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拉西坦注射液注射局部疼痛分析

合集下载

静脉输注吡拉西坦局部所致疼痛的护理

静脉输注吡拉西坦局部所致疼痛的护理

静脉输注吡拉西坦局部所致疼痛的护理发表时间:2016-02-03T10:12:10.503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0月第10期供稿作者:虞水琴[导读] 江苏省建湖县第二人民医院吡拉西坦属于脑代谢类改善药,对于脑创伤、脑动脉硬化以及脑血管病症引发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减弱具备很好的疗效。

虞水琴江苏省建湖县第二人民医院 224731【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输注吡拉西坦局部所致疼痛的护理,找到切实有效的护理方式,以减轻患者的局部疼痛。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 月-2014 年10 月间进行静脉输注吡拉西坦的84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静脉输注吡拉西坦局部产生疼痛的原因和护理方式。

结果通过护理之后,全部84 例静脉输注吡拉西坦患者的局部疼痛均有所缓解。

结论采用合理有效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减轻静脉输注吡拉西坦局部疼痛,具备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静脉输注;吡拉西坦;护理【中图分类号】R322.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10-166-02 吡拉西坦属于脑代谢类改善药,对于脑创伤、脑动脉硬化以及脑血管病症引发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减弱具备很好的疗效,并能够治疗因物理和化学原因造成的脑功能性损伤,在临床方面被广泛运用。

但进行静脉输注吡拉西坦的时候,病人会出现局部疼痛的情况,部分疼痛甚至很难忍受。

该研究选取2012 年4 月至2014 年10 月我院进行吡拉西坦经脉输注84 例患者,采取局部疼痛护理,效果显著,以下为相关报告【1】。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 年4 月-2014 年10 月间进行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山东威高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420)的84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9 例,女35 例,年龄在33-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6±2.7)岁,其中脑出血患者36例,脑梗死患者12 例,脑外损伤后遗症患者33 例,其他脑部疾病患者3 例。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致输液肢体疼痛40例分析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致输液肢体疼痛40例分析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致输液肢体疼痛40例分析
林凤珠;李军;林明琼
【期刊名称】《海峡药学》
【年(卷),期】2024(36)3
【摘要】目的了解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致输液肢体疼痛发生的特点,探索ADR 发生原因及处置方法。

方法对有效上报的40例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致输液肢体疼痛报告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发现该药致输液肢体疼痛22例次占55.00%,注射部位疼痛及输液部位疼痛各9例次各占22.50%。

结论使用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所致的输液肢体局部疼痛常见,属于新的ADR,可通过减慢输液速度或改用非留置针的方式,改善患者的用药体验,建议修改完善说明书,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108-111)
【作者】林凤珠;李军;林明琼
【作者单位】厦门市第三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3
【相关文献】
1.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外渗致组织化脓1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调整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静脉输注的先后顺序对疼痛的影响分析
3.1例全身麻醉术中输液外渗致肢体肿胀的原因分析
4.克林霉素静滴致输液部位疼痛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
5.克林霉素静滴致输液部位疼痛的相关因素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静脉输注吡拉西坦局部致痛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静脉输注吡拉西坦局部致痛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静脉输注吡拉西坦局部致痛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吡拉西坦是r472氨基丁酸的环化衍生物,为脑代谢改善药,具有激活、保护和修复大脑神经细胞的作用[1],故临床常用于急慢性脑血管病、脑外伤、各种中毒性脑病所致的记忆力减退及轻中度脑功能障碍的治疗。

根据临床观察其不良反应除了说明书上介绍的易兴奋、头晕、头痛和睡眠障碍外,静脉输注时患者局部疼痛,有的甚至难以忍受。

找出对该药所至的局部疼痛原因并提出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痛苦。

1.临床资料我科接受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江苏晨牌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70625)注射的患者100例,男50例,女50例,年龄32~78岁,平均(45.0±10.5)岁,其中脑出血36例,脑梗死41例,脑外伤后遗症10例,CO中毒5例,脑萎缩8例,疗程7 d,患者取平卧位,选择健侧肘关节以下的外周静脉血管进行穿刺,90例引起了局部疼痛,且疼痛伴随整个注射过程,更换其他液体或拔针后逐渐消失。

