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科学化学式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化学《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二课时【创新教案】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二课时)【核心素养】通过对化合价的本质及应用的学习,增进学生对物质化学式的认识。
【教学目标】1.理解化合价的本质,掌握化合价的一些规律;2.熟记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并学会根据化合价推求化学式的方法。
【学情分析】在学生已经接触了一些常见物质化学式的书写的基础上,提出如何确定物质化学式中原子的个数比。
从之前所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八电子稳定结构、离子符号等知识引出元素化合价。
【教学重点】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了解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
【教学难点】1.化合价概念的建立和形成2.使用化合价规则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教学过程】【引入】展示氯化氢(HCl)、硫化氢(H2S)、氨气(NH3)、甲烷(CH4)的化学式【教师提问】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化学式的知识,请大家读出投影仪上给出的化学式,观察这四种物质的组成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它们都由氢元素组成,但分子中氢原子个数不同。
【教师】形成化合物的原子数目为什么不同,我们先来看一下硫化氢的形成过程。
【投影】展示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展示氢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以硫化氢为例让学生理解化合物形成过程,并初步建立物质在化合过程中原子数目不同的观念,并由此引申出化合价的概念【板书】一、化合价(1)化合价:用来表示原子间相互化合的数目(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左符号右数目,注意和离子的表示方法相区别(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与离子所带的电荷,通常数值相等,正负相同;位置不同,写法相反)【练习】请写出铝离子、氯离子、氧离子的化学符号,并标出三种元素的化合价【提问】离子所带电荷有正有负,同种原子可能形成不同离子,那么,元素的化合价有正负吗?一种元素是否只有一种化合价?【板书】(3)化合价规则1.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2.金属通常显正价,非金属通常显负价3.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4.在化合物里氧元素通常显-2价,氢元素通常显+1价5.单质的化合价为零6.同种元素可能有多种化合价【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金属显正价,非金属显负价2.在化合物H2O中,氧元素显负二价,氢元素显正一价3.在氧气中,氧元素显负二价【投影】常见元素化合价表,要求学生背诵,学生感到非常困难【学生活动】教师给出化合价口诀,并将常见元素化合价谱曲,要求学生合唱,这时候学生学习热情得到鼓舞,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初二化学元素及化学公式子

化学元素及名称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碳酸硫酸根,负三只有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氢气碳氮气氧气磷硫氯气(非金属单质)H2 C N2 O2 P S Cl2钠镁铝钾钙铁锌铜钡钨汞(金属单质)Na Mg Al K Ca Fe Zn Cu Ba W Hg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氧化钠二氧化氮二氧化硅H2O CO CO2 P2O5 Na2O NO2 SiO2 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一氧化氮氧化镁氧化铜氧化钡氧化亚铜SO2 SO3 NO MgO CuO BaO Cu2O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铁红)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铝三氧化钨FeO Fe2O3 Fe3O4 Al2O3 WO3氧化银氧化铅二氧化锰(常见氧化物)Ag2O PbO MnO2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铜氯化锌氯化钡氯化铝KCl NaCl MgCl2 CaCl2 CuCl2 ZnCl2 BaCl2 AlCl3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银(氯化物/盐酸盐)FeCl2 FeCl3 AgCl硫酸盐酸硝酸磷酸硫化氢溴化氢碳酸(常见的酸)H2SO4 HCl HNO3 H3PO4 H2S HBr H2CO3 [NextPage]硫酸铜硫酸钡硫酸钙硫酸钾硫酸镁硫酸亚铁硫酸铁CuSO4 BaSO4 CaSO4 KSO4 MgSO4 FeSO4 Fe2 (SO4)3硫酸铝硫酸氢钠硫酸氢钾亚硫酸钠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银Al2(SO4)3 NaHSO4 KHSO4 NaSO3 NaNO3 KNO3 AgNO3硝酸镁硝酸铜硝酸钙亚硝酸钠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镁MgNO3 Cu(NO3)2 Ca(NO3)2 NaNO3 Na2CO3 CaCO3 MgCO3 碳酸钾(常见的盐)K2CO3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钾氢氧化铝NaOH Ca(OH)2 Ba(OH)2 Mg(OH)2 Cu(OH)2 KOH Al(OH)3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常见的碱)Fe(OH)3 Fe(OH)2甲烷CH4化学公式一、氧气的性质:(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加热2CuO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2Al2O3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O2点燃2H2O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点燃2P2O5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SO2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2CO2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2O2点燃CO2+ 2H2O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点燃2CO2+ 3H2O(3)氧气的来源: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2HgO 加热Hg+ O2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 MnO2+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H2O2MnO2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二、自然界中的水: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2H2↑+ O2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2O + CO2=== H2CO3三、质量守恒定律: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Cu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CuO 加热Cu + H2O22.