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敏城市危机管理 城市危机管理概述
政府部门危机管理课件(精)

政府部门危机管理崔佳颖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cuijiaying@主要内容一、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二、危机管理的规律三、政府部门的危机管理危机对组织、对人类就像死亡和纳税一样难以避免……只有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和计划,才有力量与命运周旋。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斯蒂文·芬克一、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各级政府面临的严峻挑战(一)什么是危机?(二)为什么要进行危机管理?(一)什么是危机?⏹危机的涵义⏹危机的种类⏹危机的特点⏹危机的过程⏹危机的原因⏹危机的类型⏹危机与机会⏹… …1、危机的涵义与种类⏹危机即充满危险或严重困难的关头。
——《现代汉语词典》⏹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罗森豪尔特(美)⏹危机是某种原因或突发事件所引起的破坏、恐慌和混乱。
危机的种类⏹按原因分:自然危机与社会危机、生态危机与人道危机等⏹按性质分:民生危机与民族危机、政治危机与经济危机等⏹按主体分:公共(全社会)危机、组织(如政党、学校、企业)危机、家庭危机、个人危机等……导致危机剧增的主要因素⏹人口的增长和人口密度的增加⏹全球气候的变化⏹环境的破坏和恶化⏹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和影响⏹恐怖主义⏹社会压力和冲突的增加。
我国目前国内危机事件的主要种类类型引致因素一般冲突表现方式自然灾难型环境破坏、疾病传播、各种自然突发事件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和公共交通事件利益失衡型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社会保障制度上的缺陷罢工、集体上访、静坐、示威游行、集会权力异化型政府权能体系中的失效,如腐败、司法权的不完善集体上访、示威游行、暴力抗法、刑事案件意识冲突型意识形态领域出现异化形成的冲突,如宗教、民族大规模群体冲突、妨碍公务、刑事案件国际关系型与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发展相关国家间的紧张局势、经济制裁甚至局部战争不同的危机,不同的情况…但对决策者来说面临共同的问题和挑战2、危机的特征与过程资源匮乏性 突发性复杂性 扩散性 恐慌性 混乱性紧迫性危机的特征危害性危机管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家庭危机组织危机全人类危机国家危机地方危机个人危机(二)为什么要进行危机管理?危机管理即个人或组织为防范危机、预测危机、规避危机、化解危机、渡过危机、摆脱危机、减轻危机损害或有意识利用危机等等所采取的各种管理行为的总称。
我国城市危机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实十 分显 著 , 效 益 则 未 必 最 佳 。如 果 是来 一 场 危 但 机 就 手忙 脚乱 地像 打一 场 战 争 , 市 政 府 就会 非 常 城
作 者 简 介 : 柳钦 ( 9 9 ) 男 , 南 邵 东 人 , 津 社 会 科 学 院 城 市 经 济 研 究 所 研 究 员 。 陈 16 一 , 湖 天
当前 , 危机 管理 已是 国际社会 的热 门话题 , 而城 市危 机管 理更 是“ 门中 的热 门” 热 。城 市是 一个 关 系 复杂 、 素众多 、 目标 、 因 多 多层 次 、 多功 能 的动态 大 系 统 , 现代社 会 的 主要载 体 , 是 它所 特有 的生 产要 素 的 空 间 聚集 和广 泛流 动 , 得 危 机 问题 具 有 明显 的 高 使 频次、 大规模 和 不确 定性 。特 别是 在城 市化 、 多元化 和 全球 化 的大 背景下 , 市 已然成 为危 机 的集 聚地 , 城 城 市危 机 管理任 重道 远 。
理 的社 会 整体 联 动 机 制 等 。 关 键 词 : 市 危 机 ; 市 危 机 管 理 ; 制创 新 城 城 机
中图 分 类 号 : 2 9 2 F 9 .
