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系统改造的方法(1)
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改造

施工嚣避距离短,建设工期短 ; 2 、斜并行人条件较方案一好 : 2 、井简逝离地质 }违 带.凰岩条 、并简装备安装、维护容易; 勾 3 件好 、水 文 地 质 条 件 好 : 4 井 筒 可装 备 提 升 设备 承担 辅 助 提 升 、 3 、通 风 线 路 短 , 并 筒 避 风 负压 小 :务 4 工业 广 场 供 电 线 路 、通 讯 线 路 5 、 、工 程 总 投 赍 较 多 场 外公 路 距 离 短 , 投 资 小 ; 5 、工 程 息 投 赍 较 少 1 井 筒 不 装 备 提 升 设 备 . 采 采 区 、井 筒 工 程 鬟 犬 . 施工 工 期 长 ; 、 l 辅助 遣 输 较 毋 难 ; 2 、井 筒 通风 线 路 祷,潦 风 照 力丈 、负压 2 、井 简施工按术水平要 求离.井 大: 筒施 工 速 度 慢 : 3 、井 篱 圈 岩 条 件 水 文地 质 条 件 差 ; 3 、并 祷 装 备 及 管 路 安 装相 对 困难 4 、并 下 岩 石 工 程 鼙 大
为 +8 1 6 m,井 筒倾 角9 。 ,垂深 2 5 3 .6 0 3 m,采 用 圆
形 断 面 布 置 ,净 直 径 5 5 , 净 断 面 2 . 5 2 表 .m 37 m ,
方 案 一
方 案二
l 井 简 短 , 井 筒 井 巷 工 程 髓 小 , { 井 髓 施 工 相 对 容 易 . 易于 维 护 i 、
介 绍潞新 二矿的通 风改 造为例 。
一
高产 能时超风 速 的问题 二 .方案 比较 ( ) 回风立 井方案 一
改造 的必要性
潞 安新 疆 煤 化 工 ( 团 )有 限公 司 二 矿现 生 产 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煤矿主通风机的优化改造

煤矿主通风机的优化改造煤矿作为煤炭生产的重要基地,通风系统的优化改造对于保障矿工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通风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其功能包括排除瓦斯和粉尘、调节矿井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矿井内气体的新鲜度等。
通风系统的主要设备之一是主通风机,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矿井内的通风效果。
对主通风机进行优化改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状分析目前大多数煤矿使用的主风机设备大多数是风量较小的离心风机和轴流风机。
这类风机设备结构简单,维护成本较低。
但是由于其效率较低、噪音较大、振动较明显、占地面积较大等问题,在提高通风效果、减少能源消耗、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在当前国家对煤矿通风系统的要求日益提高的情况下,这种风机已经不能满足通风系统的发展需要。
需要对主通风机进行优化改造,以适应现代煤矿通风系统的要求。
二、改造目标1. 提高风机的通风效率,保障矿井内的气体新鲜度和温湿度的稳定性。
2. 减少风机的能耗,降低通风系统的运行成本。
3. 减少风机的噪音和振动,改善工作环境,保障矿工的健康。
4. 减少风机的占地面积,节约资源,提高矿山的整体效益。
三、改造方案1. 优化风机叶轮结构,提高通风效率。
通过对风机叶轮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风机的风量和风压,从而提高通风效率。
2. 采用高效节能电机,减少风机的能耗。
选用高效节能型电机,降低风机的能耗,减少通风系统的运行成本。
3. 加装减震降噪设备,减少风机的噪音和振动。
通过加装减震降噪设备,减少风机的噪音和振动,改善工作环境,保障矿工的健康。
4. 改进风机结构,减少占地面积。
改进风机的结构设计,减少风机的占地面积,节约资源,提高矿山的整体效益。
四、改造效果预期1. 通风效果提高:经过改造优化后的主通风机,可以提高通风效率,保障矿井内的气体新鲜度和温湿度的稳定性。
五、改造实施1. 选用合适的风机设备并进行优化设计,确保风机的通风效率和节能性能。
