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我国有哪些生物入侵种类

【精品推荐】我国有哪些生物入侵种类

我国有哪些生物入侵种类

小编希望我国有哪些生物入侵种类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本文概述:我国作为世界上的贸易大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那么我国有哪些生物入侵种类呢?

据保守统计,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范围内,中国的入侵物种有754种,其中植物265种,动物171种,菌类微生物26种,以西南和沿海地区最为严重。在“世界自然保护同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中国发现50种。入侵物种类型多,从脊椎动物(哺乳类、鸟类、两栖爬行类、鱼类都有),无脊椎动物(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高、低等植物,小到细菌、微生物、病毒都能够找到例证。外来物种入侵中国对中国农业渔业和生态系统物种资源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达1198.8亿元,造成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资源的间接损失每年1001.1643亿元,其中对生态系统的经济损失每年达999.266亿元。有54.2%的外来入侵物种源于美洲,22%源于欧洲。调查表明76.3%的外来物种是由于检查不严,随贸易物品或运输工具传入中国的,这些入侵物种每年对中国有关行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198.59亿元。更为严重的是外来物种对中国生态系统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威胁种群多样性,导致局部种群消亡,

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概述及其对检疫决策的影响 摘要:有害生物风险分析(iRA)是捡疫措施科学化、国际化的基末前提。本文 概述了PRA对检疫决策的各种影响及作用,对其三个阶段的内容进行了介绍,并通过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对比指出,我国PRA工作尚需进一步努力开展和完善。 关键词: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检疫决策;风险分析启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动植物检疫在严防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保障农 林牧业的安全生产、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等方面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全球逐步统一的贸易原则和一体化的贸易措施则要求检疫措施的决策国际化和科学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世界贸易组织(WTO)诸多协议之一《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 施协定》(SIS)明确提出检疫措施耍建立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基础之上。 1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概述 1.1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定义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est Risk Analysis,PRA)是评价生物学或其他科学、经济学证 据,确定某种有害生物是否应予以管制以及管制所采取的植物卫生措施力度的过程。它要求所采取的检疫措施是基于对环境、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的风险评估,并考虑有关国际组织制定的风险评估方法?。 1.2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对捡瘦决策的影响和作用 1.2.1 开展PRA工作是遵守SIS协定的具体体现 在国际上办事必须遵守国际规定。PRA是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规则《实施卫生与 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的主要原则之一,开展PRA工作是遵守SIS协定及其透明度原则的 具体体现。SIS规定各成员有权采取为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但要以科学为依据,并且要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来确定。在没有相关国际标准的情况下,成员方采取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必须基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结果。1.2.2 PRA是植物拴疫管理科学化的前提之一 PRA是检疫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制定检疫措施的基础,是检疫措施国际化和检疫决 ·李友莲(1943一).女.汉旗,山西大同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昆虫分类与生物学研究 E—marl:butterfiycoeo@eyou.COIllo 206 农林昆虫及其防治 策科学化的重要标志。 。1.2.3 PRA是确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科学基础 某种有害生物是否为检疫性有害生物,必须通过PRA进行其传人、定殖、扩散的可 能性和经济重要性等方面的研究后才能确定。目前,世界发达国家所公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大都通过或正在进行PRA口’。、 1.2.4 PRA可保持植物检疫的正当技来壁垒作用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现代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人为设置贸易障碍、推行贸易保护的最有 效方法之一。为打破以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为特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保护本国优势产业,许多国家尝试通过制定一定标准的风险分析标准化政策,以此力争在双边或多变贸易谈判中占得先机。世贸组织则要求检疫决策要有科学的评价为基础,而PRA能够为之提供科学依据,PRA不但使检疫措施科学化,而且使之合法化。因此,PKg.可保持植物检