收 稿 日期 : 0 0 6 2 2 1 —0 —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 3 l ( 0 0 0 — 00 ~0 10 — 3 l2 1 ) 5 0 5 8
2l O O年 1 O月
延边大学学报 ( 会科学版 ) 社
J u n l fYa b a ie st ( o ilS in e o r a n i n Un v r iy S ca ce c ) o
0c .2 O t Ol
Vo . N O 1 43 .5
中美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与变量

中美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与变量张沱生史文2013-3-7 13:50:57 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京)2007年2期内容提要:开展中美安全危机管理研究,须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对两国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包括危机的定义、危机的种类和危机管理的作用)、危机管理的原则及危机管理的关键变量进行深入探讨。
其中,对关键变量的研究尤为重要,它涉及两国精英的认识与信念、国内政治与公众舆论、决策机制与程序、信息情报接受与处理、国际环境以及决策者个人性格等诸多方面。
加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增进中美相互理解和加强两国间的危机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美关系危机管理危机管理的定义危机管理原则危机管理变量作者简介:史文,美张沱生,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学术评审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北京100101;史文(Michael D. Swaine),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Washington, D. C. )。
1962年的美苏古巴导弹危机对于危机管理研究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当时,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曾经有一句名言:“今后战略可能将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危机管理。
”此后,危机管理作为防止军事冲突和战争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主要发达国家受到高度重视,在大国的安全机制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目前,在危机管理研究和危机管理机制建设方面,美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的危机管理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步,比美、苏(俄)等国家晚了几十年。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处理危机的经验。
事实上,中国领导人在危机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结合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对这些实践进行系统、深入的总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与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危机管理项目重在研究两国间的安全危机,并以此为中心,对危机管理的理论、案例、模拟、管理机制及危机预测等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冲突博弈合作:中美安全危机管理案例分析》一书是双方进行合作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
危机管理三部曲word精品文档5页

危机管理三部曲一、前言:危险与机会结合,危难与契机互现生长在现代社会的都市丛林中,小市民们最常喟叹的便是欲求平安而不可得!事实上,所有令我们不安的事情都自有其原因,不论是天灾地变、人谋不臧,或甚至咎由自取,都带给我们的生活或大或小的危机,而成为生命中必经的历练。
可惜的是大部份人却只见其危险,而看不到其中的契机;只想到事后的收拾残局、降低损害,却忽略了事前的未雨绸缪、防范未然。
此所以大部份的人一听到危机,便立刻把它归类到负面不良的人事物,不但避之唯恐不及,最好是直接列入「拒绝往来户」,永远别见面的好。
其实,正如六○年代,当美国发生了古巴飞弹危机,肯尼迪总统问到当时我国的驻美大使蒋廷黼:「危机(Crisis )在中国是什么意思?」蒋先生稍一思索便回答说:「在危险中带有机会!」所做的睿智反应一样:危机的外表是危险、危难,但其内涵却极可能包藏着机会或契机的。
试想,我们强调危机时常用「危急存亡之秋」来形容,逐字思索它的意义,却可以发现这种「危险与机会结合,危难与契机互现」的现象。
当「危」险产生时,我们便会将全力用在最重要、最「急」迫的地方,使它很快便能缓和,甚至解决。
而如果处理得好,便能常「存」而永续经营下去;处理失当,则面临惨糟淘汰,失败沦「亡」的命运。
由此可见,危险中自有多元的发展空间存在,端视我们如何去面对危险、克服危难,掌握机会、开创契机。
二、危机的来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危机的来临,与一般机会的来临有很大的差别。
许多人最担心的便是认错了时机,未能善加把握,以致懊丧后悔,追之不及。
问题是,机会通常不会是显而易见的,只有假的、坏的、伪善的陷阱,才会在包装之下以千载难逢的良机的形式出现,就像那些被金光党骗了的人都曾经好好掌握住的「良机」一样。
真正值得我们尽力而为的机会,要不是必须全心追求,就是隐藏在危险的背后,如果我们能洞察情境,便有可能在解除危险的同时,抓到机会。
