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养护要求
砼的养护方法与要求

砼的养护方法与要求1、薄膜养护,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在十二小时内是不需要浇水养护的。
可以在混凝土上覆盖上一层薄膜,让混凝土逐渐硬结。
十二小时后可以打水后再覆盖,这样可以减少水分挥发,一天一次喷水就可以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度。
2、喷水养护,喷水养护是最节约养护成本的一种养护方法,也是最常见最常用的一种养护方法。
就是将清水泼水混凝土基面,使混凝土完全湿润,至少有保持十五分钟积水的程度。
但一定要注意基面完全被水泼到,没泼到的地方有可能会烧坏,影响混凝土的凝固质量。
3、蒸汽养护,蒸汽养护成本高,而且养护还需配套设备。
虽然可以节约人工成本和水,养护效果更为均匀安全。
但总体效果相差并没多大,因此一般采用蒸汽养护的方法较少。
只有在缺水的地方才会使用到。
养护有哪些方法?混凝土的养护分为自然养护和加热仰浮两种:现浇砼在正常条件下通常采用自然养护;养护期内,严禁任何人在上面行走、安装模板支架,更不得作冲击性或上面任何劈打的操作。
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小时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2、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如何进行混凝土养护?5、保持水分:混凝土地面养护需要的是水和温度,而养护时间是根据季节而定的,夏天温度高,养护时间至少一星期,春秋温度较低,养护时间在两周到二十天左右,养护条件为:温度十六度以上,保持地面充足的水分。
6、喷水养护:如果你有充足的时间,而且混凝土地面面积较小,可以采用喷水的方法进行养护,养护过程中,需要不断喷水,只要地面干了就要喷,一直保持地面湿润。
7、洒水养护:如果喷水的管子够不到的犄角旮旯,可以洒水养护,洒水时,可以用盆端水泼在混凝土表面,也可以拎一桶水,用水舀子舀水泼,泼水时要求均匀,没有遗漏的地方。
混凝土的标准养护

混凝土的标准养护混凝土的标准养护是确保混凝土结构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养护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后,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下面将从混凝土养护的时间、方法和注意事项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混凝土的标准养护。
一、养护时间。
混凝土浇筑后,养护时间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不少于7天。
在这7天内,混凝土结构必须保持湿润状态,以确保混凝土充分水化和固化。
在高温天气下,养护时间可能需要延长,以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导致开裂。
因此,在养护时间内,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结构的湿润状态。
二、养护方法。
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包括水养护、覆盖养护和化学养护等。
水养护是最常用的养护方法之一,它可以有效地保持混凝土结构的湿润状态。
在水养护过程中,可以使用喷水、铺水膜或覆盖湿棉被等方法,保持混凝土结构的湿润。
覆盖养护是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保湿材料,如湿棉被、麻袋等,以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
化学养护是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化学物质的浓度和使用方法,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养护注意事项。
在进行混凝土养护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养护过程中必须保持混凝土结构的湿润,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
其次,养护过程中要防止外部环境对混凝土的影响,如风雨侵蚀、高温曝晒等。
最后,养护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避免出现养护不到位的情况。
综上所述,混凝土的标准养护是确保混凝土结构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养护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进行混凝土养护时,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
混凝土养护要求

混凝土养护要求混凝土浇捣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一基本要求1、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配置的混凝土,不应小于7天;采用其他品种的水泥时,养护时间应根据水泥性能确定。
2、采用缓凝型外加剂、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配置的混凝土,不应少于14天。
3、抗渗混凝土、强度等级C60及以上的混凝土,不应少于14天。
4、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天。
5、地下室底层墙、柱和上部结构首层墙、柱,宜适当增加养护时间。
6、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之前,不得在其上踩踏、堆放物料、安装模板及支架。
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的时间估计(h)7、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养护条件应与实体结构部位养护条件相同,并应妥善保管;如放置在专用钢筋焊接笼内,并上锁。
同条件试块入笼养护二混凝土养护方式、范围及要求1、养护方式:洒水养护适用范围:所有现浇混凝土工程或预制工程。
养护要求:洒水养护宜在混凝土裸露表面覆盖麻袋或草帘后进行,也可以采用直接洒水、蓄水等养护方式,洒水养护应保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当天温度低于5°C时,不宜采用洒水养护。
覆盖养护结束尚未达到养护时间要求时,可采用洒水养护方法直至养护结束。
混凝土洒水养护2、养护方式:覆盖养护适用范围:楼板、梁、筏板、墙柱、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等现浇结构。
养护要求:覆盖养护宜在混凝土裸露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塑料薄膜及麻袋、塑料薄膜及草帘进行,塑料薄膜应紧贴混凝土裸露表面,塑料薄膜内应保持凝结水;覆盖物应严密,覆盖物的层数应按施工方案确定;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裸露表面应采用覆盖养护方法,当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40-100mm位置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25°C时,可结束覆盖养护。
混凝土覆盖养护3、养护方式:喷涂养护适用范围:墙、柱及预制工程等构件。
混凝土养护要求