2. 加装减震降噪设备,改善工作环境,保障矿工的健康。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山西天润煤化集团德通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单位:通防技术科编制人:杨震2018年9月16日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一、编制目的根据《山西天润煤化集团德通煤业有限公司通风系统变更初步设计》要求,待后期风井装备完成具备挂网运行条件后,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调整,为保证新旧通风系统切换时的安全,特制定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二、编制依据1、《山西天润煤化集团德通煤业有限公司通风系统变更初步设计》;2、临煤审发【2017】10号文,关于山西天润煤化集团德通煤业有限公司通风系统变更初步设计的批复;3、《煤矿安全规程》(2016);4、《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 AQ1028—2006。
三、风险辨识1、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贯彻不到位,参与人员未按照系统调整顺序进行系统调整,造成系统紊乱、风流短路、用风地点风量不足,造成窒息、中毒.防范措施:通风系统调整前,制定详细通风系统调整流程图,召开预备会,进行详细安排部署,将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传达至每个参与人员并签字确认。
2、通风设施施工不到位或施工质量较差,造成通风系统紊乱,局部地点风量不足。
防范措施:通风设施严格按设计施工,系统调整前要经通防技术科和安全监察科共同验收合格,方可进行通风系统调整。
3、系统调整过程中,仪器仪表不完好或操作不当,导致通风参数测定不准确,影响通风。
防范措施:各种仪器仪表不完好不得入井,现场使用仪器仪表时,必须再次检查完好性.4、系统调整过程中,现场警戒未设置或设置不到位,人员进入微风、无风区,造成窒息、中毒。
防范措施: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对可能存在微风、无风区域要设置警戒,悬挂“严禁入内”警戒牌,严禁人员进入。
四、组织机构为保证调整工作顺利进行,成立通风系统调整领导组.组长:孙毅(矿长)副组长:李云义(总工程师)魏庆阳(生产矿长) 徐衍超(通风矿长)孙玉宝(机电矿长)王荣年(安全矿长)成员:王志刚(通防副总)徐小波(机电副总)周成(安全副总)李建华(技术副总) 娄峰(生产副总)于刚(地测副总)阴法滨(通防技术科科长)武明刚(安全监察科科长)刘院(机电技术科科长)杜建廷(采掘技术科科长)高照全(地测技术科科长)孙兆军(调度室主任)巩金涧(监测监控队队长)张广勇(通防工区区长)设立井筒贯通与风机挂网运行指挥部,指挥部设在调度室。
通风系统优化方案

xxxxxx煤业有限公司2014年通风、抽放系统优化方案科长:分管领导:通风科2013-11-192014年通风系统优化方案为进一步完善通风系统,保证矿井通风系统完善、合理、稳定可靠,现根据我公司井下通风系统现状,特制定2014年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调整方案。
一、矿井通风基本情况矿井采用两翼对角抽出式和采区小风井独立进、回风相结合的通风系统。
进风井有三个,即主井、副井和12区进风井;回风井有三个,即11区、12区、14区回风井。
我公司为高瓦斯矿井。
11区回风井担负11采区上、下山及15采区开拓供风,12区回风井担负12采区供风,14区回风井担负14采区供风。
11区回风井安装FBCDZ№.18-2×110型主通风机两台,电机功率为2×110Kw;12区回风井安装FBCDZ№.16/2×55型主通风机两台,电机功率2×55Kw/台;14区回风井安装FBCDZ№.18-2×110型主通风机两台,电机功率分别为2×110Kw;每个风井两台主通风机,互为备用。
矿井等积孔2.85m2,通风难易程度为容易,总进风量为6258m3/min,矿井总回风量为6387m3/min,矿井有效风量为5810m3/min。
现11采区及14采区风量、负压不匹配。
二、系统优化的目的减小通风阻力、提高通风能力,力求通风系统简单可靠,提高矿井防灾、抗灾能力,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三、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一)部分采区通风负压大,其原因是:1、11区、12区、14区的主要进、回风巷部分段巷道喷浆层脱落、巷道底板隆起,造成巷道断面小、回风阻力大。
2、15采区未形成独立的通风系统,现15采区通风采取压入式通风,风机安设在11采区大煤仓向东35米处,增加了11采区的通风负担,使11采区通风负压偏大。
