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防护标准预防手卫生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标准预防与手卫生》课件

持续监测手卫生改进方案实施效果,不断完善改进方案,加强培训和宣传。
05
总结与展望
尽管标准预防和手卫生在医疗保健领域得到了广泛推广,但仍存在实施不力、依从性差等问题。
现状
面临的挑战包括医护人员认知不足、设施不完善、监管不力等,这些都制约了标准预防和手卫生的有效执行。
挑战
未来,标准预防和手卫生将更加注重创新技术的运用,如智能感应、机器人辅助等,以提高执行的准确性和效率。
《标准预防与手卫生》ppt课件
标准预防手卫生标准预防与手卫生的关系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
contents
目录
01
标准预防
总结词
标准预防是指在医疗保健工作中,采取一系列预防控制措施,以减少医源性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详细描述
标准预防是指针对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含大小便、脓液、呕吐物等)及被其污染的物品进行预防控制,覆盖医院所有区域和操作。
洗手设施:医院应该提供方便、有效的洗手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洗手液、干手纸等。洗手设施应该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03
标准预防与手卫生的关系
手卫生是标准预防的重要环节,是防止医院感染传播的有效手段。
手卫生能够显著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手卫生是全球卫生组织推荐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之一,具有普遍适用性。
详细描述
标准预防措施适用于所有涉及患者诊疗和护理的场所,包括临床科室、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室、血液透析中心等,以及医务人员的办公区、休息区、检查区等。此外,在医疗废物处理、环境清洁消毒等方面也需要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
02
手卫生
手卫生是指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洗手是指医务人员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是指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外科手消毒是指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驻菌的过程。
05
总结与展望
尽管标准预防和手卫生在医疗保健领域得到了广泛推广,但仍存在实施不力、依从性差等问题。
现状
面临的挑战包括医护人员认知不足、设施不完善、监管不力等,这些都制约了标准预防和手卫生的有效执行。
挑战
未来,标准预防和手卫生将更加注重创新技术的运用,如智能感应、机器人辅助等,以提高执行的准确性和效率。
《标准预防与手卫生》ppt课件
标准预防手卫生标准预防与手卫生的关系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
contents
目录
01
标准预防
总结词
标准预防是指在医疗保健工作中,采取一系列预防控制措施,以减少医源性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详细描述
标准预防是指针对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含大小便、脓液、呕吐物等)及被其污染的物品进行预防控制,覆盖医院所有区域和操作。
洗手设施:医院应该提供方便、有效的洗手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洗手液、干手纸等。洗手设施应该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03
标准预防与手卫生的关系
手卫生是标准预防的重要环节,是防止医院感染传播的有效手段。
手卫生能够显著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手卫生是全球卫生组织推荐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之一,具有普遍适用性。
详细描述
标准预防措施适用于所有涉及患者诊疗和护理的场所,包括临床科室、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室、血液透析中心等,以及医务人员的办公区、休息区、检查区等。此外,在医疗废物处理、环境清洁消毒等方面也需要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
02
手卫生
手卫生是指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洗手是指医务人员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是指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外科手消毒是指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驻菌的过程。
手卫生与职业防护ppt课件

受性 应为一次性包装 注意预防燃烧与爆炸(乙醇含量高) 有良好的速干手消毒剂分配系统(人群
集中处安装取液器、小包装置口袋中方 便于使用) 双手明显污染不可使用
21
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
监测要求: 应每季度对重症监护病房、MECT室、检验
科、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工作的医务 人员手卫生情况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各相关科室,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 人员手卫生有关时, 应及时进行监测,并 进行相应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
10
11
标准洗手流程
