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精炼详细介绍
油脂的精炼(Oil Refining)讲解

油脂加工的基本过程
毛油 脱胶 脱酸 脱色 脱臭 脱蜡
四级油 三级油 Crude oil bleaching
二级油 一级油 (高烹油)(色拉油) degumming deacidify deodorization dewaxing
第一节 毛油的组分及其性质
毛油定义:(粗油或原油Crude oil) 从天然油料中用压榨、浸出等方法提取的没经过处理的油脂。 其主要成分: 一、悬浮杂质 1、无机杂质:如:泥、沙、铁屑等。 2、有机杂质:如:饼或粕屑、草杆纤维等。 3、分离方法:A、重力沉降;B、离心分离; C、过滤分离; 二、水分 1、水的存在:在工艺中产生 2、水的危害:油脂透明度差,易导致油品酸败。 3、去水方法:减压干燥,成品油<0.05%。
4、非水化磷脂有组分: 主要形式为磷脂酸和溶血磷脂的钙镁盐。如肌醇 磷 酸 ( 2% ) 、 甘 油 磷 酸 ( 15% ) 、 溶 血 磷 脂 酸 (28%)、磷脂酸(55%)。 5、非水化磷脂转移水化磷脂方法: A、酸化处理;磷酸、乙酸酐; B、钝化磷脂酶: C、活性化处理:柠檬酸活化两性物质。 (二)蛋白质、糖类、黏液质 1、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 2、糖及其聚合物质;
• E、蛋白质、糖类降解后生成新的结合物 (如胺基糖)是一种棕黑色色素;用一 般吸附剂对其脱色无效。 • F、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多糖分解为单 糖,经过一系列反应而生成黑色素。在 制油过程中应避免形成新色素。 (3)色素的危害: 油中色素影响油品外观和使用性能, 不同色素对油品安定性有不同影响。 应 脱除色素。
水化脱胶工艺
1、间歇式水化脱胶工艺 软水 ↓ 过滤毛油→预热→水化→静置沉降→分离→含
水脱胶油→干燥(脱溶)→脱胶油 回收油←油脚处理←富油油脚
油脂精炼工艺培训

油脂精炼工艺培训油脂精炼工艺培训是为了提升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知识,确保油脂精炼过程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份油脂精炼工艺培训的内容概要:1. 油脂精炼的基本概念:介绍油脂精炼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以及油脂精炼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2. 原料质量和准备:详细介绍油脂精炼的原料要求,包括原油质量、含水率、酸值和杂质等参数,以及如何进行取样和检测。
3. 预处理步骤:讲解预处理的步骤和方法,如脱水、去酸和去杂质等,以及预处理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操作要点。
4. 热处理工艺:介绍热处理的目的和原理,包括蒸发、脱蜡、脱臭和脱色等步骤,以及工艺参数的控制和调整方法。
5. 冷处理工艺:介绍冷处理的目的和原理,包括冷却、结晶和过滤等步骤,以及冷处理设备的操作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
6. 产品储存和包装:详细介绍产品的储存和包装要求,包括储罐、储存温度、密封和标识等方面的要求,以及产品检验和质量控制方法。
7. 安全操作和事故处理:介绍油脂精炼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和操作规范,包括设备操作、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防火安全和事故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8. 环保管理和能耗控制:讲解油脂精炼工艺中的环境保护要求,包括废水处理、废气排放和能耗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和措施。
9. 实践演练和案例分析:组织学员进行实际操作和模拟演练,以加强对油脂精炼工艺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员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油脂精炼工艺培训,操作人员可以全面了解油脂精炼的各个环节和工艺,掌握关键技术和操作要点,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确保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同时,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10. 质量管理体系:介绍油脂精炼中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的应用。
学员将学习如何建立标准操作程序(SOPs)、制定质量标准和规范、进行内部审核和不合格品控制等。
