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医学的五运六气
中医“五运六气”与现代时间药学关系初探

中医“五运六气”与现代时间药学关系初探自新世纪以来,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时间药学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笔者从事临床药学近30年来,愈来愈觉得中国传统医学特别是其中的“五运六气”学说与现代时间药学存在着许多衔合,鉴于此笔者翻阅了大量的参考文献,谨以此文和大家共同探讨,起到抛砖引玉之功。
一、什么是“五运六气”五运,为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的总称。
明代张三锡《医学六要·五运要略》[1]解释:“盖运者,动也,主行乎天地之间,管一年之化令也”。
六气,医和论疾,“天有阴、阳、风、雨、晦、明六气”。
《内经》云:“天之六气,日风、火、暑、湿、燥、寒”。
《类经·逆顺要上传至困而死》注:“盖天地之气,以六为节,如三阴三阳,是为六气”。
又天干所临,是为五运;地支所司,是为六气。
五运、六气,皆有主客之分;运、气相谐,是为五运六气。
造化本于五运六气宋徽宗钦制《圣济经》第五篇阐述运气与天地万物息息相关之理,指出:“论造化必本之气运者,盖天司生,覆穹然而刚健地职形,载赜然而之静;运以统岁,布化而递迁,相感相召而损益著,生生化化而品汇彰”。
因此,包括人类在内的天地万物莫不禀阴阳五行之气以生,而“五生之气,上应五星,内彻五脏”,故“岁运更治,盈虚相从”,人可得其养,亦可受其害。
医者欲知患者病之所在,虚实之所起,必须留意于运气。
《圣济经》反复强调谙悉运气的必要性,认为不知运气,“不可与语造化之全功”,“不可与议道之太常”,“曾未洞达而日能已人之疾,可乎?!”只有明此,“斯可与论至和之道”。
宋代《素问入式运气论奥》刘温舒自序云:“医书者,乃三坟之经”,“其道奥妙,不易穷研,自非刻意留心,岂达玄机?且以其间气运最为补泻之要”。
金代《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刘完素自序解释:伏羲占天望气、察形解密而造六甲历纪,神农诏明其道,尝百药而制《本草》,黄帝命岐伯及鬼臾区以“宣陈造化之理,论其疾苦,以著《内经》”,三坟“通为教之本始,为万法宗源”。
五运六气详解

五运六气详解------------------------------------------作者xxxx------------------------------------------日期xxxx五运六气详解第一节基本知识五运:金、木、水、火、土六气: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五运六气与时间的关系:①天干地支歌诀:甲己化土乙庚金,丁壬化木尽成林。
丙辛具是三江水,戊癸南方火炎侵。
子午少阴君火心,丑未太阴湿土临。
寅申少阳相火位,卯酉阳明属燥金。
辰戌太阳寒水是,巳亥厥阴风木寻。
②注解:甲己化土,甲土太过己不及;乙庚化金,庚金太过乙不及;丁壬化木,壬太过丁不及;丙辛化水,丙太过辛不及;戊癸化火,戊太过癸不及。
子午:少阴君火。
丑未:太阴湿土。
寅申:少阳相火。
卯酉:阳明燥金。
辰戊:太阳寒水。
巳亥:厥阴风木。
③节气化分所主六气:大寒到春分,天气为湿,属厥阴风木为主气。
春分到小满,天气为湿,属少阴君火为主气。
小满到大暑,天气为燥,属少阳相火为主气。
大暑到秋分,天气为湿,属太阴湿土为主气。
秋分到小雪,天气为燥,属阳明燥金为主气。
小雪到大寒,天气为燥,属太阳寒水为主气。
“相火之下,水气承之。
”是五运的由来。
元气主天,五运为地,二者结合,恰好完整刻画了一个生物某个时候的主要生存环境。
第一节五运六气平面图帝曰:善。
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如何?歧伯曰:明显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相火治之。
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
帝曰:何也?歧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①纵向呈相克关系:五运、五行纵向相克。
②横向呈相生关系:六气、五行横向相生。
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

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运气学说运气学说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素问》七篇大论构建了运气学说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以带有浓厚数理哲学内涵的阴阳、五行、干支甲子等为工具,通过独特的运算方法总结一定周期内气候变化规律,再从气候与疾病相关的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及发展变化,对中医临床辨证治疗常见病、流行病及传染病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运六气学说基本内容运气学说主要由“五运”和“六气”组成,是运用阴阳、五运、六气等理论,并以天干、地支作为演绎工具符号,来推测气候变化、生物生化及其与疾病流行之间的关系。
