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儿童绘画的几个心理特征发展阶段ppt课件

• • 举例而言,有一堂课的主题是丝瓜,罗贯庭索性把丝瓜藤搬到教室里,让孩
子亲手触摸和感受,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在此基础上,再要求他们进行创作。
• • 还有一次,孩子们被要求描绘大海。罗贯庭让他们闭上眼睛,轻轻摇动身体,
然后播放舒缓的浪涛声,营造海水拍打沙滩的意象。跟着韵律,孩子们有如 实地来到了环境优美的海边,彼此分享眼前看到的景象。
• 儿童感觉敏锐,反映强烈,能够产生整体记忆,并且能凭整体记忆把看见的事情加以 概括和重新组合,绘画创作达到高潮,这正是儿童画的“黄金时期”。
• 图示期的孩子要多让孩子描述自己的画。
精选课件PPT
17
想象期(6~9岁)
• 随着孩子生活面的扩大,认识和理解力比幼儿时有所发展,画画中能逐步掌握物 的基本形状,画面也比以前丰富。这时,他们注意表现出对象的特征、动态和生 活环境,能根据自己的感受画出熟悉的人物和生活,由于常常以想象代替观察, 孩子画画的内容广泛多了,海阔天空,任意幻想。他们望见星星和月亮象盏灯, 就想到月亮上去读书;看见星星爱眨眼,就想和星星打电话。我们成年人虽然见 识多,但受写实的局限,反而使想象力受到了抑制。当然,这一阶段孩子的画,大 多还是平面造型。由于认识能力的局限。他们还不理解,也不能表达出空间和 透视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和比例关系。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 画会向写实发展,会关心透视和比例,而画面的儿童情趣就越来越少了。这一 时期,有些家长往往急于求成,让孩子追求成人化的东西,单纯临摹画家的笔法 和现成的画面,以孩子临摹得像为标准,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当然临摹是学习 绘画技法的一种方法,让孩子单纯临摹可能很快见效,锻炼了眼看和手画的协调 机能,但都没有动脑子。因为他照抄的是现成画面,那是画家经过观察、概括、 提炼等艺术加工后产生的形象,是人家的创造,不是孩子自己的东西。就像抄书 和写作文是不同的两回事,抄书不能代替作文,作文需要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画 画也是一样,单纯临摹只会妨碍他的记忆和想象的发挥,也就影响了他创造力的 发展。什么时候着重学习绘画技法合适呢?约到9岁以后。
子亲手触摸和感受,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在此基础上,再要求他们进行创作。
• • 还有一次,孩子们被要求描绘大海。罗贯庭让他们闭上眼睛,轻轻摇动身体,
然后播放舒缓的浪涛声,营造海水拍打沙滩的意象。跟着韵律,孩子们有如 实地来到了环境优美的海边,彼此分享眼前看到的景象。
• 儿童感觉敏锐,反映强烈,能够产生整体记忆,并且能凭整体记忆把看见的事情加以 概括和重新组合,绘画创作达到高潮,这正是儿童画的“黄金时期”。
• 图示期的孩子要多让孩子描述自己的画。
精选课件PPT
17
想象期(6~9岁)
• 随着孩子生活面的扩大,认识和理解力比幼儿时有所发展,画画中能逐步掌握物 的基本形状,画面也比以前丰富。这时,他们注意表现出对象的特征、动态和生 活环境,能根据自己的感受画出熟悉的人物和生活,由于常常以想象代替观察, 孩子画画的内容广泛多了,海阔天空,任意幻想。他们望见星星和月亮象盏灯, 就想到月亮上去读书;看见星星爱眨眼,就想和星星打电话。我们成年人虽然见 识多,但受写实的局限,反而使想象力受到了抑制。当然,这一阶段孩子的画,大 多还是平面造型。由于认识能力的局限。他们还不理解,也不能表达出空间和 透视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和比例关系。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 画会向写实发展,会关心透视和比例,而画面的儿童情趣就越来越少了。这一 时期,有些家长往往急于求成,让孩子追求成人化的东西,单纯临摹画家的笔法 和现成的画面,以孩子临摹得像为标准,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当然临摹是学习 绘画技法的一种方法,让孩子单纯临摹可能很快见效,锻炼了眼看和手画的协调 机能,但都没有动脑子。因为他照抄的是现成画面,那是画家经过观察、概括、 提炼等艺术加工后产生的形象,是人家的创造,不是孩子自己的东西。就像抄书 和写作文是不同的两回事,抄书不能代替作文,作文需要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画 画也是一样,单纯临摹只会妨碍他的记忆和想象的发挥,也就影响了他创造力的 发展。什么时候着重学习绘画技法合适呢?约到9岁以后。
儿童绘画表现的发展(PPT-41)

▪ 发挥创造力的最好办法是,让儿童透过他的所有感官 去发掘生活的素质,经由触觉、视觉和听觉现象的直 接体验,儿童的想象力知觉能力便得以发展。
加德纳:U线型的儿童绘画历程
霍华德·加德纳,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 理学家。现担任Project Zero(又名泽罗计划) 研究所执行主席。
将儿童的绘画发展用其发展心理学的观点进行 了整个系统介绍,结合大量的儿童绘画作品, 从符号系统、知觉、感受等多项艺术能力的发 展角度去揭示一般发展阶段的某些重要特征。
前图式阶段(4~7岁)
以自我为中心观察现实生活,画面形象呈几何形组合, 透明或X光画表现所知的存在,为表示自己的感觉,常 夸张重要,忽略次要
儿童是怎样通 过绘画来表现
内心的?