湿手 取液 揉搓:按标准洗手六步法 (或七步) 冲洗 干燥 护肤
12
13
步骤
打开水龙头,在流动水下冲洗手部,使双 手充分润湿,
取适量肥皂或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 手背、手指及指缝;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s,(注意清洗双手所 有皮肤、尤其是手掌、手背、手指及指缝) 具体步骤如下:
手卫生与职业防护
1
依据
卫生行业标准WS/T313-2009《医务人员手 卫生规范》
卫生行业标准WS/T311-2009《医院隔离技 术规范》
卫生部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卫通 〔2009〕4号 关于《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 触防护导则》
2
一、手卫生
◆手卫生是降低医院感染(NI)最简单、最有效、 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进行无菌操作、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9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 进行卫生手消毒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以及被传 染性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 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集中处安装取液器、小包装置口袋中方 便于使用) 双手明显污染不可使用
21
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
监测要求: 应每季度对重症监护病房、MECT室、检验
科、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工作的医务 人员手卫生情况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各相关科室,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 人员手卫生有关时, 应及时进行监测,并 进行相应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
10
11
标准洗手流程
湿手 取液 揉搓:按标准洗手六步法 (或七步) 冲洗 干燥 护肤
12
13
步骤
打开水龙头,在流动水下冲洗手部,使双 手充分润湿,
取适量肥皂或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 手背、手指及指缝;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s,(注意清洗双手所 有皮肤、尤其是手掌、手背、手指及指缝) 具体步骤如下:
手卫生与职业防护
1
依据
卫生行业标准WS/T313-2009《医务人员手 卫生规范》
卫生行业标准WS/T311-2009《医院隔离技 术规范》
卫生部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卫通 〔2009〕4号 关于《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 触防护导则》
2
一、手卫生
◆手卫生是降低医院感染(NI)最简单、最有效、 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进行无菌操作、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9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 进行卫生手消毒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以及被传 染性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 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职业安全与手卫生课件

定期进行职业安全和手卫生的评估 和考试,以确保员工理解和遵守相 关措施。
总结与提醒
1 负责任行动
每个人都有责任确保自己和他人的职业安全和手卫生。
2 事故报告
及时报告任何职业安全事故,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和预防措施。
3 持续改进
不断改进和更新职业安全和手卫生的措施和培训。
职业安全与手卫生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职业安全与手卫生的重要性,手卫生的原则与技巧,常见的职 业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手卫生在职场中的应用,以及培训和指导员工进行 正确的手卫生。
重要性
工作环境保护
职业安全和手卫生措施可保护工作人员免受伤害和 感染。
保障健康
职业安全和手卫生的实践可以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和福利。
1 正确使用工具
熟悉和正确使用工作场所的工具和设备以确保安全。
2 保持工作区整洁
定期清理工作区,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物。
3 遵循安全标准
遵守公司和行业的安全标准和政策以减少事故风险。
培训和指导
定期培训
为员工提供关于职业安全和手卫生 的培训课程。
提供指导
指导员工使用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和 工作安全技巧。
评估和考试
提高效率
正确的职业安全和手卫生措施可减少工作中的事故 和疾病,提高工作效率。
企业形象
通过遵守职业安全和手卫生标准,企业能够树立良 好的形象和信誉。
原则与技巧
1
频繁洗手
经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食物、使用洗手间后和打喷嚏后。
2
正确使用卫生纸巾
使用卫生纸巾或肘部遮住嘴和鼻子,当打喷嚏或咳嗽时。
3
合理使用个人Leabharlann 护装备佩戴合适的手套、口罩和护目镜以保护自己免受危险物质的伤害。
总结与提醒
1 负责任行动
每个人都有责任确保自己和他人的职业安全和手卫生。
2 事故报告
及时报告任何职业安全事故,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和预防措施。