其基本内容包括干支甲子、五运、六气和运气同化等方面。
《内经》主要见于《素问》的《六节藏象论》和《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大论之中。
干支甲子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
甲子,是因天干始于甲,地支始于子,干支相合而得名。
古人用甲子来纪日纪月纪时纪年,并推算四时节气,而运气学说则是以甲子作为演绎工具,来推算运气盛衰和测知气候变化,所以中医运气学研究气运规律和发病规律,都离不开天干地支。
一、天干概念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称十天干或十干,最早是用来纪日的。
阴阳属性干支各具有不同的阴阳属性。
一般而言,天干属阳,地支属阴。
然而在天干、地支中又可再分阴阳,其划分是以奇偶数为依据的,即:天干之中,甲、丙、戊、庚、壬属阳,又称阳干。
乙、丁、己、辛、癸属阴,又称阴干;五行属性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天干与五行的配属,是以五行之气的性质,结合五方五时生物生长收藏的规律为依据而确立的。
如甲乙属东方,东方为木位,应于春季,春气主生,万物萌发;甲乙为万物初生,破甲乙屈之象,故属木。
余可类推。
二、地支概念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称十二地支或十二支,最早是用来纪月的。
五运六气是中医的最高境界

五运六⽓是中医的最⾼境界在《黄帝内经》中,约有五分之⼀的篇幅在讲五运六⽓,⾜见五运六⽓的重要性。
也难怪古⼈有“不明五运六⽓,检遍⽅书何济”的感慨的。
所以,说五运六⽓是中医的最⾼境界可并⾮虚⾔啊!我早年在重庆跟师学医,听⽼师跟同辈聊天,说中医的好处就是讲究⽓化。
但是,⽓怎么化,并没有听清楚。
后来看医书,有“⽓不化⽔”“⽔不化⽓”的提法,以为⽓化就是讲⽔液和⽓的关系。
⼈活⼀⼝⽓,⽓的推动⼒量能消化⽔液,排出汗和尿,并且将⽔液中的营养物资输送到五脏六腑及全⾝,供给⽣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
⽽五脏六腑的功能正常,⼜能资⽣⽓的推动能⼒。
这是否对呢?后来看到中医学院的《中医基础理论》讲:⽓是维持⽣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的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的能量转化过程称之为“⽓化”。
哦!原来⽓化并不专讲⽔液和⽓的关系,还有⽓与其他物质的转换。
但总觉得这⼀概念落不到实处,这好像是西医的讲法。
直到读了⽅药中的《运⽓七篇讲解》,才悟出⽓化是讲⽓候物候和病候的关系,也就是五运六⽓的主要内容。
1.⽓化与病机的关系⽓化正常,能化⽣万物,⼈难⽣病,⽓化失常,能灾害万物,⼈易⽣病。
⽓化分类为六种:风、热、湿、⽕、燥、寒。
正常时称为“六⽓”,失常时称为“六淫”。
六淫加临于⼈体脏位,即病因加病位,组合为病机。
所谓“以所临脏位,⽽命其病者也”。
2.⽓化与阴阳辨证的关系《内经》的阴阳有两种。
⼀种是⼀分为⼆的阴阳,含有对⽴统⼀的概念,称之为“⼈中之阴阳”,即客观事物的属性反映于⼈脑中的阴阳,属于哲学的认识论。
⼀分为⼆,⼆分为四,四分为⼋,阴阳具有⽆限可分性,以此来认识客观事物的相对变化。
⽽⽓化的阴阳是以⼦甲相合六⼗年为定数;阴阳分为三阴三阳,到三就⽌,不再往下分,也是定数。
有定数的阴阳称之为“天地之阴阳”。
天地阴阳的⽓化现象,⼀⽅⾯可以参考⼦甲定数顺序进⾏推算,但最主要的还是对实际⽓象进⾏观察,从⽽辨别证候归属于何种⽓化失常,确定病机。
所谓“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完整word版)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概念运气学说的中心内容.以十天干的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火运,统称五运,以十二地支的巳亥配为厥阴风木,子午配为少阴君火,寅申配为少阳相火,丑未配为太阴湿土,卯酉配为阳明燥金,辰戌配为太阳寒水,叫做六气,从年干推算五运,从年支推算六气,并从运与气之间,观察其生治与承制的关系,以判断该年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
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解读运气学说的中心内容。
以十天干的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火运,统称五运。
前干属阳,后干属阴,如年干逢甲,便是阳土运年,年干逢己,便是阴土运年,阳年主太过,阴年主不及,依法推算,便知本年属某运。
以十二地支的巳亥配为厥阴风木,子午配为少阴君火,寅申配为少阳相火,丑未配为太阴湿土,卯酉配为阳明燥金,辰戌配为太阳寒水,叫做六气。
按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顺序,分主于一年的二十四节气,是谓主气。
