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新教材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写作导学案把人物写鲜活写人要事例和细节教案

合集下载

单元写作任务 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1)

单元写作任务 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1)

(2)以形传神写肖像 果戈理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肖像主要指人的容貌、神情、姿态、 衣饰等方面。肖像刻画更要以形写神,形神俱似,不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有的同学平时不太留心观察他人,提笔作文时,就全是些陈词滥腔儿,美人 都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都是瓜子脸儿、柳叶儿眉;写坏人则离 不开尖嘴猴腮、贼眉鼠眼、满脸横肉……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 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要把人物写活、写真,须写出他有别于他人 的个性来。
2.以《你我走过的日子》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突出细节描写,不少于 800字。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 参考例文
你我走过的日子 你我走过的日子,值得回忆;你我走过的日子,值得怀念。我生长在农 村,从小父母就为了生计去城里打拼,爷爷也很早就离开了我们,所以每当 在落日的余晖下,在晚风升起的炊烟中,我只能与年迈的奶奶相伴而随,形 影不离。当每天的太阳升起之时,我就开始紧紧地跟在她的身后,唯恐把自 己丢在小路上,这样的日子平淡而温馨悠远。
“想吃奶奶包的馄饨了,就来找奶奶。”奶奶用颤动的手缓缓拉开了门。 我的声音有些发哑。“嗯。”我轻轻点了点头,跨出门外,快走几步,消失 在黑夜中。背后传来了饱含恋恋不舍的关门声。 “今人不见古时月,古月曾经照今人。”而今,奶奶去世已三年,我独立小 院,想从其中寻得一丝奶奶的气息。[6] “奶奶,您在天堂过得好吗?”我望着明月,轻轻地问道。[7]
夏天的夜晚是那么闷热,四周一片寂静,你和我就相依在门口的老槐树下纳凉, 我半躺在你的怀抱里,享受着你手中那把蒲扇轻摇带来的丝丝凉风。星星也像怕热 似的不知道躲哪去了,只有一轮圆月静静地停在我们的头顶,俯瞰着大地上的万物。 偶尔邻居一两声低语夹杂着村口的犬吠,把整个夜晚衬得幽静而旷远。夜色中,我 看到了你那满头银发在隐约闪烁,就好奇地问:“奶奶,你的头发怎么和月亮一样白 啊?”你笑眯眯地看着我,一脸神秘地跟我说:“因为奶奶是从月亮上来的。”“奶奶,月 亮上好玩吗?和这里一样吗?”我睁大着双眼好奇地问。“好玩啊,有美丽的嫦娥、聪 明的白兔……”你每次都津津有味地讲着。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很幸福,因为我有一 个从月亮上来的奶奶,而且一直在陪伴着我,呵护着我。奶奶的声音在黑夜里慢慢 地氤氲,就如同一朵开在我心里的花,把远离父母的孤独和胆怯一起冲淡。无数个 夏夜就这样过去了,现在想想和你在一起的日子虽然很简单,甚至乏味,但那从我手 指间流逝的夏夜,还有你那奇幻的故事将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烛照着我的远方道 路,让我感到人生不再苦短,生命也有另一种美丽。

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热爱劳动单元写作训练2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热爱劳动单元写作训练2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单元写作训练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我们之所以常被先进人物感动,是因为这些事迹反映了人间的真善美,表现人们对美好事物共同的追求。

也许我们身边没有名闻遐迩的“楷模”和“新闻人物”,但一定会有美好的人与事。

能发现人世的美好,能从身边找到值得学习、尊敬的人物,生活和写作都会变得有意义。

描写人物,要注意选取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特征。

那么,什么是典型事例呢?典型事例是指那些特征独特,最有代表性,能有力刻画人物,能集中表现主题的事件。

简言之,所选的事例必须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以千字左右的篇幅写一个人,要让读者对人物有印象,比较好的办法,是选取典型事例,勾勒人物形象,反映他的主要性格和品格。

