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平衡的重要性及胶印机输水机构的调节

合集下载

水墨平衡的重要性及胶印机输水机构的调节

水墨平衡的重要性及胶印机输水机构的调节
变形,造成套印不准。也会使纸张质地疏松,容易掉毛,堆积在橡皮布或印版上,严重影响印刷产品质量。
5、油墨发生乳化,使油墨失去粘性
油墨乳化后,不能对印版图文起到保护的作用,容易造成“花版”,同时会降低印版的耐印力。
通过以上的分析,说明水墨平衡掌握的好坏,是胶印印刷的一个关键环节。操作者除了凭经验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胶印机输水机构的正确使用和调节。
如果用增大下墨量的方法以挽救墨色不足,又会造成墨大、水大,使图像发粗、发糊、印迹不清晰。
2、造成墨辊脱墨
严重时整个墨辊上都会有积聚的水分,使印版图文部分得不到正常的墨量供应,引起印版图文“发花”。
3、影响印迹的干燥
如果油墨内混入过量的水分,会对油墨干燥起到抑止的作用。又加上纸张内吸收较多的水分,产品的干燥速度会更加缓慢。
水墨平衡的重要性及胶印机输水机构的调节?胶印印刷产品的质量好坏,与油墨和水是否保持一定的平衡是分不开的。印刷过程中,供水量过大或过小是经常容易发生的,因为印版水分的大小是从印版起脏方面表现出来。然而所谓起脏不仅仅是水量小而造成的,操作者经常会错误地加大供水量造成油墨和水分失去平衡,形成恶性循环。水分过大会产生什么样的印刷后果呢?1、冲淡墨色使墨色偏淡,无光泽,影响印品的色彩

控制胶印机水墨平衡的方法

控制胶印机水墨平衡的方法

控制胶印机水墨平衡的方法水墨平衡的理论对于一般胶印机操作者来说是不难理解的,但在实践中要按水墨平衡的理论进行操作并非易事,这是因为操作者没有足够的时间用仪器去进行测定,另外,机型不同,则有不同的操作方法,除此,印刷是在动态下进行的,影响水墨平衡的因素也太多了。

所以,在实际印刷中,操作人员主要还是凭经验控制水墨平衡的。

而水墨平衡的关键在于控制水的大小,而水的大小,总是随墨量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平常所说的水跟着墨走。

一、印前预调对于先进的胶印机来说,配备有印版测读装置(如海得堡CP2000,小森PSS等)。

可以提供水墨预设数据,并能自动完成设定,事实上,这种预设也是有误差的,所以,大多数胶印机水墨平衡预调都是以经验为主的,预调注意如下几点:(1)观察印版图文分布情况,版面图文面积大、用水量多,反之则小。

(2)纸张平滑度高、用水量少,反之则多。

(3)黄、品红、青、黑四色印刷中,黑版的水量宜小不宜大。

(4)金、银墨印刷中水量不宜过大。

(5)印刷速度快、环境湿度高、用水量宜小不宜大。

具体调节方法:(1)首先调好墨斗与墨斗辊的间隙,使出墨量均匀,同时,根据印版图文情况,对墨斗与墨斗辊间隙做个别调整。

(2)墨斗辊的走牙(或称墨斗辊转弧度)应与墨斗间隙、墨色深浅配合。

当印刷浅色时,墨斗间隙要小,墨斗辊走牙要多。

当印刷深色时墨斗间隙要大,墨斗辊走牙要少。

(3)打开输水、输墨开关,强制给水、给墨。

千万注意预调时,水、墨都不能过大,尤其是水量不能过大(可用手感觉水辊表面的着水量)。

(4)预调水、墨基本均匀。

[专家提示]对于J2205型机,二色润湿装置传水辊着水时与二色印版滚筒转向相反,所以,二色印版常挂脏,要特别引起注意。

二、印刷过程中的水墨平衡控制1、印版的清洁与保养在印刷前,要用水清洗印版,以除去新印版表面的保护膜,而在印刷中途停机时,要揩水或胶液,以保护非图文部分,而且,停机时间长。

