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615发动机轴瓦损坏的原因分析

WD615发动机轴瓦损坏的原因分析
WD615发动机轴瓦损坏的原因分析

WD615发动机轴瓦损坏的原因分析

发表时间:2012-03-06T17:00:45.993Z 来源:《赤子》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李洪岐[导读] 安装机油滤清器一定要细心检查,安装之前应先看一下滤清器外表有无破裂和挤压痕迹,如有应坚决不用。

李洪岐

(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铁路运输部,黑龙江七台河 154600)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WD615发动机轴瓦损坏的几种原因及故障现象。提出了预防发动机轴瓦损坏的措施。对于正确维修使用发动机提供了保证。

关键词:发动机;轴瓦损坏;预防 WD615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不当经常会发生轴瓦烧熔的机械事故,轴瓦烧熔也就是俗称的烧瓦,由于润滑油中断供给和供给不足,或者是轴瓦和曲轴轴颈间的油膜没有形成,在曲轴轴颈和轴瓦间引起半摩擦或干摩擦,产生热量导致发动机烧熔。轴瓦烧熔,曲轴被轴瓦抱死是一种严重的机械事故。

1 轴瓦烧熔的原因

1.1使用不当。当WD615发动机较长时间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时,发动机润滑油温度增高,润滑油粘度下降,导致机油压偏低,轴和轴瓦之间的油膜就不易形成,摩擦产生的热量不能很好地带走,造成摩擦和磨损的加剧,导致轴瓦的恶性磨损而烧熔。

1.2冬季使用操作不当。在冬季,环境温度低于0℃时,快速强行起动发动机,此时由于气温低,机油粘度大,轴和轴瓦之间的润滑油流还没有形成,引起轴瓦烧熔。在冬季起动发动机,正确的作法是第一次使用起动机起动,待发动机快点火时停止起动,主要是让机油泵泵油并输送到油道内,稍停3分种后再起动机起动发动机直至点火。发动机起动后应怠速(550~650转/分钟)运转5~10分钟左右,待机油压力上升,水温上升后再动车。

1.3油膜难以形成。润滑油不纯或使用周期过长,没有及时地更换,或由于其他原因造成机油变质,破坏了油膜的形成,引起发动机轴瓦烧熔。

1.4发动机机油严重缺少。发动机机油在运行中起到四个作用,即润滑、清洗、冷却、防腐。若发动机机油油位不足,机油严重缺少,润滑、冷却不足,造成发动机轴瓦温度迅速升高,轴瓦和曲轴轴颈间发生膨胀变形,间隙消失,金属间的直接接触更加严重,在曲轴轴颈上的润滑油就会被烧掉,使发动机轴瓦温度急剧升高,烧瓦就不可避免了。

发动机机油严重缺少的原因许多,主要是滤清器严重堵塞,机油泵损坏,润滑油管路堵塞,油管严重漏油,油管接头破裂等。发动机烧机油,不及时添加机油及更换机油滤芯时检查不细,胶圈脱落,堵住油道导致发动机烧瓦。

同一台发动机由于严重缺少机油造成的破坏形式不完全相同,这是由于温度的综合效果所致,轴颈和轴瓦间隙的微小变化和供给的机油量不完全相同,轴瓦损坏过程的速度也不完全相同。开始缺少机油时,出现的高温导致轴瓦表面层和内衬中的合金产生微小的熔化。熔化后的合金被涂抹在表面上,如果这时停止运行,对曲轴轴颈的损坏并不大,如果继续提高运行,这层合金被烧掉,轴瓦损坏加速,最后将曲轴抱死。

1.5装配问题。轴颈和轴瓦的间隙大小对轴瓦的润滑好坏关系最大。轴瓦和轴颈间隙过小会限制润滑油流,使机油不易进入,以至于摩擦热不能很好地带走。增加了轴瓦和轴颈的变型和产生烧瓦故障的可能性。轴瓦间隙过大,会使轴瓦和轴颈接触的孤长度变小,大大地增加了油膜的压力负荷,加剧了轴瓦的疲劳,同时也增大了曲轴的振动撞击。润滑油被挤了出去,失去了油膜的浮力,增加了轴瓦的磨损。

当发动机发生烧瓦故障后,曲轴必须光磨后必须进行表面硬度和耐久疲劳层进行热处理。不能只简单地对曲轴进行磨削加工,换加大的轴瓦,否则装配后运行不长间就又会出现了烧瓦事故,严重的会出现曲轴断裂,打坏气缸体的严重事故。

如果发生发动机烧瓦事故,曲轴被轴瓦抱死。轴瓦在连杆大头孔内转动,造成连杆大头孔径增大,这时连杆必须更换同一质量级别的连杆。否则会再次出现烧瓦事故。 WD615发动机主轴颈和主轴瓦的间隙为0.095~0.163mm,连杆轴颈与连杆轴瓦的间隙为0.059~0.127mm,装配时必须保证在此范围内,并切记连杆螺栓为一次构件不能第二次使用。

2 轴瓦的擦伤

轴瓦擦伤的故障一般发生在瞬时缺少润滑或润滑油瞬时断流的情况下,其表现特征为轴瓦和轴颈表面出现金属直接接触而呈斑痕和严重的擦伤痕迹。出现轴瓦擦伤的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是使用方面的原因,二是润滑油质量问题。

2.1使用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发动机起动后,在温度和压力都没有升高的情产况下,起动几秒就加到高速。由于这时尚没有形成充足的油流,轴瓦润滑不足,就出现了擦伤。WD615发动机起动后,油流充满发动机油道需要15~40秒左右,而强行加速3~8秒就可以达到最高转速。如果起动发动机后强行提高转速,轴瓦约有8秒种处于缺油状态而带负荷高速运转,轴瓦就会被拉伤、擦伤,损坏的速度是十分快的。

2.2润滑油的质量问。润滑油中的灰尘、杂质较多,使用时间过长而不及时更换,发动机经常高负荷、高温运转,就会造成轴瓦的擦伤。WD615发动机必须使用洁净性、抗氧化性高、防腐性和抗磨性更好的增压柴油机机油,绝不能使用普通柴油机机油。

3 轴瓦合金产生裂纹和脱落

发动机轴瓦由于不合理使用会产生合金脱落和裂纹。这是由于轴瓦和轴颈较频繁的直接接触,导致温度升高。使轴瓦内衬疲劳强度降低的缘故,从而在合金层出现极细的裂纹。

4 轴瓦的过度磨损

过度磨损发生在瞬时缺油并反复出现的情况下,主要原因有:(1)发动机在机油油面过低的情况连续工作,添加不及时。(2)发动机发动后,机油压力还没有升高就强行加速。(3)机油滤清器滤芯不合格,或严重阻塞不及时更换。(4)发动机油温过高。(5)机油牌号不符或机油质量不合格。每次发生时金属直接接触而缺油润滑,既不十分严重,时间也不长,但每次都会有一部分的轴瓦合金被磨下来,造成润滑间隙增大,久而久之使发动机机油压力下降,最后不能运行。

