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设计说明

办公设计说明
办公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学术交流中心空间设计

作为一个校内的学术交流中心设计个案,设计师在平面规划中自始至终遵循实用、功能需求和人性化管理充分结合的原则。在设计中,既结合学习、交流的需求和工作流程,科学合理的划分职能区域,也考虑学生与之间、职能区域之间的相互交流。

此个案在平面功能分布上,由于受到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限制,办公空间有限,多有隔断。无法通过传统设计手法,运用丰富大空间变化来体现标识性与视觉冲击力。在面积、进深受限的情况下,利用水平延伸、空间渗透、功能合用的设计手法。整个建筑的前端,是一个开敞的空间,以入门的接待台为界,把整个空间大致划分为接待客户区域和员工工作区域。接待区域以门厅为界,以西是洽谈区域,西边走廊的尽头设置一个男女卫生间,主要方便客户以及员工的日常使用。门厅靠东则是展示区域,以引导客户选择装饰风格、工艺以及材料。员工区域则将行政办公区与设计等相关业务部门划分开来,整个工作区域划分考虑到部门的功能要求,对人流进行了分流,同时使得各部门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合理利用空间,提高工作效率。

入口空间作为整个区域的前导空间在整个设计中显得严肃而严谨。,在建筑高度上明显受到了限制,前台的左右两侧也设计为开敞式。从而进一步达到尺度扩展效果。其主要功能用于接待客户与分流,在门厅空间的材料选择上,,材料的运用形式与功能尺度相匹配。采用金属、大理石材、仿古石砖,体现简约设计的分量感。展示区域紧邻着公司主要入口。由于是设计装饰公司,则运用的大量的面积去展示。多媒体展示空间配备了投影、视频、音响等功能。这是一个用于交流和展示的地方。整个展示空间是整个办公空间中很特殊的一部分空间,它的本身存在就具有多样的元素性,整个区域由普通展示区和多媒体展示区以及材料展示区组成,入口处采用一扇文化墙作为缓冲,多媒体展示空间地面有抬高处理,与中央的走廊风格开来,而顶棚的灯光带也与此呼应。内部空间颜色简单,营造一种先进化、未来感的氛围。材料展示区域的流线分布平行散开,使得客户们选择材料时更具有引导性。

会议室位于建筑的东北角,可容纳20人左右,是用于人数较多得讨论和会晤。会议室得设计以简单干练为主。两边的墙上均采用胡桃木贴面装饰,以方格的形式分割,采用简单的黑色与原木色,增添的了空间上的形式感,同时不乏时尚的元素。地面采用了整铺地毯,加上整个空间的暖色调,又为整个会议室添上一抹温馨。

员工工作区域采用的是开敞式的办公空间,设计部与市场部相连。办公桌以纵向平行形式逐次摆放开,很好的利用了空间资源。顶部和地面的设计采用了统一的设计手法,地面采用深灰色块毯,顶部用600*600铝扣板。办公空间没有墙、门阻隔,经理办、方案

部与员工工作区域之间采用玻璃移门,这样使得空间上更加通透为了满足相应得储藏空间,在墙面安放了简易的书柜,在满足实用的基础上,起到装饰的作用。资料室分别与方案室、员工办公区用玻璃移门隔开,作为开场办公的过度空间,资料室的感官是特别的,暗暗的空间、点点LED灯线,营造一种静谧的氛围。

本方案在整个办工空间的色调上为贴近现代中式风格,多采用米黄色、棕色、褐色等传统中式色彩、并辅以少量的黑色与绿色,在照明采光上力求干净明亮,公区尽量以冷色光为主为满足学习办公的需要,在合理运用天光的同时采用整体照明的筒灯与个别空间的栅格灯与反光灯槽相结合,形成快捷、明亮、舒适的学习交流空间,这也是学术交流中心设计的潜在要求所决定的。为了营造一个简洁时尚的办公氛围,决定采用以浅黄色为主调,配以少量的白色壁纸与深色大理石装饰,再以各种绿色植物起点缀作用,增加生机、活力。

在材料的运用上,多采用耐磨,经济实惠,环保的材质,如大理石,花岗岩,石膏板,铝扣板,地毯等。材料运用简洁,大方,经过精心设计,在满足各种办公需要的同时,又简洁,大方,美观,能充分体现出企业的形象与现代感。

在设计风格上,无论在空间划分,功能组合,材料运用,以及色彩搭配,顶部和灯光的设计上,都力求体现了现代,简洁,明了,同时在追求现代风格的同时穿插出一些复古经典的元素,使得整体的空间设计更加的多元化,即能满足办公需求,又能体现装饰的现代与美感。