外来生物入侵现状危害及对策的展望

外来生物入侵现状危害及对策的展望 摘要:本文通过对外来生物入侵现状危害及对策诉述,展望未来对抗入侵生物。 关键词:现状危害对策展望 外来生物入侵被认为是仅次于生境破坏造成生物多样性濒危以至丧失的第二大原因,它们既能破坏生态系统结构,也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我国是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并造成严重危害的国家之一,全国几乎在所有类型的生态系统中都遭受了外来 害生物的危害, 造成的损失十分惊人, 每年可达1 198176亿元。 一、外来入侵林业有害生物的现状 1.1种类增加,批次增加 截至2004年,我国的外来人侵物种有283 种, 其中动物76 种, 植物188种, 微 生物19种。在林业行业, 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和危害的形势也十分严峻。2003 年全国开展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结果显示, 外来入侵的林业有害生物34种,其中害虫 23种,病原微生物类5种,有害植物6种。在28种从国外(或境外) 1980年以后入侵的林业病虫害中,有10种是21世纪以来传入的。 1.2外来有害生物的发生面积不断增大 我国每年发生林业有害生物1 067万hm2 左右, 外来入侵的约280万hm2 , 占26%; 1980年后入侵的林业病虫害种类发生220多万hm2 , 约占外来林业病虫害发生总面 积的80%。此外,外来有害植物中的紫茎泽兰、飞机草、薇甘菊、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国发生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已达553万多hm2。 1.3外来有害生物对生态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外来入侵种通过竞争或占据本地物种生态位, 排挤本地物种的生存,甚至分 泌释放化学物质,抑制其他物种生长,使当地物种的种类和数量减少,不仅造成巨大 的经济损失,更对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松材线虫自1982年在我国大陆发现以来, 已累计致死松树5 000多万株, 三峡库区核心地带以及黄山、庐山等风景名胜区周边已经发生了疫情;紫茎泽兰生长的地方,其他杂草很难生存,树木生 长也受影响,家畜误食后会致死。[2] 1.4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和扩散的态势加剧

我国生物入侵现状

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 近几年来, 我国遭受生物入侵这一现象在各地时有发生, 水葫芦、大米草、食人鲳等入侵物种的泛滥已是不争的事实。本课题将在探讨生物入侵的现状、原因、方式、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对生物入侵的对策。 1、生物入侵的定义 生物入侵又称生物污染或生态入侵,指当外来物种进入一个新的地区不仅能存活、繁殖,而且形成种群,其种群的进一步扩散已经或即将造成明显的生态破坏和经济负面后果的事件[1]。 2、我国的生物入侵的现状 我国一直是深受外来有害生物危害的国家之一,辽阔的地域和多种气候类型容易遭受入侵物种的侵害。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入侵物种都可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如森林、农田、水域、湿地、草地、城市居民区等,都可以看到入侵物种。2003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和中国科学院公布的《中国第一批外来物种名单》中有紫茎泽兰、微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护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水葫芦)、假高粱、蔗扁蛾、湿地松粉蚧、强大小蠧、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共16种。实际上现已入侵的物种有数百种,有些在适宜的生态和气候条件下,疯狂生长,引起生态灾害频繁爆发。目前对我国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破坏,带来严重损失的物种较多,如棉花枯黄萎化病从美国入侵以来,现已发生270×104hm2,每年至少损失皮棉10×104t;美洲斑潜蝇1994年入侵海南、广东,现已蔓延到全国,发生面积已超过100×104 hm2,,每年防治费就超过415亿元;加拿大一枝花自2003年首次在浙江出现以来,现已蔓延到11个市;松树线虫已逼近黄山、西湖;松突园蚧、湿地松粉蚧的危害仍在扩大;园林害虫蔗扁蛾的危害逐年加重,并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微甘菊在局部地区已暴发成灾;水葫芦在云南滇池、浙江、福建等地的危害仍十分严重;大米草在东南沿海局部地区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尚未有效治理。此外,我国还从国外引进里大量的农作物和畜禽水产品种,这些外来物种在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同时,也使某些本地物种面临着逐渐被外来物种所取代。甚至处于频危与灭绝状态。当前我国约10%的地方畜牧品种处于濒临状态,已灭绝的占约3%[2]。 3、生物入侵原因有很多,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1)有意引种 中国从外地或国外引入优良品种有着悠久的历史。早期的引入常常通过民族的迁移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实现。原产非洲的酸豆以及原产中亚的葡萄、石榴、红花等经济植物的种子就是公元前4世纪和1世纪时分别通过古代著名的“印度道”和“丝绸之路”引入我国的。此后,北宋时有芦荟(原产于非洲东北部),现于华南的沿海地区,17 世纪时有甘薯、烟草及西番莲等经济植物被转引到中国。稍早,荷兰人曾将一些美洲种类,如银合欢、金合欢、量天尺等引进台湾,上述种类中的大多数后来归化为野生植物。1842 年鸦片战争

