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北京协和医院专家共识
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护理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

营养评估
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营养评 估,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饮食 需求。
营养支持
根据营养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 的营养支持方案,包括肠内营养 和肠外营养等,确保患者获得足 够的能量和营养素。
饮食调整
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 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 物摄入,促进骨折愈合和康复。 同时,注意避免摄入过多高热量 、高脂肪的食物,以预防心血管 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02
加强培训与教育
03
实施质量监控
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教育 ,提高其对围术期护理的认识和 技能水平。
对围术期护理质量进行定期监控 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 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评估患者心理状况
关注患者焦虑、恐惧等情绪,提供心理支持和干预。
护理团队组建与培训
组建专业护理团队
包括骨科专科护士、手术室护士 、康复护士等,确保围术期护理 的专业性和连续性。
培训护理团队
针对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护理的 特点和难点进行培训,提高护理 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应急能力。
围术期护理计划制定
01
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
致残致死率高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 治疗,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严重影 响患者生活质量。
并发症多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常伴有多种内科疾 病,骨折后长期卧床易导致各种并发 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褥疮 等。
围术期护理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手术耐受性
通过围术期护理,可以改 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手 术耐受性。
高效。
提升患者满意度
03
通过规范的护理行为和优化的护理流程,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
中国老年患者围术期脑健康多学科专家共识二(最全版)

中国老年患者围术期脑健康多学科专家共识二(最全版)围术期认知功能障碍一、概念围术期认知功能障碍(PND)包括术前已经存在的和术后新发生的神经认知功能损害[如术后神经认知障碍(POCD)][1]。
二、术前认知功能障碍随着人口老年化,需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逐年增多。
有研究显示在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中,22%~23%术前存在认知功能损害[2]。
术前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不仅与术后并发症、谵妄、认知功能损害加重和死亡率增加密切相关,而且伴随术后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3,4,5,6]。
因此,评估术前认知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表1)。
表1导致术前认知功能障碍的常见疾病及发生率【推荐意见】存在糖尿病控制不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低氧血症、脑卒中病史、帕金森病史、抑郁、肿瘤经放/化疗等情况的患者,应高度警惕其术前是否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建议评估其认知功能三、认知功能评估美国外科医师学会(ACS)和美国老年医学学会(AGS)在其关于老年人术前评估指南以及术后谵妄指南中均推荐医护人员术前对老年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40]。
了解手术前患者的认知状态对风险评估分层至关重要,并影响后续的预防、监测和治疗。
1.术前认知功能评估: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是国际最具影响、最普及的认知功能障碍筛查工具之一,测试内容涵盖了时间、地点定向、即刻记忆、注意力、计算力、短时记忆、语言及视空间结构能力。
MMSE总分30分,<27分即被认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完成整个测试耗时5~10 min。
MMSE总分与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的言语及操作测试得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和0.66,表明其与WAIS有较好的相关性[41]。
但MMSE目前需要许可协议和使用费用。
也可使用简易智力状态评估量表(Mini-Cog)进行术前认知功能筛查[40]。
Mini-Cog涉及记忆的3项词语回忆测试和作为干扰的时钟绘图测试;它测试视觉空间展示、回忆和执行功能。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北京协和医院专家共识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北京协和医院专家共识xx年xx月xx日•引言•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病理生理特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临床处理•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常见问题及处理目•老年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结论与展望录01引言1背景与意义23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老年人比例逐渐上升。