然则,我们要如何认清危机的存在,并因此加以研究分析,进而圆满解决呢?对于危机的种种特性,有所谓「二因、三型、四意、五变」的说法,有助于提早武装我们,以面对危机:1. 二因:所谓二因是指危机形成的原因,可分为外部危机--内部危机以及自然危机--人为危机两大类。
论危机管理的社区机制

论危机管理的社区机制作者:徐涛来源:《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04期摘要:社区是社会危机管理的基石,构建完善的危机管理社区机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危机管理社区机制的构建应在公共治理理论的指导下,遵循责任共担、公众参与、重心下移、快速反应、全面的危机管理、遵循法制和特别注重农村社区危机管理等新理念,并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通过推行制度创新,构建社区完善的自治机制,化解社会矛盾于基层;二是强化社区危机的常态管理,构建社区危机管理的预警、救灾和重建机制。
关键词:社区管理;危机管理;机制中图分类号: 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0)04-0055-04The Community Mechanism of Crisis ManagementXU Tao(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88, China)Abstract: Communities are the base of crisis management. Establishing a perfect community mechanism of crisis management makes great sense for the society. The design of the mechanism should be under the guidance of public governance theory, and on the principle of sharing responsibilities commonly, public participating in, emphases downwards, responding quickly, comprehensive crisis management, enactment and stressing the crisis management of countries. The design of the mechanism is in two ways: the one is to establish the perfect autonomy system of the community which can resolve the social conflicts taking place at the roots of the society. The other is to establish the routine mechanism for the community which observes ahead and eliminates disasters and restores the communities.Key words: community management; crisis management; mechanism近年来,理论界对社会危机给予了较多的关注。
完善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危机管理体系的模式及策略

完善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危机管理体系的模式及策略————————————————————————————————作者:————————————————————————————————日期:完善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危机管理的模式及策略-企业管理论文完善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危机管理的模式及策略舒小兰雷菊华(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重庆402160)摘要:在城市化高速进程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危机管理模式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城市危机是不可能绝对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危机的发生,通过对危机的管理、控制和化解,同时借鉴和吸收国外成熟的城市危机管理经验,提高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水平,本文浅析了完善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危机管理的模式及策略。
关键词:城市化;危机管理模式;策略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5(2015)04-0232-01收稿日期:2015-01-20作者简介:舒小兰(1984-)四川泸州人,管理学硕士,讲师,从事公共行政管理策略研究。
雷菊华(1980-)湖南武冈人,电子工程学士,讲师。
一、控制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确定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过快的城市化速度,将带来城市公共安全很多方面的问题。
城市化的进程必须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否则就会埋下安全隐患。
中国社会已进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也是一个“高风险的社会”的到来。
城市越大,风险越大,很多安全问题的爆发使城市政府无能为力,措手不及。
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控制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确定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有序有效地进行城市建设。
