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比较文学的两篇文章

关于比较文学的两篇文章
关于比较文学的两篇文章

比较文学在潍坊学院

汪延之

比较文学在潍坊学院经历了从原昌潍师专到潍坊学院近二十年的发展历史。学院新领导班子到位不久,院党委以前瞻的眼光,超常规的思路研究决定:由原昌潍师专跨系组建的比较文学研究室提升为潍坊学院比较文学研究所,聘任刘献彪教授和徐扬尚副教授为研究所负责人,同时承办“新世纪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暨《比较文学教程》首发式”的全国会议;特聘中国比较文学界知名专家、学者,国际比较文学协会副主席、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原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乐黛云教授、潍坊市政府副市长姜绍华等为兼职教授,对其所属的中国比较文学资料研究中心进行专款充实,重新安排研究所、资料中心、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秘书处办公地点,配备相应的办公设备,单独引进配备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人员,在中文系、外语系开设比较文学课程。由此可见院党委对学科建设的重视与高瞻远瞩。大家都说,“潍坊学院比较文学的春天到来了”。

潍坊学院的比较文学曾经有过自己辉煌,也经历过深秋与寒冬。1985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之时,原昌潍师专是全国唯一的专科层次被邀请的发起单位,刘献彪老师被邀请参加成立大会。两年后,原昌潍师专成立了由中文系与外语系5位副教授组成的比较文学研究室,刘献彪教授任主任,随后开设比较文学选修课、讲座。不久,刘献彪教授被选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1992年,从信阳师院引进徐扬尚老师来研究室,从事专职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次年,研究室与图书馆联合组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资料中心,由刘献彪教授兼任中心主任,并得到前辈学者季羡林先生、吴富恒先生和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先生等学者、专家的大力支持,带头向中心赠书、为中心题词;同时还得到潍坊市委的诸多关怀和支持。1994年,中文系比较文学由选修课改为必修课,由徐扬尚老师主讲。同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会决定,由陈惇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廖鸿钧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刘献彪教授(山东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共同筹备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并由刘献彪教授具体筹办。1995年,刘献彪教授联合张承菊老师(烟台大学)、徐扬尚老师(原昌潍师专)筹办的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在烟台胜利召开,得到了山东省委宋法棠副省长(现任黑龙江省省长)的亲切指导和关怀;同时也得到烟台市委、烟台大学和原昌潍师专的大力支持。大会选举刘献彪教授为研究会副会长,徐扬尚老师为研究会秘书长,秘书处设在原昌潍师专。会议期间,理事会决定:请刘献彪教授负责主编大专院校本、专科学生使用的比较文学教材,他联合全国有关专家共同协作,历时6载,三易其稿,到2000年较圆满地完成了任务。1995年,研究室进行了改组,保留了跨系设置的特色,由徐扬尚老师任主任,刘献彪教授作顾问。

刘献彪教授作为潍坊学院比较文学的开拓者,艰苦创业、团结协作,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参加了历届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两次走出国门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成果甚丰,先后撰写、主编《鲁迅与中日文化交流》、《外国文学手册》、《比较文学及其在中国的兴起》、《比较文学自学手册》、《中国现代文学手册》、《中国翻译文学史稿》、《中国翻译词典》、《简明比较文学教程》、《比较文学与现代文学》、《比较文学教程》约计400万字(自己完成100多万字),先后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学习》、《学习与探索》、《齐鲁学刊》等刊物发表文章约计10余万字。曾先后被潍坊市委、市府授予“潍坊市优秀知识分子”、“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

作为潍坊学院比较文学事业的承前启后者,徐扬尚以讷于言,敏于行,埋头苦干,勤于思考为前辈专家学者周汝昌先生、乐黛云先生、林秀清先生等所器重,得到同行们的认可。1996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9年被评为潍坊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6年来先后出版了个人专著6部:《〈红楼梦〉的精神分析与比较》、《中国比较文学源流》、《什么是比较文

学》、《多元文化语境中的通俗文学》、《金庸破译》、《金庸解读》,约150万字;发表论文近60篇,其中14篇刊载或转载于,《新华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江汉论坛》、《学术交流》、《兰州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核心期刊,有的文章同时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社科信息集萃》、《齐鲁晚报》等报刊转载,形成了较大的学术反响。

刘献彪教授与徐扬尚副教授有着较强的学科意识,并长期致力于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徐扬尚副教授的《中国比较文学源流》是截止目前较为完备的中国比较文学理论著作。刘献彪教授的《比较文学及其在中国的兴起》和他主编的《比较文学自学手册》、《简明比较文学教程》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和比较文学的普及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即将举行首发式,与广州大学刘介民教授共同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则是面向21世纪全国普通高校通用的比较文学教材,并得到乐黛云、林秀清、陈惇、孙景尧、卢康华、饶芃子、谢天振、孟华、周发祥等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社会科学研究离不开资料积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他们早在九十年代初在原昌潍师专创建了“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资料中心”。社会科学的应用价值在于对世人的影响和传播,基于这样一种观念,他们在积极开展比较文学教学的同时,特别重视并致力于比较文学大众化研究、学科理论研究和比较文学学科建设,从而确立了潍坊学院比较文学致力于中国比较文学史、中国比较文学理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及其大众化研究的发展方向。

比较文学在潍坊学院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被有识之士描述为“三次浪潮”历史。第一次浪潮是指1985年前后,原昌潍师专作为全国唯一的师专层次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发起单位之一,建立比较文学研究室,开设比较文学课,跻身于中国比较文学复兴的行列,并走出国门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第二次浪潮是指1985年前后,1993年在原昌潍师专建立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资料中心,1994年根据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会决定,由陈惇教授,廖鸿钧教授、刘献彪教授共同筹备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1995年刘献彪教授联合张承菊、徐扬尚具体操办了在烟台召开的“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比较文学教学教材建设学术研讨会”,原昌潍师专成为秘书处所在地,比较文学课程成为必选课,学科建设步入新的阶段;第三次浪潮是指潍坊学院成立后的2001年春,潍坊学院党委把比较文学定位为学院的重点学科,给以重点支持,优先发展,比较文学研究室改为研究所,重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资料中心,比较文学必选课成为必修课,并且积极承办“新世纪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暨《比较文学教程》首发式”的全国性的大会。与此同时,得到了中国比较文学学界乐黛云、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曹顺庆、孟华、严绍璗、周发祥等专家、学者、教授的大力支持,因此人们说“潍坊学院比较文学的三次浪潮正是一浪高过一浪”。

