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四年五运六气原文+解析

合集下载

五运六气详解读书笔记精品文档5页

五运六气详解读书笔记精品文档5页

yu古人以干纪日,支纪月。

十干配五行,即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用此说明万物生长化收藏的规律,它是固定不变的。

十干可以化五运,即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用此预测和说明每年不同气候之变化规律,它是动而不居的。

这里所谓化就是变化。

甲己化土,就是凡逢甲年或己年,则为土运;乙庚化金,就是凡逢乙年或庚年,则为金运;丙辛化水,就是凡逢丙年或辛年,则为水运;丁壬化木,就是凡逢丁年或壬年,则为木运;戊癸化火,就是凡逢戊年或癸年则为火运。

以上十干所化的运叫做中运,盖天气在上,地气在下,而运居天地之气的中间,故谓中运。

天气欲降,则居中的运先降,地气欲升,则居中的运先升。

此中运通主一年的岁气,所以又称大运、岁运。

他是以土运、金运、水运、木运、火运的次序逐年递变。

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甲年,则阳土统司全年之气,己年,则阴土统司全年之运。

乙年则阴金统司全年之运,庚年,则阳金统司全年之运。

太过,是指主岁之运气旺而有余。

阳为太过,故其运气太过。

不及,是指主岁之运气衰而不足,阴干之运,阴为不及,故其运气不及。

甲己之岁,均为土运主事,但逢六甲年为土运太过;逢六己年为土运不及。

土气太过则湿流行,本气胜也;土气不及,则风乃大行,本气衰而木乃乘之。

丙辛之岁,水运主事。

太过,则寒气流行,本气胜也,不及,则湿乃大行,本气衰而土来乘之。

凡属太过之年,时未至而气先至;不及之年,时已至而气未至。

太过之年,各运之气都先于大寒节而至;不及之年,则各运之气都后于大寒节而至。

岁运有太过和不及,然而,岁运也有既非太过又非不及的所谓平气之岁。

太过、不及和平气者,称之为五运三纪。

平气,运太过而被抑,运不及而得助。

1、运与运相合:运与运相合包括当年中运与新运相交接之日干相合和时干相合两种。

每年运之交接总是在年前大寒节日,故这里所谓交接之日干或时干者,则不能形成抑制或相互而成平气之运。

《黄帝内经》甲午年五运六气预测

《黄帝内经》甲午年五运六气预测

《黄帝内经》甲午年五运六气预测导读五运六气究竟能够预测什么?究竟有没有学术价值?这是很多中医人士的疑问!如果能在中医运气学领域多下工夫,不仅能够预测人体疾病,还能预测自然灾害。

如是,必将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事!望中医君们共同努力!2014年,岁在甲午,那么,这一年的五运六气又是怎样的,气象物候的变化又是怎样的?对百姓的身心健康又有那些影响?又该如何防范呢?这些都是《黄帝内经》五运六气预测的范畴。

古人说,不明五运六气,检遍方书何济?意思是说,五运六气对人与自然的影响是深刻的,只有掌握了五运六气的规律,才能“预则立”。

五运六气又是中医里最为神秘的一部分,也是难度最高的一部分,在这里,我将简要地对今年的五运六气进行一个分析。

要想推测一年的五运六气,首先必须知道这一年的甲子流年。

2014年的甲子流年为甲午。

根据“土运甲己”的名言,这一年的五运为土。

甲为阳土,是为太过,也就是说,甲午年的五运属于土运太过。

现在来看看六气,“子午少阴君火”,那么本年度的六气属火。

火土相生,气生运,为顺。

1.主运初运木:大寒节申时初刻起二运火:春分后13日申时正一刻起三运土:芒种后10日酉时初二刻起四运金:处暑后7日酉时正三刻起五运水:立冬后4日戌时初四刻起2.太少相生初运木(太)二运火(少)三运土(太)四运金(少)五运水(太)3.客运初运土运太过二运金运不及三运水运太过四运木运不及五运火运太过。

4.岁气《黄帝内经》指出:“子午之上,少阴主之。

”也就是说这一年的司天之气是少阴君火,那么,在泉之气为阳明燥金。

5.主气初之气:大寒至春分(厥阴风木)二之气:春分至小满(少阴君火)三之气:小满至大暑(少阳相火)四之气:大暑至秋分(太阴湿土)五之气:秋分至小雪(阳明燥金)终之气:小雪至大寒(太阳寒水)6.客气初之气:太阳寒水二之气:厥阴风木三之气:少阴君火四之气:太阴湿土五之气:少阳相火终之气:阳明燥金7.客主加临初之气:厥阴风木——太阳寒水(相得)二之气:少阴君火——厥阴风木(相得)三之气:少阳相火——少阴君火(相得)四之气:太阴湿土——太阴湿土(相得)五之气:阳明燥金——少阳相火(不相得)终之气:太阳寒水——阳明燥金(相得)8.南北政甲己之年为南政。