涂胶液时要平,否则,将破坏印版非图文部分砂目。

浅谈高速胶印机印刷过程中的水墨平衡控制

浅谈高速胶印机印刷过程中的水墨平衡控制
压 力 ,这 三 种 压 力 直 接 决 定 着 水 墨 平 衡 。在 保证 印版 不沾脏 的前提 下 ,把 供 水量 控制在 尽可 能小 的范 围内 ,并 使供 水量 与油 墨量处 于比较 稳定 的状态 ,这
样 才能保证 印刷 品墨色 前后深 浅 一致和
作 正确 ,但 由于受停 机 的影响 、印刷车
印 刷 工 艺
档罄 蓍 期 懿 孙 祷 麟 囊
技术 专栏
印 过 程
水 墨 乎 控
文 / 永峰 王 陈 卫 家 张 涛
水 萎

等 。在 印版 、温 度 、湿 度 等 相 同条 件 下 ,必 须掌握 它们性 质的变 化 。四是 干
衡 的变化情 况 ,当密度值 达到标 准值范 围内时 ,即可判断 出水 墨平衡 状态 是否
间温湿度 的变化 、机 器 的运行速度 、油
墨 、纸张 的种类 、版 面空 白部位 随着 印 刷数量 的增 多而使 亲水性 能减弱等 情况 的制约 ,也会直接影响到水 墨平衡 。 如何控 制好水 墨平衡 :一 是车 间温
出理想的印刷品。囤
作 者 单 位 : 中 国人 民解 放 军 6 0 5 队 51 部
度 、湿度 要恒定 。因为温 度 的变化会 引
起油 墨的粘度 、流动性 的变化 ,温度 升 高使 水分 蒸发 ,从 而使 水 墨 失去 平衡 。
小 ,光滑 的纸张 水量可 稍小 些 ,粗 糙 的 纸 张可稍大 些 ,机 器运 转的速 度快 ,水 量 可稍 小些 ,低 速时可 大 些 。环 境条件 和温 湿度 也不能 忽视 ,由于版 面水 分是 以直接和 间接两 种形式 散发 ,版面 水分 在满 足 印刷水墨平衡 需 要的 同时 ,大部 分 是向空 间散发 ,环境 温度越 高 ,散发 得 也就越 快 。水 墨平衡 状态 下得 到的印 刷 品必然 墨色厚 实 ,密 度一 致 ,通 过连

胶印输水系统的调节-使用与保养

胶印输水系统的调节-使用与保养

色墨时,须对水辊进行清洗,清洗的办法为:将 水辊放入水槽内,先用汽油浇注水辊,并用大毛 刷均匀刷,使水绒套上的墨污被汽油充分地溶 解,然后再用清水冲洗,边冲边刷,如果仍不够 干净可用钢片顺着水绒套丝缕的方向刮洗几遍,
假若水绒套脏得厉害,可更换新的水线套。另外,
水斗里的润湿溶液用久了都会有大量的沉淀物
了亲水性,从而影响输水性能。
现在什么事都无法自理。这封自诉信由我的妹妹,李小玲代写。我发现自己得了
为了确保水辊的充分润湿,遇到长时间停 机,节假日休息,应使水辊吸足水分,防止水辊 表面的胶液以及油墨的干结,造成输水不均匀。 在胶印开机之前,水辊先积聚充分的水量后再接 触印版,这样也可以减少水辊上脏的可能性。 遇到休息日或者由由深颜色墨改印浅淡颜
节互不影响。另外,调节时应保证水辊的压力两 端大小一致。着水辊少,以致 造成脏版现象。 5.为了提高水辊的利用率,降低原材料消 耗,就必须保持水辊清洁,不沾油污。在印刷过
程中,着水辊都要接触印版表面,胶印使用水就 决定了油墨将被乳化,被乳化的少量油墨通过着 水辊、传水辊、串水辊传递到水斗槽里边来,所 以说,水辊的水绒套必须保持清洁,不沾油污。 水绒套表面先接触油污,就会产生亲油性即降低
现在什么事都无法自理。这封自诉信由我的妹妹,李小玲代写。我发现自己得了
白部分。 在胶印机的输水机构里,水斗辑和串水辊都 是选择镀铬的材料,这是因为金属铬亲水性最 好,串水辊、水斗辊都是表面镀铬处理的。 胶印印刷是一种使用水的独特的印刷方式。 因为需要用水,就要有输水机构的定时定量并且
均匀地向印版的空白部分供水,同时必须是先上 水.然后再上油墨,即先水后墨。控制好印版的 表面水量,在不脏版的前提下使用最少量的水, 达到胶印水墨的平衡,减少油墨乳化现象,这是 提高胶印质量的前提。 1)着水辊上用的水绒布或者水绒套是经过

