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报告单
放射科CT报告单

放射科CT报告单患者信息:姓名:xxx 性别:xxx 年龄:xxx岁临床信息:患者主诉:xxx体征:xxx既往病史:xxx影像所见:1.头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脑组织密度均匀,脑室大小、形态正常,脑沟纹理自然。
颅骨结构完整,无明显骨质改变。
2.颈椎CT平扫:C1~C7椎体形态、密度正常,未见明显退变或骨质损伤。
蛛网膜囊肿:未见明显异常。
椎间盘:未见明显突出,未见明显骨赘形成。
3.胸部CT平扫:心脏大小、形态正常,心包腔未见明显积液。
两肺野内未见明显实变影、结节影或肿块样影。
支气管未见明显阻塞或狭窄。
胸壁未见明显异常。
4. 腹部CT平扫:肝脏大小正常,边缘规整,密度均匀,尚可见到多个囊性病变(右叶最大为约xcm),边界清晰,其中含有液态成分。
脾脏大小、形态正常,密度均匀,未见明显异常密度灶。
胰腺见到弥漫性增大,边界清晰,内部密度均匀,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
肾脏大小、形态正常,盂系统、输尿管未见明显异常。
肠道未见明显梗阻或积气。
腹腔内未见明显积液。
5.盆腔CT平扫:子宫大小、形态正常,光滑,子宫内膜厚度正常。
附件未见明显异常。
膀胱壁未见明显增厚。
直肠及乙状结肠未见明显异常。
6.骨盆CT平扫:髋关节未见明显异常,髋臼形态正常。
骶髂关节未见明显异常。
骨盆骨质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与建议:1.头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2.颈椎CT平扫显示椎体形态、密度正常,未见明显退变或骨质损伤。
3.胸部CT平扫所见无明显异常。
4.腹部CT平扫提示肝脏中多个囊性病变,脾脏、胰腺、肾脏等结构正常。
5.盆腔CT平扫所见无明显异常。
6.骨盆CT平扫无明显异常。
根据以上影像所见,综合临床信息,建议进一步检查或随访以明确诊断。
CT检查报告单

CT检查报告单标题:CT检查报告单引言概述:CT检查报告单是医院进行CT检查后生成的一份详细报告,其中包含了患者的个人信息、检查部位、检查结果等重要内容。
通过阅读CT检查报告单,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情况,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CT检查报告单的内容和意义。
一、患者信息1.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CT检查报告单的第一部分通常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准确诊断患者的病情。
1.2 临床病史在患者信息部分还会包含患者的临床病史,包括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
这些信息对医生判断病情发展和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1.3 临床诊断CT检查报告单还会包含医生对患者的临床诊断,这有助于医生在查看检查结果时有一个初步的判断。
二、检查部位2.1 检查部位的详细描述CT检查报告单会详细描述患者进行CT检查的部位,比如头部、胸部、腹部等。
这有助于医生在查看检查结果时明确检查的范围。
2.2 检查方式在检查部位部分还会说明患者进行CT检查的方式,比如平扫、增强扫描等。
不同的检查方式对于不同的病情有不同的诊断意义。
2.3 检查的目的CT检查报告单还会说明进行CT检查的目的,比如明确病变的范围、确定病变的性质等。
这有助于医生在查看检查结果时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诊断。
三、检查结果3.1 图像描述CT检查报告单会对CT图像进行详细的描述,包括病变的形态、密度、位置等。
这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病情。
3.2 诊断意见在检查结果部分还会包含医生的诊断意见,比如病变的性质、病情的发展趋势等。
这有助于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3.3 建议CT检查报告单还会包含医生的治疗建议,比如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
这有助于患者及时进行治疗。
四、报告解读4.1 专家解读有些CT检查报告单会有专家对检查结果进行解读,这有助于医生更深入地了解病情。
4.2 诊断意义报告解读部分还会说明检查结果的诊断意义,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肺部感染ct报告单

