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的社会主义思想(内容)

合集下载

五四时期陈独秀政治思想转变的特征及原因分析

五四时期陈独秀政治思想转变的特征及原因分析

五四时期陈独秀政治思想转变的特征及原因分析【摘要】五四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发生了许多社会变革和政治思想的变化。

陈独秀作为当时的知名学者和政治人物,也经历了政治思想的转变。

本文将从五四时期陈独秀的政治思想特征和转变的原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五四时期,陈独秀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激进的民主思想和社会主义倾向。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中国社会的发展,陈独秀的政治思想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

其中的原因主要包括对西方思想的接触和思考、中国社会现实的变化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特征和原因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陈独秀在五四时期政治思想转变的过程和背景。

【关键词】五四时期、陈独秀、政治思想、转变、特征、原因分析、背景介绍、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事件之一,发生在1919年5月4日,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运动。

这一时期正值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思想解放的时刻,各种新思潮涌现,大量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观念,并呼吁改革革命。

陈独秀作为当时的知名知识分子和政治活动家,也受到了这场思想运动的影响,他的政治思想也发生了转变。

陈独秀在五四时期的政治思想特征和转变,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发生的。

在这个时期,陈独秀不断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开始接受西方先进的民主和社会主义思想,提倡宪政和社会变革。

与此他也开始质疑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主张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作用。

这种政治思想的转变,既反映了时代的潮流,也受到了个人经历和环境影响。

在接下来的将对陈独秀在五四时期的政治思想特征和转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2. 正文2.1 五四时期陈独秀的政治思想特征一、革命性思想。

陈独秀认为中国社会需要进行革命变革,推翻封建帝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面改革,以实现民主和现代化。

二、民主主义倾向。

陈独秀主张实行民主制度,提倡人民的参与和民主决策,反对专制统治,主张建立起民主的政治体制。

陈独秀思想汇报

陈独秀思想汇报

陈独秀思想汇报陈独秀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他的思想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下面是我对陈独秀思想的汇报。

陈独秀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民主革命思想、社会主义思想和文化思想。

首先,陈独秀的民主革命思想是他一生的主要思想之一。

他认为中国需要进行彻底的民主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实现民主政治。

他提倡“兴中学”、“兴民主”,主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为主体,联合其他进步阶级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

陈独秀积极投身于五四运动,发起和组织了一系列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制度的运动,为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奠定了基础。

其次,陈独秀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他担任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作期间逐渐形成的。

他研究马克思主义,学习苏联革命经验,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

他主张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取得无产阶级政权,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陈独秀还强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密切关系,提出要进行经济革命,实现农业、工业、商业等各个方面的现代化。

最后,陈独秀的文化思想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主张借鉴西方文化经验,进行文化的现代化改造。

他认为,文化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进行文化变革,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陈独秀还提倡科学精神和实用主义,主张尊重科学和技术知识,发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陈独秀的思想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指明了方向,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

他的民主革命思想为中国开创了新的政治局面,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他的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他的文化思想为中国的文化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总结起来,陈独秀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深刻而有力,对中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民主革命思想、社会主义思想和文化思想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陈独秀对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认识和反思

陈独秀对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认识和反思

陈独秀对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认识和反思黄公演(一)陈独秀对后期苏联的认识陈独秀晚年,认为斯大林模式的社会制度,不能被称为社会主义,他的认识的立足点在于这样的命题:“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他所说的民主,是有具体内容,不像一些人也整天高谈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但从来不将民主具体化,说说民主倒底有哪些内容。

陈独秀在《我的根本意见》第九条中说:“政治上的民主主义和经济上的社会主义,是相成而非相反的东西。

……即令各国所谓‘无产阶级革命’出现了,而没有民主制做官僚制之消毒素,也只是世界上出现了一些斯大林式的官僚政权,残暴、贪污、虚伪、欺骗、堕落,决不能创造甚么社会主义”。

在该文第八条中,他又说:“‘无产阶级民主’不是一个空洞名词,其具体内容也和资产阶级民主同样要求一切公民都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罢工之自由。