五运六气详解

五运六气详解

之勘阻及广创作欠亨五运六气,遍读方书何济?六气:主气的初之气为厥阴风木,相当于每年的早春,气候变动多风,疾病流行以肝病居多.二之气为少阴君火,相当于每年的暮春初夏,气候逐渐转热,疾病流行以肝心病居多.三之气为少阳相火,相当于每年的夏季,气候炎热,疾病流行以心病、暑病居多.四之气为太阴湿土,相当于每年的暮夏初秋,气候变动以湿气为重,疾病流行以脾病居多.五之气为阳明燥金,相当于每年秋冬之间,气候变动以燥气较重,疾病发生以肺病居多.终之气为太阳寒水,相当于每年的严冬,气候严寒,疾病发生以关节病和感冒居多.一(天干配五行):二(地支配五行):甲、乙--------木寅、卯-------木丙、丁--------火巳、午-------火戊、己-------土申、酉-------金庚、辛--------金亥、子-------水壬、癸--------水辰、戌、丑、未---土三(天干化五运)(中运):(黄帝内经内容)甲、己------土运丁、壬------木运乙、庚------金运戊、癸------火运丙、辛------水运其中双数(甲、丙、戊、庚、壬)为中运太过之年双数(乙、丁、己、辛、癸)为中运不及之年四(地支化六气)(司天之气):(黄帝内经内容)子、午-----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丑、未-----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寅、申-----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卯、酉-----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辰、戌-----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巳、亥-----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干支纪年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了“运气”(中运与司天之气)的意义.每年干支的分歧组合,就有分歧的中运与司天之气的组合,分歧的气候,易引发分歧的病症.每年气候变动的一般规律是:东风、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这种变动与发病的关系是:春季肝病较多,夏季心病较多,长夏脾病较多,秋季肺病较多,夏季肾病较多.《子华子》①:阴阳交,则生湿.湿者,水火之中气,上湿则化火而为热,下湿则化水而为寒.然上亦有湿寒,下亦有湿热.湿旺气郁,津液不成,火盛者,熏蒸而生热痰,火衰者,泛滥而生寒饮,此湿寒之在上者.湿旺水郁,膀胱晦气,火衰者,流溢而为白淫,火盛者,梗涩而为赤浊,此湿热之在下者. 便黄者,土色之下传,便赤者,木气之下陷.缘相火在水,一线阳根,温升而化乙木.木中温气,生火之母,升则上达而化火,陷则下郁而生热.木气不达,侵逼土位,以其郁热传于己土,己土受之,于是浸淫于膀胱.五行之性,病则传其所胜,其势然也.阴易盛而阳易衰,故湿气恒长而燥气恒消.阴盛则病,阳绝则死,理之至浅,未尝难知.后世庸愚,补阴助湿,泻火伐阳,病家无不夭枉于滋润,此古今之年夜祸也.五运六气的推算与应用运气学说,又称五运六气学说,是结合医学探讨气象运动规律的科学.即将五运(金木水火土五行)六气(太阳寒水、阳明燥金、少阳相火、太阴湿土、少阴君火、厥阴风木)和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配合起来,按干支纪年的顺序和阴阳盛衰、五行生克的关系推断某年的太过、不及,来预测气候的变动、疾病的发生与预后.关于运气学说的系统记载,首见于唐王冰补入《素问》的七篇年夜论,即《天元纪》、《五运行》、《六微旨》、《气交变》、《五常政》、《六元正纪》、《至真要》.唐以前的医学著作除《中藏(注:读cang)场经》和《褚氏遗书》中有所提及外,尚未见到这种学说的记载.至宋嘉礻右由庞安时、沈括、杨子建等人年夜力提倡,元符2年刘温舒著《素问论奥》上之于朝,尔后这种学说才被重视起来.王安石变法以后,更把运气学说作为太医局考试学生科目之一,甚至有“不读五运六气,检遍方书何济”的说法.一、天干、地支和阴阳、五行的配合 1.天干、地支和阴阳的配合 (1)天干的阴阳: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 (2)地支的阴阳:子寅辰午申戍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 不论天干、地支,都是双数为阳,偶数为阴.因为在序数中,一三五七九为阳,二四六八十为阴.2.天干、地支与五运六气的配合(1)天干配五行:有两种配法.①由土开始,按相生次第相配,周而复始. 