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车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检测方法
油气回收检测方法

1 检测前的准备1.1根据《检测委托书》中要求的检测时间提前1~2天通知受检单位,要求受检单位提前做好相关检测准备工作。
1.2检测人员到达检测现场后,应严格遵守加油站管理规定,使用隔离墩设置检测区域,防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检测现场。
1.3了解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相关信息,包括加油站名称、系统配置、加油机台数、加油枪数量、油罐数量、油罐容积等,并填写在《原始记录》上。
1.4检测前要对测试设备状态进行检查确认,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设备运行正常才可进行检测。
1.5检测人员穿着防静电服,准备好防爆工具。
设备连接时须使用防爆扳手,确保操作安全。
2 密闭性检测2.1检测仪器和附件检测设备:智能测试仪(IW―HJZH-Ⅱ型)秒表氮气和氮气瓶,储存氮气的高压氮气瓶应带有两级压力调节器。
软管、地线、泄漏探测溶液2.2.检测要求2.2.1向系统充入氮气过程中应接地线。
充入系统的氮气流量不应超过100 L/min。
2.2.2测试仪在使用前至少应有15 min的预热过程,且使用前要先对设备进行“0”点的校准。
按《智能测试仪操作说明书》选择“设备自检”界面,打开设备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按“”键,对设备进行校准。
设备每一次开关机,都需要做“0”点的校准。
2.2.3测试时油罐油气容积应满足:油罐为独立式油气回收系统的,埋地油罐的最小油气空间应为3800 L或占埋地油罐容积的25%,二者取较小值;气体空间连通式埋地油罐的最大合计油气空间不应超过95000 L。
以上均不包括所有油气管线的容积。
2.2.4若油气回收管道上使用了单向阀或采用的真空辅助装置使气体在系统中不能反向导通而影响整个系统进行密闭性检测时,应设置一段带有切断阀的短接旁通管路。
2.2.5如果油气回收系统装有处理装置,检测时应关闭处理装置的电源及与处理装置相连通管道上的阀门。
2.2.6在检测之前的24 h内不应进行气液比的检测。
2.2.7在检测之前3 h内或在检测过程中不应有卸油作业。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气液比检测方法

附录B(规范性附录)密闭性检测方法B.1适用范围本附录适用于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检测。
特别注意:检测时应严格执行加油站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
B.2检测原理和概述B.2.1用氮气对油气回收系统加压至500Pa,允许系统压力衰减。
检测5min后的剩余压力值与表2规定的最小剩余压力限值进行比较,如果低于限值,表明系统泄漏程度超出允许范围。
B.2.2对新、改、扩建加油站,该检测应在油气回收系统安装完毕达到使用要求后进行。
B.2.3检测在加油油气回收立管处进行。
B.2.4对于非连通埋地油罐,应对每个埋地油罐进行密闭性检测。
B.3偏差和干扰B.3.1只能用气态氮气进行检测。
充入系统的氮气流量超过100L/min会引起检测结果的偏差。
B.3.2如果油气回收系统装有处理装置,检测时应关闭收集单元和处理装置的电源。
B.3.3电子式压力计存在热偏差,至少应有15min的预热过程,接着还要做5min的漂移检查。
如果漂移超过了2.5Pa,此仪器将不能使用。
B.3.4若油气回收管线上使用了单向阀或采用的真空辅助装置使气体在系统中不能反向导通而影响整个系统进行密闭性检测时,应设置一段带有切断阀的短接管路。
B.4检测设备B.4.1氮气和氮气瓶。
同A.4.1。
B.4.2压力表。
使用B.5.1、B.5.2描述的压力表。
B.4.3浮子流量计。
同A.4.3,与压力表共同组装成密闭性检测装置(参见图A.1所示)。
B.4.4秒表。
同A.4.4。
B.4.5三通检测接头。
同A.4.5。
B.4.6软管。
同A.4.6。
B.4.7接地装置。
同A.4.7。
B.4.8泄漏探测溶液。
任何能用于探测气体泄漏的溶液,用于检验系统组件的密闭性。
B.5灵敏度、范围和精度B.5.1机械式压力表表盘最小直径100mm,量程范围0~750Pa,精度为满量程的2%,最小刻度25Pa。
B.5.2电子式压力测量装置满量程范围0~2.5kPa,精度为满量程的0.5%;满量程范围0~5.0kPa,精度为满量程的0.25%。
加油站三项检测标准

加油站三项检测标准?