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和防治办法

人类活动与生物入侵的影响 ——谈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和防治办法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今天,全世界人们的交流更加频繁。现代化的便利交通,使我们的交流更加容易。但与此同时,外来生传入扩散的风险,也随着市场全球化,国际贸易、旅游、观光的增加而快速增大。的确,生物入侵已随人类活动的扩大而在全世界蔓延,近年来,我们不断听到生物入侵给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的事例。外来生物入侵严重威胁农林业生产、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已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21世纪的第一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与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生物入侵的重视。我国也是遭受生物入侵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生物入侵给我国生物的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让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因此,本文将就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着手,分析生物入侵给我国造成的重大损失,然后着重探讨如何有效防治生物入侵的方法,提出一套具体可行的方案,旨在号召大家共同努力,献技献策,减少生物入侵的损失,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安全。 [关键词]生物入侵现状损失防治方案 什么是生物入侵呢?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区域扩展到一个新的地区,在新的区域里,其后代可以繁殖、扩散并维持下去(Elton,1958)①。其实,并不是所有外来入侵物种都会引起灾难。外来物种的影响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外来入侵物种往往会在林业、园林、园艺绿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如美国加州70%的树木、荷兰市场上40%的花卉、德国的1000多种植物都来自我国;我国华南与华东沿海地区构筑的“绿色长城”的澳大利亚木麻黄,是我国重点森林生态工程和环境建设不可缺少的外来物种②。外来物种的有利影响的一面不是通常我们通常所说的生物入侵。当外来物种在新区域爆发式繁殖,对当地物种的正常生存造成影响并难以控制时,就实现了其不利影响的一面,从而构成了通常意义上的生物入侵。 那么,生物入侵有那些具体危害呢?概括地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外来入侵物种通过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的方式改变食物链的组成和结构,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干扰和危害。如原产美洲的紫茎泽兰于上世纪40年代从缅甸传入云南,如今已经在我国西南地区蔓延成灾。导致当地草场、林地退化,其它物种 ①张恒庆主编《保护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第161页 ②张恒庆主编《保护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第162页

外来物种入侵对本地生态问题的影响

全球生态问题结课论文 ——浅析外来物种入侵问题 学院:电子通信与物理学院 学号:7 专业班级:应用物理学 :鸿 指导教师:丽

一、中国外来物种入侵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已知有陆生脊椎动物2554种,鱼类3862种,高等植物约30000种,包括昆虫在的无脊椎动物、低等植物和真菌、细菌、放线菌种类更为繁多。根据文献记载和初步调查,中国已知的外来归化植物超过600种,其中外来杂草108种,隶属23科76属,被认为是全国性或是地区性的有15种。目前严重危害我国的外来动物约有40余种,昆虫类包括美国白蛾、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稻水象甲、美洲斑潜蝇、松材线虫、蔗扁蛾、苹果绵蚜、葡萄根瘤蚜、二斑叶螨、马铃薯甲虫、小楹白蚁、红脂大小蠹等。其它外来动物,还有原产于南美洲的大瓶螺,原产于东非的褐云玛瑙螺,原产于北美洲的麝鼠,原产于前联的松鼠,原产南美洲的海狸鼠等。引进外来鱼类对湖泊的本地鱼种和生态系统也构成了巨大威胁,水域的生物多样性最大的威胁就来自于外来入侵的鱼类,例如草鱼、鲢、鳙、太湖新银鱼、麦穗鱼、子陵吻鰕虎鱼、波氏吻鰕虎鱼等。目前对农业危害较大的外来微生物或病害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马铃薯癌肿病、大豆疫病、棉花黄萎病、柑橘黄龙病、柑橘溃疡病、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烟草环斑病毒病、番茄溃疡病、鳞球茎茎线虫等。 不过在我国浩繁的生物种类中到底有多少外来物种尚不得而知。同时,中国很容易遭受外来物种的侵害。由于我国南北跨度5500km,东西距离5200km,跨越50个纬度及5个气候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外来种都可能在我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