初步设计说明

1.总说明 1.1 设计依据 1.1.1甲方提供的星星村改造工程项目设计任务委托书; 1.1.2 台州市建设用地规划要求〔台路规要字(2003)011号〕; 1.1.3台州市建设规划局文件——台建规[2003]360号《关于星星村改造详细规划 的批复》; 1.1.4甲方提供的地形图等原始资料; 1.1.5 当地自然气象和地质条件; 1.1.6 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规定。 1.2设计范围 设计范围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强弱电、通风专业的技术规划设计。本次设计不包括小区环境、建筑内部装修、燃气设计。 1.3 设计规模及性质 本项目位于台州市解放南路与二号路交汇区域,是台州椒江区城市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用地为12.08公顷,项目涵盖了原居民还建住宅、幼儿园及用于商业开发的商住楼等内容,结合邻近的山体、广场、住宅区、办公楼、酒店构成一个相对独立又与整个片区融为一体的城市新区。总建筑面积283738.61平方米,其中地下室面积50420.00平方米。地上6-18层,地下一层,多层建筑高度18.6米,小高层建筑高度35.8米,高层建筑高度55.4米。1.4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4.1 在设计中认真贯彻国家政策和相关的法令、法规; 1.4.2 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满足消防车道、防火分区要求, 采用自动喷淋系统和自动防排烟系统,提高安全和经济性; 1.4.3引入无障碍设计,在商场主要出入口及有电梯住宅一层 住户大堂入口处设有供残疾人使用的坡道。 1.4.4 以山为源、以人为本;星星村是“城中村”旧城改造项目,其 环境的市场价值在于相邻白云山的存在,以山为源是其特色和卖点,也是延续城市地域景观特色的重要手段。本设计尽可能多的表现山体和其自然景观,在社区开发中采用山色渗透的手法,为人们提供观山、亲山、近山、游山的机会和可能。 1.5 主要数据和技术经济 建筑总平面主要数据详见表1.5-1。 表1.5-1 主要数据和技术经济指标

06-高层住宅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 (一)项目概况 1、背景分析: 仁怀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游,大娄山脉西段北侧,背靠历史名城遵义,属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典型的山地地带,是黔北经济区与川南经济区的连接点,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战斗过的地方,是驰名中外的国酒茅台酒的故乡,2004年7月,被正式认定为“中国酒都”。 区位与环境分析: 本项目位于仁怀市城区的南部,市政府的东面,距市政府500米左右,处于仁怀市繁华地段,临近仁怀市主要干道——国酒南路,交通便利。 基地东北向毗邻仁怀市重点打造的楠竹林公园,环境优美。 现状分析: 本项目用地呈三角形形状,南宽北尖,西南边和东边紧邻城市道路,且已经修好,市政设施完善。西北侧为居住小区,西南侧道路对面为仁怀人民武装部,东面道路对面是坐山体,山脚下设有一个加油站,本方案设计会考虑足够的退让距离。本项目所处用地高差较大,南高北低,高差在十米左右,目前市政道路标高和南侧场地标高平齐,北侧用地呈低洼的坑坑。基地原用地现状南侧有部分居民区,已拆迁,北侧低洼地带为农田,而东侧的自然山体植被完好,是一道美丽的自然风景线,适宜居住。 (二)规划内容 1、设计依据: ·建设单位提供的底薪图与用地规划红线图; ·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及仁怀市地方规定。 2、设计构思: 根据对现状条件的分析可知:优越的城市地理区位,舒适的都市休闲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人文环境是本项目的区位优势,因此本方案充分发挥这个优势,以内敛空间和中心景观组团的概念作为思想主轴,贯始至终,精心营造一个与周边环境融合的物质空间,努力造成一个气韵贯通的高尚社区和精神家园。 3、规划原则: ⑴塑立“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使其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居住 生理需求,而且也要充分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精神需求,成为颇具活力和印象深刻的高尚社区。 ⑵“艺术地再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营造良好的小区自然 和人文景观,创造宜人居住的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能够充分融合,和谐统一。 ⑶“空间释放,资源共享”。力争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争取共 有空间,核心景观的有限释放。所以建筑形式以高层为主,力求“低密度,大楼距”。 ⑷户型设计上考虑本地的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注重朝向,明 厨、明卫、大厅中室、动静分区,力求提供现代生活创意。

小高层住宅小区项目建筑设计说明书

主要设计人员 设计总负责人 建筑 结构 给排水 电气 暖通

“小高层住宅小区”项目 建筑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设计 一、工程简介 本项目地属某市中心城区。用地北侧为规划道路,西面为通途大道。本地块地处闹市边缘,具有“闹中取静、都市花园”生活的天然优势。该项目用地的突出特点是毗邻市政府和市人民医院,区位优势显著,将要规划为一个高品质的居住小区。 二、主要设计依据。 1、主要规范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某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条例导则》 《某市中心城区住房建设规范》 2、甲方提供的设计要求及总体规划资料 3、规划部门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和规划设计要求。三、规划理念 本项目规划在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下提出“城市居住公园”规划理念———强调功能与环境并存。 1、因地制宜:根据地形特点和实际,充分利用水系等景观资源,在尽可能的保护好现有水系走势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小区路网和建筑空间布局尽可能贴近自然,采用灵活多变的自由式手法,做到因地制宜、富有特色。 2、利用地形:小区开发建设密切结合地形、巧妙利用地形,搞好竖向设计,避免大填大挖,降低工程造价,节省建设投资,创造具有欧法特色的小区环境和景观风貌。 3、以人为本:分析人们对物质、精神、生理、心理等的需求,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为目标,精心塑造生动和谐的开放空间和社区环境,强调人居环境与建筑的共存与融合、绿化空间与居民活动空间的有机融合,突出人们的参与感及富有人性的空间理念和重亲情的空间感受,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完善各项设施配套,为小区居民提供舒适、安全、洁净、怡人、高品质的花园式居住环境和居住空间,体现对人的关爱。 4、生态小区、城市公园:充分利用现有自然环境要素,建设与地形完美结合、特色鲜明的生态型绿色居住社区,突出“阳光、空气、绿色”的生态主题,将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穿插与渗透,形成层次分明、高低错落、富有特色的建筑景观和天际轮廓线,构筑“城市居住公园”这一主题的居住区空间形象。 四、交通设计 本方案交通组织本着“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地形实际和其它自然环境因素,力求保证自然环境风貌,减少建设工程量。