3、我公司属典型的“三软”煤层,工作面上下巷巷道受采动影响极易底鼓、变型。
(二)采区变电所未形成独立通风系统:1、15采区未形成独立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改造的方法07

划分“三带”的标准(指标)有三种:
①采空区漏风风速V V>0.9m/s为散热带; 0.9≥V≥0.02m/s为自燃带; ∨<0.02m/s为自窒息带。 ②采空区氧浓度(C)分布 认为C<8%为窒息带,C≥8%为自燃带 ③采空区遗煤温升速度
Ⅰ W Ⅱ Ⅲ
L1 L2
dt>1℃/d为自燃带
(4)开采自然发火严重的采区或通风系统(一进一回)的采空区,按漏风风速、 采空区氧气浓度、采空区遗煤温升速度和遗煤发生自燃 的可能性采空区可分为三带。 散热带:L1=5-20m,由于自由堆积,空隙漏风大,Q生<Q 散; 自燃带:L=20-70m,空隙、漏风小,Q生>Q散; 窒息(不自燃)带Ⅲ:漏风小,氧气浓度低。
1200 1200
2.6 20 12.0 4 0 0 2.66 20 4.02 0 0
1600
3.88 25 3.28 0 0
1600
3.76 25 2.28 0 0
2750
3.62 35 2.1 1
2760
3.88 35 2.09 2
2810
3.5 35 1.72 5 2.65
2800
2.0 30 1.41 3 1.83
自燃矿井的通风系统必须满足的条件:
(1)根据兖州矿务局经验,自燃矿井的主扇风压不得超过
1500Pa;
(2)开采自燃煤层的采区和回采工作面必须采用分区通风, 并保持足够的通风断面采区和回采工作面进、回风两端压 差不宜超过200Pa; (3)开采有自燃煤层的矿井中,风门、风窗等通风设施均应 按防灭火的要求正确地势位置,应避免增加采空区、煤柱 裂隙、火区的漏风压差,每种设施的压差不宜超过100Pa;
煤矿采区通风系统优化方案

煤矿通风系统优化方案通风防突办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九日1通风系统现状分析***煤矿此次通风系统改造时间紧迫、任务重,为保证矿井正常生产,对于矿井通风风量进行调整,同时为保证整体优化方案与局部整改措施的统一,必须以矿井阻力测定(详细内容见阻力测定报告)数据为基础,准确获取全矿井的总阻力。
1.1 矿井通风现状参数1.1.1 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方式采用分区抽出式通风,现有2个采区,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
矿井主要由***平硐、***平硐排水巷、一采区回风井、二采区回风井。
矿井主要通风机型号:一采区BDK54-6-№15-04型对旋轴流式通风机两套,功率55×2kw,额定风压:1470Pa,额定风量:2021.6m3/min,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一采区配风量2400 m3/min(见风量分配表),实测风量2673 m3/min;二采区:FBCDZ-6-№19型对旋轴流式通风机两套,功率185×2kw,额定风压:987-3737Pa,额定风量: 6300m3/min,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二采区配风量2580 m3/min(见风量分配表),实测风量2881 m3/min;矿井通风系统布置合理,所有工作面、采区均为独立通风,井下局部通风机采用FBDY№6.0/30型对旋风机,并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和风电、瓦斯电闭锁。
通风路线:矿井新鲜风流经***主平硐、8#排水巷分别进入一采区、二采区。
一采区新鲜风流经***主平硐分别进入两条支路后汇至***m水平7#联络巷:一条经一采区7#车场通风道(+***m水平7#联络巷)→一采区材料道→***m水平7#联络巷;一条经一采区石门皮带巷→7#石门皮带巷(中段)→+***m水平7#联络巷;+***m水平7#联络巷→7#主运输下山→***运输巷→***综采面→***回风巷→***上山→17121上山→17121回风巷→一采区回风石门、一采区总回风巷→风井→经一采区主通抽出地面;+1935m水平7#联络巷→7#材料下山→+1830m水平石门绕道→37122回风巷→27121上山→17121上山→17121回风巷→一采区回风石门、一采区总回风巷→风井→经一采区主通抽出地面;+1890m水平7#联络巷→7#主运输下山→由局部通风机压至37123开切眼(已停掘)→37123运输巷→37123上山→37122上山→37121上山→27121上山→17