肺部感染ct报告单
检查项目:肺部CT扫描
检查结果:肺部感染
1. 一般情况:患者肺部CT扫描显示有肺部感染病变,表现为
较多的肺部炎症病灶。
2. 病灶特征:扫描发现多处散在分布的实变病灶,大小不一,边界模糊,密度增高,结构不规则。
3. 胸腔积液:部分扫描显示胸腔积液,提示病变部位可能存在炎症渗出。
4. 气管支气管异常:扫描显示气管、支气管壁增厚,轻度扩张,可能存在炎症反应。
5. 淋巴结异常:腺体显影显示腔隙周围多个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提示炎症反应的累及。
综合分析:肺部CT扫描结果显示患者存在肺部感染病灶,可
能为细菌性感染。
建议进一步检查细菌培养等相关实验,以确定病原微生物,并及时开始相应的治疗措施。
正常肺ct报告单怎么写

正常肺ct报告单怎么写
患者姓名:XXX 年龄:XX岁性别:X
检查日期:20XX年X月X日
检查方法:胸部CT扫描
检查结论:
1.肺部
①肺野通气良好,肺纹理清晰,未见明显实变影、结节影或胸膜增厚。
②肺实质密度均匀,未见斑片状或大片状不规则密度影。
2.纵隔
①纵隔大小形态正常,气管和支气管壁光滑,管腔通畅。
②纵隔内未见肿大的淋巴结和肿瘤影像。
结论:本次检查肺部CT表现正常。
注意事项:
1. CT检查需要平静呼吸,避免憋气和过度呼吸。
2. 如果您正在服用口服造影剂或注射剂,请告知医生并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提前停用。
CT检查报告单头颅

CT检查报告单头颅头颅CT检查报告患者信息:性别:男年龄:40岁检查日期:2024年1月1日临床症状:本次检查患者因头痛、眩晕和视力模糊等症状就诊。
过去没有类似的症状,无外伤史。
无明显的其他疾病史。
检查方法:头颅CT扫描,使用64层螺旋CT进行检查。
扫描方式为层厚5mm,间隔5mm。
检查结果:脑干和脑回正常,颅骨未见明显异常。
以下是具体的检查结果:1.头颅结构:-颅骨:未见明显异常,未发现颅内骨折线索。
-颅底:未见异常充盈缺损,基底池未见明显异常。
-窦道:未见明显异常,洞房副窦通畅。
2.脑部结构:-大脑半球:形态、密度均匀,对比剂未见明显强化或病变。
脑室大小和形态未见明显异常。
-小脑:大小、密度正常,未见明显异常。
-脑干:形态正常,未见明显异常。
-第四脑室:大小适中,形态正常。
-脑池:脑池通畅,未见明显异常。
3.血管影像:-颅内动脉:未见明显异常,脑血管通畅。
-颅内静脉:未见明显异常,静脉系统通畅。
-血管壁:未见明显钙化或脂肪沉积。
4.颅内软组织:-脑实质:未见明显强化或异常密度区域。
未见占位性病变。
-海马体:大小及形态正常,无异常信号。
诊断意见:1.头颅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排除颅内结构病变的可能性。
2.根据临床症状,可能是原发于头部其他部位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意见与建议:患者的症状可能与其他头部疾病有关,并非来自颅内结构异常。
建议进一步检查以下内容以明确诊断:-颈椎CT或MRI:排除颈椎相关病变,如椎动脉供血不足等。
-视力检查:排除眼部疾病导致的视力模糊。
-全面体检:排除慢性疾病、代谢紊乱或药物不良反应等其他可能。
注意事项:1.本次检查只对颅内结构进行了评估,未对其他头部病变进行检查。
2.仅依据CT图像进行诊断报告,最终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资料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评估。
XXX医院CT检查报告单模板