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加热Cu + MgO四、碳和碳的氧化物:(1)碳的化学性质:23.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25.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高温4Fe + 3CO2↑(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26.煤炉的底层:C + O2点燃CO227.煤炉的中层:CO2 + C高温2CO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2点燃2CO2(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CaCO3+ 2HCl === CaCl2+ H2O + CO2↑3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H2O + CO2↑3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2O + CO2=== H2CO33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高温CaO + CO2↑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Ca(OH)2+ CO2==== CaCO3↓+ H2O(4)一氧化碳的性质: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Cu + CO235.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 O2点燃2CO2(5)其它反应:3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五、燃料及其利用:3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2O2点燃CO2+ 2H2O3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点燃2CO2+ 3H2O 39.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O2点燃2H2O六、金属(1)金属与氧气反应:40.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41.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42.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加热2CuO43.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2)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44.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H2↑45.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H2↑46.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H2↑47.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3H2↑48.锌和稀盐酸Zn + 2HCl=== ZnCl2+ H2↑49.铁和稀盐酸Fe + 2HCl=== FeCl2+ H2↑50.镁和稀盐酸Mg+ 2HCl=== MgCl2+ H2↑51.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3H2↑(3)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5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Cu 53.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Cu 54.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Cu(NO3)2+ Hg(4)金属铁的治炼原理:55.3CO+ 2Fe2O3高温4Fe + 3CO2↑七、酸、碱、盐1、酸的化学性质(1)酸+ 金属-------- 盐+ 氢气56.硫酸Zn + H2SO4 = ZnSO4+ H2↑57.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H2↑58.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H2↑59.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3H2↑60.锌和稀盐酸Zn + 2HCl=== ZnCl2+ H2↑61.铁和稀盐酸Fe + 2HCl=== FeCl2+ H2↑62.镁和稀盐酸Mg+ 2HCl=== MgCl2+ H2↑63.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3H2↑(2)酸+ 金属氧化物-------- 盐+ 水64.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3H2O 65.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3H2O 66.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H2O67.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CuSO4+ H2O(3)酸+ 碱-------- 盐+ 水(中和反应)6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69.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CaCl2+ 2H2O 70.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AlCl3+ 3H2O 71.酸和烧碱反应:H2SO4+ 2NaOH === Na2SO4 + 2H2O(4)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72.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2HCl === CaCl2+ H2O + CO2↑73.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74.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HCl=== NaCl + H2O + CO2↑75.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BaCl2=== BaSO4↓+ 2HCl2、碱的化学性质(1)碱+ 非金属氧化物-------- 盐+ 水76.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Na2CO3+ H2O 77.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Na2SO3+ H2O 78.