11. 仪器设备操作:学员将学习使用各类仪器设备,如蒸发器、脱蜡器、脱臭器、脱色器、冷却器、过滤器和离心机等。
油脂的精炼与分析

油脂的精炼1 油脂精炼的工艺①脱胶:在一定温度下用水去除毛油中磷脂和蛋白质的过程,从而可以防止油脂在高温时的起泡、发烟、变色发黑等现象;②碱炼:用碱中和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形成皂脚而去除的过程;③脱色:在毛油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白土和活性碳而吸附除去色素的过程;④脱臭:在真空条件下将蒸汽通过油脂而带走一些异味物质;⑤氢化: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氢气在油脂不饱和分子上的加成反应。
油脂氢化是液态油脂、固态催化剂和气态氢气的三相反应体系,一般认为油脂氢化的机理是不饱和液态油与吸附在金属催化剂上的氢原子的相互作用。
不同油脂分子的氢化速度大不相同,一般用油脂氢化的选择性来表示。
油脂氢化的选择性(SR 或S)是指不饱和程度较高的脂肪酸的氢化速度与不饱和程度较低的脂肪酸的氢化速度的比值,例如在豆油氢化时亚麻酸的选择性是2.3,表示亚麻酸的群情化速度是亚油酸的2.3 倍。
⑥酯交换反应:由于油脂的性质不仅手油脂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还受到脂肪酸在油脂分子中分布的位置的影响,所以通过改变油脂分子中脂肪酸的位置分布就可以改变油脂的性质,一般油脂的酯交换反应有分子内酯交换和分子间酯交换,随机酯交换和定向酯交换。
所用的催化剂有碱性催化剂,如Na、K、Na-K 合金、NaOH、甲醇钠等,现在开始用酶。
油脂的分析1 油脂特征值的分析①酸价:中和1g 油脂所需要的KOH 的mg 数,我国规定食用油脂的酸价必须小于或等于5;②皂化值:完全皂化1g 油脂所需KOH 的mg 数,一般油脂的皂化值为200;③碘值:100g 油脂完全加成碘化所需要的I2 的g 数,这与油脂的不饱和程度呈正比;④乙酰值:将1g油脂完全乙酰化后水解,中和所产生的酸需要的KOH 的mg 数。
2 油脂氧化稳定性的分析测定指标:①过氧化值:用碘量法测定,即在酸性条件下,政治放中的过氧化物与过量的KI 反应生成I2,用Na2S2O3 滴定生成的I2,求出每kg 油脂中所含过氧化物的毫摩尔数,即为油脂的过氧化值;②硫代巴比妥酸法:此法以测定油脂的氧化产物丙二醛为对象,以此衡量油脂的氧化程度。
油脂精炼基础知识资料

油脂精炼基础知识资料油脂基础知识一、油品知识1. 油脂基础知识1.1毛油的定义:用压榨、浸出等方法制取得到的,未经过精炼的动植物油脂称为毛油。
其主要成分是各种甘油三酸脂的混合物,俗称中性油。
1.2毛油所含杂质:毛油通过化学、物理精炼后,使其中的杂质降低到一定的标准之下,获得合格的油脂产品。
毛油所含主要杂质如下:①.悬浮杂质:如泥沙、饼渣等固体杂质②.胶溶性杂质:主要为磷脂③.油溶性杂质:主要为游离脂肪酸(FFA)、色素等④.水分1.3毛油进行精炼的原因:①.悬浮杂质、胶溶性杂质和水分的存在,会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使油脂水解酸败。
②.磷脂的存在将使油脂外观混浊、暗淡。
在炒菜时会产生大量的泡沫。
③.油脂中所含FFA过高,会使油脂异味浓,风味差,有些FFA会在炒菜时发烟。
④.不良色素使油脂颜色加深,甚至发黑。
所以为了得到消费者所接受产品,必须对毛油精炼。
1.4我国植物油的排序和介绍我国目前的植物油按理化指标的不同由低到高排列顺序为:四级油、三级油、二级油(原高级烹调油)、一级油(原色拉油),质量最好的是一级油(原色拉油)。
四级油实际上就是经初加工的毛油。
这种油(甚至包括三级油)由于没有经过深加工,故许多有害的物质未能从油中分离出来,在160℃~170℃就开始冒烟,既污染环境,又有害健康。
二级油(原高级烹调油)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自行制定的一种“过渡性”品种,应当说是中国独有的。
它的一些指标比国际上通行的一级油(原色拉油)略低一些,比如颜色略深,烟点略低等。
或者仅在欠发达地区作为一种过渡品种而存在。
无论是颜色、发烟点,还是对人体健康来讲,质量最好的是一级油(原色拉油)。
1.5 油脂的三大反应和精炼植物油的储存方法水解反应:油脂+ 水游离脂肪酸(即FFA)皂化反应:油脂+ 碱皂脚氧化反应:油脂+ 氧过氧化物根据以上三大反应,如果植物油贮藏不当,也可能导致油脂变质,以至影响健康,所以了解一些植物油的贮藏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总结起来油脂储存有四要点:一密封、二避光、三低温、四忌水。
油脂精炼详细介绍

脱色
中和油
白土
真空系统
蒸汽入口 冷凝物出口
过滤 废白土
脱色油
脱臭
在真空及高温下清除油中挥发性旳臭味物质(volatile odoriferous material)和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 环节 (真空下) - 油加热 - 蒸汽汽提除去挥发物和游离脂肪酸 - 油冷却至常温
脱臭
蒸汽
脱色油
脱酸、脱色、 脱臭精炼油
. .