又按风木、君火、湿土、相火、燥金、寒水的顺序,分为司天、在泉、左右四间气六步,是谓客气.主气分主一年四季,年年不变,客气则以每年的年支推算。
如年支逢辰逢戌,总为寒水司天,湿土在泉;逢卯逢酉,总为燥金司天,君火在泉。
司天管上半年,在泉管下半年,依此类推.从年干推算五运,从年支推算六气,并从运与气之间,观察其生制与承制的关系,以判断该年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
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
从医和述六气到《内经》,都把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因素作为影响健康和疾病的重要因素,称为六气。
在五运六气中,六气间阐述的是地面垂直气候的特征,以地支为符号,可按阴阳论其属性划分为三阴三阳。
如果说,五运是以时间气象因素为特征的话,六气则以空间的垂直气象为主。
但六气在不同的年代有其变化,在一年的六个节段中变化就更大,故六气重视的是客气的司天、在泉。
作为致病因素的六气,在七篇大论纳入《内经》前,己经认识到六气太过可为六淫,六气致病都可引起发热,以六气杂至相合来解释痹证、诸风、泻泄、水肿、疼痛等,而在五运六气中的六气为病,则更具有深刻性、丰富性与系统性。
五运六气详解与运用临床应用盘

五运六气是中医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体内外环境与自然界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它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对于疾病的发生和演变,五运六气理论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文将对五运六气进行详细讲解,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五行与五运五行,又称五行之气,包括金、木、水、火、土,它是古代我国哲学和医学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
五行理论强调了事物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宇宙中相互影响的原理。
在中医理论中,五行理论被应用于解释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运,是指五行与时间的关系,也就是五行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
五运分别为少阳、阳明、太阳、少阴、厥阴,它们在一个周期内的变化规律可以用来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方法。
五运的变化规律与季节、气候、地理等因素有关。
在临床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五运的变化规律,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二、六气与疾病发生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它们是自然界中的六种气候变化因素。
六气与五运的变化密切相关,它们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机能和病理状态。
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气候因素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风寒外袭引起感冒、湿邪侵袭引起关节疼痛、暑气炽盛引起中暑等。
在临床诊断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六气的变化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三、五运六气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1. 五运六气理论在临床诊断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医生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脉象等生理指标,来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阶段,并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来调整治疗方案。
2. 五运六气理论也为中医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通过对五运六气的认识,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药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为新药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3. 五运六气理论也为预防疾病提供了重要依据。