2.局部致痛原因分析2.1 药物浓度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的浓度与疼痛有关临床应用的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规格为100ml,含吡拉西坦20 g,用0.9%氯化钠稀释至250ml输注该药物患者反映100ml较250ml疼痛感强,说明药物浓度越高,对注射局部神经刺激越强,患者的疼痛感越强。

2.2 静脉穿刺时血管管径静脉输注吡拉西坦注射液局部疼痛与选择血管管径粗细有关血管管径偏细,患者疼痛感明显,可能是血管管径愈细,药物扩散愈慢,造成药液在局部聚集而刺激感越强,患者感觉疼痛。

2.3 输液滴速吡拉西坦注射液的输注速度与疼痛成正比临床上按正常成人输注滴速40~60滴/min,患者感觉疼痛且滴速越快疼痛感愈强,减慢滴速可减轻痛疼,药液积聚于局部,刺激感增强,从而感觉疼痛。

2.4 环境温度输注吡拉西坦注射液时的局部疼痛与环境温度有关观察发现,当环境温度<20℃时,患者疼痛感强烈,环境温度低,人体血管反射性收缩,血液循环变慢,药液扩散速度变慢而积聚局部,刺激感增强,患者感觉疼痛。

吡拉西坦产品培训

吡拉西坦产品培训
朗欧/康容-全面改善脑代谢
经典药物
历久弥新
目录
• 市场机会 • 产品介绍 • 推广要点
目录
• • • 市场机会 产品介绍 推广要点
基药中可操作品种屈指可数
• • • • 可操作品种少 二三级市场基药联动,增加基药使用比例 选择品种 至关重要 心脑血管市场容量巨大
心脉隆注射液: 从基础到临床 吡拉西坦-----经典脑代谢改善药
1、康容/朗欧不仅全面改善脑代谢,还能降低颅内压 2、康容/朗欧更易到达脑内,起效更迅速
3、康容/朗欧有效作用时间更长
4、康容/朗欧更经济,患者更易接受
独家剂型 专利品质
康容/朗欧的特点
1、独家剂型,效果突出 2、双重功效,全面作用 3、安全无毒,便于反复大量使用 4、全科推广, 适用面广
历久弥新
3
经典用药
比利时UCB公司研制成功
新用途不断被发现
2
唯一没有争议的脑代谢改善药 国内上市
1
1963 1980 2003
专利新药 全国独家
1、全国独家:50ml:10g 100ml:20g 2、发明专利:获国家药品发明专利 专利保护20年 3、国药准字:H20030244 H20040085 H20073420 H20073419
3、环境温度适宜
4、选择管径较粗 的血管穿刺
静脉输注吡拉西坦注射液时,尽量选择管径较粗的血管穿刺 血管管径粗,输入体内药液扩散较快,减少了单位时间内药 物在局部的积聚,从而减少刺激,减轻疼痛。
吡拉西坦更易通过血脑屏障,达到病灶部位
化学结构式:
极性强 不易进脑组织 OH 吡拉西坦 奥拉西坦
康容/朗欧对比奥拉西坦
所致的颅内压增高
3、安全无毒,便于反复大量使用

静脉输注吡拉西坦局部致痛原因分析及护理

静脉输注吡拉西坦局部致痛原因分析及护理

静脉输注吡拉西坦局部致痛原因分析及护理背景吡拉西坦是一种用于镇痛和止吐的药物,经常被用于手术和治疗癌症等疾病的化疗过程。

它可以通过口服、注射或静脉输注等多种方式进行给药。

尽管吡拉西坦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但是有些患者在接受静脉输注吡拉西坦的过程中会出现局部疼痛的现象。

