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 12减几3教案 冀教版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下册 12减几课件 冀教-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一年级数学下册 12减几课件 冀教-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让同学们认识长方形、正方 形、三角形、圆,体会长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2.培养同学们的动手操作、思考和探究能力, 并发展同学们的空间观念。
长方形
正 方


小朋友, 真能干!
长 方 形
三 角 形
有什么不同呢?
连一连:
三角形 圆
长方形
正方形
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图形?

1
2
1


1
1
( 4)个 ( 3)个 ( 2)个 (3)个
33
3 2 2 2
4
再见!
一年级数学下册 12减几课件 冀教-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12减几
教学目标
1.掌握12减几的计算方法,并正确 计算。 2.通过操作让同学们经历探索12减 几的计算过程。 3.培养同学们主动与他人交流的良 好习惯。
12-5= 7 12-11=1 12-4=8 12-6= 6 12-9= 3 12-8= 4
12条金鱼,红金鱼有8 条, 蓝金鱼有几条 ?
12条鱼
12条金鱼,右边有5
条, 左边有几条

12条鱼
12-4= 12-6=
12-7= 12-2=
12-4= 8
12-7= 5
12-6= 能正确计算其结果。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图形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51314减几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51314减几

13、14 减几教课目的 :1.联合问题情境,学习13、14 减几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计算 13、14 减几的减法。

3.愿意参加数学活动,能踊跃、主动地思虑并与同学进行沟通。

教课要点:联合问题情境,学习3、14 减几的计算方法。

教课难点:正确的计算 13、14 减几的减法。

教课过程:一、复习1.1l—6=12—6=11—9=12—4=12—7=12-9=2.14+2=7+4=5+7=16-2=11-4=12- 5=16-14=11—7=12—7=二、讲话导入师:同学们喜爱飞机吗?(喜爱)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飞机呢?生: xx 过时我见过。

生:机场见过。

师:今日老师就带你们去飞机场看飞机去。

同学们可要仔细察看,有很多问题等着你们发现。

三、新授1.教课减几。

(投影出示主题图)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机场里停着8 架飞机,空中飞着 5 架。

师:你能跟据这些条件,提出一个数学识题吗?生 1:本来有几架飞机 ?生 2:停着几架飞机生 3:飞走了几架飞机 ?师一一板书。

师:第一个问题谁能解决?,生: 5+8=13(架)师:第二个问题谁愿意来解决?生: 13—5。

师:你为何这样列式?生:由于一共有13 架飞机,飞走了 5 架,就剩下 8 架停在机场里。

师:本来用总数减去飞走的就剩下了停着的。

那 13—5 等于几呢 ?请你在小组中谈谈你的想法( 1)学生小组沟通议论。

(2)集体反应。

师:谁愿意谈谈你们小组议论的结果 ?小组 1:我们以为这样算比较简单,把13 分红 10 和 3,10—5=5,5+3=8。

师板书: 13—5=8。

小组 2:我们是这样算的,由于5+8=13,因此 13—5=8。

(鼓舞学生多谈谈自己的想法,只需说得对教师就应当赐予鼓舞。

)师:第 2 个问题我们也顺利解决了,此刻我们来看看第 3 个问题。

(全班齐读题目)师:用一个算式来表示,谁会 ?生: 13—8=5。

师:你是如何算出的 ?生:由于 5+8=13,因此 13—8=5。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12减几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12减几

---------------------------------------------------------------最新资料推荐------------------------------------------------------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12减几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12 减几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 14、15 页。

教学目标:1.在动手操作、试算的过程中,学习 12 减几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计算 12 减几的减法。

3.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不同算法,进一步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12 块积木,学生准备 20 根小棒。

教学方案: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一、创设情境 1、教师把 12 块积木乱放一起,让学生猜一猜有几块积木。

2 屡、师生共同数出是 12 块啤,然后说:ldquo; 躁这样放太乱,不容易看出洁是多少块,怎样摆放就能英一下就看出是 12块呢?义 rdquo;指名学生说诛出办法并摆好。

一摞 12 刹块,另一摞 2 块。

二、自银主学习 1.教师提出抱:ldquo;去掉 5 块旋,还剩几块?rdquo 蕉 ;的问题,师生列出算式瘸,鼓励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芭,算一算。

1 / 72、交流颇各自的算法。

教师要给学铀生充分交流不同摆法、算渝法的机会。

使学生了解 l 休 dquo;破十减 rdq 拯 uo;的计算方法。

桑 3.提出 ldquo;摆国一摆 ldquo;的问题紧,师生列出算式,让学生贩独立思考,计算。

最后交拒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三、棘尝试应用 1、出示教用材 14 页算一算的图,先铬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师生笺列出算式,再让学生试着糠计算。