121上山→17121回风巷→一采区回风石门、一采区总回风巷→风井→经一采区主通抽出地面;+1890m水平7#联络巷→由局部通风机压至36123行人下山掘进工作面(另一局部通风机压至36123回风巷掘进工作面)→6#回风上山→17121上山→17121回风巷→一采区回风石门、一采区总回风巷→风井→经一采区主通抽出地面;+1890m水平7#联络巷→7#主运输下山→37123运输联络巷→37123下山→37122上山→27121上山→17121上山→17121回风巷→一采区回风石门→一采区回风石门→一采区总回风巷→风井→经一采区主通抽出地面;+1890m水平7#联络巷→7#材料道→一采区7#水仓→37123运输联络巷→37123上山→37122上山→27121上山→17121上山→17121回风巷→一采区回风石门→一采区回风石门→一采区总回风巷→风井→经一采区主通抽出地面;+1890m水平7#联络巷→一采区下部变电所→下部变电所回风下山→一采区上部变电所→16121下山→16121回风巷→一采区回风石门→一采区总回风巷→风井→经一采区主通抽出地面;二采区新鲜风流经***主平硐、二采区主大巷、二采区斜石门、二采区集中运输上山、二采区集中运输石门分别进入各支路;一条经+1870m水平运输石门→4#猴车道中部联络巷→4#猴车道→4#人行上山及4#材料上山→七一平峒→二采区风井→经二采区主通抽出地面;一条经6#运输下山→36211运输联络巷→36211行人上山→36211回风联络巷→26221轨道下山→26221回风巷→***回风石门→4#人行上山及4#材料上山→七一平峒→二采区风井→经二采区主通抽出地面;一条经6#运输下山→36211运输联络巷→36211运输巷→36211中部运煤下山→36211回风巷→36211回风联络巷→26221轨道下山→26221回风巷→***回风石门→4#人行上山及4#材料上山→七一平峒→二采区风井→经二采区主通抽出地面;一条经6#运输下山→36211运输联络巷→36211运输巷→36211综采工作面→36211回风巷→36211架子通道→36211回风联络巷→26221轨道下山→26221回风巷→***回风石门→4#人行上山及4#材料上山→七一平峒→二采区风井→经二采区主通抽出地面;一条经6#运输下山→36211运输联络巷→36211运输巷→36211综采工作面→36211中间巷→36211回风联络巷→26221轨道下山→26221回风巷→***回风石门→4#人行上山及4#材料上山→七一平峒→二采区风井→经二采区主通抽出地面;一条经6#运输下山→由局部通风机压至二采区6#主运输大巷掘进工作面(另一局部通风机压至6#排水巷掘进工作面)→二采区6#主运输大巷→36221上山→36221回风联络巷→26221轨道下山→26221回风巷→***回风石门→4#人行上山及4#材料上山→七一平峒→二采区风井→经二采区主通抽出地面;一条经6#运输下山→+1800m水平集中运输石门→+1800m水平5#联络巷→5#副水仓→5#轨道下山→***回风石门→4#人行上山及4#材料上山→七一平峒→二采区风井→经二采区主通抽出地面;一条经6#运输下山→+1800m水平集中运输石门→+1800m水平4#联络巷→4#猴车道→4#人行上山及4#材料上山→七一平峒→二采区风井→经二采区主通抽出地面;另一条经***回风石门→4#人行上山及4#材料上山→七一平峒、二采区风井→经二采区主通抽出地面。
青山煤矿+550水平通风系统改造设计方案

目录总说明 (1)第一章矿井概况 (3)一、矿井位置和交通 (3)二、采区位置和范围 (4)三、采区开采现状 (5)第二章采区地质特征 (6)一、矿井地层 (6)二、地质构造 (7)三、煤层特征 (7)四、矿山开采技术条件 (10)第三章采区通风系统改造设计方案 (14)一、回风路线的选择 (14)二、回风巷道层位的选择 (14)三、通风系统巷道布置 (14)四、巷道断面和支护 (15)五、组织施工 (15)第四章采区通风系统 (16)一、矿井通风系统 (16)二、采区通风系统 (16)三、矿井风量计算 (16)第五章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7)一、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 (17)二、杜绝引爆火源的措施 (18)三、防止瓦斯爆炸灾害扩大的措施 (19)四、防尘措施 (20)五、隔爆措施 (21)六、防治水、防排水措施 (25)七、顶板管理措施 (26)八、防止机电运输事故措施 (27)资兴市青山煤矿+550水平通风系统改造设计方案总说明青山煤矿+550水平南部是本矿原有煤炭资源的主采区,在开采三煤过程中,揭露此区域煤层厚度局部达4至5米,并在2010年至2011年期间开采了部分上分层煤,下分层还有1-2米煤层可开采利用。
如果布置壁式工作面进行正规化开采又比较困难。