特别重要的是反对党派之自由,没有这些,议会和苏维埃同样一文不值”。

总之陈独秀将斯大林统治时期的苏联总结为:党内无派,党外无党,格别乌(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权力凌驾于国家正常的行政权力,凌驾于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是直接为斯大林个人御用工具,苏联不再是社会主义而是官僚专制政权,后期苏联若还被称为社会主义,那是糟蹋了社会主义。

不过这里应该提出,陈独秀在论述后期苏联不再是社会主义时,还牵涉到其他一些问题:(1)陈独秀认为斯大林专制制度是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政制的逻辑发展,是制度产生斯大林,不是斯大林产生专制制度。

因此要新估计布尔什维克的理论及其领袖之价值。

(2)陈独秀认为“所谓‘无产阶级独裁’,根本没有这样东西,即党的独裁,结果也只能是领袖独裁”。

这些话都合乎陈独秀的性格,表明他从来不马首是瞻、有主见。

这也说明为什么他总是走在历史前面,而不是被历史拖着走的角色。

这些话却被现时一些人所赞扬。

自苏联解体以后,世界上出现一股反十月革命反列宁和反“无产阶级专政”的暗流。

中国现在也不乏这些人,这些人中有的曾将斯大林主义的“社会主义”作为个人理想信念,已经下定决心为之奋斗终生,也打算作出个人最大的牺牲,甚至自己的生命。

试论陈独秀社会主义思想内容

试论陈独秀社会主义思想内容

试论陈独秀社会主义思想内容[摘要]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兴未艾的今天,其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

文章从陈独秀对社会主义的性质、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步骤、对社会主义的前途、特别是晚年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三个方面作了论述。

[关键词]陈独秀;社会主义思想;内容陈独秀社会主义思想是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早期探索,这其中,有经验,更有教训。

本文主要聚焦以下四个主要方面,试作论述,就教诸位。

一、陈独秀对社会主义性质的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性质是什么?1915年陈独秀早在《法兰西与近世文明》就谈到,所谓社会主义,是和人权论、生物进化论并列的三大近代文明特征之一。

“近世文明之发生也,欧罗巴旧社会之制度,破坏无馀,所存者私有财产耳。

此制虽传之自古,自竞争人权之说兴,机械资本之用广,其害遂演而日深:政治之不平等,一变而为社会之不平等;君主贵族之压制,一变而为资本家之压制,继政治革命而谋社会革命者,社会主义也”。

[1] 陈独秀紧紧抓住了“所存者私有财产耳”这一旧社会的根源,私有制成为关键词,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私有制。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其害日深,政治的不平等导致的压迫,贵族变为资本家,经济的悬殊导致的剥削,从而“继政治革命而谋社会革命”,这就是陈独秀眼中的最早的“社会主义”概念。

1920陈独秀发表了《谈政治》一文,这时的陈独秀就对社会主义的性质有了更深的认识。

“世界各国里面最不平最痛苦的事”,“就是少数游情的消费的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治、法律等机关,把多数勤苦的生产的劳动阶级压在资本势力底下,当做牛马机器还不如。