生物入侵的现状及思考

生物入侵的现状及思考 ——11生转本2(检疫)刘平 摘要:本文阐述了生物入侵的概念,并从生物入侵导致本地物种的濒危和灭绝,入侵物种威胁人类健康,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且,从生物检疫的角度探讨了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利弊影响,希望引起人们对此方面问题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生物入侵现状危害对策利弊 前言: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在改造自然、利用生物资源的过程中开拓了自身生存空间和范围并创造了文明。与人类共同生存的大量生物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食物、木材以及其他所需原材料,而且在调节气候、保持土壤、涵养水分等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生物多样性正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而人们往往有针对性地从国外引进优良的动植物品种,以丰富本国的生物多样性。但由于人们在引进外来物种的时候,往往更多关注其经济效益,对引进后的生态环境效益缺乏理性的思考,从而可能导致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物种一旦形成入侵,往往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不但对社会经济、文化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而且还破坏本地的生物多样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交流的加快、贸易和交通系统的发展和入境人员的增加,外来物种入侵也成为一个频繁的现象。当前我国在森林、农田、水域、湿地、草地、城市居民区等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可见到外来物种。外来入侵物种已经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经济发展、人民健康等方面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一、外来物种入侵的概念 “外来物种”,也被称为非土著的、外地的、外国的或者非本地的物种。指的是出现在其生长的初始范围或者扩散潜力范围以外的物种、亚种或者次级的分类单元。其种类包括了所有可能存活、进而繁殖的生物部分、生物配子、生物繁殖体。外来物种的生物学定义为:某物种由于多种原因被带到一个新的生态环境中,而相关生物天敌没有同时带去,该外来物种就可能在新迁居的生态系统中生存下来,并且自行繁衍扩散,对引进地的生态系统与景观造成明显的改变,对本土原有的生态群落和生物物种产生显著的影响的物种。 从生物学的角度上来看,“外来物种”是指在没有直接、间接引进,或者没有人类活动就不能固定繁殖的情况下,在其原自然分布范围和位置以外自然定殖的物种、亚种或者次级分类群。种类包括了所有可能存活、进而繁殖的部分、配子、繁殖体。外来物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益的,一类是有害的。因此,外来入侵生物物种是外来物种的一种,它强调的是传入当地后带来深远生态危害等的生物物种。 生物学界对外来物种入侵的定义为:外来物种入侵是指的入侵种从原生地传播到入侵地,直接减少物种的数量,间接减少依赖于当地物种生存的物种数量,改变当地生态系统和景观,并损害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甚至危及人类健康,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及生态灾难的过程。根据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定义,Bio-logical Invasion——外来物种入侵,指的是从自然分布区通过有意或者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在当地的自然或者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并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明显损害或影响的物种。上述对外来物种入侵的解释有两层意思,第一,这种物种必须是非本土的,是外来的;第二,这种物种能够在进入的天然或者人工系统中生存、定殖和扩散。 二、外来物种入侵的构成要素 外来物种入侵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此物种被引进或者进入的生态系统是其从来未分布过的。2、除了物种整体外,也可以是亚种或者次级的分类单元。3、其在半自然或者自然生态系统、环境中建立了自己的种群。 但是,外来物种入侵的界定,并不简单的以地理界限为判断的依据。如果某一物种进入了自然分布地域以外的生态系统中,并且能够在当地自然繁殖,造成对当地的生态或者经济等的破坏,就可以被界定为外来入侵物种或者有害生物。外来物种入侵的生态影响是造成当地物种多样性的消失和一些物种的灭绝,造成对本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持续利用乃至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威胁。通常体现出来的经济代价是农林牧渔产量质量的重大损失,因为控制外来生物影响而产生的高额防治费用,甚至威胁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 三、、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 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一般有: 1、有意识的引进。许多物种往往是引入用于农牧渔生产,或为改造和恢复生态环境,或为美化景观,随后却始料不及,演变为入侵物种。 2、无意识地引进。伴随对外贸易、出境旅游、货物运输而无意带入。 3、自然入侵。这种入侵不是人为原因引起的,而是通过风媒、水体流动或由昆虫、鸟类的传带,使得植物种子或动物幼虫、卵或微生物发生自然迁移而造成生物危害所引起的外来物种的入侵。 四、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从北到南跨越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5个气候带,多样的生态系统使我国容易遭受入侵物种的侵害,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外来种都有可能找到适宜的栖息地。在我国 34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发现有入侵种,在覆盖全国总面积8. 62 % 的1118个自然保护区中,除少数偏僻的保护区外,或多或少都能找到入侵种。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外来物种的引入,从森林到水域,从湿地到草地或到城市居民区,都可以见到这些生物“入侵者”,如微甘菊吞掉伶仃岛、水葫芦欲困死云南滇池、飞机草要霸占西双版纳等。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3年, 我国至少有380种入侵植物(外来杂草107种 ),40种入侵动物(外来害虫32种 ),23种入侵微生物(外来病原菌23种)。这些外来生物的入侵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危害,仅对农林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就高达 574 亿元。 五、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 生物人侵危及国家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广泛关注的生态问题。入侵物种至少有4个方面的危害: 1、通过对环境资源的竞争排挤,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种类组成,影响到当地生态景观和气候,造成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 2、通过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形成单优势种群落,危及本地物种的生存,导致物种种群不断缩小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3、导致生态灾难,对农、林、牧、渔业等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02年,美国入侵性外来种中,每年由于入侵性动植物所带来的经济损失约1370亿美元;在澳大利亚,由于野兔(外来种)与牧畜争夺牧草, 每年造成3.73亿美元损失。 4、外来物种入侵因其可能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而对其他生物的生存甚至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威胁。 六、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治对策 针对我国生物入侵现状及入侵途径, 提出我国生物入侵的防治对策。