.
.
. .
....
.... .
.
. .
.
. .. .
. .
除臭剂
.
脱臭馏出物 (FAD)
真空系统
FAD 冷却器
物理精炼
- 脱胶 - 脱色 - 脱臭
毛油
废白土 汽提蒸汽
脱胶
脱色 过滤 脱臭 脱酸、脱臭、脱色精炼油
白土 脱臭馏出物 (FAD)
脱蜡
中和油
脱胶
混合罐
脱胶油
毛油
酸溶液
胶质
从毛油中清除磷脂物(Phosphatides)和粘液(Mucilaginous material)(如胶质 gums) 等物
脱胶类型 - 水化脱胶 - 酸法脱胶 (磷酸 phosphoric/柠檬酸 citric acid 溶液)
中和
除去脱胶油中旳游离脂肪酸
环节如下: • 油经过碱液(Caustic solution) 如氢氧化钠 (NaOH) 处理形
product)
• 氧化物 (Oxidized product)
• 发色体(Colour bodies)
•水 • 溶剂 (Solvents)
精炼旳分类
- 化学精炼 - 物理精炼
(粮油加工课件)油脂精炼

• 2.表面活性剂脱酸——海尔沃本法 • 此法是1963年由瑞典人发明的,海尔沃
本是一种易溶于水,对酸和碱都很稳定 的表面活性剂,学名为二甲基苯磺酸钠, 白色粉末或片状固体。 • 海尔沃本溶液对碱炼时生成的皂脚比对 中性油有更大的溶解能力,因此,在碱 炼时可优先溶解皂脚,减少了中性油的 损失,此法对精炼高酸价油尤为有利。
毛油酸价 >3 3~5
碱液浓度 10 11 (°Be)
5~7 7 ~10 10
1214 ຫໍສະໝຸດ 62020/7/22• ①低温浓碱法 (以棉籽油为例) • 先将毛油泵入锅中,调整温度至
20~30℃,通常加入量不超过锅容量的2/3, 取样化验酸价确定加碱量,然后将 20~25°Be的碱液在5~10分钟内加完,并 在60转/分条件下搅拌20~60分钟,当皂粒 形成时,开始升温(1℃/分),并减速搅 拌(30转/分),当温度达60℃时,静置 10~16小时,放出有脚,将油冷却到 20~25℃,经过滤后得脱酸油。
2020/7/22
(三)脱酸
• 脱酸即脱去油里所含的游离脂肪酸。但 脱酸工序中还能脱去一部分色素,全部 脱去油中的残留胶质,并能脱掉一部分 残留农药、黄曲霉毒素和硫,这对提高 油的食用品质大有益处。
• 脱酸的方法有很多种:碱炼法、蒸馏脱 酸法、泽尼斯脱酸法、海尔沃本法和混 合油脱酸法等。
2020/7/22
2020/7/22
二、油脂精炼的方法及原理
• 油脂精炼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机械法、 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三大类。
• 具体可分为除机械杂质、脱胶、脱酸、 脱色、脱臭、脱蜡及冬化等工序 。
2020/7/22
• 1 .除机械杂质:利用机械法,用过滤 或离心法使机械杂质与油分离。
油脂的精炼

(一)脱蜡
蜡与油脂的熔点差及蜡在油脂中的 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变小的物性,通 过冷却析出晶体蜡
工艺条件:蜡在40 ℃溶于油脂,20~25 ℃, 48~50h,使蜡质结晶析出。
经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脱蜡的植物油称为五脱油
(二)脱脂
0~10 ℃,养晶36~48h,过滤分离。 色拉油(六脱油)
第四节 油脂加工
起酥油的种类
1、按原料种类分类
植物性 动物性 动植物混合型
2、按制造方法分类
全氢化型 混合型 酯交换型
3、按使用添加剂的不同分类
乳化型 非乳化型
4、按性能分类
通用型 乳化型 高稳定型
5、按性状分类
可塑性起酥油 液体起酥油
粉末起酥油
起酥油的加工特性
1、可塑性 2、起酥性