答:加油站三项检测标准通常指的是对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进行的三种检测项目,包括密闭性检测、气液比检测和排放检测。
这些检测项目的标准旨在确保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少环境污染,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密闭性检测:主要检测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密闭性能。
通过在加油枪和油罐之间施加一定压力的气体,观察压力变化情况,以判断油气回收系统的密闭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如果密闭性不符合要求,应及时维修或更换设备,以避免油气泄漏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2.气液比检测:检测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气液比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气液比是指油气和液体的比例,如果比例失调,会导致油气回收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引起环境污染。
因此,气液比检测对于保障油气回收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3.排放检测:检测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排放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通过采集排放样品进行分析,以判断排放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的相关标准。
如果排放超标,应及时维修或更换设备,以减少环境污染。
请注意,具体的检测标准和频率可能因地区、国家或加油站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加油站三项检测时,应遵循当地的法规和标准,并确保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和评估。
油气回收检测方法

1 检测前的准备根据《检测委托书》中要求的检测时间提前1~2天通知受检单位,要求受检单位提前做好相关检测准备工作。
检测人员到达检测现场后,应严格遵守加油站管理规定,使用隔离墩设置检测区域,防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检测现场。
了解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相关信息,包括加油站名称、系统配置、加油机台数、加油枪数量、油罐数量、油罐容积等,并填写在《原始记录》上。
检测前要对测试设备状态进行检查确认,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设备运行正常才可进行检测。
检测人员穿着防静电服,准备好防爆工具。
设备连接时须使用防爆扳手,确保操作安全。
2 密闭性检测检测仪器和附件检测设备:智能测试仪(IW―HJZH-Ⅱ型)秒表氮气和氮气瓶,储存氮气的高压氮气瓶应带有两级压力调节器。
软管、地线、泄漏探测溶液.检测要求向系统充入氮气过程中应接地线。
充入系统的氮气流量不应超过100 L/min。
测试仪在使用前至少应有15 min的预热过程,且使用前要先对设备进行“0”点的校准。
按《智能测试仪操作说明书》选择“设备自检”界面,打开设备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按“”键,对设备进行校准。
设备每一次开关机,都需要做“0”点的校准。
测试时油罐油气容积应满足:油罐为独立式油气回收系统的,埋地油罐的最小油气空间应为3800 L或占埋地油罐容积的25%,二者取较小值;气体空间连通式埋地油罐的最大合计油气空间不应超过95000 L。
以上均不包括所有油气管线的容积。
若油气回收管道上使用了单向阀或采用的真空辅助装置使气体在系统中不能反向导通而影响整个系统进行密闭性检测时,应设置一段带有切断阀的短接旁通管路。
如果油气回收系统装有处理装置,检测时应关闭处理装置的电源及与处理装置相连通管道上的阀门。
在检测之前的24 h内不应进行气液比的检测。