特征
人物与空间 色彩与设计
❖形象均呈几何形, 人物
当部分脱离整体时,❖开始时会画头足
即无法辨认
形人
❖发现绘画、思想 ❖逐渐增加人体其 和实际间的关系 他部分及细部,表
涂鸦阶段(0~4岁)
运用肢体动作绘画,稍大一点能识别出非视觉符号 相对应的色彩或线条
图式阶段(4~8岁)
逐渐精通自己文化的象征符号,联系社会文化,脱离
自我为中心,开始趋向写实的表现,但会因为无法达 到理想目标而产生压力。这个时段是发展的重要关键 期。如果给与适当指导,就能更前进一步。反之则会 因为压力而放弃。
➢无一定比例,视情绪 而定
色
➢会因情绪改变固定 颜色 ➢设计
空间
➢缺乏有意识的方式
➢➢会画面用形基象地线无表重现叠空关间系,➢效会果因重复得到装饰
但有明确的空间次序
➢主观经验表现:展开 式、平面与垂直混合 表现、X光透视画、不 同时间事件同时表现
加德纳:U线型的儿童绘画历程
霍华德·加德纳,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 理学家。现担任Project Zero(又名泽罗计划) 研究所执行主席。
将儿童的绘画发展用其发展心理学的观点进行 了整个系统介绍,结合大量的儿童绘画作品, 从符号系统、知觉、感受等多项艺术能力的发 展角度去揭示一般发展阶段的某些重要特征。
前图式阶段(4~7岁)
以自我为中心观察现实生活,画面形象呈几何形组合, 透明或X光画表现所知的存在,为表示自己的感觉,常 夸张重要,忽略次要
儿童是怎样通 过绘画来表现
内心的?
特征
人物与空间 色彩与设计
❖形象均呈几何形, 人物
当部分脱离整体时,❖开始时会画头足
即无法辨认
形人
❖发现绘画、思想 ❖逐渐增加人体其 和实际间的关系 他部分及细部,表
涂鸦阶段(0~4岁)
运用肢体动作绘画,稍大一点能识别出非视觉符号 相对应的色彩或线条
图式阶段(4~8岁)
逐渐精通自己文化的象征符号,联系社会文化,脱离
自我为中心,开始趋向写实的表现,但会因为无法达 到理想目标而产生压力。这个时段是发展的重要关键 期。如果给与适当指导,就能更前进一步。反之则会 因为压力而放弃。
➢无一定比例,视情绪 而定
色
➢会因情绪改变固定 颜色 ➢设计
空间
➢缺乏有意识的方式
➢➢会画面用形基象地线无表重现叠空关间系,➢效会果因重复得到装饰
但有明确的空间次序
➢主观经验表现:展开 式、平面与垂直混合 表现、X光透视画、不 同时间事件同时表现
儿童画课件ppt

色彩搭配技巧
引导儿童尝试不同的色彩搭配, 培养其色彩审美和运用能力。
色彩情感表达
讲解色彩的情感属性,让儿童理 解如何通过色彩表达情感和氛围
。
创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画教学
想象力激发
情感表达
鼓励儿童发挥想象力,创造自己的绘 画故事和场景。
教授儿童如何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 感和思想,提高其情感认知能力。
创意构图
引导儿童打破常规,尝试新颖的构图 和表现方式,培养其创新思维。
05
儿童画的实践应用
在家庭中的应用
1 2
培养创造力
通过儿童画,孩子可以在家庭环境中自由发挥想 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有助于培养创造力和 独立思考能力。
增进亲子互动
儿童画可以成为家庭活动的一部分,家长可以和 孩子一起画画,增进亲子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3
培养自信心
孩子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得到家长 和老师的认可,有助于培养自信心。
文化传承
儿童画可以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社交媒介
儿童画可以通过展览、比赛等形式展示出来,成为社交媒介,促进 文化交流和互动。
公益事业
儿童画也可以用于公益事业,例如为慈善机构筹款、支持环保等公 益活动。
06
儿童画的未来发展
儿童画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发展
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儿童画也将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 势,包括绘画主题、风格、技巧等方面的多样化。
儿童画课件
目录
• 儿童画简介 • 儿童画的教学内容 • 儿童画的教学方法 • 儿童画的作品展示 • 儿童画的实践应用 • 儿童画的未来发展
01
儿童画简介
儿童画的特点
01
儿童画ppt课件

素材整理
将收集到的素材进行分类整理,方便孩子在创作时选择和参考。
素材使用
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素材,发挥创意,将素材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
草图的绘制
草图构思
根据主题和素材,进行初步构思,确定画面的布局和主要内容。
草图绘制
用简单的线条和形状,绘制出大致的轮廓和结构,注意比例和透视 关系。
草图修改
根据构思和绘制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使草图更加完善。
表冷静。
色彩的搭配技巧
教导孩子如何搭配色彩,使画面 和谐、统一,同时突出主题。
构图的技巧
画面的布局
指导孩子合理安排画面中的元素,使其分布有序 、主次分明。
视线的引导
利用线条和色彩引导观众的视线,突出画面的主 题和重点。
空间的营造
教导孩子如何通过构图表现画面的空间感,如前 后关系、透视感等。
创意的激发
意。
象征画
象征画是儿童绘画的中级阶段,以 简单的图形和线条表现事物,富有 想象力。
写实画
写实画是儿童绘画的高级阶段,注 重表现事物的真实形态和细节,技 术要求较高。