写袁隆平就要突出他孜孜以求的精神,写他坚持真理、不断创新的研究历程。

写钟扬,则通过他长期在西藏采集种子的事迹和他有关生命意义的言论,表现他火一般的生命激情。

那么,如何选取典型事例呢?方法一:多事反映一品质。

注意从不同角度选择典型事例,写作时分清主次,详略得当。

如:《老王》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多件事反映了老王善良的品格。

方法二:多事反映多品质。

写人要注意体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避免单一化,可以选取不同的生活侧面真实地表现人物,让人物有“立体感”。

如本单元的几篇人物通讯,都是借助多件事,反映袁隆平、张秉贵、钟扬等人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

方法三:一事反映一品质。

事件要典型,有代表性。

事件要完整,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要交代清楚,重点放在人物的描写上。

如鲁迅《一件小事》写车夫主动扶着老女人去了巡警分驻所,凸显车夫高大无私的形象。

和典型事例同样重要的,是真实感人的细节。

很多情況下,能让别人留下深刻印象,不是典型的事,而是生活工作的细节(或“画面”)。

公交车上,下班的农民工担心自己的工作服太脏,有座位也不坐;一名同学考试没通过,仍然庄重地把试卷折叠整齐收进书包,向老师微笑告别;急诊室的抢救失败了,患者家属反而安慰哭泣的护士……抓住这细节,只要用一二百字就能写活场景中的那些人,让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站立在读者面前。

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课件(12张):第2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 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

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课件(12张):第2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 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

个性化的发展规划。——致力于教育,写,为我
这些典型事例,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人 们塑造出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
物进行刻画,表现出人物思想性格的 性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
不同侧面,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刻印象。
例文点评
“自私”的奶奶 车稳稳地停在奶奶家门口,我们要回南京了,来与奶奶告别。 每年秋天,老家不少人家都会做起养蚕卖茧的生意。奶奶家 的院子被一辆大卡车占据了一大半,人们正忙着称重、装车、 结账。最近阴雨连绵,枯萎的桑叶和干瘪的蚕茧被随手丢弃, 地上一片狼藉。
点评文中的奶奶,就是我们生活中普通的人。她可能没有文 化,可能显得“自私”,但她的确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家人。文 中写奶奶做红烧肉让“我们”带走、奶奶在餐桌上为“我”“护 菜”和奶奶送给“我们”煮好的嫩玉米,这些很好地显现了奶奶 的个性。奶奶的爱虽然“自私”,但能打动人心,因为她的爱是 人心最直接、最本真的反映。这样质朴的选材,增强了自然 鲜活的真实感,让人回味无穷。
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
写人最要紧的是把人写活,要写出每个人的个性特点。怎样 写出一个人的特点呢?可以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 理活动等方面来写,但尤其要抓住典型事例来写,要注意通过一 个或几个事例来表现这个人的特点。因此写作此类文章时,我 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选取典型事例,要学会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 通过小事件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境界,通过小事件来体 现大主题。而在事件的叙述过程中更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性 叙述(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和过程),还要注意在叙述中融入描 写,特别是典型细节的描写,力求生动具体地刻画出人物的特点, 展现其性格特点,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性,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团火,温 (3)将孩子生病的事情放在一 (3)他把女儿送进了医院,在上班的路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件第二单元单元写作导学案把人物写鲜活——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件第二单元单元写作导学案把人物写鲜活——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