2.交流学生洼的计算方法。

在给学生充横分表达不同算法的同时,糊形成 ldquo;想加算樊减法 rdquo;的计算责方法。

四、课堂练习宙 1、练一练第 1 题,先让遗学生说一说图意,再列式芍计算,然后交流自己是怎烩样想、怎样算的。

一年级数学下册 12减几教案 冀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 12减几教案 冀教版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
学生独立完成。
Hale Waihona Puke 1.完成练一练第1题教师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或思路。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看图,然后列出两个减法算式。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或思路。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可以用游戏的形式进行
4.完成练一练第4题
鼓励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水平。
教学内容:
教材14-15页
教学目标:
1.掌握12减几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2.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探索12减几的计算过程。
3.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的良好习惯,进一步体验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和算法多样化。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学生边操作边说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
兔博士有12块积木,它从中拿走了5块,请你用自己的学具把这个过程摆出来。并且说出你是怎样摆的。
要想求还剩下几块,怎样列式计算?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
赋予数学知识以生活内涵,注重引导学生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探究与体验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然后汇报自己的想法。
学生可能会有这些想法:
12-5=7 10-5=5 5+2=7
12-5=7 因为7+5=12 所以12-5=7
12-5=7 12-2=10 10-3=7
教师引导学生集体反馈汇报交流。教师适时进行板书:
12-3=9 12-4=8 12-5=7
12-6=6 12-7=5 12-8=4

2019最新整理-(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2减几 2

2019最新整理-(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2减几 2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怎样算的?
学生可能会说到:
⑴因为5+7=12,所以12-5=7。
⑵从10根中去掉5根还剩5根,5根加2根是7根。所以12-5=7。
⑶从12根中拿出5根,数一数还剩7根。所以12-5=7。
⑷从12根中拿出2根,还差3根,再从10根中拿出3根,还剩7根。所以12-5=7。
……
学生可能会说:
⑴因为3+9=12,所以12-3=9。
⑵10-3=7,7+2=9。
⑶12-2=1,10-1=9。
……
可鼓励用⑵、⑶两种方法计算的同学,试着用“想加算减”的方法算一算。
师:同学们请看练一练第1题。谁来说一说这两幅图分别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说清图意。
师:请同学们自己列式计算。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是否能正确理解图意。对于不理解图意的学生要个别指导。
师:请同学们根据图意,自己列出算式并计算。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计算情况。
师:谁来说一说这道题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然后自己计算并交流计算结果。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12减去9、8、7、……减去的数有什么规律?计算的结果有什么规律?
师:练一练第4题,我们进行2分钟的计时比赛,看谁算的又快又准确。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
1、教师把12块积木乱放一起,让学生猜一猜有几块积木。
2、师生共同数出是12块,然后说:“这样放太乱,不容易看出是多少块,怎样摆放就能一下就看出是12块呢?”指名学生说出办法并摆好。一摞12块,另一摞2块。
二、自主学习
1.教师提出:“去掉5块,还剩几块?”的问题,师生列出算式,鼓励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20以内的减法 12减几》优质课教案_5

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20以内的减法  12减几》优质课教案_5

《12减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83~84页。

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掌握12减几的计算方法。

2.初步掌握计算12减几的思维过程,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正确口算12减几。

3.养成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

重难点:掌握计算12减几的思维过程,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正确口算12减几。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投影仪、课件。

学生准备:12根小棒。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沟通联系让两名同学口答11减几的算式,答对了算式的蜡烛就会点燃,看哪名同学能把蜡烛都点亮?11-3= 11-5= 11-9= 11-4=11-8= 11-6= 11-7= 11-10=全体学生给回答正确的同学鼓掌。

活跃课堂气氛,让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出示画面,仔细观察。

说一说,从图中你获得了那些信息?原来有12块积木,小鸟搬走了5块,还剩几块?2、师:引导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要求学生自己拿出12根小棒代替积木,拿走5根,数一数还剩几根?3、列出算式:12-5=74、师: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呢?生:想加法做减法,因为5+7=12,所以12-5=7。

5、师:能不能用我们上节课学的破十法来计算12的减法呢?生:认真回忆上节课学过的破十法。

师:就让我们试一试吧:出示破十法课件,认真讲解,先把12分成2和10,用10减5得5,再用5加2得7。

6、巩固破十法的练习,让三名同学来前面黑板上书写具体的破十法,其他同学在数学本上练习,师一一检查指正。

不断强化破十法的关键之处就是分解出一个10来,用10做减法就很简单。

7、师:出示画片,如果搬走6块积木,还剩几块?生:12-6=6,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想加法做减法。

因为6+6=12,所以12-6=6。

还有的学生是摆小棒数出来的。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创新教案】:第三课时 12减几【新版】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创新教案】:第三课时   12减几【新版】

第三课时 12减几教学内容教材83~84页会用“相加算减”的方法计算12减几的减法教学提示学生已经学习用“破十减”方法计算11减几,在日常生活中对12减几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

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描述,体会用“相加算减”的方法计算12减几的思维方法,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分析问题、列出算式、并尝试计算12减几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会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12减几的减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初步体会加减法各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重点:熟练地口算12减几的减法。