3 持续改进
不断改进和更新职业安全和手卫生的措施和培训。
职业安全与手卫生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职业安全与手卫生的重要性,手卫生的原则与技巧,常见的职 业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手卫生在职场中的应用,以及培训和指导员工进行 正确的手卫生。
重要性
工作环境保护
职业安全和手卫生措施可保护工作人员免受伤害和 感染。
保障健康
职业安全和手卫生的实践可以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和福利。
1 正确使用工具
熟悉和正确使用工作场所的工具和设备以确保安全。
2 保持工作区整洁
定期清理工作区,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物。
3 遵循安全标准
遵守公司和行业的安全标准和政策以减少事故风险。
培训和指导
定期培训
为员工提供关于职业安全和手卫生 的培训课程。
提供指导
指导员工使用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和 工作安全技巧。
评估和考试
提高效率
正确的职业安全和手卫生措施可减少工作中的事故 和疾病,提高工作效率。
企业形象
通过遵守职业安全和手卫生标准,企业能够树立良 好的形象和信誉。
原则与技巧
1
频繁洗手
经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食物、使用洗手间后和打喷嚏后。
2
正确使用卫生纸巾
使用卫生纸巾或肘部遮住嘴和鼻子,当打喷嚏或咳嗽时。
3
合理使用个人Leabharlann 护装备佩戴合适的手套、口罩和护目镜以保护自己免受危险物质的伤害。
职业安全与手卫生-PPT课件

34
导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 物理因素
• 锐器与针刺伤 • 粉尘 • 噪声 • X线、同位素等 • 经常搬运病人、行走多等
• 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接触患者血液或体液
• 接触被血液污染的物品、器械
• 卫生行政部门要求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毁形在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理人员发生感染的危险性
9
各种血液、体液中病毒 含量分布
• 据研究,含病毒浓度高的血液和体液依 次为:血液、血液成分、伤口分泌物、 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胸腔积液、 腹腔积液、脑脊液、滑膜液、含有血液 的唾液;
3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伤害事件
• 20世纪70年代末曾经有学者对实验室感染情 况进行过调查,发现至少有4千余例实验室感 染,导致168例感染者死亡。发生感染的原因 和所占比例大致为:因发生事故感染者占总感 染数的17%,因从事动物或寄生生物工作而感 染者占17%,因暴露于气溶胶而感染者占 13%,其余感染详细原因不明。
4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伤害事件
• 2002年11月到2003年6月,我国局部地区出 现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暴发流行。
• 全国内地5326例临床诊断病例中有1002名医 务工作者被感染 。
• 二岸四地有叶欣、邓练贤、梁世奎、王晶等20 多名医务工作者以身殉职
这些事故感染中,因注射器和针头造成感染者约 占1/4,因感染因子溢出或飞溅感染者约占1/4, 此外,最常见的事故为玻璃破碎或锐器伤害, 以及动物咬伤或抓伤等。
• 医务人员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的机率为 1.8%
11
二、化学性危害
• 常用化学消毒剂:甲醛、 戊二醛、过氧乙酸、含 氯消毒剂等
• 对人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神经系统等都有 损害.过敏性皮炎、结膜炎、鼻炎、气管炎、变态 反应等
导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 物理因素
• 锐器与针刺伤 • 粉尘 • 噪声 • X线、同位素等 • 经常搬运病人、行走多等
• 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接触患者血液或体液
• 接触被血液污染的物品、器械
• 卫生行政部门要求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毁形在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理人员发生感染的危险性
9
各种血液、体液中病毒 含量分布
• 据研究,含病毒浓度高的血液和体液依 次为:血液、血液成分、伤口分泌物、 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胸腔积液、 腹腔积液、脑脊液、滑膜液、含有血液 的唾液;
3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伤害事件
• 20世纪70年代末曾经有学者对实验室感染情 况进行过调查,发现至少有4千余例实验室感 染,导致168例感染者死亡。发生感染的原因 和所占比例大致为:因发生事故感染者占总感 染数的17%,因从事动物或寄生生物工作而感 染者占17%,因暴露于气溶胶而感染者占 13%,其余感染详细原因不明。
4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伤害事件
• 2002年11月到2003年6月,我国局部地区出 现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暴发流行。
• 全国内地5326例临床诊断病例中有1002名医 务工作者被感染 。
• 二岸四地有叶欣、邓练贤、梁世奎、王晶等20 多名医务工作者以身殉职
这些事故感染中,因注射器和针头造成感染者约 占1/4,因感染因子溢出或飞溅感染者约占1/4, 此外,最常见的事故为玻璃破碎或锐器伤害, 以及动物咬伤或抓伤等。
• 医务人员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的机率为 1.8%
11
二、化学性危害
