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家具花纹图案和寓意

中国古代家具花纹图案和寓意
中国古代家具花纹图案和寓意

中国古代家具及寓意

中国古代家具常选用一些植物和动物的花纹图案作为装饰,如植物中的松、竹、梅、桃、石榴、橘、莲花、兰、玉兰、牡丹、月季、灵芝、葫芦和动物中的龙、凤、百鸟、喜鹊、蝙蝠、狮、象、鹿等。选用这些图案既要表达福寿、吉祥的美好愿望也包含着人们对荣华富贵的企盼。

竹,号称君子,不刚不柔,凌霜雪而不凋。除与松、梅组成“几寒三友”外,还与松、萱、兰、寿石组成“五瑞图”。

桃,多称仙桃、寿桃,有寿之意,常与蝙蝠组成“多福多寿”,或与蝙蝠、双钱组成“福寿双全”,是常见的图案。

喜鹊为传说中的喜鸟,与古钱合用寓意“喜在眼前”,“喜上眉梢”。

绶鸟,因绶与寿谐音而象征长寿。与梅、竹合用,寓意百鸟朝王。

蝙蝠,因蝠与福谐音,蝙蝠就成了福的象征,常以五只寿桃合用,寓意“五福捧寿”多只蝙蝠和寿桃,寓意“多福多寿”。蝙蝠和古钱,寓意“福在眼前”。蝙蝠、寿桃和两枚古钱合用双寿全。

狮为百兽之王。常以双狮与绣球合用,以示吉祥。

象有柔顺、安详之特征,以象驮花瓶图案寓意“太平有象”

鹿为长寿仙兽,常以此表达祝寿、祈寿意愿。

松为百木之长,凌霜不凋,冬夏长青,常与竹、梅,组成图案。松还是长寿的象征,与柏或菊组成图案,寓意“松柏同春”,“松菊延年”。

石榴,多子多福的象征,常与佛手、桃组合,寓意“福寿三多”,即多福、多寿、多子。橘与吉音近,常以橘喻吉。橘与柿子合用,寓意“事事大吉”。与柏树或百合根、柿子合用,寓意“百事大吉”。

梅有报春花之称,又有吉祥喜庆之含意。喜鹊在梅枝上高鸣,寓意“喜报早春”、“喜报春光”。

莲花为花中君子,莲与连谐音,莲花与果实同时生长,故莲花与莲子纹图被称为“连生贵子”。莲花又称芙蓉。蓉与荣谐音,所以莲花又为荣华勃发的象征。莲花与牡丹花合用,寓意“荣华富贵”。

兰有王者香。《左传》记郑文公之妾燕姑梦天使用授予兰花,后生穆公,取名为兰,后衍出“兰兆”、“兰梦”之说,指怀孕生男之兆。兰、寿石组合,寓意“宜男宜寿”。兰又为四君子之一,也为装饰图案常用题材。

玉兰有“玉树临风”之美称,喻姿貌秀美,才干出众,与海棠、牡丹合用,寓意“玉堂富贵”。玉兰又称木笔,笔与必谐音,玉兰傍寿石图案,则寓意“必得其寿”。

牡丹为花中之王,号称“国色天香”,是宝贵荣华的象征,也是装饰的常用题材。

月季,因其四季花开不断,称长春花,又称月月红。常以瓶插月季寓意“四季平安”。

灵芝,神奇祥瑞之草。与兰齐名,芝兰合称,喻君子之交。传说灵芝还有驻颜不老,起死回生之奇效,常用作祝寿题材,与水仙、竹、寿石合用,寓意“芝仙祝寿”。

葫芦,以其子多蔓长,被当作绵延后代,子孙众多的象征。蔓谐音万、蔓上结数葫芦,寓意“子孙万代”。

轮、螺、伞、盖、花、罐、鱼、长佛八宝与葫芦、扇子、玉板、荷花、宝剑、萧管、花篮、渔鼓暗八仙、也是常见的装饰图案。

古代家具的装饰材料,多用楠木、红木、花梨、紫檀、鸡翅木等名贵稀有木材。还有竹、玉、宝石、象牙、骨料、螺钿、陶瓷、景泰蓝及金、银、铜等贵重金属。

装修选材有时比较单一,有时需根据形制、部位使用多种材料。不同位置的还抹骨架、棂条、花饰、绦环板、裙板通常使用不同材料,利用木材本身的质感和色彩,在谐调中产生微妙的变化,显得高雅脱俗,趣味横生。