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Na2SO4+ H2O 79.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CO2=== CaCO3↓+ H2O 80.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SO2=== CaSO3↓+ H2O(2)碱+ 酸-------- 盐+ 水(中和反应)81.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3H2O82.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3H2O 83.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H2O84.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CuSO4+ H2O(3)碱+ 盐-------- 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85.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Na2CO3=== CaCO3↓+ 2NaOH 3、盐的化学性质(1)盐(溶液)+ 金属单质------- 另一种金属+ 另一种盐86.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Cu(2)盐+ 酸--------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87.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HCl=== NaCl + H2O + CO2↑(3)盐+ 碱-------- 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88.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Na2CO3=== CaCO3↓+ 2NaOH(4)盐+ 盐----- 两种新盐89.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AgCl↓ + NaNO390.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BaCl2=== BaSO4↓ + 2NaCl化学相关知识点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具有酸的通性(17)氨气:NH3 (碱性气体)(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
初二化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8、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9、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10、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1)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a、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b、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初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二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和奥秘的学科,对于初二的同学来说,刚刚接触化学,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初二化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的研究对象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2、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蒸发、蜡烛的熔化等,只是物质的状态或形状发生了改变。
(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铁的生锈、蜡烛的燃烧等,在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常伴随有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4、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液体药品:倾倒时,瓶塞倒放,标签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
量取一定量液体时,选用合适量程的量筒,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2)给物质加热酒精灯的使用: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
给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给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与桌面约成45°角。
(3)仪器的连接和洗涤仪器连接时,玻璃管要先用水润湿,然后轻轻转动插入。
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二、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约占 78%,氧气约占 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 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 003%。
2、氧气(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
初二科学上册知识点

初二科学上册知识点科学是一门神奇而又充满奥秘的学科,初二上册的科学知识为我们打开了探索自然世界的大门。
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其中的重要知识点。
首先是物理部分。
在测量方面,我们学习了长度、时间和体积的测量。
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的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
测量长度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并且要注意测量的精度和误差。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的还有小时(h)、分钟(min)。
体积的测量对于不规则物体,可以使用排水法来测量。
在运动方面,我们认识了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选择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在力的知识中,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作用效果有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在压强方面,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定义为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和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则相反。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大气压强也无处不在,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有马德堡半球实验。
