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印水墨平衡PPT讲稿
印刷中如何做到水墨平衡?

印刷中如何做到水墨平衡?印刷中如何做到水墨平衡?印刷知识10月21日讯,印刷版面上油墨和水必须同时存在、保持平衡,其目的是既要保持图文印刷区最大的载墨量,使墨色鲜艳、饱和、网点清晰光洁,又要保持非印刷区高度干净整洁,这种供水量和供墨量的平衡关系称为水墨平衡。
一块晒好的胶印印版分为亲水的空白部位和亲油的图文部位,印刷时,先给水后供墨,使空白部位、图文部位选择性地吸附水和墨,分别形成均匀的水膜和墨膜。
只有当印版图文部位的墨膜和空白部位的水膜存在着严格的分界线,油水互不浸润时,才能达到胶印的水墨平衡。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保持水相和油相之间的严格分界线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种理论中理想的水墨平衡是不存在的。
平衡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要达到的只是一个相对的水墨平衡。
这种平衡也只是矛盾暂时的统一,不平衡却是经常存在的。
在实际印刷过程中,水墨由不平衡到相对的平衡,再由新的不平衡到新的相对平衡,这种相对的平衡是一项比较复杂而又较难掌握的工艺,只有在长期的生产中不断总结经验来掌握其规律性。
产生水墨平衡的条件在印刷过程中,即便输水装置调整和操作正确,但由于受停机的影响、印刷车间的温湿度变化、印刷机器的运行速度、油墨、纸张的种类、版面空白部位随着印刷份数的增多而使亲水性能减弱等情况的制约,也会直接影响到水墨平衡。
1印版必须具有牢固的图文基础和空白基础,保持亲油和亲水相对稳定。
若某一条件不具备,就会使水墨失去平衡。
2砂目的粗细要控制好。
印版表面的砂目必须保持均匀细密,具有一定的物理强度,使图文和空白部分有牢固的依附基础并有良好的储水条件。
3车间温度、湿度要恒定。
原则上要求车间具有恒温、恒湿的条件,因为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油墨的粘度、流动性的变化,温度升高使水分蒸发,从而使水墨失去平衡。
尤其是树脂油墨,对温度很敏感。
最好是安装空调,把温度控制在20℃~25℃范围内。
4机器要匀速运转。
在生产中机器运行必须保持正常速度和匀速运转,机器忽快忽慢,易使水墨平衡失去控制。
在水墨平衡中挣扎的平版胶印(三)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水墨平衡中挣扎的平版胶印(三)六、商业轮转机的水墨平衡作为商业轮转机的水墨平衡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控制:第一,何谓水墨。
胶印中使用润版液的目的主要是:在印版的空白部分形成排斥油墨的水膜,以抗拒图文上的油墨向空白部分扩张,防止脏版;增补印刷过程中被破坏的亲水层,维持印版空白部分的亲水性;降低印版表面温度。
轮转机用水是由纯净水、润版液和酒精构成。
其中使用纯净水可避免润版水管壁生成藻类,造成阻塞。
酒精用量在8~11%。
润版液电导度为9~11,pH值为4.8~5.2。
这些值在什幺状态下最佳,要依靠操作工长期的实践和总结才能把握好。
油墨由极细小的颜料和填充料分散于连结料中,经过研磨后成为较稳定的流动性胶体悬浮物。
而商业轮转用墨一般为热固型(即热干燥油墨),那幺它的燥性能、含油量、溶水宽容度都与氧化干燥油墨和吸附干燥油墨有很大不同。
宽容度大、水量不易掌握,宽容度小、水墨乳化程度不易掌握,一般都要求油墨厂商提供与之配套(适应) 的润版液,因为其已经过若干专业实验和生产得出最佳配方,而我们则需要长期的摸索才能掌握。