难点:掌握12减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

学具准备: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知道鸳鸯吗?能说说它们的特点吗?它们都生活在哪里?生1:我知道鸳鸯生活在水里。

生2:我知道鸳鸯都是成双成对的在一起的。

生3:我知道公园的湖里有鸳鸯,鸳鸯是下蛋的。

......师:本节课我们就和鸳鸯一起来继续学习新知识。

(板书:12减几)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供情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求新知。

师:看来,大家对鸳鸯了解不少,我们教材第83页(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情景图)有一幅鸳鸯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

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生:一共有12只鸳鸯,水里有4只,岸上有几只看不出来。

师:求岸上有几只鸳鸯用“?”表示,这些信息我们用扩线图这样表示。

(师画扩线图)观察扩线图,一共有12只鸳鸯,水里有4只,怎样计算岸上有几只鸳鸯呢?请同学们自己列出算式并计算。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

请一名学生到前面板演:12-4)师:谁列得算式和这位同学的不一样?如果出现错误,进行指导。

师:谁愿意说说你打算怎样算。

(给学生充分时间交流,指着示意图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生1:从12只鸳鸯中去掉水里的4只,还剩8只,所以岸上有8只鸳鸯。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20以内的减法 12减几》研讨课教案_7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20以内的减法  12减几》研讨课教案_7

《20以内的减法》(12减几)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3、84 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分析问题、列出算式、并尝试计算12 减几的过程。

2、会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12 减几的减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初步体会加减法各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案:教学环节一、问题情境1、师生进行关于鸳鸯的谈话,引出教材中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中告诉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同学们,你知道鸳鸯吗?能说说它们的特点吗?它们都生活在哪里?学生中可能会出现以下说法:●我知道鸳鸯生活在水里。

●我知道鸳鸯都是成双成对的在一起。

●我知道公园的湖里有鸳鸯,鸳鸯是下蛋的。

2、提出“岸找出数学信息,师:看来,大家对鸳鸯了解不少。

上有几只鸳鸯”的提出问题,用括线图我们教材83 页有一幅鸳鸯图,请提问题,把情境图转表示题意,一方面复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

有哪些数学信化为括线图,然后练习加法,另一方面为息?让学生列出算式下一步计算减法,学生:一共有12 只鸳鸯,水里有4 只计算,全班交流。

“想加算减”的计只,岸上有几只看不出来。

算方法做准备。

师:求岸上有几只鸳鸯用“?” 表示,这些信息我们用括线图这样表示。

(师画括线图)师:我们观察括线图,一共有12 只鸳鸯,水里有4 只,怎样计算岸上有几只鸳鸯呢?请同学们自己列出算式并计算。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

请一名学生到前面板演:12-4=8师:谁列的算式和这位同学的不一样?如果出现错误,进行讨论指导。

二、自主学习1、提出“怎样计算岸上有几给学生提供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的?学生中可能会出现以下说法:●从12 只鸳鸯中去掉水里的4 只,还剩8 只,岸上有8 只鸳鸯。

●4 只加上8 只等于12 只,所以12 只减去4 只就等于8 只。

●因为4+8=12,所以12 减4 等于8。

●从10 只中减去4 只还剩6 只,6 只加2 只等于8 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边操作边说。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
兔博士有12块积木,它从中拿走了5块,请你用自己的学具把这个过程摆出来。并且说出你是怎样摆的。
要想求还剩下几块?怎样列式计算。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
赋予数学知识以生活内涵,注重引导学生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独立完成。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或思路。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看一幅图列出两个减法算式。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或思路。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可以用游戏的形式进行。
4.完成练一练第4题口算。
鼓励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水平以及语言表达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12-6=6 12-7=5 12-8=4
教师出示:第14页下面苹果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一共有12个苹果,筐外有3个,筐里有几个?)引导学生看懂图意然后列式计算。
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12-3=9
(把图中的“?”盖住)问:根据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解答?
汇报交流:并板书
9+3=12 3+9=12 12-9=3
教学反思
12减几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索12减几的计算过程。
2.掌握12减几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能力目标:提高计算能力和思考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的良好习惯,进一步体验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和算法多样化。
教学重点:
用“破十减”计算12减几。
通用教案
个性化教案
环节
学生说出图意列式计算,然后交流汇报,说出是怎样算的。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并根据学生汇报板书:12-5=7 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鼓励学生想加算减。
教师引导:
兔博士还可能拿走几块?怎样计算?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计算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集体反馈汇报交流。教师适时进行板书:
12-3=9 12-4=8 12-5=7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汇报自己的想法。
学生可能会有这些想法:
12-5=7 ,10-5=5 5+2=7
12-5=7,因为7+5=12 所以12-5=7
12-5=7,12-2=10 10-3=7
┇ ┇
学生先自己操作表达列式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学生说出图意列式计算,然后交流汇报,说出是怎样算的。
鼓励学生想加算减。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路,自己的想法去自己解决想要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出图意列出算式天在书上,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或解题思路。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填在书上然后汇报交流。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