为了加大原有巷道的利用率,充分开采本矿范围内的煤炭资源,本矿决定利用原有系统1500多米巷道(位于本矿矿井边界范围之内),在矿井南部布置巷采工作面进行复采残采。
由于矿井改造验收时,+550水平巷道并未形成完整的通风系统而未被利用。
为此对+550水平原有巷道加以改造,使整个南部巷道形成完整的通风系统,提出+550水平通风系统改造设计方案:1、从11轨道下山+580开门施工+580水平石门并与11回风下山贯通后,再施工+580水平三煤底板回风大巷;2、从+550水平南大巷开门施工三煤底板南回风上山与+580水平回风大巷贯通,形成+550水平南部完整的通风系统回路;3、将+550水平三煤回风巷一个大弯拉直,减少巷道运输环节和通风阻力;4、+510水平三煤南巷继续向南施工与+550水平风巷南翼下山贯通,形成+510与+550水平通风系统回路。
改造通风系统解决生产矿井风量不足

本 公 司 自 19 9 4年 3月 正 式 投 产 以来 ,生 产 系 统 进 行 了多 次 改 造 , 目前 主 采 水 平 已 由 一lO O m水 平转 入 一10 水 平 。 随 着 生 产 范 围 的 不 断 扩 大 , 8m 供风 距 离 显著 增 加 ,风 量 明显 不 能满 足 生 产 要 求 。
Jn 20 ue 02
改 造 通 风 系统 解 决 生产矿 井 风 量 不足
王 宜振 ,武 永胜 , 苏远 春
( 庄 市泉 兴 矿 业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 【东 枣 庄 2 7 1 ) 枣 l 】 7 5 2
[ 摘
要]
随着 生产范 围扩 大 ,供风距 离增加 ,风量 不能满足 生产 要求 。 为此 ,通过减 小 通风
2 3 增 大 电动 机功 率 ,改变 风机 转 速 .
2 3 1 方 案 确 定 ..
根据 生 产 需 要 全 矿 井 下 需 风 量 5 m / 。 考 虑 1 s
分 散 ,供 风距 离 1 0 0多 米 ,通 风 进 入 困 难 时 期 。 50 全公 司井 下通 风 网络 风 阻 R=0 5 N ・ 2 m ,等 积 .5 S /
风 量 的增 加 ,虽缓 解 了风 量 短缺 问题 ,但 仍制
约 着 公 司扩 大生 产 规模 战 略规 划 的 实施 。
工 作 面 ,9个 掘 进 工 作 面 ,5个 硐 室 ,都 实 行 独 立 通 风 。4个 采煤 工 作 面分 布 在 2个 水 平 的 3个 采 区
内 ,还 有 1 硐 室 在 一2 0 水 平 ,生 产 布 局 比较 个 3m
维普资讯
第 7卷 第 2期 ( 第4 总 9期 )
20 0 2年 6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工作面风流控制必须可靠。
(二)专用排瓦斯巷必须在工作面进回风巷道系统之外另外布置,并 编制专门设计和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严禁将工作面回风巷作为专 用排瓦斯巷管理。
(三)专用排瓦斯巷回风流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2.5%,风速不得低于 0.5m/s;专用排瓦斯巷进行巷道维修工作时,瓦斯浓度必须低于1.0%。
炮事故1起死亡5人;其它事故2起死亡11人;瓦
斯事故28起死亡208人,其中瓦斯爆炸事故11起
死亡105人,突出事故13起死亡78人,瓦斯窒息
事故4起死亡17人,瓦斯燃烧事故1起死亡8人。
《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
三、必须确保通风系统可靠,严禁无风、微风、循
环风冒险作业。
四、必须做到瓦斯抽采达标,防突措施到位,监控
稳定性:矿井通风系统某一局部出现变化致使各风道风 向变化可能性及风量变化的幅度。
两者关系:两者是不同的概念,矿井通风系统可靠,必 具备较高的稳定性;但矿井通风系统稳定不一定包含系 统可靠的所有内容。
要求:系统合理、设施完可好编辑、ppt风量充足、风流稳定、应 6 急及时。
1、系统合理 独立完整的通风系统,系统简单、稳定、可靠; 矿井生产水平和采区必须实行分区通风,采区进回风必 须贯穿整个采区; 严禁一条巷道一段为进风一段为回风; 高突矿井、易自燃煤层、低瓦斯煤层群和分层开采联合 布置的采区——采区专用回风巷; 严禁无风、微风、循环风和不符合规定的串联风; 注意专用排瓦斯巷的应用条件U + L等通风。
亡183人,每起事故分别死亡3.52人;火灾事故6起死亡12人,
每起事故分别死亡2人;其它事故293起死亡316人,每起事
故分别死亡1.08人。
可编辑ppt
2
在2008年—2012年期间,该省煤矿发生较大、重
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38起死亡258人。其中水