02
CATALOGUE
儿童画的基本技法
线条的运用
线条的流畅性
线条的情感表达
教导孩子如何使用画笔,使线条流畅 、自然,避免断断续续或弯曲不直。
,了解更多的艺术风格和流派。
05
CATALOGUE
优秀儿童画作品赏析
中国著名儿童画作品
色彩鲜艳、富有想象力 细腻入微、情感真挚
《鱼戏莲叶间》:画面描绘了一群鱼在莲叶间游弋,色 彩丰富且协调,展现出孩子独特的想象力。
《我的家》:画中细致描绘了家庭成员及日常生活场景 ,展现孩子对家的深厚情感。
将收集到的素材进行分类整理,方便孩子在创作时选择和参考。
素材使用
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素材,发挥创意,将素材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
草图的绘制
草图构思
根据主题和素材,进行初步构思,确定画面的布局和主要内容。
草图绘制
用简单的线条和形状,绘制出大致的轮廓和结构,注意比例和透视 关系。
草图修改
根据构思和绘制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使草图更加完善。
表冷静。
色彩的搭配技巧
教导孩子如何搭配色彩,使画面 和谐、统一,同时突出主题。
构图的技巧
画面的布局
指导孩子合理安排画面中的元素,使其分布有序 、主次分明。
视线的引导
利用线条和色彩引导观众的视线,突出画面的主 题和重点。
空间的营造
教导孩子如何通过构图表现画面的空间感,如前 后关系、透视感等。
创意的激发
意。
象征画
象征画是儿童绘画的中级阶段,以 简单的图形和线条表现事物,富有 想象力。
写实画
写实画是儿童绘画的高级阶段,注 重表现事物的真实形态和细节,技 术要求较高。
02
CATALOGUE
儿童画的基本技法
线条的运用
线条的流畅性
线条的情感表达
教导孩子如何使用画笔,使线条流畅 、自然,避免断断续续或弯曲不直。
,了解更多的艺术风格和流派。
05
CATALOGUE
优秀儿童画作品赏析
中国著名儿童画作品
色彩鲜艳、富有想象力 细腻入微、情感真挚
《鱼戏莲叶间》:画面描绘了一群鱼在莲叶间游弋,色 彩丰富且协调,展现出孩子独特的想象力。
《我的家》:画中细致描绘了家庭成员及日常生活场景 ,展现孩子对家的深厚情感。
幼儿绘画发展史(共9张PPT)

(二)表现与创造
(一)感受与欣赏
以大班为例子
• 以大班为列(艺术特点) • 幼儿美术创造能力逐步认识到事物之间的一些简单和
练习,对于事件、情节的表现成为他们美术活动的突 出特点,幼儿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聆听和朗读节奏 鲜明、有韵律的 歌谣,喜欢看有情节、有趣的和角色 鲜明的动画片、木偶剧与儿童剧等,喜欢在游戏中在 线人物特色,幼儿艺术能力的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 个体差异。
(一)感受与欣赏 术能力的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
表现动作时,就主观地移动要做动作的那个部分。 随着儿童知识、经验的增长,手运动机能的发展和形象积累的增加,他们开始表现自己所想的内容。 大胆而富有个性地将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情感表达出来,产生有简单情节的作品。 大胆而富有个性地将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情感表达出来,产生有简单情节的作品。
以大班为例子 幼儿的涂鸦是其视觉经验和身体、手指肌肉动作协调的一种产品,也是一种本能的表现。 罗恩费尔认为幼儿刚开始涂鸦是一种无意识的反射动作,也无创作的意图。 水里有什么呢?水里有小鱼,有荷花。
表现与创造
• 大胆而富有个性地将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情感表达出来,产生有简单情节的作 品。
• 引导幼儿主动发现、收集和运用多种方法、工具及材料,装饰生活用 品和美化环境。
• 支持、鼓励幼儿尝试运用绘画、制作等美术手段制定计划、规则,描 述简单故事情节,表达科学探索的过程和事物的发展变化等。
• 支持、鼓励幼儿主动参加各种戏剧性表演活动,在活动中获得充分的愉悦感,能够 与同伴合作创编与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尝试设计、制作、使用简单的服装、道具 和布景,大胆地表现自我,并乐于与他人交流表演中的体验,充分感受创造、表现 与合作的乐趣。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幼儿的涂鸦是其视觉经验和身体、手指肌肉动作协调的一种产品,也是一种本能的表现。
(一)感受与欣赏
以大班为例子
• 以大班为列(艺术特点) • 幼儿美术创造能力逐步认识到事物之间的一些简单和
练习,对于事件、情节的表现成为他们美术活动的突 出特点,幼儿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聆听和朗读节奏 鲜明、有韵律的 歌谣,喜欢看有情节、有趣的和角色 鲜明的动画片、木偶剧与儿童剧等,喜欢在游戏中在 线人物特色,幼儿艺术能力的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 个体差异。
(一)感受与欣赏 术能力的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
表现动作时,就主观地移动要做动作的那个部分。 随着儿童知识、经验的增长,手运动机能的发展和形象积累的增加,他们开始表现自己所想的内容。 大胆而富有个性地将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情感表达出来,产生有简单情节的作品。 大胆而富有个性地将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情感表达出来,产生有简单情节的作品。