通过对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的认识,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
五运六气推算方法

司天和在泉之气对一年的气候和疾病亦有较大影响。一般来说,司天主要影响上半年, 在泉主要影响下半年。 3.客主加临
客气加临于固定不变的主气之上,按其五行生克关系判断其常变顺逆。客主相同或相生 为常为顺,相克则为逆。君相二火则以"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 (三)运气合治的周期变化
四之气:燥湿同化,凉乃至;腹满身重。 五之气:寒乃来,雨乃降;寒邪为病。 终之气:多风气雾露;心痛,咳嗽。中
医
解釋自然界天時氣候變化,對人體影響的一種學說。 五運就是木、火、土、金、水五行上各配以天干,來推算每年的歲運。 六氣是指風、熱、火、濕、燥、寒六種氣,各配以地支,來推算每年的歲氣。
运气特点:岁土太过,雨湿流行。少阳相火司天,气候炎热(湿热)。 运气合参:气生运顺化。 客主加临:客主相得 气候:先天,比较平和。
病况:疫病流行可能性小(初之气温病乃起)。 初之气:风温;温病乃起。
二之气:火受郁,潮湿温暖;头痛身热,咳逆,呕吐,疮疡。 三之气:暑热盛;热中,疮疡,咳呕,喉痹目赤,善暴死。
运气特点:火运不及;太阴湿土司天。气化运行后天,阴专其政。 运气合参:运生气--小逆。 客主加临:客主相得。
精彩文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用标准文案
气候:上半年寒湿流行,下半年偏寒燥。 病况:二之气温疠大行,证兼寒湿。 (2000 年庚辰"三年化(金)疫")
初之气:风湿相薄;血溢,关节痛。 二之气:湿热蒸薄;温疠大行。
三之气:应热不热,多雨湿;身重浮肿,胸腹满。 四之气:湿热;腠理热,血暴溢,浮肿。 五之气:干燥寒冷;皮肤病,寒性外感。 终之气:寒冷;关节痛,腰背痛。
《黄帝内经》中,时间医学的精华是

《黄帝内经》中,时间医学的精华是《黄帝内经》里的时间医学1、中国古代天文学是以地球为参照体的天体运动学,对日地月及五大行星的观测早已很清楚。
地球自转出现昼夜,因为地轴或者说天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形成夹角,故有四季寒温不同。
天体运动有自身的规律,人生天地间,必然受感应,所谓气交。
《黄帝内经》讲求天人合一,是最早研究时间医学的专著,系统提出了中医时间医学基础理论,描述了人体多种节律,如人体阴阳昼夜节律、年节律,营卫之气运行的昼夜节律,五脏病“慧”“静”“甚”昼夜节律,脉象变动节律等;制定了时间治疗学的基本原则,如针刺补泻,因时随迎等。
2、养生上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用寒远寒,用热远热等。
《黄帝内经》中有大量的有关时间医学的经文。
如“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从阴阳则生,逆阴阳则死,法天则地,随应而动”;“时必顺之”;“热无犯热,寒无犯寒”;“无失天信,无逆气宜。
……是谓至治”。
3、《黄帝内经》根据天地同律的原则,创制了独特的“五运六气”。
它体现了天体运行、气象、物候等对人体的影响,是时空合一的集中表达,从非常广泛的时空角度反应了天地人的统一。
可以说“五运六气”是时间医学的精华。
4、《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人体功能随月盈亏而变动,“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月廓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
《黄帝内经•岁露》曾说“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危之也”,“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其死暴疾也”。
在那个时代古人就认识到人体与日月的转移、潮汐涨落有相关性,对人体的防御功能有一定的影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
现今已证明,许多生物中发现太阴节律。
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不仅在地球上引起潮汐现象,而且证明对人体的代谢确有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医学的五运六气五运六气学说属于古代时间医学范畴,产生于《内经》诞生的年代。
所谓五运描述的是地表的土壤特征,而六气描述的是某个时候的气候特征。
两者结合,可完整的刻画一个生物某个时候的主要生存环境。
人秉天地之气生,也秉承了当时的气候环境,影响着人的脏腑功能的强弱盛衰。
另外,一个生物或植物,在某个环境中长大,当然也得到了这个环境的气息,被人体吸收后,则相应地进入人体的相关区域和经络,所以也可以用五运六气来描述药物的功效以及人体的归经等。
五运:金、木、水、火、土。
