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印水墨平衡原理及控制方法
水墨平衡的重要性及胶印机输水机构的调节

5、油墨发生乳化,使油墨失去粘性
油墨乳化后,不能对印版图文起到保护的作用,容易造成“花版”,同时会降低印版的耐印力。
通过以上的分析,说明水墨平衡掌握的好坏,是胶印印刷的一个关键环节。操作者除了凭经验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胶印机输水机构的正确使用和调节。
如果用增大下墨量的方法以挽救墨色不足,又会造成墨大、水大,使图像发粗、发糊、印迹不清晰。
2、造成墨辊脱墨
严重时整个墨辊上都会有积聚的水分,使印版图文部分得不到正常的墨量供应,引起印版图文“发花”。
3、影响印迹的干燥
如果油墨内混入过量的水分,会对油墨干燥起到抑止的作用。又加上纸张内吸收较多的水分,产品的干燥速度会更加缓慢。
水墨平衡的重要性及胶印机输水机构的调节?胶印印刷产品的质量好坏,与油墨和水是否保持一定的平衡是分不开的。印刷过程中,供水量过大或过小是经常容易发生的,因为印版水分的大小是从印版起脏方面表现出来。然而所谓起脏不仅仅是水量小而造成的,操作者经常会错误地加大供水量造成油墨和水分失去平衡,形成恶性循环。水分过大会产生什么样的印刷后果呢?1、冲淡墨色使墨色偏淡,无光泽,影响印品的色彩
控制胶印机水墨平衡的方法

控制胶印机水墨平衡的方法水墨平衡的理论对于一般胶印机操作者来说是不难理解的,但在实践中要按水墨平衡的理论进行操作并非易事,这是因为操作者没有足够的时间用仪器去进行测定,另外,机型不同,则有不同的操作方法,除此,印刷是在动态下进行的,影响水墨平衡的因素也太多了。
所以,在实际印刷中,操作人员主要还是凭经验控制水墨平衡的。
而水墨平衡的关键在于控制水的大小,而水的大小,总是随墨量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平常所说的水跟着墨走。
一、印前预调对于先进的胶印机来说,配备有印版测读装置(如海得堡CP2000,小森PSS等)。
可以提供水墨预设数据,并能自动完成设定,事实上,这种预设也是有误差的,所以,大多数胶印机水墨平衡预调都是以经验为主的,预调注意如下几点:(1)观察印版图文分布情况,版面图文面积大、用水量多,反之则小。
(2)纸张平滑度高、用水量少,反之则多。
(3)黄、品红、青、黑四色印刷中,黑版的水量宜小不宜大。
(4)金、银墨印刷中水量不宜过大。
(5)印刷速度快、环境湿度高、用水量宜小不宜大。
具体调节方法:(1)首先调好墨斗与墨斗辊的间隙,使出墨量均匀,同时,根据印版图文情况,对墨斗与墨斗辊间隙做个别调整。
(2)墨斗辊的走牙(或称墨斗辊转弧度)应与墨斗间隙、墨色深浅配合。
当印刷浅色时,墨斗间隙要小,墨斗辊走牙要多。
当印刷深色时墨斗间隙要大,墨斗辊走牙要少。
(3)打开输水、输墨开关,强制给水、给墨。
千万注意预调时,水、墨都不能过大,尤其是水量不能过大(可用手感觉水辊表面的着水量)。
(4)预调水、墨基本均匀。
[专家提示]对于J2205型机,二色润湿装置传水辊着水时与二色印版滚筒转向相反,所以,二色印版常挂脏,要特别引起注意。
二、印刷过程中的水墨平衡控制1、印版的清洁与保养在印刷前,要用水清洗印版,以除去新印版表面的保护膜,而在印刷中途停机时,要揩水或胶液,以保护非图文部分,而且,停机时间长。
涂胶液时要平,否则,将破坏印版非图文部分砂目。
浅谈高速胶印机印刷过程中的水墨平衡控制

样 才能保证 印刷 品墨色 前后深 浅 一致和
作 正确 ,但 由于受停 机 的影响 、印刷车
印 刷 工 艺
档罄 蓍 期 懿 孙 祷 麟 囊
技术 专栏
印 过 程
水 墨 乎 控
文 / 永峰 王 陈 卫 家 张 涛
水 萎
震
等 。在 印版 、温 度 、湿 度 等 相 同条 件 下 ,必 须掌握 它们性 质的变 化 。四是 干