二、精选事例 人物的特点是通过事例来表现的,因此,事例的典型与否直接影响着人物形象是 否鲜明。那么怎样精选事例呢? 1.以小见大。在写作时,不一定非要写伟人壮举,有时候一些凡人小事,只要我 们用心去感受,写出来一样能成为好文章。关键是要带着感情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发现生活中能让我们触动的细节。事虽细、虽小,只要选得好,一样能感人至深。比 如梁实秋先生写梁启超的文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不写“公车上书”,不 写维新变法,却选择写一次普通的演讲,将梁启超的严谨、睿智、幽默、爱国等形象 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言为心声,成功的语言描写能很好地表现出一个人的性格和心理。但要注意两 点,一是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经历。如果写一个农民,张口诗文、书面语, 显然是不合适的。二是人物语言要提炼加工,避免有话必录和拖泥带水的现象。比如 一个学生写她妈妈来送饭,边吃边聊,二大爷家的狗死了,邻居去赶集拾了个钱包, 这些不知所云的事情都通过妈妈的口说出来。这些与中心无关的话应该删除。
语言描写,表现出母
切从头学起的不易,又补上一句,“也为之前没有好好照 亲为自己没照顾好孩
顾你道歉,因为我对学生们也有老师的责任。”我摘下眼 子的自责之情。
镜,散溢的香气迷了眼睛,那一份担当却永远记在我心头。
这不正是你给我的最温暖的行囊吗?
高考一天天近了,你的眉梢挂满了女儿即将成人的欢 欣,眼角却缀上了女儿即将远行的悲伤。高中生活未完, 你却早早地开始筹划我的大学、我的工作。
(3)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 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我分明感觉到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 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 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 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觉。妈妈的目光又滑 到了我的脸颊上,似乎在找寻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找她自己的影子;又似乎在欣 赏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欣赏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艺术品。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学习任务《写人要关注典型事例和细节》课件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学习任务《写人要关注典型事例和细节》课件

(3)、锤炼语言。
• 福楼拜曾说:“最准确的形容词,最准确的动词, 最准确的名词……只有一个,也就是最准确的 那一个。”锤炼语言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巧用 动词,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特征;巧 用形容词,调动读者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 种感觉参与阅读;巧用叠词、数量词,以最少的 词语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3)奇妙立意构思,角度新颖。
• 苏轼《题西林壁》云:“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一个对象,选择的 角度不同,看到的景象就不同。叙述事件也 是这样,选择新颖的角度,奇妙安排情节,则 可以写出不一样的事例效果来。
• 如:朱自清的《背影》,选择了一个最佳表 现角度--“背影”,并把它转化为艺术美。
• 抬眸,看向眼前那座黑色的建筑,凄惨的语言在愤慨地控诉, 三十万鲜活生命,就在兵荒马乱中湮灭。侵华日军斩断了 古都的血脉,刀光剑影里,冰凉的刺刀与滚烫的鲜血,满目 疮痍的凄凉,国破家亡的屈辱啊,在这深红土地下翻滚、沸 腾、怒吼、战栗!
•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如醉如噎。
• (节选自高考优秀作文《黍离》)
可以是含蓄蕴藉的“犹抱琵琶半遮面”。要根据情况,
灵动抒情,渲染“动情点”。

如鲁迅在《故乡》里写“我”返乡时和闰土相
见:“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表情;动着嘴
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
叫道:‘老爷! ……’我好像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
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
• 点评:
• 通过所见所闻所感,以“黍离”为意象,将 南京乃至整个国家的兴衰荣辱如云烟般卷 来散去,在读者眼前快速呈现,景象的色调 不断变换,从寒光逼人的铿锵铁骑、层峦叠 嶂的紫峦,到阴森至极的侵犯历史……作者 以深情的笔调、流畅的语言抒写了那震撼 人心的“黍离之悲”,深情隽永却又含而不 发。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二单元《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教学简案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二单元《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教学简案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二单元《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教学简案【学习目标】学习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选取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特征;写出真实感人的细节。

