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及分类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与分类

(一)定义护理不良事件是指伤害事件并非由原有疾病所致,而是由于医疗护理行为造成患者死亡、住院时间延长,或离院时仍带有某种程度的失能,分为可预防性不良事件和不可预防性不良事件。
(二)护理不良事件相关等级概念1. 护理不良事件一般分为事故、差错(一般差错、严重差错)、护理缺陷三个等级。
( 1 )医疗(护理)事故: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 2 )护理一般差错:是未对患者人身造成影响,或对患者有轻度影响,未产生不良后果者。
( 3 )严重差错:由于护理人员失职行为或技术过失,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延长了治疗时间。
( 4 )护理缺陷: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某一环节有错误,但被发现后得到及时纠正,未在患者身上发生不良后果。
2. 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四个等级(中国医院协会分类):警告事件、不良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和隐患事件。
( 1 )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 2 )不良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
( 3 )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的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
( 4 )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
(三)护理不良事件类型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护理意外。
2. 诊断或治疗失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非正常死亡、严重功能障碍、住院时间延长或住院费用增加等医疗事件。
3. 严重药物或输血不良反应。
4. 因医疗器械或医疗设备的原因给患者或医务人员带来的损害。
5. 因医务人员或陪护人员的原因给患者带来的损害。
6. 院内感染。
7. 门急诊、保卫、信息等其他相关不良事件。
(四)不良事件常见原因1. 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因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仍占较高比例。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标准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标准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的疏忽、错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患者受到伤害或者其他不良后果的事件。
为了规范护理工作,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制定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标准,以便对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和管理。
一、一级护理不良事件。
一级护理不良事件是指由于医护人员的严重疏忽、错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患者受到严重伤害或者危及生命的事件。
比如手术过程中发生手术器械遗留在患者体内、输液错误导致患者休克等情况。
一级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医护人员应立即停止错误操作,及时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患者家属报告事件,配合进行调查和处理。
二、二级护理不良事件。
二级护理不良事件是指由于医护人员的疏忽、错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患者受到较严重伤害但不危及生命的事件。
比如输液过程中发生漏液导致皮肤灼伤、病房护士未及时发现患者生命体征异常等情况。
二级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医护人员应立即停止错误操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件,配合进行调查和处理。
三、三级护理不良事件。
三级护理不良事件是指由于医护人员的疏忽、错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患者受到轻微伤害或者其他不良后果的事件。
比如病房护士未按时为患者更换尿布导致患者患上尿布皮炎、输液过程中发生局部炎症等情况。
三级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医护人员应立即停止错误操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件,配合进行调查和处理。
四、四级护理不良事件。
四级护理不良事件是指由于医护人员的疏忽、错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患者受到轻微伤害或者其他不良后果的事件。
比如病房护士未按时为患者更换床单导致患者患上压疮、输液过程中发生局部疼痛等情况。
四级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医护人员应立即停止错误操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件,配合进行调查和处理。
以上就是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标准,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做好护理工作,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与分类

一、护理不良事件(一)定义护理不良事件是指伤害事件并非由原有疾病所致,而是由于医疗护理行为造成患者死亡、住院时间延长,或离院时仍带有某种程度的失能,分为可预防性不良事件和不可预防性不良事件。