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改变其形状 烘焙糕点具有酥脆易碎的性质
四、脱酸 ❖ 碱炼脱酸 ❖ 蒸馏脱酸
(一)碱炼脱酸
基本原理
利用加碱中和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 生成脂肪酸盐(肥皂)和水,肥皂吸附 部分杂质从油中沉降析出。
间隙式碱炼工艺
碱液 过滤毛油 精炼 中和 静置沉降 含皂脱酸油
皂脚 回收油 皂脚处理 富油皂脚
干燥
净油 静置沉降
洗涤
脱酸油
废水
废水
影响碱炼的因素
第三节 油脂的精炼
一、毛油中的杂质种类
毛油又称粗油,一般是指经压榨或浸出 法得到的、未经精炼的植物油脂。
❖ 混合脂肪酸甘油三酯 ❖ 非甘油三酯成分
(一)机械杂质
泥沙、料坯粉末、饼渣、纤维、 草屑及其他固态杂质 过滤、沉降
(二)水分
使油脂颜色较深,产生异味,促进酸败 加热法
(三)胶溶性杂质
油脂精炼基础知识资料

油脂精炼基础知识资料油脂基础知识一、油品知识1. 油脂基础知识1.1毛油的定义:用压榨、浸出等方法制取得到的,未经过精炼的动植物油脂称为毛油。
其主要成分是各种甘油三酸脂的混合物,俗称中性油。
1.2毛油所含杂质:毛油通过化学、物理精炼后,使其中的杂质降低到一定的标准之下,获得合格的油脂产品。
毛油所含主要杂质如下:①.悬浮杂质:如泥沙、饼渣等固体杂质②.胶溶性杂质:主要为磷脂③.油溶性杂质:主要为游离脂肪酸(FFA)、色素等④.水分1.3毛油进行精炼的原因:①.悬浮杂质、胶溶性杂质和水分的存在,会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使油脂水解酸败。
②.磷脂的存在将使油脂外观混浊、暗淡。
在炒菜时会产生大量的泡沫。
③.油脂中所含FFA过高,会使油脂异味浓,风味差,有些FFA会在炒菜时发烟。
④.不良色素使油脂颜色加深,甚至发黑。
所以为了得到消费者所接受产品,必须对毛油精炼。
1.4我国植物油的排序和介绍我国目前的植物油按理化指标的不同由低到高排列顺序为:四级油、三级油、二级油(原高级烹调油)、一级油(原色拉油),质量最好的是一级油(原色拉油)。
四级油实际上就是经初加工的毛油。
这种油(甚至包括三级油)由于没有经过深加工,故许多有害的物质未能从油中分离出来,在160℃~170℃就开始冒烟,既污染环境,又有害健康。
二级油(原高级烹调油)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自行制定的一种“过渡性”品种,应当说是中国独有的。
它的一些指标比国际上通行的一级油(原色拉油)略低一些,比如颜色略深,烟点略低等。
或者仅在欠发达地区作为一种过渡品种而存在。
无论是颜色、发烟点,还是对人体健康来讲,质量最好的是一级油(原色拉油)。
1.5 油脂的三大反应和精炼植物油的储存方法水解反应:油脂+ 水游离脂肪酸(即FFA)皂化反应:油脂+ 碱皂脚氧化反应:油脂+ 氧过氧化物根据以上三大反应,如果植物油贮藏不当,也可能导致油脂变质,以至影响健康,所以了解一些植物油的贮藏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总结起来油脂储存有四要点:一密封、二避光、三低温、四忌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炼的分类
- 化学精炼 - 物理精炼
化学精炼
- 脱胶(Degumming) - 中和(Neutralization) - 冬化(Winterization) - 脱蜡(Dewaxing) - 脱色(Bleaching)
- 脱臭(Deodorization)
毛油
脱胶
皂脚(Soap stock)
中和
脱色
白土
真空系统
中和油
蒸汽入口 冷凝物出口 脱色油 过滤 废白土
脱臭