甲己——土,乙庚-——金,丙辛——水, 丁壬——木, 戊癸——火. 这种配法,是由所谓“五天之气”决定的,即甲己为黅天之气所贯,故属土;乙庚为素天之气所贯,故属金;丙辛为玄天之气所贯,故属水;丁壬为苍天之气所贯,故属木;戊癸为丹天之气所贯,故属火. (注:天干相合,这是古人观天发现,在甲与己的位置有相贯之气) (注:天干也有相克,即,每七位为相克,如甲木被金(庚)克,古书所言七杀,即指此)②按四时、四方相配:即西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央戊己土,西方庚辛金,南方壬癸水. 在运气学,主要根据第一种配法(注:即以天干相合的方法,如甲己合土)决定何年由何运所主.(2)地支配五行:按四方四偶相配,即寅卯西方木,巳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亥子南方水,丑辰未戍中央土,土主四偶.(3)地支配六气:子午少阴君火,丑未太阴湿土,寅申少阳相火,辰戍太阳寒水,巳亥厥阴风木.(注:好像少了卯酉阳明燥土)3.干支纪年:传说黄帝时即以干支相配纪日,如甲子、乙丑、丙寅……至东汉建武(公元25年)以后才以干支纪年.由于天干为10,地支为12,二者按顺序相配,周而复始.由甲子开始,至癸亥60年一轮,称为一甲子.二、五运1.年夜运:又称中运,由土运开始,每年一运,按相生顺序,轮流统岁.(注六十甲子从甲始,故由土运开始) “甲己(注:合土)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天元纪年夜论》)土运主湿,金运主燥,水运主寒,木运主风,火运主热. 为了暗示五运的太过与不及,古人又引入了“五音建运”.即以角徵宫商羽,配木火土金水.即角配木运,徵(注:读zhi)配火运,宫配土运,商配金运,羽配水运.五运有阴阳之分,五音有太少之别.太暗示太过,少暗示不及.如太角暗示木运太过,少角暗示木运不及;太徵暗示火运太过,少徵暗示火运不及;太宫暗示土运太过,少宫暗示土运不及……;太过之年,本气过胜;不及之年,则克己之气反胜.如戊、癸年均为火运,但癸为阴年,故为不及,火运不及,寒气年夜胜;有胜就有复,复气是雨(复气后有言?);凡不及之运都有灾宫,不及之木灾三宫,不及之金灾七宫,不及之水灾一宫,不及之火灾九宫,不及之土灾五宫.故癸未年南方有灾.(注:反胜之寒气与复气雨,但处所是在南方开始)(注:几宫是指九宫图(洛书)中1-9的方位:戴九履一,左三右七,四二为肩,八六为足,中央是五,方位与与后天八卦对应) 所以要这样相配,是为了暗示在推算年夜运和主运的时候,能太少相兼.如初运为太(太过),二运即为少(不及),三运又为太(太过)……也就是说“五音建运,太少相生”. 年夜运是统年(注:可以理解为年是一个系统、一个条理,五运在年是死的,太过还是不及这是变动.有固定的,有变动的,变动中有反胜,还有复气)2.主运:一年分为五节,每节73日05刻.(一个时辰100刻?120分100刻?)名曰初、二、三、四、终运.每运各主一节气候.(注:主运是统季节的,季节又是一个小系统.是系统的进一步分而言之)初运为木:由年夜寒日起,(注:年夜寒是阴尽阳生之日)木运主.太过气候为风,不及(注:不及则克己之气反胜)气候为燥(注燥金克风木).(注:过去历史上有一断时间一年分为十个月,年夜寒是一年的开始.什么朝代?)(注是从木运始,一年从春季开始,与年的年夜运分歧,年是从土开始)二运为火:由春分后13日起,火运主夏.太过气候为热,不及气候为寒(注寒水克热火). 三运为土:由芒种后10日起,土运主长夏.太过气候为湿,不及气候为风(注:风木克湿土). 四运为金:由处暑后7日起,金运主秋.太过气候为燥,不及气候为热.(注:热火克燥金)终运为水:由立冬生4日起,水运主冬.太过气候为寒,不及气候为湿.(注:湿土克寒水)值得注意的是,每年(注:实际是年内分季节)的主运,虽然起于木,终于水,固定不变,(注:这是系统不变的格局)但起(初)运之太少,则需按五步推运法(五音建运之太少相兼)推定(这是系统格局不变中的“变”).即按今年年夜运之太少(年夜运阳年就是太,阴年就是少),逆推至木角(见下图),视其太少,而定今年主运初运之太少,然后再按太少相兼的次第定二、三、四及终运的太少. 如今年为癸未年,癸为火运(戊、癸为丹天之气所贯,故属火)阴干,配少徵(火配徵,阴配少),再逆推至太角(逆推至木角,这是规律).(推是由阳到阴,由阴到阳).故癸年年夜运的初运为太角(木),二运为少徵(火),三运为太宫(土),四运为少商(金),终运为太羽(水).如:木火土金水太角太徵太宫太商太羽少角少徵少宫少商少羽(癸年为少徵)又如辛丑年,辛为水运不及(丙辛为玄天之气所贯,故属水;阴干属不及属少),配少羽,逆推至太商,再逆推至少宫,逆推至太徵,最后推至少角.故辛年年夜运的初运为少角,二运为太徵,三运为少宫,四运为太商,终运为少羽. 太角太徵太宫太商太羽少角少徵少宫少商少羽(辛年为少羽)另外,五运的太过不及还暗示在交运时间的早晚,如《六元正纪年夜论》说“运有余,其先至;运不及其后至”,是指太过之运,在年夜寒节前13日交运,不及之运在年夜寒节后13日交运.3.