5 预防发动机轴瓦损坏的措施

轴瓦发热原因分析

回转窑轴瓦发热分析 1、因为润滑油引起的拖轮轴瓦发热。拖轮轴瓦润滑油长时间不换或者不保养引起润滑油粘度降低或者油质乳化,油内含有粉尘杂质等原因都会引起轴瓦发热。 2、拖轮漏油及润滑装置脱落引起的轴瓦发热。因拖轮轴密封不好,漏油严重,使油位降低或者润滑油勺脱落引起轴瓦温度升高。 3、因循环水不畅、量少或内部循环水管渗水造成的轴瓦发热。循环水不畅或量少容易引起轴瓦发热,当拖轮内部循环水管老化产生漏水时,会破坏润滑油的粘度,使油质恶化轴瓦发热。 4、因瓦口间隙小引起的轴瓦温升。拖轮轴瓦长时间使用,瓦和轴的接触角度越来越大,同时瓦口与轴的接触间隙也越来越小,小到一定程度,润滑油不能进入轴瓦的底部进行润滑,引起轴瓦发热。 5、轮带与拖轮表面受力集中引起的轴瓦升温。拖轮与轮带在正常受力的情况下,其接触面光亮色泽程度应该是一致的,轮带上无明显的纵向明暗条纹。若出现明暗条纹,光亮的一侧则表明轴承座得轴瓦受力偏大,反之另一侧则偏小。若在轮带暗条纹处出现与拖轮脱离接触缝隙,其暗条纹面积较大时,则拖轮轴瓦将出现发热现象。 6、轮带与筒体垫板的间隙大引起的轴瓦升温。当轮带和筒体垫板磨损严重,轮带和垫板之间的间隙过大时,轮带的变形椭圆度加大,当轮带的椭圆度超过一定只时,就容易=引起拖轮轴瓦发热。同时,当轮带和筒体垫板的间隙过大时,轮带两端和拖轮的接触面发生变化,造成拖轮两边的轴瓦受力不均,也会导致发热。 7、液压挡轮的运行时间引起的轴瓦发热。当液压挡轮上行速度慢且不均匀,而下行速度偏快时,形成了向下的轴向推力,此推力也可使拖轮与瓦之间产生相对挫动和摩擦。当一个拖轮止推盘和轴瓦端部接触间隙小时,便会出现轴瓦发热现象。 8窑筒体表面径向温差大引起的轴瓦发热。窑筒体径向温差过大,超过100°C时,筒体会发生变形。当筒体的截面近似鸡蛋纵截面状时,则会引起拖轮轴瓦发热。

汽轮机轴瓦温度高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汽轮机轴瓦温度高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李守伦,张清宇 (焦作电厂,河南焦作 454159) [摘 要] 对几种典型轴瓦温度高的现象进行分析,并通过适当处理,清除了故障,使轴瓦温度恢复正常。[关键词] 汽轮机;轴瓦;轴瓦温度 [中图分类号]T K26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364(2003)03006202 汽轮机轴瓦温度是机组运行控制的重要参数之一。轴瓦温度高会严重威胁机组的安全运行,本文对几种典型轴瓦温度高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介绍对其的处理方法及结果。 1 300MW 汽轮机2号轴瓦(东方汽轮 机厂) (1)河南省某厂2号机为东方汽轮机厂(东汽)生产的N300 16.7(170)/537/537 ó型(合缸)汽轮 机。机组大修后运行情况良好,在做甩负荷试验时,当转速降至1100r/min 时,2号轴瓦瓦温突然升高,由68e 急剧升至92e ,且随转速降低有升高趋势,后被迫停机。 该机2号轴瓦系带球面套的椭圆轴承,自动调整,双侧进油,为强迫液体润滑轴承。 停机后解体检查,发现该轴承下侧钨金磨损严重,顶轴油孔被钨金全部填塞,油囊已磨平,两侧油孔亦有钨金堆积现象,轴承顶隙增大0.20mm,其它检修尺寸无异常变化。查大修及运行记录,大修时中心调整在制造厂的标准内。启动时油膜压力:1号为4.2MPa,2号为3.8M Pa,3号为4.6M Pa 。冲转后油膜压力:1号为2.6MPa,2号为2.1MPa,3号为2.7MPa 。油膜压力均与中心调整值相吻合,无异常现象。但是,根据现场记录,随运行时间的增加,2号瓦的油膜压力随缸温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最高达到2.6M Pa 。 (2)东汽型机组2号瓦中心高差设计时预留(0.30~0.36)m m,预留中心高差时已考虑运行中的负荷分配情况。现场观察轴瓦钨金带有磨损痕迹而非烧毁痕迹,判断钨金为运行中磨损。由于停机时1100r/min 为顶轴油泵开启转速,而顶轴油孔被堵死,导致无法形成轴瓦油膜,造成大轴与轴瓦直接磨擦,引起瓦温迅速升高。根据机组运行中2号瓦油膜压力逐渐增高的趋势,判断2号瓦标高随机组运行渐入稳态而逐渐升高,由于预留中心高差不足,导致运行中磨损。 (3)由于3号瓦未磨损,2号瓦被磨损约0.20mm,故仅修刮2号瓦下瓦被磨损的钨金;开出顶轴油囊,疏通顶轴油孔;2号瓦结合面镗去0.20mm 后将轴瓦恢复,预留中心高差增大0.20mm,最终达到(0.50~0.56)mm 。 (4)处理后,机组运行情况良好,2号瓦温度一直在标准范围内,其间因锅炉原因再次停机时瓦温亦无变化。 2 200MW 汽轮机2号轴瓦(东方汽轮 机厂) (1)河南省某电厂6号机为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N200 130/535/535型汽轮机。在2000年9月的大 修中进行了通流部分改造。因为更换新转子,致使2号轴瓦处间隙过大,便更换了2号轴承。该轴承为推力支持联合轴承,支持部分为三油楔形式,瓦枕和瓦为球面定位方式。大修后开机过程中,瓦温随转速升高而逐渐升高,当瓦温达到94e 时,被迫打闸停机,其间油膜压力无变化,振动亦保持在30L m 以下。停机后翻瓦检查,发现此瓦支持部分上瓦钨金磨损,下瓦无磨损痕迹,其余部分无异常。瓦各紧力、扬度无变化,顶 技术交流 q w 热力发电#2003(3)