比较文学在潍坊学院,从八十年代初到今天,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二十年在人类历史上只不过短暂的一瞬,但对潍坊学院比较文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而言,它却令人难忘、深思和鼓舞。她每一次向前跨越一步,都是各级领导积极关怀和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专家、学者积极奋斗的结果。潍坊学院比较文学学科建设既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潍坊学术、文化建设的一部分。长期以来,潍坊市委、市府一直关心、支持比较文学发展。市委副书记郑金兰和已故原副市长李惠信一贯支持、副市长姜绍华直接参与;潍坊学院党委书记程清钧、院长李庆芝亲自决策比较文学研究所的建构和五月份全国性的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新成立的比较文学研究所,在院党委的领导下,正以积极奋发、知难而进、团结协作的精神开展工作。所有这一切都预示着比较文学在潍坊学院的明天将更加辉煌灿烂。

09级汉语言文学1班

学生:刘宇

我为离休老干部讲比较文学

陈家骅

前年9月4日到8日,在北戴河参加中国徐福会工作会议,有幸与刘献彪教授同住一个房间,朝夕相处。去年7月,刘教授来苏州办事,我邀他在我家陋室小住,又相处一周,全程陪同。通过这两次相聚,不仅使我俩成了好朋友,也使我开始认识了《比较文学》这门课,从此爱上了《比较文学》,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使我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我从小喜爱文学艺术,爱读《古文观止》,爱读鲁迅;高中时期,受当时上海学生界进步思潮的影响,阅读了大量的外国文学,尤其是俄国和苏联的文学作品,还有法国、英国和美国的文学作品,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痴迷程度。

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特别是近20年从事编写地方党史和地方志的工作,深感自己的笔力差,平实有条,表达简单化,缺乏艺术魅力。迫切要求加强文学修养来改进自己的文风文采。在这样的背景下,所以我和刘献彪教授“一见钟情”,继而决心拜他为师,在有生之年重新学习文学,并甘心情愿地选择了普及比较文学的工作,让我的心灵走向世界。

今年春节后,我主动到苏州吴中区老年大学毛遂自荐,与校长周志伟及班主任管显良商定以刘献彪、刘介民两位教授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为依据,为离休老干部举办《比较文学》讲座,全年讲4次,内容分别为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的中外比较研究。感谢他们对我的信任和支持,很快给我寄来了上半年的课程表,落实了《比较文学》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四月二十三日上午,讲第一课:“中外散文比较研究”,一共2个小时,讲了三个问题:一、中国古代散文;二、中国现代散文;三、中外散文比较。教学情况超出了我的预料,课程进行中,竟有几位老干部情不自禁鼓掌的,还有来查看我的讲稿的,还有来问哪里可以买到教程的……。老年大学惯例,上午讲课一个半小时,但我准备的课至少要2个小时,征求大家意见要回去做饭的可以回去,但30多位老干部,没有一个提前回去的。静静听讲,还勤记笔记,讲课结束时,报以满堂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当我走向老年大学办公室时,77岁的老校长姜嵩山老领导连声对我说“讲得好”。还有原吴县县委办公室主任和原吴县检察长等都来鼓励我,并提出宝贵的改进意见。过了几天,老年大学班主任管显良同志还送给我一份书面意见,特别提到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宋长风教授专程来听课了,恳切地说了讲课“比较系统、比较规范、比较扎实”的鼓励话,提出了不足之处和改进意见。

我很明白,我的讲课是微不足道的,重要的是通过这次讲课活动,足以说明《比较文学》这门课,特具魅力,离休老干部不仅是接受了还比较感兴趣,还觉得比较有用。对我来说,在比较文学普及活动中,仅仅开了个头,正如毛泽东说的,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谨记述以上数语,给刘献彪教授和关心我支持我的同志作个简要的汇报。

09级汉语言文学1班

学生:刘宇

比较文学_期末整理

一、名词解释: 渊源学: 渊源学又称为源流学,属于影响研究的畴。从接受者的角度,即从作为“终点”的接受者出发,往往是在起点不明确或不清楚之时,由终点出发去探求作为“出发点”的放送者,细密地考察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所曾吸取和改造的外来因素,揭示出接收者和放送者之间的某种因果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影响研究的方法,是一种对跨国影响渊源的实证和研究。在西方被普遍使用,且成就很大。例: 悟空、十四行诗、西来东去的“志怪”和“加帆车”。影响研究: 影响是指一国文学在另一国文学中的传播,接收并产生某种结果(积极或消极) 朗松《试论影响的概念》中关于“影响”的定义:真正的影响是当一国文学的突变无法用该国以往的文学传统和各个作家的独创性来加以解释时,在该国文学中所呈现的情状。 (北大资料版)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学科中最早的研究方法。它奠定了比较文学的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理论与研究的基础,主要采用历时性的考证法考察国际文学之间文学交流中的事实。在追根溯源的过程中,不仅要发现文学联系的事实,更重要的是分析这些联系,并将分析的结果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便得出更为普遍的具有文化意义的结论。它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包括作品、作家、文学思潮等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作为研究的中心。它是法国学派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它以实证主义的方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手段,探究文学现象之间事实上的联系。 (ppt版)影响研究的定义:比较文学的基本研究类型之一,早期实践中的唯一类型,以一种强烈的历时意识通过广泛搜集材料,对事实和进行严密考据、分析、归纳,来研究各民族文学之间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超越国界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包含着对艺术创作活动本质的理解。例:元杂剧《氏孤儿》与伏尔泰的《中国孤儿》、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影响、美国意象派诗歌对中国新诗的影响、拜伦在中国、村上春树在中国、西方“现代派”文学与中国新时期文学。 文类学: 文类学就是研究文学的种类和类型,也就是研究文学的题材,它可以研究没有事实联系的同一题材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发展过程及其共同规律和特点,也可以研究某些文学类型,产生于一个民族文学之中,又流传到其他民族文学的历史背景以及变化发展过程。它以跨越性的宏阔视野研究如何按照文学本身的特点来对文学进行分类,研究各种文类的特征及其在发展中的相互影响与演变。 文类是对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进行分类的结果;文类学(Genology)是专门针对文学的类别及其风格、体式与形制等进行的研究。而在比较文学畴,文学类型学则是针对时空不一的文学现象在诗学品格上的类似、遥契、相近和相合进行的研究。 文类学是对于文学形式的各个种类和类型以及文学风格的比较研究,通过历时的和共识的方法,了解文类发展的历史和基本特征,认识作家的独创和文学的民族传统、民族特征。文类学的研究围和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一是文学的分类研究;二是文学体裁研究;三是文类理论批评;四是文类实用批评;五是文学风格的研究。 套话: 美国学者瓦尔特·利普曼在《公众舆论》分析套话是“是我们头脑中存在的形象”在形象学中,套话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反复使用、用来描写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组。也由学者译为“滞定型”,或把套话描述为“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套话”也是自我关于“他者”的社会集体想象物,是他者形象在文本中的最小单位,是在民族心理定势推动下一种不由分说的表述,标志着对“他者”的凝固看法。 套话,又称惯用语,是不同民族文学中经常出现的习惯性的称谓、表述等等。如西方文