【重点难点】掌握典型事例的选取原则,学习细节描写的几种方法。

【教学过程】一、学习导入有多少人,难以忘怀;有多少事,记忆犹新。

生活中总有一些感人的画面,难忘的人,触动我们的心灵。

当你将这些人和事,定格画面,付诸笔端,形成文字,你的情感和思想也将随之沉淀和升华。

因此,写作也是心灵成长的过程。

那么如何写好人物呢?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人物通讯,给了我们写作的启发。

那就是——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

二、学习任务分析(一)知识要点1.写人记叙文的构思过程:明确写作对象,确立性格特点,选取典型事例,做好详略安排2.典型事例的选取原则:贴近生活、恰当突出、立体全面3.细节描写的几种方法:贴着人物、利用环境、善用修辞(二)承担的单元任务根据本单元人物通讯深入挖掘典型事件以表现人物精神的特点,理解“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的写作方法,完成“写一个熟悉的劳动者”的作文任务。

三、学习活动(一)明确构思过程1.明确写作对象,确立性格特点2.选好典型事例3.做好详略安排4.模拟练习(二)完善写作表达1.课文细节示例2.细节描写的具体方法3.模拟练习四、课堂小结我们热爱生活,常常不是因为“理”的训诫,而是被美好的人和事感动,被芸芸众生的美丽心灵和善良行为感动,进而形成美好的情感和思想。

关注身边平凡、熟悉的人,从一个个看似平常的细节中发现人物的性格和品质,选择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典型事例,由此写出美好的文字。

我相信,写作会让我们在观照社会和自我中完成心灵的成长。

五、课后作业完成单元学习任务四:教过两代人的山村小学教师,抗击疫情护佑生命的医护人员,精心擦拭每一块玻璃的保洁阿姨,春耕秋收辛勤劳作的农民,等等。

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关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少事也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
对典型事例进
某同学想写他的姥爷,希望突出姥爷的勤劳能干、热心善良、关爱家人
的模特拟点练,习选出典型的事例并考虑详略安排。
勤劳能干、
关爱家人
1.姥爷不识字,凭用眼看,学会修车。木工电工都会一点儿。 2.大家爱找姥爷帮忙,尊敬他。姥姥总是埋怨姥爷帮人白干活,姥爷沉默不语。 3.姥爷退休后闲不住,打零工干活。 4.姥爷喜欢种花,选择不同配比的肥料,悉心照料。 5.姥爷不爱去饭馆,在家做饭爱做面食。 6.姥爷自己结网打渔,鱼总是分给周围朋友。 7.姥爷学会用手机网购,很得意。 8.疫情期间,姥姥生病住院,姥爷不放心,执意独自陪护。 9.我想种丝瓜、养小鸡体验自然,姥爷都满足。
• ①细节不典型 • ②描写不具体 • ③描写不生动
【失误段】 我们孙老师长得非常漂亮。
【升格段】
• 孙老师脸若银盘,眉不画而翠,眼似水杏,唇 不点而红,身材高挑,体态轻盈。即使我再匆忙再 烦躁,都会因见到你的顿时间安静下来。同学们总 会在遇到你的时候忘却了自己,忽略了世界,只会 驻足凝视你,认真欣赏你的容颜。
(3)立体全面
1.写著作;2.办讲座;3.关心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 热心科普
4.对转导师学生的“接盘”和“兜底”;
5.根据学生特点定制个性化发展计划;
→责任担当
6.鼓励帮助西藏等地区考生报考研究生。
4.做好详略安排 1.抱小孩的女顾客; 2.赶火车的顾客; 3.不讲理的女顾客; 4.面带病容的女顾客(详写); 5.克服焦虑认真工作; 6.农民顾客的质问; 7.过去遭兵痞打骂; 8.刻苦钻研(略写); 9.顾客的安慰及感谢; 10.群众来信赞美。
方法探究
选用典型细节,真实细致描画
抓住人和物的典型特征,运用美术笔法, 精工细笔,描画出人物的细部相貌和事件的细 微进程。这是细节描写最常见常用的方法之一。