衡 的变化情 况 ,当密度值 达到标 准值范 围内时 ,即可判断 出水 墨平衡 状态 是否
间温湿度 的变化 、机 器 的运行速度 、油
墨 、纸张 的种类 、版 面空 白部位 随着 印 刷数量 的增 多而使 亲水性 能减弱等 情况 的制约 ,也会直接影响到水 墨平衡 。 如何控 制好水 墨平衡 :一 是车 间温
出理想的印刷品。囤
作 者 单 位 : 中 国人 民解 放 军 6 0 5 队 51 部
度 、湿度 要恒定 。因为温 度 的变化会 引
起油 墨的粘度 、流动性 的变化 ,温度 升 高使 水分 蒸发 ,从 而使 水 墨 失去 平衡 。
小 ,光滑 的纸张 水量可 稍小 些 ,粗 糙 的 纸 张可稍大 些 ,机 器运 转的速 度快 ,水 量 可稍 小些 ,低 速时可 大 些 。环 境条件 和温 湿度 也不能 忽视 ,由于版 面水 分是 以直接和 间接两 种形式 散发 ,版面 水分 在满 足 印刷水墨平衡 需 要的 同时 ,大部 分 是向空 间散发 ,环境 温度越 高 ,散发 得 也就越 快 。水 墨平衡 状态 下得 到的印 刷 品必然 墨色厚 实 ,密 度一 致 ,通 过连
水墨平衡控制技巧

程 度 。 但是 我 们 发现 当使 用 酒精 润 版
( ) 印 品 两端 ( 切线 外) 1在 裁 添加 色
在 调 节 墨 辊 时 ,若 把 靠 版 墨 辊 液 ,印 版 印 了一 段 时 间或 印 刷途 中停
块 条( 色块 条 的长 、宽和 数 量可 根据 版 与 串墨 辊 的压 力调 得 比 与 印版 滚 筒 的 机 后 再 开机 时 ,印版 很容 易起 脏 。此
控 制 水 墨平 衡 ,是 保证 印品 质 量稳 定 头十字 线2m左右 即可 ,这样 既可减 少 与 这 些 乳化 的 油 墨 相抗 衡 ,而这 样 印 c 的关 键 ,但 在 实 际 印刷 过 程 中 ,由于 印版两头水过 多进而造成 油墨乳化 的现 出的 印 品 印迹 就 会 发虚 。正 确 的调 节
在 印 刷 生产 中 ,经 常会 出现 版面 靠 版 墨 辊 做 得 比 靠版 水辊 短 一些 ,即 被 乳 化 的 、具 有 良好 的黏 性 与 流动 性
水量 无 法 控制 的 情 况 ,有 时 一 旦减 少 水辊长过 靠版 墨辊 ,这样 印版两头 既能 的 油 墨 。这 时 ,即 使版 面 水 略大 也 不
() 2 裁小 印版 衬 垫 。印版 衬 垫 不要 分 又在 不 断 往上 传 ,使 得油 墨 严 重 乳 版 现象 可明 显减少 。■ 58 2 10 01 3 /
水量 ,版 面两 头 就 会起 脏 。这 种现 象 得到清洗 ,水也不会传到墨辊上 。
多数 是 由于 版 面 两头 图文 较 少 ,使 得
影 响 印迹 的结 实 性 ,版 面 水 略小 也 不 易 脏版 ,水墨平 衡更 容 易控 制 。 3润版 液的调 配 . 很 多 印 刷 企 业 使 用 的 都 是 酒 精
在水墨平衡中挣扎的平版胶印(三)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水墨平衡中挣扎的平版胶印(三)六、商业轮转机的水墨平衡作为商业轮转机的水墨平衡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控制:第一,何谓水墨。
胶印中使用润版液的目的主要是:在印版的空白部分形成排斥油墨的水膜,以抗拒图文上的油墨向空白部分扩张,防止脏版;增补印刷过程中被破坏的亲水层,维持印版空白部分的亲水性;降低印版表面温度。
轮转机用水是由纯净水、润版液和酒精构成。
其中使用纯净水可避免润版水管壁生成藻类,造成阻塞。
酒精用量在8~11%。
润版液电导度为9~11,pH值为4.8~5.2。
这些值在什幺状态下最佳,要依靠操作工长期的实践和总结才能把握好。
油墨由极细小的颜料和填充料分散于连结料中,经过研磨后成为较稳定的流动性胶体悬浮物。