2-第二章比较文学研究的可比性问题

第二章比较文学研究的可比性问题 在比较文学研究中,不是任何文学现象相互之间都是可以拿来比较的。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可以比较研究的,什么是可比性,决定可比性有什么标准。 一、何谓可比性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既是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比较文学研究实践的一个关键环节。 从学科理论的层面讲,?将来自不同文化体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其理由何在?’这个问题不从理论上阐释清楚,人们就会感到‘比较研究的虚妄,至少是误入歧途’,从而怀疑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存在的合理性,比较文学的危机也就由此产生了。?(查明建《是什么使比较成为可能?》,《中国比较文学》1987第3期)从研究实践的层面讲,可比性的把握,关涉到研究课题的价值、意义和研究深度。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是指:在跨文化的文学比较研究中研究对象间的同一关系。它是比较文学研究赖以存在的逻辑上的可能性,是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基本属性中最核心的,决定了文学现象与文学问题能否成为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关键,也决定研究成果的价值。简单地说,就是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用来比较的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基础,是保证比较文学研究科学性的重要依据。 可比性一般应符合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对象之间应具有同一关系;这里的?同一关系?,在逻辑学中指对象之间外延相同内涵不相同的关系。客观存在的两个对象其外延不相同,只能限定在外延相同的范围内进行的比较,确定其同一的关系;2、应是对象之间具有的与文学相关的客观联系;3、是相对内在的联系而不是浮表的联系;4、在一次比较中,这种联系应该是始终明确、一致的。 确定这种研究对象同一关系的学理论据有二,即同源性和同类性。 例一:西方、日本的一些学者以西方文学史的分期比较中国史的分期,得出相应结论: 西方:古典——中世纪——文艺复兴——近现代文学的繁荣 中国:先秦——秦汉魏南北朝——唐代古文运动——元杂剧和明清小说繁荣这样的比较没有找到两者的可比性,其结论没有反映文学发展的客观实际,缺乏科学的意义。 例二:鲁迅、高尔基、普列姆昌德三名20世纪著名作家都在1936年逝世。由此作为可比性,将三位作家做出比较。这样的比较非常表面,难以比出本质的东西,无助于对文学规律和民族文学特色的认识。 若换一个角度,三位作家都是社会责任感很强的作家,生活在相同的时代,

钱锺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

钱锺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 近一年中,我曾数次去拜访我所敬重的前辈学者、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会顾问钱 锤书先生,听钱先生就比较文学及一些有关问题发表了许多精辟见解。比较文学目前已 在我国引起广泛兴趣与注意,北京大学集中好几个系和研究所的力量成立了大陆上第一 个比较文学研究会,全国性的学会也正在酝酿中。在此形势感召之下,我决定不揣浅陋 ,把与钱先生几次谈话中涉及比较文学这个题目的内容略加整理,追记如次。 比较文学在西方发展较早,它的史前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而作为一门学 科,也从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开始在法国和德国逐渐形成。比较文学是超出个别民 族文学范围的研究,因此不同国家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自然是典型的比较文学研究领域 。从历史上看来,各国发展比较文学最先完成的工作之一,都是清理本国文学与外国文 学的相互关系,研究本国作家与外国作家的相互影响。

早期的法国学者强调rapports d e fait〔实际联系〕,德国学者强调研究Vergleichende Literaturgeschichte〔比较的 文学史〕,都说明了这种情况。钱锺书先生说他自己在著作里从未提倡过"比较文学", 而只应用过比较文学里的一些方法。"比较"是从事研究工作包括文学研究所必需的方法 ,诗和散文、古代文学和近代文学、戏剧和小说等等,都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比 较文学"作为一个专门学科,则专指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钱先生认为,要发 展我们自己的比较文学研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清理一下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相互关 系。中外文化交流开始得很早,佛教在汉代已传入中国,而马可·波罗(Marco Polo,一 二五四?--一三二四?)于元世祖时来中国,则标志着中西文化交流一个重要阶段的开始 。《马可·波罗游记》在西方发生巨大影响,在整个文艺复兴时代,它是西方最重要的 、几乎是唯一重要的有关东方的记载。研究马可·波罗的权威学者本涅狄多(I.F.Bened etto)曾把马可·波罗的《游记》与但丁《神曲》和托