六气: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五运六气与时间的关系:《内经》里记载: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
《内经》还记载: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
古代某医家把《内经》里的上述两段话编成了两段歌诀,很方便记忆。
甲己化土乙庚金,丁壬化木尽成林。
丙辛具是三江水,戊癸南方火炎侵。
子午少阴君火心,丑未太阴湿土临。
寅申少阳相火位,卯酉阳明属燥金。
辰戌太阳寒水是,巳亥厥阴风木寻。
解释:甲己化土乙庚金,即甲己之年属土:甲:土太过,己:土不及乙庚之年属金:乙:金不及,庚:金太过丁壬化木尽成林。
即丁壬之年属木:丁:木不及,壬;木太过;丙辛具是三江水,即丙辛之年属水:丙:水太过,辛:水不及;戊癸南方火炎侵。
即戊癸之年属火:戊:火太过,癸:火不及其中甲(1)、丙(3)、戊(5)、庚(7)、壬(9)为阳天干,故太过,乙(2)、丁(4)、己(6)、辛(8)、癸(10)为阴天干,故不及。
天干对应五运。
在六气中,没有太过不及之分。
是以十二地支来划分。
地支对应六气。
子午:属少阴君火主气,从春分到小满,天气为湿(阴);丑未:属太阴湿土主气,从大暑到秋分,天气为湿(阴);寅申:属少阳相火主气,从小满到大暑,天气为燥(阳);卯酉:属阳明燥金主气,从秋分到小雪,天气为燥(阳);辰戌:属太阳寒水主气,从小雪到大寒,天气为燥(阳);巳亥:属厥阴风木主气,从大寒到春分,天气为湿(阴)。
五运六气平面图: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向乘:金乘木、木乘土、土乘水、水乘水、火乘金。
五行向侮:金侮火、木侮金、土侮木、水侮土、火侮水相生太过:水生木太过、木生火太过、火生土太过,土生金太过,金生水太过;相生不及:水生木不及,木生火不及,火生土不及。
土生金不及,金生水不及;《内经》有云: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轻而侮之,己所胜乘而轻之。
王冰在注解内经说:“造化之机,不可已无升,亦不可以无制,无升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水土木太厥少少太阳金阳阴阴阳阴明火寒风君相湿燥水水木火火土金五运六气平面图具体的操作方法:1、首先确定将出生年月日(公立)换算成天干地支年月日,主要是查谷普专用万年历。
同时也可加上发病时间一起推算。
2、画好五运六气平面图。
3、根据天干地支对应的五运六气得出五脏的太过或不及,还有六气的太过或不及,只要有2个或以上就是太过了。
4、根据平面图分析。
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这就要谈到运气的问题。
今年是庚辰年,那今年的年之所加是什么呢庚本属金,而运气的干支讲化合,乙庚化金,所以,今年的年运是金运。
年运确定以后,还要根据地支定出年气,今岁地支为辰,辰为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
一个金运太过,一个寒水司天,一个湿土在泉,这就是今岁气宜的大框架。
再详细一些的气宜,就要看主客加临,气有气的主客加临,运有运的主客加临。
气分六步,运分五步,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大体情况。
我们临证求气宜,很大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从这里面求。
比如现在,现在已步入小雪节,是六气里面最后的一个气,也是五运里面最后的一个运。
这时的主气是太阳寒水,客气是太阴湿土。
凡是在这个区间患的病,不管你是什么病,都与以上这些气宜的综合作用相关。
审察病机要考虑这些因素,治疗疾病也要考虑这些因素。
这些因素不但会导致外感病,也会影响内伤病。
因此,气宜不但外感病要求,内伤病也要求。
懂得了气宜,懂得了上述气宜的综合作用,你就懂得了“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你就可以为工。
就是因为这一步,做医生的路就变得海阔天空,所以,运气这门学问很重要。
上述这个病人初次发作是在1994 年,1994 年是甲戌年,甲为土运太过,戌为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
这样一个肿瘤病人,你很难说清他是那一天发病,他的发病界限你很难像感冒那样用天来界定。
所以,这个年的框架就显得非常重要。
我们知道1994年的“年之所加,气之盛衰”主要是寒湿为盛,尤其是湿为盛,他这个病为什么不在1993年发作也许1993 年这个癌肿已经在孕养。
它为什么一定要在1994年爆发出来可以肯定,1994年这样一个年运,它的六气变化对这个肿瘤的发作很有帮助,是这例肿瘤爆发的助缘,所以,它就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运里引发出来。
我们再看今年,今年是庚辰年,司天在泉同样是寒水湿土,这就给了我们一个提示,这个病跟寒湿有关。
说明寒湿这样一个气肯定对他的内环境不利,对他的免疫系统不利,相反的,对这个肿瘤很有帮助。
