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功能主义范式共29页文档

合集下载

第九讲 结构功能主义

第九讲 结构功能主义

第九讲结构功能主义一,结构功能主义的特征及其思想渊源结构功能主义是二战后在美国崛起的最重要的社会学流派。

从战后一直到60年代在美国社会学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一)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特征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于1945年首先提出来的。

在他的倡导下,结构功能主义在美国得到广泛的传播,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结构功能主义者尽管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分歧很大,但还是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1.在研究层次上,结构功能主义通过强调“系统”范畴而将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把研究重点放在社会上。

结构功能主义继承了杜尔干的整体优先于个体的立场。

2.在研究方向上,结构功能主义代表着一种与历史进化论和传统因果分析论不同的研究取向。

在解释社会现象时,结构功能主义强调和侧重的是社会系统的现存结构及其在维护系统生存中所发挥的社会效果。

3.在研究主题上,结构功能主义致力于回答的最基本问题就是,一个社会系统为了维护其存在,有哪些基本条件必须得到满足以及是如何满足的。

凡是有助于系统存在的因素、机制和过程都得到突出的强调和优先考虑,经常使用的概念有:秩序、均衡、适应、稳定、整合等,而相反的概念比如冲突、压力、失调等,都未给予重视。

有维护现状的保守倾向。

4.功能分析方法。

(二)思想渊源1.早期社会学家的影响孔德、斯宾塞、涂尔干2.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的影响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现象最终根源于个人的那些长期存在和经常需要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社会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制度、观念、信仰以及物质设施都与某项确定的需求相对应,是人们为满足特定的需求而创作出来的。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功能普遍性和功能不开缺少性两个假设。

即功能普遍地存在于任何文化现象中,任何文化都发挥着不能为其它文化要素所代替的必不可少的功能。

布朗(1881-1955)布朗师承涂尔干,强调社会的整体形状,认为功能分析不能脱离结构分析。

第十课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课件

第十课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课件
o 1931年任教于哈佛大学社会学系,后任社会学系主 任。 1946年,他将社会学系改名为社会关系学系。 帕森斯是功能理论的代表人物。帕森斯终生致力于 能够解释所有人类行为的巨型理论的建构。
2
o 他在哈佛大学供职40余年,直到1973年作为荣誉教授退休为止。 此后,他还应邀到宾州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剑桥大学、加州 大学贝克莱分校任客座教授,并继续发表论著,在各种学术会 议上作演讲。
o 1、拉德克利夫—布朗(1881- 1955)
o 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或者说任何文化都 构成了一个功能统一体或系统。在这一功 能统一体中,各组成部分以一种充分和谐 的内部一致的方式发挥作用,避免无法解 决或无法控制的冲突。
o 所谓“功能”是指一个局部的行为对其总体 行为的贡献。
5
o 2、马林诺夫斯基(1884- 1942)(帕的导师) o 所谓“功能”总是意味着对某种需要的满足。如文化
12
图2:模式变量
universalism 特 价值面向
versus

particularism 性

遍 普
Collective orientation集体取向
扩 散 性
Specificity 性
versus

diffuseness
具 动机面向
先 quality
赋 versus 性 performance
7
社会行动理论:帕森斯的第一次综合
o 要回答的问题:社会的每个成员都追求他的或她 的目标,社会秩序怎么可能存在?
o 对古典理论的批判: o ①实证主义学派反对把行动同一定环境状态相联
系,并假设状态对行动具有某种决定关系,忽视 了影响行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规范取向。由此而 忽略了行动最终目标的来源、性质及其差异。 o ②理想主义传统则单纯强调价值规范的作用,忽 略了环境对表达特定文化价值的影响。

第九讲 结构功能主义

第九讲 结构功能主义

第九讲结构功能主义•第一节结构功能主义的特征及其思想渊源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塔尔达特·帕森斯于1945年首先提出的。

结构功能主义代表一种社会学研究的历史潮流。

尽管这一流派的许多代表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有分歧和争论,但在作为研究出发点的一些基本假设上,在使用的概念上,以及分析方法上,他们之间却存在高度的一致性。

一、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特征第一,在研究层次上,结构功能主义通过强调“系统”范畴将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把研究重点放在社会上。

认为个体的社会人格是由社会赋予和塑造的,个体参加社会活动的动机也是社会价值系统的反映。

以行动的有意义的社会后果为研究重点。

第二,在研究方向上,重点考察社会系统中维持系统存在的各种机制以及各个组成部分在维持系统存在中所做的贡献。

第三,在研究主题上,结构功能主义致力于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一个社会系统为了维持其存在,有哪些基本条件必须得到满足以及这些条件是如何得到满足的。

因此,凡是有助于系统存在的因素、机制和过程都得到突出的强调。

第四,结构功能主义为考察社会现象提供了新颖的观察角度,发展出一套全新的系统分析方法。

二、结构功能主义的思想渊源(一)早期社会学家的影响孔德、斯宾塞都提出过社会有机体的思想。

特别是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学说已经包含了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假设,即社会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部分组成的系统。