故宫的宁寿宫为乾隆皇帝预建归政后的居所。建筑规制摹仿紫禁城主要殿宇、宫殿、园林一应俱全。虽形制略为缩小,但内檐装修却溢彩流光,登峰造极。其所用名贵材料多属奇珍,艺术构思和工艺特色达到无与伦比的程度。各处除选用楠木、花梨、紫檀、鸡翅木等名贵木材搭配外,还用竹、玉、宝石、骨料、象牙、螺钿、陶瓷、景泰蓝、金、银、铜等材料大面积镶嵌,间有配以书画、刺绣、丝织物等。

龙为鳞虫之长,是皇权的象征,故而其属性,或根据传说附会,或假借谐音取意,作为吉祥物。龙还衍生出不同种类,

----------------------------------------------------------------------- 如虬龙、螭等。凤为传说中的瑞鸟,也是宫殿常用的装饰图案。在藻井、毗虚、屏门、走马板等部位,或雕或书,所用甚多。

鹤为羽族之长,传为长寿仙鸟。常与松配合,积谓颇多,群鸟围绕凤凰飞翔的图案,寓意贤者威德。

历代中国古典家具图集清朝

历代中国古典家具图集-清朝 清代家具,从字面上讲,应包括制作于清代的各种不同质地、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家具。清代家俱,又分清代制作的“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下面要介绍的是“清式家具”。 清式家具的从开始萌芽到形成独立的体系,大致是从清康熙早年到晚年的四、五十年之间,它与满文化的影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是以皇家为主导,在宫廷和民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共同创作中发展起来的。 清代家具有其自身显著的风格特点: 其一,品种丰富、式样多变、追求奇巧。清式家具有很多前代们没有的品种和样式,造型更是变化无穷。以常见的清式扶手椅为例,在其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工匠们就造出了数不清的式样变体。既便是每一单件家具的设计也十分注重造型的变化。如故宫漱芳斋的五具成套多宝阁,其一字挑开,靠墙排放,与房间浑然一体,错落有致地分割成一百多个矩形隔层,每隔层虽是“拐子”图案却互不雷同,从侧面看,每个隔层的侧山上是不同图形的开光,如海棠形、扇面形、如意形、磬形、蕉叶形等等,不一而足。清式家具在形式上还常见仿竹、仿藤、仿青铜,甚至仿假山石的木制家具。反过来,也有竹制、藤制、石制的仿木质家具。结构上,清式家具也往往是匠心独运,妙趣横生,如,有些小巧玲珑的百宝箱,箱中有盒,盒中有匣,匣中有屉,屉藏暗仓,隐约曲折。抽屉和柜门的关闭亦有诀窍,非仔细观察而不得其解。 其二,选材讲究,作工细致。在选材上,清式家具推崇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珍贵硬木,以紫檀木为首选。在结构制作上,为保证外观色泽纹理一致,也为了坚固牢靠,往往采取一木连作,而不用小木拼接。 其三,注重装饰,手法多样。注重装饰是清式家具最显著的特征。清代工匠们几乎使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装饰材料,尝试一切可以采用的装饰手法,在家具与各种工艺品相结合上更是殚精竭虑。清式家具最多采用的装饰手法是雕饰与镶嵌,刀工细致入微,手法上又借鉴了牙雕、竹雕、漆雕等技巧,磨工亦百般考究,将雕件打磨及线楞分明,光润似玉。镶嵌是将不同材料按设计好图案嵌入器物表面,家具上嵌木、嵌竹、嵌石、嵌瓷、嵌螺钿、嵌珐琅等等,花样翻新,千变万化。 其四,西洋影响,良莠参差。清式家具中,采用西洋装饰图案或手法者占有相当比重,尤以广式家具更为明显。受西洋影响的清式家具大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西洋家具的样式和结构,早期此类家具虽有部份出口,但未能形成规模,清末此种“洋式”再度流行,大多不中不西,做工粗糙,难登大雅之堂;第二种则是采用传统家具造型、结构,部份采用西洋家具的式样或纹饰。如,传统的有束腰椅,以西洋番莲图案为雕饰等等。 清式家具走的路子与明式家具截然相反,由重神态变为重形式,在追求新奇中走向繁琐,在追求华贵中而走向奢靡。