在真空及高温下去除油中挥发性的臭味物质(volatile odoriferous material)和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 步骤 (真空下)
- 油加热
- 蒸汽汽提除去挥发物和游离脂肪酸 - 油冷却至常温
• 适用于油料品种经常更换的场合 • 同间歇式脱臭相比节省处理时间
• 同连续式脱臭相比,在更换原料油时可缩短 进料时间 • 有效的热回收率
连续式脱臭
• 适用于高生产量和很少更换原料油的场合 • 热能回收率高
工艺过程
去除的杂质
脱胶 中和 冬化-脱蜡 脱色、过滤
磷脂, 微量金属和天然色素 游离脂肪酸, 磷脂和色素 饱和甘三酯, 蜡 色素, 氧化物, 微量金属, 废白土, 胶质
烧碱(NaOH)
白土(Bleaching earth)
脱色
废白土(Spent earth)
过滤( Filtration)
脱臭馏出物 ( Fatty acid distillate or FAD)
脱臭
汽提(Sparging steam)
(脱酸、脱色、脱臭)精炼油
脱胶
混合罐 脱胶油 胶质 毛油 酸溶液
从毛油中去除磷脂物(Phosphatides)和粘液(Mucilaginous
material)(如胶质 gums) 等物
脱胶类型 - 水化脱胶 - 酸法脱胶 (磷酸 phosphoric/柠檬酸 citric acid 溶液)
中和
除去脱胶油中的游离脂肪酸
步骤如下: 油经过碱液(Caustic solution) 如氢氧化钠 (NaOH) 处理形 皂化物
-
分离出皂化物
水洗
-
脱水
中和
中和罐 脱胶油 碱液 中和油
皂脚 热水 水洗水
脱蜡
去除油脂中的硬脂物或蜡
步骤 - 把油缓慢冷却下来保温一段时间 - 分离蜡以及硬脂物 应用 - 向日葵油, 玉米油, 加拿大菜籽油, 红花 油
脱色
去除色素、微量金属和胶质
步骤包括 - 适量白土加入热油中
- 脱色反应
- 过滤
脱臭
脱色油 除臭剂
蒸汽
脱酸、脱色、 脱臭精炼油
. . . . . . .. ... .. . .. . . . . . . .. .
.
真空系统
FAD
冷却器 脱臭馏出物 (FAD)
物理精炼
- 脱胶 - 脱色
- 脱臭
毛油
脱胶
脱色
白土
废白土
过滤
汽提蒸汽
脱臭
脱臭馏出物 (FAD)
脱酸、出口 冬化、脱蜡油
蜡和硬脂
脱臭的方式
• 间歇式
• 半连续式 • 连续式
间歇式脱臭
• 适合于产量小的工厂 (< 50 顿/天) • 适用于专用产品 • 结构简单、投资少 • 运作成本高 (蒸汽消耗量大,热能回收率低) • 处理时间长
半连续式脱臭
• 用于高产量的间歇操作
脱臭
游离脂肪酸, 气味物质, 分解的色素物质
抛光过滤
油中残留的微量不溶物
混合油精炼法
• 一种特殊的中和工艺
混合油精炼
混合油 (油 + 溶剂)
脱胶
NaOH 溶 液 中和
磷酸
离心分离 中和油 + 溶剂
皂
脱溶 中和油
溶剂 + 色素物质
混合油精炼的优点
• 同化学精炼相比具有很高的出油率 • 棉籽油处理后色泽较浅 • 省去水洗步骤 • 可以显著除去棉籽油中的棉酚(Gossypol)
精炼(Refining)
食用油精炼
目的: 使油脂油适合人类的消费
精炼 : 去除油脂中的杂质
毛油中杂质成分
• 磷脂 (Phosphatides) & 树脂 (Gums) • 游离脂肪酸 (Free fatty acids) • 痕量金属 (Trace metals) • 碳氢化合物 (Hydrocarbons) • 聚合物 (Polymerized product) • 氧化物 (Oxidized product) • 发色体(Colour bodies) • 水 • 溶剂 (Solvents)
混合油精炼的缺点
• 设备需具备防爆措施 • 需要严格的过程控制
• 潜在的溶剂损耗
• 精炼车间同浸出车间需合并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