客运:客运是和主运相对而言.也是一年分为五节,但每年初运由年夜(中)运而定(它与主运相比,一个是不变的按木火土金水,一个是变动的,都是分五季).其它各运太、少与主运(推导方法相同)同.如甲己之岁宫(合土,属土,)为初运,二、三、四、终运按商、羽、角、徵五行相生次第推定.初运之太少由年夜(中)运而定,如甲土为太宫,己土为少宫;而每步运的太、少与主运相同.虽然也是太、少相兼,但顺序只有丁、壬年完全与主运同(注:丁壬合木).[甲、乙、癸年太羽接太角;戊、己、丙、庚辛年少羽接少角].对主运与客运的关系,一般认为,主运主一年五节的正常气候;客运主一年五节的异常气候变动.如2003年(癸未)的主运与客运为:(注:癸是火)初运二运三运四运五运主运太角 (木) 少徵(火)太宫(土))少商(金)太羽(水)客运少徵(火)太宫(土))少商(金)太羽(水)太角(木)气候多风多寒阴湿而寒多湿多热多温多湿寒风冷洌 3.五运与发病五运的太过不及均能影响人体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如《素问·气交变年夜论》曰:“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甚则忽忽善怒,眩晕癫疾……反胁痛而吐甚.”凡是木运太过之年,风气就偏胜,多有年夜风、狂风形成;而人体肝气也会相应发生偏盛.由于木克土的关系,脾气容易受到损害,又由于五行胜复的关系,土受到木的过分克制,其子金就要来报复,故在气候上还会呈现燥气胜的现象,人体也会呈现肺气失常的病变.因此,木运太过之年,在气候上要考虑风、湿、燥三气的变动,而人体要考虑肝、脾、肺三脏的变动.又如“岁木不及,燥乃年夜行,生气失应,……民病中清,胠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复则炎暑流火……病寒热……咳而鼽.”凡是木运不及之年,克己之气燥气就会偏胜,气候以偏凉为特点,从人体来说,由于肝气缺乏,疏泄失职而影响脾的运化;由于五行胜复的关系,木之子火气就会来报复,在人体方面则会呈现心火偏胜的症状,以及火烁刑金而引起的咳嗽、鼻衄及各种皮肤病等.因此,在木运不及之年,要考虑肝、肺、心三脏的病理变动和与肝有密切关系的脾的病变.《气交变年夜论》中有关五运太过与不及与气候及脏腑关系的内容如下:五运木火土金水太过风气流行(肝)火暑流行(心)雨湿流行(脾)燥气流行(肺)寒气流行(肾)脾土受邪(脾)肺金受邪(肺)肾水受邪(肾)肝木受邪(肝)心火受邪(心)金气来复(肺)水气来复(肾)木气来复(肝)火气来复(心)土气来复(脾)不及燥乃年夜行(肺)寒乃年夜行(肾)风乃年夜行(肝)炎火乃行(心)湿气年夜行(脾)生气失政(肝)长政不用(心)化气不令(脾)收气乃后(肺)藏气不政(肾)火暑流火(心)复则埃郁(脾)收政严峻(肺)寒雨暴至(肾)年夜风迸发(肝)二、六气六气指太阳寒水、阳明燥金、少阳相火(注:暑,比火还厉害)、太阴湿土、少阳君火、厥阴风木.六气学说分主气、客气、主客加临三种情况. 1.主气一年分为六节,每节60.875日,由一气所主,反映本节之气候特点.这种关系,各年固定不变,故称为主气.从年夜寒开始,为初之气,由厥阴风木所主;春分(3.21日)开始为二之气,由少阳君火所主;小满 5.21开始为三之气,由少阳相火所主;年夜暑7.21开始为四之气,由太阴湿土所主;秋分9.21开始为五之气,由阳明燥金所主;小雪11.21开始至年夜寒为终之气,由太阳寒水所主.实际上其排列次第仍是按五行相生顺序排列,只是多出一个相火.即:初之气二之气三之气四之气五之气终之气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六微旨年夜论》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和睦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动,变则病.”就是说六气按时而来为正常之气,反之为邪气,邪气为害就会影响人体健康而发生疾病.如时值初之气厥阴风木当令,但气候仍有上年终之气太阳寒水之气的物点,就是至而不至,为寒三阳经,顾名思义是阳气运行的通道,而三阴经则是阴气运行的通道.可以打比如,就好比动脉血和静脉血运行,是有专门的动脉和静脉的.而中医上的三阳和三阴则又可以细分.都知道经络运行的起点是太阴肺经,经过一轮的循环,经过手太阴肺,手阳明年夜肠,足阳明胃,足太阴脾会到胸中.你发现了什么?第一轮的循环就是太阴和阳明.下面看第二轮的循环,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足少阴肾,再次回到胸中.第二轮是少阴和太阳.第三轮则是最后一轮循环,不用看看,就剩下厥阴和少阳了.第一轮的运行,是阴阳气的起始,阴气和阳气刚开始运行,自然阳气盛,阴气盛,所以命名为阳明和太阴.第二轮阴阳气稍弱,就命名太。