一般高层建筑总设计图纸说明中对钢筋的要求

总设计说明中对钢筋的要求 一、前言 1.钢材∶ 级为HPB235级钢筋,级为HRB335级钢筋,级为HRB400级钢筋;钢板及型钢均采用Q235钢。 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框架结构和斜撑构件(含梯段),其纵向受力钢筋(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应≥1.25; 且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应≤1.30,且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应≥9%。 2.焊条:E43xx用于HPB235级钢筋及Q235钢;E50xx用于HRB335,HRB400级钢筋。 二、钢筋的连接及锚固 1.除注明外所有连续梁上部通长纵筋应于跨中连接,下部通长纵筋应于支座处连接。 2.柱、梁、墙主筋优先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焊接接头面积率应≤50%。若采用搭接(d≤25mm),梁板及墙类构件搭接接头面积率宜≤25%,搭接长度≥1.2La;柱(暗柱)类构件搭接接头面积≤50%,搭接长度≥1.4La;所有钢筋La均须≥250mm,其中La为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所有接头均须按规范要求错开,机械连接或焊接接头间距须≥35d且≥500mm;搭接接头间距≥1.3倍搭接长度。柱(暗柱)钢筋接头最低点距柱端不宜小于柱截面长边尺寸,且宜在楼板面以上750mm处。

3.柱(暗柱)、梁的纵筋不应与箍筋、拉筋及预埋件等焊接。 4.除图上注明者外,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采用如下表∶ 三、钢筋砼结构工程 A、楼板: 1.单向板底筋的分布筋和单向板、双向板支座负筋的分布筋.除图中注明者外均为6@200。 2.双向板底筋:短向筋放在底层,长向筋放在短向筋之上。当板底与梁底平时,板底钢筋伸入梁内须弯折后置于梁下部第一排纵向钢筋之上。 3.对于配有双层钢筋网的板,均应设置10@1000X1000支撑筋。 4.短边跨度L≥4m的板,四角板底放置45°斜向筋(详下图二),且要求板跨中起拱L/400

高层建筑初步设计说明

目录 初步设计文字部分············································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第二章总平面设计说明 第三章建筑专业设计说明 第四章结构专业设计说明 第五章电气专业设计说明 第六章给排水专业设计说明 第七章空调通风专业设计说明 第八章消防设计说明 第九章节能设计说明 第十章环保设计说明初步设计图纸部分············································建筑专业 结构专业 电气专业 给排水专业 空调通风专业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扬州市规划局关于《扬州市W2单元【邗上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扬州市规划局关于本底宽规划用地地形图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6.建设单位对本项目的设计要求 7.国家省市相关设计规范标准 二、工程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1.本工程为高层办公、商业建筑,地上十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12862平方米。 2.设计范围: 按照设计合同确定的工程设计范围。涉及如下内容: 2.1 建筑设计 2.2 结构设计 2.3 电气设计 2.4 给排水设计 2.5 空调及通风设计 3.设计原则与标准: 本工程设计全面贯彻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严格执行各项有关设计规范和规程,尽力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结合国情与设计条件,因地制宜,精心设计,严把质量关,力求使本工程达到功能明确,平面合理,造型别致,使用方便,设备先进,经济合理。 第二章总平面设计说明 一、场地概述: 本工程规划地块位于扬州市邗上片区,北临兴城西路,南侧为居住小区,东西均为办公楼,规划用地4722平米(土地证面积),用地规整,周边交通便利。 二、总平面布置: 规划用地东西南边均为已建成的办公楼或者住宅小区,所以沿北面兴城西路展开建筑主要形象,沿基地东西两端设置出入口,进入本地块,北面根据规划要求,沿兴城西路退让,在退让范围内设置绿化,形成缓冲空间。根据本地块控规的退让要求,形成高层和多层建筑范围,并根据后期建筑使用功能布局要求,本建筑采用高层主楼及三层裙房的布局形式,在空间体块上形成对比,地块开放空间设置在临兴城西路,不但增加了城市空间的丰富性,也使得建筑和城市之间形成入口广场空间。缓解车流及人流对城市道路的压力。 三、交通布置: 沿基地东西两端设置出入口,进入本地块,车行道沿用地周边布局,形成环形道路,沿用地南面设置植草砖形式地面机动车停车位。 四、出入口布置: 建筑北侧为底层商业出入口,二、三层大空间商业出入口位于建筑北侧的东西两端,建筑南侧为办公出入口。 五、竖向设计: 本工程用地范围内场地较为平整,根据用地北侧道路标高及场地内现状用地标高组织道路、广场、停车场和建筑的竖向标高和排水设计,建筑室内外高差0.45米。