要扫除这种不平这种痛苦,只有被压迫的生产的劳动阶级自己造成新的强力,自己站在国家地位。

”[2] 这时的陈独秀眼里的社会主义就应该是,被压迫和剥削的劳动者团结起来,建立代表自己利益的政党,去推翻现有的不合理的社会,实现自己当家作主。

陈独秀

陈独秀

• 他认为缺乏抵抗意识及抵抗力薄弱是中国 “最深最大之病根。”要革除这个病根, 必须清除以下三种祸害: • 一是传统学说之害,“老尚雌退,儒崇礼 让,佛说空无。”二是君主专制之害,生 杀予夺唯一人是从,民德民志民气扫地而 尽。三是统一之害,“政权统一,则天下 同风,独夫民贼,益无忌惮。”
• 如何革除?他主张革命,提倡“直接行 动”。“公仆不良,主人有权利起来赶走 他们,不起来赶走他们,是人民自暴自弃, 失望灰心,更接行动”只能打倒旧的贪官 污吏,却无法防止新的贪官污吏产生。陈 独秀晚年对此也有所感悟。
• 陈独秀民主思想的演变分三个阶段, 分别以法兰西、苏俄、英美为样板。 他认为民主思想源于近世文明,乃 欧罗巴人之独有。
• 他认为 “欧罗巴之文明,其先 发主动者率为法兰西人,近世 文明之特征,厥有三事,一曰 人权说,一曰生物进化论,一 曰社会主义,是也。”
• 五四运动后,他的思想发生变化, 开始主张用苏俄式的民主取代法兰 西式的民主,即以大多数无产阶级 的专政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 • 而斯大林的独裁又使他吧目光转向 英美式民主。1940年,陈独秀提出 了比较完整的民主思想。
• 陈独秀的人民自治权思想主要是针对专制 主义和官僚政治而言: • 首先、自治权是人民自治权,是与官治相 对应的。对人民而言,官治是被动的,民 治则是主动的。 • 其次、人民自治权有不同的形式,主要包 括地方自治和同业联合自治。 • 第三、地方自治和同业联合自治必须从最 小范围的组织着手,也就是从最基层着手。
陈独秀的人权思想
• 陈独秀认为,人权观念源于西方近代的个 人主义。西方人是彻底的个人主义的民族。 西方文明,举一切伦理、道德、政治、法 律,社会和国家之目的,在于维护个人之 自由权利和幸福。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 宪章,国法不得剥夺之,此即人权。人权 是一切公民平等共享的权利,这就是个人 主义之精神。人是性灵、意志、权利之主 体,而自由则为个人之主体性的表现。

陈独秀的思想

陈独秀的思想

陈独秀:
/v_show/id_XMjYyMzEyNA%3D%3D.html
名言警句:
1: 民主不是哪一个阶级的概念,而是整个人类几百年斗争才实现的。无产阶级民主不是一个空洞名词, 其具体内容也和资产阶级民主同样要求一切公民都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罢工之自由。国家者, 保障人民之权利,谋益人民之幸福者也。不此之务,其国也存之无所荣、亡之无所惜。 2、西方人以法治为本位,以实利为本位,故以小人始,以君子终;中国人以感情为本位,以虚文为 本位,故全都以君子始,以小人终! 3、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 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正的文明,才是有生 命有价值的文明。
陈独秀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新文化运动领导人之一
陈独秀同志生于1879年,安徽省安庆市怀宁人,是二十 世纪初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同时和李大钊一 起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被人们称 为“南陈北李”。
简介: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 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字仲 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新 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 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15年9月15日,创办《新青年》杂 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曾当选 为中央局书记,中共第二、第三届中 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第五届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等。1922年11月5 日,中共代表参加共产国际大会,陈 独秀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1927 年7月12日,中共中央改组,陈独秀停 职。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被捕。 1942年5月27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 享年63岁。
重要事迹:
• 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1915年创办《新青 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 授。陈独秀和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在中国掀起轰轰烈烈 的新文化运动,推动新文学、新思想,推广白话文。他在 《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 和“科学”的口号,他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 暗”,掀起了一场批判封建礼教、提倡科学民主的新文化 运动。他把民主称为“德先生”,把科学叫做“赛先生”, 认定只有科学和民主才能救中国,在中国成了第一个举起 科学民主大旗的人,为中国20世纪初的思想解放运动做出 重要贡献!

陈独秀演示文稿

陈独秀演示文稿


创立中国共产党
•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 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陈独秀被缺席选为中央局书记。
与中共分道扬镳
• 1929年11月16日,陈独秀因在中东 路等问题上发表不同意见,被开除 党籍。后发表《告全党同志书》公 开信。陈独秀是少数经过30年代还 幸存下来的中共领袖之一,但对自 己所创建的政党已经不再能产生任 何影响。
转变原因
• 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政策暴露 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和欺 骗性 • 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
总结
• 尽管后期的陈独秀因后因右倾机会主义错 误,国民大革命的失败,蒋介石的野心得 逞,继而在1929年的中东路问题上发表不 同意见而被开除了党籍,并在1933年四月 ,被判有期徒刑13年。但是他早年接受传 播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发起具有具有巨大 思想启蒙意义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后 抛弃资产阶级民主观,转变为马克思主义 者,在实践中开创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
“让安徽人通达时 事,长点见识”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 创办并主编月刊《青年杂 志》 ,次年更名为《新青 年》。
五四运动之后陈独秀思想
• 认识到民主政治是具有阶级性的 • 明确赞同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观点 • 明确主张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创立中国共产党
• 1917年俄国十月革 命后,陈独秀和李大钊 等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 新青年杂志开始宣传社 会主义。 1920年8月,成立中 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8 月22日,俞秀松、罗亦 农等人在陈独秀家中成 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著 作 推 荐
谢谢
陈 独 秀 政 治 思 想 的 流 变
五 四 运 动 前 后
酒 旗 风 暖 少 年 狂