迪尔凯姆是现代结构功能主义的最重要的奠基人。

他非常强调社会的整体性质,强调社会整体层次的需求必须通过其内部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来满足。

其次,其社会学的重点是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

他认为一个常态社会必须维持某种最低限度的社会团结。

社会结构中任何一个部分的重大变动都会影响其他部分乃至整个社会。

再次,迪尔凯姆第一个将因果分析方法和功能分析方法严格加以区分的观点为结构功能主义所继承、接受和发展。

•(二)英国文化人类学功能学派的影响马林诺夫斯基一反传统人类学历史进化论的观点。

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
第24页,共43页。
• 默顿是在以帕森斯为代表的功能主义的大型 理论遭到各方非难、面临严重挑战的情形下 建立的“中型理论〞。其中层理论缩小了社 会学特殊的经历研究与一般的理论研究之间 的差距,使二者更恰当地结合起来从而减少 了理论的无效性。因此,这不仅是默顿对现 代功能主义理论的补充和开展,而且是对整 个现代社会学理论的重要奉献。
• B.全面的社会变革:系统内部关系紧张、不平衡和紊乱出现得非常突然和剧 烈。
第18页,共43页。
社会构造分化的过程
A(适应)
G(达鹄)
适应性增长
分化
L(维模)
价值普遍化
I(整合)
容纳
第19页,共43页。
第二讲 默顿的经历功能主义
一、生平与著述 Robert King Merton 1910-2003 1910年7月5日出生于美国费城贫民区的一个南斯拉夫移民〔工人〕家庭。 1931年进入哈佛大学刚刚建立的社会学系,成为该系第一批研究生,师从著名社
社会系统
A(适应)
G(达鹄)
经济
政治
L(维模) 家庭、教育
I(整合) 法律
第16页,共43页。
社会子系统之间的交换
A(适应)
G(达鹄)
货币
权力
义务或声望 L(维模)
影响或赞同 I(整合)
第17页,共43页。
四、社会变迁思想
• [帕森斯王朝]从1937年?社会行动的构造?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帕森斯的构造 功能主义试图成为综合包容迪尔凯姆、韦伯、马克思、弗洛伊德等人在内的多家 理论于一体、强调均衡与稳定的综合理论体系。
文化要素所取代的、必不可少的功能。
第7页,共43页。
第二节 帕森斯的构造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PPT课件

《结构功能主义》PPT课件
• 否定性条件:其中的任何一个足以导致社会系统的崩溃。 • 1、生物体的死亡或成员的离散; • 2、成员态度漠然,个人不在有动力 • 3、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 • 4、该社会被另一个社会所吞并。 • 积极条件,有助于社会存在的积极条件:关于对环境及性
的一种适当的关系的规定;角色分化与角色分配;共享的 并清楚表达的目标;通讯;感情表达的规则;社会化;共 享的认知途径;对越轨行为的有效控制
• 3、迪尔凯姆:社会事实,特别是道德规范只有在转变成个人的内在意识后,才能有效 的指导和控制个人行为,更注重群体和结构的特征,而不是个别属性。
• 4、马歇尔的古典经济学:功利主义
•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不受调节的单个行动者理智地选择那些使自己在与他人的交往 中获得最大的利润的行为。
对帕森斯来说,他的行动的自由意志理论“意味着对 功利主义,实证主义议和理念论(唯心主义或意志哲 学)中的有益的假定和概念的综合”。 对实证主义,批判它们用物理现象中可观察的因果关 系来考察社会,忽略了人类思想的复杂的符号功能, 容易导致还原论。 对德国的意志哲学批判他没有对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 之间的复杂作用作出解释,认为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 的社会行动者的行为差异,只有根据观念的或文化的 决定因素,才能作出解释,社会结构从意识中流溢出 来。
• 文化的功能就是它在人类活动体系中所处的地位 。具体从不同的文化层面-风俗,宗教,仪式, 巫术,思想和道德以及生物的,社会结构的因素 方面分析了功能问题,区分了系统需要的不同层 次。
• A.系统层次观点:生物学层次、社会结构层次、 符号性层次
• B.各层次需求多样性观点。文化符号系统(提供 必不可少的信息,使之适应环境;提供控制意识 ;共同节奏感)。结构系统(生产和分配消费品 ,对行为进行社会控制、调节技能教育,权力关 系的组织和实施)

功能主义范式

功能主义范式

功能主义范式又被称为结构功能主义范式,或者被称为社会系统理论(social system theory),是由孔德和斯宾塞的一个论点衍生出来的:每个社会实体,不论是一个组织或是整个社会,都是有机体(organism),和其他的有机体一样,一个社会系统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对于整个系统而言,每一部分都有功用。

打个比喻来说,人身体的每个部分(如心、肺、肾、皮肤、大脑等)都各司其职。

除非每个部分都发挥功用,否则一个人就无法存活,同时,每个部分脱离了人体也无法单独存在。

又如一辆汽车,把汽车当成一个系统,包括发动机、轮胎、油箱等等,每一部分对整辆汽车都有各自的功用,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才能在道路上驰骋。