住宅建筑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书

一、项目概况 本工程位于唐河县星江路与拱文路交叉口的东北角,规划总用地13498.84平方米(约合20.25亩),周边配套设施齐全,交通便利。项目共分为三栋住宅楼,项目的实施对于改善本区环境品质、树立良好的区化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 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 1、建设方提供1:1000地形图。 2、建设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3、唐河县规划局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知。 4、唐河县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意见。 5、唐河县规划局规划定点图 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7、《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8、《住宅设计规范》、《住宅建筑规范》 9、《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三、规划设计 (一)区位分析 项目位于唐河县星江路与拱文路交叉口的东北角,,地块格局呈不规则形状,外部城市道路通畅,星江路作为唐河县城的一条重要南北向干道,其重要性日显突出,本地块是同时位于两条主干道的交叉口,未来拱文路的打通,势必带来这个区域的繁华,本项目的实施将给这一片区带来新的商机和亮点。 (二)规划定位 考虑到该项目在未来城市环境中位置重要,处于多维的景观视角焦点之上,两排建筑平行排列,产生了一个面向城市的开放空间,而居住

区主要入口在该地块的东北角位置设置,公寓入口在该地块的西南角位置设置。小区南侧为商业步行街和沿街景观,和城市景观共同塑造有节奏变化的景观效果。 (三)建设必要性 本项目区域位置优越,项目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室内外空间。创造优美的居住环境,和社会环境,良好的居住户型和高效率高效益的商业空间,以期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基地概述: 本项目用地呈不规则,中间一条居民区间路将地块一分为二,目前2#、3#楼已经落成。北侧1#楼现为空地。 规划要求及要点 退后红线要求: 高层退后西侧星江路道路红线10米,裙房退8米;北侧高层退用地边界线14米,裙房退用地边界线6米;东侧退用地边界线9米。南侧保证1#楼日照间距。 设计要点: 通过本地块建设塑造良好城市景观形象,形成城市景观亮点。带动城市建设,为城市的居住建筑形态提供新的探索。 总体布局 2)道路系统 结合地形特点与空间布局,以建筑为中心,小区内道路绕建筑环通为一个系统。同时在用地西侧和南侧与城市道路相临处设小区出入口,强调小区道路系统和道路及城市道路系统要有机衔接的前提下,为小区内部能够和谐又相对独立的进行管理和使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地块内依托小区出入口道路的布置,在小区内西侧、北侧为适应小汽车的日异增长布置生态停车位,以配合居住人员的使用。 四、建筑设计 (一)总图设计

1建筑初步设计总说明--内容资料

第一篇总说明 合肥工业学校、合肥经贸旅游学校三期工程 初步设计总说明 1.1 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1.1国家有关规范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BG50352-2005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6年版) 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4《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5《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5年版) 7《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8《合肥市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实施细则》 9《合肥市公共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实施细则》 10《合肥市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技术管理若干补充规定》(合建设[2011]30号) 11《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 12《建筑结构可靠度统一标准》(GB50068-2001) 13《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2006版) 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 1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1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合肥工业学校、合肥经贸旅游学校三期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2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2003 2009年版2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 50013—2006 2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 2014年版2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年版) 2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2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2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1)及局部修改条文(2011年版) 28《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 2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30《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7-2011)3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3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 3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 3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1.2工程设计有关文件 1 关于调整合肥工业职业教育项目的复函

商住楼消防设计说明

商住综合楼B、C 及地下车库建筑消防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位于祈福新邨西北部,地块呈三角形,东临景观大道和青怡居,西北部是祈福新邨外山地,南面为祈福新邨学校。 地块用地面积为50643平方米,总占地面积为:17568.3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287350平方米;建有四栋商住综合楼(上设八栋住宅塔楼)、三栋高层住宅楼、一层非机动车库、二层机动车库。拟报审的商住综合楼B、C地下一层设非机动车库;地下二层设通道与小区机动车库相连;地上各设有一层商业综合用房及二栋塔式住宅。 二、建筑消防设计说明 1. 设计依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 2. 设计指标——建筑面积、层数及建筑高度 商住综合楼B(塔楼型号为A1、A1aa,栋号为:3、4): 地下二层,地上32层,建筑高度为96.75米,设一层裙房,2栋32 层住宅塔楼;裙房与二层住宅间设一层不大于2.1米高管道设备层。总建筑面积:43895平方米;占地面积:2168平方米;其中首层商铺面积:1411平方米;

3号住宅塔楼(A1屋型): 地上总建筑面积:20673平方米;地下一层非机动车库及地下二层与地下机动车库通道共422平方米)。 4号住宅塔楼(A1aa屋型): 地上总建筑面积:20821平方米;地下一层非机动车库及地下二层与地下机动车库通道共422平方米)。 注:A1屋型与A1aa屋型标准层互为镜像关系。 商住综合楼C(塔楼型号为A2、A2aa,栋号为:5、6): 地下二层,地上32层,建筑高度为96.75米,设一层裙房,2栋32 层住宅塔楼;裙房与二层住宅间设一层不大于2.1米高管道设备层。总建筑面积:43859平方米;占地面积:2191平方米;其中首层商铺面积:1260平方米; 5号住宅塔楼: 地上总建筑面积:22032平方米;地下一层非机动车库及地下二层与地下机动车库通道共466平方米)。 6号住宅塔楼: 地上总建筑面积:20827平方米;地下一层非机动车库及地下二层与地下机动车库通道共534平方米)。 注:A2屋型与A2aa屋型标准层互为镜像关系。 地下二、三层机动车库: 共二层,层高3.4米,地下二层局部3.8~5米;总建筑面积:50791平方米。 3. 总平面设计

高层办公楼方案设计说明.