第二单元写作+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写作+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精选真实、贴近生活的事例充满生活气息、富于时代特色的真实的事例,才容易写出真情实感, 需要我们平时细致观察身边的人、事、物。
2.多角度选择事例,让人物形象丰满写作时搜集人物资料,从多角度选材,从多维度去观察、思考,可
以通过“正面描写十侧面描写”的方法,同时结合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具体写出人物的特点。
导入
让人物“立”起来,说到底就是要写出人物的特点,写出一个人有别 于他人的东西。要想展现出这些特点,离不开典 型事例和细节的运用。
03要有求真求善求美的心 和同情同理心,写好写 人的文章。
01了解“细节”和“典型 事例”的内涵
02合理运用“典型事 例”,打造精彩细节
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壹 精选典型事例,丰富人物形象
哪些是典型事例?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 贾蓉借玻璃炕屏 × 抄检大观园晴雯之死 X
1.改变人物命运的事件;2.改变社会现状的事件;3.与众不同的事件(横向,纵向,自身); 4.面对困难的事件;
1.以事写人,搜集生活事例确定写作对象,记录自己与其接触的点点滴滴2.加深认识,挖掘深刻主题合并同类事件,思考共同特征,加深人物认识3.甄别取舍,选出典型事例合并同类事件,思考共同特征,加深人物认识
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刷子李刷墙的动作比喻成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把被刷完的墙面比作雪白的屏障。描写了刷子李刷墙时娴熟的动作以及被刷完的墙面是多么完美, 塑造了刷子李技艺高超的人物形象。
坚守讲台、传播知识是教师的真善美;探索未知、造福人类是科学家真善美家; 无私奉献、服务群众是公务员的真善美; 春耕秋收、辛勤劳作是农民的真善美;■■每个劳动者的身上都充满了真善美。
写人要注意体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避免单一化,可以选取不同的生活侧面真实地表现人物,让人物有“立体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目标掌握写人记叙文事例选取与细节描写的方法。

文题速递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

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学生佳作你是我最温暖的行囊“你妈不中用,连个行囊都打点不好。

”你把一件校服叠好又展开,低语里塞满自责。

你刚染不久的发根又有了白色,顽强地向下延伸着。

“妈,这两天就考完了,要什么行囊……”我忙宽慰你,心头却一酸:怎么会呢?你是最会打点行囊的人啊!还记得吗?小时候家里不富裕,住的也偏远,你嫌周边的书店好书太少,毫不吝惜地带我坐火车去城里买书,当日往返,去时带书上路,回时载书而归。

绿皮火车哐啷颠簸,把你教我识字读书的声音推进灿烂的阳光。

小小的人儿眯起眼睛,看着书堆上的母亲,书声琅琅中,对阅读的热爱就悄然镌进了心魂。

还记得吗?初中时你工作正忙,我准备考试,你也在领着学生备考,到紧张时,大家都从家中带饭,可你一直不会做饭,所以当那一碗热腾腾的蛋花汤从你手里变戏法般地端上来,我既惊讶又感动。

“这是妈妈作为母亲的责任。

”你笑着轻描淡写掉一切从头学起的不易,又补上一句,“也为之前没有好好照顾你道歉,因为我对学生们也有老师的责任。

”我摘下眼镜,散溢的香气语言描写,透出母亲的自责之情。

肖像描写,写出了作者对母亲的关爱之情。

书声琅琅,透出母亲对孩子无尽的亲情。

细节描写,写尽母爱。

语言描写,表现出母亲为自己没照顾好孩子的自责之情。

迷了眼睛,那一份担当却永远记在我心头。

这不正是你给我的最温暖的行囊吗?高考一天天近了,你的眉梢挂满了女儿即将成人的欢欣,眼角却缀上了女儿即将远行的悲伤。

高中生活未完,你却早早地开始筹划我的大学、我的工作。

“等你去上大学,我们就去那座城市租房子,你喜欢旅游,我就给你打点行囊……”你自语着,又仿佛意识到我爱自由的天性,低头叹息:“老了,不但帮不了你,还净给你添麻烦,成了儿女生活旅程上的负担了……”我眼睛一红,还是忍不住眼泪,没有说什么,只是把你曾经白嫩的手攥了又攥。