水轮发电机组运行中轴瓦温度升高的原因分析

水轮发电机组运行中轴瓦温度升高的原因分析 毋生俊毋东霞河南省博爱县丹东电站(454463) 水轮发电机组在运行中,保持轴瓦温度在允许的范围以内,是电站安全运行的保证。一台机组在安装完成投入正常运行以后,轴瓦温度一般应无较大的变化。如果由于季节原因引起外界温度发生较大变化,轴瓦温度上升或下降几度,这是正常的。如在外界温度变化不大时,轴瓦温度上升3℃~5℃,就应当查找原因。引起轴瓦温度升高的原因较多,根据水电站多年来运行经验,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引起的: 1 由润滑油所引起的轴瓦温度升高 轴瓦在运行中,润滑油的作用是润滑,散热,当机组在旋转时,润滑油的在轴与轴瓦之间形成了一定厚度的油膜,使轴与瓦之间的摩擦由固体摩擦变为液体摩擦。由于液体摩擦的摩阻力比固体摩擦的摩阻力小几十倍到上百倍,这样轴与瓦的摩擦所产生的热量将大大减少。并且所生成的少部分热量又及时通过润滑油的循环带了出去。使轴瓦温度保持在允许的范围内,可见润滑油在轴瓦运行中所引起的关键作用,如果润滑油在运行中出了问题,轴瓦温度就要升高。 机组在运行中,使用的润滑油牌号必须相符。不同转速的机组,使用的油牌号不同。当用油牌号不对时,油的粘度就不一样,油膜形成的厚度也不一样,摩擦的阻力会增加,热量也要增多,轴瓦的温度就要升高。一般发电机组的生产厂家都对机组用油牌号作了规定。同时应当注意,不同牌号的油不得混合使用,否则,会使润滑油的粘度和其它指标发生变化,影响油的质量。润滑油的油质应定期检查,定期化验。有些电站,很长时间没有对润滑油的油质进行化验,油就可能劣化,油劣化后,油膜形成的不好,摩擦阻力增大,引起轴瓦温度上升。油在运行中,劣化的因素很多,比如润滑油长时间在偏高温度下运行,油与空气接触。在泵油过程中,油泡沫太多,润滑油就可能被氧化,而后生成一种油泥或油沉淀物,使润滑油变稠;有的电站,水轮机主轴密封漏水,水冷却器漏水,水份就会进入油中,油发生乳化,这样不但促进了油的氧化,而且还会增加油的酸价及腐蚀性;有的电站,机组轴瓦的绝缘不好或绝缘损坏,形成轴电流,轴电流也会使

汽轮机轴瓦温度高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汽轮机轴瓦温度高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汽轮机轴瓦回油温度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044602)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汽轮机组在运行中轴瓦温度升高的原因,轴瓦温度升高严重时会引起机组的振动,轴瓦的烧毁,威胁着机组的安全运行。针对造成轴瓦温度升高的原因提出了防范措施,供运行和检修部门参考。 关键词:汽轮机轴瓦温度 0前言:润滑油系统的作用是润滑轴承和减少轴承的摩擦损失,并且带走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和由转子传过来的热量,并向调节系统和保护装置供油,保证其正常工作,以及向发电机密封瓦提供密封油等,润滑油系统的工作好坏对的正常运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汽轮机转子与发电机转子在运行中,轴颈和轴瓦之间有一层润滑油膜。若油膜不稳定或油膜破坏,转子轴颈就可能和轴瓦发生干摩擦或半干摩擦,使轴瓦烧坏,使机组强烈振动。引起油膜不稳和破坏的因素很多,如润滑油的黏度,轴瓦间隙,轴瓦面积上受的压力等等。在运行中,如果油温发生变化,油的黏度也会跟着变化。当油温偏低时,油的黏度增大,轴承油膜增厚,汽轮机转子容易进入不稳定状态,使汽轮机的油膜破坏,产生油膜震荡,使机组发生振动。现把引起轴瓦温度升高的因素归纳如下: 1.轴瓦进油分配不均,个别轴瓦进油不畅所致。 此种情况下,首先检查轴瓦进油管道入口滤网,是否堵塞。观察回油量是否正常。必要时轴瓦解体全面检查。尤其是刚大修完的机组,根据以往发生的事件来看,多数情况下是由于检修人员的工作疏忽,不认真,在轴瓦回装时,没有仔细检查,清理轴承箱,拆机时油口的封堵忘记拿掉造成开机时轴承温度升高,甚至烧瓦事故。本

球磨机轴瓦发热原因分析及对策

球磨机轴瓦发热原因分析及对策 我们知道水泥球磨机有时候突然遇到中空轴瓦温度升高的情况,这时轴瓦的油膜已被破坏,轴颈和轴瓦直接接触,很容易发生撕脱粘附现象,这时候我们首先应紧急停止向磨内加料,同时设法开大窜水瓦的冷却水或者直接向中空轴上浇油渭油,尽量降低轴瓦温度后方可停磨。可以说,球磨机轴瓦温度过高是一件非常令人头疼的事情。而很多球磨机轴瓦发热多半因为选用了低端的润滑油,以致于球磨机轴瓦由于润滑不良而导致发热,今天我们就来讲解下水泥球磨机遇到的中空轴瓦发热的原因及对策。 1、由于润滑油变质导致的发热。 有的润滑油由于进入粉尘导致润滑油变质;有的因为串水变质;有的因为使用周期过长致使氧化失效。解决办法就是责任到人,保证润滑油不变质。 2、供油系统供油不足导致的发热。 供油量不足会引起轴瓦发热;同时由于进出口油温偏差小,会造成轴瓦热量积累导致其温度升高而发热。解决办法是:通过调整供油压力,清洁供油管路,改进冷却系统使其达到降温效果。另外也可使磨料温度控制,降低熟料温度,控制进料额度,适当加大磨内风速。 3、润滑油选择不合适引起的发热。 企业选择润滑油是一个大问题,作为一个水泥企业,有些很难做到根据设备运转负荷、运转温度、环境条件合理选用润滑油。一般来说选油要选用相对粘度小、粘度指数好、承载负荷高的润滑油。现在企业由于缺乏化验检测设备,不能完全做到准确选油、用油,轴瓦发热当然不可避免。 4、温度设置不当引起的发热烧瓦。 目前水泥行业球磨机轴瓦温度的设定基本都在60℃-70℃之间,这些数据一般都是球磨机制造厂家要求设定的不得超限的运转温度。但是铁霸润滑油专家认为温度的设定不仅要考虑轴瓦合金本身材质的耐温性,也应该充分考虑润滑油的承载能力,让其温度设置与润滑油承载能力匹配。之所以温度超过设定温度轴瓦容易被烧,是因为超过设限温度后,一般的齿轮油形成的油膜被破坏,摩擦力增大,金属之间产生“干磨”,从而产生局部高温烧伤、烧毁轴瓦。解决办法:选用具有抗极压、抗磨损、抗乳化、抗氧化性能的高品质的铁霸润滑油,可提高球磨机轴瓦的设定温度。