混凝土养护要求混凝土养护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混凝土的水化反应和养护过程。
混凝土养护的目的是确保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获得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以满足使用要求。
混凝土养护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包括时间、温度、湿度、保护等方面。
下面将逐一介绍混凝土养护的要求。
1. 养护时间要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的时间一般为7-14天。
在这个时间段内,混凝土处于初凝和硬化的过程中,需要保持湿润环境,以促进水化反应的进行。
养护时间过短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养护时间过长则会浪费时间和资源。
2. 温度要求混凝土养护过程中的温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养护温度应保持在5℃-35℃之间。
温度过高会导致混凝土水分的过快蒸发,使混凝土表面开裂;温度过低则会影响混凝土的水化反应速度,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3. 湿度要求混凝土养护时的湿度也是需要关注的。
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应保持一定的湿度,避免混凝土表面过快干燥。
湿度过低会导致混凝土水分流失过快,影响水化反应的进行;湿度过高则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和水化反应速度减慢。
4. 保护要求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需要进行保护,避免外界因素对混凝土的影响。
养护期间,应避免重物碰撞、踩踏和剧烈震动,以免对混凝土造成损害。
同时,也需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风力过大,以防止混凝土表面开裂和水分过快蒸发。
总结起来,混凝土养护的要求包括时间、温度、湿度和保护等方面。
正确的养护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在进行混凝土养护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养护时间、控制养护温度和湿度,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正常固化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混凝土养护要求的落实不仅需要工程施工人员的细心和耐心,也需要相关管理人员的指导和监督。
只有在合理的养护条件下,混凝土才能够发挥其最佳性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通过混凝土养护要求的合理落实,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和资源浪费。
混凝土的标准养护条件

混凝土的标准养护条件
混凝土的标准养护条件是指在混凝土硬化期间,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外观,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养护。
合理的养护条件有助于混凝土充分反应,形成均匀、紧密的混凝土结构。
1. 养护时间:混凝土拼浇完成后,应尽快进行养护措施。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至少应持续7天,以保证其正常的硬化。
2. 温度控制:养护期间应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混凝土的硬化影响。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养护温度应在5℃至35℃之间。
3. 湿度控制:养护期间应保持混凝土充分湿润,避免其过早失去水分。
湿润的环境有利于混凝土的水化反应,从而提高其强度和耐久性。
4. 养护方式:常用的混凝土养护方式有喷水养护、湿布养护和薄膜养护。
喷水养护是指用喷水器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湿润处理;湿布养护是指在混凝土表面覆盖湿润的织物;薄膜养护是指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
这些养护方式都能有效地保持混凝土湿润。
5. 避免机械损伤:养护期间应避免对混凝土进行机械振捣、碰撞或重压等操作,以免影响混凝土的硬化和强度。
6. 防止紫外线照射:混凝土在早期硬化阶段容易受到紫外线的破坏,因此在养护期间应采取措施防止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例如在混凝土表面覆盖遮阳网或遮盖物。
7. 定期检查:养护期间应定期检查混凝土的养护状态,如湿润程度、表面裂缝情况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综上所述,混凝土的标准养护条件包括合理的养护时间、温度控制、湿度控制、适当的养护方式、避免机械损伤、防止紫外线照射以及定期检查。
这些条件的严格执行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并提高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混凝土养护规范要求

混凝土养护规范要求混凝土养护规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浇筑后的混凝土需要及时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需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养护,以保持适当的水分和温度,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和整体性能。
二、需采取适当的养护方式。
混凝土养护方式主要有水养护和密闭养护两种。
水养护可采取喷水、浸水等方式,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而密闭养护则要求采用湿帘、湿麻袋、薄膜等材料将混凝土表面封闭,防止水分流失。
三、养护期限要求。
混凝土的养护期限通常为7天,即在浇筑后的7天内进行养护。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养护期限可能会延长,但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延长。
四、养护温度要求。
混凝土养护温度的范围一般为5℃~40℃,需要保持在这个范围内。
在低温环境下,可采取外加保温措施,如加热炉等;高温环境下,可采取遮阳、喷水等方式对混凝土进行降温。
五、防止混凝土充实。
在养护期间,需防止混凝土充实,即在充实期内不得进行其他工作,以免对混凝土的水化反应产生影响。
可以采取警示标识、隔离带等措施来保证混凝土的安全养护。
六、养护期结束后需进行强度检测。
养护期结束后,需对混凝土进行强度检测,以确定养护效果是否达标。
若强度不符合要求,则需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重新养护。
七、养护记录要详细完整。
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需对养护时间、养护方式、养护温度、养护效果等进行记录,以便今后审查和总结经验教训。
综上所述,混凝土养护规范要求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及时养护,采取适当的养护方式、养护期限和养护温度,并防止混凝土充实。
养护期结束后需进行强度检测,并对养护过程进行详细完整的记录。
这些要求能够确保混凝土养护的质量和效果,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混凝土养护要求