上车了,发车了,你说要来看我,在路口送我一送,我笑你,不过是一场高考,又是打点行囊,又是“长亭”相送,这么盼我远行,可坐在车里,依然探头张望。

下一个路口,再下一个路口,你本就高挑的身材,又踮着脚尖,伸长脖颈,延望着汹涌的车流。

我知道你看见我了,微笑,挥手,缩头,我的泪终于流了下来,痛痛快快。

你啊、你,总说自己不会打点行囊,却不知你的爱是我最温暖的行囊,伴我一生,走向那么远、那么远的地方……对偶句的运用,使文章极富文采。

动作描写,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挂念。

总评文章开篇用母亲的话语先声夺人;接着独立一段,写自己对母亲的观察与打量;再接下来写自己对母亲的宽慰,并对小时旧事进行细致描写;然后用两段文字写母亲用行动教育和滋养了“我”;最后作者的笔触回到送考的场景,描写细节;结尾回扣母亲开篇的话语,抒发感情,点明题旨。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记叙文写作的灵魂,是决定记叙文成败的关键,怎样才能把人物写得鲜活,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呢?一、抓住特征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写人物就要抓住这些与众不同的特征来写,这样写出的人物才能成为典型,成为独特的“这一个”。

《红楼梦》所写人物极多,有名有姓的就有七百多人,这些人物各有特点,就算描写贵族青年的美貌也能写出不同来。

《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俏美、宝玉的俊美、林黛玉的娇美通过外貌描写,完美地表现出来。

同学们写作文也应如此,写自己的老师,让人读后觉得这就是你们班的老师,而不是其他班的老师。

要抓住人物特征,首先要有预设,要打腹稿,是要表现人物的朴实、善良、关爱、负责,还是表现人物的幽默、乐观、勤劳、坚强,先定出纲要来,纲举才能目张。

然后再精选能表现人物这一特点的故事,运用多种技巧精细刻画。

二、精选事例人物的特点是通过事例来表现的,因此,事例的典型与否直接影响着人物形象是否鲜明。

那么怎样精选事例呢?1.以小见大。

在写作时,不一定非要写伟人壮举,有时候一些凡人小事,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写出来一样能成为好文章。

关键是要带着感情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发现生活中能让我们触动的细节。

事虽细、虽小,只要选得好,一样能感人至深。

比如梁实秋先生写梁启超的文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不写“公车上书”,不写维新变法,却选择写一次普通的演讲,将梁启超的严谨、睿智、幽默、爱国等形象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脱俗出新。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大多数同学写人写事落入俗套,比如,写老师总是雨天里的一把伞、缺席后的一堂课、失败后的一番话、暗夜里的一盏灯……写父母总是感冒发烧背“我”去医院,星期天来给“我”送钱,大休回家做了一顿好饭……更糟糕的是有些同学不考虑中心,什么事都写,什么话都说,写出的作文就像生活实录,落入俗套。

那么,怎样才能出新呢?必须艺术加工。

首先,尽量避免写陈旧的题材,要选择新鲜的故事来写。

其次,巧妙安排情节,陈旧的故事写出不一样来。

比如写父母给“我”送饭,安排个雨雪天气;写回家,不写大休回家,而是意外提前回家,看到桌子上不再是山珍海味,只有馒头和咸菜。

再次,要删除与中心无关的文字。

三、精细描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通过描写可以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描写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包括环境的烘托,他人的对比、衬托等。

1.外貌描写,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性格,表达作者情感。

外貌描写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符合这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或性格。

《祝福》中“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的描写非常符合祥林嫂的身份。

二是要善于细致精确地描绘人物外貌最富特征的部分,抓住最突出的特点来写,切莫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