(二)护理不良事件相关等级概念1. 护理不良事件一般分为事故、差错(一般差错、严重差错)、护理缺陷三个等级。
( 1 )医疗(护理)事故: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 2 )护理一般差错:是未对患者人身造成影响,或对患者有轻度影响,未产生不良后果者。
( 3 )严重差错:由于护理人员失职行为或技术过失,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延长了治疗时间。
( 4 )护理缺陷: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某一环节有错误,但被发现后得到及时纠正,未在患者身上发生不良后果。
2. 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四个等级(中国医院协会分类):警告事件、不良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和隐患事件。
( 1 )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 2 )不良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
( 3 )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的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
( 4 )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
(三)护理不良事件类型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护理意外。
2. 诊断或治疗失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非正常死亡、严重功能障碍、住院时间延长或住院费用增加等医疗事件。
3. 严重药物或输血不良反应。
4. 因医疗器械或医疗设备的原因给患者或医务人员带来的损害。
5. 因医务人员或陪护人员的原因给患者带来的损害。
6. 院内感染。
7. 门急诊、保卫、信息等其他相关不良事件。
(四)不良事件常见原因1. 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因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仍占较高比例。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分类及原因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分类及原因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医院、养老院、康复中心或其他卫生机构中,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疏忽或不当行为,对患者造成伤害或危害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分类及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些事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
一、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1.轻微级别:对患者造成轻微伤害或不适,但无需治疗干预或病情恶化。
例如:轻微的皮肤擦伤或乳腺堵塞。
2.中度级别:对患者造成较大伤害或不适,需要一定程度的治疗干预或病情恶化。
例如:输液错误导致注射部位发炎或感染。
3.重度级别: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不适,需要紧急治疗干预或导致严重病情恶化。
例如:药物过敏反应导致器官功能受损。
4.致命级别:对患者造成生命威胁或导致死亡。
例如:手术操作错误导致内出血或感染。
二、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1.药物错误:包括给药方式错误、给错药、剂量错误等。
2.输液错误:包括输液速度过快、输液部位选择错误、输液导致感染等。
3.营养错误:包括饮食摄入不足、管饲操作错误、营养药物错误等。
4.伤害事件:包括跌倒、滑倒、烫伤、撞伤等。
5.功能障碍:包括尿潴留、便秘、压疮等。
6.感染事件:包括医源性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等。
7.检查治疗错误:包括输血操作错误、手术操作错误、病情评估错误等。
8.护理沟通错误:包括与患者沟通不足、信息传递错误等。
三、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1.人为因素:医护人员的技术不熟练、经验不足,操作不规范或疏忽大意等。
2.系统因素:病房环境复杂、设备不足或不适应,护理流程不完善或混乱,管理和监督不到位等。
3.干预因素:手术、检查等医疗操作中的意外情况,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等。
4.患者因素:自身疾病复杂多样,年龄、体质、意识状态等个体差异。
5.团队合作不良:沟通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或不准确,角色和职责不清晰,团队协作能力差等。
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对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的信誉和声誉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与分类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与分类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服务的不断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在逐渐上升。
因此,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与分类变得至关重要,以便能够准确地评估和处理这些事件。
本文将介绍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与分类,并探讨其对患者安全的影响。
一、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在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中,通常将其划分为四个等级:轻微(级别一)、一般(级别二)、严重(级别三)和灾难性(级别四)。