生物入侵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学号:1307102042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课程论文 生物入侵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课程名称___生物入侵____ 姓名___沈晨辉___ 学院__植物保护学院___ 专业___植物检疫____ 班级_13级植物检疫二班__ 2014年 12 月 4 日

生物入侵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清朝到改革开放,再到现在的经济全球化、世界额一体化,世界开始连成整体,各个国家得到充分的相互贸易与交流,但与此同时,一场无声的战争正在爆发,如果人们不加注意,那么它将带来灾难,甚至引起全球剧变,人类将无法生存在地球上。它就是生物入侵。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的入侵已成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也给当地生态系统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防范生物入侵已刻不容缓。首先,我们必须明白什么是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生物入侵也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一般而言,一国主动引进加以培养、种植养殖,以便丰富国人餐桌或用于保护生态、美化环境等,不归类为生物入侵。“不是本国主动引进,对本土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畜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才能称为生物入侵。它包括细菌、害虫、外来物种等。其特点是是传播途径千变万化,不受时间和国界限制,可以传播到世界各地,传染给任何生物,常令人防不胜防。这些入侵种疯长成灾,侵入草场、林地和荒地,很快形成单种优势种群,导致原有植物群路的衰退。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明显的损害或影响外来入侵种在当地定植、扩展并产生一定影响的过程。它关系的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人类健康、农业潜力、生态系统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并随着全球贸易性的发展、对外开放、全球化以及土地使用模式的改变愈发严重。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是当今世界最棘手的环境治理难题之一。 然后我们还需要对外来物种有一定的了解。外来物种,是指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外来物种入侵会带来诸如直接减少物种数量、间接减少依赖于当地物种生存的物种的数量、改变当地生态系统和景观、对火灾和虫害的控制和抵抗能力降低、土壤保持和营养改善能力降低、水分保持和水质提高能力降低、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降低等问题。 外来物种与入侵物种既有一定的联系,也有差异。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也有可能因新的环境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这个引进种可能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依据外来入侵种的传入途径以及入侵种和生态系统的特点,可以预计在中国外来种容易入侵的区域是重要的港口、口岸附近,铁路、公路两侧等。由此可鉴,外来物种不一定是入侵物种,入侵物种一定是外来物种,我们平时需要多加注意。 如今我国入侵的现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入侵物种多,据最新显示我国外来生物已达400多种,其中380种植物,40种动物,23种微生物,其中50多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最具威胁性的外来生物。二是入侵物种分布范围广,外来入侵物种在我国无处不在,目前全国所有省区均发现有外来入侵物种,而且涉及几乎所有生态系统,从森林、农业区、水域区、湿地、草地、城市居民等都可以看到,其中以低海拔地区及热带岛屿生态系统的受损程度最为严重。三是生物入侵造成的损失严重,资料显示,目前外来入侵生物每年对我国农林牧渔业以及生态和物种资源枯竭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 我国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形势十分严峻。2005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第一批已形成严重威海的外来入侵物种,分别是紫荆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飞机草牛蛙等。据估计,仅这些有害外来生物就使我国农业林业生产每年损失574亿元。随着盛景片断化,渣滓的次生植被常被入侵种支解、包围和渗透渗出。使本土生物种群进一步破碎化,