这种局部疼痛既影响了患者的自我感觉,也影响了吡拉西坦的药效。

因此,探究静脉输注吡拉西坦局部致痛的原因,对于提高吡拉西坦的疗效和减轻患者疼痛具有重要意义。

原因分析静脉输注吡拉西坦局部致痛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的原因有:药物的酸碱度药物的酸碱度与药物的极性有关。

吡拉西坦属于弱碱药,而人体的静脉为酸性环境。

当吡拉西坦静脉输注时,药物中的碱性组分会受到酸性环境的影响,这可能导致药物局部肿胀或刺激,产生疼痛感。

输液速度药物输注速度过快也是导致吡拉西坦局部致痛的一个重要原因。

输注速度过快会导致药物迅速扩散,药物浓度急剧升高,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局部刺激感,从而导致疼痛感。

药物的渗透压药物的渗透压对药物输液时的局部疼痛有重要影响。

如果输液渗透压大于血管壁,会导致药物的聚集和局部过载,使组织发生肿胀,从而导致疼痛。

药物逸出药物逸出是指吡拉西坦从静脉血管中逸出导致的局部刺激或疼痛。

药物逸出发生的原因可能包括静脉穿刺的技术操作不当、静脉的内径过小、注射部位的疼痛或硬结、注射过程中摇晃或压迫等。

护理措施1.缓慢注射医务人员在给患者注射吡拉西坦时应该缓慢注射,逐渐增加输液速度,避免药物浓度急剧升高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防止药物局部肿胀或刺激发生。

2.选用合适的静脉输注器材和药物载体医务人员应该选择合适的静脉输注器材和药物载体,确保输液渗透压不高于血管壁,药物能够均匀地输送到患者的体内,降低局部肿胀的发生,减轻患者疼痛。

3.针头插入后的角度医务人员在给患者进行静脉输注时,应该确保针头插入的角度正确,这不仅能够减少针头的损伤,还能够确保药物能够在正确的位置输送,减轻疼痛的发生。

吡拉西坦注射制剂说明书修订要求(2023年第53号公告)

吡拉西坦注射制剂说明书修订要求(2023年第53号公告)

吡拉西坦注射制剂说明书修订要求注:此次修订包括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吡拉西坦注射液、吡拉西坦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吡拉西坦。

一、【不良反应】应包含以下内容根据文献报道,安慰剂盲法对照临床试验和药物临床试验包括3000多例接受吡拉西坦的受试者(不论适应症、剂型、日剂量和人群特点)。

下表列出了临床试验及上市后使用经验中报告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发生率定义如下:非常常见(≥1/10),常见(≥1/100至<1/10),不常见(≥1/1000至<1/100),罕见(≥1/10000至<1/1000),非常罕见(<1/10000),未知(现有数据无法对发生频率进行估计,如上市后监测数据)。

血液和淋巴系统疾病:未知:出血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未知:过敏反应,超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精神疾病:常见:紧张不常见:抑郁未知:激动,焦虑,困惑,幻觉,失眠,兴奋,烦躁,精神障碍,易激惹,情绪不稳定神经系统疾病:常见:运动过度不常见:嗜睡未知:共济失调,平衡障碍,癫痫加重,头痛,头晕,麻木,抽搐,震颤,记忆减退,意识丧失,诱发癫痫发作,锥体外系症状耳及迷路类疾病:未知:眩晕血管及淋巴管类疾病:罕见:血栓性静脉炎(仅适用于可注射形式),低血压,潮红,静脉炎胃肠疾病:未知:腹痛,上腹部疼痛,腹泻,恶心,呕吐,口干,腹胀,腹部不适,便秘,胃部不适,反酸,胃灼热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未知:斑丘疹、荨麻疹、红斑疹等各种皮疹,瘙痒,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肿胀,局部皮肤反应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不常见:虚弱罕见:注射部位疼痛(仅适用于注射剂),发热未知:注射部位反应(肿胀、发红、瘙痒等),疼痛,畏寒,寒战,胸闷,乏力,水肿各类检查:常见:体重增加未知:血压升高,血压降低,转氨酶升高肝胆系统疾病:未知:肝功能异常,肝细胞损害心脏器官反应:未知:心悸,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其他:未知:呼吸困难,呼吸急促,视物模糊,食欲减退,厌食二、【禁忌】应包含以下内容:对本品任何成份过敏者禁用。