汽轮机轴瓦温度高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汽轮机轴瓦回油温度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044602)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汽轮机组在运行中轴瓦温度升高的原因,轴瓦温度升高严重时会引起机组的振动,轴瓦的烧毁,威胁着机组的安全运行。针对造成轴瓦温度升高的原因提出了防范措施,供运行和检修部门参考。 关键词:汽轮机轴瓦温度 0前言: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作用是润滑轴承和减少轴承的摩擦损失,并且带走因摩 擦产生的热量和由转子传过来的热量,并向调节系统和保护装置供油,保证其正常工作,以及向发电机密封瓦提供密封油等,润滑油系统的工作好坏对汽轮机的正常运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汽轮机转子与发电机转子在运行中,轴颈和轴瓦之间有一层润滑油膜。若油膜不稳定或油膜破坏,转子轴颈就可能和轴瓦发生干摩擦或半干摩擦,使轴瓦烧坏,使机组强烈振动。引起油膜不稳和破坏的因素很多,如润滑油的黏度,轴瓦间隙,轴瓦面积上受的压力等等。在运行中,如果油温发生变化,油的黏度也会跟着变化。当油温偏低时,油的黏度增大,轴承油膜增厚,汽轮机转子容易进入不稳定状态,使汽轮机的油膜破坏,产生油膜震荡,使机组发生振动。现把引起轴瓦温度升高的因素归纳如下: 1.轴瓦进油分配不均,个别轴瓦进油不畅所致。 此种情况下,首先检查轴瓦进油管道入口滤网,是否堵塞。观察回油量是否正常。必要时轴瓦解体全面检查。尤其是刚大修完的机组,根据以往发生的事件来看,多数情况下是由于检修人员的工作疏忽,不认真,在轴瓦回装时,没有仔细检查,清理轴承箱,拆机时油口的封堵忘记拿掉造成开机时轴承温度升高,甚至烧瓦事故。本人见过的这种事故就有三起。所有这种事故经验教训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若轴瓦经认真检查未发现问题,则可以适当加大轴瓦进油口节流孔板的孔径,增加进油量。 2.轴瓦工作不正常。检修时轴瓦间隙、紧力不合适,安装时不到位,造成轴瓦偏斜,致使运行中轴瓦油膜形成不好而发热。 某厂一台125MW机组在大修中发现#5轴瓦磨损严重,各部间隙严重超标,经补焊、车削后,由检修人员进修修刮、研磨处理。开机后#5瓦振动0.036mm,回油温度80度,立即打闸停机解体检查,用塞尺检查轴瓦侧隙,发现轴瓦偏斜。翻出下瓦,发现轴瓦接触角偏大,顶轴油囊磨损。分析原因为:此轴瓦为椭圆瓦,自位能力差,安装时轴瓦未放正,造成轴瓦偏斜,导致轴瓦接触不良,使轴瓦局部过载后发热,造成顶轴油囊磨损。轴瓦在按标准

轴瓦的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电机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今天与大家一起谈谈电机的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切磋.切磋,有错的地方请予以纠正,有不清楚的地方,请找我了解。 一、轴瓦温度高:分为两种,一种是真正瓦温高,一种是测量上的问题,真正的瓦温高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轴瓦磨损,一种是用油牌号不对,或使用的油时间过长,油变质,新油买的是混合油,劣质油(市场假货)。 1、磨损主要是端面靠住了,也就是该轴颈的端面与轴瓦的端面紧靠了,转起来两者相摩擦,自然温度会搞,产生的原因是:电机转轴轴向受力,使得磁力中心线偏移。轴向受力又与安装有关,特别是联轴器的水平度,同轴度与安装图纸要求相差太大。 2、其次是连轴器加工精度太差,外圆大小不一,孔与孔很难对准,按装时尼龙棒硬打进去。 3、另一种就是缺油或不能形成油膜,将瓦底烧了,上瓦或下瓦巴金氏合金溶了,轻者修刮,重者换瓦。 4、测量上的问题,就是表计与实际温度差距大,如所测线路过长线电阻大,二根接线没有接补偿线等,这种情况可以在机旁测量测温元件电阻,换算成温度再与表计温度对比,就知道该差多少。 5、另外轴瓦温度一般要求设定在75℃跳闸报警,环境温度要求在40℃以下,轴瓦温度应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反之就有问题。 6、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大家应该知道一个大概,就是轴瓦的顶部间隙应是轴径的千分之二,侧面间隙是顶部间隙一半,过大过小都容易造成发热。 二、电机电流大

1、超额定电流,有些用户所配的高压柜其互感器的变化与所配的电流表的变比不对,所反映的电流值肯定是不对的,有的高压柜的表计计量本身误差较大(大10几安)有的用户其电网进线由于线路长.线路压降大,起动电机后电压低.由于负荷一定电流就大,所谓电压低电流大就是这种情况。 2.另一种电流大是用户反映磨机负荷还未加满,电机的电流已到了额定电流,因此不敢再加了,认为电机有问题,要求速派人来处理,这种情况主要是配套厂家设计选择电机功率时往下一檔选,而非往上一檔选,因为这样可以节省采购成本,如所配电机功率需1500KW,就选用1400KW,不选用1600KW,1400KW与1600KW电机的采购价格就有区别,这就造成了电机额定电流到了,而负荷还没加满,为这事我们去过现场多次。有的用户(大多数)采取在转子回路加一台进相器,由于增加进相器其功率因子提高了,定子电流降下来了,认为又能加负荷,其进相器褪下时电流又超了,实际是超负荷了,结果是产量高了,电机出故障概率大了,我们知道电机功率的计算是:p=V I √ 3 cosφη,这是一个等式,当P(功率)不变,等式的右边改变一个数字,其中一个增大了,一个就要减小,一个减小,另外一个必然增大,以1600KW为例:用户投入进相器电流也保持109A这时的功率因子上升到了滞后0.95,因为用户一般不考虑功率因子,只看电流,通过计算这个等式的结果是1705KW,实际电机的负荷是1705KW,这种情况我们在外所遇到占90%,主机厂把我们电机留有的余量全部用尽,(因为到了这个时候磨机设计的装载量基本加完),特别是现在我们大Y1600的电机铁心由10檔缩小为9檔,其空载电流由41A左右上升到55A(6KV),那么我们的余量没有了,磨机厂再挖余量,电机就故障更多了与用户的矛盾也就更多,有的用户反映大Y电机温度高,公司设计处对老大Y设计其发热温升是当超载10%时,温升是56K,在额定状态下,温升是40K,也就是说,如超载温度上升特别快.高,当用户反映电机绕组温度高时(大Y)我们首先要了解其带负载的情况,电流情况,有没有带进相器,如果有超载这就是电机绕组温度高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大Y在正常负载其绕组温度不会超