第二,操作人员对印版的掌握及对打样稿的理解能力。
确认印版的网点及实地密度是否达到要求,是否适应轮转印刷要求。
由于轮转印刷速度快(一般达30000转/小时以上),且是B—B型,若印版本身吃墨不够,而打样稿的黑层较厚,操作人员为了进一步接近样张墨色,那幺只有放大墨量,这样,多余的墨就在墨辊中越积越多,就会造成甩墨或油墨严重乳化,导致印品粘脏,破坏水墨平衡,之后再加大水量已于事无补。
另外,轮转所印的产品不求墨大,只要实地饱和,如果不分析打样稿与实际印刷的差别,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平版胶印印刷(课堂PPT)

来代替石板,就是在这两种板材表面经加工研磨成微粒磨砂状,使其 亲水性和石板相似,但因当时铝材价格昂贵而未被普遍采用。
在1904年,美国人鲁贝尔发明了的一台间接印刷的平版胶印印刷
机。其原理就是因为图文部分亲油,空白部分亲水,印刷时利用油水 相斥的原理,获得印刷品。
二、平版印刷是利用橡皮布进行的间接印刷
胶印是间接印刷,它在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之间,安装
了一个橡皮滚筒,印版上的图文先转移到橡皮滚筒的橡皮
布上,再转印到承印物的表面。由于加了这么个橡皮布,
平版印刷就有了“胶印”之称。
因为它是间接印刷,印版不直接与承印物接触,而只与
橡皮布接触,大大提高了印版的寿命。
压印滚筒
生分解反应。
显影,是用稀碱溶液对曝光后的PS版进行处理,使曝光时
见光发生分解反应产生的化合物溶解。版面上留下了未见光
的感光层,这部分亲油。显影一般在专用显影机中进行。
检查修补,如果需要补加图文或对版面进行修补,常用的
方法是:版面上再次涂上感光液,补晒需要补加的图文。
烤版,是将经过曝光、显影、修补后的印版,表面涂上保
11
一、印版
第三节 平版制版
1、PS版:预涂感光树脂印版(Presensitized plate) 它是在版基上涂一层感光树脂,把带有图文信息的底片放
在上面,曝光,由于底片上有图文,所以有的地方能透光,所 以有的地方不能透光,对于感光树脂,有两种,一种是遇光分 解(阳图底片);一种是遇光聚合(阴图底片) 。
阳图PS版——光分解型; 阴图PS版——光聚合型
6、制版工艺
曝光——显影——检查修正——烤版——涂显影墨——上胶
最新平版印刷的油墨转移ppt课件PPT课件

• 界面扩散压 为零,润湿 液和油墨在 界面上保持 相对平衡, 互不浸润, 较为理想。
25.07.2024
图5-6
23
印刷原理及工艺
润湿液的表面张力应 略大于油墨
• 实际生产中,水墨平衡在动态下 实现,油墨粘,扩展小,润湿液 冲洗。
• 润湿液不至于润湿图文部分。
25.07.2024
24
印刷原理及工艺
27
原理及工艺
第三节 润湿液
• 一、平版印刷工艺对润湿液的要 求
• 二、普通润湿液 • 三、低表面张力的润湿液 • 四、强化水润湿液
25.07.2024
28
印刷原理及工艺
一、平版印刷工艺对润湿液的要求
• 1.润湿液的作用 • (1)润湿作用。印版空形成水膜,
抵制油墨浸润,防止脏版。 • (2)增补作用。与印版摩擦,磨损,
25.07.2024
14
印刷原理及工艺
第二节 平版印刷的水墨平衡
• 一、以相体积理论为基础的水 墨平衡
• 二、以表面过剩自由能理论为 基础的水墨平衡
• 三、以场型理论为基础的水墨 平衡
25.07.2024
15
印刷原理及工艺
印版水分与印刷质量
• 水分过大,印刷品花白,实地水迹, 印迹发虚,墨色深淡不匀。纸张变 形,套印不准,滚筒壳体锈蚀等。
42
印刷原理及工艺
2.表面活性剂分类与HLB值
• (1)表面活性剂分类
• 阳离子:水中电离,表面活性基团带正电
• 阴离子:水中电离,表面活性基团带负电
• 两性离子:酸性液中电离,表面活性基团 带正电;碱性液中带负电;中性液不电离 不带电
