱、免疫力降低的人、阴虚燥热、食欲不振、肥胖的人,脾虚便溏者慎服,痰湿内蕴者禁服。
二、黄芪1、作用:性味:甘,微温。
归经:归肺、脾、肝、肾经。
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
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
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2、注意: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
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
如果必须服用黄芪,一定要配伍运用。
阴虚患者使用黄芪,必须配伍养阴药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天冬、玉竹等。
湿热患者必须配伍清利湿热药,如黄连、茵陈、黄芩等。
热毒炽盛的患者必须配伍清热解毒药,如黄连、栀子、大黄、败酱草等。
感冒、月经不要吃。
(10-30克)3、保存: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三、当归1、作用:味甘、辛,性温。
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
用于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或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痛证;肠燥便秘;久咳气喘。
(5-15克)2、适宜月经不调者、闭经痛经者、气血不足者、头痛头晕者、便秘者、热盛出血者禁服,湿盛中满及大便溏泄者、孕妇慎服。
3、当归土鸡汤:土鸡、当归、花生仁、红枣、黑木耳、姜片。
21种常用煲汤中药材解析,总结的太好了!

21种常⽤煲汤中药材解析,总结的太好了!导读⾷疗,⼜称⾷治,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物的特性来调节⾝体机能,从⽽获得健康或预防疾病的⼀种⽅法。
通过药材与⾷物的搭配,借助中药材的药效,可以⼤幅提升⾷疗的营养价值和⾷⽤功效。
不同的药材有着不同的功效,在选材时对症下药,才能够达到调养⾝体的⽬的。
本⽂为⼤家精⼼搜集整理了21种常⽤的中药材,可以煲汤,达到针对性养⽣的⽬的。
淮⼭药性味归经:味⽢,性平。
归脾、肺、肾经。
功效:补脾养胃,⽣津益肺。
其保健作⽤的机理可根据⾝体需要转化成雄性激素或雌性激素,从⽽补充由于衰⽼和疾病引起的激素失调。
保持旺盛的精⼒、增强抵抗⼒、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
更能够预防和减缓恶性肿瘤、糖尿病、动脉硬化、⼼脏病、肥胖、⽼年痴呆症等。
三七功能与主治:散瘀⽌⾎、消肿⽌痛。
⽤于咳⾎、吐⾎、便⾎、崩漏、外伤出⾎、胸腹刺痛、铁打肿痛等。
功效:经常⾷⽤三七煲的汤,可起到益⽓养⾎、治疗崩漏、产后虚弱、⾃汗、盗汗等作⽤。
对⽼年⼈的头风痛、腰肌酸软⽆⼒等症状有⾮常好的效果。
枸杞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
⽤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鸣,内热消渴,⾎虚萎黄,⽬昏不明。
黄芪功能与主治:补⽓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肌。
⽤于⽓虚乏⼒,⾷少便溏,中⽓下陷,久泻脱肛,便⾎崩漏,表虚⾃汗,⽓虚⽔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尿,糖尿病。
蜜制黄芪益⽓补中。
⽤于⽓虚乏⼒,⾷少便溏。
⼭楂功能与主治:消⾷健胃,⾏⽓散瘀。
⽤于⾁⾷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经闭,产后瘀阻,⼼腹刺痛,疝⽓疼痛;⾼脂⾎症。
焦⼭楂消⾷导滞作⽤增强。
⽤于⾁⾷积滞,泻痢不爽。
当归功能与主治:补⾎活⾎,调经⽌痛、润肠通便。
⽤于⾎虚萎黄,眩晕⼼悸,⽉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酒当归活⾎通经。
⽤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天⿇天⿇天⿇润⽽不燥,主⼊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山药、xx药。
【性味归经】:
味xx,性平。
归脾,肺,肾经。
【功效】: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其保健作用得机理是可根据身体的需要转化为雄性激素或雌性激素,补充由于衰老和疾病造成的激素失调,从而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并能预防和减缓恶性肿瘤、糖尿病、动脉硬化、心脏病、肥胖、老年痴呆症等。
三七
【功能与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食用功效】炖鸡或炖排骨,有益气养血、治疗崩漏、产后虚弱、自汗、盗汗、有滋阳强壮作用。
也治疗老年人的头风痛、腰肌酸软无力等症。
枸杞
【功能与主治】: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黄芪
【功能与主治】: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蜜制黄芪益气补中。
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
山楂
【功能与主治】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
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
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当归
【功能与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酒当归活血通经。
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天麻
天麻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
1、平肝息风。
天麻质润多液,能养血息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
2、祛风止痛。
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xx
沙参。
【功能主治】养阴清肺,化痰益气。
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粘、气阴不足、烦热口干。
xx
莱阳参、海沙参、银沙参、辽沙参。
【性味】甘苦淡,凉。
【归经】入肺、脾经。
【功能主治】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
xx
养阴生津、增强体质、补益脾胃、护肝利胆、清虚热、强筋壮骨、抑制肿瘤、明亮眼目、延年益寿。
芡实、芡实米、鸡头米
【药性】甘、涩,平。
归脾、肾经。
【功效】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
xx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
归肺;胃经。
【功效主治】
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燥咳;劳嗽;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感;头昏眩晕;筋脉挛痛。
xx
【性味归经】温;辛、苦;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调中带滞、顺气消痰、xx五脏。
xx、龙眼。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百合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具有养阴润肺止咳功效,用于肺阴虚的燥热咳嗽,痰中带血,如百花膏。
治肺虚久咳,劳嗽咯血,如百合固金汤。
具有清心安神功效,用于热病余热未清,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等。
药用时煎服,10~30g。
清心宜生用,润肺蜜炙用。
【功效】养阴清热,滋补精血。
xx
玉米须味甘、淡,性平;归肾、肝、胆经;质轻渗降;具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功效;主治水肿,小便淋沥,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病,糖尿病,乳汁不通。
有利尿降压功能。
红豆
【性能】味甘,性平。
能健脾利湿,散血,解毒。
【用途】用于水肿、脚气;产后缺乳,腹泻、黄疸或小便不利;痔疮,肠痈。
甜杏仁、xx
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
C、维生素P以及钙、磷、铁等营养成分。
其性苦微温,有小毒,滋润养肺通便。
适用于阴虚肺热、咳嗽、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者。
xx
其性xx,清热润肺止咳通便。
xx
紫苏是一味常用的中药,这种植物有紫色的、绿色的和白色的,现在绿色的较为多见。
紫苏味辛,性温,归脾、肺经。
紫苏叶、紫苏梗均有辛温发散、理气宽胸的作用,但紫苏叶偏于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紫苏梗则长于理气宽胸、止痛安胎。
卷着苏叶吃烤肉会更香,因为烤肉吃多了不易消化,而苏叶具有暖胃理气助消化的功能,所以用它来卷着吃就可以避免出现那些不舒服的症状。
紫苏茶对睡眠具有一定的辅助调整的功效,很多日本人都有一个习惯:
睡前喝一杯xx茶。
甘草
【功能与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