静滴20%吡拉西坦致局部疼痛的原因及预防

静滴20%吡拉西坦致局部疼痛的原因及预防
5 7 8—5 7 9 .
[ 4 ] 白凤 玲 , 田淑萍 , 郝会芳 . 血微量元 对d , J L 呼吸道反复感染 的影
响[ J ] . 中国妇幼保健 , 2 0 0 8 , 2 3 : 4 7 2 8 — 4 7 2 9 .
内在免疫功能紊乱和外在感染 两大类 。其 中内在免疫功能紊 乱又可 以分为免疫球 蛋 白缺 乏和微 量元 素缺 乏 , 两者 与 R R I
原 因分 析

三、 控制滴 速 2 0 % 吡拉 西 坦 静 滴 时 , 减 慢滴 速 (<2 0 滴/ 分钟 ) , 减少相 同时 间 内静 滴 的药量 , 较少 2 0 %吡 拉西 坦 对局部 组织的刺激 , 从 而减 少或消除病人的疼痛 。
四、 保 暖和热敷 热敷可增加静 脉输 液的成功率 , 血管 扩
临床肺 科 杂志
2 0 1 3年 1 月 第 1 8卷 第 1期
6 7
缓解期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人群 。免疫球蛋 白水平低下 尤以
I g A不 同程度缺乏 。 二、 铁锌钙含 量低 下影 响巨噬细胞 抑制趋 化作用 和吞 噬
的发生均呈负相关 关系 , 两者 之间呈 正性相关 。所 以临床治
学 习和思维 能力 。静滴 2 0 %. 吡拉 西坦 时 , 患 者会 出现 局部 疼痛症状 。
临 床 资 料
一 一
孟 凡 哲
作者单位 : 0 5 4 8 0 0 河北 清河 , 清河县人 民医院
患者疼痛感加剧 。
预 防措 施

合理选择 血管
有计 划的选 择血管 , 从 远端 到近端 , 减少针头损伤 , 尽量 使用 留置
误诊学杂志 , 2 0 0 7, 7 ( 1 2 ) : 2 7 7 2 . [ 2 ] 田雯 . 浅静脉 留置针致静脉炎 的原 因分析与预 防[ J ] . 中 国误诊

翻转针柄和热敷对吡拉西坦所致疼痛的效果观察

翻转针柄和热敷对吡拉西坦所致疼痛的效果观察
滑平整 , 提高 了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固定作用 , 防止术后复发。 3 . 4 T S T术 后 由于肛垫上 移 , 外 痔部分 明显 减小 , 尤其是 静脉动 曲张型外痔。对外痔部分肛缘 , 我们采用“ V” 形切 口, 切 口两端 于肛管缘相互靠拢 , 尽量 保 留肛管皮 桥宽度 , 钝性剥离 曲张静脉 团, 至齿状线 附近结 扎。切 口间皮桥下 曲张静脉 给予
(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1 2 — 2 4 )
翻转针柄和热敷对吡拉西坦所致疼痛的效果观察
李 敏
( 信阳市第二 中医院, 河南 信阳 4 6 4 0 0 0 )
吡拉西 坦适 用用于脑创 伤 、 脑动脉硬化 、 脑 血管疾病等所
致记忆 及思维功能减退 , 可 以对 抗 由物理 因素、 化学因素所 致 的脑功能损伤 , 临床中应用非常广泛。我科通 常使 用吡拉西坦
彻底剥离 、 切除 , 防止术后 水肿及 出血 。 外痔结扎时 , 尽量扎紧 ,
【 1 ] 姚礼庆 , 钟芸诗. 痔上黏膜 环形切 除钉合 术【 M 】 . 上海 : 上海科技教育
出版 社 , 2 0 0 9 : 5 9 .
使 皮桥皮肤 上移 , v形切 口外周 部分可 吸收线缝合 2  ̄ 3针 , 减 小创面 , 促进伤 1 : I 愈合 , 缩短愈合 时间 。因皮 桥皮肤 向伤 口移
注射液疼痛程度比较 例( %)
察过程 中无头痛和其他躯体疼痛干扰 , 意识清楚 、 反应清 晰的患
1 . 4 统计学 方法
异有显著性 。 2 结果
等级资料 采用秩 和检 验 , P < 0 . 0 5为差
住 院期间应用 吡拉西 坦氯化钠 注射液治疗 的脑血管疾病 患者 3 2 0例 , 年龄 4 8岁 ~ 8 6岁 , 平均年龄 6 9 . 1 岁。 皆为病情稳定 , 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吡拉西坦注射液注射局
部疼痛分析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吡拉西坦注射液注射部位疼痛原因分析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给药方法,通常在输入高渗性、刺激性、肿瘤化疗药物时均可能引起注射部位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因对疼痛耐受性不同而存在显着的个体化差异),严重者导致血栓性静脉炎。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在临床普遍反应会引起注射部位的疼痛,现将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归纳如下:
1.吡拉西坦的药理作用:
(1)吡拉西坦为脑代谢改善药,属于γ-氨基丁酸的环形衍生物。