• 常用化学消毒剂:甲醛、 戊二醛、过氧乙酸、含 氯消毒剂等
• 对人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神经系统等都有 损害.过敏性皮炎、结膜炎、鼻炎、气管炎、变态 反应等
职业防护标准预防手卫生ppt课件

家属对护理工作存在偏见,致使护患关系紧张。
医务人员在处理护患矛盾时,会产生紧张情绪。
长期超负荷工作以及紧张的工作气氛,使医务人 员容易发生机体疲劳性疾病,且易产生心理疲惫, 引发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
5-10
三、职业防护的管理
完善组织管理
医院职业安全管理委员会、职业安全管理办公
室、科室职业安全管理小组三级管理
暴露后的处理流程
迅速脱去手套或隔离衣 立即用肥皂和清水清洗污染部位的皮肤
眼睛被污染时,应迅速用清水或等渗洁眼液冲洗眼睛
记录接触情况,必要时就医治疗
5-24
(四)负重伤
指由于职业关系经常需要搬动重物,当身体负重
过大或用力不合理时,所导致的肌肉、骨骼或关 节的损伤。
原因
工作强度大 长期蓄积性损伤
5-21
(三)化疗药物损伤
防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减少与化疗药物的接触 减少化疗药物污染环境
5-22
(三)化疗药物损伤
预防措施
配制化疗药物的环境要求 配备专业人员
化疗药物配制时的防护
化疗药物给药时的防护
化疗药物污染的处理
集中处理化疗废弃物和污染物
5-23
(装置的护理器材
5-19
(二)锐器伤
应急处理流程:
受伤医务人员要保持镇静,戴手套者按规范迅速脱去 手套
处理伤口(洗→挤→洗→消→包) 及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并尽早报告相关部门
评估锐器伤
血清学检测与处理原则
5-20
手卫生管理及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课件

手卫生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地位
感染控制的基础
01
手卫生管理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基础措施之一,通过有效减少医
务人员手上的病原微生物,切断感染传播途径。
患者安全的保障
02
良好的手卫生管理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医疗
安全,减少医疗纠纷。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03
手卫生管理不仅关系到医院感染的控制,也直接关系到医务人
个人防护措施
穿戴防护用品
医务人员应根据工作场所和操作 的病原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护 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确保个人安全。
接种疫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鼓励医务人员接种相关疫苗,提 高个人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健康监测
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确保身体状况良好,更好地执
行职业防护工作。
04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施
工程防护措施
空气净化
确保医疗机构的空气质量,采用 空气净化设备,减少空气中的病 原体含量,防止空气污染引发的
感染。
环境消毒
定期对医疗机构环境进行消毒,特 别是高频接触表面,有效杀灭病原 体,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布局优化
合理规划医疗机构布局,实现洁污 分流,减少医务人员与污染物的接 触机会。
03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概述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定义及重要性
定义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 综合性的防护措施,保护医务人员免受 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确保 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VS
重要性
医务人员是医疗体系的核心力量,他们的 健康与安全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安 全。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不仅可以减 少医务人员职业伤害的发生,还能提高医 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手卫生规范ppt课件2023年

手卫生发展趋势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手卫生将逐渐成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 。未来的研究方向将更加注重手卫生的预防、监测和干预,以及新型手卫生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
2023/11/29
27
手卫生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情况
2023/11/29
手卫生研究成果
手卫生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包括手部细菌种类和数量的检测和鉴定、手卫生 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应用等。这些成果为手卫生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 技术支持。
18
手卫生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3. 冲洗双手时,应使用流动水,避免使用不洁净的水源 。
4. 在干燥双手后,应立即穿戴清洁的医疗服或手套。
2023/11/29
19
手卫生的操作技巧和方法
2023/11/29
揉搓双手技巧
使用洗手液和水清洁手部后,将双手五指并拢,用流动的清水冲 洗,注意揉搓手腕、指尖和指关节等部位,确保彻底清洁。