以大班为例子 幼儿的涂鸦是其视觉经验和身体、手指肌肉动作协调的一种产品,也是一种本能的表现。 罗恩费尔认为幼儿刚开始涂鸦是一种无意识的反射动作,也无创作的意图。 水里有什么呢?水里有小鱼,有荷花。
表现与创造
• 大胆而富有个性地将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情感表达出来,产生有简单情节的作 品。
• 引导幼儿主动发现、收集和运用多种方法、工具及材料,装饰生活用 品和美化环境。
• 支持、鼓励幼儿尝试运用绘画、制作等美术手段制定计划、规则,描 述简单故事情节,表达科学探索的过程和事物的发展变化等。
• 支持、鼓励幼儿主动参加各种戏剧性表演活动,在活动中获得充分的愉悦感,能够 与同伴合作创编与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尝试设计、制作、使用简单的服装、道具 和布景,大胆地表现自我,并乐于与他人交流表演中的体验,充分感受创造、表现 与合作的乐趣。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幼儿的涂鸦是其视觉经验和身体、手指肌肉动作协调的一种产品,也是一种本能的表现。
儿童美术发展过程PPT课件

11
12
• 儿童绘画中图形可以分为6种, 其中5种是具有几何意义的图形, 它们是矩形(含正方形)、三角形、 十字形、斜十字形和不定形。
13
• 儿童绘画中,图形常常不是单 独出现的,而是与其他涂鸦线或者 与其他图形相伴出现的。
14
• 凯洛格把两个图形结合在一起 所形成的图形称作结合体。
15
16
发而又自然演化而成的,它反映的只是儿
童对均衡性和规则性等形式美的追求。儿
童往往也会接受和认同成人对所画的“人”
的各部分的命名。然而,他们自己的表现
形式毕竟与成人的认识相去甚远。
38
• 初期的“人”头上添加了别的 图形;或是头上画了手。
39
40
41
42
43
44
• 凯洛格模拟的儿童画反映了儿童从 涂鸦初期到画“人”的演化过程。
30
• 凯洛格将儿童所画的各种类型的 “太阳”进行了分类。其中,她所 谓的“中空的太阳”明显的表示了 有曼陀罗或某种圆的集合体分离出 来的特征,而这种分离须经过一段 时日(见图2-10)
31
32
• 凯洛格所谓的“太阳脸” 和“太 阳人” (见图2-11、图2-12), 原是“太阳”和圆的集合体。
25
26
• 此外,同心圆和同心正方形等 结合体或集合体等也是儿童画中常 见的曼陀罗(见图2-9)
27
28
• 2岁儿童已能画出直线和曲线, 这些直线和曲线都可以成为儿童画 太阳的组成成分。虽然“太阳”的 结构看上去简单,但儿童在会画复 杂的集合体之前是不会画出“太阳” 的。
29
• 儿童在能够画曼陀罗之前没有出 现过像“太阳”这样的“形”。由此。 她确信由曼陀罗到太阳,这是儿童画 的发展顺序。儿童最初画“太阳”只 是喜欢这种给人以良好视觉的图形, 并不是真的在画天空的太阳。在儿童 美术发展过程中,凯洛格认为这是儿 童画与成人之间的又一座桥梁。
12
• 儿童绘画中图形可以分为6种, 其中5种是具有几何意义的图形, 它们是矩形(含正方形)、三角形、 十字形、斜十字形和不定形。
13
• 儿童绘画中,图形常常不是单 独出现的,而是与其他涂鸦线或者 与其他图形相伴出现的。
14
• 凯洛格把两个图形结合在一起 所形成的图形称作结合体。
15
16
发而又自然演化而成的,它反映的只是儿
童对均衡性和规则性等形式美的追求。儿
童往往也会接受和认同成人对所画的“人”
的各部分的命名。然而,他们自己的表现
形式毕竟与成人的认识相去甚远。
38
• 初期的“人”头上添加了别的 图形;或是头上画了手。
39
40
41
42
43
44
• 凯洛格模拟的儿童画反映了儿童从 涂鸦初期到画“人”的演化过程。
30
• 凯洛格将儿童所画的各种类型的 “太阳”进行了分类。其中,她所 谓的“中空的太阳”明显的表示了 有曼陀罗或某种圆的集合体分离出 来的特征,而这种分离须经过一段 时日(见图2-10)
31
32
• 凯洛格所谓的“太阳脸” 和“太 阳人” (见图2-11、图2-12), 原是“太阳”和圆的集合体。
25
26
• 此外,同心圆和同心正方形等 结合体或集合体等也是儿童画中常 见的曼陀罗(见图2-9)
27
28
• 2岁儿童已能画出直线和曲线, 这些直线和曲线都可以成为儿童画 太阳的组成成分。虽然“太阳”的 结构看上去简单,但儿童在会画复 杂的集合体之前是不会画出“太阳” 的。
29
• 儿童在能够画曼陀罗之前没有出 现过像“太阳”这样的“形”。由此。 她确信由曼陀罗到太阳,这是儿童画 的发展顺序。儿童最初画“太阳”只 是喜欢这种给人以良好视觉的图形, 并不是真的在画天空的太阳。在儿童 美术发展过程中,凯洛格认为这是儿 童画与成人之间的又一座桥梁。
《儿童绘画欣赏》课件

REPORT
《儿童绘画欣赏》 ppt课件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目录
CONTENTS
• 儿童绘画概述 • 儿童绘画的题材与风格 • 儿童绘画的创作方法与技巧 • 儿童绘画的鉴赏与评价 • 儿童绘画的教学与实践 • 儿童绘画的案例分享与启示
REPORT
CATALOG
DATE
互动讨论法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
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课堂讲解
分组讨论
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和展示儿童绘画作品 ,使学生了解儿童绘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学生分组讨论儿童绘画作品,相互交流感 受和看法,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创作实践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实 际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总结词