人口老龄化趋势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老年患者对于手术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老年患者手术需求增长老年患者往往存在多种疾病和生理功能减退,围手术期管理面临较大挑战。
围手术期管理挑战目的和任务提高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和效果通过规范化的围手术期管理,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制定针对老年患者的手术前评估和准备方案针对老年患者的特殊情况,制定相应的手术前评估和准备方案,以便更好地应对手术风险。
推广北京协和医院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经验通过经验分享和交流,推广北京协和医院在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成果。
03实践经验分享分享北京协和医院在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方面的成功案例和经验,以便更好地推广应用。
研究方法01文献回顾与综述系统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
02专家共识与建议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研讨和协商,提出针对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建议和方案,形成专家共识。
02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病理生理特点根据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营养状况等。
手术耐受力评估充分准备手术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控制血糖、血压等危险因素。
术前准备老年患者手术耐受力下降心肺功能减退老年患者往往存在心肺功能减退,影响手术耐受力。
肝肾功能减退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对手术的耐受能力也降低。
脏器功能减退免疫力下降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免疫调节通过合理的免疫调节,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免疫功能减退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如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低阿片方案中国专家共识(2021全文版)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低阿片方案中国专家共识(2021全文版)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手术人群的迅速增加以及加速术后康复(ERAS)临床实践的不断推动,多模式镇痛已经成为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必然模式。
虽然既往国内外已经发布成人围手术期急性疼痛管理指南,阿片类药物对围手术期急性疼痛的快速、有效镇痛也奠定了其一线药物的地位,但老年患者人群的特殊性和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复杂性使得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低阿片方案专家共识的制定成为必要。
老年患者术后急性疼痛流行病学和现状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年龄≥60岁者定义为老年人[1]。
国家民政部发布的《2018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年龄≥60岁老年人占17.9%,其中≥65岁老年人占11.9%[2]。
年龄≥65岁老年患者接受外科手术的比例显著增加[3],占全部手术患者的1/4甚至1/3[4],而美国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占全部手术患者比例则高达50%以上(2005年统计)[5]。
老年患者由于其器官功能下降,生理储备降低,年龄相关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改变,视力、听力以及并存的神经精神疾病,使其疼痛的客观评估困难,多重用药、多重疾病使老年患者的疼痛用药管理成为难题[6],老年患者术后急性疼痛控制不良率高达50%~75%[3]。
术后急性疼痛控制不佳会显著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老年患者远期慢性疼痛的发生率。
衰老相关的生理改变对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影响老化过程中,中枢和外周神经结构、功能和神经递质水平发生显著的增龄性改变,包括皮层神经元和树突连接减少,外侧丘脑β内啡肽和γ氨基丁酸(GABA)合成降低,中枢GABA和5-羟色胺(5-HT)受体密度降低,阿片受体密度降低[7]。
脊髓的增龄性改变表现为背角感觉神经元退变、神经传导减慢,背角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HT能神经元减少,阿片受体亲和力降低;背根神经节神经肽含量增加,钙调素基因相关肽和P 物质减少,生长激素抑制素正常,高亲和力酪氨酸激酶受体表达(TrkA、TrkB和TrkC)减少[8]。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北京协和医院专家共识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北京协和医院专家共识》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引言•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病理生理特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策略•特殊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结论与展望01引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比例逐渐上升,对医疗保健需求增加围手术期管理老年患者往往存在多种合并症和生理功能减退,需要精细化、综合化的围手术期管理背景与意义规范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流程提高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和生活质量目的和任务系统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