我国生物入侵现状与防治要求措施

我国生物入侵现状及防治措施

我国生物入侵现状及防治措施 殷红香 摘要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区域扩展到一个新的(通常也是遥远的)地区,在新的区域里,其后代可以繁殖、扩散并持续维持下去。生物入侵成功的原因,既与入侵者本身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有关,也与群落的脆弱性有关。本文主要从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及相关防治措施进行了论述,并且分析了生物入侵对生态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生物入侵;生态;脆弱性;防治措施 Biological invasion in China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Yin Hongxiang Biological invasion is refers to some kind of creatures from the original distribution area expanded to a new (usually is distant) area, in the new area, the offspring can breed, diffusion and continue to keep going. The reasons for the success of biological invasion, both to the invaders own biology, ecology characteristics related, and with the community about the vulnerability.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biological invasion in China and the releva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were discussed, and analyzed the biological invasion on the ecological effects.

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现状及防治策略

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现状及防治策略 摘要: 我国是外来生物入侵现象最频繁的国家之一,外来生物入侵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广泛,外来生物入侵对我国的危害也很大。因此对外来生物入侵作一次深入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本文讲述了目前中国外来生物入侵的一些情况,并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提出对生物入侵的一些防控策略。 关键词: 生物入侵外来物种现状防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和交通条件改善,不同地域的人类、物资的交流日益频繁,这为生物入侵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加剧了其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当今世界,几乎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或多或少地遭受过外来生物的侵袭。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交流的加快,贸易和交通系统的发展和入境人员的增加,外来生物入侵也成为我国的一个频繁的现象。 要了解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的现状,首先,我们须要了解什么是外来生物入侵。外来生物入侵的定义 外来生物入侵,是指对于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与栖息环境来说,非本地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此生态系统,并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现象。 定义入侵物种的标准: 1)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一个非本源地区域; 2)在当地的自然或人造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 3)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地理结构造成了明显的损害或影响; 4)中国国内被引出其本源地的物种和来自其他国家的非本地物种。 中国外来生物入侵的概况 由于我国南北跨度5500km东西距离5200km,南北跨越5个气候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外来种都可能在我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中国很容易遭受外来物种的侵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外来入侵生物427种。其中植物244种(包括水生植物18种、陆生226种),入侵动物128种(害虫83种、其他动物55种),病原生物55种(真菌30种、

中国生物入侵

中国生物入侵的现状及防范措施 摘要: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化学污染引起的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重视,但最近几年生物入侵对多样性的影响又成为一个主要的问题。入侵物种破坏了复杂的生态系统,降低了生物多样性,使濒危动植物受到侵害,外来物种中的动植物与本地种杂交,改变了当地的遗传多样性与完整性。 关键词:生物入侵入侵危害防治措施 一、生物入侵的概念及现状 对于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与栖息环境来说,任何非本地的生物都叫外来生物,它指的是出现在其自然分布范围(过去或现在)和分布位置以外(即在原分布范围以外自然定植的、或没有直接或间接引进、或没有人类活动就不能定植)的一种物种、亚种或低级分类群,包括这些物种能生存和繁殖的任何部分、配子或繁殖体。而外来入侵种是指对生态系统、栖境、物种、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外来种。外来入侵种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外来杂草共有107种,外来动物40余种,从脊椎动物(哺乳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到无脊椎动物(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等),以及细菌、微生物、病毒中都能找到例证。国内最早开展入侵生物研究的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谢焱博士告诉我们:“目前我国的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无一没有外来种,除了极少数位于青藏高原的保护区外,几乎或多或少都能找到外来杂草。” 数千年来,海洋、山脉、河流和沙漠作为天然屏障,为特有物种和生态系统提供了进化所必须的隔离环境。然而,在短短数百年间,全球各种力量结合在一起,使这些阻隔失去效用,外来物种横越千里,到达新的生境,成为外来入侵。外来入侵种不仅威胁本地的生物多样性,引起物种的消失与灭绝,而且瓦