比较文学可比性

浅论比较文学可比性 07中师1班廖丽葵 2007014143025 老师说,比较文学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学的比较,然而这种说法还是很模糊,很容易让人产生歧义的。因为国家和民族两个概念有交叉的地方,同一个国家可能包含了不同的民族文化,而相同的民族也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因此,我们似乎应该寻找一个能更清楚地说明问题的概念出来,以期使比较双方的界限清楚分明。在这一方面,我比较认同北师大王向远教授的看法。他将比较文学定义为:一种以寻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和民族特色为宗旨的文学研究。它是以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各种文学关系进行的跨文化的研究。突出了“跨文化”,尤其是跨“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体系,不管这个民族流落何方,只要他的脐带还连着这个体系,他就属于这个民族文化的范围;相反,哪怕是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只要都认同并接受同一个民族文化,并且在这种文化影响下在创作上有所成就,那么,他们都属于一个文化体系,是一类人。因此,我认为,比较文学,首先是要在不同文化体系的标准下进行。在这个标准下,我们可以对文学创作本身,从多个角度进行比较研究:关于文体的研究,关于文学创作过程本身的研究,关于文学理论的研究,等等,从而探寻文学共同规律。 其次,比较文学里的比较也不是单纯的异同比较。如果我们要明确,谁跟谁可比,谁跟谁不可比,那么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他们究竟是为何而比。也就是说,比较的目的是什么。没有目的,没有意义的比较,是不可取的。例如,将潘金莲与简爱相比,恐怕连作者也说不明白究竟在比个什么劲吧,难道是单纯证明简爱比潘金莲有自尊有人格?对于探寻文学的特征和规律来说,这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不可比。有一篇著名的比较文学论文《王熙凤和福斯塔夫——谈“美”的个性和“道德化思考”》,证明了即使貌美的王熙凤和肥的流油的福斯塔夫之间差异很大,然而因为有一个明确的研究方向,即对小人物如何在巨著中发光发热的文学技巧有所发掘,符合“寻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和民族特色为宗旨”的要求,因此,他们是可比的。总之,比较文学的比较,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世界文学的发展。违背这一条,比了也是没有意义的。 比较文学根据研究角度的不同,分为四种: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和平行研究。流传学和渊源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简单点说,比如我国(汉民族文化体系下的文学)文学作品流传到外国,从我国学者的角度去研究我国作品在国外的流传情况,就属于“流传学”;而我们的作品流传到国外,被接受,使国外的作家受到启发、影响并有所创作,此时,他们的学者去研究他们的作家受到我们的作品的影响的情况,就是“渊源学”。流传学和渊源学包括了对涉外文学和区域文学史、世界文学史的研究。媒介学,主要包括促成文学流传的个人、环境和文字材料的研究,尤其是对翻译文本的研究。而平行研究,是两个互不影响的文化体系之间的比较研究,这种比较最能体现一些人类共通的规律。假如我们能够在两个毫不相关的文化环境中,发现相同之处,说明了这相同之处很可能是人类所共有的,是自然而然就会发生的。 而在具体的平行比较当中,比较又分为三个方面:类同研究、反比式研究、互衬式研究。也就是说,在不同文化体系的前提下,发现双方的相互之间的三种关系,或者是类同的,相像的;或者是相反的,对立的;或者是各有特色而互相映衬,相映成趣的。比较类同点和不同点是比较常见的,例如文学母题,不管是差异多大的文化体系,都会有一些母题跟别人的相类同,仿佛是不约而同那样;又如中国的反侵略文学和日本的侵略文学形成鲜明的对立关系。这些,都很容易可以发现并找到可以轻易找到比较的立足点。而互衬式比较,不是为了

比较文学期末复习整理

1、比较文学的定义: ①性质:是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②研究对象: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的各种文学关系 ③研究理论和方法:具有比较自觉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④特征:开放性、宏观性 2、比较文学三派及其观点、代表人物代表作 在20世纪50年代,法美两派论战 法国学派:主影响研究。 ①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偏重于从文学史的角度给比较文学下定义。 ②研究国际间、跨民族、跨语言、跨国界的作家与作品间相互影响的文体史实。 (就是探求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学之间的影响,寻找一种文学现象的渊源和亲缘 关系。) ③强调事实联系的实据考证的方法。 ④观点不足:拒绝把美学作为方法论带入比较文学研究,研究视域较小 ⑤法国派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a巴尔登斯伯格: 法国派第一位代表人物,作品《歌德在法国》《文学史研究》 《巴尔扎克作品中的外国倾向》; b梵第根:法国第一个系统、全面阐述法国学派的观点,作品《比较文学论》 (1937戴望舒中译本) c卡雷和基亚:继承和发展梵第根的理论并确立法国学派体系, 卡雷代表作《歌德在英国》 基亚代表作《比较文学》 ⑥优点:1)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重大贡献。2)严谨的定 义,材料的确凿,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建立了严 密的方法体系。3)影响研究仍是今天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美国学派:主平行研究。 ①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指向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 ②研究围是超一国围之的,多国的 ③采用大规模结合比较和审美批评的方法,进行无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的研究 ④把比较文学研究的界限延展到其他相关的学科去,提出跨学科的研究。(与法 最大不同:跨学科) ⑤美国派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a韦勒克《文学理论》(与沃伦合著)、《比较文学的概念》、《比较文学的名称 和实质》,教堂山会议上宣读了一篇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的论文,揭开两个学 派论战,被看做美国学派的宣言。教堂山会议是比较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b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 c列文对“主题学”的界定和实践 ⑥缺点:1)美国学派的理论不够严密,容易产生牵强附会的比附。2)跨学科比 较有可能使思想史、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也成为比较文学,最终使比较文学的 独立性消亡。 中国学派:以跨异质文明研究为基本特征,主双向阐发研究。最先由我国学者提出,包括用外来的(本民族的)文学理论来阐发本民族的(外来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不同民族文学理论的相互阐发和别的学科及理论来对文学进行阐发、解释文学现象。是一种双向的、相互的阐发,通过具体的、细微的研究来说明基本道理。