未来挑战
手卫生的未来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手卫生设施的改善和优化、手卫生与抗生素耐药性的关系、新型手卫生 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问题。此外,还需要加强手卫生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手卫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023/11/29
29
2023/11/29
THANKS
感谢观看
30
2023/11/29
16
手卫生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3. 用流动水冲洗双手。
5. 涂抹护手霜(如有必要 )。
2023/11/29
4. 用干净毛巾或烘干机干 燥双手。
17
手卫生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洗手前应摘下手表和戒指等饰品。
2023/11/29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手卫生将逐渐成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 。未来的研究方向将更加注重手卫生的预防、监测和干预,以及新型手卫生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
2023/11/29
27
手卫生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情况
2023/11/29
手卫生研究成果
手卫生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包括手部细菌种类和数量的检测和鉴定、手卫生 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应用等。这些成果为手卫生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 技术支持。
18
手卫生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3. 冲洗双手时,应使用流动水,避免使用不洁净的水源 。
4. 在干燥双手后,应立即穿戴清洁的医疗服或手套。
2023/11/29
19
手卫生的操作技巧和方法
2023/11/29
揉搓双手技巧
使用洗手液和水清洁手部后,将双手五指并拢,用流动的清水冲 洗,注意揉搓手腕、指尖和指关节等部位,确保彻底清洁。
未来挑战
手卫生的未来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手卫生设施的改善和优化、手卫生与抗生素耐药性的关系、新型手卫生 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问题。此外,还需要加强手卫生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手卫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023/11/29
29
2023/11/29
THANKS
感谢观看
30
2023/11/29
16
手卫生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3. 用流动水冲洗双手。
5. 涂抹护手霜(如有必要 )。
2023/11/29
4. 用干净毛巾或烘干机干 燥双手。
17
手卫生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洗手前应摘下手表和戒指等饰品。
2023/11/29
手卫生与职业防护4课件

2.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覆盖率100%;手卫生知识知晓率≥90%。 3.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60%,手卫生正确率≥75%;重点部门依从性和正确率分别达到75%
提高医护人员对洗手规范的依从性
外科洗手与手消毒方法
应遵循以下原则: ➢ 先洗手,后消毒。 ➢ 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
,应重新进行外科洗手与手消毒。
外科洗手方法与要求
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应不超过指尖。 取适量的清洁剂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清洁双手时,应注意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
临床中一组真实的数据 • 29%综合性医院的护士手上的金葡菌为3.8x103CFU • 78%综合性医院护理皮肤病病人的护士手上的微生物为14.3x106CFU • 21%金葡菌可以在ICU护理人员手上检测到 • 21%的医生和5%的护士手上携带的菌落大于103CFU • 15%的隔离病房工作的护士的手上平均带金葡菌1x104CFU
6、加强手卫生措施执行情况的监测、督导、考核和评价。
手卫生依从性计算
手卫生依从性计算 依从性(%)= 实施手卫生次数/手卫生时机次数×100
近一年来各院手卫生推进 “如火如荼”
NIHA医院感染防控主题行动计划 清洁的手,呵护健康
(2015年-2018年) 1.医疗卫生机构手卫生设施配置合格率≥80%,重点部门手卫生设施配置合格率100%。
卫生手消毒
是指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手,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无 需冲洗或干手设备。
外科手消毒
是指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 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 毒剂可具有持久抗菌活性。
暂居菌 Transient Flora
提高医护人员对洗手规范的依从性
外科洗手与手消毒方法
应遵循以下原则: ➢ 先洗手,后消毒。 ➢ 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
,应重新进行外科洗手与手消毒。
外科洗手方法与要求