接着是化学部分。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
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而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形态、状态等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
例如,铁生锈是化学变化,水结冰是物理变化。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也需要我们区分清楚。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等;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熔点、沸点等。
化学式的书写

初二科学化学式书写练习(1)书常见单质及化合物的化学式硝酸钾硝酸钠硝酸银硝酸钙硝酸镁硝酸钡硝酸锌硝酸铝硝酸铜硝酸铁硝酸亚铁硝酸铵硫酸钾硫酸钠硫酸银硫酸钙硫酸镁硫酸钡硫酸锌硫酸铝硫酸铜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铵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银碳酸钙碳酸镁碳酸钡碳酸锌碳酸铝碳酸铜碳酸铁碳酸亚铁碳酸铵甲烷葡萄糖高锰酸钾锰酸钾氯酸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钙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练习:1.下列物质中:(1)NH3 (2)O2(3)N2(4)H2SO4(5)KClO3(6)MnO2(7)NaCl (8)H2O (9)Fe(10)Cu (11)P2O5(12)CO(NH2)2(13)CaCO3(14)HgO(1)属于单质的是;(2)属于化合物的是;(3)属于氧化物的是。
2.请书写下列元素符号:氢氦Li Be B 碳氮氧 F Ne钠镁铝硅磷硫氯Ar钾钙锰铁铜锌银碘3.请书写下列化学式:a:氢气__________ b:液氧_________c:水________d:碳酸钙_____________e:氧化铜__________f:氢氧化钠_________ _ g:氯化镁_________h:高锰酸鉀__________ _ i:氯化氢_______ _ j:干冰4.按要求写化学式。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单质。
——()(2)原子核中不含有中子的原子。
——()(3)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变成的的微粒。
——()(4)m个硫酸根离子。
——()(5)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6)在氧气中燃烧有蓝紫色火焰的黄色物质。
——()(7)加热后生成氧气的紫黑色固体。
——()(8)制作铅笔芯的主要材料是石墨。
——()(9)表示出氧化铜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10)一杯冰水混合物。
——()(11)空气中会阻挡紫外线的物质。
——()(12)造成温室效应,以至全球变暖的主要物质。
——()(1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与含量占第一位的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化合物——()10.标出带有下划线元素的化合价:R2O72–_____ Cr2(SO4)3_____ KBrO3_____ C2H2_____ K2SeO3____ Na2Si03NH4NO3、ClO2_____ K2MnO4_____H2O2______ K2Cr2O7_____ N2O NaCl O 4____ H a R O b_____化学用语及化合价书写练习(2)一、请默写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的名称及符号二、请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溴碘锰钡四、请标出下列元素的常见化合价H Cl Na K Ag O Ca Mg Ba ZnAl Si P Fe Fe C C S S S Cu Hg 五、请根据名称写出下列原子团并标出所带电荷数例如:次氯酸跟 ClO-硝酸根亚硝酸根硫酸根亚硫酸根氯酸根次氯酸根碳酸根碳酸氢根高锰酸根锰酸根磷酸根氢氧根铵根六、请标出带点元素在化合物或原子团中的化合价S.O42- S.O32- C.lO3- N.O3-KM.nO4 K2M.nO4F.eSO4F.eCl3C.a(OH)2七、单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
初二科学化学式

初二科学化学式二氧化硫 SO2 三氧化硫 SO3 一氧化碳 CO 四氧化三铁 Fe3O4 五氧化二磷 P2O5 二氧化碳 CO2 二氧化硅 SiO2 氧化钙 CaO 氧化铁Fe2O3 氧化亚铁 FeO 氧化铝Al2O3 氧化铜 CuO 氧化汞HgO 氧化钾K2O 氧化钠Na2O 氧化镁 MgO 氧化锌 ZnO 二氧化锰 MnO2 过氧化氢 H2O2 二氧化氮 NO2 水 H2O 氯化钠 NaCl 硫化锌 ZnS 氢氧化钠 NaOH 氯化钾 KCl 硫化钠Na2S 氢氧化镁Mg(OH)2 氯化银AgCl 硫化银Ag2S 氢氧化铁Fe(OH)3 氯化钡 BaCl2 硫化钡 BaS 氢氧化亚铁 Fe(OH)2 氯化铜CuCl2 硫化铜CuS 氢氧化铵NH3·H2O 四氯化碳 CCl4 硫化亚铁 FeS 氢氧化钙 Ca(OH)2 氯化钙CaCl2 硫化氢H2S 氢氧化锌Zn(OH)2 氯化锌 ZnCl2 氢氧化铜Cu(OH)2 氯化铁 FeCl3 氯化镁 MgCl2 氯化铝AlCl3 氯化亚铁FeCl2氯化氢 HCl 氯化铵 NH4Cl硫酸铜 CuSO4 硫酸铝 Al2(SO4)3碳酸钠 Na2CO3 硫酸钡 BaSO4 硫酸氢钠 NaHSO4 碳酸钙 CaCO3 硫酸钙 CaSO4 硫酸氢钾 KHSO4 碳酸镁MgCO3 硫酸钾 KSO4 亚硫酸钠NaSO3 碳酸钾K2CO3 硫酸镁 MgSO4 硝酸钠 NaNO3 甲烷 CH4 硫酸亚铁 FeSO4 硝酸钾 KNO3 乙炔 C2H2 硫酸铁 Fe2 (SO4)3 硝酸银AgNO3 甲醇CH3OH 硝酸镁MgNO3 乙醇C2H5OH 硝酸铜Cu(NO3)2 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硝酸钙 Ca(NO3)2 石膏 CaSO4•2H2O亚硝酸钠 NaNO3 熟石膏 2CaSO4•H2O明矾 KAl(SO4)2•12H2O硫酸 H2SO4 氢氧化钠 Ba(OH)2绿矾 FeSO4•7H2O 盐酸 HCl 氢氧化钙 KOH 蓝矾 CuSO4•5H2O硝酸 HNO3氢氧化钡 Al(OH)3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磷酸 H3PO4 氢氧化镁 Mg(OH)2 尿素CO(NH2)2 硫化氢 H2S 氢氧化铜 Cu(OH)2 硝酸铵 NH4NO3 溴化氢HBr 氢氧化钾 KOH 硫酸铵(NH4)2SO4 碳酸H2CO3 氢氧化亚铁Fe(OH)2 乙酸CH3COOH 氢铁 Fe(OH)3 碳酸氢铵 NH4HCO3 氢氧化铝 Al(OH)3磷酸二氢钾KH2PO4。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化学方程式》精品教学课件初二优秀公开课

………………….….算 (4) 列比例式,求解 …...….…..比 (5) 简明地写出答案 ….…...答
练习
1、电解27千克水,能产生氧气多少?
2、氢气跟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H2+CuO====Cu+H2O
现在要想得到16克铜,问需要氧化铜多少? 同时参加反应的氢气又是多少?这些氢气在标 准状况下占多大的体积?(ρH2=0.09克/升)
= 2.3 克
149×12.25克 Y = -…---…2--4-…5---…---…-- ……..=.…7.…45算克
答:解5.8克氯酸钾可得到氧气 2.3克.