• 非离子:水中不电离,这种润湿液最合适
平版印刷中水墨平衡的掌握

平版印刷中水墨平衡的掌握作者:朱龙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2年第03期【中图分类号】TS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28-01水墨平衡在平版印刷中是把握印刷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印刷技工如何掌握水墨平衡的技术尤为重要,下面是我在生产实践中对水墨平衡的一些认识和理解。
一、实现水墨平衡的条件和方法好的印刷产品,是经过印刷厂多道工序的相互配合的结果,单纯的印刷只是其中的一道工序。
平版印刷由于润版液(水)的介入,印刷过程变复杂了。
它根据油与水不相溶的基本原理来实现印刷,在同一张版面上,水墨同时存在,各事其主,保证图文区域墨色鲜艳、饱和,网点清晰、光洁,空白区域干净整洁,完成图文印刷。
水墨平衡是有条件的,正确的压力是决定水墨平衡的关健,在生产中要做到“三平”:滚筒平、墨辊平、水辊平,保证这一前提,水墨平衡才有意义; “三小”:压力小、墨量小、水量小,是技工追求的印刷的最佳状态, 准确还原原稿的真实面目。
水墨平衡重要的是控制水的酸碱度, 严格PH值在5-6之间。
不恰当浓度会降低印版耐印率,图文花白甚至掉版,脱墨等现象。
正确控制用墨量和用水量,印刷质量就有了保证,印刷过程也顺畅的多。
目前技工还是凭着经验和感觉来掌控水墨平衡的,随意性较大,产品质量很不稳定,因此要认真分析和甄别。
水墨平衡的问题,压力因素至关重要,生产中不少水墨平衡问题是压力的问题,因此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才能找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二、水墨平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印刷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水墨不平衡的问题,如何分辨和解决问题,是印刷要掌握的要领,印刷中出现①脏版:一般是水小墨大引起的,解决的方法是增加水量或减少墨量;糊版:问题就复杂些了,水份小、润湿液浓度不够、压力问题都有可能造成糊版。
②水份偏大和润版液浓度偏高容易造成油墨的乳化,影响油墨的供给、脱墨、甚至堆积在传墨辊上,无法印刷,甚至纸张出现卷曲,要及时减小润版液的用量,可在润版液中加入适量的酒精,有利于水的挥发。
第三章 平版印刷的水墨平衡

3、不同HLB值的应用范围
HLB的范围 3~6 7~9 8~18 13~15
15~18
应用 W/O型乳化剂 润湿剂 O/W型乳化剂 洗涤剂
加溶剂
4、求HLB值的方法
A、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可查手册
B、实验法。将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观察其在水中的 溶解度。
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后的性质
HLB值范围
不分散
O/W 水包油型乳状液
两种 乳状 液
W/O 油包水型乳状液
若把分散相的液滴看作是大小相等的圆球则可计 算出圆球以最密集的方式堆积时,液滴的体积占 乳状液总体积的74.02%,其余的25.98%应 为分散介质。若分散相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大于 74.02%,乳状液便会发生变型或破坏。