开题报告鲁迅与契诃夫的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开题报告 一、论题:《鲁迅与契诃夫的主体哲学及小说诗学综合比较研究》 二、选题的意义及研究动态 鲁迅和契诃夫作为19世纪中国和俄国文坛优秀的代表作家,他们的小说,仿佛一把利刃,深深地刺向腐朽的旧中国和俄国黑暗的封建统治,但同时,我们又可以体味到作家笔下深沉的忧患和悲凉,那是对民族的深深的爱,在这一点上两位作家可谓不谋而合。假使契珂夫的作品是“人类无声的悲哀的音乐”,鲁迅的作品至少可以说是中国的无声的悲哀的音乐。他们都是平庸的灵魂的写实主义”。同时也有不少人对这两位进行对比分析,有黄陂的《鲁迅与契柯夫小说比较研究》,也有鲁非,韦乏的《两位文学大师之间—鲁迅与契柯夫的比较研究》,也有高兴的《精神病因分析与道德病情报告——鲁迅与契诃夫小说创作主旨比较》,但本文主要是将鲁迅和契柯夫进行综合性比较研究,因为将注重价值关系的内部研究的方法和注重事实关系的外部研究的方式综合起来,我们才可能对鲁迅和契诃夫的小说创作思想及方法艺术进行更深刻的比较。在对于鲁迅、契诃夫主体哲学及小说诗学综合比较方面,提出一些我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三、研究思路(提纲) 第一章主体哲学:进化的精神和生活的道德 (一)、进化链与生活流 (二)、精神自觉与道德自律 (三)、反抗绝望与摆脱庸俗 第二章诗学观照:历史的向度和生活的纬度 (一)、历史的离散力与生活的聚合力 (二)、时空意识:混乱的历史与无边的大地 (三)、“柴可夫(契诃夫)是我顶喜欢的作者” 第三章小说技法:开放的现实和精湛的叙述 (一)、创作方法:现实的和开放的 (二)、叙事策略:深度与广度 四、主要观点 1、鲁迅和契诃夫的主体哲学意识、美学思想和创作技法应该被视为一个有机整体。 2、鲁迅和契诃夫的主体哲学分别以进化精神和生活道德为核心,以“反抗绝望”和“摆脱庸俗”为主 3、两种迥然不同却又微妙联系着的主体哲学,使得鲁迅和契诃夫对外部图景进行诗学观照时分别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视角基础——历史向度和生活纬度。 4、基于两种哲学品格与美学特质之间存在着某种对话的需要,鲁迅曾在小说诗学方面受到契诃夫很深的影响。 5、他们都采取了开放、复杂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技法,但其内涵各有千秋 五、主要参考文献 (1〕李今,《三四十年代苏俄汉译文学论》,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2006年版。109页〔2〕叶尔米洛夫,《契诃夫传》,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60年版。102页、101页、109页 〔5〕鲁迅,《〈阿Q正传〉的成因》,《华盖集续编》,《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378页、379页 [1]鲁迅与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2]契诃夫论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自考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名与实: “比较文学”作为专用术语,并具有了现代的文学研究意义上的内涵,是1827年法国著名批评家:魏尔曼在巴黎大学讲学时开始使用的。英文中的“比较文学一词是英国著名文学教授波斯奈特在《比较文学》一书中给予确定并使用的。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的名言:任何规定都同时是否定一样,比较文学不可能因为定义的束缚而停止发展。 第一节:比较文学ABC 第二节:定义的多重建构 法国学者率先提出过比较文学的定义。 基亚提出“比较文学并非比较。比较文学实际只是一种被误称了的科学方法,正确的定义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卡雷大力倡导研究文学间的“事实联系”,他指出: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品之间的关联,它格外注重被研究对象之间的事实联系。 梵.第根总结说: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起点,放送者:作家、著作、思想;到达点,接受者;经过的媒介者:传递者。 美国: 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称为“美国学派”。 奥尔德里奇:比较文学是从超越一国民族文学的角度或者从与其他一门或几门知识学科的相互关联中,对文学现象进行研究。

俄苏:比较文学被称为历史-比较文艺学,代表维谢洛夫斯基。 日尔蒙斯基:历史-比较文艺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国际联系和国际关系,研究世界各国文艺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中国:杨周翰:主张对文学的主题、文学类型、文学潮流、批评和审美标准或诗学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相互影响;把文学与其他文艺领域进行比较,研究其关系;在相互比较中发现一些文学发展的共同规律。钱钟书、季羡林、现任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当前中国学者较为认同的另一种定义为:比较文学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第三节:学科的一般性质 与比较文学相关的概念主要有民族文学、国别文学、总体文学、世界文学。 民族文学指的是在多国家中,那些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它们遵循共同的美学标准,所保留下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质的书面与口头文学。 国别文学又称为国家文学,是按照国家这个政治概念和地域人为划分成的文学。 总体文学是指为了找出具有普遍性规律,对所有的文学现象所进行的全面、综合性的研究。 比较文学存在可比性、开放性、宏观性、理论性等一般特点。 第四节:发展中的特性 比较文学在发展中又形成了边缘性、跨界性、包容性的特点。 边缘性:1 、文学研究正在向前发展,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2 、在边缘交叉学科蓬勃发展的今天,比较文学之所以在学术界显得格外活跃,是因为它的研究范围的边缘呈模糊状态,具有某种不稳定性。3 、当前文学研究的以欧洲为中心状态虽然扩大到以西方为中心的学术范围,但都在崛起的东方挑战之下,表现出多元化倾向。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精选范文2篇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精选范文2篇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一:瑶族文学植入比较文学教学思路 [摘要]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离不开丰富的跨文化、跨语言、跨区域的实例。将当代广东瑶族文学植入比较文学的教学中,既能形成较有岭南特色的少数民族比较文学教学,又能彰显教学改革实践中比较文学课程的民族文化资源整合特色。本文就此展开教学实例研究,以期实现比较文学特色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比较文学教学;瑶族文学;实例研究 比较文学课程是当代高校中文系课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环。比较文学相对其他分门别类的文学课程而言,其最鲜明的课程特色是跨文化、跨语言、跨国别、跨区域,这一课程特色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的通识指向,区域特色资源整合利用到比较文学的教学之中,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广东高校的比较文学教学中,将瑶族文学植入比较文学的课程实践,有着广泛的学科基础和地缘优势。从教学对象来看,学生中的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大多来自广东省连南、乳源等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学生,其对民族文学加入教学内容的接受也更为清晰。因此在比较文学课程中,结合少数民族文学、尤其是当代瑶族文学与文化的内容,是可行而且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全方位展示比较文学教学与当代广东瑶族文学相结合的教学实例研究。 一、教学目标

无论在以文学文科为主的高等院校,还是师范类高等院校,以及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始终有着通识教育的帽子。因此教学目的并非功利,也并不明确具体。本人在教授比较文学的课程中,既经历过作为选修课的比较文学教学,也经历过作为必修课的比较文学教学。中文专业本科和中文师范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有所不同,虽然都有比较文学的课程,但前者是作为必修课程设置,而后者是作为选修课程设置,因此教学目标也因课程设置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本人曾经参考了部分高校比较文学教学的实例,力图克服学生因教学目标不甚明确而产生的学习难题。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反馈该如何看待这门学科的意见。不仅是教材五花八门,而且类似于古代文学教学纲要的材料也良莠不齐。由于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的疑虑随比较文学课程设置之初就存在。本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力求培养学生对于文学的比较意识,对于不同文化的宽容接受,以及在日后科研过程中较为敏感的思维方式。相对于集中讲解枯燥理论和单纯灌输西方文化的单调性,本人发现,从区域特色出发,加入少数民族文学文化的内容,显然更能提高学生对于比较文学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在参考其他民族类院校比较文学的课程中,本人发现,以罗庆春教授为主导的西南民族大学的比较文学课程研究较有特色。西南民族大学在比较文学教学中,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置于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与外国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特别是与境外少数族裔文学如拉美文学、印第安文学、黑人文学、亚洲各国文学等的比较研究,致力于通过对民族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推动中外文化的平等对