人物简介

晚年陈独秀的政治思想

晚年陈独秀的政治思想

晚年陈独秀的政治思想摘要:文章着眼于探讨1937年陈独秀出狱后晚年的思想。

当时他虽然生活困苦,疾病缠身,却能独立思考,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的深刻认识影响深远。

虽然他的思想在当时看来不合时宜,但却是后来不能绕过的话题,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文章将对其晚年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键字:陈独秀;晚年;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一、引言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和党的早期主要领导人。

但是在晚年,他被开除党籍,并且入狱。

1937年出狱以后,辗转了武汉、重庆之后,在江津的一个石墙院里孤独终老。

陈独秀晚年生活贫困艰苦:他政治上软禁,受到国民党的监控;经济和生活条件差,常常要依靠朋友;思想上是孤独的,他曾经说到“我已不隶属任何党派,不受任何人的命令指使,自作主张,自负责任。

将来谁是朋友,现在完全不知道。

我绝对不怕孤立。

”但是他仍不停的思考,他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以及民主的思想,至今影响深刻。

文章将详细探讨陈独秀晚年思想的内容、原因等等,并对其不足进行反思,以获得一些启示。

二、晚年陈独秀的思想内容文章探讨的陈独秀晚年的思想,在其书信中有所体现,比如《资本主义在中国》、《我们不要害怕资本主义》、《我的根本意见》等书信。

下面将根据书信的内容,对陈独秀的思想内容进行探讨,主要研究他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以及对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的思考。

(一)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陈独秀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陈独秀刚刚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主张去除私有制以克服西方资本主义的短处。

同时,他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带来的罪恶、“中国资产阶级幼稚的现状”以及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军阀混战,提出在国民革命成功后实行国家社会主义。

但是,国民革命没有成功,并且政权被资产阶级夺取,所以,他晚年主张走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他是从实然和应然两个层面去论证发展资本主义的必要性。

1、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初级的资本主义社会(实然层面)一个社会的经济,往往并存着各种不同的新旧成分,因此,要确定一个国家是哪一种社会,就要看它是哪一种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主政治之本义是指国家的政治由大多数人民来管理
上面的论断是陈独秀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最为本质精炼的概括。 那就是由大多数人民代表行使国家的统治权,这是与君主一人 统治和贵族少数人统治相对立的。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我们的 共产主义者,本是最彻底最忠诚的民主主义者。 陈独秀在这里把民主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思想有机的联系了起 来,超越了意识形态,超越了姓资姓社的限制,比较郑重的研 究了民主主义发展的历史。
陈独秀的社会主义思想
一、对社会主义性质的认识 二、对社会主义前途的认识 三、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
一、对社会主义性质的认识
1、初步认识 1915年,陈独秀在《法兰西与近世文明》一
书中就谈到,所谓社会主义,是和人权论、 生物进化论并列的三大近代文明特征之一。 社会主义就是消灭私有制。 陈独秀眼中最早社会主义的概念就是‚继政 治革命而谋社会革命‛。
b 、 社会主义不是平均主义 陈独秀经过观察和思考,认为平均 主义仅仅是一种理想,虽然可以理解,却 无法做到。既然社会主义 不是平均主义, 那社会主义应该是怎样的呢? 首先,社会主义是资本集中。 其次,社会主义财产公有。