若水相体积小于26%,形成的乳状液只能是 W/O型的;
§3.2、普通润湿液
润湿液一般是用原液(高浓度)加水或粉剂溶于水而得。
§3.2.1、磷酸的作用
1、补充印版上破坏的亲水氧化铝层 2Al+2H3PO4=2AlPO4+3H2↑
2、清除版面油污 磷酸属于中强酸,对金属具有清洗作用,可
以腐蚀去印版上空白部分油污。 3、磷酸能使阿拉伯树胶分解出更多的阿拉伯酸,
少乳化、减少纸张吸水伸长); 添加酒精可以增加润湿液的流动粘滞性,有利于润湿液的传输; 挥发时带走大量的热,降低版面油墨的温度,减少了油墨乳化
和网点扩大。 酒精型润湿液以细小的液滴分散在油墨中形成不稳定乳状液,
由于酒精易挥发,大大地降低了油墨的乳化值。 洒精润湿液采用无绒水辊,可以减少润版惰性,有利于快速完
非表面活性物质:使水的表面张力升高或略有降 低的物质。A类。
表面活性剂:只要在水中掺入少量,就能极大地 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物质,C类。
关于胶印水墨平衡

!)纸张性能
纸张的紧度值、纸质纤维组 织结构、表面强度、含水率以及 表面平滑度如何,直接决定着版 面的用水量大小。一般来说,紧 度差、纸质疏松、表面吸水性强 的纸张,印刷时润版液用量相应 就大;纸张的表面强度差和含水 率低,版面的用水量也就大;平 滑度低的纸张,润版液用量也
颗粒小的油墨,版面用水量也 小。油脂型的油墨耐水性差,容 易产生乳化现象,故用水量也就 大;而树脂型油墨抗水性好,不 易乳化,版面用水量相应就小。
时,用墨刀铲墨会有水分渗出。 当往墨辊上加墨时,由于墨辊表 面有水膜的存在,不易使油墨搅 均匀,且输墨辊下摆时容易出现 打滑现象。
!) 墨 斗 中 有 细 小 的 水 珠 渗
出,说明水分过大。
!)纸张质量
当纸面平滑度差,表面较粗 糙时,印刷时纸面与橡皮布表面 容易产生接触不良情况,造成印 品墨色偏淡。对此就得通过加大 印刷压力和油墨涂布量进行弥 补,以获得所需的印刷墨色。但 是油墨涂布量加大后,必需相应 增加润版液的供给量,才能保持 版面的水墨平衡。此外,如果纸 张表面强度差,印刷时容易产生 掉粉情况,对此就得通过调整油 墨的浓度来降低油墨的粘性,以 减少印刷掉粉情况发生的机会; 另一方面纸粉会吸收润版液而破 坏水墨平衡。再说,油墨经过稀 释处理后,其流动性相应增大, 油墨涂布量也增大,印刷时润版 液的供给量也得相应增大,才能 保持水墨平衡状态。 印刷时版面润版液用量的合 适与否,怎样进行正确的识别, 是做好水墨平衡控制的重要一 燥油) #)催干剂 ( 油墨加放催干剂后,由于粘 度增大,流动性则相应降低,油 墨内聚力也就大。那么油墨涂布 版面后,图文墨迹受内聚力的作 用,其流平性就小。这样,印迹 不易扩大,印版空白部位用较小 的水量就能与油墨抗衡,保持版 面的水墨平衡。所以,给油墨适 当加放催干剂后,润版液用量相 应减小一些,就可以达到水墨平 衡条件。
浅析平版胶印之水墨平衡

浅析平版胶印之水墨平衡摘要:在平凹柔孔四种印刷方式中,只有一种方式在油墨转移的原理上明显的不同于其他三种印刷方式,这就是平版印刷,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胶印。
随着我国印刷事业的迅速发展,平版胶印技术已被广泛采用,成为一种印刷速度快,色彩还原好,经济效益高的印刷方式之一。
而印刷过程中水墨平衡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的高低。
胶印中最基本的印刷原理是利用油水不相溶、印版具有选择性吸附的两大规律使油墨和水在印版上保持相互平衡来实现网点转移,并以此达到印刷品图像清晰、色彩饱满的效果。
水墨平衡一词便是由此而来。
能否正确掌握和控制水墨平衡,是确保印刷产品质量稳定的关键。
由此可见水墨平衡在胶印中的重要位置。
