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_(00001)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ppt课件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ppt课件
绝大多数染上HIV的患者要经过5到10年的潜伏 期才发展成为病人,一般会在发病后的2-3年 内死亡 。
23
24
HIV感染的后果
HIV进入细胞后。将基因介入淋巴细胞核中,变成细胞遗传 基因的一部份。在这情况下,有两种可能的情形发生: 1.病毒处于静止睡眠状态中,不影响正常细胞的功能,但 感染仍然存在,病毒可传播及感染他人,并无任何症状(HIV 感染者)。 2.病毒变得活跃,在细胞内继续增生并感染及破坏其它淋 巴细胞。通过血液,散布全身。T4淋巴细胞之数目大量减少, 使整体免疫力减低。由于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导致发生各种 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艾滋病患者)。
25
免疫性
抗gpl20是主要中和抗体,能降低急性感染期 血液中病毒抗原量。
CTL和NK细胞,在杀伤病毒感染细胞和阻止病 毒经细胞接触而扩散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感染早期产生的特异性免疫不能完全清除体内 的病毒,一经感染便终生携带病毒,最终因致 死性感染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
26
免疫性
一般HIV感染后经2-3周(或更长)后均可 产生HIV抗体,但对机体无保护作用。
检测抗体对筛查(如供血者)和确认HIV 感染非常重要。
27
HIV感染临床表现包括四个阶段 Nhomakorabea 原发感染急性期、 无症状潜伏期、 AIDS相关综合症 典型AIDS
28
原发感染急性期
病毒感染机体后开始大量复制,引起病毒血症, 此时期从血液、脑脊液及骨髓细胞可分离到病 毒,从血清中可查到HIV抗原。
血液传播:主要是带HIV病原的各种血液制品,如血 液、血浆、凝血因子等输入体内感染发病,另外, HIV携带者或病人微量血液污染的注射器、针头、针 灸针等也可传播此病。

免疫缺陷病总论及护理PPT课件

免疫缺陷病总论及护理PPT课件

自身免疫疾病
免疫缺陷病患者易发生自 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 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 炎等。
临床表现多样性
不同类型免疫缺陷病临床 表现各异,需结合病史、 体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进 行诊断。
02
免疫缺陷病的护理
日常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预防接种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减少感染的风险。
根据患者的免疫缺陷类型和程度,制 定个性化的预防接种计划,提高免疫 力。
发病机制与病因
01
02
03
遗传因素
部分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由 基因突变引起,具有遗传 性。
感染与免疫损伤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可由病 毒、细菌等感染引起,导 致免疫系统受损。
药物与免疫抑制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 物可引起免疫系统功能抑 制。
临床表现与诊断
反复感染
免疫缺陷病患者易受各种 感染侵袭,如细菌、病毒、 真菌等。
免疫缺陷病总论及护理 ppt课件
• 免疫缺陷病概述 • 免疫缺陷病的护理 • 免疫缺陷病的治疗 • 免疫缺陷病的预防与康复 • 免疫缺陷病研究进展
01
免疫缺陷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免疫缺陷病定义
指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或遭受 损害所致的免疫功能缺陷引起的 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类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继发性免疫 缺陷病、联合免疫缺陷病等。
特殊护理
隔离保护
对于易感染的患者,采取隔离保 护措施,减少外界病原体的接触。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呼吸、心率 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情况。
用药护理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确保药物 疗效的发挥,同时注意观察不良反 应的发生。
03