浙江大华股份有限公司高端制造产业基地项目 建筑设计专篇 一、设计依据 1、主管部门及业主提供文件: 建设工程设计招标文件 规划红线图、规划设计条件、政府批文电子文件; 杭州市规划局2011年10月18日批复的《建设项目规划条件》要求。 2、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 《民用建筑通则》(CBJ16-87-2001年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2001 年版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1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浙江大华股份有限公司高端制造产业基地项目,位于杭州市滨江区,地块东侧的主干道与江南大道相连,北侧为次干路伊甸园路,西侧为共联路。总用地面

积16704平方米,容积率不超过2.8,绿地率不少于20%,建筑密度控制在20%-30%。地上建筑面积约为46000平方米。用途为科研、办公楼。三、总体设计理念 总体设计思路 通过对基地周边环境的仔细分析后,我们发现如何将本案与所处的滨江新城的时代特质相结合,形成一个以人为本的、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符合时代特征并且适度超前的办公楼,是本方案的设计宗旨。 在保持自身建筑风格的同时,反映出时代特征和企业特质。根据所处的环境特征,合理布置,最大可能满足建筑内部使用需求结构功能是可变性和合理性。 设计构思 通过对基地环境及城市肌理的仔细分析,该项目应该是一个能反映杭城新核心风貌,拥有和谐生态的办公环境,同时又具有时代特征的地标性的综合楼建筑。 四、总平面设计 1、建筑布局 考虑到基地现状和建筑的功能布局要求,主楼建筑设计成了两栋塔式高层,底部通过裙房相互连接。在整体布局上,形成一个高低错落,遥相呼应的城市空间,并且在空间组合的基础上,合理地将各方向的人流组织起来,在整个区域大环境以及地块小环境中都能合理地将地块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2、入口及交通流线设计 该方案主入口位于地块西北侧的伊甸园路,结合1000多平方米入口广场,将企业办公大楼的大气呈现出来。次入口在西南侧的共联路上,一进场地即见一个绿化广场,环境优美,穿过广场便是建筑出入口。两个地块出入口附近均设有

高层住宅楼毕业设计说明书

高层住宅楼毕业设 计说明书 1

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生姓名: 徐文欢 土木工程 专业 : 学号 : 指导教师陈永峰 建工系 所属系(部) : 二〇一三年六月 有些设计有横道图,网络图,施工图和结构图 需要完整版: 加微信:jingxiu

文档仅供参考 QQ: 电话: 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 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毕业设计题目 小店区水工花园2#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 二、毕业设计提供的原始数据资料 建筑地点:小店区水工大道 总建筑面积为10851㎡ 建筑层数:26层(地下1层),总高度75.85m 设计内容:住宅用房 设计使用年限:3类(50年) 抗震设防烈度:7度 建筑耐火等级:一级屋面防水等级:Ⅱ级 结构类型:剪力墙 工期:计划 5月11日开工, 1月15日施工完成。 根据业主提供的施工现场水源情况及临时用水要求,决定现场临时用水取自煤山路东侧甲方提供的给水主管,铺设管路长160m,选用管径 II

DN40钢管,整趟线路埋地敷设,埋地深度 1.2m,过路段需加设套管保护。 三、毕业设计应完成主要内容: 1、毕业设计说明书: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施工的技术经济特点,国家的建设方针政策和法规,业主的计划与要求,对耗用的大量人力、资金、材料、机械、和施工方法等进行合理的安排,协调各种关系,使之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得以实现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施工,以期在整个工程施工上达到最优效果。 其基本内容包括如下: (1).工程概况及特点分析 (2).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 (3).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4).施工进度计划 (5).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 (6).施工总平面图 (7).技术措施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毕业设计图纸: (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建筑平面图上已建和拟建的地上和地下一切建筑物,构筑物和管线的位置。 III