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对患者安全可能造成的影响,可以判断事件的具体等级。
1. 轻微(级别一):指一些不良事件,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没有或只有轻微的影响。
这些事件通常是一些技术操作不当、药物给予错误或是一些轻微的妨碍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的事件。
2. 一般(级别二):指一些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造成一定程度影响的事件。
这些事件可能包括不当的手术操作、药物给予错误或是一些不合理的护理措施导致的患者不适等。
3. 严重(级别三):指一些对患者身体健康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
这些事件可能包括手术错误、药物过敏事件或是一些重大的医疗设备失灵导致的患者伤害等。
4. 灾难性(级别四):指一些对患者身体健康和安全造成重大影响,甚至危及生命的事件。
这些事件通常是一些手术失误、药物过量或是医疗设备故障等极其严重的患者事件。
二、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在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中,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技术操作类:包括手术操作、患者体位、导管置入等技术操作的不良事件。
2. 药物管理类:包括药物错误给予、给药途径错误、药物过敏等与药物管理相关的不良事件。
3. 感染控制类:包括院内感染、手卫生不合规等与感染控制相关的不良事件。
4. 高危行为类:包括患者跌倒、翻身摔伤等与患者安全相关的不良事件。
5. 交流协作类:包括护士与患者沟通不畅、团队合作不良等与交流协作相关的不良事件。
6. 管理系统类:包括应急处理不当、政策执行不严等与管理系统相关的不良事件。
三、护理不良事件对患者安全的影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患者安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与分类

一、护理不良事件之迟辟智美创作(一)界说护理不良事件是指伤害事件其实不是由原有疾病所致,而是由于医疗护理行为造成患者死亡、住院时间延长,或离院时仍带有某种水平的失能,分为可预防性不良事件和不成预防性不良事件.(二)护理不良事件相关品级概念1. 护理不良事件一般分为事故、毛病(一般毛病、严重毛病)、护理缺陷三个品级.(1 )医疗(护理)事故: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规、行政法规、部份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惯例,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2 )护理一般毛病:是未对患者人身造成影响,或对患者有轻度影响,未发生不良后果者.(3 )严重毛病:由于护理人员失职行为或技术过失,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延长了治疗时间.(4 )护理缺陷: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某一环节有毛病,但被发现后获得及时纠正,未在患者身上发生不良后果.2. 按事件的严重水平分四个品级(中国医院协会分类):警告事件、不良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和隐患事件.(1 )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2 )不良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自己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3 )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的毛病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4 )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毛病,未形成事实.(三)护理不良事件类型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颠仆、用药毛病、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平安相关的护理意外.2. 诊断或治疗失误招致患者呈现严重并发症、非正常死亡、严重功能障碍、住院时间延长或住院费用增加等医疗事件.3. 严重药物或输血不良反应.4. 因医疗器械或医疗设备的原因给患者或医务人员带来的损害.5. 因医务人员或陪护人员的原因给患者带来的损害.6. 院内感染.7. 门急诊、捍卫、信息等其他相关不良事件.(四)不良事件罕见原因1. 核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因不认真执行各种核对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呈现的不良事件仍占较高比例.具体暗示在用药核对不严,有时凭借主观印象,如给病人进行治疗时只喊床号,不喊姓名,更换液体时未做到姓名、药名、输液卡三对比,致使给患者输错液体或发错口服药.2. 执行医嘱不正确暗示在盲目地执行毛病的医嘱,违反口头医嘱的规定,错抄漏抄医嘱,有时凭借主观印象,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用药剂量的更改而对患者造成影响.对医嘱执行的时间不严格,包括未服药到口或给药时间拖后或提前2 小时,错服、漏服、多服药,甚至擅自用药.有的漏做药物过敏试验或做过敏试验后,未及时观察结果,又重做者,抢救时执行医嘱不及时等.3. 未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违反护理技术把持流程由于低年资护士较多,工作经验缺乏,对一些专科知识、基本知识、把持规程掌握不牢固,工作流程不熟悉.造成病情观察不仔细,护理办法不到位;卧床患者翻身不及时造成压疮;违反手术平安核对制度,造成器械、纱布遗忘在手术切口中;违反护理把持规程,让家属给患者鼻饲造成窒息.静脉注射药液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各种检查、手术因漏做皮肤准备或备皮划伤多处而影响手术及检查者;洗胃把持不妥造成胃穿孔;给患者热敷造成烫伤或冷敷造成冻伤等.4. 