比较文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比较文学试题 梁锋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 1、“比较文学”一语中的“文学”一词的含义实际上只是()的意思。 A. 文学作品 B. 文学创作 C.文学研究 2、“诗学”概念起源于() A.古罗马 B.古希腊 C.古埃及 3、我国文学史上将诗歌和科学完美结合的杰作《天问》的作者是()。 A.屈原 B.李白 C.苏轼 4、对中国古代文学影响最大的外来宗教是()。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5、《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A.刘勰 B.钟嵘 C.司空图 6、“五四”时期,我国的文学翻译把哪国文学放在第一位() A.美国 B.俄罗斯 C.英国 7、下列套话中,哪个不是中国人用来描绘日本人的() A.倭寇 B.小日本 C.鹰钩鼻 8、杨贵妃和“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两个文学形象可作()研究 A.阐发 B.接受 C.平行 9、古希腊的悲剧大多属于() A.命运悲剧 B.性格悲剧 C.形而上悲剧 10、《管锥编》的作者是()。 A、钱仲书 B、鲁迅 C、郭沫若 二、多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15分) 11、既从事文学创作,又对佛学有精湛研究的代表性文人包括() A.王维 B.谢灵运 C.李白 D.杜甫 E.白居易 12、古代中国涉及文学分类的着作有() A.《典论论文》 B.《昭明文选》 C.《文章辨体序说》 D.《文体明辨序说》 E.《文章流别论》 13、“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这句话提到的两位词人是() A.辛弃疾 B.柳永 C.李清照 D.苏轼 E.陆游 14、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有() A、开放性 B、综合性 C、跨越性 D、讽刺性 E、赞扬性 15、西方悲剧大致可分为哪几类() A.命运悲剧 B.性格悲剧 C.社会悲剧 D.形而上悲剧 E.悲喜剧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6、形象学17、平行研究18、母题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9、比较文学的三大学派及其基本特征: 20、简述主题与母题的关系。 五、论述题(30分) 21、怎样对待“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矛盾

比较文学试题与答案]

比较文学试题与答案 一、解释名词 1、比较文学 2、民族文学 3、国别文学 4、总体文学 5、影响研究 6、平行研究 7、跨学科研究 8、文类学 9、主题学10、类型学11、比较文学的可比性12、接受13、模仿14、框范影响15、比较文学的“对话”16、传播研究法17、影响分析法18、平行贯通法19、阐发研究20、渊源学21、流传学22、媒介学23、译介学24、比较诗学 二、论述分析题 1.试析比较文学产生发展的文化原因。 2.简析比较文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3.简述比较文学与比较方法的区别? 4.比较文学的意义何在? 5.试析比较文学的“开放性”。 6.试析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7.为什么说“跨文化”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实质? 8.法国学派有何特点?试对法国学派作出你的评价。 9.美国学派有何特点?试对美国学派作出你的评价。 10苏联比较文学研究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些特点? 11.谈谈你对中国学派的看法。 12.谈谈你对比较文学现状的看法。 13.比较文学有哪几种基本类型? 14.什么是影响?什么是影响研究? 15.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有什么不同? 16.阐发研究包括哪些内容? 17.阐发研究应注意什么? 18.什么是接受研究? 19.简述接受研究的意义 20.什么是媒介,什么是媒介学? 21.什么是媒介的方法?媒介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22.什么是媒介的途径?媒介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23.何谓翻译中的“叛逆性再创造”?文学翻译中为何少不了“叛逆性再创造”?24.什么是诗学?什么是比较诗学? 25.谈比较诗学研究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26.什么是主题,它与母题有何不同? 27.主题学研究范围包括哪些对象? 28.试述中外文学中的“启悟”主题? 29.简述“灰栏记”题材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表现 30.为什么要以“对话”作为比较文学的方法论基础? 31.试比较分析中、西神话的特点。 32.试比较分析中、西诗歌意象运用的特点。 33.试比较分析中、西爱情诗的差异。

比较文学名词解释简答

绪论常见问题 1、比较文学的定义是什么? 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简要谈谈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是比较文学得以存在的立身之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同源性。在以同源性为突出特征的影响研究的可比性中,影响的种类、影响的途径和接受的实证性方式就成为法国学派比较文学具体的研究内容。除此以外的一切比较文学研究,由于缺乏同源性,法国学派均否认其属于比较文学。由于在法国学派那里可比性已被人为限制到很小的领域内,显而易见,这并不是比较文学可比性的全部。 (2)、变异性。出自同源的文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中,在语言翻译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文本层面、文化层面产生了文化过滤、误读与“创造性叛逆”,产生了形象的变异与接受的变异,甚至发生“他国化”式的蜕变,这些都是变异学关注的要点,在这里,差异性成为可比性的核心内容。 (3)、类同性。比较文学发展到以平行研究为特征的美国学派时,影响研究的束缚便得以突破。可比性的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类同性和综合性作为平行研究可比性的特征凸现出来。平行研究的对象是彼此毫无直接影响和亲缘联系的不同国家或民族间的文学。因此,类同性所指的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在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思潮乃至文学规律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相似和契合之处。而综合性则是立足于文学,以文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比较的一种交叉关系。因此,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就在于类同性与综合性。 (4)、异质性与互补性 异质性与互补性的可比性主要是从跨文明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的,因为,法、美学派均属于同一欧洲文化体系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而随着比较文学发展到以跨文明研究