谈谈胶印中的水墨平衡

谈谈胶印中的水墨平衡

谈谈胶印中的水墨平衡胶印中最基本的印刷原理是利用油水不相溶、印版具有选择性吸附的两大规律使油墨和水在印版上保持相互平衡来实现网点转移,并以此达到印刷品图像清晰、色彩饱满的效果。

一、对水墨平衡的认识:印刷版面上油墨和水必须同时存在、保持平衡,其目的是既要保持图文印刷区最大的载墨量,使墨色鲜艳、饱和、网点清晰光洁,又要保持非印刷区高度干净整洁,这种供水量和供墨量的平衡关系称为水墨平衡。

一块晒好的胶印印版分为亲水的空白部位和亲油的图文部位,印刷时,先给水后供墨,使空白部位、图文部位选择性地吸附水和墨,分别形成均匀的水膜和墨膜。

只有当印版图文部位的墨膜和空白部位的水膜存在着严格的分界线,油水互不浸润时,才能达到胶印的水墨平衡。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保持水相和油相之间的严格分界线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种理论中理想的水墨平衡是不存在的。

平衡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要达到的只是一个相对的水墨平衡。

这种平衡也只是矛盾暂时的统一,不平衡却是经常存在的。

在实际印刷过程中,水墨由不平衡到相对的平衡,再由新的不平衡到新的相对平衡,这种相对的平衡是一项比较复杂而又较难掌握的工艺,只有在长期的生产中不断总结经验来掌握其规律性。

二、产生水墨平衡的条件在印刷过程中,即便输水装置调整和操作正确,但由于受停机的影响、印刷车间的温湿度变化、印刷机器的运行速度、油墨、纸张的种类、版面空白部位随着印刷份数的增多而使亲水性能减弱等情况的制约,也会直接影响到水墨平衡。

1印版必须具有牢固的图文基础和空白基础,保持亲油和亲水相对稳定。

若某一条件不具备,就会使水墨失去平衡。

2砂目的粗细要控制好。

印版表面的砂目必须保持均匀细密,具有一定的物理强度,使图文和空白部分有牢固的依附基础并有良好的储水条件。

3车间温度、湿度要恒定。

原则上要求车间具有恒温、恒湿的条件,因为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油墨的粘度、流动性的变化,温度升高使水分蒸发,从而使水墨失去平衡。

尤其是树脂油墨,对温度很敏感。

关于胶印水墨平衡

关于胶印水墨平衡

!)纸张性能
纸张的紧度值、纸质纤维组 织结构、表面强度、含水率以及 表面平滑度如何,直接决定着版 面的用水量大小。一般来说,紧 度差、纸质疏松、表面吸水性强 的纸张,印刷时润版液用量相应 就大;纸张的表面强度差和含水 率低,版面的用水量也就大;平 滑度低的纸张,润版液用量也
颗粒小的油墨,版面用水量也 小。油脂型的油墨耐水性差,容 易产生乳化现象,故用水量也就 大;而树脂型油墨抗水性好,不 易乳化,版面用水量相应就小。
时,用墨刀铲墨会有水分渗出。 当往墨辊上加墨时,由于墨辊表 面有水膜的存在,不易使油墨搅 均匀,且输墨辊下摆时容易出现 打滑现象。
!) 墨 斗 中 有 细 小 的 水 珠 渗
出,说明水分过大。
!)纸张质量
当纸面平滑度差,表面较粗 糙时,印刷时纸面与橡皮布表面 容易产生接触不良情况,造成印 品墨色偏淡。对此就得通过加大 印刷压力和油墨涂布量进行弥 补,以获得所需的印刷墨色。但 是油墨涂布量加大后,必需相应 增加润版液的供给量,才能保持 版面的水墨平衡。此外,如果纸 张表面强度差,印刷时容易产生 掉粉情况,对此就得通过调整油 墨的浓度来降低油墨的粘性,以 减少印刷掉粉情况发生的机会; 另一方面纸粉会吸收润版液而破 坏水墨平衡。再说,油墨经过稀 释处理后,其流动性相应增大, 油墨涂布量也增大,印刷时润版 液的供给量也得相应增大,才能 保持水墨平衡状态。 印刷时版面润版液用量的合 适与否,怎样进行正确的识别, 是做好水墨平衡控制的重要一 燥油) #)催干剂 ( 油墨加放催干剂后,由于粘 度增大,流动性则相应降低,油 墨内聚力也就大。那么油墨涂布 版面后,图文墨迹受内聚力的作 用,其流平性就小。这样,印迹 不易扩大,印版空白部位用较小 的水量就能与油墨抗衡,保持版 面的水墨平衡。所以,给油墨适 当加放催干剂后,润版液用量相 应减小一些,就可以达到水墨平 衡条件。