研究方法文献回顾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深入研讨,结合我国国情和北京协和医院实际情况,达成共识。
专家共识将共识转化为具体的临床实践指南,便于临床医生参考执行。
实践指南02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病理生理特点老年患者定义一般指年龄≥60岁的患者,但因地域和时代不同,老年患者的具体定义有所差别。
老年患者特点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各系统、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多伴有慢性疾病,免疫力下降,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
老年患者定义与特点应激反应手术创伤可导致老年患者的应激反应增强,易出现器官功能不全、感染等并发症。
术前评估需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肺肝肾功能、血糖、血压等指标,了解患者的基础疾病状况。
术后恢复术后恢复速度较慢,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加强术后监护和治疗。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病理生理特点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综合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风险评估评估内容采用国际通用的评估工具如ASA 评分、POSSUM评分等,以及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实践中常用的“五维度评估法”。
评估方法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低风险、中等风险和高风险三个等级,针对不同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风险分层03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策略术前准备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如备皮、胃肠道准备、呼吸道准备等,预防术后并发症。
术前评估对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以及营养状况、认知功能、心理状态等。
老年共病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

·诊疗方案·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C2008900,2020YFC2008904)通信作者:刘晓红,主任医师,Email:xhliu41@sina.com老年共病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朱鸣雷1,刘晓红1,董碧蓉2,秦明照3,陈琼4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北京100730;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都610041;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老年医学科,北京100730;4.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长沙410008[摘要] 共病是老年人常见的问题。
一方面,共病会持续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带来不良后果、增加医疗花费;另一方面,共病之间或共病诊疗之间的相互影响,也会使临床决策及干预更加复杂。
以单一脏器疾病诊疗为基础的医疗模式难以有效应对老年共病问题。
目前,国际上针对老年共病的治疗指南,主要内容为针对特定人群的决策流程,是在广泛开展老年医学实践的基础上制定的;而我国老年医学在基层尚未普及,国外的共病干预流程较为复杂,且医务人员难以接受,需要有相对简明、覆盖内容更广的共病管理指导。
该共识综合了国外关于老年共病管理的证据、指南及国内老年医学专家的经验,提出对老年共病患者进行分层管理,旨在推进以人为本的、高效的老年共病管理。
[关键词] 共病;疾病管理;健康状况指标;生活质量;老年人DOI:10.3969/J.issn.1672 6790.2023.05.001Chineseexpertconsensusonmanagementofelderlypatientswithmultimorbidity(2023)ZhuMinglei1,LiuXiaohong1,DongBirong2,QinMingzhao3,ChenQiong41DepartmentofGeriatrics,PekingUnionMedicalCollegeHospital,PekingUnionMedicalCollege,ChineseAcademyof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730,China;2DepartmentofGeriatrics,WestChinaHospital,SichuanUniversity,NationalClinicalResearchCenterforGeriatrics,Chengdu610041,China;3DepartmentofGeriatrics,BeijingTongrenHospital,Cap italMedicalUniversity,Beijing100730,China;4XiangyaHospital,CentralSouthUniversity,NationalClinicalResearchCenterforGeriatrics,Changsha410008,ChinaCorrespondingauthor:LiuXiaohong,Email:xhliu41@sina.com[Keywords] Multimorbidity;Diseasemanagement;Healthstatusindicators;Qualityoflife;Aged 随着老年人口增加、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应对老年人健康问题,成为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改革中的重要内容。
围术期的优化管理-212-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212-围术期的优化管理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ERAS--液体治疗
1、下述各项属于常用胶体液的是()
A、羟乙基淀粉[正确答案]
B、血浆
C、生理盐水