天干地支甲已土子午少阴君火乙庚金丑未太阴湿土丙辛水寅申少阳相火丁壬木卯酉阳明燥金戊癸火辰戌太阳寒水巳亥厥阴风木司天在泉辛卯水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壬辰木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癸巳火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甲午土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乙未金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丙申水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丁酉木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戊戌火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已亥土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庚子金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辛丑水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壬寅木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子(23-次日1)胆午(11-13)心少阴君火丑(1-3)肝未(13-15)小肠太阴湿土寅(3-5) 肺申(15-17)膀胱少阳相火卯(5-7)大肠酉(17-19)肾阳明燥金辰(7-9)胃戌(19-21)心包太阳寒水巳(9-11)脾亥(21-23)三焦厥阴风木初气之厥阴风木:大寒、立春、雨水、惊蛰-风季二气之少阴君火:春分、清明、谷雨、立夏-暖季三气之少阳相火:小满、芒种、夏至、小暑-热季四气之太阴湿土:大暑、立秋、处暑、白露-雨季五气之阳明燥金: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干季六气之太阳寒水: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寒季;时有常位,气无必也。
其有至而至,有至而太过;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运太过则其至先,运不及则其至后。
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谓非常,非常则变矣。
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阴阳更胜,气之先后,人之寿夭,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气矣。
愿闻其道也。
岐伯曰:厥阴司天,其化以风;少阴司天,其化以热;太阴司天,其化以湿;少阳司天,其化以火;阳明司天,其化以燥;太阳司天,其化以寒,以所临脏位,命其病者也。
用三之道。
三是一个什么数它有什么特性呢《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其生五,其气三。
”《素问·六节藏象论》云:“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
”故知三而成气也。
一年由四时组成,一时有几个月呢三个月。
故知三而成时。
易之经卦,由三爻组成,故知三而成卦。
道有天道,地道,人道,三道俱乃为全,故知三而成道。
《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故知三而成物。
前云时方合一,时方统一。
时遇三乃成,方亦然也。
故亥子丑乃得北方,寅卯辰乃得东方巳午未乃得南方,申酉戌乃得西方。
是知三而成方。
为什么中医的走向最终是由单方发展到复方呢就是因为单味药很难构成一个完整的方,需多味药组合乃得构成全方为什么欲解时不是一个时,而一定要三个时呢同样是这个道理。
以一时不成方,三时乃得成方。
方成则气全,气全才有欲解之用。
另外,有关三这个数,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三而成合。
五行配地支,除了正行相配,即寅卯木,巳午火,申酉金,亥子水,辰戌丑未土之外,还有三合相配。
怎么三合呢即亥卯未合木,寅午戌合火,巳酉丑合金,申子辰合水这便又成就了一个三而成合,三而成行。
三合的概念非常重要,我们看五行的木火金水里都分别含一个辰、戌、丑未,———辰、戌、丑、未是什么呢就是土!前面我们讨论五行的时候,曾谈到金木水火不因土不能成;我们讨论脾不主时而旺于四季的时候,曾谈到四时的交替没有土就不能成功,为什么呢从这个三合里应该看得很清楚。
三合的意义很多,比如我们临床辨证辨出了水虚或火虚,可是这个水火却补不进去。
或者一补水,就有碍脾胃,一补火就口舌生疮。
为什么呢很可能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把握好时机。
如果我们在三合的时候补,比如在申子辰的时候补水,在寅午戌的时候补火,以此类推,在亥卯未的时候补木,在巳酉丑的时候补金,我想没有补不进的。
少阴的时相问题就讨论到这里。
亥子丑北方,寅卯辰东方,巳午未南方,申酉戌西方;寅卯木,巳午火,申酉金,亥子水,辰戌丑未土;亥卯未合木,寅午戌合火,巳酉丑合金,申子辰合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