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村高中生物教学模式论文
浅谈新课改下农村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浅谈新课改下农村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制度也在不断的变革。
从过去的应试教育逐渐转变成为现在的素质教育。
在农村,因为经济环境和区域的限制,教育事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
所以,在农村的高中生物教学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使教学改革要和实际生活相吻合,探寻出适合农村高中生物教学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高中生物;教学策略生物课的实践性比较强,在新课改的环境中,高中生物教学要根据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强化学习知识构造和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还要注重加强学生研究生物的探索能力,帮助学生在新课改中更好地完成高中生物学习,并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老师要及时转变观念新课改对老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倡老师要转变观念,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
在以往的课堂,老师总是一味地填鸭式教学,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老师成了高高在上的权威,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受阻,这严重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所以,老师要努力摆脱这种情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要做的只是引导,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解决问题。
二、加强老师的创新意识新课改下教学不仅仅是要求完成基本教学任务,还要求能具有一定的创新。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提问来构建创新型课堂。
例如,我向学生提问:“大家一定都知道果树要剪枝才能更好地生长,对吧?可是这是为什么呢?”问题摆出去后,学生立刻议论起来,有的说是因为剪枝有利于果树保存营养,然后用来结果实,有的说是以免长得太高,不利于丰收。
学生这些回答都是在合理范围内,在议论的时候也激发了学生兴趣,课堂效率自然大幅度提高。
三、提升老师的专业素养提升老师的专业素养,是新课程中高中生物教学的主要内容。
高中生物老师需要加强对课程改革的了解,从而有效地发挥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作用,以便更好地进行高中生物课程教学。
提升高中生物老师的专业素养,主要从生物理论知识和进行生物实验两个方面入手。
新形势下高中生物教学探讨

新形势下高中生物教学探讨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形势下高中生物教学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高中生物教学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上讲解,也迎来了更多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探索和改进高中生物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优质的学习环境和更深入的学习体验,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新形势下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新形势下的生物教学现状及问题1.教材内容过分繁琐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教材往往内容繁琐,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很难掌握全部内容。
而且,某些内容并不符合当前科技发展的趋势,如对个体化医学的研究、基因编辑技术等内容相关的讲解相对较少,不利于学生了解最新的科学研究进展。
2.缺乏与实际生活联系的案例教学生物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但现有的生物教学更多地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案例教学。
这导致学生往往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缺乏对生物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3.实验教学受限实验教学对于生物学的学习至关重要,但由于实验设备和环境的限制,学校往往无法提供充足的实验机会。
而且,现行的实验教学往往偏重于操作技能,忽视了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
4.缺乏个性化教学手段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进度都不同,但现有的生物教学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教师通常只能按教材的安排教学,难以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指导,导致部分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三、新形势下高中生物教学的解决方案1.优化教学内容根据当前的科技发展和人们对生物学的需求,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
可以适当减少一些过时的知识点,增加一些与当前科技发展相关的内容。
同时,教材内容应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2.拓宽实验教学的方式学校可以与科研机构、实验室等合作,提供更多真实的实验机会和资源。
同时,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虚拟实验、模拟实验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新模式的转变论文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新模式的转变摘要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在如今却处于尴尬的地位。
部分学校认为生物是“副科”,对于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兴趣不高,教学质量随之下降。
如何使高中生物改变目前的困境,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多元化能力,已经成为生物教学工作者的一大挑战,精心设计导言和提问、善待错误、呵护质疑和增加实验来增强课堂气氛的互动性,通过师生人格平等、教学活动中平等和学生之间平等来体现师生关系平等性,以及教学内容呈现的新颖性、教学过程的探究性和学习活动中的的合作性,以此五要素来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生物;教学质量;教学模式;多元化能力;互动性;探究性;AbstractAs an importa nt part of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i ng of biology, is an experimental subject, but now in an awkward position. Part of the school believes that the creature is deputy division ", for the importanee of teachi ng is not eno ugh, result ing in stude nts'i nterest in biology is not high, the teachi ng quality decreased. How to make high school biology change the current predicament,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learning biology, cultivate their ability, has become a big challe nge to biological teachi ng workers, and carefully desig ned the in troducti on and questi on, care, and in crease the experime nt to enhance the classroom atmosphere of the in teractive, through the teacher and stude nt pers on ality equality, teachi ng activities and stude nts are equal, and the teachi ng content, and the teachi ng content, to create a harm onious teachi ng environment,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natural scienee,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 ng efficie ncy.Key words: biology;teaching quality; teaching mode; diversificationability; in teractive; inquiry;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引言 (4)1我国高中生物教学现状 (5)2对转变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实践 (5)3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实验的重要性 (8)4增加课堂教学气氛的互动性 (9)5教学内容呈现的新颖性 (10)6注意培养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 (11)结语 (13)参考文献 (13)引言如今的素质教育已经全面推行,现在又提出了新课程改革。
农村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讨

农村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目标有效达成对策的研究摘要: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因此生物教学必须与生物实验教学紧密联系起来。
新课程标准生物实验教材中不但增加了新的实验内容,而且注重学生参与创新实验和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