D、林格氏液
E、乙醇
2、ERAS液体治疗时,术中需要注意()
A、应用长效麻醉药物
B、时刻引流
C、避免水盐过荷[正确答案]
D、升高体温
E、一定要大量摄入水盐
3、关于ERAS液体治疗,需要()
A、有效阻断伤害性刺激
B、维持水电解质的正常
C、加速胃肠功能的恢复
D、促进胃肠蠕动
E、以上都正确[正确答案]
4、ERAS治疗时,下列哪项正确()
A、病灶要根除创伤要最小[正确答案]
B、创伤不需要最小
C、恢复要慢
D、病灶可不根除
E、所有入院病人大量补液
5、下述各项不属于羟乙基淀粉禁忌证的是()。
老年脓毒症患者围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

50%; Ⅳ级 指 选 择 “ 反 对 ” 的 比 例 ≥ 50% 或 选 择
with sepsis had a poor prognosis compared to non⁃elderly patient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reatment. In addition, the survivors of elderly septic patients also had poorer quality of life. Therefore, in or⁃
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Zhongda Hospital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9, China
Med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 南京 210009
10
11
8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 上海 200032
5
7
胃肠外科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贵阳 550004
4
6
1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温州 325000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 ICU, 北京 100730
der to optimize the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clinical experts from relevant disciplines di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麻醉风险高,术中管理主 要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团队成员应了解相关内容, 包括麻醉方式,术前器官功能评估与优化、术后 镇痛及恶心等不适的对症治疗是否具有潜在风险 (表5),共同制定最佳决策,监测不良反应,老年 患者术中面临的风险和术中管理的难易在相当大 程度上取决于术前准备是否充分。
的一个阶段,衰弱患者在围手术期更容易发生各种不良事件(如心脑血管意外、感染、血栓、谵妄等),是手术 不良并发症的首位独立风险因素。对于衰弱老年患者,非急症择期手术是否有必要进行需充分考虑利弊和相关 风险,建议通过老年综合评估(CGA)及团队干预,预防潜在不良事件,以保证安全转诊。
2.7 药物 老年患者往往有多重用药(用药≥5种),术前应对全部用药进行核查,纠正或择期纠正不合理用药,规律
4.2 预防肺部并发症 注意肺部体征和吞咽情况,术后抬高床头,早期坐起及下地活动。
4.3 跌倒和坠床 老年患者术后功能状态常较术前变差,加之医院环境陌生,容易发生跌倒,因此老年患者在术后早期下地
活动时,应注意看护、预防跌倒和坠床。注意观察患者神志和意识状态,是否有血容量不足、低血压,是否需 要频繁如厕,是否行动不便或有步态异常,是否使用了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是否有视力障碍等。
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时应注意进食情况,根据进食量变化随时调整药物剂量,避免低血糖发生。 2.11.5 血红蛋白
严重贫血患者可考虑术前纠正贫血。骨科髋部骨折患者,因股骨近端髓腔内隐形出血,外伤后每日血红蛋 白可变化很大,且术中出血量与术后血红蛋白降低不成比例,应引起足够重视。
2.12 术前康复指导 术前康复指导如呼吸训练、咳嗽和排痰训练、肢体功能训练等,有助于患者在术前将躯体机能状态调整至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北京协和医院专家共识2018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南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背景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疾病如肿瘤、骨折、严重骨性关节炎等,使手术治疗更加普遍,由于老年患
者衰老、MCC共病,同时患2种以上慢性病、衰弱等多方面因素,手术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因此,老年人
2.11 最佳内科处理 2.11.1 心血管系统
欧洲心血管病协会(ESC)及美国心脏病/心脏协会(ACC/AHA)颁布的老年患者术前心脏评估指南可作为参 考。通常通过患者的心脏病史、目前症状、活动耐量即可快速了解患者的心血管耐受情况,大多不需要进行额 外检查 (如CT血管造影、超声心动、心肌核素显像、颈动脉超声等)。对于非心脏低心血管风险手术(表4)、无 心脏病史或有心脏病但无症状的患者,均不建议进行心脏负荷影像学等更进一步的心脏影像学检查。局麻下白 内障手术通常无需常规行实验室检查或心肺风险评估。
充分的内科治疗包括: (1)血压控制稳定; (2)如已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他汀类药物,应持续服用;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可考虑至少在
术前2d加用β受体阻滞剂并在术后持续使用,达到目标心率静息状态下60-70次/min,且收缩压>100mmHg; (3)心力衰竭患者可考虑术前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 (4)血管手术患者可于术前2周加用他汀类药物。 ꎮ
3.3 体温保护 术中低体温可导致患者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率增加、伤口愈合延迟、围手术期出血量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
增加、术后患者苏醒延迟、远期肿瘤复发率升高等风险。老年患者由于体温调节功能严重减退,术中极易发生 低体温,术中体温监测应成为常规监测,通过压力暖风毯、液体加温仪等设备,维持术中体温不低于36℃。
术中管理
4.1 术后疼痛控制 团队成员均应了解患者镇痛的方式及用药,并监测疼痛情况:(1) 老年患者对于阿片类药物较敏感,其认