所以先对水墨平衡做个初步认识印刷版面上油墨和水必须同时存在、保持平衡,其目的是既要保持图文印刷区最大的载墨量,使墨色鲜艳、饱和、网点清晰光洁,又要保持非印刷区高度干净整洁,这种供水量和供墨量的平衡关系称为水墨平衡。
关键词:平板胶印;水墨平衡;印刷质量;稳定目录第一章影响平版胶印水墨平衡的因素 (1)1.1 版面供水量的大小及版材 (1)1.2 润版液的PH值 (1)1.3 酒精/异丙醇(IPA)的添加量 (2)1.4 纸张、油墨的特性质及干燥油的用量 (2)1.5 润版液的表面张力 (2)1.6 印刷速度及水墨辊的压力 (2)1.7 车间温湿度 (2)第二章保证水墨平衡的原理,措施及控制方法 (3)2.1 保证水墨平衡的原理 (3)2.2 保证水墨平衡的措施和控制方法 (4)第三章水墨平衡失调的现象分析 (5)3.1 水小墨少现象 (5)3.2 水小墨多现象 (5)3.3 水大墨少的现象分析 (5)3.4 水大墨多的现象分析 (5)第五章结论 (6)第一章影响平版胶印水墨平衡的因素1.1 版面供水量的大小供水量大印刷品实地墨色暗淡,无光泽,饱和度下降;丢失网点;油墨过度乳化,导致花版、实地部分滋墨,使纸张变形,套印不准,干燥减慢,背面蹭脏、上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润湿能力
一种固体与不同的液体有不同的 润湿性,水珠在不同的固体上 有
不同的接触角(兹),此接触角 是很有参考价值的,接触角越小 润湿 能力越强。
平版印刷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油 水不相混 溶以及油、水表面张力
的大小不同来实现的。在此我们 应注意油、水 并非绝对不相混溶, 且空白部分不会"完全"排斥油墨。 另外,润版液 还会通过空白部分、
深浅,这种供水量和供墨量的平衡关系称为水墨平衡, 与印迹的正常转移、保持平衡印刷中最基本的印刷原 理是利用油水不相溶,形成“油包水”
3.影响水墨平衡的因素
3.1表面张力 3.2印刷用纸 3.3润湿能力 3.4润版液 3.5油墨 3.6印版 3.7酒精 3.8印刷车速快慢程度 3.9压力大小 3.10车间温湿度
同时由于供墨量也小,图文部分吸墨量不足,这样就 会导致印迹发虚、暗淡,图文不结实、缺少光泽。
2.4水大墨大
由于版面水分过量,水分不断向墨辊传布, ✓ 由于油墨中水分较大,引
油墨乳化过度,油墨的粘度和内聚力降低, 起其性能改变,尤其是干
油墨传输受阻。尽管墨量大,但多在墨辊
燥性能恶化,印迹干燥变
表面上堆积,而版面墨量反而减少,导致
网点不清晰和网点扩大严重,导致图像 失去层次,文字也容易糊版,尤其是反 白细小文字;
由于水小,对结构不同的图文区缺水程 度不一样,也容易造成版面墨色不匀。
✓ 若想达到色彩饱满的效 果,形成“水包油”, 水墨平衡是否恰到好处, 又要保持非印刷区高度 干净整洁。
2.3水小墨小
水墨供给量都达不到量的要求,这时由于印版的水量 不足以形成水膜,版画空白部分没有足够的斥墨能力, 不能与油墨抗衡,就容易吸附墨辊上的油墨,导致空 白部分上脏;
靠版墨辊进入输墨系统,这是一 个事实。
3.4润版液 水的硬度:水者必
须尽量避免水的硬度过高。
润版粉:版粉和水的调配比例不对,可能会使它的润湿性能达不到印刷 要求。
PH 值:
3.5油墨
油墨的黏度:黏度越大,其内 聚力越强,油墨不容易乳化。
油墨用量:墨量过小,印刷品会体 现网点不饱满,灰暗而无光泽;墨 量过大又会造成糊版,图文网点过 量扩大,溅墨还会使印刷空白部分 上脏,背面蹭脏,严重影响产品的 质量。
油墨的乳化状态有两种: 当水大墨小时,形成"水包油(O/W)"型; 当水小墨大时,形成"油包水(W/O)"型。
平衡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的平衡.