3.唯物史观是区分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 理论基础 1922年,陈独秀在《马克思学说》一文中,系统的 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唯物史观,阶级斗 争和劳工专政。 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而不是空想,正 事因为它能以唯物史观的见解,说明资本主义的生 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制度所以成立所以发达所以崩坏。 社会主义性质应该是坚持阶级斗争,走马克思列宁 主义的道路,全世界劳动者团结起来,建立劳工专 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a、旧的经济组织的自然变化已指教我们:帝国主义那条路是不能再 向前走了。 b、人类社会组织之历史的进化,已指教我们,不能不走社会主义的 路了。 c、我们不要自己妄想现在没有比帝国主义更好的路可走,也不要妄 想除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路外,还有别的路可走。


d、我们固然要知道历史先生已经指教一条我们可走的路,但同时要 知道历史先生仅仅指导我们一条可走的路,并未曾造好一条现成的路给 我们去走。
2、深化认识 1920年,陈独秀发表了《谈政治》一文,这
时陈独秀对社会主义有了更深的认识。社会 主义就是,被压迫和剥削的劳动者团结起来, 建立代表自己利益的政党,去推翻现有的不 合理的社会,实现自己当家作主。
a 、 深入了解资本主义是认识社会主义的前提 通过分析,他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 式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优点是资本集中,能够把 全社会分散的资本集中起来,使家庭的农业手工 业进而成为大规模的机器工业,使得物质文明增 加到惊人的地步。而缺点是使资本主义在生产和 分配上都存在不可挽救的危机。(怎样理解?) 在指出优缺点之后,认为社会主义是可以 解决资本主义的弊端的。(如何解释?)
民主的真实内容

陈独秀认为,民主的真实内容是:法院以外的机关无捕人权, 无参政权不纳税,非一会通过政府无征税权,政府之反对党 有组织言论出版自由,工人有罢工权,农民有耕种土地权, 思想宗教自由。
这些都是大众民主的需要,是十三世纪以来以献血斗争七百 年,才得到今天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无产阶级民主政治与资 产阶级民主政治只是实施的范围广狭不同,并不是内容上另有 一套无产阶级民主。他还结合民主的发展史来说明,如果说民 主主义已经过了时,同时便可以说,政治和国家已经过了时。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社 会主义民主制度有哪些认 识和看法呢?
赵 建 波
潘 照
王 俊 丽
罗 敏
虽然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必然
的,但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是现成 的,需要我们去开荆棘,排除 障碍,主动促成社会主义代替 资本主义,更好的走社会主义 的道路。
三、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
陈独秀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是陈独秀晚
年社会主义思想领域一个重要的论点。陈独 秀在被开除党籍以后,走上了托派道路,然 而托派不久后就被国民党一锅端。这时陈独 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事业失败,身陷牢 狱。在经历这心情低谷的各种经历以后,陈 独秀重新审视自己的革命经历,愈发觉得在 党内应当发展民主的重要性,开始对社会主 义民主制度的合理性进行深思。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坚持了民主的普适性,只要人类社 会存在,就会有政治,就需要民主。
陈独秀用自己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 独特的民主论
1940年9月,陈独秀给好友的写信中,根据苏俄二十年来的经 验,深思熟虑了六七年,谈到了六条民主观念。 1942年在《再论世界大势》一文中,陈独秀更是用三四千字的 笔墨,用自己擅长研究文字学的方法画了一个人类进化史表, 围绕民主这一核心,提出了‚氏族社会民主制——古代社会—— 近代世界——未来世界也就是无产阶级民主制‛这一体系。 总之,陈独秀认为‚科学、近代民主制、社会主义,是近代人 类社会三大天才发明,至可宝贵‛,在今天仍有重要意义。
民主是对官僚制的抗毒素

陈独秀援引了列宁的这句论断,并结合对斯大林独 裁统治的分析,进一步说明了民主制度的重要性。 他告诫我们,没有民主制度作官僚制的消毒素,也 只是世界上出来一些斯大林式的官僚政权,残暴, 贪污,虚伪,腐化,堕落:决不能创造什么社会主 义,所谓‚无产阶级独裁‛,根本没有这样的东西, 即党的独裁结果只能是领袖独裁,任何独裁都和残 暴、蒙蔽、欺骗、贪污、腐败的官僚政治是分不开 的。
思考独秀对社会主义性质的分析是否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 家性质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二、对社会主义前途的认识

陈独秀不仅主张用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改造中国经济,而且提出了社会 主义是今后必走的路。 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



2、中国的革命形势决定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