第八章免疫缺陷病(一)PPT课件

第八章免疫缺陷病(一)PPT课件

记忆性 B细胞
T细胞不表 达CD40L
T细胞表 达 CD40L
IgM
未活化 B 细胞
B细胞大 量凋亡
IgM
IgM
B细胞活 化受祖
㈡ T细胞缺陷性疾病
表现为体液与细胞免疫应答无能,患者反 复发生致命性病毒、霉菌、分枝杆菌和寄 生虫感染。
-
16
㈡T细胞缺陷性疾病
1. DiGeorge综合症
*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因T细胞不能成熟而 致细胞免疫缺陷。
遗传因素 免疫系统器官发育不全 体液免疫缺陷 细胞免疫缺陷 联合免疫缺陷 吞噬细胞 补体系统缺陷
•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伴随其它疾病 营养不良 肿瘤 感染:HIV、HTLV 其它:手术、创伤、 烧伤、脾切除 其它疾病治疗 免疫抑制治疗
-
4
三、一般特征
⒈感染 最常见表现,死亡的主要原因。
⒉恶性肿瘤 T细胞免疫缺陷者恶性肿瘤的发病 率比正常人群高100~300倍。
导致的免疫功能不全. •有遗传倾向性 •儿童居多占一半以上
-
6
-
7
-
8
㈠ B细胞缺陷性疾病
B细胞发育停滞 → 先天性B细胞缺乏 或分化成熟障碍。
-
9
淋巴干 细胞
B B B
原发性B细胞免疫缺损
XLA
XHLM CD40L基
因缺陷
btk基因
突变 sIgM
T
T
T
TT
前B细胞
IgG/IgA/IgM/ IgD/IgE
Oral thrush.
Severe angular cheilitis in AIDS
-
46
-
47
AIDS诊断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致葡萄膜炎讲课PPT课件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致葡萄膜炎讲课PPT课件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致葡萄膜炎概述
定义和分类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致葡萄膜炎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眼部炎症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可以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致葡萄膜炎分为多种类型,如前葡萄 膜炎、后葡萄膜炎等
不同类型的葡萄膜炎在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差异
了解葡萄膜炎的定义和分类有助于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
个体化治疗和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 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 生存率。
综合治疗是针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致 葡萄膜炎的多种症状和并发症采取多种 治疗手段,以达到全面控制病情的目的。
个体化治疗和综合治疗的实施需要医生具 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以确保治 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06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致葡萄膜炎的病例分 享和讨论
典型病例的介绍和分析
病例1: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和诊断过程 病例2:患者情况、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 病例3:患者情况、并发症和预防措施 病例4:患者情况、诊断和治疗方案
病例讨论和总结
病例1:患者A,男性,45岁,因眼部不适就诊,诊断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所致葡萄膜炎
病例2:患者B,女性,38岁,因视力下降就诊,诊断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所致葡萄膜炎
病例3:患者C,男性,52岁,因眼部疼痛就诊,诊断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所致葡萄膜炎
病例总结:以上病例均表现出眼部不适、视力下降、眼部疼痛等症状,通 过诊断和治疗,病情得到控制
对未来研究和治疗的启示和建议
深入研究HIV 与葡萄膜炎的 关联机制,为 预防和治疗提 供理论依据。
深入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有助于发现潜在的治疗靶点,为新药研发提供方向。 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漏诊和误诊。 促进跨学科交流与合作,推动免疫学、病毒学等相关领域的发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_(00001)PPT幻灯片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_(00001)PPT幻灯片
两个辅助性T细胞决定簇T2和T1分别在105-117位的C1区 和421-436位的C4区,一个主要细胞毒T细胞决定簇位于第 308-322位,与V3区有部分重叠。另有3个较弱的细胞毒T细 胞决定簇在gp41上。 3. CD受体结合区 该去位于423-427位。
谢谢!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主讲人:陈慧 组员:李雪、袁飞、张洁、赵叶、李淼、何芳方
十大误解
误解1:不必担心HIV病毒,因为现在有药可治 误解2:近距离接触HIV阳性病人会感染HIV病毒 误解3:HIV会通过蚊子传播 误解4:我感染了HIV病毒,我的人生结束了 误解5:口交不会感染HIV病毒 误解6:我是异性恋,不会成为HIV阳性患者 误解7:我正在接受治疗,所以不会传播HIV病毒 误解8:我的伴侣和我都是HIV病毒携带者,所以没必要再采取更为安全的
血液 血液制品 性传播 母婴传播
HIV的感染
HIV主要感染T4淋巴细胞,也可以感染其他类型如B淋 巴细胞和单行核细胞。
HIV感染后可引起明显的病变,形成多核巨细胞,并导 致死亡。
HIV病毒可以通过感染细胞扩散到全身,已在淋巴细胞 、胸腺、脑、脾等组织发现了该病毒。
二、HIV基因组及其 编码的蛋白
HIV编码的主要蛋白及其功能
基因产物
Gag Pol Env
TAt(tat-3) Rev(Art /Trs)
Vif(sor)
功能
核心蛋白 多种酶功能 包膜蛋白 RNA沉默抑制因子,转录激活子 调控RNA剪切和运输,与RRE结和增
加env的翻译 侵染因子,病毒在巨噬细胞扩散
HIV膜蛋白主要功能区