中国古代各种纹饰代表的寓意

中国古代各种纹饰代表的寓意 秀岗玉器商城/ 2011-03-18 1.龙凤呈样图案为一龙一凤。 龙的传说很多,记载的文献也多,但将龙和帝王联系起来的是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说: 2.二龙戏珠图为两条云龙一颗火珠。 《通雅》中有“龙珠在颌”的说法。龙珠被认为是一种宝珠,可避水火。有二龙戏珠,也有群龙戏珠和云龙捧寿,都是表示吉祥安泰和祝颂平安与长寿之意。 3.鱼龙变化图案为天上有一云龙,水中有一鲤鱼。或一龙首鲤身;或一鲤鱼翻跃于龙门之上。 古代有鲤鱼跃龙门的传说,凡是鲤鱼能跳过龙门的,就可变化成龙,不能跳过龙门的,点额而归,故黄河之鲤鱼多有红色在额头,都是未跳过龙门之鱼。鱼跃龙门表示青云得路,变化飞腾之意。 4.鹤寿龟龄、龟鹤同龄图案皆为一龟一鹤。 《韵会》: “龟为甲虫之长”。龟寿万年,是长寿的象征;鹤是仙禽,《崔豹古今注》: “鹤千年则变苍,又二千岁则变黑,所谓玄鹤也。”龟鹤同龄,乃同享高寿之意。 5.松鹤延年图案为鹤和松树。 《字说》: “松百木之长”;《礼·礼器》:

“松柏之有心也,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松,代表长寿象征之外,还作为有志、有节的象征。故松鹤延年既有延年益寿,也有志节高尚之意。 6.鹤鹿同春图案为鹤鹿与松树。 古人称鹿为“仙兽”。神话故事中有寿星骑梅花鹿。鹿与禄、陆同音,鹤与合谐音,故又有“六合”(指天、地、东、西、南、北)同春之意和富贵长寿之说。 7.岁寒三友图案为松竹梅或梅竹石。松,“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竹,清高而有节;梅,不惧风雪严寒。苏东坡爱竹成癖,他曾说: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还题写过: “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是三益之友”。松竹梅被人们称之为岁寒三友,乃寓意做人要有品德、志节。 8.喜上眉梢图案为梅花枝头站立两只喜鹊。 古人认为鹊灵能报喜,故称喜鹊。两只喜鹊即双喜之意。梅与眉同音,借喜鹊登在梅花枝头,寓意“喜上眉梢”、“双喜临门”、“喜报春先”。 图案为一喜鹊一豹者,称之为“报喜图”。 图案为一蜘蛛网上吊着一个蜘蛛者,称之为“喜从天降”。因我国民间习俗称蜘蛛为喜蛛。 图案为一獾一喜鹊者,称之为欢天喜地。两獾相嬉,叫“欢喜图”;两童子笑颜相对者,称为喜相逢。 四个童子手足相连者,叫四喜人。 9.喜报三元图案为喜鹊 三、"桂元三或元宝 三。"

中国古代家具上的图纹

?赞(215) ?评论 ?已成功转载 ?分享(436) ?复制地址 ?举报 ?更多 上一篇 | 下一篇:一位考研英语从32... 开通黄钻 中国古代家具上的图纹吉祥如意的器物形图纹

1.盘常。是吉样图纹的一种,本为佛家“八宝”之一。“八宝”有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吉祥”。按佛家解释,盘常为“回环贯彻、一切通明”,本身含有“事事顺,路路通”的意思.其图纹本身盘曲示绵延不断的连续感,因而被民众取作吉祥符。作为富贵不断头的象征,盘常的适用性很强,世代绵延,福禄承以至于爱情之树的常青,都可以用它来表达和象征。盘常的图纹在家具上运用较广。北方农村农居的木窗棂、隔独应用的,有二方连续的,有作角花的,常用在供桌的牙板上,还有变形的双盘常、梅花盘常、万代盘常、方胜外廓线形变化成葫芦模样者,有的则以几何形状化的篆体寿字组成花边。 2.方胜。吉祥图符的一种。古人认为八件宝物,其数多于八,其物诸如珠宝、古钱,玉罄、样云,犀角、红珊银锭、如意,方胜,任取其中八种即为“八宝”,这些图纹多应用古家具雕刻、什器漆饰等方面。

3.如意。为人人皆知的吉祥物,它不仅以实物的形式出现,而且还造就了工艺和传统图纹。如意端头,称“如芝形、云形。在家具,什器上多有取其形式;桌椅腿脚、靠背、箱柜雕刻或漆饰等,应用十分广泛。除此之外,还的图纹。

4.古钱。是古代的铸币。古钱与蝙蝠图,叫“福在眼前”;古钱与喜字谓之“喜在眼前”;“金玉满堂”为古与全同意,因此,蝙蝠衔着用绳穿起来的两枚古钱,称“福寿双全”。古钱的形意图样多表现在条桌和八仙桌的