胶印生产中水墨控制的重要性

胶印生产中水墨控制的重要性

控制作 为重 要的环节 ,对提高产 品 品的网点易发毛 ,印版的耐印率低 。 出 的 产 品 灰 暗 无 力 ,层 次 不 明 ,网 的质量 有着深远的意义 。水墨控制 不仅是静态 的 而且是贯 穿整个生
3、Βιβλιοθήκη 黏 度 点不光 洁 。
黏度大 ,易造成传 墨不匀 、网
二 、对 润版水 的质 量控 制
水 包 油 ” 当水小 墨大 时 , 成 ” 形 油 原 因 解 决 方 法 包水” 。


在 实际印刷 中.有 时会 发现同
与 其 它 因素 的 关 系

画面 上 墨 色 前 后 深 浅 不 一 ,而 往 润版 水 ,降低 其 酸性 。
在胶 印过 程 中 ,水 墨平 衡 的 掌


产过程 的动 态控 制 。在 印刷生产 的 点 拉 毛以及 花版 等现 象 ;黏 度 小 , 实际作业过 程中 ,由于对油墨和水 易造成 油 墨乳化 和版 面浮 脏现 象 。
润版水 的p H值
润版 水 的 p 值 一般 在 38 H ~4 6
的性能不能 很好的把握 常常 出现
() 2 上水量过大 .应减少供水量。 ( 油 墨黏度太 大 .应 在油墨 3) 中加入一 定量 的调 墨油 .降低 墨的
黏度 。


握程度 与印迹的正 常转 移 、墨色的
深 浅 、套 色 的 准 确 、 印 刷 品 的 干 I f +
燥及 粘脏 等 有着十 分 密切 的关 系 。

般来说 ,水大使油墨 乳化 .墨色
糊 版 的原 因及 解决方 法
浅 ;水小则使版 面的空 白部分 会粘 附油墨 ,产 生脏迹 。因此 ,胶 印控

平版胶印保证水墨平衡的措施和控制方法

平版胶印保证水墨平衡的措施和控制方法
(1)水小墨也少的现象分析:在印刷过程中,印版在空白部分有一定的水膜存在,当水膜与油能抗衡时,就不会被墨辊上的油墨沾脏,如果水分过小,水层的量不能抗拒油墨对空白部分的吸附,则空白部分会沾附油墨,产生挂脏,供墨量少则会使印品字迹无光泽,浅淡发灰,印迹不实,印迹中布满雪花似的白点.在这种状态下,虽然也达到了;水墨平衡;,但这种;水墨平衡;不是我们所要的;水墨平衡;.
平版胶印保证水墨平衡的措施和控制方法?胶印过程中,水墨的供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平版胶印是建立在印版图纹部分亲油抗水,空白部分亲水抗油,油水互不相混的原理上。印刷原理告诫我们印刷工作者:“只有当印刷空白部分的水膜和图文部分的墨膜存在着十分严格的界限,油水互不浸润时,才能达到胶印的水墨平衡。水墨平衡是构成平版印刷的基础

在胶印过程中,水墨平衡是否恰到好处,与印迹的正常转移,墨色深浅,套印的准确性以及印刷品的干燥状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能否正确掌握和控制水墨平衡,是确保印刷产品质量稳定的关键。
一,水墨平衡失调的现象分析如何实现水墨平衡,操作者不仅要了解和研究水墨相互间的有机联系,相互间的制约因素以及它们之间产生微妙变化的规律,还应该分析和探讨水墨不平衡时所导致的不良后果.
(2)水少墨多的现象分析:此时最易产生印品墨色不均,挂脏,某一部位或大块版面由于缺水导致糊版,糊字.同时印品的印迹墨色也比较深,使印品变的黑糊糊,网点不清晰,尤其对细微网点的再现影响最大,图象分不清层次.
(3)水大墨少的现象分析:如果版面的水分过大,逐步传布到所有的墨辊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水层,阻碍了油墨的正常传送油墨的乳化速度加快,印迹墨色逐渐不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墨平衡的重要性及胶印机输水机构的调节
胶印印刷产品的质量好坏,与油墨和水是否保持一定的平衡是分不开的。