回转窑托轮瓦温升处理及发热原因

回转窑托轮瓦温升处理及发热原因 回转窑托轮瓦在工作中温升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引起的原因比较多,如果处理不及时,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处理托轮瓦温升的工器具回转窑托轮瓦温升,有时来得很突然。要面对这种突发性的热工现象,临时找工器具是非常麻烦的,找的时间长了,可能会错过处理温升的最佳时期,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回转窑的窑中岗位要准备好处理托轮瓦温升的一些专用工器具,并单独放置在窑中主减机稀油站润滑室内。所需专用工器具如下:①一桶与托轮瓦用油相符的润滑油,重量约170kg现在托轮瓦润滑用油品种比较多,各厂 家不尽相同。有的用中负荷齿轮油N460、N680,有的用美孚636,还有的用HF托轮油,但不论用哪种油,要准备好一桶与托轮瓦用油相符的润滑油。②两个干净的小空油桶,容量15kg.小油桶选择用0号锂基脂的空油桶。篦式冷却机干油泵用的0号锂基脂油桶,现场非常多,选择两个带盖的,用柴油清洗干净。③1个托轮瓦加完油的空油桶,容量170kg.④两个带嘴油桶,容量15kg.⑤12号铁丝5kg及1把钢丝钳。⑥内径 ①20mm的胶皮管5m.处理托轮瓦温升的预案突然出现托轮瓦温升现象,现场处理不要慌张,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来应对,这就需要有事先准备好的预案。现场当班人员按照预案规定,来处理托轮瓦温升现象,就会有条不紊。处理托轮瓦温升的预案如下: 1. 现场组织:①现场统一由当班班长组织。②班长迅速组织人员,快速采取降温措施。③班长要头脑冷静,保持与中控室联系。④注意现场人员安全第一。⑤如托轮瓦温升在短时间降不下来并有上升趋势,马上通知车间及设备管理人员。⑥车间及设备管理人员不论在什么时间,接到现场通知,要迅速赶到现场,指导托轮瓦降温工作。 2. 降温措施:当回转窑运行中某一托轮瓦的运行温度,在短时间内升幅较快且还有上升趋势时,快速采取以下应急措施:①打开排水量②各挡轮带与托轮接触面加强润滑。③浇油,换油降温。④用测温枪测量轴面,看轴瓦的温度和表面油膜情况。如有突出发热点,且轴温在70C以下,还有较完整的油膜,则继续浇淋新油,排出旧油。同时吹压缩空气或轴流风机降温。⑤如整个托轮温度较高,可向托轮下面的水槽内加水降温,水面浸托轮边缘100mm为宜。⑥如果是轴肩或止推圈相贴且温度高,可改变液压挡轮运行状态、方向;或停掉液压挡轮。⑦整个降温过程轮带与托轮的接触面要保持润滑,托轮表面均匀涂抹3号锂基脂。⑧托轮轴面淋注新油不能长时间停顿,要求冷却循环水量充足,不断地用压缩空气降温,水槽内注水并循环,直至轴面温度和油温都恢复正常。⑨降温过程中可维持窑速和喂料量。 当某一托轮轴面温度超过70C,或轴面有干涩发热点,已丧失正常完整的油膜,或长时间降温轴瓦温度却有上升趋势时,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①立即止料、降低窑速。②继续采取上述降温措施,并加大浇淋新油力度及循环水外排力度。③降温过程严禁停窑。④逐渐减少窑头喂煤量。问题严重时,停止窑头喂煤。⑤通知车间及设备管理人员快速赶到现场,及时查找引起托轮瓦温升的原因,进行降温处理。 几种引起托轮瓦温升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轴瓦的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今天与大家一起谈谈电机的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切磋.切磋,有错的地方请予以纠正,有不清楚的地方,请找我了解。 一、轴瓦温度高:分为两种,一种是真正瓦温高,一种是测量上的问题,真正的瓦温高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轴瓦磨损,一种是用油牌号不对,或使用的油时间过长,油变质,新油买的是混合油,劣质油(市场假货)。 1、磨损主要是端面靠住了,也就是该轴颈的端面与轴瓦的端面紧靠了,转起来两者相摩擦,自然温度会搞,产生的原因是:电机转轴轴向受力,使得磁力中心线偏移。轴向受力又与安装有关,特别是联轴器的水平度,同轴度与安装图纸要求相差太大。 2、其次是连轴器加工精度太差,外圆大小不一,孔与孔很难对准,按装时尼龙棒硬打进去。 3、另一种就是缺油或不能形成油膜,将瓦底烧了,上瓦或下瓦巴金氏合金溶了,轻者修刮,重者换瓦。 4、测量上的问题,就是表计与实际温度差距大,如所测线路过长线电阻大,二根接线没有接补偿线等,这种情况可以在机旁测量测温元件电阻,换算成温度再与表计温度对比,就知道该差多少。 5、另外轴瓦温度一般要求设定在75℃跳闸报警,环境温度要求在40℃以下,轴瓦温度应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反之就有问题。 6、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大家应该知道一个大概,就是轴瓦的顶部间隙应是轴径的千分之二,侧面间隙是顶部间隙一半,过大过小都容易造成发热。 二、电机电流大 1、超额定电流,有些用户所配的高压柜其互感器的变化与所配的电流表的变比不对,

所反映的电流值肯定是不对的,有的高压柜的表计计量本身误差较大(大10几安)有的用户其电网进线由于线路长.线路压降大,起动电机后电压低.由于负荷一定电流就大,所谓电压低电流大就是这种情况。 2.另一种电流大是用户反映磨机负荷还未加满,电机的电流已到了额定电流,因此不敢再加了,认为电机有问题,要求速派人来处理,这种情况主要是配套厂家设计选择电机功率时往下一档选,而非往上一档选,因为这样可以节省采购成本,如所配电机功率需1500KW,就选用1400KW,不选用1600KW,1400KW与1600KW电机的采购价格就有区别,这就造成了电机额定电流到了,而负荷还没加满,为这事我们去过现场多次。有的用户(大多数)采取在转子回路加一台进相器,由于增加进相器其功率因子提高了,定子电流降下来了,认为又能加负荷,其进相器褪下时电流又超了,实际是超负荷了,结果是产量高了,电机出故障概率大了,我们知道电机功率的计算是:p=V I √ 3 cosφη,这是一个等式,当P(功率)不变,等式的右边改变一个数字,其中一个增大了,一个就要减小,一个减小,另外一个必然增大,以1600KW为例:用户投入进相器电流也保持109A这时的功率因子上升到了滞后,因为用户一般不考虑功率因子,只看电流,通过计算这个等式的结果是1705KW,实际电机的负荷是1705KW,这种情况我们在外所遇到占90%,主机厂把我们电机留有的余量全部用尽,(因为到了这个时候磨机设计的装载量基本加完),特别是现在我们大Y1600的电机铁心由10档缩小为9档,其空载电流由41A左右上升到55A(6KV),那么我们的余量没有了,磨机厂再挖余量,电机就故障更多了与用户的矛盾也就更多,有的用户反映大Y电机温度高,公司设计处对老大Y设计其发热温升是当超载10%时,温升是56K,在额定状态下,温升是40K,也就是说,如超载温度上升特别快.高,当用户反映电机绕组温度高时(大Y)我们首先要了解其带负载的情况,电流情况,有没有带进相器,如果有超载这就是电机绕组温度高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大Y在正常负载其绕组温度不会超过规定温度。超载后除引起绕组温度高外,还会引起一连串的其它故障,如转子并头套拉弧、放

球磨机瓦温高原因及解决措施(姚光)