探讨儿童绘画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以及给家长和教育者带来的启示,强调儿童绘画在培养创造力、观察力和 表达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详细描述
分析儿童绘画对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发展的积极影响,如提高观察力、培养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等。同 时,为家长和教育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如何支持和引导儿童绘画的发展,进一步发挥儿童绘画在儿童成长过 程中的作用。
创作过程分享
总结词
介绍儿童绘画的创作过程,包括构思、素材收集、草图绘制 和上色等步骤,让观众了解儿童绘画的创作过程和思路。
详细描述
通过实际案例,向观众展示儿童绘画的创作过程,包括他们 如何从生活中获取灵感、如何运用素材、如何进行草图设计 和最终的色彩搭配等,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儿童绘画的创 作过程。
鼓励儿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创 作,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儿童绘画欣赏》 ppt课件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目录
CONTENTS
• 儿童绘画概述 • 儿童绘画的题材与风格 • 儿童绘画的创作方法与技巧 • 儿童绘画的鉴赏与评价 • 儿童绘画的教学与实践 • 儿童绘画的案例分享与启示
REPORT
CATALOG
DATE
互动讨论法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
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课堂讲解
分组讨论
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和展示儿童绘画作品 ,使学生了解儿童绘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学生分组讨论儿童绘画作品,相互交流感 受和看法,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创作实践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实 际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总结词
探讨儿童绘画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以及给家长和教育者带来的启示,强调儿童绘画在培养创造力、观察力和 表达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详细描述
分析儿童绘画对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发展的积极影响,如提高观察力、培养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等。同 时,为家长和教育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如何支持和引导儿童绘画的发展,进一步发挥儿童绘画在儿童成长过 程中的作用。
创作过程分享
总结词
介绍儿童绘画的创作过程,包括构思、素材收集、草图绘制 和上色等步骤,让观众了解儿童绘画的创作过程和思路。
详细描述
通过实际案例,向观众展示儿童绘画的创作过程,包括他们 如何从生活中获取灵感、如何运用素材、如何进行草图设计 和最终的色彩搭配等,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儿童绘画的创 作过程。
鼓励儿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创 作,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儿童美术教案ppt课件

儿童线画使用的工具比较简单,一支笔、一张纸就可以画。 线画使用的笔大致分为硬笔和软笔两类。常用的硬笔有:铅 笔、炭铅笔、炭精棒、钢笔、绘图笔、签字笔、记号笔、尼 龙水笔、彩铅笔、粉笔、蜡笔等。软笔主要是毛笔。
油水分离画法实际上是综合运用绘画材料的一种绘画形 式, 油水分离画法是利用油性颜料(如油画棒、蜡笔等)和 水性颜料(水彩、国画、稀释的水粉等)不相溶的特点来作 画的。
写实期
写实期(8—15岁)随着儿童用维性质的变化,儿童画的内容也逐步 趋向写实。由于他们视野的扩大,绘画的内容也日益丰富,且能反映 出日常生活的细节。绘画的形式大多仍采用线条、平面造型,但为了 力求接近真实,开始用三维立体表现方法。写实初期,大约在8一11 岁左右。儿童探索着用简单的透视原理,隐去那些不该看见的部分。 并注意到物象的重叠关系。9岁以后,儿童在色彩使用上有飞速的发 展,能表现丰富的色彩情感。写实后期,在11—15岁左右。儿童在 发展过程中,主观的审美意识、审美要求及表现与客观技能不足的矛 盾日益突出。许多儿童在尝试对自然进行再现描绘时感到困难。画面 单调,有的干脆用文字注释代替画面语言,与幼年时期大胆作画相比 显得逊色不少。儿童绘画的热情面临危机。特别是13~14岁的儿童 进入了初中阶段,两极分比现象比较明显。部分儿童由于绘画进步困 难而退渐丧失信心。部分绘画基础好的,创作上有明显的提高。个别 学生产生对绘画的迷恋,主动在课外进行练习。