二、建立和完善城市危机管理的法制体系(一)城市危机管理应有宪法依据宪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
在宪法中对危机状态的确认、实施、政府危机管理权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将是对政府危机管理做出的最高最根本的指导。
因此,要保证城市政府危机管理的合法性,首先要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危机紧急状态基本制度,为城市危机管理法制化提供宪法依据。
浅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管理

浅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管理2.江苏省海洋经济研究中心,江苏连云港 222001)摘要:在现代社会管理中,由于社会组织化程度和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传统的放任凭危机扩散、任其蔓延,或是任其自然消散恢复的管理状态是不可取的;取而代之的是,对于危机的超前预防、有效管控和合理处置,力求将危机带来的社会冲突和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减少危机给国家、社会、人群和经济文化带来的危害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基金课题: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2017SJBFDY095一、引言在现代国家治理过程中,出现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政府需要履行政府的政治安全职能、道德尺度底线、社会治理职能和法律主体职能,是危机处置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也是体现政府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方面。
近期,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后,我国提出了要加快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制机制的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公共危机管理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关键项目之一。
为此,我们现在开展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精准施策问题研究,就是要找出政府在现代管理能力中的短板和问题,深化理论探讨,提出真知灼见,进一步提升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过程中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二、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在专业技术层面,主要依托医疗专家组成的国家和地方疾控中心的网络体系,根据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防控的需要,适时监控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发展状况和防控的具体政策时序安排,从专业业务的方式、方法给予全面指挥和提供智力支撑,为政府及时出台政策和具体防控决策提供专业技术保障。
在社会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管控方面,各级政府的多措并举,贯彻有力,执行到位,为打赢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防控阻击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防控初期,各省区政府迅速响应,将地方应急响应级别全部提升到一级响应。
全国采取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的应对措施。
武汉采取了壮士断腕的封城之举,全面阻隔了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流动的渠道;各地实施分级、分类、动态管控,以县域为单位,依据人口、发病情况综合研判,实施防控管理。
论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危机管理

论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危机管理学号:01070038 姓名:张伟内容摘要:自然角度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种类多、频度高、损失严重。
受灾害影响人口大体在2亿左右,占全国1/7以上,在中国有着较强的社会性。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灾害损失逐步增加。
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一般都要超过上千亿元。
社会角度我国目前既是社会经济的关键发展期,同时又是矛盾凸显期。
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一些值得重视的新问题,如果处置失当有可能出现社会危机。
此外,我国很多地区自然环境破坏严重,潜在的危机有可能随时爆发。
而建国以来建设的大量基础设施,年代久远、老化严重,又缺少及时的维护和更换,安全隐患非常多。
I关键字:突发事件地方政府管理问题对策研究一、关于突发事件的概论(一)突发事件的定义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地方性突发事件指有限范围发生,影响范围小。
一般只需地方政府应急处理机构应对,无需外来协助。
但地方政府有责任义务及时向上级报告,以备扩大延伸和恶化时提供援助。
(二)防范突发事件的价值(一)减少和避免经济损失美国每1美元预防白喉、破伤风和百日咳可节约29美元的医疗费。