未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没有严格依照分级护理制度对病人观察和巡视,没有认真落实病人交接班制度,健康教育宣教不到位,对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无预见性,如未向病人反复强调潜在的平安隐患(颠仆、坠床).5.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评估能力缺乏未对压疮高危因素患者评估,造成患者压疮.未对坠床、颠仆高危因素患者评估及采用预防办法,造成患者坠床、颠仆.6. 护士消极倦怠心理极易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由于护理工作平凡琐碎,技术与服务要求高,精神高度紧张,思想压力年夜,易引起护士的消极倦怠心理,暗示出思想不集中,工作缺乏热情,看待病人冷漠(病人投诉).7. 药品管理混乱暗示在药品混放,毒麻药与一般药品混放,注射药与口服药混放,内用药与外用药混放,药品瓶签与内装药品不符,药品过期,需冷藏药品未放冰箱保管,特别是高浓度药品未有标识和独自放置等管理失误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8. 护理人员平安防范意识差缺乏护理平安相关知识,对新上岗人员的培训、对本学科疾病的护理惯例培训不到位,护士由于经验缺乏,对有些药物在分歧途径的治疗目的和效果不了解,对发生的病情变动不能及时判断和反应,应急能力差,呈现一些不应发生的毛病.9. 后勤保证系统不完善医院后勤工作是整个医院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医院正常运营的重要支持和保证系统.随着医院学科建设的不竭发展、现代化技术的进步、设备规模的扩年夜,后勤工作涉及的范围和知识面越来越广,后勤管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年夜,后勤管理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 药品不能及时送到病房. 不能一站式服务.物品报修报送.不良事件的发生是复杂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包括的因素有人、环境、仪器设备、以及工作流程和管理体系,这些综合因素造成了不良事件的发生.,事故的发生是多重毛病或疏漏接连发生的结果. 比如病房的药物放置毛病,造成护士在摆药过程傍边拿错药,就会发生摆药毛病.护士执行过程傍边,没有认真核对,则造成核对毛病.最后招致护士在执行医嘱时执行毛病.蓝田县医院护理部二0一四年九月二十六日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与分类一、不良事件的分级根据不良事件是否发生以及发生后在病人或医务人员身上所造成的伤害将护理不良事件分为3级.1、一级不良事件:指已发生,造成病人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招致功能障碍、加重病情、延迟康复的事件,或者下列情形之一者,即护理过错行为引发的有效投诉或纠纷;医院感染迸发;手术身份部位识别毛病;体内遗留手术器械;病人因意外事件死亡.2、二级护理不良事件:指已发生并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但对病人病情及治疗效果无影响的事件,并将事件对病人的伤害水平分为无伤害、轻度伤害、中度伤害和重试伤害.以上10类情况中除8类及9类情况外,其他已发生并涉及病人而还未到达一级护理不良事件的情况都纳入此级别范围.3、三级护理不良事件:指隐患事件,是由于不经意或实时的介入,不良事件未真正发生或事件未涉及病人,或者是非护理行为造成的事件(如公共设施事件、医疗设备器械事件)二、不良事件分类1类,不良治疗:包括给药毛病、输血毛病、医疗感染迸发、手术身份部位识别毛病、体内遗留手术器械、输液输血反应;2类,意外事件:包括颠仆、坠床、走失、烫伤、烧伤、自残、自杀、火灾、失窃、咬破体温表、约束不良;3类,医患沟通事件:包括医患争吵、身体攻击、打斗、暴力行为等;4类,饮食、皮肤护理不良事件:包括误吸/窒息、咽入异物、院内压疮、医源性皮肤损伤;5类,不良辅助诊查、病人转运事件:含身份识别毛病、标本丧失、检查或运送中或后病情突变或呈现意外;6类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含管道滑脱、病人自拔;7类,职业流露:含针刺伤、割伤;8类,公共设施事件:包括医院建筑毁损、病房设施故障、蓄意破坏、有害物质泄露;9类,医疗设备器械事件:包括医疗资料故障、仪器故障、器械不符合无菌要求;10类,供应室不良事件:包括消毒物品未达要求、热源试验阳性、把持中发现器械包器械物品不符.非以上所列内容则注明是其他情况.蓝田县医院护理部二0一四年九月二十六日。
护理不良事件定义分类及分级

护理不良事件定义分类及分级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患者受到或可能受到伤害的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不仅对患者本人造成了伤害和不良影响,也对医护人员和医疗机构的声誉和信誉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定义、分类和分级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机构中发生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受到或可能受到不当操作、医疗事故、医疗差错、药品滥用等原因所导致的伤害或不良后果。
护理不良事件可以是医护人员的错误操作,也可以是医疗环境的不良因素所导致。
1.操作性不良事件:指在护理操作中因为医护人员的技术不熟练、操作不规范、洗手不严谨等导致的伤害或不良后果。
如给药错误、手术操作不当等。
2.药品相关不良事件:指与药物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包括药物过敏反应、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滥用、药物交互作用等。
3.感染性不良事件:包括院内感染、血源性感染等与医疗环境和操作有关的感染事件,如手术部位感染、导尿管相关感染等。
4.文书记录不良事件:指护士在记录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错误、遗漏或不规范现象,如病历、护理记录等不完整、不准确或未及时告知医师等。
5.护理质量不良事件:指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或不规范现象,如床位垫褥、坠床、跌倒等。
6.沟通不畅不良事件:指医护之间沟通不畅或信息传递不准确,导致患者接受护理的疏漏或错误。