一旦把它们分开,每个部分就没有太大的用处了。

在法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研究中,功能主义范式的核心方法在于把社会看作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整体结构,社会中的各种现象是整体结构或系统的和结构成分,他们的存在或变化对社会系统都有一定的功能。

正是结构要素所发挥的功能,社会系统才得以维持运转。

例如,运用功能主义研究范式的社会科学家,可能会把警察的功能当作是执行社会控制,鼓励民众遵守社会规范,并且让违反规范的人接受司法制裁。

不过,我们也可以反问:罪犯的功能是什么?在功能主义研究范式下,我们可以把确保警察有事情做当作是罪犯的功能。

在类似的观察中,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犯罪和惩罚提供了社会价值再认定的机会。

抓小偷和处罚盗窃行为确立了集体对私人财物的尊重。

1.3.2.1阅读材料:功能主义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社会学理论的一个流派。

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可以说是社会学中功能主义的滥觞者,借用当时盛行的生物学与演化论观点,斯宾塞的社会演化理论强调不同的社会组织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之现象正如不同的人体器官满足不同的生理机能一般。

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也深受这个19世纪以来颇具影响力的演化论启发,他所著的社会分工论一书中也指出人类社会组织分化跟功能特殊化之间的关系,组织之间的功能互补成为社会稳定生存的重要条件。

第八章 结构功能主义

第八章 结构功能主义

• 共同行动(joint-action) • 共同行动是指两个以上的人共同采取的行动。在 共同行动中,处于不同地位上的人通过各自的解 释、定义而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持 续不断的过程。 运用于家庭
家庭是一个共同行动的集体,丈夫、妻子、孩子 的行动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 分析:当丈夫增加了工资时,对于家庭关系有何影 响?
符号互动论的早期代 表人物及其思想
一、库利的“镜中我”思想 • 强调主观世界的重要性 • 镜中我 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 即他有了某种想法——涌现在自己心中,一个人 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取决于别人思想的、 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这种类型的社会 我可以称作“反射的自我”或“镜中我”。
• 行动系统的四个子系统
A 行为有机体 (生物特性) 人格系统 G
(动机、欲望、目 标)
(价值规范)
(制度化关系)
L 文化系统
社会系统
I
• 社会及其子系统
A 经济制度 政体 G
L 家庭、教育、 宗教制度
法律、宗教 I
结构功能主义用于家庭
1家庭是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份,它可以在生理上、 心理上满足其成员的需要,同时也维护现存社会的结构。 2家庭结构越复杂,家庭的功能就越多,而家庭功能的 发展又会反过来刺激家庭结构的变革和完善,改变后的 家庭结构则会进一步强化家庭功能,以全面满足人们生 活的需要。 3 家庭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份,家庭功能的完 善稳定与否与整个社会的均衡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
• 家庭是孩子们得以问世、生长的摇篮,又是重要 的教育场所,是一个综合性的生活单位。家庭是 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 庭成员,对孩子来说最亲密的是父母,父母亲的 语言和行动是孩子们最初的摹仿对象。如同谚语 所说的那样,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的 形象对孩子品性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家 庭教育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家长与子女运用符号 进行互动的过程。 • 家长通过一系列的符号(语言、动作)来表达自己 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和目标,同时也通过理解子女 的符号来了解子女,与其进行互动;子女则通过 定义,理解父母的施教“符号”,然后运用自己 符号与父母进行互动,完成家庭教育过程。

结构功能主义范式

结构功能主义范式

默顿的结构功能主义
一、对传统功能理论的三个基本假设的修正 作为一个功能论者,默顿与帕森斯一样, 把社会设想成一个互相关联的部分组成的体 系,然后根据文化结构与其他结构的整合的 优劣来分析这一体系。默顿对传统功能理论 的三个基本假设进行了修正。 传统功能理论的三个基本假设是社会的 功能统一性假设;功能普遍性假设;功能不 可或缺性假设
Your company slogan
默顿的结构功能主义
《科学 社会学》 (1973) 《社会理论 和 社会结构》 (1949) 《社会研究 的连续性》 (1950)
《社会理论 与 功能分析》 (1969)
《当代社 会问题》 (1961)
《论理论 社会学》 (1967)
Your company slogan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 他的著名的《社会系统》(1951)、《现 代社会体系》(1971)两部著作中。但他 的《社会行动的结构》(1937)为他的结 构功能思想奠立了理论基础。帕森斯结构功 能主义中的主要概念和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 如下几方面: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社会功能论
社会系统论
社会进化论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对帕森斯的评价: 帕森斯的去世为一个社会学时 代划下句点。但是当(新时代)开 始时...社会学也会因为帕森斯留给 我们的伟大社会学思想传统而变得 更为坚固。
Your company slogan
默顿的结构功能主义
Your company slogan
默顿的结构功能主义
除了对传统功能理论的三个基本假设提出批评 之外,默顿认为,传统功能理论混淆了“主观动 机”和“客观后果”。 在对以上理论提出批评的基础上,默顿认为: (1)我们不能假设社会是完全整合的 (2)我们必须承认一个文化项目的正功能和反 功能的双重后果 (3)功能替代的可能性必须在功能分析中加以 考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