关于某生物入侵地论文设计

生物入侵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摘要:【目的】了解现实生活中生物入侵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生活和其他重要领域中的重要影响,盘点生物入侵的现代形势及其引发问题,展望生物入侵的未来发展前景和发展趋势。【方法】细致分析造成生物入侵现象的原因,集中各个方面原因于一体总述生物入侵的发展现状。【结果】生物入侵的形势要引起广大关注,并在加深对其了解的基础上作出相应的防御和补救措施。【结论】人类要了解生物状况,尊重自然,提高科学素养,不可再因无知而造成大方面的生物入侵现象。 关键词:生物入侵;产生原因;入侵途径;采取措施; 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的入侵已成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也给当地生态系统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防生物入侵已刻不容缓。首先我们必须弄明白什么叫做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指生物通过扩散造成异地经济损失、严重危害生态环境的现象,它包括细菌、害虫、外来物种等等。其特点是传播途径千变万化,不受时间和国界限制,可以传播到世界各地,传染给任何生物,常令人防不胜防。这些入侵物种疯长成灾,侵入草场、林地和荒地,很快形成单种优势群落,导致原有植物群落的衰退。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明显的损害或影响外来入侵种在当地定植、扩展并产生一定影响的过程或现象称为生物入侵。它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人类健康、农业潜力、生态系统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并且随着全球性贸易的发展、对外开放、全球变化以及土地使用模式的改变会愈发严重。它严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是当今世界最棘手的环境治理难题之一。 一.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现状 1生物入侵介绍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区域扩展到一个新的(通常也是遥远的)地区。在新的区域里,其后代可以繁殖、扩散并维持下之为“生物污染”。

生物入侵的危害现状

生物入侵的危害现状 最近那些关于红蚂蚁啊,果蝇啊神马的闹得沸沸扬扬的。盒子和镜子看不惯了,了解了一下下关于生物入侵的事儿,于是Wyy,兴致匆匆的跑过来(打酱油的)。于是你可以看到一大壮观:镜子在激情四射地大谈想法,盒子面无表情地在电脑上写该死的生物论文,至于Wyy嘛,在旁边“殷勤”地倒茶(╯﹏╰)b。好了好了,不玩了,进入正文吧!到网上查了一下,发现生物入侵的事例特多,觉得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反倒觉得,采取的措施好像都不是那么有效。觉得有必要得到大家关注,所以,顺便(顺便你个头)当成生物作业,写出来了~~ 本文“详”谈了生物入侵的危害现状,分析了引起生物入侵危害的原因(我觉得是分析),并对此提出(实际以抄的为主(*^__^*) 嘻嘻……)了几点防治对策。 关键词:生物入侵;防治对策 外来入侵物种是指从自然分布区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为活动而被引入、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明显的损害或影响的物种。 这些入侵物种疯长成灾,侵入草场、林地和荒地,很快形成单种优势群落,导致原有植物群落的衰退。外来入侵种在当地定植、扩展并产生一定影响的过程或现象称为生物入侵。它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人类健康、农业潜力、生态系统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并且随着全球性贸易的发展、对外开放、全球变化以及土地使用模式的改变会愈发严重。 1.外来生物入侵现状 据统计,美国每年因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00亿美元,印度每年的损失为1300亿美元,南非为800亿美元。这些外来生物的入侵给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危害,仅对我国农林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就高达574亿元。而生物入侵的危害又是多方面的。 我国一直是深受外来有害生物危害的国家。棉花枯黄萎病20世纪40年代初从美国入侵我国,现已发生266.67万hm2,每年至少损失皮棉10万t。近20年来,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加,已难以准确回答到底有多少外来物种传入我国,有多少已建立种群并带来危害。我国对外来入侵种类的调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依据文献资料对农田、牧场、水域等生境的植物进行了初步统计,发现至少有58种外来植物对我国农林业带来了危害。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外来人侵动植物危害日益猖獗,我国加紧了防治工作。对外来害虫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美国白蛾、稻水象甲和美洲斑潜蝇以及外来有害植物水花生、水葫芦、脉草和紫茎泽兰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但由于目前国家针对外来人侵种没有制订具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条例,各地在防治这些入侵物种时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和统一协调,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但有的防效并不理想。已传人的入侵物种继续扩散危害,新的危险性入侵物种不断出现并构成潜在威胁。