而商业轮转用墨一般为热固型(即热干燥油墨),那幺它的燥性能、含油量、溶水宽容度都与氧化干燥油墨和吸附干燥油墨有很大不同。
宽容度大、水量不易掌握,宽容度小、水墨乳化程度不易掌握,一般都要求油墨厂商提供与之配套(适应) 的润版液,因为其已经过若干专业实验和生产得出最佳配方,而我们则需要长期的摸索才能掌握。
第二,操作人员对印版的掌握及对打样稿的理解能力。
确认印版的网点及实地密度是否达到要求,是否适应轮转印刷要求。
由于轮转印刷速度快(一般达30000转/小时以上),且是B—B型,若印版本身吃墨不够,而打样稿的黑层较厚,操作人员为了进一步接近样张墨色,那幺只有放大墨量,这样,多余的墨就在墨辊中越积越多,就会造成甩墨或油墨严重乳化,导致印品粘脏,破坏水墨平衡,之后再加大水量已于事无补。
另外,轮转所印的产品不求墨大,只要实地饱和,如果不分析打样稿与实际印刷的差别,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怎么掌握好“水墨平衡”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怎么掌握好“水墨平衡”
如何掌握好水墨平衡是胶印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下面把我在长期工作中总结的一些经验介绍给大家。
实践证明,当版面水分过大时,印张上的墨色相应地减淡,反之,如版
面水分过小,则相应地减少墨量以适应新的平衡,使墨色的深浅保持前后一致。
我们知道,如果水分过小,空白部分就会起脏,而水分过大,就会影响印刷质量。
就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1.阻碍油墨正常传送,形成印
迹空虚不实;
2.产品墨色深浅不均,特别是印刷前后尤其明显;
3.增大纸张的变形会使图文套印不准;
4.纸张吸水量过多产生卷曲、收纸不齐;
5.沾湿滚筒垫纸或使滚筒壳体不齐;
6.因墨色冲淡,图文干瘪,轮廓不展,色彩陈旧;
7.着墨色力下降,有时不得不增加墨量,以致网点变糊,层次不清,
造成水大墨大的现象;
8.印迹色泽变化大,造成鉴样色彩误差;
9.印迹光泽降低,干燥速度也变慢;
10.加速墨辊脱墨,而且墨变大,会产生版面浮脏,也会使印张背
面沾赃。
可见,用水量的多少是技术熟练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常情况下,水墨平衡在最低范围内时应保持最少的用水量。
但也不能机械地规定,用水量的多少还是取决于机器速度、版面图文面积、纸张性质和印迹墨层厚度等。
控制版面用水量应以版面不起脏为前提,能否正确鉴别版面存水量的多少,是控制用水量的必要条件。
目前来看,鉴别水量的多少通常是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水墨平衡

药水作用保持稳定的PH值,令版面保持清洁。水的表 面张力随温度的不升而降低,温度下降而增高。
酒精、药水怎么才足够? 酒精、药水怎么才足够? 酒精含量:11-12%,药水:2-2.5%, PH 值:4.8-5.5之间
导电度测量的作用。 导电度测量的作用。 导电度是指在液体中的导电能力,在中国导电值超过 2000us/m就应倒掉换新的润版液。
1、咬口有墨杠,把到版黄色80松开,调教到压力为2mm; 2、咬口前要是有水杠就把水槽辊两边螺丝先松开,再收紧到刚 好干水时,再收紧20分钟。 3、要是有墨杠,45到版调到压力 白 蓝 红 黄 4mm 4mm 3mm 2mm 过桥(中间辊)调教为3.5mm 4、墨辊硬度正常:25-35
材料、 材料、版、墨、纸对水墨平衡的影响。 纸对水墨平衡的影响。 印版:墨大水大,墨小水大,图文分布稀疏,墨小水小。 纸张:纸张表面张度良好,用水量小,反之则大; 平滑度高,用水小,反之则大; 纤维交织紧,密度高,用水小,反之则大; 含水量高,用水小,反之则大。 墨 :耐水性良好,用水量小,反之则大; 粘度大,用水量小,反之则大; 流动性大,用水量大,反之则小