比较文学

一、比较文学的定义、为什么难以定义?定义:比较文学是兴起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是历史地比较研究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相互关系的学科。困难:1、“比较”与“文学”词语搭配不当所引起的名实不符的现象;2、作为“方法”的“比较”与“比较文学”学科性质之间存在差异。3、“文学比较”是比较文学学科名实不符现象的表现形态。4、在于它发展的过程中的动态性,由于比较文学对象和方法的开放性,使任何对它的概括都力不从心。二、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指的是在跨国家、跨学科和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寻求同的的学理依据,是比较文学研究赖以存在的逻辑上的可能性,总体而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由三个条件组成:文学性、跨越性、相容性。 三、美国学派:美国学派是对于法国学派的挑战中崛起的,代表人物有韦勒克、雷马克、奥尔德里奇等,要求比较文学要注意文学内部联系,注意文学的美学涵义和文学批评的美学原则,强调平行研究,认为跨学科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四、平行研究:指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对相互间没有直接关联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的研究,从各角度、各方面对不同民族的文学加以研究,同时研究注重对象的文学性,注重比较不同民族文学的主题、题材、问题类别、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文本因素。但是存在着对研究对象的选择缺乏严格的限定,甚至使其研究范围大得无法为一个学科所容纳,另外,平行研究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处理不同民族文学的异质性问题。 五、法国学派;最早出现的比较文学学派,代表人物有: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基亚、卡雷。法国学派将比较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史来研究,注重各国作家及作品之间确实存在的事实联系,强调影响研究,它不作美学上的解释。证明了比较文学的科学价值,并为其奠定了件事的基础,是比较文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同时也确立了它在学术界的地位。六、影响研究:指以历史方法处理不同民族文学间存在的实际联系的研究,它的根基在于各民族文学的相互接触和交流,强调实证和事实联系。但是影响研究忽略了作品的整体性和作家的创作个性,忽略了美学分析;由于强调实证,使其范围受到限制,基本局限在欧洲各国之间,并且无法研究和总结文学的普遍规律。 七、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特点:1、兼收并蓄:主要建立在对外国比较文学理论的接受上; 2、双向阐发:不仅用西方的文学理论来阐发中国的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也可以用中国文学理论阐发西方的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 3、跨文明研究:促进异质文化的沟通和对话成为中国比较文学的重要使命。但是缺少自身原创性的理论建构。 八、比较文学的建立标志:1、著作: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出版了世界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比较文学》;2、教席:1897年法国学者戴克斯特在里昂大学创办了比较文学讲座《文艺复兴以来日耳曼民族文学对法国文学的影响》;3、刊物:1887年德国学者马克斯·科赫创办了《比较文学杂志》,1901年创办了《比较文学史研究》;4、学位:1895年戴克斯特完成了法国第一部科学性质的比较文学专著、比较文学学位论文《让·雅克·卢梭与世界主义的起源》,贝茨完成博士论文《海涅在法国》,随后完成《比较文学目录初稿》;5、国际会议:1900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性学术会议把“各国文学的比较研究”正式列入议题,表明世界文坛对比较文学的承认。 九、跨学科研究: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着眼于文学与它外部的联系,把文学与人类的其他知识领域以及其他创造性活动,作为两个比较极,研究它们之间的种种联系,包括它们之间相互区别相互渗透的关系、相互印证相互阐发的关系、相互对立相互促进的关系等,然而依然以文学为中心,目的是进一步揭示文学的特性与功能。 十、比较文学受到的挑战:1、比较文学“理论化”:负面影响是忽视了对文学作品的研究; 2、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以往仅局限于西方世界,打破了“欧洲中心论”; 3、“文化研究”的热潮:冲击甚至吞并比较文学研究,使比较文学丧失其文学性。

关于对比较文学的认识

关于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的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1.跨越性:“四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比较文学的主要方向和内容是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进行文学比较研究,即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学与文学,或者文学与其他的艺术形式、意识形态的关系的新型边缘学科。从世界文学的角度着眼,充分揭示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文学所持有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探索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乃至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比较文学的任务。 2.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可比性是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根基。可比性是一种有待于研究者去发掘的内在价值,其表现形式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它主要包括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 3.文学性:比较文学最本质的规定性,文学首先是艺术层面、形式层面,不是文化、历史、哲学、宗教。 4.开放性和宏观性:开放性体现在:①它不受时间、空间、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如荷马史诗、印度史诗与北欧史诗。②它比传统的文学研究更具有宽泛的内容。传统的研究仅仅局限于作家和作品之间,而比较文学的研究却从作家、世界、读者等方面到文本。③兼容并包的方法,比较文学为主,兼及系统归纳、审美评论、历史考据、哲学反思、图表统计、社会调查、文本细谈、传记互证。宏观性体现在: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精神是加强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沟通与平等对话。 然而我们学习比较文学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有助于视野的拓展和治学方法的改进拓宽知识视野①改进我们的思维方法,不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②打磨我们的立体目光(曹禺话剧的西方来源;对郭沫若诗作的多元思考;边缘地带的创新性本体要求) 比较文学是以一种跨越国界的视野研究文学现象及其相关的文化现象的,它要求人们突破民族、国家的界限,用一种面向世界的胸怀去看待文学。比较文学的基本精神是将全世界的文学视为一个整体,把各国文学置于这个整体结构中加以认识和比较,从两种或多种文化体系上观察文学现象,去发现文学之间、以及文学与其他人类活动领域之间的种种关系,从中揭示和把握文学的规律和联系。眼界的开阔,杜甫有诗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比较文学就是提供一副望远镜。视野开阔了,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别人,也才会有几分宁静和宽容来对待争议和分歧。 比较文学在思维方式上提倡一种整体思维,注重文学的多方面联系。换句话说,主张从单向思维走向立体思维。比较文学吸收了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的思想,主张文学发展的多元决定,既有纵向的历史继承,也有横向的多因素的渗透和互动。 这种整体化的思维方式必然带来研究方法上的改进。传统的文学研究立足于国别文学研究,将对象限定于一个特定范围之内。在研究中,人们习惯于用切割的方式,先以国别为界将各国文学分割开来,再以历史分期为线将国别文学又加以划分,以致最后人们的注意力仅仅停留在某一时期某一作家甚至某一部作品上。这是一种原子论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分工过细,使文学之间缺乏沟通。比较文学将采用一种联系的和比较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考察文学现象。 二、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本国文学和外国文学。(重新认识文学经典;同类比较更加清

比较文学专业必读论文60篇书目..

比较文学专业必读论文目录60篇: 1.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国粹学报》总第26期(1907)。 2.王国维:《人间词话》,《国粹学报》总第47期(1908)。 3.令飞(鲁迅):《摩罗诗力说》,《河南》2、7期(1908)。 4.迅行(鲁迅):《文化偏至论》,《河南》7期(1908)。 5.王国维:《红楼梦评论》,《教育世界杂志》70-86号(1919)。 6.周作人:《圣书与中国文学》,《小说月报》12卷3期(1921)。 7.周作人:《文学上的俄国与中国》,《民国日报·觉悟》,1920年11月9日。 8.沈雁冰:《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小说月报》13卷7号(1922)。 9.梁启超:《情圣杜甫》,《晨报副镌》1922年5月28-29日。 10.梁宗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晨报副镌》1926年3月25-31日。 11.赵景深:《鲁迅与柴霍甫》,《文学周报》11月18日(1926)。 12.陈寅恪:《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本2分(1930)。 13.方重:《十八世纪的英国文学与中国》,原载《文哲季刊》2卷1期(1931)。 14.钱钟书:《中国古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文学杂志》,第1卷第4期,1937年8月。 15.范存忠:《〈赵氏孤儿〉杂剧在启蒙时期的英国》,《文学研究》1957年第3期。 16.戈宝权:《普希金和中国》,《文学评论》,1959年第4集。 17.杨绛:《李渔论戏剧结构》,《文学研究集刊》,1964年第1册。 18.赵毅衡:《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4期。 19.季羡林:《印度文学在中国》,《文学遗产》,1980年第1期。 20.冯至:《杜甫与歌德》,《外国文学研究》,1982年第6辑。 21.乐黛云:《尼采和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 22.钱钟书:《诗可以怨》,《文学评论》,1981年第1期。 23.王佐良:《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一个回顾》 , 《文艺研究》, 1983年第4期。 24.张隆溪:《诗无达估》,《文艺研究》,1983年第4期。 25.陈平原:《林语堂与东西文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985年第3期。 26.袁可嘉:《西方现代派诗与中国新诗》,《读书》,1985年第5期。 27.[美]勒内·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 研究组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比较文学案例分析