在检测之前3 h内或在检测过程中不应有卸油作业。
检测开始前应停止加油站加油作业。
检测前测量系统压力,如果压力超过125 Pa,应先释放压力。
油罐车油气回收装置的应用及检测方法

油罐车油气回收装置的应用及检测方法摘要:对油罐车在装卸油过程中存在油气损耗以及对大气造成污染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油气回收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情况,并提出了油气回收装置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油罐车,油气回收,应用,检测方法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2021年,我国成品油消费量达34148万吨。
其中相当数量的燃油需要通过油罐车进行配送。
汽油、柴油等轻质燃油的挥发性强,在运输、装卸过程中易挥发出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对人体有害的油气(VOCs)。
VOCs中的某些成分具有致癌作用,危害人体健康。
同时,油气中的大量烃类气体会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
但是随着油罐车使用时间的增长,油气回收装置老化失效情况时有发生。
油罐车运行及装卸过程中存在氧含量超标、汽油混合气体达到汽油爆炸极限1.1%-5.9%范围的可能;目前油气系统总入口均未设置控制油气爆炸极限的措施,未发生闪爆,是未遇到着火爆炸三要素的“火源”。
一旦产生高温、火源,系统运行风险极大[1]。
目前油罐车的定期检验并没有包含油气回收装置检测的项目。
为了保障油气回收装置的正常工作,在罐体检验时有必要对油气回收装置进行相关检测。
1油罐车油气回收装置1.1 油罐车油气回收装置的结构及应用[2]通常油罐车的油气回收装置主要有欧式防爆人孔盖、海底阀、油气回收阀、边板通气阀、油气回收接头、泄油阀(API阀)、防溢流装置等组成。
油罐车在装卸油时会产生大量的油气蒸发,而采用底部装卸油方式装卸油的油气蒸发比传统的顶部装油方式及浸没装油方式都少得多。
1.2油罐车油气回收装置的节能环保优势油罐车运输过程中由于升温的因素造成燃油的挥发产生油气。
每次装卸约有1.8‰的饱和油气排出[2]。
油料从炼油厂到油库,再由用油罐车运送到加油站,最后到达用户手中,按平均四次装卸计算,就有7.2‰的装卸损失率[3]。
以以2021年,我国成品油消费量达34148万吨,油气总损失量为245.86万吨。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检测方法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检测方法1 适用范围本附录适用于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检测。
特别注意:检测时应严格执行加油站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
2 检测原理和概述2.1 用氮气对油气回收系统加压至500Pa,允许系统压力衰减。
检测5min后的剩余压力值与表2规定的最小剩余压力限值进行比较,如果低于限值,表明系统泄漏程度超出允许范围。
2.2 对新、改、扩建加油站,该检测应在油气回收系统安装完毕达到使用要求后进行。
2.3 检测在加油油气回收立管处进行。
2.4 对于非连通埋地油罐,应对每个埋地油罐进行密闭性检测。
3 偏差和干扰3.1 只能用气态氮气进行检测。
充入系统的氮气流量超过100L/min会引起检测结果的偏差。
3.2 如果油气回收系统中接有油气处理装置,检测时应关闭收集单元和油气处理装置的电源。
3.3 电子式压力计存在热偏差,至少应有15min的预热过程,接着还要做5min的漂移检查。
如果漂移超过了2.5Pa,此仪器将不能使用。
4 检测设备4.1 氮气和氮气瓶。
同A.4.1。
4.2 压力表。
使用5.1、5.2描述的压力表。
4.3 流量计。
同A.4.3,与压力表共同组装成密闭性检测装置(见图A.1所示)。
4.4 秒表。
同A.4.4。
4.5 三通检测接头。
同A.4.5。
4.6 软管。
同A.4.6。
4.7 接地装置。
同A.4.7。
4.8 泄漏探测溶液。
任何能用于探测气体泄漏的溶液,用于检验系统组件的密闭性。
5 灵敏度、范围和精度5.1 机械式压力表表盘最小直径100mm,量程范围(0~750)Pa,最大允许误差为满量程的2%,最小刻度25Pa。