害事故4起死亡28人;顶板事故2起死亡6人;放
10
(八)专用排瓦斯巷禁止布置在易自燃煤层中。
可编辑ppt
8
专用回风巷
可编辑ppt
9
3 R2 2
2 R1 1
1
矿井通风网络
2
1 R1
R2 2
1
44 35 3
2
2
11
矿井通风优先并联,少用串联、角联。 并联网络:通风阻力小,相互影响小,调风容易。 角联网络23:风量、风向不稳定,甚至无风。
可编辑ppt
(四)专用排瓦斯巷及其辅助性巷道内不得进行生产作业和设置电气 设备。
(五)专用排瓦斯巷内必须使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并应当有防止产生 静电、摩擦和撞击火花的安全措施。
(六)专用排瓦斯巷必须贯穿整个工作面推进长度且不得留有盲巷。
(七)专用排瓦斯巷内必须安设甲烷传感器,甲烷传感器应当悬挂在 距专用排瓦斯巷回风口10—15m处,当甲烷浓度达到2.5%时,能发出 报警信号并切断工作面电源,工作面必须停止工作,进行处理。
可编辑ppt
7
第一百三十七条 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或等于20m3/min、进回 风巷道净断面8m2以上,经抽放瓦斯达到《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 的要求和增大风量已达到最高允许风速后,其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 仍不符合本规程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后, 可采用专用排瓦斯巷,专用排瓦斯巷的设置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顶板事故2499起死亡2723人,每起事故分别死亡1.09人;瓦
斯事故350起死亡985人,每起事故分别死亡2.814人;运输
事故569起死亡589人,每起事故分别死亡1.04人;机电事故
111起死亡114人,每起事故分别死亡1.03人;放炮事故118
起死亡131人,每起事故分别死亡1.11人;水害事故52起死
建立完整的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目前用 通风方法排除井下瓦斯、粉尘和热量。
4
可编辑ppt
研究表明,矿井通风系统 排除全矿井瓦斯量的80%~90%; 排除回采工作面瓦斯望的70%~80%; 排除装有抑尘装置回采工作面的粉少量的20%~30%; 排除深井回采作面热量的60%~70%。
在影响矿井安全的诸多因素中,瓦斯、高温和有自燃煤层的矿 井对矿井通风系统有不同的要求,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应有利于排 除矿井瓦斯、降低工作面的温度和防止煤炭自燃。
矿井通风系统改造的方法
可编辑ppt
1
国内某省煤矿事故统计
2001-2012年该省煤矿死亡人数5053人,事故998起。其中
顶板死亡人数 2723人,占53.9%;瓦斯死亡人数 985人, 19.5%;运输死亡人数 589人,占11.7%;水害死亡人数 183 人,占3.6%;放炮死亡人数 131 ,占2.6%;机电死亡人数 114 ,占2.3%;火灾死亡人数 12 ,占0.24%;其它死亡人 数 308人 ,占6.2%。
系统有效,瓦斯超限立即撤人,严禁违规作业。
可编辑ppt
3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矿井通风方 式、通风方法、通风设施和通概风述网络的总称。
矿井通风方式是指进风井(或平硐)和回风井(或平硐)的布置方 式,即中央式、对角式、区域式和混合式。 矿井通风方法是指产生通风动力的方法,有压入式,抽出式和 混合式。 矿井通风网络是指井下各风路按各种形式联接而成的网络。 通风设施是指井下引导、阻断、控制风流的设施。
5
可编辑ppt
矿井通风系统的要求
可靠性: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矿井通风系统能保证矿井、 采区、采掘工作面和各用风地点有足够风量供给的能力; 在正常生产条件打破的情况下,安全地恢复通风的能力; 在发生灾变情况下,控制风流流向、流量和抗灾减灾的 能力。
矿井通风系统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无角联通风等不合理 巷道;矿井通风风流稳定,风量满足生产需求,风速不 超限,气体浓度等符合要求;通风设施控风可靠,强度 满足要求;通风设备性能合格,管理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