根据对患者的损害程度和后果的严重程度,护理不良事件可以进行分级。
目前一般采用以下的分级标准:1.轻度(级别一):仅造成了短暂不适,无需特殊处理,通常不会影响患者的病情和康复。
2.中度(级别二):对患者的生理功能或心理状态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临时或可逆的影响,可能需要一些额外的护理措施。
3.重度(级别三):对患者的生理功能或心理状态造成了持久或不可逆的影响,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过程。
4.危重(级别四):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了威胁,可能需要紧急救治和干预措施,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各级别的护理不良事件都需要进行严肃的反思和总结,并在医疗机构内进行有效的措施和管理,以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并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护理_不良事件的分级与分类

一、护理不良事件(一)定义护理不良事件是指伤害事件并非由原有疾病所致,而是由于医疗护理行为造成患者死亡、住院时间延长,或离院时仍带有某种程度的失能,分为可预防性不良事件和不可预防性不良事件。
(二)护理不良事件相关等级概念1. 护理不良事件一般分为事故、差错(一般差错、严重差错)、护理缺陷三个等级。
(1 )医疗(护理)事故: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2 )护理一般差错:是未对患者人身造成影响,或对患者有轻度影响,未产生不良后果者。
(3 )严重差错:由于护理人员失职行为或技术过失,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延长了治疗时间。
(4 )护理缺陷: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某一环节有错误,但被发现后得到及时纠正,未在患者身上发生不良后果。
2. 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四个等级(中国医院协会分类):警告事件、不良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和隐患事件。
(1 )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2 )不良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
(3 )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的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
(4 )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
(三)护理不良事件类型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护理意外。
2. 诊断或治疗失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非正常死亡、严重功能障碍、住院时间延长或住院费用增加等医疗事件。
3. 严重药物或输血不良反应。
4. 因医疗器械或医疗设备的原因给患者或医务人员带来的损害。
5. 因医务人员或陪护人员的原因给患者带来的损害。
6. 院内感染。
7. 门急诊、保卫、信息等其他相关不良事件。
(四)不良事件常见原因1. 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因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仍占较高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护理不良事件
(一)定义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伤害事件并非由原有疾病所致,而是由于医疗护理行为造成患者死亡、住院时间延长,或离院时仍带有某种程度的失能,分为可预防性不良事件和不可预防性不良事件。
(二)护理不良事件相关等级概念
1. 护理不良事件一般分为事故、差错(一般差错、严重差错)、护理缺陷三个等级。
( 1 )医疗(护理)事故: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 2 )护理一般差错:是未对患者人身造成影响,或对患者有轻度影响,未产生不良后果者。
( 3 )严重差错:由于护理人员失职行为或技术过失,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延长了治疗时间。
( 4 )护理缺陷: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某一环节有错误,但被发现后得到及时纠正,未在患者身上发生不良后果。
2. 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四个等级(中国医院协会分类):警告事件、不良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和隐患事件。
( 1 )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 2 )不良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
( 3 )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的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
( 4 )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
(三)护理不良事件类型
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护理意外。
2. 诊断或治疗失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非正常死亡、严重功能障碍、住院时间延长或住院费用增加等医疗事件。
3. 严重药物或输血不良反应。
4. 因医疗器械或医疗设备的原因给患者或医务人员带来的损害。
5. 因医务人员或陪护人员的原因给患者带来的损害。
6. 院内感染。
7. 门急诊、保卫、信息等其他相关不良事件。
(四)不良事件常见原因
1. 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
因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仍占较高比例。