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应不超过指尖。 取适量的清洁剂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清洁双手时,应注意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
临床中一组真实的数据 • 29%综合性医院的护士手上的金葡菌为3.8x103CFU • 78%综合性医院护理皮肤病病人的护士手上的微生物为14.3x106CFU • 21%金葡菌可以在ICU护理人员手上检测到 • 21%的医生和5%的护士手上携带的菌落大于103CFU • 15%的隔离病房工作的护士的手上平均带金葡菌1x104CFU
6、加强手卫生措施执行情况的监测、督导、考核和评价。
手卫生依从性计算
手卫生依从性计算 依从性(%)= 实施手卫生次数/手卫生时机次数×100
近一年来各院手卫生推进 “如火如荼”
NIHA医院感染防控主题行动计划 清洁的手,呵护健康
(2015年-2018年) 1.医疗卫生机构手卫生设施配置合格率≥80%,重点部门手卫生设施配置合格率100%。
卫生手消毒
是指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手,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无 需冲洗或干手设备。
外科手消毒
是指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 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 毒剂可具有持久抗菌活性。
暂居菌 Transient Flor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还要在工作中保护自身免受损伤
编辑版ppt
12
三、职业防护的管理
改进护理防护设备
➢ 防护设备及用品
➢ 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强化和推进标准预防
➢ 标准预防(standard precaution)
➢ 标准预防技术:洗手、戴手套、穿隔离衣、戴
护目镜和面罩等
编辑版ppt
13
标准预防
概念:即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都 具有潜在的传染性,接触时均应采取防护措施,以防止血 源性传播疾病和非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传播。
标准预防3个基本内容
➢ 隔离对象: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 物及其被污染的物品等都具有传染性。
➢ 防护:强调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 隔离措施: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洗手和洗 手的时机。
编辑版ppt
14
三、职业防护的管理
重视医务人员的个人保健
➢ 定期进行健康查体 ➢ 免疫接种
编辑版ppt
20
(三)化疗药物损伤
原因
➢ 准备化疗药物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药物接触 ➢ 在注射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药物接触 ➢ 在处理化疗药物使用后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药物接触 ➢ 直接接触化疗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或其他污染物
编辑版ppt
21
(三)化疗药物损伤
防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减少与化疗药物的接触 ➢ 减少化疗药物污染环境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科学合理饮食
编辑版ppt
26
五、手卫生
手卫生概念 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
毒的总称
编辑版ppt
27
五、手卫生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a)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
同时,由于人们的观念差异,使某些患者及患者 家属对护理工作存在偏见,致使护患关系紧张。 医务人员在处理护患矛盾时,会产生紧张情绪。
长期超负荷工作以及紧张的工作气氛,使医务人 员容易发生机体疲劳性疾病,且易产生心理疲惫, 引发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
编辑版ppt
10
三、职业防护的管理
完善组织管理
➢ 医院职业安全管理委员会、职业安全管理办公 室、科室职业安全管理小组三级管理
➢ 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 有毒、有害物质或病原微生物,以及受到心理社 会等因素的影响,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职业 暴露。
编辑版ppt
3
一、职业防护相关概念及意义
职业防护(occupational protection)
➢ 是针对可能造成机体损伤的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 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职业性损伤的发生,或将 损伤降低到最低程度。
编辑版ppt
22
(三)化疗药物损伤
预防措施
➢ 配制化疗药物的环境要求 ➢ 配备专业人员 ➢ 化疗药物配制时的防护 ➢ 化疗药物给药时的防护 ➢ 化疗药物污染的处理 ➢ 集中处理化疗废弃物和污染物
编辑版ppt
23
(三)化疗药物损伤
暴露后的处理流程
➢ 迅速脱去手套或隔离衣 ➢ 立即用肥皂和清水清洗污染部位的皮肤 ➢ 眼睛被污染时,应迅速用清水或等渗洁眼液冲洗眼睛 ➢ 记录接触情况,必要时就医治疗
编辑版ppt
17
(二)锐器伤
原因:
➢ 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 医务人员技术不熟练和操作不规范 ➢ 意外损伤 ➢ 患者因素 ➢ 身心疲劳 ➢ 教育培训不够,防护用品不到位
编辑版ppt
18
(二)锐器伤
预防措施:
➢ 建立锐器伤防护制度,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 规范锐器使用时的防护
➢ 纠正易引起锐器伤的危险行为