本文中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并结合一线生物教师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实验设计、实验课的内容、实验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分析总结了一些新课程标准下生物实验教学顺利实施值得思考的问题,并对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为适合农村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寻找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农村高中;实验;对策生物学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开展实验课教学是生物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工作态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注生物实验课程的教学,实现新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科学信息能力的培养目标是中学生物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实验性是生物学的一个突出特点,生物学实验是生物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也是生物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兴趣的源泉。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既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学科的教学质量,在生物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一、农村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及研究意义通过对农村中学的生物实验教学状况,调查结果发现:(1)教师观念转变缓慢,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到位,教学中过于关注知识概念的灌输,忽视了实验课程的教学,更忽略了科学方法的教育。
不重视学生实验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大多是操作模仿式,实验过程完全按照书上的步骤进行的,实验前教师讲学生听;实验中学生“照方”做,教师巡回主要任务是管纪律;实验后教师总结。
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学生物教学[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学生物教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67279dd3186bceb19e8bbc6.png)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学生物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各地开始争先恐后进行新课改教育教学尝试,并且均取得了一定成效。
然而对于农村生物教研教改的探究还远远不够,本文结合农村实际,进行多方面调查,尝试从新课改农村的教育现状分析着手,希望能探讨出一套适合农村中学的生物教学方法。
本文认为自主创新教学是提高农村中学生物教学的必要手段。
新课改农村中学生物教学21世纪的中国,把教育强国当成是21世纪中国教育的首要目标。
为了达到培养新世纪爱国爱家的优秀人才。
中学基础教育方面不断进行改革。
无论是教材修订,还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培训学习,多媒体手段和启发、互动式教学已逐渐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这些教改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但如何使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之间在课堂教学中达到平衡,把握新课改后生物学知识的跳跃性和阶段性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在生物学方面的知识素养,达到新课改的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特作如下浅显探讨。
一、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分析自1978年起,我国高中生物课程历经多次改革,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吸纳现行高中生物学教育优点的基础上,更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这意味着生物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和生物科学在日益发展的社会中的实效性。
同时,对于教师和学生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1.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传统教师一直把“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学的最高要求,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性。
认为教师就是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只要学生成绩优异,即符合师者操守。
现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试验)》中明确提出了课程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其中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核心任务。
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应用及有效性探讨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应用及有效性探讨论文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应用及有效性探讨论文第1篇:翻转课堂模式下高中生物教学探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的生物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而翻转课堂模式下的生物教学相较于传统模式下的生物教学,其教学效果会更好。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生物教学,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自觉性,不再需要教师去跟学生说应怎样学习,这克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传统课堂模式下的生物教学与翻转课堂模式下的生物教学进行比较,并对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措施进行研究,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传统教学模式及弊端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会使课堂教学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教师。
例如,生物课上,教师因为有突发事件要解决需离开一下,离开前特意交代学生先尝试着自学这节课的内容,回来再给大家上课。
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学习习惯好,且自学能力较强,能够很好地进行自学并弄懂这节课的内容。
但是那些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由于在平时学习中养成过于依赖老师的习惯,导致老师离开之后就不会主动学习。
这种依赖性,简单说就像“赶牛”,老师在身后鞭策他,他才会去学习。
长时间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会造成一些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薄弱、学习习惯不良。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生物教学,教师就好比主动的施教者,而学生则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
传统教学模式所采用的多媒体工具,顶多也只是辅助教师向学生进行灌输教学的工具,而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
其实,无论是高中生物还是其他科目,只要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其课堂就一定会具有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固定结构形式。
而且,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去开展一系列教学。
这样,教师就难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还会迫使学生在学习上过分依赖教师。
所以,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慎用。
二、翻转课堂模式的益处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不仅会使学生减少对教师的依赖,还会使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增强自觉性和积极性。
新形势下高中生物教学探讨

新形势下高中生物教学探讨高中生物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新形势下的高中生物教学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革。
本文将对新形势下的高中生物教学进行探讨,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一些做法和建议。
一、教学内容的调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生物学知识的积累,原有的生物教学内容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因此,教学内容的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要增加前沿的科技与生物学的交叉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的最新进展。
例如,将生物信息学、合成生物学等新兴领域的知识纳入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近年来在这些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和应用。
此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课程中增加生物实验和实际操作的环节,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新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必要的。
首先,要采用探究式学习法。
生物学是一门具有实验性质的学科,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概念和原理。
其次,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多媒体教学成为可能,通过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将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呈现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可以更好地展示一些难以观察的生物现象。
最后,要注重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教学手段的创新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学手段的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利用互联网资源。
借助互联网,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种生物学方面的信息,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网络检索,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源,并引导学生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和分析。