上海住宅小区设计总说明范例

设计总说明 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1、上海市闵行区计划委员会,闵计基审发246号《关于对梦景苑商品住 宅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2、上海市闵行区规划管理局,闵规(2001)1042号,《关于核发 乾泰房地产有限公司新建梦景苑商品住宅工程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通知》。 3、上海市房屋土地测绘中心《梦景苑商品住宅房屋土地测绘技术报告书》。 4、建设用地范围地形图。 5、上海市乾泰房地产有限公司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6、批准的《上海市梦景苑商品住宅》建筑设计方案。 二、基地概述及环境条件 梦景苑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梅陇镇张慕村,北邻罗秀路,南侧为淀浦河滨河绿化带,西至莲花路,地块位置区域优势明显、环境条件优越。 三、工程规模及设计范围 梦景苑商品住宅组团用地1.9917公顷,总建筑面积4.6587万平方米,由六栋高层住宅,底层沿街商业店铺,社区活动中心,地下车库,半地下自行车库及配套公建组成。其设计内容包括上述各栋的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煤气、电气、弱电及总图专业设计。四、设计原则 1、符合国家和上海市指定的有关规范、规定和标准。 2、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营造一个功能合理、环境优美、舒适安全的宜人人居环境,表达“人:诗意居住”的理念。3、引入“生态建筑”的设计手法,通过总体布局和建筑单体的技术处理,使组团建筑对自然界的阳光、风、绿化等具备更强的亲切力,响应“绿色和环境”新潮流的呼唤。 4、组团内道路系统骨架清楚,顺畅通达,减少人车相互干扰,必须保证交通安全并满足消防救护要求;停车场地地面地下相结合。 5、住宅设计要以满足居住生活行为为依据,做到明厅、明卧、明厨、明卫,套型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适应性,满足多层次的面积标准和性能标准。 建筑设计 一、设计依据 1、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5、汽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J67-84。 6、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DBJ08-7-96。 7、住宅建筑设计标准DBJ08-20-94。 8、甲方提供的1:500红线图及测量图。 二、总平面设计 1、总评面布局 总平面设计以中心绿化为轴心,环绕布置六栋高层住宅建筑,形成组团格局。将绿化用地、道路系统、建筑与建筑间距有机地构成生态系统;使阳光、空气、绿化、建筑、和谐共生,并通过4、5、6号楼的开口与淀浦河滨河绿化带形成了开阔的视觉通道,争取了更多的沿绿带建筑立面。 2、道路与交通

建筑设计说明详细

建筑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莱芜市规划局批准的规划总图和规划方案。 2、莱芜金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认可的《金地凯旋城四期设计方案》 3、莱芜金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金地凯旋城四期地形图》 4、本工程依据的主要设计规范: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住宅建筑设计标准》DBJ14-S1-2000 3)《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4)《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5)《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 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 7)《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 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9)《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10)《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11)《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1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程》JGJ50-2001 13)《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 J255-2003 14)《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7-2006 15)《外墙保温工程技术规范》JGJ144-2004 J408-2005 二、工程概况:

1、程为莱芜金地凯旋城住宅小区四期项目。项目用地位于莱芜市区,北接育才路,西临文化路,南临汶源大街,东侧与金地凯旋城三期项目相连。场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势较平缓。本工程包含10栋住宅楼及两个地下车库共12个子项。 2、住宅部分:1)住宅部分包含E1~E5#,C区C1#、C7#、C11#、C14#、C15#十栋。其中E1~E4#及C1#、C7#楼为地上18层,地下两层。属于二类高层住宅楼,耐火等级为I级;C15#及E5#地上分别为11层和12层,地下分别为一层和两层。属于二类高层仿宋楼,耐火等级为II级;C11#、C14#楼为地上7层,地下一层,属于多层住宅楼,耐火等级为II级。 2)每栋住宅楼均设置二~三个单元,每单元均设置为一梯两户。地上18层的高层住宅每单元均设置两部电梯,其中一部为消防电梯。地上11层的住宅楼每单元设置一部普通电梯;地上12层的住宅楼每单元设置一部消防电梯兼客梯。地上7层的多层住宅每单元均设置一部客梯。高层住宅的楼梯间均通到屋面,并在屋面连通。 3)住宅楼一至顶层使用功能为住宅,地下两层的主要功能为住宅配套储藏室。 4)高层住宅楼的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基础均为筏板基础;层住宅楼的结构形式为异形柱结构,基础为独立柱基础。 3、车库部分1)1#车库(1)地下车库停车数量489辆,为大型汽车库,防火分类为I类汽车库(2)地下车库共分6个防火分区,每个分区均有一部直通室外的楼梯(3)地下车库共设有3个车道出入口,

高层公寓楼方案设计说明全解

.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第二章建筑设计说明 第三章消防设计说明 第四章结构设计说明 第五章给排水设计说明 第六章电气设计说明 第七章暖通设计说明 第八章环保设计说明 第九章节能设计说明 第十章可再生能源说明 第十一章建筑无障碍设计说明 第十二章体育设施 第十三章人防设计说明

.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概况 1.1.1本项目位于岳阳市。本案西临南湖大道,南接巴陵中路,北侧为金冠大厦,东面为中湘市场。北面不远处为岳阳市火车站。基地周边配套齐全,商业氛围浓厚,交通便利。项目用地面积约为:14185㎡ 1.1.2场地形状为不规则的四边形,南北向最长处约为110米,东西向最长处宽约135米,场地较平整,标高在35.50左右。 1.1.3整个项目用地面积约为14185㎡。其中已建一栋4层的商业和一栋9层的酒店建筑。周边临城市道路,交通便利。 1.1.4本项目用地性质为商业用地,拟建一栋25层的综合楼。 1、2方案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任务书及用地批文 2)甲方提供的用地红线 3)国家颁布的有关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和标准 4)国家有关建筑、结构、水、电气设计的规范的规定 5)地震资料,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6)气象条件:岳阳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岳阳市气象局总结本地区有关气象资料如下: 年极端最高气温:39.3℃极端最低气温:-11.8℃ 年平均最高气温:20.8 ℃年平均最低气温:14℃ 年平均温度:17℃年平均大气压:1009.6MP 年平均相对湿度79% 年平均降雨量:1283.3MM 最大积雪厚度:33MM 年平均风速:2.8M/S(最大风速28M/S) 冬季主导风向:北东风、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 7)水文资料 根据岳阳市城陵矶水文站提供资料为准(黄海高程) 城陵矶最高洪水值:36.42M 城陵矶最低枯水值:19.08M 1.3总指标及经济技术指标: 1) 规划净用地面积:14185M2 总建筑面积为69721.76M2 2) 计容总建筑面积:63628.76M2(已建34526.16㎡) 计容建筑面积(新建洞庭大厦主楼)29102.6㎡ 其中商业计容建筑面积为:5941.14㎡ 公寓计容建筑面积为:23034.1㎡ 物业管理用房建筑面积为:91.86㎡ 消防控制室建筑面积为:35.5㎡ 3地下建筑面积(不计容部分) 6075.8M2 4)容积率4.49 5)绿地率3.6% 6)小汽车停车泊位数:451台 (其中地上停车位数为:220台) (地下停车位数为:231台)