pol基因编码病毒复制所需的酶类包括反转录酶P66 、整合 酶P32
pol和gag重叠区域的一段序列PR基因编码蛋白酶p1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ppt课件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ppt课件
急性感染期
HIV大量复制,CD4+ T细胞数量 急剧下降,出现病毒血症和免疫
系统急性损伤。
无症状感染期
病毒复制趋于稳定,CD4+ T细胞 数量缓慢下降,免疫系统逐步受损 。
艾滋病期
CD4+ T细胞数量降至临界值以下, 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出现各种机会 性感染和恶性肿瘤。
04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表现
Hale Waihona Puke 01急性期通常在感染HIV后的2-4周内出现,表现为发热、头痛、恶心、呕吐、
腹泻、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02
无症状期
急性期过后,患者进入无症状期,此阶段可持续数月至数年不等。期间
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病毒仍在体内复制,逐渐破坏免疫系统。
03
艾滋病期
随着免疫系统严重受损,患者进入艾滋病期,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恶
通过检测血液中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来评估免疫系统受损程度。正常情况下,CD4+T 淋巴细胞数量应该在一定范围内,而HIV感染会导致其数量显著下降。
05
治疗策略与药物选择
抗逆转录酶药物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
通过阻止病毒RNA逆转录为DNA来抑制病毒复制,常用药物有齐多夫定、拉米 夫定等。
02
HIV结构与生命周期
HIV病毒结构组成
01
02
03
核心结构
包括病毒的RNA基因组以 及与之紧密结合的逆转录 酶等酶类。
衣壳蛋白
包裹核心结构,维持病毒 颗粒的完整性。
脂质包膜
来源于宿主细胞,包含病 毒特有的糖蛋白,如 gp120和gp41。
复制过程及生命周期

免疫缺陷疾病PPT课件

免疫缺陷疾病PPT课件
监测网络
建立免疫缺陷疾病的监测网络,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及时掌握疾病流行趋势和动态变 化。
建立完善的预防与控制体系
预防策略
制定针对免疫缺陷疾病的预防策略,包括疫苗接种、生活方式的调整、环境改善等方面,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控制措施
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如隔离治疗、追踪接触者、消毒等,防止疾病传播和扩散。
环境因素
感染、药物、辐射等环境因素也可能 导致免疫系统受损,引发免疫缺陷疾 病。
03
免疫缺陷疾病的临床表现
感染易感性增加
总结词
免疫缺陷疾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对感染的抵抗能力降低,容易感染 各种病原体。
详细描述
免疫缺陷疾病患者的感染易感性增加,容易感染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 常常出现反复感染、感染难以控制等症状。常见的感染包括肺炎、肠道感染、 皮肤感染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免疫活性分子
包括抗体、补体、细胞因 子等,它们在免疫应答和 信号传递过程中发挥重要 作用。
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
识别自我和非我
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区分 自身组织和外来病原体, 从而对非我成分产生免疫 应答。
记忆功能
免疫系统具有记忆功能, 能够记住曾经接触过的病 原体,并在再次接触时快 速启动免疫应答。
调节机制
免疫系统通过多种调节机 制,如负反馈调节等,来 维持自身稳定和正常的免 疫应答。
02
免疫缺陷疾病介绍
免疫缺陷疾病的定义与分类
免疫缺陷疾病的定义
免疫缺陷疾病是指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或遭受损害,导致免疫功能不全或丧失 ,从而引发一系列感染、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缺陷疾病的分类
根据发病原因,免疫缺陷疾病可分为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疾病 两大类。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全,而获得 性免疫缺陷疾病则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因素引起的免疫系统损害。