《内经》五运六气

《内经》五运六气

主氣:主時之氣,固定不變。二十四節氣,由大寒日起, 分屬六步之中。
六步 初





六气 厥陰風 少陰君 少陽相 太陰濕 陽明燥 太陽寒






节序
大立雨驚 春清穀立 小芒夏小 大立處白 秋寒霜立 小大冬小 寒春水蟄 分明雨夏 滿種至暑 暑秋暑露 分露降冬 雪雪至寒
• 客氣: 以陰陽氣之多少為先後次序,每年一氣司令。 厥陰(一陰)→少陰(二陰)→太陰(三陰)→少陽 (一陽)→陽明(二陽)→太陽(三陽)。 歲半之前,天氣主之,稱為「司天」,歲半之後, 地氣主之,稱為 「在泉」.
• 司天在泉有陰陽屬性,陽司天則陰在泉,陰司天 則陽在泉。少陰與陽明、厥陰與少陽,太陰與太 陽是相合而輪轉的。
年支 子午 丑未 寅申 卯酉 辰戍 巳亥
司天 少陰 君火 太陰 濕土 少陽 相火 陽明 燥金 太陽 寒水 厥陰 風木
在泉 陽明 燥金 太陽 寒水 厥陰 風木 少陰 君火 太陰 濕土 少陽 相火
客主加臨 氣化的順逆,以客氣為主─客氣的力量勝過主氣為 順,客剋主、客生主、君位臣三者屬順。主剋客、 主生客、臣位君三者屬逆。
• 順化─氣生運。
• 天刑─氣剋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小逆─運生氣。
• 不和─運剋氣。

天符─運氣相同。
• │
• │
• │
• │
• │
五運
• 土運、金運、水運、木運、火運的統稱。用來說明全年氣候變 化的正常和異常。又分大運、主運、客運三種。
1. 大運:又稱〝中運〞,統主每年的歲運。推算方法如表1。 大運值年有太過與不及之別。陽干為太過、陰干為不足。陽 年為本氣流行,陰年為克己之氣流行。

(完整word版)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

(完整word版)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概念运气学说的中心内容.以十天干的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火运,统称五运,以十二地支的巳亥配为厥阴风木,子午配为少阴君火,寅申配为少阳相火,丑未配为太阴湿土,卯酉配为阳明燥金,辰戌配为太阳寒水,叫做六气,从年干推算五运,从年支推算六气,并从运与气之间,观察其生治与承制的关系,以判断该年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