病毒:常见的病毒有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 陷病毒(HIV)、冠状病毒等
编辑版 麻醉废气 其他:汞
编辑版ppt
8
(三)物理性因素
锐器伤 负重伤 放射性损伤 温度性损伤 噪声损伤
编辑版ppt
9
(四)心理社会因素
医务人员常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
编辑版ppt
4
一、职业防护相关概念及意义
职业防护的意义
➢ 提高医务人员职业生命质量 ➢ 提高医务人员职业生命质量 ➢ 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编辑版ppt
5
二、职业损伤的有害因素
生物性因素 化学性因素 物理性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
编辑版ppt
6
(一)生物性因素
细菌:常见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 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
院感知识培训 一、标准预防 二、职业防护 三、 手卫生
编辑版ppt
1
一、职业防护相关概念及意义
职业暴露(occupational exposure)
➢ 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有害因素中,从而有 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状态。
编辑版ppt
2
一、职业防护相关概念及意义
职业暴露(nursing occupational exposure)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整体防护能力
➢ 健全制度制定与完善、并认真遵守执行各项规 章制度,是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基本措施
➢ 规范各类操作行为
编辑版ppt
11
三、护理职业防护的管理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强化职业防护意识
➢ 职业安全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 增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 ➢ 护理工作不仅仅是为患者提供安全、无差错的
编辑版ppt
15
四、常见职业损伤及预防措施
生物性损伤 锐器伤 化疗药物损伤 负重伤
编辑版ppt
16
(一)生物性损伤
原因:
➢ 与针刺伤有关的操作
➢ 接触血液与体液的操作
预防措施
➢ 洗手
➢ 避免直接接触血液或体液:戴手套、戴口罩或护目镜、 穿隔离衣
➢ 安全处理锐利器具
➢ 医疗废物及排泄物的处理
编辑版ppt
24
(四)负重伤
指由于职业关系经常需要搬动重物,当身体负重 过大或用力不合理时,所导致的肌肉、骨骼或关 节的损伤。
原因
➢ 工作强度大 ➢ 长期蓄积性损伤
编辑版ppt
25
(四)负重伤
预防措施
➢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 保持正确的工作姿势
➢ 经常变换工作姿势
➢ 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 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 严格管理医疗废物
➢ 加强医务人员的健康管理
➢ 与患者沟通配合
➢ 适当调整医务人员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
➢ 使用具有安全装置的护理器材
编辑版ppt
19
(二)锐器伤
应急处理流程:
➢ 受伤医务人员要保持镇静,戴手套者按规范迅速脱去 手套
➢ 处理伤口(洗→挤→洗→消→包) ➢ 及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并尽早报告相关部门 ➢ 评估锐器伤 ➢ 血清学检测与处理原则
编辑版ppt
12
三、职业防护的管理
改进护理防护设备
➢ 防护设备及用品
➢ 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强化和推进标准预防
➢ 标准预防(standard precaution)
➢ 标准预防技术:洗手、戴手套、穿隔离衣、戴
护目镜和面罩等
编辑版ppt
13
标准预防
概念:即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都 具有潜在的传染性,接触时均应采取防护措施,以防止血 源性传播疾病和非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传播。
标准预防3个基本内容
➢ 隔离对象: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 物及其被污染的物品等都具有传染性。
➢ 防护:强调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 隔离措施: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洗手和洗 手的时机。
编辑版ppt
14
三、职业防护的管理
重视医务人员的个人保健
➢ 定期进行健康查体 ➢ 免疫接种
编辑版ppt
20
(三)化疗药物损伤
原因
➢ 准备化疗药物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药物接触 ➢ 在注射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药物接触 ➢ 在处理化疗药物使用后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药物接触 ➢ 直接接触化疗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或其他污染物
编辑版ppt
21
(三)化疗药物损伤
防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减少与化疗药物的接触 ➢ 减少化疗药物污染环境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科学合理饮食
编辑版ppt
26
五、手卫生
手卫生概念 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
毒的总称
编辑版ppt
27