水柜的控制 车间温度:20 ℃-25 ℃; 湿 度:55度; PH 值:中性PH=7; 碱性PH﹥7; 酸性PH﹤7; 印刷控制PH值:4.8-5.5; 酒精浓度:11%-12%; 水 温 度:10 ℃ -15 ℃ 导 电 度:800-1200; 水的硬度:8 ℃-12 ℃DH; 润版液为什么要加酒精与药水,它的作用是什么? 润版液为什么要加酒精与药水 它的作用是什么? 它的作用是什么 能充分润湿版面,它能降低印版的表面张力; 润湿表面效果好,能降低油墨的温度,墨辊温度40-50 ℃; 酒精作用减小水的张力,为了更好的用最小的水份去充分润湿PS 版,如图:
关于胶印水墨平衡

!)纸张性能
纸张的紧度值、纸质纤维组 织结构、表面强度、含水率以及 表面平滑度如何,直接决定着版 面的用水量大小。一般来说,紧 度差、纸质疏松、表面吸水性强 的纸张,印刷时润版液用量相应 就大;纸张的表面强度差和含水 率低,版面的用水量也就大;平 滑度低的纸张,润版液用量也
颗粒小的油墨,版面用水量也 小。油脂型的油墨耐水性差,容 易产生乳化现象,故用水量也就 大;而树脂型油墨抗水性好,不 易乳化,版面用水量相应就小。
时,用墨刀铲墨会有水分渗出。 当往墨辊上加墨时,由于墨辊表 面有水膜的存在,不易使油墨搅 均匀,且输墨辊下摆时容易出现 打滑现象。
!) 墨 斗 中 有 细 小 的 水 珠 渗
出,说明水分过大。
!)纸张质量
当纸面平滑度差,表面较粗 糙时,印刷时纸面与橡皮布表面 容易产生接触不良情况,造成印 品墨色偏淡。对此就得通过加大 印刷压力和油墨涂布量进行弥 补,以获得所需的印刷墨色。但 是油墨涂布量加大后,必需相应 增加润版液的供给量,才能保持 版面的水墨平衡。此外,如果纸 张表面强度差,印刷时容易产生 掉粉情况,对此就得通过调整油 墨的浓度来降低油墨的粘性,以 减少印刷掉粉情况发生的机会; 另一方面纸粉会吸收润版液而破 坏水墨平衡。再说,油墨经过稀 释处理后,其流动性相应增大, 油墨涂布量也增大,印刷时润版 液的供给量也得相应增大,才能 保持水墨平衡状态。 印刷时版面润版液用量的合 适与否,怎样进行正确的识别, 是做好水墨平衡控制的重要一 燥油) #)催干剂 ( 油墨加放催干剂后,由于粘 度增大,流动性则相应降低,油 墨内聚力也就大。那么油墨涂布 版面后,图文墨迹受内聚力的作 用,其流平性就小。这样,印迹 不易扩大,印版空白部位用较小 的水量就能与油墨抗衡,保持版 面的水墨平衡。所以,给油墨适 当加放催干剂后,润版液用量相 应减小一些,就可以达到水墨平 衡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什么是水墨平衡
胶印是利用油墨和水相斥(不相溶)原理,使油墨和水同时在印版上存在并保持相互平衡来实现图文的正确转移,获得层次丰富、图像清晰、色彩鲜艳的印刷效果。
水墨平衡是胶印的基础。
胶印的印版分为亲水疏油的空白部分和亲油疏水的图文部分。
在印刷过程中,先给水后供墨,空白部分、图文部分分别选择性地吸附水和油墨,然后形成均匀的水膜和墨膜。
这些水膜和墨膜在一定的印刷速度和压力下,经过滚筒、墨辊之间的挤压,就会融合在一起,使油墨乳化。
油墨的乳化状态有两种:当水大墨小时,形成"水包油(O/W)"型;当水小墨大时,形成"油包水(W/O)"型。
当水和油墨达到理想的供给量,乳化后的油膜中水与油墨的体积之比在15%~26%之间,形成轻微程度的油包水"(W/O)"型油墨,从而使印版上的水量与油墨量相互抗衡,这时,就达到水墨平衡。
在实际印刷过程中,由于水膜和墨膜不断受到诸多可变因素的影响,因此要保持严格的水墨平衡是不可能的,平衡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的平衡。