鲁迅就特别擅长“画眼睛”,他在《祝福》中14次写到样林嫂的眼睛,每一次眼神的变化,都透露出人物当时的心理和性格的变化。

学生在作文中也可以抓住人物最富特征的体貌特征来写,母亲的手、父亲的脊背、老师的眼镜等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对象。

2.言为心声,成功的语言描写能很好地表现出一个人的性格和心理。

但要注意两点,一是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经历。

如果写一个农民,张口诗文、书面语,显然是不合适的。

二是人物语言要提炼加工,避免有话必录和拖泥带水的现象。

比如一个学生写她妈妈来送饭,边吃边聊,二大爷家的狗死了,邻居去赶集拾了个钱包,这些不知所云的事情都通过妈妈的口说出来。

这些与中心无关的话应该删除。

3.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

心理描写要把人物心理活动的过程展现出来。

一个学生写《那脚印,那亲情》,大雪天父亲来学校看“我”,把盼望父亲到来、担心父亲不来、父亲没来后失望、突然见到父亲后惊喜的心理完整地展现出来,不仅使情节更曲折,也很好地衬托了父亲的形象。

一个学生写父亲来到教室外找自己,上自习的“我”没戴眼镜,扫了一眼这个“陌生人”,展开了丰富的心理活动,饶有情趣。

注意写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写人时,可以写“我”的心理活动,但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

因为别人心里是怎样想的,“我”无法知道。

4.动作描写,可以写的范围很广,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很多,作文时不可不加甄选信手拈来,为描写而描写。

既要避免动作游离于人物性格之外;又要避免动作相仿,陈词滥调,表现不出人物的形象特点。

孔乙己在咸亨酒店的柜台上“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活画出孔乙己的穷困潦倒而又死要面子。

1.请在以下情境中任选一个对其进行扩展描写,要求恰当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

(1)她骂他是懦夫。

(2)今天的自习课,教室里吵闹声特大,就在这时校长走了进来。

(3)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

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1)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2)今天的自习课,教室里吵闹声特大,就像中午的菜市场一样热闹非凡,就在这时校长悄悄地从门外走进来,脸上写满了气愤和严肃,怒视着有说有笑的同学们,大部分同学看见“杀气逼人”的校长,赶紧拿“装备”进行“伪装”:有的同学低头看着桌上乱七八糟的书本,不时用手摸摸下巴“沉思”;有的同学赶紧拿起放在桌上早已准备好的图画本“奋笔疾书”;有的同学借着书架的掩护,直接倒头装“死”……可坐在第一排的A同学对发生的这一切却浑然不知,仍然扭着脖子和身后的B同学说话。

当他发现全班只有他的声音在回荡时,他脸上的笑意慢慢地变成了恐惧,他仿佛感到后边有一束灼热的光照着他,他慢慢地转过头来,像丢了魂似的,手不停地抖动,他看到了门口阴沉着脸的校长,校长此时正盯着他,指着A 同学,A同学在那一刻心跳得就快要出来了,心道:“这下可完了,全完了,我……要被开除了,我不甘心啊,我还没有说够啊!”(3)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

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我分明感觉到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觉。

妈妈的目光又滑到了我的脸颊上,似乎在找寻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找她自己的影子;又似乎在欣赏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欣赏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艺术品。

2.从下列写作任务中任选一项,或自己设计一项类似的任务。

(1)生活中,总有一些人让我们难以忘记,请以“铭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写作指导话题的中心是“铭记”。

“铭记什么”“为什么铭记”“怎样铭记”是审题时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

由题目要求可以看出,铭记的内容应该是生活中让我们难以忘记的人,而铭记的方式就是通过叙述来写那些令你铭记的难忘瞬间,从而抒发你心中的情怀。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许多令人难以忘却的人,所以选材时切忌泛泛,切忌格调低俗,应该选择那些对你有着重要影响的人来写。

当然,这些人和事可以是催人奋进的,也可以是令人痛心的,可以是命运多舛时的雪中送炭,也可以是遭遇不幸时的落井下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