XX总医院
CT检查报告单
住院号------ 呼吸内科扫描日期2019年8月19日CT号94700
姓名XXX性别女年龄25岁病区--床号--
胸部平扫
扫描层厚10mm扫描层距10mm扫描层数15
影像所见
胸部平扫并与2011-8-17本院片比较,左肺上叶斑片
样密度增高影范围缩小;其它征象无明显改变。
影像诊断左肺上叶肺炎消散期改变
审核———影像医师
联系电话:0359-xxxxxxx报告日期:8/19/201910:56:46PM
下载后若要修改,可以选择“工具”/取消文档保护,密码123,修改完毕重新选择“工具”’/ 保护文档,限制项目为“填写窗体”,然后自行设置密码,修改为.dot格式后保存到Word
模板目录。
使用过程中使用Tab键切换需要填充的选项,无需在键盘和鼠标间来回往复选
择。
以下为未隐藏表格虚框和窗体底纹的状态,使用前请将红字及以后部分删除使用。
突发脑溢血ct报告单

突发脑溢血ct报告单
临床资料:
患者姓名:XXX
性别:XXX
年龄:XXX
住院号:XXX
检查日期:XXX
临床诊断:
脑溢血
检查部位及方法:
头颅CT平扫
检查结果:
1. 头颅CT平扫显示,大脑皮质灰质和白质密度均匀,脑室对称,无明显占位性病变。
2. 颅内可见占位病变,约XX mm×XX mm(长×宽),形态欠规则,边界模糊,密度不均匀,呈高密度灶。
3. 占位病变位于右侧XXX脑叶,周围可见脑水肿,局部脑沟增宽。
结论:
上述头颅CT表现符合右侧XXX脑溢血,需进一步评估病变类型、临床病情及可能的干预治疗方案。
备注:
请注意,此报告仅为影像学表现,最终诊断及治疗方案应结合临床病史、体征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CT检查报告单

CT检查报告单引言概述: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
CT检查报告单是医生根据CT图像结果所做的详细解读和分析,它提供了关于患者身体部位的结构、异常发现以及可能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本文将详细介绍CT检查报告单的内容和结构。
一、患者信息1.1 姓名和年龄1.2 性别和身高体重1.3 就诊日期和医生姓名二、扫描部位和技术参数2.1 扫描部位2.1.1 头部2.1.2 胸部2.1.3 腹部2.2 扫描方式2.2.1 螺旋CT2.2.2 多层次CT2.2.3 三维CT2.3 技术参数2.3.1 层厚和间隔2.3.2 扫描时间2.3.3 对比剂使用情况三、影像结果和结论3.1 影像所见3.1.1 结构异常3.1.2 病灶分布3.1.3 异常密度3.2 诊断和鉴别诊断3.2.1 主要诊断3.2.2 次要诊断3.2.3 鉴别诊断3.3 诊断依据和建议3.3.1 影像学特征3.3.2 临床症状和体征3.3.3 随访和治疗建议四、医生签名和报告日期4.1 医生签名4.2 报告日期4.3 报告机构和联系方式正文内容:一、患者信息1.1 姓名和年龄:CT检查报告单首先会标明患者的姓名和年龄,以确保报告单的准确性和唯一性。
1.2 性别和身高体重:性别和身高体重信息对于分析和解读CT图像结果非常重要,因为不同性别和体型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正常生理变化。
1.3 就诊日期和医生姓名:就诊日期和医生姓名是为了记录报告单的时间和负责解读和分析CT图像的医生。
二、扫描部位和技术参数2.1 扫描部位:CT检查可以针对不同的身体部位进行,常见的包括头部、胸部、腹部等。
报告单会明确指出扫描的具体部位。
2.1.1 头部:包括颅脑部位和颅面部位。
2.1.2 胸部:包括肺部、心脏、气管和食管等。
2.1.3 腹部:包括肝脏、胰腺、肾脏、脾脏、肠道等。
2.2 扫描方式:报告单会描述使用的扫描方式,常见的包括螺旋CT、多层次CT和三维C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