水墨平衡恰到好处,油墨就能得到较为理想的转移,从而实现网点光沾、整齐、图像清晰、层次丰富,色彩鲜艳、饱和的印刷效果,并保证套印的准确性以及促进印刷品的干燥,同时又确保空白部分干净、整洁。
2 水墨失衡对印刷的不利影响
水墨平衡失调对印刷造成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以下4种情况:
1)水小墨小时:水墨供给量都达不到量的要求,这时由于印版的水量不足以形成水膜,版画空白部分没有足够的斥墨能力,不能与油墨抗衡,就容易吸附墨辊上的油墨,导致空白部分上脏;同时由于供墨量也小,图文部分吸墨量不足,这样就会导致印迹发虚、暗淡,图文不结实、缺少光泽。
2)水小墨大时:由于供水量不足,版面空白部分不能形成斥墨的水膜抗拒油墨,墨辊上的油墨就很容易吸附到空白的非图文区,产生粘脏;网点不清晰和网点扩大严重,导致图像失去层次,文字也容易糊版,尤其是反白细小文字;由于水小,对结构不同的图文区缺水程度不一样,也容易造成版面墨色不匀。
3)水大墨小时:版面的水分过大,不仅印版水膜过厚,而且水分会沿着墨辊传布,经过滚筒、墨辊的相互挤压,油墨乳化加速,形成了"水包油(O/W)"型乳化状态,从而阻碍了油墨的正常传输。
图文区得不到饱和的油墨,甚至不上墨,图文墨色逐渐变浅,印迹不结实,网点实虚、灰暗,失去光泽,图像虚蒙,缺乏层次。
另外,由于水量较大,纸张吸湿后会造成变形伸长,影响套印。
4)水大墨大时:由于版面水分过量,水分不断向墨辊传布,油墨乳化过度,油墨的粘度和内聚力降低,油墨传输受阻。
尽管墨量大,但多在墨辊表面上堆积,而版面墨量反而减少,导致墨色逐渐变浅,颜色偏淡,色彩陈旧,图像无光泽和层次。
这时即使再增加供墨量也不会改善效果,并同时会出现水辊粘脏和版面"浮脏" 的现象;由于油墨中水分较大,引起其性能改变,尤其是干燥性能恶化,印迹干燥变得缓慢,容易导致印刷品粘脏、蹭脏。
正确的水墨平衡条件是:在保证多原色实地密度达到标准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水量来实现水墨平衡。
3 如何控制水墨平衡
控制水墨平衡除了胶印工在操作时根据正确的水墨平衡条件将水量控制至最小外,还应注意下述几点:
1)把好印版质量关。
印版是实现印刷的基础,也是水墨平衡的一个前提条件。
必须选择版面砂目细密、均匀、能达到一定机械强度的PS版,使印版具备牢固的图文基础和空白基础,保持亲油和亲水相对稳定,并提高印版的耐印力。
2)管理好水--润版液。
水的管理很重要。
对于普通型的润版液,通常添加磷酸、硝酸铵、磷酸二氢铵、重铬酸铵、柠檬酸和阿拉伯胶等化学组分;酒精润版液还加入乙醇或异丙醇。
由于加入了酸性物质,润版液呈弱酸性,其酸性的强弱对润版液总的润湿性能影响极大,所以润版液的pH值大小必须严格控制。
一般的控制范围在4.5~5.5之间,具体什么数值最好,还要根据其它因素而定。
比如:纸张的pH值、版面墨量大小、油墨的性能如何等。
酒精的主要成份--乙醇能减小润版液的表面张力而改善表面活性,对水墨平衡有利。
3)控制好油墨。
胶印油墨对水墨平衡起关键影响的是油墨的粘度、流动性、抗水性、颗粒大小等,尤其是粘度和流动性,必须控制好。
粘度高、流动性小的油墨其抗水性也强,保持合适的粘度和流动性,就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墨平衡;如果油墨调得过稀,流动性大,其本身的粘度和内聚力就必然下降,抗水、斥水性能也就降低,容易乳化过度;如果为加速油墨干燥,添加过量燥油,也会促使油墨粘度增大,附着力加强。
胶印时要求勤搅墨斗,也是为了改善油墨流动性,保持良好传递的性能,从而有利于保持水墨平衡。
由于不同的油墨有不同的性能,不同的印品对油墨性能要求也不一样,因此一定要选择性能适应要求的油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