5.瓶。古代的瓶,大体有三种,一是汲器;二是炊具;三是酒器,这种用于陈设的瓷制花瓶,宋代以后才开始谐音“平”,取“平安”之意。如瓶中插如意表示“平安如意”;花瓶中插入三枝戟,旁边配上芦笙,叫做“平棠花称“玉堂和平”。瓶还有形意图纹,如按花瓶一半骨架的式样,雕饰于镜屏柱两旁的花板,被称为:“掸瓶

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纹样研究

1、新石器时期,劳动者创造了彩陶艺术,不仅造型别致,而且纹样独特,实用美观,艺术之光生生不息。主要纹样有:鱼纹、鹿纹、狗纹、人面纹、花卉纹、网纹、水纹、海贝纹、编织纹、火焰纹及历象日月星纹等。先民们把生活中和自然界的可视物象,按照自己的理解,巧妙地组织运用到各种器皿器物上,形成了庄重大方、自然谐调的装饰花纹,开创了一代风格。 2、商、周奴隶社会时期,青铜艺术为其魁首。无论是造型多样的食器、酒器、乐器等,还是各种纪念性陈设器皿,都装饰着精美的花纹图案。有的还直接借用动物形象作造型,如大象尊、四羊尊等。常用的装饰纹样有:饕餮纹、夔龙纹、夔凤纹、蝉纹、玉带纹、重环纹、鳞纹、乳丁纹、窍曲纹、云雷纹、涡纹、冏纹、四瓣花纹及象形文字纹。图案适应铸铜工艺制作要求,多为非常工整的阳纹或阴纹图案。纹样精细,组织严紧,具有神奇感。考古学者称之谓“灿烂的青铜艺术”。 3、战国、秦汉时代,铁器兴起,金银错和漆器等新展起来,营造业大兴,砖石雕刻也兴旺起来。装饰图案的题材更为广泛,较之以前有巨大突破。主要装饰纹样有:怪兽纹、蟠螭纹、虺纹、龙凤纹、各种动物(鹿、马、牛、羊、虎、雁、鱼……)纹及四神纹等。“四神纹”也秒“四灵纹”,由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四种动物形象作标志。青龙为我国传说中的东方之神,朱雀为南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玄武为北方之神,它们标志了四个方向。又标志了四种颜色:青龙—表色;朱雀—赤色;白虎—白色;玄武—黑色。此外,人物纹空前繁多,突出的是汉画象石、画象砖、瓦当,题材直接反映了人类生活、生产、战争的场面。笔简意繁,以少胜多,为以后各代的装饰开辟了新途径。 4、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佛教艺术兴旺起来。图案同样也受到了宗教的影响,这时期的题材、内容许多都与佛经故事有关。常用的纹样有:忍冬草(即金银花,也称:宝花,四季常青不枯,取其吉祥之意)、莲花纹(别名“芙蓉”、“鞭蕖”等,取其出污泥而不染和“守—茎—花之节”之意,是美德的象征)、玉鸟纹(玉鸟也称迦陵频迦,吉祥鸟,传说人是玉鸟脱生出来的,故而图案中常有人面兽身之图像)、鹿纹(亦曰“天鹿”、“白鹿”,祥瑞的象征)。人物图案中出现了“飞天”仙人形象,表达了美好的理想,人的力量。 5、隋、唐、五代,处于封建社会中期,对外文化交流增多,工艺美术的门类也空前发展。绝妙的唐三彩、宋瓷、丝绸、金银制品等等上的装饰图案也出现了繁花似锦的局面。唐代纹样丰盛饱满,富丽豪华。宋代纹样秀丽,灵巧。常用的纹样有:卷草纹、宝相花(以莲花和牡丹相结合的图案,采用了完美的理想化的构成方法)、海石榴、花鸟纹、华盖纹、联珠纹、绶带纹、人物纹等。荷花和牡丹花非常之多。此外还有茱萸(中药)纹、柿蒂纹、几何纹等。装饰手法有写实的、