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性肾损害科普宣传PPT课件

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性肾损害科普宣传PPT课件
HIV感染者在肾脏方面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包 括肾小管损伤和肾小球肾炎。
这些损害可能由病毒直接感染肾脏细胞或由免疫 反应引起。
什么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及其对身体的影响? 肾损害的潜在风险
HIV相关的肾损害可能导致慢性肾病,进一步影 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早期识别和治疗至关重要,以防止肾功能恶化。
如何预防HIV感染及其引发的肾损害? 安全性行为
使用安全套和避免共用针具是预防HIV传播的 重要措施。
教育公众提高对HIV的认识,减少感染风险。
如何预防HIV感染及其引发的肾损害? 定期检测
高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HIV检测,以便及早发 现和治疗。
早期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毒载量,减少并发 症的发生。
如何预防H普宣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及其对 身体的影响? 2. 谁会受到HIV感染性肾损害的影响? 3. 何时需要检测肾功能? 4. 如何预防HIV感染及其引发的肾损害? 5. 如何治疗HIV相关的肾损害?
什么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及其对身体的影响?
母婴传播是HIV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可能影 响到胎儿的健康。
谁会受到HIV感染性肾损害的影响? 长期生存者
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HIV患者,尽管可以 延长生命,但仍可能出现慢性肾病。
这些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肾功能。
何时需要检测肾功能?
何时需要检测肾功能? 定期体检
HIV感染者应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测,尤其是在开 始抗病毒治疗后。
谁会受到HIV感染性肾损害的 影响?
谁会受到HIV感染性肾损害的影响?
高风险人群
易受HIV感染的群体包括男性同性恋者、注射 毒品者和性伴侣较多的人群。
这些人群感染HIV后,肾损害的风险也相对较 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P6
pol基因编码病毒复制所需的酶类包括反转录酶P66 、整合 酶P32
pol和gag重叠区域的一段序列PR基因编码蛋白酶p10
env编码包膜糖蛋白gp160的前体,最终被切割为gp120和 gp41组成外膜蛋白
HIV-1感染小神经质细胞和巨噬细胞过程中信号 转导及与其受体cd4和辅助受体相互作用示意图
两个辅助性T细胞决定簇T2和T1分别在105-117位的C1区 和421-436位的C4区,一个主要细胞毒T细胞决定簇位于第 308-322位,与V3区有部分重叠。另有3个较弱的细胞毒T细 胞决定簇在gp41上。 3. CD受体结合区 该去位于423-427位。
谢谢!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主讲人:陈慧 组员:李雪、袁飞、张洁、赵叶、李淼、何芳方
十大误解
误解1:不必担心HIV病毒,因为现在有药可治 误解2:近距离接触HIV阳性病人会感染HIV病毒 误解3:HIV会通过蚊子传播 误解4:我感染了HIV病毒,我的人生结束了 误解5:口交不会感染HIV病毒 误解6:我是异性恋,不会成为HIV阳性患者 误解7:我正在接受治疗,所以不会传播HIV病毒 误解8:我的伴侣和我都是HIV病毒携带者,所以没必要再采取更为安全的
HIV-1中的gp160由845-87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在 第511位被蛋白酶切割后产生gp120和gp41,其氨 基末端与其他分子以非共价键形成结合。 1.主要抗原决定簇
包括V3区的主要抗元决定簇及若干个较弱的决定簇,其中 有两个分别位于gp41的616-632位和724-751位。 2.T细胞决定簇
1、HIV基因组结构 2、由两条单链正链RNA组成,每个RNA基因组约为9.7kb。
2、HIV编码的蛋白质及其主要功能
HIV具有独特的粒子结构,结构蛋白包括4个基因:
gag基因编病毒的核心蛋白
前体蛋白( p55)蛋白酶
p17、p24、p15
p17、p24形成内膜蛋白
(MA) 、 外壳(CA) 、p15形成核衣壳蛋白(NC)P7
血液 血液制品 性传播 母婴传播
HIV的感染
HIV主要感染T4淋巴细胞,也可以感染其他类型如B淋 巴细胞和单行核细胞。
HIV感染后可引起明显的病变,形成多核巨细胞,并导 致死亡。
HIV病毒可以通过感染细胞扩散到全身,已在淋巴细胞 、胸腺、脑、脾等组织发现了该病毒。
二、HIV基因组及其 编码的蛋白
性交措施 误解9:我可以及时发现伴侣是HIV病毒携带者 误解10:艾滋病是种族灭绝工具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滋病 (AIDS)诱发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该 病毒在分类上属反转录病毒科慢性病 属中的灵长类免疫缺陷病毒亚属。
人类免疫缺陷病:HIV-1 、 HIV-2
传播方式
HIV编码的主要蛋白及其功能
基因产物
Gag Pol Env
TAt(tat-3) Rev(Art /Trs)
Vif(sor)
功能
核心蛋白 多种酶功能 包膜蛋白 RNA沉默抑制因子,转录激活子 调控RNA剪切和运输,与RRE结和增
加env的翻译 侵染因子,病毒在巨噬细胞扩散
HIV膜蛋白主要功能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