可…生…成…氯…化…钾…7.4…5克….….…..答
(2) 解:设: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X。
MnO2 2 K C l O 3 ======
高温
6. Ca(OH)2 + K2CO3 === CaCO3 + 2KOH
7. Fe2O3 +3 CO === 2 Fe +3 CO2
练习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2.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3.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4. 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汞和氧气 5. 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 6. 乙炔(C2H2)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
练习一:15.5克红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
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
(找出下列所解答案中的错误)
想一想
解:设可生成X克五氧化二磷 × 点燃
P + O 2 ====== P 2 O 5 ×
未配平
3×1
142
15.5 ×
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硫
SO2
三氧化硫
SO3
一氧化碳
CO
四氧化三铁
Fe3O4
五氧化二磷
P2O5
二氧化碳
CO2
二氧化硅
SiO2
氧化钙
CaO
氧化铁
Fe2O3
氧化亚铁
FeO
氧化铝
Al2O3
氧化铜
CuO
氧化汞
HgO
氧化钾
KgO
氧化锌
ZnO
二氧化锰
MnO2
过氧化氢
H2O2
二氧化氮
NO2
水
H2O
氯化钠
NaCl
硫化锌
ZnS
氢氧化钠
NaOH
氯化钾
KCl
硫化钠
Na2S
氢氧化镁
Mg(OH)2
氯化银
AgCl
硫化银
Ag2S
氢氧化铁
Fe(OH)3
氯化钡
BaCl2
硫化钡
BaS
氢氧化亚铁
Fe(OH)2
氯化铜
CuCl2
硫化铜
CuS
氢氧化铵
NH3·H2O
四氯化碳
CCl4
硫化亚铁
FeS
氢氧化钙
Ca(OH)2
碳酸氢铵
NH4HCO3
氢氧化铝
Al(OH)3
磷酸二氢钾 (常见化肥)
KH2PO4
Na2CO3•10H2O
磷酸
H3PO4
氢氧化镁
Mg(OH)2
尿素
CO(NH2)2
硫化氢
H2S
氢氧化铜
Cu(OH)2
硝酸铵
NH4NO3
溴化氢
HBr
氢氧化钾
KOH
硫酸铵
(NH4)2SO4
碳酸 (常见的酸)
H2CO3
氢氧化亚铁(常见的碱)
Fe(OH)2
乙酸 (常见有机物)
CH3COOH
氢氧化铁
Fe(OH)3
Cu2(OH)2CO3
硝酸钙
Ca(NO3)2
石膏
CaSO4•2H2O
亚硝酸钠
NaNO3
熟石膏
2CaSO4•H2O
明矾
KAl(SO4)2•12H2O
硫酸
H2SO4
氢氧化钠
Ba(OH)2
绿矾
FeSO4•7H2O
盐酸
HCl
氢氧化钙
KOH
蓝矾
CuSO4•5H2O
硝酸
HNO3
氢氧化钡
Al(OH)3
碳酸钠晶体(常见结晶水合物)
硫酸氢钾
KHSO4
碳酸镁
MgCO3
硫酸钾
KSO4
亚硫酸钠
NaSO3
碳酸钾 (常见的盐)
K2CO3
硫酸镁
MgSO4
硝酸钠
NaNO3
甲烷
CH4
硫酸亚铁
FeSO4
硝酸钾
KNO3
乙炔
C2H2
硫酸铁
Fe2 (SO4)3
硝酸银
AgNO3
甲醇
CH3OH
硝酸镁
MgNO3
乙醇
C2H5OH
硝酸铜
Cu(NO3)2
碱式碳酸铜
氯化钙
CaCl2
硫化氢
H2S
氢氧化锌
Zn(OH)2
氯化锌
ZnCl2
氢氧化铜
Cu(OH)2
氯化铁
FeCl3
氯化镁
MgCl2
氯化铝
AlCl3
氯化亚铁
FeCl2
氯化氢
HCl
氯化铵
NH4Cl
硫酸铜
CuSO4
硫酸铝
Al2(SO4)3
碳酸钠
Na2CO3
硫酸钡
BaSO4
硫酸氢钠
NaHSO4
碳酸钙
CaCO3
硫酸钙
Ca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