防范突发事件可以有效的减少和避免经济损失。
(二)减弱或避免政治风险历史上已多次发生由突发事件导致政治动乱甚至内战的情况。
而成立突发事件应对小组,提出清晰的思路和行动建议,可以保证信息传递准确及时,物资和人事调动畅通无阻。
稳定公众信心,减少政治风险(三)减少或避免文化损失突发事件文化指各阶层人们在突发事件状态时的主体意识和行为,内容涉及传统、思想、意志、毅力、品德、作风、创造力等文化背景。
防范突发事件可以塑造良好社会精神,这是国家、民族面对突发事件的灵魂和基础。
(三)地方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流程模式,就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进行紧急应对和处置的科学化、程序化的工作进程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应阶段
在危机爆发之后,需要及时出击,在尽 可能短的时间内遏制危机发展的势头,运 用各种资源、人力和管理方法解决危机, 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恢复阶段
通常在经历过危机之后,人和物都会受 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危机情境一旦 得到控制,应着手恢复工作,还应就危机 处理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对危机管理工 作进行改进,对危机管理计划进行修订。 (第34页)
二、城市危机管理的特点 • 1、城市危机管理属于非常态管理 • 首先,城市危机的状态时不确定的 • 其次,城市危机常采用一些非常规手段 • 2、城市危机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 多阶段;大范围;多环节 • 3、城市危机管理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第一节 城市危机管理的含义与性质
三、加强城市危机管理的必要性 • 1、城市危机管理是现代社会政府的基本职能 • 2、城市危机管理是维护政府形象的必要条件 • 3、城市危机管理能力彰显政府效能 • 政府的紧急状态应急能力 • 政府的社会动员能力 • 政府的财政能力 • 4、城市危机管理是维护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
4.4评估、恢复阶段
• 即对危机事件造成的危害后果进行评估,在评估 的基础上做好恢复与重建工作。
• 评估、恢复阶段是公共危机管理不可分割的组 成部分,在整个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 地位。危机事件发生后,对危机事件造成的后果 进行评估,决定着重建成本,关系着人民生命与 财产的安危。如地震造成了房屋开裂,开裂的房 屋是否炸掉,能否继续住人,如果只需修缮,是 大修还是小修,都需要在技术检测的基础上由权 威机构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重建。
第二节 城市危机管理的理论和技术
二、全面整合的城市危机管理模式 (一)含义
是指在在高层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协 调下,通过法律、制度、政策的作用, 在各种资源支持系统的支持下,通过 组织和社会的协作,通过全程的危机 管理,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以有 效的预防、应对、化解和消弭各种危 机,从而保障公共利益以及人民的生 命、财产安全,实现社会正常运转和 可持续发展。
• 预防阶段是危机管理的关键,“凡事预则 立,不预则废”。做好预控、预防工作, 就等于做好危机管理的60%,甚至是100% 的工作。因为对于由于预控、预防而最终 没有发生的危机,就是做好了危机管理的 100%的工作。
4. 2预控、预防阶段
• 对于由于预控、预防而减轻了危机的危害后果, 就至少是做好了危机管理的60%的工作。(1991 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1、奥古斯丁的六阶段模式
★第三阶段:危机的确认 通过收集各种有效的信息,确认危机已 经发生,并找出危机的根源。尽快地识别 危机是有效控制和解决危机的前提。在寻 找危机发生的信息时,需要尽可能倾听各 种不同公众的看法,也可以寻求外部专家 的帮 助。
1、奥古斯丁的六阶段模式
★第四阶段:危机的控制 需要根据不同情况确定控制工作的优先 次序,尽快将危机所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 小的范围之内。在这一阶段,果断决策是 最重要的。在危机发生之前已经制定了明 确的危机管理计划,因此,危机控制过程 一般都有计划地进行。
第一节 城市危机管理的含义与性质
一、城市危机管理的内涵 2、城市危机管理的定义 • 1)翟昆的观点:大城市危机的表现形式 • 市民集体性恐慌 • 族群或阶层冲突 • 社会失衡
第一节 城市危机管理的含义与性质
一、城市危机管理的内涵 2、城市危机管理的定义 • 2)连玉明的观点:“非稳定状态”的危机
一、城市危机管理的内涵 2、城市危机管理的定义(本书定义):
城市危机管理是政府和其他社会公共管组 织在科学研究城市危机的基础上,使用现 代科学技术和方法,阻止可能发生的危机, 预报警戒发生的征兆,及时处置已经发生 的危机,恢复危机造成的损失和伤害,甚 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以保护城市的人身 财产安全,保障城市正常运转的活动。
频发期 • 危机事件呈高频次、多领域发生态势 • 非传统安全问题成为主要威胁 • 突发性事件极易被放大为社会危机 • 危机事件国际化程度提高
第一节 城市危机管理的含义与性质
一、城市危机管理的内涵 2、城市危机管理的定义 • 3)姚勤华的观点:危机管理的“初级阶段”
第一节 城市危机管理的含义与性质
• 应急处理阶段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对于无法防止的危机 事件,政府必须采取应急行动,才能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 产安全。但是,应急处理阶段又是整个公共危机管理过程 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阶段,这是因为应急处理阶段是在危 机事件发生的紧急状态中进行的。危机事件通常来势凶猛 ,能够让人们做出有效反应的时间短。