目录
一、什么是少儿美术? 二、学前儿童绘画发展要经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三、儿童手工制作和欣赏能力的发展分别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四、儿童绘画的分类
一、什么是少儿美术
儿童美术是指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所从事的造型艺术,他 反应了儿童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情感与思想。
油水分离画法实际上是综合运用绘画材料的一种绘画形 式, 油水分离画法是利用油性颜料(如油画棒、蜡笔等)和 水性颜料(水彩、国画、稀释的水粉等)不相溶的特点来作 画的。
写实期
写实期(8—15岁)随着儿童用维性质的变化,儿童画的内容也逐步 趋向写实。由于他们视野的扩大,绘画的内容也日益丰富,且能反映 出日常生活的细节。绘画的形式大多仍采用线条、平面造型,但为了 力求接近真实,开始用三维立体表现方法。写实初期,大约在8一11 岁左右。儿童探索着用简单的透视原理,隐去那些不该看见的部分。 并注意到物象的重叠关系。9岁以后,儿童在色彩使用上有飞速的发 展,能表现丰富的色彩情感。写实后期,在11—15岁左右。儿童在 发展过程中,主观的审美意识、审美要求及表现与客观技能不足的矛 盾日益突出。许多儿童在尝试对自然进行再现描绘时感到困难。画面 单调,有的干脆用文字注释代替画面语言,与幼年时期大胆作画相比 显得逊色不少。儿童绘画的热情面临危机。特别是13~14岁的儿童 进入了初中阶段,两极分比现象比较明显。部分儿童由于绘画进步困 难而退渐丧失信心。部分绘画基础好的,创作上有明显的提高。个别 学生产生对绘画的迷恋,主动在课外进行练习。
目录
一、什么是少儿美术? 二、学前儿童绘画发展要经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三、儿童手工制作和欣赏能力的发展分别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四、儿童绘画的分类
一、什么是少儿美术
儿童美术是指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所从事的造型艺术,他 反应了儿童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情感与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
橡皮泥:蜗牛的家
61
三、样式化期
手眼协调能力的增强,表现的欲望的增强, 喜欢用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
在泥塑活动中,可以创作出独立性的圆雕作品。 能够表现出细节。
想一想,你会为样式化期的儿童提供哪些 材料,来丰富他们的手工活动?
62
63
水果娃娃
64
65
思考一下你还能够想到哪些材料?
66
在剪纸上,纸和剪刀还不能配合,即使剪出 也是奇形怪状的纸片。
在搭积木上,只是把积木任意的对方、叠高, 而不能组合成形。
在心理上,还没有表现的意图,只是满足于手 工操作的过程,享受自主活动的快感。
58
如何指导: 成人应给此时的儿童提供手工活动的 机会,同时注意给他们提供安全、卫 生的操作工具和材料。 在泥塑活动和剪纸活动中,让他们充 分接触材料的机会。引导他们正确的 使用剪刀和有关材料的方法。
31
32
33
2019/9/19
34
三、图式期(5~7岁) 造型上,喜欢用线条描绘物体形象的轮廓, 细节描绘是这一阶段儿童绘画造型的基本特 征。人物形象清楚可辨识,包含身体、四肢 和服饰,能画出头和脸的各部位。
35
36
37
38
色彩上,注意按照物体的固有色来着色。 能从客体的角度选择与对象相似的颜色来 表现,画面出现丰富多彩的变化。用色彩 来表达情感的能力也显著提高。
(一)基本的涂鸦线 凯洛格把2岁或2岁以下幼儿在无意识的状态下
所画的涂鸦线称作基本的涂鸦线。
8
9
10
11
12
13
14
15
涂鸦的特性: 1、涂鸦是随着儿童的动作与手、眼、
脑协调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 2、涂鸦是随着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而
产生和发展的。 3、涂鸦行为的出现受条件的影响。 4、涂鸦是儿童喜欢的游戏活动。
第二章 儿童美术的发展
第二节 儿童绘画的发展
1
2
3
4
5
6
学前儿童的美术发展阶段
一、涂鸦期(1.5~3.5岁)
未分化的涂鸦(1.5~2岁)随机、杂乱不规则的线 条、画出无秩序的笔迹,随意画一条直线。(图1)
控制涂鸦(2岁~2.5岁)一般幼儿大约在开始随 意涂鸦之后的6 个月,会进入控制涂鸦的发展阶段。 重复的、上下左右的直线、倾斜线、锯齿线、螺旋 线等。
59
二、基本形状期(4-5岁)
儿童手工发展的基本形状期大约相当于绘画 中的象征期。儿童开始宣称自己要做个什么。
在泥塑中,从拍打黏土进入用手团圆、搓长的 阶段。起初是棒状形式。然后出现棒状体组 合的简单结合体。到后期,出现了粗细、长 短的变化的棒状和其他一些基本的立体形状。
在剪纸中,开始能剪得较为顺手。50ຫໍສະໝຸດ 火焰山(展开式)51
爬山(拟人化、透明画) 52
“夸张法” 幼儿在绘画中常常不自觉的把
自己关心的事物、认为重要的事 物画得很仔细、很突出,而对事 物的整体或其他没有注意到的地 方加以忽视和遗漏的绘画现象。
53
唱歌 (夸张法)
54
55
思考: 如何对象征期和图式期的儿童绘画 进行指导?