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解读运气学说的中心内容。

以十天干的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火运,统称五运。

前干属阳,后干属阴,如年干逢甲,便是阳土运年,年干逢己,便是阴土运年,阳年主太过,阴年主不及,依法推算,便知本年属某运。

以十二地支的巳亥配为厥阴风木,子午配为少阴君火,寅申配为少阳相火,丑未配为太阴湿土,卯酉配为阳明燥金,辰戌配为太阳寒水,叫做六气。

按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顺序,分主于一年的二十四节气,是谓主气。

又按风木、君火、湿土、相火、燥金、寒水的顺序,分为司天、在泉、左右四间气六步,是谓客气.主气分主一年四季,年年不变,客气则以每年的年支推算。

如年支逢辰逢戌,总为寒水司天,湿土在泉;逢卯逢酉,总为燥金司天,君火在泉。

司天管上半年,在泉管下半年,依此类推.从年干推算五运,从年支推算六气,并从运与气之间,观察其生制与承制的关系,以判断该年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

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

从医和述六气到《内经》,都把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因素作为影响健康和疾病的重要因素,称为六气。

在五运六气中,六气间阐述的是地面垂直气候的特征,以地支为符号,可按阴阳论其属性划分为三阴三阳。

如果说,五运是以时间气象因素为特征的话,六气则以空间的垂直气象为主。

但六气在不同的年代有其变化,在一年的六个节段中变化就更大,故六气重视的是客气的司天、在泉。

作为致病因素的六气,在七篇大论纳入《内经》前,己经认识到六气太过可为六淫,六气致病都可引起发热,以六气杂至相合来解释痹证、诸风、泻泄、水肿、疼痛等,而在五运六气中的六气为病,则更具有深刻性、丰富性与系统性。

2014五运六气【转载】

2014五运六气【转载】

2014五运六气【转载】2014年五运六气2014年是土太过之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

初之气,主气厥阴风木,客气太阳寒水,二之气,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厥阴风木,三之气,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少阴君火,四之气,主气太阴湿土,客气太阴湿土,五之气,主气阳明燥金,客气少阳相火,六之气,主气太阳寒水,客气阳明燥金。

总的来说,就是2014年春天偏冷,但是一到了初夏,立刻热起来,气温会比往年同期偏热。

三伏天绝对不会象今年这么热啦,雨水多,非常潮湿,大家一定要多准备藿香正气水之类。

秋天干燥少雨偏热,秋冬季会有旱情。

2014五运六气:甲午年,中运土运太过,湿气流行,司天少阴君火,在泉阳明燥金。

客气初之气太阳寒水、二之气厥阴风木、三之气少阴君火、四之气太阴湿土,五之气少阳相火、六之气阳明燥金。

疾病总特点:2014年始热病逐年增多。

气侯总特点:全年湿气流行,上半年热,下半年凉。

初之气:从大寒至春分前(元月21日至3月21日),主气厥阴风木,客气太阳寒水,相得。

气候正常,春温。

二之气:从春分至小满前(3月21日至5月21日),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厥阴风木,相得,主气同司天,火盛,心小肠容易出问题;火克金,肺大肠也容易出问题。

气候特点烈日炎炎,南方火气更盛。

季末30天,水郁之发,寒气来复。

三之气:从小满至大暑前(5月21日至7月22日),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少阴君火,相得,主气客气司天3火相叠,火太盛,热病暴增;火克金,肺病多发。

气候特点干旱,南方火气更盛。

季末30天,水郁之发,寒气来复。

四之气:从大暑至秋分前(7月22日至9月22日),主气太阴湿土,客气太阴湿土,相得,主气客气中运3湿相叠。

土太盛,胃病暴增;土克水,肾病多发。

气候特点湿气流行,大雨频至,中部水灾。

五之气:从秋分至小雪前(9月22日至11月22日),主气阳明燥金,客气少阳相火,相得,主气同在泉。

金反侮火,金气来复,民病“清气动下,少腹坚满而数便泻”。

气候特点秋燥。

五运六气的详解与运用

五运六气的详解与运用

五运六气的详解与运用
五运六气是古代中国医学中用来解释和预测人体健康和自然界气候变化的一套理论体系。

它结合了天文学、气象学、物候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是我们祖先长期观察自然规律和人体生理活动的智慧结晶。

五运指的是木、火、土、金、水这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和它们的太过与不及。

每行对应一个特定的时间阶段,以此来描述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例如,木对应春季,火对应夏季,土对应长夏,金对应秋季,水对应冬季。

六气则是配合五行理论的另一种划分,它将一年分为六个气候阶段,每个阶段由一个地支和相应的五行属性配合而成。

这六气分别是: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和太阳寒水。

每气主宰四个月份,合起来就是一年的气候变化规律。

五运六气的运用非常广泛,它不仅用于预测天气变化,指导农事活动,还用于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如饮食、穿着、保健等,更重要的是,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诊断和治疗中。