生物入侵的防治对策

xx的防治对策 摘要生物入侵是当今世界最为棘手的三大环境问题之一。生物入侵是又一种形式的生物污染,随着国际人员的往来,货物贸易的发展和全球环境的变迁,这一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就其中几种在我国突出的物种入侵例子,说明一下现今我国物种入侵的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几个生物入侵的防治对策。 关键字xx防治对策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这些生物被叫做外来物种。外来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被入侵生态系统具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源,缺乏自然控制机制,人类进入的频率高等特点。外来物种的“外来”是以生态系统来定义的。 如今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入侵物种多: 据最新显示我国外来生物已达400多种,其中380种植物,40种动物,23种微生物,其中50多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最具威胁的外来生物。二是入侵物种分布范围广: 外来入侵物种在我国几乎无处不在,目前全国所有省区均发现有外来入侵物种,而且涉及几乎所有生态系统,从森林、农业区、水域区、湿地、草地、城市居民等都可以看到,其中以低海拔地区及热带岛屿生态系统的受损程度最为严重。 三是xx造成的损失严重: 资料显示,目前外来入侵生物每年对我国农林牧渔业以及生态和物种资源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生物入侵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就其中几个突出的入侵途径举例说明。 自然入侵:

物种入侵论文

物种入侵论文 【摘要】外来入侵物种是指从自然分布区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为活动而被引入、 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明显的损害或影响的物种。 【关键词】入侵物种;人为活动;损害;影响; 侵入草场、林地和荒地,很快形成单种优势群落,导致原有植物群落的衰退。外来入侵种在当地定植、扩展并产生一定影响的过程或现象称为生物入侵。它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人类健康、农业潜力、生态系统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并且随着全球性贸易的发展、对外开放、全球变化以及土地使用模式的改变会愈发严重。 1.外来生物入侵现状 据统计,美国每年因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00亿美元,印度每年的损失为1300亿美元,南非为800亿美元。这些外来生物的入侵给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危害,仅对我国农林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就高达574亿元。而生物入侵的危害又是多方面的。 我国一直是深受外来有害生物危害的国家。棉花枯黄萎病20世纪40年代初从美国入侵我国,现已发生266.67万hm2,每年至少损失皮棉10万t。近20年来,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加,已难以准确回答到底有多少外来物种传入我国,有多少已建立种群并带来危害。我国对外来入侵种类的调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依据文献资料对农田、牧场、水域等生境的植物进行了初步统计,发现至少有58种外来植物对我国农林业带来了危害。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外来人侵动植物危害日益猖獗,我国加紧了防治工作。对外来害虫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美国白蛾、稻水象甲和美洲斑潜蝇以及外来有害植物水花生、水葫芦、脉草和紫茎泽兰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但由于目前国家针对外来人侵种没有制订具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条例,各地在防治这些入侵物种时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和统一协调,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但有的防效并不理想。已传人的入侵物种继续扩散危害,新的危险性入侵物种不断出现并构成潜在威胁。 1.1生物入侵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生物入侵倍受各国政府关注的首要原因是它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光肩星天牛是原产于亚洲的极具破坏性的林木蛀干害虫.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该种害虫随木质包装材料进入美国.到1998年8月,它已在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纽约、华盛顿等14个州的仓库中校发现,在芝加哥、纽约等地的野外也发现了该物种.光肩星天牛在美国没有已知天敌,会对美国遍地种植的枫树和果树造成危害.如果它在美国得以长期繁衍,造成的经济损失将高达1380亿美元。仅美国每年因外来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近1370亿美元。 1.2生物入侵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 大部分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后大爆发,生长难以控制,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比如,原产南美洲的水葫芦现已遍布华北、华

中国生物入侵现状及对策

中国生物入侵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外来物种的入侵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外来物种的入侵已经逐渐导致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并且已经逐步威胁到人们的健康。随着生物入侵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所带来的影响也愈来愈严重,已严重危胁全球的生态安全,成为危害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问题。如何有效的预防控制生物入侵已经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文中综述了生物入侵的概念、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以及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径。从生态破坏、生态污染、生物多样性以及对生产和经济的发展的影响出发,阐述了生物入侵的危害。并提出了部分可行性的措施。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 economy,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untries become more and more frequently which refers to the opportunity of exotic species invasion. Biological invasion has gradually resulted in the great loss of biodiversity, and has been threatening the people's health. As the phenomenon of biological invasion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mon, the influence is also gett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which has seriously threatened the global ecological safety, and has become a important and urgent problem to damage biodiversity , environment and national economy. How to effectively control biological invasion has become the most urgent missi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oncept of biological invas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 biological invasion and approach of biological invasion. The article expatiates the harm of biological invasion from the ecological destruction , pollution, biodiversity and the influence of ecosystem prod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put forward some feasibility measures. 1.生物入侵的概念 本地种指自然起源于某一特定的地域或地区的物种。外来种指在一个特定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却不属于本地生态系统。【1】如果某物种引起生态系统发生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