球磨机主轴瓦发热原因及处理 姚光 (牡丹江建新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技术部,157041) 我厂新建水泥磨采用Φ4.2mx13m 的中空轴球磨机,生产能力为150t/h。在安装后试生产时,磨机主滑履轴瓦温度很快上升到70℃,磨机保护跳停。 1 故障分析 造成磨机轴瓦温度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出磨水泥温度过高,影响到轴瓦温度; (2)轴瓦温度检测报警回路故障; (3)润滑油及冷却水系统故障; (4)轴瓦在安装时没有刮研好。 针对以上分析,我们进行了如下工作: (1)在中控室检查出磨水泥温度记录曲线,出磨水泥温度在95℃左右,正常; (2)对热电阻及瓦温仪表进行检查校验,测温装置指示报警正常; (3)检查稀油站及冷却水系统,润滑油为N320工业齿轮油,油站供油温度在40℃以内,高压泵的供油压力为28MPa, 流量2.3L/min, 低压泵的供油压力为0.3MPa, 流量50L/min,油站及冷却系统正常,满足轴瓦的冷却需要。 现在故障的焦点集中在轴瓦的刮研质量上。将轴瓦拆除后,发现原轴瓦是按照经验做法刮研,每25x25mm2面积上有4~6个接触点,但这些接触点已几乎被轴颈磨平,使轴颈与轴瓦的受力接触面形成了较为密封无间隙的接合面,从而润滑油不能随磨机轴颈的转动带入到受力面形成油膜来有效地润滑磨机轴颈。当轴颈与轴瓦形成相对干磨擦时,轴瓦的温度升高。 2 解决措施 磨机属于重载低速运转设备,轴瓦的制造材料为巴氏合金,硬度较软。而且轴颈与轴瓦只在受力底部的颈向大约90°的范围内接触受力,因而在受力范围内的这种接触点很容易被轴颈磨平,使轴颈与轴瓦干磨。 为了解决这种干摩擦“赶瓦”现象与轴瓦润滑不良的问题,我们对润滑油进入轴瓦的通道进行了改造,也就是在轴瓦的轴衬层面上挖出棱形的油沟槽 (见图1):润滑油进入油沟槽后,运转的磨机轴颈将油带进受力面的轴衬层面上形成油膜,对相对摩擦面进行润滑和降温,使设备能长期正常运行。在止推轴瓦的轴肩上也同样制作出相同的油槽与受力面上的油槽联通,润滑油流到轴肩面上形成油膜进行止推面润滑,而多余的油则流回轴承座油箱,周而复始地循环……。

回转窑托轮轴瓦发热原因浅析及相应防范措施

回转窑托轮轴瓦发热原因浅析及相应防范措施 -------------------------------------------------------------------------------- 作者:- 回转窑托轮轴瓦发热原因浅析及相应防范措施 作者:周巧生,贺怀选单位:巨龙水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图分类号:TQ172.62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9877(2003)07-0064-03 我公司Φ5.8m×98m回转窑是六五期间从罗马尼亚引进的,采用500kW×2双边缘传动,设计产量为3000t/d,窑体采用4档支承,Ⅰ、Ⅲ、Ⅳ档托轮为Φ2m×1.1m,轴瓦为Φ620mm×735mm,Ⅱ档托轮为Φ2.5m×1.2m,轴瓦为Φ700mm×820mm。自1992年以来托轮轴瓦发热问题成为制约熟料产量和窑运转率的关键因素。 1 发热情况简介 仅2000年统计,全年16个轴瓦位置就有12个位置发过热,累计发热43次2033h,瓦温最高达167℃,直接造成停窑19次,刮瓦检修5次,其余维持在低温(75℃以下)慢转。 轴瓦发热前现象: 1)从轴瓦发热位置来看,主要是绝对温度高、相对温度变化大的Ⅱ档较先发热,且一般在轴瓦发热前2~3d,窑内温度场有明显变化。 2)从单瓦承载能力上看,一旦瓦受过伤,承载能力会大幅下降造成适应性较差,极易发热,Ⅰ档3号瓦就单瓦发热达19次873h。 3)每次发热前半小时,窑功率都由700kW升至1100kW,而且发热经常是在歇轮(窑转1周过程中托轮不转或不连续转)或停窑、升降窑速后发生,2000年就有10次发热前歇轮,30次发热前停窑或降速后再提速。 2 发热原因分析 2.1 回转窑中心线变化引起发热 各档托轮摆放、调整不当或窑内径向、环向温差过大时,都有可能造成窑的各档中心标高偏离理想标高过大,产生窑体中心线的弯曲,从而引起各档受力变化较大,一旦超过本身承载能力,极易造成轴瓦发热。为合理确定托轮中心线,对窑动态中心线进行了测量(见表1),前2次均在轴瓦发热状态下测量,中心线偏差较大,2002年测量的偏差数据在允许变形范围内,而此时轴瓦正常运转未发热。由此可见在安装及调整过程中,保持窑体中心线准直的重要性。 表1 中心线垂直偏差数据 mm 位置 Ⅰ档 Ⅱ档 Ⅲ档 Ⅳ档 1997-10-12 -10.2 +4.0

发动机轴瓦常见损伤原因分析

发动机轴瓦常见损伤原因分析 来源:农机使用与维修作者:佚名 2014-09-16 08:57:46 发动机上的主轴瓦与连杆瓦是发动机上精密零件之一,但随着运转时间的增加,轴瓦会出现疲劳剥落、机械损伤和烧瓦等,不仅会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同时也大大降低轴瓦的使用寿命。对轴瓦的常见损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排除故障隐患,延长其使用寿命以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一、烧瓦 烧瓦是指曲轴的主轴颈与轴瓦之间,或连杆轴颈与连杆瓦间因缺少机油润滑,或间隙过小而使油膜破裂,轴瓦和轴颈表面直接接触,发生干摩擦而引起薪着甚至咬死的现象。 1.原因 (1)缺油。机油泵失效,机油压力不足;机油道堵塞,集滤器或滤清器过脏、堵塞,旁通阀失效;轴瓦装配过紧或轴瓦过短,轴承座转动,将油道堵塞等,造成轴瓦缺少润滑油而发生烧瓦。 (2)轴瓦与轴颈配合间隙过大,油膜压力小;配合间隙过小,或轴瓦凸起过高,瓦口处合金变形,工作中两摩擦表面直接接触的面积远大于规定值,使摩擦热急剧升高等而使轴瓦烧毁。 (3)曲轴轴颈圆度和圆柱度超过允差,不能形成油膜。 (4)曲轴弯曲或主轴承孔不同心度过大。 (5)发动机长期超负荷工作,发动机过热。 (6)装配时表面没有涂抹润滑油。 2.排除方法 烧瓦后,必须更换轴瓦和修磨曲轴轴颈。并应检查曲轴的弯曲、连杆的弯曲和机体曲轴主轴承座孔的同心度。若超过允许值,应进行校正和修理。 3.预防 就是从引起烧瓦的原因着手,保证润滑工作良好,严格遵守技术标准和操作规定去装配轴瓦。 二、轴瓦工作表面合金脱落 柴油机运行一段时间后,在曲轴轴颈和轴瓦表面形成圆周形沟槽纹状,机油里附有一定数量的粉状轴瓦合金、其他种类金属和非金属杂物。 1.原因 (1)机油不清洁。柴油机气缸体、曲轴等零件在加工过程中,金属屑等遗