中医通过分析个体的出生年份(即五运六气中的年运和年气),来判断个体的体质和易患疾病,并据此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保健方案。

例如,癸卯年的五运六气分析中,可以得知该年的气候
特征和相应的健康影响。

根据五运六气的理论,人们可以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以适应特定年份的气候变化,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的目的。

五运六气的详解需要结合具体的年份和当时的宇宙气候背景,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才能准确地进行分析和预测。

在现代社会,尽管我们有了更多的科技手段来预测天气和分析气候变化,但五运六气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依然在某些领域内发挥着它的作用,体现了古代中国先民对自然规律深刻理解和尊重。

中医运气学2024年五运六气概况

中医运气学2024年五运六气概况

中医运气学2024年五运六气概况底色说明:木:浅青绿青绿火:浅红红土:浅黄黄金:浅灰白水:灰深灰公历2024年甲辰年:大运:土运太过岁支属土,化气为水土运太过年,导致湿化太过,其运阴埃,其化柔润重泽,其变震惊飘骤,其病湿下重。

大运对人体质的影响:土运太过之年,湿化偏重,燥政不行,应于人体脾肾。

生于该年,由于秉天之湿气较重,而易形成人体湿盛体质,形体臃肿偏胖。

土运平气之年,化其丰满,燥湿和调。

生于该年,脾充运健,肌肤和润,形体丰满。

本年平气影响(参看后半部分平气内容):平气土曰备化。

备化之纪,气协天休,德流四政,五化齐修。

其气平,其性顺,其用高下,其化丰满,其类土,其政安静,其候溽蒸,其令湿,其脏脾,脾其畏风;其主口,其谷稷,其果枣,其实肉,其应长夏,其虫倮,其畜牛,其色黄,其养肉,其病否,其味甘,其音宫,其物肤,其数五。

故生而勿杀,长而勿罚,化而勿制,收而勿害,藏而勿抑,是谓平气。

胜复:胜气为土复气为木厥阴之复,少腹坚满,里急暴痛,偃木飞沙,倮虫不荣,厥心痛,汗发呕吐,饮食不入,入而复出,筋骨掉眩,清厥,甚则入脾,食痹而吐。

冲阳绝,死不治。

厥阴之复,治以酸寒,佐以甘辛,以酸泻之,以甘缓之。

郁发:郁气为水发气为水气化特点:肾水受邪,藏水气伏,化气独治之。

气候特点:冬应寒不寒,应藏不藏,泉涌河衍,风雨大至。

病症特点:肾藏失职,水气冲逆,泛滥。

治疗原则:水郁折之,养气化水,实土制水,壮火胜水,自强帅水,分利治水。

郁发时刻:火之时二三气,水郁之发,阳气乃辟,阴气暴举,大寒乃至,川泽严凝,寒雰结为霜雪,甚则黄黑昏翳,流行气交,乃为霜杀,水乃见祥。

故民病寒客心痛,腰(月隹)痛,大关节不利,屈伸不便,善厥逆,痞坚腹满。

阳光不治,空积沉阴,白埃昏暝,而乃发也,其气二火前后。

太虚深玄,气犹麻散,微见而隐,色黑微黄,怫之先兆也。

本年大运太过或不及影响:太过土曰敦阜。

敦阜之纪,是为广化。

厚德清静,顺长以盈,至阴内实,物化充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依据源自《六元正纪大论第七十一篇》:
少阴、太宫、阳明、甲子、甲午、其运阴雨,其化柔润时雨。

其变震惊飘骤,其病中满身重。

甲午年是土运太过之年,全年的主要气候特点是“雨湿流行”,有绵绵细雨,也有雷暴骤雨,导致水湿太过,影响人体脾胃运化,导致消化不良,营养太过,身体肿满。

太宫、少商、太羽(终)、太角(初)、少征。

凡此少阴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地气肃,天气明,寒交暑,热加燥,云驰雨府,湿化乃行,时雨乃降。

金火合德,上应荧惑,太白。

其政明,其令切,其谷丹白。

水火寒热持于气交,而为病始也。

热病生于上,清病生于下,寒热凌犯而争于中,民病咳喘,血溢血泄,鼽嚏目赤,眦疡,寒厥入胃,心痛、腰痛、腹大、嗌干、肿上。

今年岁气是少阴君火,即少阴君火司天主上半年,阳明燥金在泉主下半年,“热淫所胜”,“火行其政”,湿热会显现在全年的大部分月份。

初之气
地气迁、燥将去、寒乃始、蛰复藏水乃冰,霜复降,风乃至,阳气郁。

民反周密,关节禁固,腰椎痛,炎暑将起,中外疮疡。

初之气(大寒至春分前,即1月20日至3月21日),主气是厥阴风木,客气是太阳寒水。

在人们经历了暖冬之后,气候骤变寒冷,没有闭藏的阳气开始回收,外面有风寒郁闭,所以会产生外寒内热的症状,表现为关节痹痛,腰椎痛,在末期出现毒火,表现为皮肤肌肉疮疡。