比较文学案例分析 ——以《梅花与暗香:中日咏梅诗的文化差异》为例 【摘要】比较文学自其发展以来,在文学各个方面的比较都有广泛的运用,进行文学间的比较能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进步。文人对咏梅诗在不同国家间差异的比较也已经有了较多的专论。本文就中日两国咏梅诗的异同这一案例进行比较分析,进而了解其采用的比较研究的方法——影响研究法,并分析其怎样以文化的角度比较中日咏梅诗的差异。 【关键词】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咏梅诗文化差异 比较文学是一门将研究对象自觉地由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文学扩展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民族和地区文学中进行“跨文化的”综合性考察和研究的学科。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陶曷因,著此文对中日咏梅诗的文化差异进行比较,运用比较文学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比较方法——影响研究。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是建立在各国各民族之间存在文学交流与影响这一事实基础之上的,事实联系是影响研究的前提,即国家民族之间存在过文化交流和作家接受外来干涉文化影响的客观事实。陶曷因先生即在本文中清楚地指出日本咏梅诗吸收了中国唐宋文学的“营养”成分,许多和歌诗人在和歌的构思和用词上都借鉴了中国咏梅诗。但由于不同的地理、历史等文化因素,中日两国之间的咏梅诗在意境、情趣、蕴涵的文化上又存在很大差异。 唐宋文化远播邻国,对毗邻的日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咏梅诗就是很好的证明。文章中指出,据中岛贵奈介绍,在日本人写的咏物诗中,咏梅诗占很大的分量。在安永六年(1777年)出版的《日本咏物诗》里咏梅诗是“花”中之最。概观《日本咏物诗》所收录的《梅花咏》就可以确认日本和歌诗人受到了中国唐、宋诗人的影响。在二十九首咏梅诗中,其中可见“白梅”、“红梅”、“梦梅”、“照镜梅”等诗题,很明显是模仿中国的咏梅诗而作。接着,作者从中日咏梅诗的“梅花”与“暗香”、中日咏梅诗的诗词特色、中日诗歌中“梅花”意象的文化蕴含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鲁迅研究复习资料完整版

鲁迅研究复习资料(完整版) 【名词解释】(鲁迅自考笔记) 1“匕首”、“投枪”——这是鲁迅对杂文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他认为杂文应该针砭时弊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具有独特的战斗性。 2.“过客”——这是鲁迅在散文诗《野草》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他是鲁迅反抗黑暗,反抗绝望的精神象征。 3.“吃人”——这是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中对中国历史所作的形象化的总结,其内涵是指封建专制统治对人的精神控制和毒害。 4.真的猛士——这是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所提到的。一种“敢于正视现实、正视人生”的人生态度,也是鲁迅的理想人格的精神象征。 5.《摩罗诗力说》—。这是鲁迅早期撰写的一部介绍外国文化、文学的论文,从中反映了鲁迅对外国文化、文学的基本态度,是研究鲁迅的美学思想、比较文学思想的重要文章。 6.“社会相”是对鲁迅杂文的形象概括。体现出鲁迅杂文是一部活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社会史,更是对社会各种现象洞幽烛微的精辟见解的诠释。 7.精神胜利法“是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最突出的思想性格特点。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和批判。 8.“超人”哲学是指鲁迅早期曾接受过的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主张。其理论鼓吹所谓超人是人的生物进化的顶点,一切历史文化都是由他们创造的,而普通群众则是低劣的庸众。 9.“中间物”是鲁迅自己的说法。他在《坟》的后记中说,在进化的链条中,一切都是中间物。这是鲁迅对自己身在传统与现代之中的体验,也是他自我否定意识的体现。 10.“油滑”即“古今杂揉”的手法,鲁迅称之为“油滑”的手法,是直接从中国传统戏剧里借用来的既为作品真实地展现的古代人物、环境、生活所吸引,又因现代语言情节、细节不断插入,提醒而冷静思索作品的现实意义,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作品所描写的一切。从而使小说获得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 11.“媚态的猫”,是鲁迅杂文中社会相的一种。“媚态的猫”实际上是以物喻人,不仅指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也勾勒了一切反动黑暗势力的共同特征。 12.“民族魂”是对鲁迅的崇高评价。他是我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折到新民主主义的历史关头,用文学来思考时代的要求,记录时代的步音,参与和鼎助时代发展的旷世巨人。鲁迅是现代中国“民族魂”的代表,也是现代“民族魂”的塑造者之一。 13.“为人生”鲁迅创作的文学主张,而且要改良这人生“的主张,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用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14.“叛逆的猛士”是鲁迅对自己的期望。鲁迅先生作为一个觉醒者,他毅然肩负起了唤醒民众的责任,希望能打破黑暗世界建立光明之中国。 15.《坟》是鲁迅最早的一部杂文集是作者对五四后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题目含有埋葬过去开拓未来之意。16.“叭儿狗”是鲁迅杂文中议论形象化的典型,社会相的一种。指中国社会中奴才的嘴脸。17.宴之敖者“是鲁迅的《故事新编》中《铸剑》中的人物。是向残暴的统治者反抗和复仇的形象。寄托着作者的理想。18.“进化论”是鲁迅在南京求学时开始接受的进步思想。他采取批判的继承态度最终在四。一二政变后彻底放弃了此思想。【填空题】 1.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伟大(开拓者和先驱者)。 2.阿Q是鲁迅小说(阿Q)中所塑造的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 3.前苏联著名的作家(法捷耶夫)(论鲁迅)一文中,高度赞扬鲁迅是“属于作为人类明灯的作家之列的。……是中国文学的骄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