5.2 电子式压力测量装置满量程范围(0~2.5)kPa,最大允许误差为满量程的0.5%;满量程范围(0~5.0)kPa,最大允许误差为满量程的0.25%。
5.3 单体油罐的最小油气空间应为3800L或占油罐容积的25%,二者取较小值。
连通油罐的最大合计油气空间不应超过95000L。
油气回收检测方法

1 检测前的准备1.1根据《检测委托书》中要求的检测时间提前1~2天通知受检单位,要求受检单位提前做好相关检测准备工作。
1.2检测人员到达检测现场后,应严格遵守加油站管理规定,使用隔离墩设置检测区域,防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检测现场。
1.3了解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相关信息,包括加油站名称、系统配置、加油机台数、加油枪数量、油罐数量、油罐容积等,并填写在《原始记录》上。
1.4检测前要对测试设备状态进行检查确认,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设备运行正常才可进行检测。
1.5检测人员穿着防静电服,准备好防爆工具。
设备连接时须使用防爆扳手,确保操作安全。
2 密闭性检测2.1检测仪器和附件检测设备:智能测试仪(IW―HJZH-Ⅱ型)秒表氮气和氮气瓶,储存氮气的高压氮气瓶应带有两级压力调节器。
软管、地线、泄漏探测溶液2.2.检测要求2.2.1向系统充入氮气过程中应接地线。
充入系统的氮气流量不应超过100 L/min。
2.2.2测试仪在使用前至少应有15 min的预热过程,且使用前要先对设备进行“0”点的校准。
按《智能测试仪操作说明书》选择“设备自检”界面,打开设备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按“”键,对设备进行校准。
设备每一次开关机,都需要做“0”点的校准。
2.2.3测试时油罐油气容积应满足:油罐为独立式油气回收系统的,埋地油罐的最小油气空间应为3800 L或占埋地油罐容积的25%,二者取较小值;气体空间连通式埋地油罐的最大合计油气空间不应超过95000 L。
以上均不包括所有油气管线的容积。
2.2.4若油气回收管道上使用了单向阀或采用的真空辅助装置使气体在系统中不能反向导通而影响整个系统进行密闭性检测时,应设置一段带有切断阀的短接旁通管路。
2.2.5如果油气回收系统装有处理装置,检测时应关闭处理装置的电源及与处理装置相连通管道上的阀门。
2.2.6在检测之前的24 h内不应进行气液比的检测。
2.2.7在检测之前3 h内或在检测过程中不应有卸油作业。
油罐车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检测方法

油罐车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检测方法时间:2011-12-21打印本文油罐车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检测方法:1 适用范围本附录适用于油罐车油气回收系统的密闭性检测。
2 检测原理和概要采用抽真空或充压的方式,检测油气回收系统对压力的保持程度。
检测时对罐体内抽真空或充气达到一定的压力,然后与压力源隔离,记录5min 后的压力变动值并与控制限值比较是否达标。
3 检测条件油罐车应停靠在一个不受阳光直接照射的位置接受检测,罐内不能存有残油。
4 检测设备4.1 惰性气体加压系统。
能向罐体内加压至10kPa。
4.2 低压(最小刻度35kPa)调节器。
用于控制高压气源压力。
4.3 机械式压力表。
量程范围0~10kPa;精度为满量程的2%;最小刻度为30Pa。
4.4 检测接头。
如图A.1 所示,检测接头装有断流阀和泄压阀,可连接加压和抽真空软管。
此外,检测接头还应装有压力表。
1 油罐车油气回收系统检测接头4.5 真空泵。
可以将罐体抽真空至-5kPa。
4.6 加压和抽真空软管。
内径6.4mm,能够承受低压调节器的最大压力。
4.7 泄压阀。
能够手动或在压力达到8.5kPa 和-3.5kPa 时自动开启。
5 检测程序5.1 首先对油罐车油气回收系统的相关部件进行检查,并记录于表C.1。
5.2 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检测(正加压)概述:向单仓油罐车或多仓油罐车的第一个油仓内充氮气达到4.5kPa,5min 后记录的压力变动值应小于等于表1 规定的限值。
多仓油罐车的每个油仓都应进行密闭性检测。
a) 检查罐体的所有压力/真空阀,以确保处于正常运作。
b) 开启和关闭罐体顶盖。
c) 将静电接地接头连接至罐体。
d) 将检测接头与油罐汽车油气回收管道快接头连接。