4.3应急处理阶段
▲预备阶段
在火灾发生之后才去学习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显然已经太迟了。在危机发生之前,就必须做好 响应和恢复计划,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和模拟演 习,保证这些计划深入人心并落到实处,其目的 是一旦危机发生,使损失最小化,并尽快恢复到 常态 。
消防演练、地震演练。(四川商榆中学校长组 织演练在地震中没有一个伤亡,即使是怀孕的女 教师仍坚守岗位,指挥学生逃离,最后被学生架 下教室。)
第一节 城市危机管理的含义与性质
一、城市危机管理的内涵 2、城市危机管理的定义 对城市危机管理的理解: • 1)主体:城市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 • 2)重点:预防 • 预防的作用:提高应对危机的主动性;降
低危机对个人和社会的损害。 • 3)目的:保护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保障
城市正常运行。
第一节 城市危机管理的含义与性质
1、奥古斯丁的六阶段模式
★第一阶段:危机的避免 危机的避免即预防危机的发生,然而许 多人往往忽视了这一既简便又经济的办法 。在这一阶段,管理者必须竭力减少风险 ,对于无法避免的风险,必须建立恰当的 保障机制。
1、奥古斯丁的六阶段模式
★第二阶段:危机管理的准备 组织需要为预防工作一旦失效即做好准备 ,包括建立危机处理中心,制定应急计划 ,事先选定危机处理小组成员,提供完备 和充足的通信设施,建立重要的关系等。 在为危机做准备时,需要留心那些细微的 地方,忽略它们任何一方面,其代价都将 是高昂的。 ▲细节决定成败
• 编制各类危机事件应急预案,开发各类危机事件 发生后的辅助决策系统,是预控、预防阶段的一 项重要工作,将为下一阶段的应急处理提供决策 依据。
• 在预控、预防阶段做好公共危机管理工作,能够 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于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政府根据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 ,采取应急行动,控制或者解决正在发生的危机事件,减 轻灾害危害,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城市危机管理的含义与性质 城市危机管理的理论与技术 城市危机管理的研究与发展
第一节 城市危机管理的含义与性质
一、城市危机管理的内涵 1、对危机管理的集几种界定 • 过程取向的危机管理 • 目的取向的危机管理 • 公共关系视阈下的危机管理
第一节 城市危机管理的含义与性质
一、城市危机管理的内涵 1、对危机管理的集几种界定 • 1)过程取向的危机管理 • 事前、事中、事后(希斯) • 六个步骤( 海耶士 ) • 五个阶段(米特洛夫斯基) • 五个阶段(薛澜)
• 应急处理阶段还涉及应急指挥体系的协调与效率,信息 、通信系统的快捷、便利以及运输系统的畅通与快速等问 题。
• 相互协调、有分有合、能够整合一切应急资源的应急指 挥体系对于做好应急处理工作有着决定性的意义。“9·11” 事件给美国造成了严重影响,但由于美国有一个联邦政府 管理署,该机构集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救灾体系,建立了 一个统合军、警、消防、医疗、民间救难组织等单位的一 体化指挥、调度体系,事件发生后即迅速动员一切资源, 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救护工作,有效地减轻了事件的损失。
------温家宝
2 、罗伯特·希斯的4R模式
罗伯特·希斯将危机管理过程概括为4R 模式,即危机管理可以划分为缩减( Reduction)、预备(Readiness)、反应 (Response)、恢复(Recovery)四个阶段。 有效的危机管理是对4R模式所有方面的整 合。
▲缩减阶段
在缩减阶段,主要任务是预防危机的发生和 减少危机发生后的冲击程度。对任何有效的危机 管理而言,缩减是其核心,因为在缩减阶段危机 最易控制、花费也最小,只要对各种细小的变化 多加注意,防微杜渐,就可以防止一些危机的发 生。促进管理、增强沟通、提升品质等皆可以在 不知不觉中降低危机事发的可能性。
第二章 城市危机管理概述
•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
城市危机管理的内涵和性质,把握当前加强 城市危机管理的必要性,掌握危机生命运动 周期管理、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模式和城市 应急联动系统的内容,了解我国城市危机管 理的研究和发展。
• 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二章 城市危机管理概述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4.1监测、预警阶段
• 监测、预警阶段是政府危机管理的前提, 其作用主要是发现危机的存在,为防范危 机提供依据。由于引发危机的原因不同, 监测、预警的手段、措施也不一样。
4.2预控、预防阶段
• 根据监测、预警情况,对可能发生的危机 事件进行预先的控制和防范,以防止危机 的发生,或者减轻危机发生后的危害后果 。
第一节 城市危机管理的含义与性质
一、城市危机管理的内涵 1、对危机管理的集几种界定 • 2)目的取向的危机管理 • 侧重于对危机管理的目的和价值进行研究 • 和平解决冲突 • 减少损失 • 控制和制约
第一节 城市危机管理的含义与性质
一、城市危机管理的内涵 1、对危机管理的集几种界定 • 3)公共关系视阈下的危机管理 • 实质是一种应急性的公共关系 • 危机是危险和机遇的共同体
第二节 城市危机管理的理论和技术
二、全面整合的城市危机管理模式
(二)特征和构成要素
• 1、 政治承诺、政治领导和政治支持 • 2、全危机的管理 • 3、发展途径的危机管理 • 4、全过程的危机管理 • 5、全面风险的危机管理 • 6、整合的危机管理 • 7、建立在充分资源支持基础上的危机管理 • 8、以绩效为基础的危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