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有时凭借主观印象,如
给病人进行治疗时只喊床号,不喊姓名,更换液体时未做到姓名、药名、输液卡三对照,致使给患者输错液体或发错口服药。
2. 执行医嘱不正确
表现在盲目地执行错误的医嘱,违反口头医嘱的规定,错抄漏抄医嘱,有时凭借主观印象,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用药剂量的更改而对患者造成影响。
对医嘱执行的时间不严格,包括未服药到口或给药时间拖后或提前 2 小时,错服、漏服、多服药,甚至擅自用药。
有的漏做药物过敏试验或做过敏试验后,未及时观察结果,又重做者,抢救时执行医嘱不及时等。
3. 未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违反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由于低年资护士较多,工作经验不足,对一些专科知识、基本常识、操作规程掌握不牢固,工作流程不熟悉。
造成病情观察不仔细,护理措施不到位;卧床患者翻身不及时造成压疮;违反手术安全查对制度,造成器械、纱布遗忘在手术切口中;违反护理操作规程,让家属给患者鼻饲造成窒息。
静脉注射药液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各种检查、手术因漏做皮肤准备或备皮划伤多处而影响手术及检查者;洗胃操作不当造成胃穿孔;给患者热敷造成烫伤或冷敷造成冻伤等。
4. 未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
没有严格按照分级护理制度对病人观察和巡视,没有认真落实病人交接班制度,健康教育宣教不到位,对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无预见性,如未向病人反复强调潜在的安全隐患(跌倒、坠床)。
5.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评估能力不足
未对压疮高危因素患者评估,造成患者压疮。
未对坠床、跌倒高危因素患者评估及采取预防措施,造成患者坠床、跌倒。
6. 护士消极倦怠心理极易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由于护理工作平凡琐碎,技术与服务要求高,精神高度紧张,思想压力大,易引起护士的消极倦怠心理,表现出思想不集中,工作缺乏热情,对待病人冷漠(病人投诉)。
7. 药品管理混乱
表现在药品混放,毒麻药与一般药品混放,注射药与口服药混放,内用药与外用药混放,药品瓶签与内装药品不符,药品过期,需冷藏药品未放冰箱保存,特别是高浓度药品未有标识和单独放置等管理失误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8. 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差
缺乏护理安全相关知识,对新上岗人员的培训、对本学科疾病的护理常规培训不到位,护士由于经验不足,对有些药物在不同途径的治疗目的和效果不了解,对发生的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判断和反应,应急能力差,出现一些不应发生的错误。
9. 后勤保障系统不完善
医院后勤工作是整个医院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医院正常运营的重要支持和保障系统。
随着医院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现代化技术的进步、设备规模的扩大,后勤工作涉及的范围和知识面越来越广,后勤
管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后勤管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药品不能及时送到病房。
不能一站式服务。
物品报修报送。
不良事件的发生是复杂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包括的因素有人、环境、仪器设备、以及工作流程和管理体系,这些综合因素造成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事故的发生是多重错误或疏漏接连发生的结果。
比如病房的药物放置错误,造成护士在摆药过程当中拿错药,就会发生摆药错误。
护士执行过程当中,没有认真核对,则造成核对错误。
最后导致护士在执行医嘱时执行错误。
蓝田县医院护理部
二0一四年九月二十六日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与分类
一、不良事件的分级
根据不良事件是否发生以及发生后在病人或医务人员身上所造成的伤害将护理不良事件分为3级。
1、一级不良事件:指已发生,造成病人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加重病情、延迟康复的事件,或者下列情形之一者,即护理过错行为引发的有效投诉或纠纷;医院感染暴发;手术身份部位识别错误;体内遗留手术器械;病人因意外事件死亡。
2、二级护理不良事件:指已发生并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但对病人病情及治疗效果无影响的事件,并将事件对病人的伤害程度分为无伤害、轻度伤害、中度伤害和重试伤害。
以上10类情况中除8类及9类情况外,其他已发生并涉及病人而还未达到一级护理不良事件的情况都纳入此级别范围。
3、三级护理不良事件:指隐患事件,是由于不经意或实时的介入,不良事件未真正发生或事件未涉及病人,或者是非护理行为造成的事件(如公共设施事件、医疗设备器械事件)
二、不良事件分类
1类,不良治疗:包括给药错误、输血错误、医疗感染暴发、手术身份部位识别错误、体内遗留手术器械、输液输血反应;
2类,意外事件:包括跌倒、坠床、走失、烫伤、烧伤、自残、自杀、火灾、失窃、咬破体温表、约束不良;
3类,医患沟通事件:包括医患争吵、身体攻击、打架、暴力行为等;
4类,饮食、皮肤护理不良事件:包括误吸/窒息、咽入异物、院内压疮、医源性皮肤损伤;
5类,不良辅助诊查、病人转运事件:含身份识别错误、标本丢失、检查或运送中或后病情突变或出现意外;
6类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含管道滑脱、病人自拔;
7类,职业暴露:含针刺伤、割伤;
8类,公共设施事件:包括医院建筑毁损、病房设施故障、蓄意破坏、有害物质泄露;
9类,医疗设备器械事件:包括医疗材料故障、仪器故障、器械不符合无菌要求;10类,供应室不良事件:包括消毒物品未达要求、热源试验阳性、操作中发现器械包器械物品不符。
非以上所列内容则注明是其他情况。
蓝田县医院护理部
二0一四年九月二十六日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