预防和治疗的方法,避免受寒,也避免生内热。

沟通营卫,疏泄表里。

禁忌吃热性鸡肉羊肉,常备银翘散和香苏散,必要时一起服用。

用鱼腥草清肺热、绿茶、莲子心、苦竹叶清心火,用荆芥、香菜、胡椒等散外寒。

二之气
阳气布,风乃行,春气以正,万物应荣,寒气时至,民乃和。

其病淋,目瞑目赤,气郁于上而热。

二之气(春分至小满前,即3月21日至5月21日),主气是少阴君火,客气是厥阴风木。

气候迅速变暖,春风和煦,花开繁茂,偶有回春倒寒,不影响踏青旅游。

厚朴二期毕业出游就选在这个时间。

容易出现的疾病是小便红赤淋漓涩痛,眼红干涩羞明流泪,这是气郁上火的表现,一般用桑菊饮或导赤散就能治疗。

三之气
天政布,大火行,庶类蕃鲜,寒气时至。

民病气厥心痛,寒热更作,咳喘目赤。

三之气(小满至大暑前,即5月21日至7月23日),主气是少阳相火,客气是少阴君火,再加上主管上半年的司天之气少阴君火正是当令,三火叠加,气候会热于往年。

热极寒来会有大雨降温,寒气来复。

人们容易出现憋气闭、手脚冰凉和胸闷胸痛甚至出现真心痛,有的会出现类似疟疾的寒热交替往来,咳喘、眼红。

三火叠加比较少见,炎才两个火,焱就三个火。

估计今年空调冷饮好卖,建议厂家赶紧制造囤货。

热极了会伤心,估计心脏有问题的会在夏至前后挂掉一批。

预防治疗建议,就是保持温度别太高,心情别燥。

备好三黄泻心汤,半夏泻心汤、速效救心丸等等心脏病用药。

四之气
溽暑至,大雨时行,寒热互至。

民病寒热,嗌干、黄瘅、鼽衄、饮发。

四之气(大暑至秋分前,即7月23日至9月23日),主气是太阴湿土,客气也是太阴湿土,再加上年运是土运太过,将会显现今年最突出的气候特点,可能会有洪涝灾害发生。

上个气是三个火,这个气是三个土,垚发音是“姚”。

湿气太过,建议装除湿气,饮食清淡,减少汤水摄入,吃个半饱,避免加重湿热,天气闷热,并常备藿香正气、六一散等药品。

如果出现外感高热病,嗓子干、湿热黄疸,鼻子出血等病,建议及时就医,按湿热温病治疗,三仁汤、薏苡竹叶散、甘露消毒丹、普济消毒饮等等方剂,都是不错的选择。

五之气
畏火临,暑反至,阳乃化,万物乃生,乃长荣,民乃康。

其病温。

五之气(秋分至小雪前,即9月23日至11月22日),主气是阳明燥金,客气是少阳相火,再加上主管下半年的在泉之气阳明燥金,气候主要特点是燥热,也就是秋老虎,容易出现秋温。

特点是干烧、干咳、干结。

预防的方法是吃一些滋阴润燥的水果、喝铁观音、单从、菊花茶也可。

治疗用消瘰丸、白虎汤、竹叶石膏汤、生脉饮等等方剂
终之气
燥令行,余火内格,肿于上,咳喘,甚则血溢。

寒气数举,则霿雾翳。

六之气(小雪至大寒前,即11月22日至2015年1月20日),主气是太阳寒水,客气是阳明燥金,再加上主政下半年的在泉之气阳明燥金,将带来一个干燥的冬天。

要注意少吃燥热性食物,油炸火烤,炭烧都在禁忌之列。

可以吃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滋阴润燥的成药。

一旦出现内火、咳喘、咳血等,需要用苦寒直折的方法清热凉血,黛蛤散、凉膈散等都可用。

等寒气突发,会造成眼睛雾障成翳,需要用温肝活血药治疗。

必抑其运气,资其岁胜,折其郁发,先取化源,无使暴过而生其病也。

总的应对原则就是不要让湿热太过。

甲午年属气运太过之年“运有余,其至先”,即气候变化会先于节气的更替,主要适用于黄河流域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