印刷过程中,供水量过大或过小是经常容易发生的,因为印版水分的大小是从印版起脏方面表现出来。

然而所谓起脏不仅仅是水量小而造成的,操作者经常会错误地加大供水量造成油墨和水分失去平衡,形成恶性循环。

水分过大会产生什么样的印刷后果呢?
1、冲淡墨色使墨色偏淡,无光泽,影响印品的色彩
如果用增大下墨量的方法以挽救墨色不足,又会造成墨大、水大,使图像发粗、发糊、印迹不清晰。

2、造成墨辊脱墨
严重时整个墨辊上都会有积聚的水分,使印版图文部分得不到正常的墨量供应,引起印版图文“发花”。

3、影响印迹的干燥
如果油墨内混入过量的水分,会对油墨干燥起到抑止的作用。

又加上纸张内吸收较多的水分,产品的干燥速度会更加缓慢。

4、纸张纤维吸收过多水分,会产生变形,造成套印不准。

也会使纸张质地疏
松,容易掉毛,堆积在橡皮布或印版上,严重影响印刷产品质量。

5、油墨发生乳化,使油墨失去粘性
油墨乳化后,不能对印版图文起到保护的作用,容易造成“花版”,同时会降低印版的耐印力。

通过以上的分析,说明水墨平衡掌握的好坏,是胶印印刷的一个关键环节。

操作者除了凭经验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胶印机输水机构的正确使用和调节。

为了使输水机构的供水量能够适应印刷生产的要求,输水机构设有控制水分和调节水量的装置。

这可根据它们的工作性质划为三各部分:一是供水装置;二是匀水装置;三是给水装置。

供水装置主要由水槽、水斗辊和传水辊组成。

水槽是用来贮存水分的,在其上部有一根水斗辊(又称出水辊)。

水斗辊的下半部浸在水斗溶液中,它们相互间并不接触,也不互相支撑。

操作时除自动加水器加水外(已有很多厂家不用),还可以人工加水。

人工加水需要操作者把事先配好的溶液经常不断地加到水槽里。

由于水斗辊里的供水量与水斗溶液的高度有关,所以要使供水均匀,水槽里的水斗溶液必须保持一定的水位。

操作者加水斗溶液时不能心急,要慢慢地把水斗溶液加入到水槽里去,不能将水槽的溶液荡起。

如荡起,一是造成正常印刷时局部水分突然变大,影响产品的质量;二是水斗溶液会洒滴到水槽下面的前规部分,造成输纸、离合压不正常(这是因为溶液滴到前规的电牙部分,形成导电);三是滴到印刷产品上,造成纸张上有水滴斑,再印下一色时容易出现双张。

传水辊又称吃水辊,是装在水斗辊和串水辊之间、往返摆动传递水分的一根胶辊,它表面包有水辊绒。

传水辊的调节要求是,吃水时要和水斗辊保持平行,并有适当的压力,是靠两边的拉簧调节的。

调节时拉簧的拉力一定要保持一致,以保证传水辊在吃水时与水斗辊平行的工作。

给水时靠凸轮,调节时必须把传水辊靠到串水辊上,并有适当的压力。

在水辊的下方两边各有一个调节螺丝和定位靠山。

调节时同样要求传水辊和串水辊保持平行。

传水辊还有吃水的离合装置,在开印合压时,通过220V的0.7kg吸铁进行正常的吃水给水来回摆动工作。

离压时停止来回摆动,即不再靠到出水辊上。

操作台上的给水开、给水停的按钮就是控制这个吸铁的,它们根据生产情况进行工作。

我们有时在正常印刷时会发现离压后再合压版面水分变大。

为什么?这是因为吸铁停止工作后,吸铁旁的顶爪拉簧拉力不够,造成滚筒离压合传水辊仍然在吃水,机器在运转一两圈后才停止吃水,吸铁铜头因顶爪拉簧的力量不够,引起吸铁回缩慢了一两拍,这就是引起版面水分变大的原因。

解决这个问题很好办,只要换一根新拉簧或把旧拉簧缩短一两节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