五、手卫生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a)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
同时,由于人们的观念差异,使某些患者及患者 家属对护理工作存在偏见,致使护患关系紧张。 医务人员在处理护患矛盾时,会产生紧张情绪。
长期超负荷工作以及紧张的工作气氛,使医务人 员容易发生机体疲劳性疾病,且易产生心理疲惫, 引发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
编辑版ppt
10
三、职业防护的管理
完善组织管理
➢ 医院职业安全管理委员会、职业安全管理办公 室、科室职业安全管理小组三级管理
➢ 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 有毒、有害物质或病原微生物,以及受到心理社 会等因素的影响,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职业 暴露。
编辑版ppt
3
一、职业防护相关概念及意义
职业防护(occupational protection)
➢ 是针对可能造成机体损伤的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 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职业性损伤的发生,或将 损伤降低到最低程度。
编辑版ppt
22
(三)化疗药物损伤
预防措施
➢ 配制化疗药物的环境要求 ➢ 配备专业人员 ➢ 化疗药物配制时的防护 ➢ 化疗药物给药时的防护 ➢ 化疗药物污染的处理 ➢ 集中处理化疗废弃物和污染物
编辑版ppt
23
(三)化疗药物损伤
暴露后的处理流程
➢ 迅速脱去手套或隔离衣 ➢ 立即用肥皂和清水清洗污染部位的皮肤 ➢ 眼睛被污染时,应迅速用清水或等渗洁眼液冲洗眼睛 ➢ 记录接触情况,必要时就医治疗
编辑版ppt
17
(二)锐器伤
原因:
➢ 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 医务人员技术不熟练和操作不规范 ➢ 意外损伤 ➢ 患者因素 ➢ 身心疲劳 ➢ 教育培训不够,防护用品不到位
编辑版ppt
18
(二)锐器伤
预防措施:
➢ 建立锐器伤防护制度,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 规范锐器使用时的防护
➢ 纠正易引起锐器伤的危险行为
病毒:常见的病毒有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 陷病毒(HIV)、冠状病毒等
编辑版 麻醉废气 其他:汞
编辑版ppt
8
(三)物理性因素
锐器伤 负重伤 放射性损伤 温度性损伤 噪声损伤
编辑版ppt
9
(四)心理社会因素
医务人员常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
编辑版ppt
4
一、职业防护相关概念及意义
职业防护的意义
➢ 提高医务人员职业生命质量 ➢ 提高医务人员职业生命质量 ➢ 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编辑版ppt
5
二、职业损伤的有害因素
生物性因素 化学性因素 物理性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
编辑版ppt
6
(一)生物性因素
细菌:常见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 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
院感知识培训 一、标准预防 二、职业防护 三、 手卫生
编辑版ppt
1
一、职业防护相关概念及意义
职业暴露(occupational exposure)
➢ 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有害因素中,从而有 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状态。
编辑版ppt
2
一、职业防护相关概念及意义
职业暴露(nursing occupational exposure)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整体防护能力
➢ 健全制度制定与完善、并认真遵守执行各项规 章制度,是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基本措施
➢ 规范各类操作行为
编辑版ppt
11
三、护理职业防护的管理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强化职业防护意识
➢ 职业安全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 增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 ➢ 护理工作不仅仅是为患者提供安全、无差错的
编辑版ppt
15
四、常见职业损伤及预防措施
生物性损伤 锐器伤 化疗药物损伤 负重伤
编辑版ppt
16
(一)生物性损伤
原因:
➢ 与针刺伤有关的操作
➢ 接触血液与体液的操作
预防措施
➢ 洗手
➢ 避免直接接触血液或体液:戴手套、戴口罩或护目镜、 穿隔离衣
➢ 安全处理锐利器具
➢ 医疗废物及排泄物的处理
编辑版ppt
24
(四)负重伤
指由于职业关系经常需要搬动重物,当身体负重 过大或用力不合理时,所导致的肌肉、骨骼或关 节的损伤。
原因
➢ 工作强度大 ➢ 长期蓄积性损伤
编辑版ppt
25
(四)负重伤
预防措施
➢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 保持正确的工作姿势
➢ 经常变换工作姿势
➢ 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 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 严格管理医疗废物
➢ 加强医务人员的健康管理
➢ 与患者沟通配合
➢ 适当调整医务人员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
➢ 使用具有安全装置的护理器材
编辑版ppt
19
(二)锐器伤
应急处理流程:
➢ 受伤医务人员要保持镇静,戴手套者按规范迅速脱去 手套
➢ 处理伤口(洗→挤→洗→消→包) ➢ 及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并尽早报告相关部门 ➢ 评估锐器伤 ➢ 血清学检测与处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