回转窑托轮轴瓦发热的应急处理

回转窑托轮轴瓦发热的应急处理 -------------------------------------------------------------------------------- 作者:网摘 回转窑托轮轴瓦发热的应急处理 我公司回转窑规格Φ3.5/3.2m×52m,三档托轮支撑,轴瓦采用48#汽缸油润滑。托轮温度测控的是油温,而非直接测瓦温,没有报警装置。正常情况下油温在40℃以下,托轮轴表面温度在30℃以下(托轮轴温更接近轴瓦实际温度)。因托轮组安装及轴瓦刮研不规范,在2003年8月投产运行后一年半时间中,一档1号、2号、4号,二档2号、4号都出现过轴瓦发热现象。好几次当巡检人员发现时,托轮油温通常上升到50~75℃,而托轮轴温则上升到60~90℃,最高一次曾达到105℃,并出现连续啸叫声。每次轴瓦发热时托轮轴表面均出现或轻或重的拉丝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采取了所谓“冷研”的应急处理措施,避免了临时停窑。下面将这种应急措施介绍如下: (1)当发现轴瓦发热时,尽快用一次水直接向轴瓦浇水,强制降温,避免瓦温继续上升。尽量不用循环水,因一次水比循环水温度低切干净,使用效果好。 (2)如果窑速过高,在产量不受太大影响的情况下,快速降低窑速。 (3)用测温仪测量托轮轴表面温度,并检查该处轴是否有拉丝现象。 (4)在首次浇水20min后,停水,将瓦座内的存水放出,在托轮轴上直接浇注适量润滑油(操作时要注意安全),观察油膜形成情况。同时要用测温仪监控好托轮轴表面温度,如果托轮轴温度超过65℃,则继续浇水,如此反复。每次浇水最好控制在半小时之内,不宜过长,因此过程中瓦与轴之间基本上没有油膜的,完全是重研。 (5)在浇水过程中用细沙纸或油石对托轮轴表面出现的拉丝的部位进行打磨,直到手感光滑为止,此项操作过程要注意安全。 (6)浇水淋油过程中,当托轮轴表面局部高温消除,基本都低于35℃左右,切能持续半小时以上,这说明轴瓦基本上研磨好。这时可以将瓦座内的水彻底排空,加足量的润滑油,投入正常运行,在运行24h后,再换一次油,同时要速可恢复正常。 我公司采用这种应急措施处理托轮发热,过程最短得用了24h,最长得用了36h。实践认为,发现越早处理起来时间越短,为此后来专门增加了托轮温度报警装置,并设定上限为45℃。同时在浇淋油时选用河南偃师天霞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HF-托轮润滑专用油,这种油比汽缸油效果好,该润滑油100℃运动黏度为55里斯,抗极压、抗氧化,油膜形成较厚,使用时降温较快,并能修复轻微拉丝。 利用系统检修时间,我们将出现严重发热的托轮轴瓦抽出检查重新刮研,刮研时包角控制在 30~45°,并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压铅丝及自身经验对托轮座进行了适当调整后,托轮运行温度趋于稳定,截止目前已有近两年时间没有出现过轴瓦发热现象。 上传时间:2007-03-29 10:01:07

发动机轴瓦常见损伤原因分析精编版

发动机轴瓦常见损伤原 因分析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发动机轴瓦常见损伤原因分析 来源:农机使用与维修作者:佚名2014-09-16 08:57:46 发动机上的主轴瓦与连杆瓦是发动机上精密零件之一,但随着运转时间的增加,轴瓦会出现疲劳剥落、机械损伤和烧瓦等,不仅会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同时也大大降低轴瓦的使用寿命。对轴瓦的常见损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排除故障隐患,延长其使用寿命以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一、烧瓦 烧瓦是指曲轴的主轴颈与轴瓦之间,或连杆轴颈与连杆瓦间因缺少机油润滑,或间隙过小而使油膜破裂,轴瓦和轴颈表面直接接触,发生干摩擦而引起薪着甚至咬死的现象。 1.原因 (1)缺油。机油泵失效,机油压力不足;机油道堵塞,集滤器或滤清器过脏、堵塞,旁通阀失效;轴瓦装配过紧或轴瓦过短,轴承座转动,将油道堵塞等,造成轴瓦缺少润滑油而发生烧瓦。 (2)轴瓦与轴颈配合间隙过大,油膜压力小;配合间隙过小,或轴瓦凸起过高,瓦口处合金变形,工作中两摩擦表面直接接触的面积远大于规定值,使摩擦热急剧升高等而使轴瓦烧毁。 (3)曲轴轴颈圆度和圆柱度超过允差,不能形成油膜。 (4)曲轴弯曲或主轴承孔不同心度过大。 (5)发动机长期超负荷工作,发动机过热。 (6)装配时表面没有涂抹润滑油。 2.排除方法 烧瓦后,必须更换轴瓦和修磨曲轴轴颈。并应检查曲轴的弯曲、连杆的弯曲和机体曲轴主轴承座孔的同心度。若超过允许值,应进行校正和修理。

3.预防 就是从引起烧瓦的原因着手,保证润滑工作良好,严格遵守技术标准和操作规定去装配轴瓦。 二、轴瓦工作表面合金脱落 柴油机运行一段时间后,在曲轴轴颈和轴瓦表面形成圆周形沟槽纹状,机油里附有一定数量的粉状轴瓦合金、其他种类金属和非金属杂物。 1.原因 (1)机油不清洁。柴油机气缸体、曲轴等零件在加工过程中,金属屑等遗留在气缸体、曲轴、机油泵、油道孔中,气缸体内壁上,装配前未被彻底清洗掉的金属屑、型砂及装配时未清洗干净而残留在柴油机内部的粉尘、杂质等。 (2)轴颈表面粗糙度差,或未按规范要求进行磨合,磨合期间高速重载,使轴瓦表面被拉伤。 (3)曲轴轴瓦出厂前在轴瓦表面刷涂了一层防锈油。装配前要先清洗去防锈油,避免柴油机工作时,防锈油受热稀释与柴油机润滑机油混合在一起,增加了机油里的杂质,加速了机油的变质。 (4)轴瓦合金与钢背烧结不牢,或因柴油机高速、超负荷,引起轴瓦工作面合金脱层、掉合金。 (5)曲轴轴颈或轴瓦工作表面起沟槽,使轴颈与轴瓦之间存在锋利的金属或非金属杂物,在轴颈与轴瓦相对运动时形成“切削”所致。 2.预防措施 (1)使用优质润滑油,定期检查油质,发现稀释、变质应及时更换。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车辆,尽量避免重载、低速、超负荷运行。 (3)严格修理工艺规程,注意零件装配时的清洁度;按规范选配轴瓦,严格检查轴瓦配合间隙。