16
17
18
19
二、象征期(3.5~5岁) 造型上,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线条的组合来
替代实物,只具备物体的最基本的部分,多 半是粗略的、不完全的,有遗漏的。例如, 出现 “蝌蚪人”或“头足型”人。
20
21
22
23
24
色彩上,本时期的幼儿通常是依自己的喜好选 择色彩,而非以物体的真实状态给予固定的颜 色搭配。喜欢纯度高的、鲜艳明快的原色。3-4 岁的儿童能说出红色、黑色、绿色、黄色。4-5 岁的幼儿能掌握八种颜色的名称的使用。
39
40
41
42
空间构图上,开始注意物体的大小比例。有 时会夸大感知印象较深的东西。形象与形象 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基本能反映主题。出现 “透明”画。出现了基底线的画法。
43
44
并列式构图
45
四、幼儿绘画中的特殊表现 拟人化 幼儿把无生命的物体或有生命的动植物画
得跟人一样,不仅赋予它们以生命,而且 赋予它们一切人所具有的特点和本领的绘 画现象。 例如画太阳时也加上了五官和表情。
我们来看凯茨的实验:
25
26
27
28
在涂色方面,最开始显得杂乱无章,既无顺序,也
不均匀。有的地方过于浓密,有的地方过于稀疏,
还会涂出轮廓线。逐渐地,他们能用方向一致的线
条均匀涂色。
29
30
空间构图上,画面上形象较多,似乎用一种随 机的、偶然的方式把物体安排在纸上,把每个 物体或每个人都画成单独的形象,而不注意物 体间的大小比例,形象之间各自独立。女孩子 经常画花、草、小鸟、太阳等,男孩经常画汽 车、机器人、卡通形象等。画面出现“儿童自 我中心的”思考形态。
2019/9/19
67
圆形涂鸦(2.5~3岁)封口或未封口的圆形、复线 圆圈、涡形线等。
命名涂鸦(3岁~3.5岁)开始画出封闭性的圆型线
条。边画边自言自语。幼儿约3 岁时能够画出圆形,
约4 岁时能够画方形,能分辨颜色的不同,大约能
认识5种颜色和说出几种几何图形.
7
一、涂鸦线
大约1岁半左右,儿童开始在纸上涂划,所 画的东西纯属涂鸦。
提供哪些材料?纸张、笔、颜色等 设计哪些主题? 如何对儿童的绘画作品做出评价?
56
第三节 儿童手工的发展
儿童手工创作(泥塑、剪纸、装饰等) 的发展经历了与绘画大致相同的过程, 但由于它是一种立体的创造,也有其 自身的阶段特征:
57
一、无目的的活动期(2-4岁)
在泥塑上,手握油泥或拍打油泥,时而掰开、 时而又揉成一个团块。
46
“透明”画 幼儿在绘画时,总认为凡是客观存 在的东西,都必须把它们画出来, 虽然是重叠的两物,但画面上互不 遮挡,全然不考虑透视的绘画现象。 又称为“X光的画法”。
47
48
平安夜的礼物 6岁(透明画)
49
展开式
又称异方向同存式或视点游走式。 指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事物 在同一个画面上表现出来的绘画现 象。画中事物由中心向四周或上下 左右展开的画法。
橡皮泥:蜗牛的家
61
三、样式化期
手眼协调能力的增强,表现的欲望的增强, 喜欢用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
在泥塑活动中,可以创作出独立性的圆雕作品。 能够表现出细节。
想一想,你会为样式化期的儿童提供哪些 材料,来丰富他们的手工活动?
62
63
水果娃娃
64
65
思考一下你还能够想到哪些材料?