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源远流长.dot

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源远流长。早在汉代之前,人们已经能制造精美的漆木家具。自南北朝以后,“垂足坐”的生活方式促进了高型家具的发展。特别是到了宋代,家具结构上的科学性和装饰上的多样化,无论在制作技术和审美意识上,都为明清家具艺术高峰的到来积累了经验。 明清时代是我国古代家具制造的鼎盛时期。但不同的社会背景又使它们各自成为独立的艺术体系。明代家具追求神态韵律,以造型古朴典雅为特色,结构严谨,线条流畅,尺度适宜;清代家具却注重体量,提倡繁纹重饰,崇尚雕刻和镶嵌,从而以富丽、豪华独树一帜。明、清家具虽然在风格上迥然不同,但其艺术成就深受人们赞许,故长期以来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在世界家具领域中享有盛誉。 明代的家具业十分发达,它一方面继承了宋元以来的传统木作技术,另一方面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住宅和园林建筑的兴起,以及大量来自东南亚的硬木输入,为明代家具向高层次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明代家具家具多取材于海外进口或南方出产的质地坚硬,纹理密致,色泽幽润沉着,花纹华美的优质木材。主要有:黄花梨木、紫檀、铁力木、榉木、红木等,同时也采用一些木质轻松,纹理细直的木材,如桐木、楸木、楠木等。明式家具种类繁多,按其使用功能的不同,大致可分为: 1椅凳类,有杌凳、坐墩、交杌、长凳、靠背椅、扶手椅、圈椅、交椅及帝王的宝座等; 2桌案类,有炕(床)桌、炕(床)几、炕(床)案、香几、酒桌、半桌、方桌、条几、条桌、条案及书画桌案等; 3床榻类,有榻、罗汉床、架子床等; 4柜架类,有摆设古玩瓷器、书籍的架格、衣架、面盆架及亮格柜、圆角柜、方角柜等; 5屏风类,有单扇、复扇之分;前者带有底座,又称插屏式座屏风,后者又分三扇、四扇、五扇等不同形式,可以折叠或伸展,使用方便灵活,又称围屏,其上常用手绘或雕刻、镶嵌等手法,装饰山水、人物、花鸟及题字等形象; 6其他,如各种橱子、箱、提盒、都承盘、镜台、灯台、官皮箱及纯用于观赏性的微型家具。 从传世实物看,这一时期的家具品类齐全,而且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 它造型简练,线条流畅,恍例匀称,榫卯严密。在装饰上除了充分应用木材纹理的自然美外,还好用雕刻的手法,在家具的醒目部位加以点缀。明代的家具追求神韵,风格典雅、朴实大方,深受人们喜爱。 清代家具的发展状况,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从清初到康熙(1644-1722 年),家具直接承袭明代的传统,其形制仍保持简练质朴的结构特征。自雍正、乾隆至嘉庆时期(1723-1820 年),是清代经济繁荣盛世,杜会奢靡之风使人们对家具的爱好追求纤琐繁耨,故清代中期用料宽绰,体态凝重,装饰上求多求满,甚至采用多种材料并用、多种工艺结合的手法,炫耀其华丽富贵。清代晚期自道光至清末(1821-1911 年),中国传统的古典家具业逐渐走向衰落,其时做工粗陋,形式庸俗,上乘之作少见。也有的受外来文化影响,造型向中西结合转变。 (1)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如璀璨繁星。而当中的一颗明星,更是令人瞩目,叹为观止。那颗明星便是历史

中国古代纹样的变迁

xx古代纹样的变迁 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化传统的艺术大国,装饰纹样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出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恢宏的成就。我国传统装饰纹样千变万化、绚丽多彩。因其附着载体的不同从而产生了陶器纹样、青铜纹样、织绣纹样、玉器纹样等;因其装饰内容的不同又可分为动物纹样、人物纹样、植物纹样、生活场景纹样等;按其装饰手法又可将其分为抽象纹样、具象纹样等。从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角度来看,它大概经历了一个从简洁抽象到繁缛,从狰狞严肃到活泼和生活化,从简单的动物植物到寓意丰富的装饰吉祥纹样占居主流这样一个历史发展演化的脉络。 早在几千年前的陶器时代,先民们就开始运用图案来装饰自己的生活,利用装饰语言来表达对美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彩陶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中一种卓越的创造。它的图案组织和表现手法的出色成就在装饰艺术领域中放射着灿烂的光彩。从彩陶图案整体看,是以丰富多彩的集合图案为主体,但也有山纹、花瓣纹。 几何印纹陶的制作,有手制、模制和轮制集中,几何形花纹常见的有水浪纹、米字纹、回纹、方格纹、编织纹、绳纹等十种。这些几何纹连续反复,系那个成了一种规律的图案美。 所以被誉为是最优秀的东方沿海的古代文化。 商代青铜器的装饰花纹,多流行想象的动物纹。例如,饕餮纹、夔纹、龙纹、凤纹等。 其主纹常见的饕餮纹,多饰在器物的显要部位。龙纹是我国装饰纹样中应用最久的一种,最早见于青铜器。商代青铜器的图案纹样以单独适合纹样为主,多采用对称的格式。尚待装饰多采用主纹和地纹的结合。后期出现了三层刻画,即除主纹和地纹外,还在较粗的花纹或主体花纹上,再勾刻以细线。 周代纹样打破了商代一直线为主的特点,也打破了对称的格式,一般都组成形,但又未完全摆脱直线的雏形,因此形成直中有圆、圆中有方的特点,窃曲纹就是代表性的一种。周代盛行鸟纹,环带纹应用也较多。另外,还有重环纹、瓦纹等。周代的装饰特色是不用地纹,装饰画纹中,在商代成为主体花纹