有抗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所致的脑功能损伤的作用。

能促进脑内ATP,可促进乙酰胆碱合成并能增强神经兴奋的传导,具有促进脑内代谢作用。

对缺氧所致的逆行性健忘有改进作用。

可以增强记忆,提高学习能力。

吡拉西坦在体内基本不发生降解或生物转化,主要以原形药物从尿中排出。

高渗浓度的吡拉西坦可产生细胞-组织-血液-肾脏梯性脱水,从而降低颅内压。

(2)吡拉西坦注射剂的用法:用于改善脑代谢:一次4-8g,一日1次,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250ml后,静脉滴注;降颅内压:一次16-20g,于5-10分钟滴完,每6-8小时滴注1次,连续用药3-5日。

(3)我院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规格为20g:100ml,适应症为用于治疗因脑外伤所致的颅内压增高症。

用法:静脉滴注,一次16-20g,5-10分钟内滴完,每6-8小时滴注一次,连续用药3-5天。

若用于改善脑代谢,则可稀释,宜使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2.静脉输液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引起注射部位疼痛的原因为:
(1)药物浓度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的浓度与疼痛有关,药物浓度越高,可能对注射局部神经刺激越强,患者的疼痛感越强,我院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为20%,为高渗溶液,用药过程中偶尔出现局部疼痛亦属于正常现象。

(2)静脉穿刺时血管管径
静脉输注吡拉西坦注射液局部疼痛与选择血管管径粗细有关,由于刺激局部末梢血管,导致小血管痉挛等,越细越疼。

(3)输液滴速
血管内膜特别敏感,输注速度稍快时局部接触药物浓度过高,刺激也大。

所以吡拉西坦注射液的输注速度与疼痛成正比,滴速越快,疼痛感愈强。

(4)环境温度
输注吡拉西坦注射液时的局部疼痛与环境温度有关。

观察发现,当环境小于20度时,患者疼痛感强烈,可能是环境温度低,人体血管反射性收缩,血液循环变慢,输入体内药液扩散速度随之变慢而积聚局部,刺激感增强,从而使患者感觉疼痛加剧。

3.减轻疼痛的措施:
用于降低颅内压时减轻疼痛措施有:
(1)宜选择粗、直、静脉瓣少且弹性好的血管输液;
(2)局部热敷+翻转针柄法;
(3)辅助静注利多卡因局麻剂;
(4)使用止痛贴。

用于改善脑代谢时减轻静滴疼痛的措施有:
(1)减慢静脉输液速度;
(2)稀释药液,建议稀释液采用生理盐水,不主张用葡萄糖溶液稀释,可以包装瓶中注入50ml生理盐水。

即可将其浓度稀释至10%。

(3)同降低颅内压时的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