知功能、血流动力学、呼吸系统易受到影响,使用原则为降低起始剂量,滴定增量采用最低有效剂量控制疼痛, 同时制定排便计划以预防便秘;(2)老年患者术后过度镇静容易导致肺部并发症、诱发谵妄、延迟康复,应尽 量避免使用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肌肉松弛剂及有催眠效果的药物,对于适合患者,采用局部用药可避免全 身用药不良反应。
/01
制定手术目标及决策不应只看手术是否能够治疗 某种疾病和近期预后,更要考量患者预期生存时间以 及有无MCC(共病),即从全人考虑手术是否获益要 看远期结局,如可否延长患者健康预期寿命、维持患 者术前功能状态、避免手术带来生活依赖和生活质量 下降手术治疗需在评估并客观详实将问题告知患方后 (表1),由医患双方共同决策。手术不良结局的高风 险因素包括认知功能损害、躯体功能依赖、营养不良 及衰弱,只有手术与治疗目标一致方继续进行后续的 手术风险评估与管理。
是否需要手术、如何降低围手术期风险、减少并发症、维护术后功能状态,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
2012年 美国老年医学会和美国外科医生协会 《老年手术患者最佳术前评估专家指导意见》
2015年 美国老年医学会和美国外科医生协会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指南》
2015年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老年患者术前评估中国专家建议》
4.4 术后营养 老年患者术后往往不能恢复正常进食,需短期肠外营养或肠内营养置管喂养,强调术后早期ONS(口服营
养补充)。对于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注意监测出入量和体重变化。住院期间无法改善营养状况者(消化道肿 瘤、脑血管及脑神经病变影响进食功能、急诊手术以及衰弱的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长期获益。
2.1 认知能力 很多老年患者在术前可能已经有认知功能下降却未被识别,术后容易出现谵妄,可询问家属,采用Mini-
Cog或MMSE等工具进行筛查,对于有认知功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降者应采取预防谵妄措施,并向家属说明。
2.2 抑郁 很多老年患者处于抑郁状态,可导致焦虑、失眠、营养不足,增加谵妄风险,需要干预。可通过PHQ2初筛,
当前,外科手术已发展为一个多学科协作的临床实践,如加速康复外科(ERAS)工作模式。2016年的《中国加
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从多学科角度对外科手术进行了优化。因此,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麻醉
科联合相关手术科室及重症医学科,依据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参考上述指南,共同撰写了本共识。
1、制定手术目标及决策 2、术前评估及管理 3、术中管理 4、术后管理 5、多学科团队合作
服用的心脑血管药物,除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外,如无特殊情况,围手术期一般无需停用,手术当日仍可用少 量口服药物。
2.8 血栓、感染预防 对于血栓及感染的预防相关手术科室可参照本科室常规措施。
2.9 疼痛控制 部分手术 (如骨折) 在术前即应评估疼痛,考虑术后的镇痛方案,并与患方达成一致,以免因疼痛影响睡
制定手术目标及决策
/02
术前评估与管理
国际上常将老年综合评估用于老年患者的术前评估。目的是发现潜在风险,通过积极干预以规避或降低 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老年患者常伴有共病,但对于稳定的慢性病并不需要额外干预。术前仅需将其“最 佳化”,而非彻底“纠正”,如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代偿性心力衰竭、控制良好的房颤、 慢性肾功能不全等,无需进行过多检查和干预。对于特殊的术前检查,只有当该检查结果有助于鉴别诊断或 可能会对围手术期治疗策略产生影响时才考虑。
3.4 处理术后问题的术中措施 对于术后发生营养不良风险较高以及需要安宁疗护的患者,可考虑在术中放置PEG(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
/J、造瘘等相应干预措施。
/04
在术前及术中需要预防处理的问题在术后同 样适用,术后管理条目见表6。
物理医学康复科介入的积极早期康复和周全 的转诊医疗,有助于促进功能康复,让患者尽可 能恢复到术前状态。
认知能力下降、抑郁、谵妄中2种或3种情况共存者,可请老年精神心理专科医师会诊,共同干预。
2.4 营养状态 建议采用NRS2002筛查营养不良风险,有营养不良风险或已发生术前营养不良者(NRS2002≥3分,优先考
虑口服营养制剂(ONS),注意有无呛咳及吸入风险,营养干预初始阶段应警惕再喂养综合征,对于营养不良 高风险、老年及疾病相关营养不良、腹部大手术患者应考虑术前营养支持2周以上。ERAS中营养相关内容见表3。
继而选择GDS-15、PHQ-9、SDS或HAD等抑郁筛查量表进行进一步评估。
2.3 谵妄 术后谵妄与不良预后有关,风险因素包括: (1)年龄因素 (≥70岁) (2)老年问题: 认知功能下降/痴呆、
疼痛、抑郁、酗酒/戒酒、睡眠剥夺、营养不良、尿潴留、便秘 (3)疾病相关: MCC、严重疾病、肾功能不全、 贫血、低氧、脱水、电解质紊乱 (4)功能障碍:失能、制动(导尿管/ 输液管、约束带等)、视力或听力损害 (5)药物因素: 多重用药特别是精神类药物 (如苯二氮卓类、抗胆碱能类或抗组胺类药物)AGS和中华医学会老 年医学分会的术后谵妄干预指南均强调通过跨学科团队,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预防谵妄最重要。
术中管理
3.1 麻醉策略 麻醉用药可对全身产生广泛影响。考虑到老年患者个体差异大,麻醉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手术类型、时长、
需求、患者情况等因素,由麻醉科、外科、老年医学科/内科医师共同商议决定。2014年《中国老年患者围术 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指出:尽管既往研究认为全麻与椎管内麻醉对患者的转归影响并无差别,但基于老年患 者脑功能相对脆弱,推荐在能够满足外科手术的条件下,优先选用区域麻醉技术(包括椎管内麻醉、周围神经 阻滞等)。对于术前应用抗凝治疗的患者,如果进行抗凝治疗替代转化时间紧迫,可优先选择周围神经阻滞麻 醉。对于下肢骨折患者,为减轻摆放手术体位过程中患者不适,可提前实施周围神经阻滞麻醉以减轻疼痛(如 髂筋膜间隙阻滞等)。全静脉麻醉在术后认知功能保护方面可能具有潜在优势。
老年手术患者最佳术前评估条目及责任者见表2,后续手术团队可依据此条目进行有效干预及再评估。
2 术前评估与管理 2.1 认知能力 2.2 抑郁 2.3 谵妄 2.4 营养状态 2.5 功能状态与跌倒风险 2.6 衰弱 2.7 药物 2.8 血栓预防 2.8 感染预防 2.9 疼痛控制 2.10 血容量 2.11 最佳内科处理 2.12 术前康复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