66
在剪纸上,纸和剪刀还不能配合,即使剪出 也是奇形怪状的纸片。
在搭积木上,只是把积木任意的对方、叠高, 而不能组合成形。
在心理上,还没有表现的意图,只是满足于手 工操作的过程,享受自主活动的快感。
58
如何指导: 成人应给此时的儿童提供手工活动的 机会,同时注意给他们提供安全、卫 生的操作工具和材料。 在泥塑活动和剪纸活动中,让他们充 分接触材料的机会。引导他们正确的 使用剪刀和有关材料的方法。
31
32
33
2019/9/19
34
三、图式期(5~7岁) 造型上,喜欢用线条描绘物体形象的轮廓, 细节描绘是这一阶段儿童绘画造型的基本特 征。人物形象清楚可辨识,包含身体、四肢 和服饰,能画出头和脸的各部位。
35
36
37
38
色彩上,注意按照物体的固有色来着色。 能从客体的角度选择与对象相似的颜色来 表现,画面出现丰富多彩的变化。用色彩 来表达情感的能力也显著提高。
(一)基本的涂鸦线 凯洛格把2岁或2岁以下幼儿在无意识的状态下
所画的涂鸦线称作基本的涂鸦线。
8
9
10
11
12
13
14
15
涂鸦的特性: 1、涂鸦是随着儿童的动作与手、眼、
脑协调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 2、涂鸦是随着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而
产生和发展的。 3、涂鸦行为的出现受条件的影响。 4、涂鸦是儿童喜欢的游戏活动。
第二章 儿童美术的发展
第二节 儿童绘画的发展
1
2
3
4
5
6
学前儿童的美术发展阶段
一、涂鸦期(1.5~3.5岁)
未分化的涂鸦(1.5~2岁)随机、杂乱不规则的线 条、画出无秩序的笔迹,随意画一条直线。(图1)
控制涂鸦(2岁~2.5岁)一般幼儿大约在开始随 意涂鸦之后的6 个月,会进入控制涂鸦的发展阶段。 重复的、上下左右的直线、倾斜线、锯齿线、螺旋 线等。
59
二、基本形状期(4-5岁)
儿童手工发展的基本形状期大约相当于绘画 中的象征期。儿童开始宣称自己要做个什么。
在泥塑中,从拍打黏土进入用手团圆、搓长的 阶段。起初是棒状形式。然后出现棒状体组 合的简单结合体。到后期,出现了粗细、长 短的变化的棒状和其他一些基本的立体形状。
在剪纸中,开始能剪得较为顺手。50ຫໍສະໝຸດ 火焰山(展开式)51
爬山(拟人化、透明画) 52
“夸张法” 幼儿在绘画中常常不自觉的把
自己关心的事物、认为重要的事 物画得很仔细、很突出,而对事 物的整体或其他没有注意到的地 方加以忽视和遗漏的绘画现象。
53
唱歌 (夸张法)
54
55
思考: 如何对象征期和图式期的儿童绘画 进行指导?
16
17
18
19
二、象征期(3.5~5岁) 造型上,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线条的组合来
替代实物,只具备物体的最基本的部分,多 半是粗略的、不完全的,有遗漏的。例如, 出现 “蝌蚪人”或“头足型”人。
20
21
22
23
24
色彩上,本时期的幼儿通常是依自己的喜好选 择色彩,而非以物体的真实状态给予固定的颜 色搭配。喜欢纯度高的、鲜艳明快的原色。3-4 岁的儿童能说出红色、黑色、绿色、黄色。4-5 岁的幼儿能掌握八种颜色的名称的使用。
39
40
41
42
空间构图上,开始注意物体的大小比例。有 时会夸大感知印象较深的东西。形象与形象 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基本能反映主题。出现 “透明”画。出现了基底线的画法。
43
44
并列式构图
45
四、幼儿绘画中的特殊表现 拟人化 幼儿把无生命的物体或有生命的动植物画
得跟人一样,不仅赋予它们以生命,而且 赋予它们一切人所具有的特点和本领的绘 画现象。 例如画太阳时也加上了五官和表情。
我们来看凯茨的实验:
25
26
27
28
在涂色方面,最开始显得杂乱无章,既无顺序,也
不均匀。有的地方过于浓密,有的地方过于稀疏,
还会涂出轮廓线。逐渐地,他们能用方向一致的线
条均匀涂色。
29
30
空间构图上,画面上形象较多,似乎用一种随 机的、偶然的方式把物体安排在纸上,把每个 物体或每个人都画成单独的形象,而不注意物 体间的大小比例,形象之间各自独立。女孩子 经常画花、草、小鸟、太阳等,男孩经常画汽 车、机器人、卡通形象等。画面出现“儿童自 我中心的”思考形态。
2019/9/19
67
圆形涂鸦(2.5~3岁)封口或未封口的圆形、复线 圆圈、涡形线等。
命名涂鸦(3岁~3.5岁)开始画出封闭性的圆型线
条。边画边自言自语。幼儿约3 岁时能够画出圆形,
约4 岁时能够画方形,能分辨颜色的不同,大约能
认识5种颜色和说出几种几何图形.
7
一、涂鸦线
大约1岁半左右,儿童开始在纸上涂划,所 画的东西纯属涂鸦。
提供哪些材料?纸张、笔、颜色等 设计哪些主题? 如何对儿童的绘画作品做出评价?
56
第三节 儿童手工的发展
儿童手工创作(泥塑、剪纸、装饰等) 的发展经历了与绘画大致相同的过程, 但由于它是一种立体的创造,也有其 自身的阶段特征:
57
一、无目的的活动期(2-4岁)
在泥塑上,手握油泥或拍打油泥,时而掰开、 时而又揉成一个团块。
46
“透明”画 幼儿在绘画时,总认为凡是客观存 在的东西,都必须把它们画出来, 虽然是重叠的两物,但画面上互不 遮挡,全然不考虑透视的绘画现象。 又称为“X光的画法”。
47
48
平安夜的礼物 6岁(透明画)
49
展开式
又称异方向同存式或视点游走式。 指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事物 在同一个画面上表现出来的绘画现 象。画中事物由中心向四周或上下 左右展开的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