DF4型内燃机车抱轴瓦过热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DF4型内燃机车抱轴瓦过热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1 问题的提出 DF4型机车抱轴瓦在承受牵引电动机载荷的同时,也承受着机车通过钢轨接头、道岔时的垂向冲击力,受力大且复杂,工作条件恶劣。一旦发生抱轴瓦温度过高,将会造成碾瓦、烧损,甚至燃轴等行车事故,严重影响铁路运输的正常秩序和行车安全,并造成机车检修成本提高、机车运用效率降低,影响了机车的正常运用。 2 原因分析 DF4型机车牵引电动机采用轴悬式悬挂结构,电动机的一侧通过滑动轴承(抱轴瓦)直接支撑在动轴上,另外一端通过吊杆装置悬吊在转向架构架的横梁或者后端梁的电机吊座上,牵引电动机的抱轴承为剖分式轴承。轴承盖也是抱轴瓦的润滑油箱,用4个M24螺栓将轴承盖紧固在电动机机体上。轴承盖内刷架框上固定有集油器,用弹簧将集油器从下轴瓦长方口中压向轴颈,使其接触,以经行润滑。 2.1 集油器不贴轴 集油器毛线垫的主要作用是将抱轴油箱内的润滑油汲取到毛线垫上,并对抱轴颈进行润滑。 通过对多起抱轴瓦过热故障的观察发现,集油器毛线垫不贴轴是造成抱轴瓦过热的主要原因。集油器不贴轴的主要原因是集油器安装不正确、集油器弹簧折断、集油器刷架折断以及集油器固定螺栓松脱等。 集油器弹簧和刷架折断主要是由于机车发生震动或者牵引电动机本身发生震动。这种状况多发生在我段担当邯济线任务的运用机车上。机车发生震动的主要原因是其轮对踏面存在擦伤或剥离等轻微缺陷。牵引电动机发生震动的主要原因是其电枢动平衡不符合要求,或是牵引电动机齿轮与轮对齿轮啮合状态不良。 集油器固定螺栓松脱主要是由于抱轴油箱上用于固定集油器的螺栓状态不良,在机车发生震动或牵引电动机本身发生震动时,导致从抱轴油箱上脱落。 2.2抱轴瓦加工不合理 应根据抱轴颈的实际直径选择抱轴瓦的内径,在不符合抱轴瓦径向间隙要求时,必须对抱轴瓦的内径进行加工处理。经加工处理后,抱轴瓦径向间隙均符合工艺要求。但是通过对多起发热抱轴瓦检查后发现,抱轴瓦被碾的部位有时不是其主要承力部位,而是处于两端的扩大部。这说明抱轴瓦的两端扩大部喇叭口太小,当机车通过弯道或晃动时,造成抱轴瓦受力变形,使得抱轴瓦两端扩大部受挤压,集油器带油量不足,局部压力过大,不能形成油楔,发生碾压,导致抱轴瓦过热。另外,抱轴瓦刮削不合理,组装时在剖分面上形成台阶,阻止了油膜的建立,也是造成抱轴瓦过热的主要因素。 2.3抱轴瓦装配不合理 抱轴瓦装配不合理也是造成抱轴瓦过热的原因之一。主要因素有:(1)抱轴瓦上、下瓦的轴向移动量不一致或轴向移动量过小。(2)抱轴瓦盖固定螺丝紧应力不平衡。抱轴瓦在电机上磨合时,由于负荷小,很难发现有过热现象;一旦机车上线投入运用,在线路上做蛇形运动时,容易使抱轴瓦产生抗劲,造成抱轴瓦局部挤压、磨损、,产生碾片,导致过热。(3)抱轴瓦背与抱轴瓦盖、瓦座接触间隙大,在机车进行牵引和制动时,容易对抱轴瓦形成冲击,造成局部受力过大,产生碾片。 2.4润滑油窜油 机车抱轴瓦润滑油对抱轴瓦起着关键作用,如果润滑油有杂质,就会破换抱轴瓦与抱轴颈的油润关系,加速抱轴瓦的磨损,使抱轴瓦产生碾片,导致抱轴瓦温度过高。通过进一步的检查对比发现,产生过热的抱轴瓦与与相邻的齿轮箱的齿轮脂的颜色相近。由此我们判定,导

球磨机轴瓦发热原因及应急处理方法

球磨机轴瓦因润滑引起的发热、解决办法、测温系统温度设置 及专用油的应用 董进奎洛阳正本润滑技术研究中心471900 球磨机是各种工矿企业制粉系统最重要的设备,在水泥行业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大发展的今天,虽然大多企业都引进了效率更大的立磨制粉技术,但它也还局限于生料制粉领域,在煤粉及水泥制成中,球磨机现在及将来都还在相当长时间里担当重任。目前球磨机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中,从小型化到大型化,从边缘传动到中心传动,在水泥制成阶段,高效的双滑履球磨机被广泛采用,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突破,也不断更大型化。 球磨机技术在发展,设备运转的工况条件更加苛刻,球磨机支撑部位润滑凸显重要。虽然球磨机有边缘传动、中心传动,支撑部位润滑结构不尽相同,但是都离不开“轴承”原理,或者说“轴瓦”原理。目前润滑技术也随着球磨机技术有所发展,从被动润滑走向强制润滑,但是作为润滑产品的润滑油没有跟上球磨机的发展步伐,至今我国没有与之配套的专用润滑油,球磨机润滑仍停留在选用“齿轮油”润滑的尴尬境界,以致于球磨机轴瓦常常由于润滑不良,而出现温度高升、引起干摩擦烧瓦现象,虽然引起轴瓦升温的因素很多,但润滑油也是其重要因素之一。 A:因润滑引起球磨机轴瓦发热烧瓦的几点因素及解决办法、测温系统温度设置。 设备加工安装精度不到位;轴瓦承重负荷过重;磨料温度过高;轴瓦润滑及冷却系统不畅;温测报警装置失效;润滑油承载能力不够等都能引起轴瓦发热,严重的会引起轴瓦表面合金熔化胶合发生烧瓦事故,在此主要对由于润滑引起的发热做一分析。 1、供油系统供油不畅润滑缺油、冷却器效果不好引起的发热。 稀油站压力偏低、或管路堵塞导致供油量不足会引起润滑缺油致使轴瓦发热;同时稀油站压力偏低、或管路堵塞、油冷却不好会导致供油量不足,进出口油温偏差小,会造成轴瓦由于磨料及环境带来的传递热及自身摩擦热不能被带走,热量累积导致轴瓦温度升高。这样的发热通过调整供油压力,清洁供油管路,改进冷却系统就能达到降温效果。当然也要做到磨料温度控制,从进磨熟料抓起,首先降低熟料温度,控制进料额度,适当加大磨内风速,对于大型双滑履磨机也可以磨内设置喷水系统,磨尾衬板下铺设隔热材料,滑履罩安装透气、进气装置,增加散热能力等。 2、润滑油变质失效引起的发热。 有些企业对设备维护不到位,致使一些粉尘进入润滑油中产生负效应使润滑油变质,加大了轴瓦的摩擦力,甚至减小、或堵塞轴瓦间隙造成润滑失效,有的润滑油中串水导致润滑油乳化变质,有的润滑油使用周期过长、温度高致使氧化失效。这些因素很大程度在人为,通过润滑责任制,对设备、润滑油多观察、勤检测,保证润滑油不变质失效就可解决。 3、润滑油选择不当引起的发热。 在球磨机还没有专用油的情况下,企业选油是一个难题。做为球磨机设计及制造企业他们给用户提供的大多都是齿轮油,而在磨机运转过程中,水泥企业选油纷乱,对与同一台磨机和不同磨机不能做到根据设备运转负荷、运转温度、环境条件合理选用粘度等级、粘度指数等级、中、重极压等级不同的润滑油。比如河南一家水泥企业磨机用油常年都是一种型号320#中负荷齿轮油,冬夏不分,一旦设备出现轴瓦发热又乱换润滑油,甚至都用上了早被淘汰的汽缸油,以为可能油粘度越大越好。粘度、粘度指数是润滑油的重要指标,但最重要的是润滑油的抗极压、抗磨能力,也就是润滑油通过四球试验机得出的最大无卡咬负荷PB值;最大无烧结负荷PD值;综合磨损ZMZ值。从科学发展的角度说,一种润滑油它的粘度小,粘度指数高,抗极压、抗磨能力大是高品质的润滑油,通俗地说,粘度小利于热量传导散发,粘度指数高耐温效果好,抗极压、抗磨能力大承载负荷高,所以说选油要选用相对粘度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