最新小高层住宅建筑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1经建设审批单位及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本工程总平面规划及建筑单体设计方 案图。 1.2甲方提供的工程设计委托书及设计要求。 1.3我院与甲方签定的设计合同。 1.4甲方提供的地质勘探报告。 1.5各专业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 1.6主要采用的现行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规程和规定。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17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1.7采用的标准图集为国标和省标(12系列标准图集)。 二、工程概况 2.1建设单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2工程名称:*****************住宅楼。 2.3建设地点:*************。 2.4建筑功能:住宅楼。地下一层与地上一层为储藏室,其余各层均为住宅。 2.5本工程基底面积:********m2;总建筑面积:*********m2 其中地上部分建筑面积*******m2;地下建筑面积为******m2 2.6建筑层数、高度:地下一层,地上10+1层, 消防建筑高度*****m(室内地面到屋面面层,面层按0.3m考虑);

规划建筑高度为*****m(室外地坪到女儿墙) 2.7建筑结构形式:剪力墙结构。 2.8抗震设防烈度:7度。 2.9建筑分类:二类高层住宅。 2.10建筑耐火等级:一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一级。 2.11地下室防水等级:一级。 2.12工程项目等级:一级。 三、设计标高 3.1 12#住宅楼正负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m。 3.2本图建筑内地、楼面标高为建筑完成面标高,屋面标高为结构面标高。 3.3本施工图所注尺寸标高以米为单位,其余均以毫米为单位。 四、墙体工程: 4.1墙体的基础部分详见结施图。 4.2承重钢筋混凝土墙体具体见结施,非承重砌体墙详建施图。正负0.000以下,外墙为抗渗等级P6的自防水钢筋混凝土墙、内填充墙为MU7.5混凝土空心砌块(M 5.0水泥砂浆砌筑)。正负0.000以上,除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外,其余墙体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4.3填充墙及内隔墙的节点构造、技术要求等参照12J3-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4.4需做基础的隔墙除另有要求外,均随混凝土垫层做元宝基础,上底面宽500mm,下底面宽300mm,高300mm;位于楼层的隔墙可直接安装于结构梁板面上。 4.5墙身防潮层:在室内地坪下约60处做20厚1:2水泥砂浆内加3~5%防水剂的墙身防潮(在此标高为钢筋混凝土构造或下为砌石构造时可不做),室内地坪标高变化处防潮层应重叠搭接,并在高低差埋土一侧的墙身做20厚1:2水泥砂浆防潮层,如埋土一侧为室外,还应刷1.5厚聚氨酯防水涂料或其他防潮涂料。 4.6墙体留洞及封堵 4.6.1钢筋混凝土墙上的留洞见结施和设备图。 4.6.2砌筑墙预留洞见建施和设备图;砌筑墙体预留洞过梁见结施说明。施工时与各专业设备配合并按相应构造施工。