混凝土养护要求混凝土是建筑材料中的重要一种,因其强度高、耐久性好、使用方便等特点,深受建筑行业的青睐。
在混凝土施工中,养护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它不仅可以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性能,还可以避免出现裂缝、龟裂等缺陷。
那么,关于混凝土养护,有哪些要求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
一、温度要求混凝土养护时,应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要求其保持在5℃-40℃之间,特别在寒冷天气下,应注意保温,以防止混凝土受冻和开裂。
同时,也应避免混凝土过热,因为高温会导致混凝土快速干燥,从而影响其强度和耐久性。
二、湿润要求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除了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外,还需要保持湿润。
因为混凝土的强度与养护时湿度的高低有关,养护期间需要不断地浇水,使其表面不干裂、不开裂。
同时,还需要避免因为“渗水”而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脱水饼”,影响强度和美观度。
三、养护时间要求混凝土在达到强度的过程中需要一定时间,养护时间主要跟混凝土中掺入的按照配合比设计所需的水量以及当时的温度和环境有关。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至少需要28天左右的时间把强度发挥出来。
如果提前养护期结束,就会造成混凝土的强度不够,不能达到使用的要求。
因此,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四、养护方式要求混凝土的养护方式主要分为湿润养护和干燥养护两种。
一般情况下,湿润养护占据主导地位,具体方法可以通过喷洒水、覆盖保湿膜等方式进行。
如果混凝土表面需要长时间裸露,那么可以采取干燥养护的方式。
但是,干燥养护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避免出现过度干燥的现象。
五、养护材料要求混凝土养护材料主要是保湿膜、麻布、稻草、细砂等,这些材料的选用必须遵循质量合格的原则。
一旦使用了劣质材料,会出现脱落、老化等情况,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品质和性能。
此外,在养护材料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材料的保存、清洗等管理。
通过以上五点对混凝土养护的要求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在建筑过程中,混凝土养护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其做好了,有助于提升整个建筑品质和效果。
混凝土的标准养护条件

混凝土的标准养护条件
混凝土的标准养护条件包括以下几点:
1. 温度控制: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前几天内,应尽量避免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温度。
温度过高会导致混凝土过早干燥和开裂,温度过低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发展。
在冷天施工时,应采取加热措施,保持混凝土的温度在指定范围内。
2. 湿度控制:混凝土养护期间的湿度应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持混凝土的水分含量,并促进水泥水化反应。
养护过程中应避免混凝土表面的快速干燥,可以采取覆盖保湿的措施,如使用湿布、薄膜或养护剂。
3. 时间控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设计强度。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表面硬化时间为24小时,
可以进行初期养护,但需要等待28天才能达到设计强度。
在
这期间,应避免外力的冲击和负荷,并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
4. 破碎控制: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避免对混凝土进行震动或冲击,以防止混凝土破损或开裂。
特别是在混凝土初凝期和硬化期,更需要注意避免外力的作用。
5. 温度梯度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应尽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避免混凝土因温度梯度过大而引起的开裂和变形。
根据混凝土的不同用途和具体要求,可能还会有其他特殊的养
护条件。
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混凝土的要求和环境条件,制定相应的养护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养护要求
混凝土振捣碎完成后,应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覆盖(可采用蓬布,塑料布等进行覆盖),尽量减少暴露时间,防止表面水分蒸发。
暴露面保护层混凝土初凝前,应卷起覆盖物,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此时应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
泳坛的蒸汽汽中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
静停期间应保持环境温度不低于5℃灌筑结束4~5h后方可升温,升温速度不宜大于10℃/h,恒温期间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宜超过60℃,最大不得超过65℃,恒温养护时间应根据构件脱模强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降温速度不宜大于10℃/h。
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或通蒸汽等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
混凝土去除表面覆盖物或拆模后,应对混凝土采用蓄水、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
也可在混凝土表面处于潮湿状态时,迅速采用麻布、草帘等材料将暴露面混凝土覆盖或包裹,再用塑料布或帆布、草帘等保湿材料包覆(裹)完好。
包覆(裹)期间,包覆(裹)物应完好无损,彼此搭接完整,内表面应具有凝结水珠。
有条件地段应尽量延长混凝土的包覆(裹)养护时间。
混凝土采用喷涂养护液养护时,应确保不漏喷。
混凝土终凝后的持续保湿养护时间宜满足下表:
在任意养护时间,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时,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曝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
养护期间混凝土的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宜超过20℃(截面较为复杂时,不宜超过15℃)。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制定严格的养护方案,控制混凝土内处温差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在冬季和炎热季节拆模后,若天气产生骤然变化时,应采取适当的保温(寒季)隔热(夏季)措施,防止混凝土产生过大的温差应力。
混凝土拆模后可能与流动水接触时,应在混凝土与流动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接触前采取效的保温保湿养护措施养护14d以上,且确保混凝土获得75%以上的设计强度。
养护结束后及时回填。
对于严重腐蚀环境下采用大掺量粉煤灰的结构件,在完成规定的养护期限后,如条件许可,在上述养护措施基础上仍应进一步适当延长潮湿养护时间。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对有代表性的结构进行温度监控,定时测定混凝土芯部温度、表层温度以及环境气温、想湿度、风速等参数,并根据混凝土温度和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养护制度,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满足要求。
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按冬季施工处理。
混凝土养护期间,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各自对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作详细记录,并建立严格岗位责任制。
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杭黄铁路站前Ⅰ标中心试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