e) 断流阀连接管路泄压阀、加压和抽真空软管,将压力源与软管连接,在分接头上装压力表。
f) 缓慢增加气压,将单仓油罐车或多仓油罐车的第一个油仓加压至4.5kPa。
g) 关闭断流阀,让压力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罐车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检测方法
时间:2011-12-21 打印本文油罐车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检测方法:
1 适用范围本附录适用于油罐车油气回收系统的密闭性检测。
2 检测原理和概要采用抽真空或充压的方式,检测油气回收系统对压力的保持程
度。
检测时
对罐体内抽真空或充气达到一定的压力,然后与压力源隔离,记录5min 后的压力变动值并与控制限值比较是否达标。
3 检测条件油罐车应停靠在一个不受阳光直接照射的位置接受检测,罐内不能存有
残
油。
4 检测设备
4.1 惰性气体加压系统。
能向罐体内加压至10kPa。
4.2低压(最小刻度35kPa)调节器。
用于控制高压气源压力。
4.3机械式压力表。
量程范围0~10kPa;精度为满量程的2%;最小刻度为
30Pa。
4.4检测接头。
如图A.1所示,检测接头装有断流阀和泄压阀,可连接加压和抽真空软管。
此外,检测接头还应装有压力表。
1 油罐车油气回收系统检测接头4.5真空泵。
可以将罐体抽真空至-5kPa。
4.6加压和抽真空软管。
内径6.4mm,能够承受低压调节器的最大压力
4.7泄压阀。
能够手动或在压力达到8.5kPa和-3.5kPa时自动开启。
5 检测程序
5.1 首先对油罐车油气回收系统的相关部件进行检查,并记录于表 C.1。
5.2 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检测(正加压)
概述:
向单仓油罐车或多仓油罐车的第一个油仓内充氮气达到 4.5kPa, 5min 后记录的压力变动值应小于等于表1 规定的限值。
多仓油罐车的每个油仓都应进行密闭性检测。
a)检查罐体的所有压力/真空阀,以确保处于正常运作。
b)开启和关闭罐体顶盖。
c)将静电接地接头连接至罐体。
d)将检测接头与油罐汽车油气回收管道快接头连接。
e)断流阀连接管路泄压阀、加压和抽真空软管,将压力源与软管连接,在分接头上装压力表。
f)缓慢增加气压,将单仓油罐车或多仓油罐车的第一个油仓加压至 4.5kPs。
g)关闭断流阀,让压力稳定。
如压力不稳定,调节泄压阀使压力使保持在
4.5kPa,开始计时。
h) 5min 后,记录剩余压力。
i)计算压力变动值(初始压力减去剩余压力),并与表1规定的限值比较。
j)进行油气回收管线气动阀门密闭性检测。
5.3油罐车油气回收管线气动阀门密闭性检测(正加压)
概述:
在完成系统密闭性正加压检测后,对同一油仓再加压至 4.5kPa,关闭油气
回收管线气动阀门,打开泄压阀,关闭泄压阀和断流阀,5min 后记录的压力变动值应小于等于表2 规定的限值。
多仓油罐车每个油仓的气动阀都应进行密闭性检测。
a)在完成系统密闭性正加压检测后,对同一油仓再加压至 4.5kPa。
b)关闭单
仓或多仓油罐车第一个油仓的油气回收管线气动阀门,将油气回收管道与油仓隔离。
c)打开泄压阀,将油气回收管道内的压力减至大气压。
d)关闭泄压阀和断流阀,开始计时,5min后,记录油气回收管道内的剩余压力。
e)计算压力变动值(剩余压力减去初始压力),并与表2规定的限值比
较。
f)进行下一个油仓的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检测。
5.4油罐车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检测(负加压)
概述:
对单仓油罐车或多仓油罐车的第一个油仓抽真空至-1.5kPa,5min 后记录的压力变动值应小于等于表1 规定的限值。
多仓油罐车的每个油仓都应进行密闭性检测。
a)在完成前面5.2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和后面5.3油气回收管线气动阀门密闭性正压检测之后,将真空泵与加压和抽真空软管连接。
b)缓慢将单仓油罐车或多仓油罐车的第一个油仓抽真空至-1.5kPa。
c)关闭断流阀,让压力稳定。
如压力不稳定,调节泄压阀使压力使保持在-1.5kPa,开始计时。
d) 5min 后,记录剩余压力。
e)计算压力变动值(剩余压力减去初始压力),并与表1规定的限值比
较。
f)进行下一个油仓的检测
文章
详细页面: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