当水和油墨达到理想 的供给量,乳化后的 油膜中水与油墨的体 积之比在15%~26% 之间,形成轻微程度 的油包水"(W/O)"型 油墨,从而使印版上 的水量与油墨量相互 抗衡,这时,就达到 水墨平衡。
胶印水墨平衡课件
1.胶印水墨平衡原理 2.水墨不平衡时会出现的问题 3.影响水墨平衡的因素 4.墨失衡的判断与处理 5.如何调节水墨平衡 6.保证水墨平衡的措施和控制方法
1.胶印水墨平衡原理
胶印中最基本的印刷原理是利用油水不相溶、印版并具有选择 性吸附的两大规律使油墨和水在印版上保持相互平衡来实现 网点转移,并以此达到印刷品图像清晰、色彩饱满的效果。
3.1表面张力
液体抗拒其表面扩张的力称为表面张力,假如液体被 空气所包 围,液体分子间相互吸引,在液体表面的分 子有被其内部分子吸引 向液体中心的现象。 不同的油 墨其表面张力不同;油墨含水后其表面张力会发生变 化;
润版液的成分和含量不同,其表面张力也不同。
例如:加入酒精 后,其表面张力显著降低,与印版接触 角降低,润湿效果更好。
胶印的印版分为亲水疏油的空白部分和亲油疏水的图文部分。 在印刷过程中,先给水后供墨,空白部分、图文部分分别选 择性地吸附水和油墨,然后形成均匀的水膜和墨膜。
这些水膜和墨膜在一定的印刷速度和压力 下,经过滚筒、墨辊之间的挤压,就会融 合在一起,使油墨乳化。
什么是乳化:一种液体以微小 液珠的形式分散在与它互不相 溶的液体之中的过程称为乳化, 这种体系称为“乳状液” 产生乳化的条件: 1:机械作用力 2:乳化剂的存在
墨辊之间的挤压,并以此
图文区得不到饱和的油墨,甚至不上墨,
达到印刷品图像清晰,使
图文墨色逐渐变浅,印迹不结实,网点实
油墨乳化;
虚、灰暗,失去光泽,图像虚蒙,缺乏层
次。
另外,由于水量较大,纸张吸湿后会造成 变形伸长,影响套印。
2.2水小墨大
由于供水量不足,版面空白部分不能形 成斥墨的水膜抗拒油墨,墨辊上的油墨 就很容易吸附到空白的非图文区,产生 粘脏;
3.6印版
砂目的粗细:印版表面的砂目必须保持均匀 细密,具有一定的物理强度,使图文和空 白部分有牢固的依附基础并有良好的蓄水
3.7酒精
要作用是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同时提高水对印版的润湿 水 中加酒精后能在印版上形成薄而均匀的水膜,因此印刷中 可以减少供水量迅速达成水墨平衡。
2.水墨不平衡时会出现的问题
• 2.1水大墨小 • 2.2水小墨大 • 2.3水小墨小 • 2.4水大墨大
2.1水大墨小
版面的水分过大,不仅印版水膜过厚,而
且水分会沿着墨辊传布,经过滚筒、墨辊
的相互挤压,油墨乳化加速,形成了"水包
油(O/W)"型乳化状态,从而阻碍了油墨的
正常传输。
✓ 由于油墨和水经过滚筒、
3.2印刷用纸
纸张的种类:不同的纸张对水墨 平衡有不同的要求,如纸张的质 地有紧密和疏松之分,含水量大 小之分,这对于水墨平衡的要求 也不同。
纸张的影响因素纸张是由 吸水性强的纤维组成,纸 张吸收或释放水分时可导 致 纤维膨胀或收缩,使纸
张几何尺寸的变化,而且 这种尺寸变化与纸 张的抄
纸方向有关,若纸张吸收 水分,则横向膨胀较纵向 膨胀显著得多。
得缓慢,容易导致印刷品
墨色逐渐变浅,颜色偏淡,色彩陈旧,图
粘脏、蹭脏。正确的水墨
像无光泽和层次。这时即使再增加供墨量
平衡条件是:在保证多原
也不会改善效果,并同时会出现水辊粘脏
色实地密度达到标准的前
和版面"浮脏" 的现象;
提下,以最少的水量来实 现水墨平衡。
2.5结论:
水墨平衡是构成平版印刷的基础。 能否正确掌握和控制水墨平衡、网点清晰光洁、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