其次,利用虚拟实验软件。
虚拟实验软件可以模拟真实实验环境,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此外,还可以利用教育软件和手机应用等工具,设计互动性强、趣味性高的生物学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形势下高中生物教学探讨

新形势下高中生物教学探讨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生物教学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以往的教
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
因此,在
新形势下,如何进行高中生物教学,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生命科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现状
目前,高中生物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 教材陈旧
由于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展迅速,学生所学的内容有些过时,无法跟
上时代的脚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生物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缺少互动、实践等环节。
这
样的教学方式往往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
3. 缺少创新性
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往往采取教师授课、学生听讲的方式,跟不上
新时代要求。
缺少创新性对学生成长不利。
对策
1. 突出实践性
数据显示,学生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
需要加强实践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科学。
2. 加强互动性
生物学是一门关于生命的学问,互动是学习的关键。
通过合作探究、课堂讨论、比赛考核等多种形式,增加课堂互动性,发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
3. 关注现实应用
在生物教学中应注重实际应用,将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结语
高中生物教学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创新教育方式,注重学生的实践
能力、创新精神,实现生物学教学的价值。
尽管变革不易,但积极探
索新形式、新方法,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必须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农村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探讨【摘要】近年来,由于新课改的实施,许多教育机构都对自身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改革建议。
本文主要针对新形势下,农村一些二类高中的生物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首先分析了传统生物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农村高中教育高中生物教学教学模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教育也在不断的进行变革,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现在的素质教育转变。
在农村,由于受经济和地区环境的制约,其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相当大的限制,尤其是农村的一些二类高中。
因此,笔者认为在农村的生物教学中,应当立足于当地实际,教学改革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二类高中发展的生物高效课堂模式。
一、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1.教师主导课堂,师生互动欠缺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大多在课堂上占据主动地位,往往忽视学生的能动性,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很少。
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们只是按照自己的观点进行教学,学生被动接受新知识。
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都容易产生疲累感,从而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而且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造力,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学设施,尤其是实验设施比较落后
新课改的目的是要与国家未来的发展相适应,并积极培养适合
国家发展的创造性人才。
而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这种教学效果很难得以实现。
尤其在农村的许多二类学校,由于经济、环境等的影响,教师与学生很难获得丰富的知识和信息。
教师缺乏教学资料,而学生又缺乏实践,很多学校都没有网络和多媒体设施。
虽然大多学校都设有图书馆和实验室,但资源还是相对稀缺的,学生的人均占有资源量极少,使得实验教学的开展受到阻碍,也严重制约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
3.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相对滞后
为适应新课改的需求,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要积极拓宽教学范围,尤其在农村等欠发达地区,教师应当将书本知识与动物饲养和种植农作物结合起来,做到与当地经济相接轨,将课堂教学逐渐融入社会。
而实际上,许多生物教师并没有积极的研究和参与,只是被动的应付,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没有积极的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使得农村的天然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还有的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仅限于书本和大纲,只重视实验目标却忽视了实验的过程,使得课堂内容过于肤浅和呆板,而学生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二、生物高效课堂模式的建立
1.善于创造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充分诱发出学生的思维动机,缺乏动机的思维也当然的缺乏创造力。
比如,在讲授《植物对水分的
吸收和利用》一课时,教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怎样测定成熟植物细胞液浓度?对于这种问题,学生经过一番思考,进而会想到利用浓度各异的蔗糖溶液去测定。
教师就是通过创造这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想象,从而解决问题。
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当利用不同的知识点去培养和拓展学生的想象力。
比如,在讲到《环境保护》一课,洗衣水排放到河流里,由于洗衣水中含有大量的磷,使得河水富营养化,从而导致藻类植物繁殖旺盛。
因此,有的学生就有可能想到用洗衣水灌溉庄稼,从而使庄稼也大量繁殖。
而教师在这个时候应该对学生的想象力予以肯定,进而与学生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既使学生得到鼓励,又能充分开发学生的创新力和想象力。
2.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师应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质疑,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比如,在讲解胃液时提到胃液的成分,胃液含有盐酸,学生可能就会想到盐酸具有强腐蚀性,然后产生质疑,盐酸为何不会腐蚀胃呢?而且这种问题,许多学生都会感兴趣,于是都去积极的寻找答案,最后了解到胃具有一种特殊的结构能够保护自己。
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3.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作为生物教师,应当积极创新教育理念,运用新的教育理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在高中生物教育阶
段,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生物知识与技能,还要努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此外,还应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情感因素。
在农村许多学校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往往都采用讲授的方式,只是讲授了一些传统知识,无法与现在的创新式教育相适应。
生物教师应该积极的改革教育方式,将以往教师主导课堂的局面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最终提高学习能力。
比如,学生在提出问题,教师为他解答后,还可以对整个问题进行适当的延伸和发展,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
4.课堂教学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局限于书本,还要走出课堂,深入社会生活,探索生物教学的新方式,对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也要重新定位,转换师生角色,使师生感情得到充分沟通,努力营造一个良好且和谐的教学环境。
此外,教师不能压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支持学生去思考和创新,这样,学生在学习起来才会产生兴趣,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生物属于自然学科,因此,生物教学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新课标中也提出了,生物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这就必然要求,我们的生物教学必须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在进行实践教育时,教师还要结合当地
的具体情况,善于挖掘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当中。
三、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农村的生物教学模式一定要联系实际加以改革和创新。
生物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使生物教育在农村学校得以全面彻底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刘磊.新课标形势下高中生物的创新教育[j].
[2] 杨继红.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j].
[3] 陈振民.农村生物教师应如何面对创新教育[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