高层住宅小区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体规划设计 一、设计依据 甲方提供的地形图及其他文件。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16版)GB50180-93 《城市居住地区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DGJ 08-55-2006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 《六盘水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2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2014 住宅设计规范及有关国家其它设计规范规定。 二、基地概况 1、项目位置 本项目地块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盘县隶属中国凉都六盘水市,是贵州西大门,地处滇、黔、桂三省结合部,具体位置在东经104°17‘46“-104°57’46”;北纬25°19‘36“-26°17’36”之间。东邻普安,南接兴义,西连云南省富源、宣威,北邻水城。全境南北长107公里,东西宽66公里,总面积4056平方公里。有着独特的区位、交通、资源和大企业集中等优势,被誉为“滇黔锁钥”、“川黔要塞”、“金三角”及世界古银杏之乡—中国金色妥乐。该县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深厚,自古即为商贾云集之所,财富物丰之地。境内有古人类文明遗址——盘县大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二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有古银杏、大洞竹海、坡上草原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旅游景观资源,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荣获“全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县”和“美丽中国示范县”称号。同时是贵州省首个列入全国百强县行列之一。 本案位于红果经济开发区西部,处在主城至高铁站城市主干道的功能联系轴上,东侧紧邻工业区物流园,西临商业中心配套、中小企业园、高新科技产业园,项目区位及周边配套优势明显。 2、项目概况 地块西侧为老320国道,北侧为主城至高铁站主路,北临城市公园用地,东侧紧邻工业区物流园。 地块规划用地面积为16249.85㎡。 3、地块周边相关用地 地块北临城市公园用地及西北为天翊.国际用地,西临博大财富广场用地,东侧地下有油管线路,且高于本案现状用地。 4、现状分析 地块内高差较大,用地总体地势呈南高北低,高差约8-10米,用地南侧及东侧与周边地形高差较大,结合现状设挡土墙。 三、总体规划设计理念 1、设计符合当地建设大环境的要求,贴合居民需求。 2、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环境为规划目标,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绿意盎然、生活方便,具有文化内涵的住区。注重居住地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的生活质量,合理分配和使用各项资源,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把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作为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3、强调绿化环境与居民生活活动的融合。通过建筑围合式布局,形成组团绿地为主的居住区绿化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绿地的功效,满足不同居民活动的需求,将住宅群与绿色活动空间融为一体,创造“花园城市”的小区居住环境。 4、强调住区环境与建筑,单体与群体,空间与实体的整合性。注重住区环境、建筑群体与城市发展风貌的协调。 5、努力将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与传统的居住生活要求有机地结合,提高住宅功能质量和居住环境水平,为居民提供舒适、安全、经济、科学、超前的现代居住空间。 6、规划设计不仅仅考虑提高绿化率,控制噪声及光污染,有效利用太阳能,自然光,通风等生态原则,同时对进一步设计中选用新材料新工艺以达到环保,节能也提出相应的要求。从而建造一个现代的绿色环保社区。 四、总体规划 1、规划设计方案构思 地块采用“开放式街区”的设计理念,沿地块南侧及东侧设置开放道路,通过建筑沿道路围合式布局,形成中央景观绿化体系。沿城市道路及地块内部开放道路建筑底层布置商业建筑,小区内部景观铺装及沿街商业铺装构成小区别致的景观脉络。 地块内部结合地形设置地下汽车库,并于地下一层局部设置地下超市,合理利用自然地形高差,尽量减少土方量。

超高层建筑-设计说明

XXxx大厦项目设计总说明 1 项目综述: XXxx大厦项目是一个集办公,商业,娱乐,餐饮,于一体的新型商业综合体。它位于00市五象新区,北至凯旋路,东至飞龙路。本项目基地面积为10405.92平方米。 整个项目地上由一栋23层高层办公楼和一栋16层办公楼通过二到三层高的商业裙房横向联合在一起。分别为91.5米和64.9米。两座办公楼首层至三层均为商业。地下为二层,主要由地下车库及一些相关的设备用房组成。 2 工程设计依据 2.1 政府批文 提供的地形坐标文件及设计任务书 2.2 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 一、设计依据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BJ08-64-97)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 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GJ50-2001)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DGJ08-7-200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 业主提供的坐标、高程点及道路红线放样测量工程报告书 业主提供的有关文件、报告书、设置标准、修改要求的传真件等 00市规划管理局《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2.3 当地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00位于北回归线南侧,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在21.6度左右,极端最高气温40.4度,极端最低气温-2.4度。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12.8摄氏度,夏季最热的7、8月平均28.2摄氏度。年均降雨量达1304.2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9%,气候特点是炎热潮湿。 2.4 区域、地理地貌 随着00市五象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在未来将会成为00的又一个中心。XXxx大厦所处的位 置正是处于这个新区的核心。项目基地周围具备了便捷的交通,发达的城市配套设施,政府机关,学校,体育场馆,以及商业区域。待建地块位于五象新区核心区12号路东面。北面凯旋路,西面是飞龙路。东面和 面分别是其他商业地块,未来也将建成办公与商务的综合楼。同时基地临近XX体育中心和滨江公园 3 工程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3.1 工程设计规模及项目组成 XXxx大厦项目是一个集办公,商业,娱乐,餐饮,于一体的新型商业综合体。它位于00市五象新区,北至凯旋路,东至飞龙路。 3.2 指标概况 地块位于00市五象新区。地块面积10405.92平方米。地上计容积率建筑面积为:51964平方米。其中办公为41493平方米。商业为10255平方米。地下建筑为两层,面积为18316平方米。

住宅方案设计说明范本

XX市XXXXXXX项目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11年版); (7)《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0)《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1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J50189-2005 (12)甲方提供的基地红线图 (13)《XX市城市规划管理设计规定》(版本号) 其它地方规范及标准 二、工程概况: 本项目是XXXXXXX有限公司开发的公租房项目,基地位于松江漕河泾工业园区东南角,东接中心路,南靠A8 高速150M绿化带,西临新二路,西南侧是四马塘,交通便捷,环境优美,也是园区唯一的住宅用地,基地周边是开发区成熟的产业用地,管理和技术人员众多,是漕河泾开发区开发建设公租房的理想地段。 总建设用地面积平方米, 综合容积率为,其中地下建筑面积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平方米。住宅产品类型均为高层,共2272户。小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为充分体现现代城市生活的居住区。 三、概念设计及设计原则 1、着重利用基地周围景观的优势来布局,与周边环境融合 2、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规划布局强调视线、日照、通风,并讲究建筑的序列与肌理,创造出清新、简约、精致的社区与建筑形象。 3、以人为本提供舒适弹性的精品居家生活空间。 4、集中的配套设施与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的问题。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总用地面积:XXX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XXX平方米 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XXX平方米 建筑密度:XX% 容积率:XX 绿地率:X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