中国古代家具资料

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源远流长,其历史是一部由木头构创的绚丽诗篇,亦自成体系,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无论是笨拙神秘的商周家具、浪漫神奇的矮型家具(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抑或是婉雅秀逸的渐高家具(魏晋南北朝时期)、华丽润艳的高低家具(隋唐五代时期)、简洁镌秀的高型家具(宋元时期),还是古雅精美的明式家具、雍容华贵的清式家具……都以其富有美感的永恒魅力吸引着中外万千人士的钟爱和追求。尤其是明清家具,将我国古代家具推上了鼎盛时期,其品种之多、工艺之精令国内外人士叹为观止。由于受民族特点、风俗习惯、地理气候、制作技巧等不同环境的影响,中国古代传统家具走着与西方家具迎然不同的道路,形成了一种工艺精湛、不轻易装饰、耐人寻味的东方家具体系,在世界家具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东方艺术风格特点。中国古代家具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家具及室内装饰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具 (220年~581年)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之间文化、经济的交流对家具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此时新出现的家具主要有扶手椅、束腰圆凳、方凳、圆案、长杌、橱,并有笥、簏(箱)等竹藤家具。床已明显增高,可以跂床垂足,并加了许可床顶、床帐和可拆卸的多折多牒围屏。坐类家具品种的增多,反映垂足坐已渐推广,促进了家具向高型发展。 隋唐五代时期家具 (589~960年)中国家具发展至唐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它一改六朝前家具的面貌,形成流畅柔美,雍容华贵的唐式家具风格。至五代时,家具造型崇尚简洁无华,朴实大方。这种朴素内在美取代了唐代家具刻意追求繁缛修饰的倾向,为宋式家具风格的形成树立了典范。隋唐五代时期,家具发展有两个主要特点: (1)家具进一步向高型发展,表现在坐类家具品种增多和桌的出现。《通雅》记载:"倚卓(椅桌)之名见于唐宋。"六朝已有椅凳,唐代更趋流行,几、案高度皆以坐面为基准,坐具既高,桌的出现势为必然。家具高型化又对住室高度、器物尺寸、器物造型装饰产生一系列影响。 (2)家具向成套化发展,种类增多,并可按使用功能分类。大致可分为:坐卧类,如凳、椅、墩、床、榻等;凭椅、承物类,如几、案、桌等;贮藏类,如柜、箱、笥等;架具类,如衣架、巾架等;其他还有屏风等。五代画家顾闳中在《韩熙载夜宴图》中就描绘了成套家具在室内陈设、使用的情形。 宋代家具 (960年~1279年)宋代是中国家具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首先是垂足而坐的椅、凳等高脚坐具已普及民间,结束了几千年来席地坐的习俗;其次是家具结构确立了以框架结构为基本形式;其三是家具在室内的布置有了一定的格局。宋代家具正是在继承和探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宋代家具以造型淳朴纤秀、结构合理精细为主要特征。在结构上,壶门结构已被框架结构所代替;家具腿型断面多呈圆形或方形,构件之间大量采用割角榫、闭口不贯通榫等榫结合;柜、桌等较大的平面构件,常采用"攒边"的做法,即将薄心板贯以穿带嵌入四边边框中,四角用割角榫攒起来,不但可控制木材的收缩,而且还起到装饰作用。此外,宋代家具还重视外形尺寸和结构与人体的关系,工艺严谨,造型优美,使用方便。家具种类有开光鼓墩、交椅、高几、琴桌、炕桌、盆架、座地檠(落地灯架)、带抽屉的桌子、镜台等,各类家具还派生出不同款式。宋代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组合家具,称为燕几。 明代家具 (1368年~1644年)明代随着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家具成了流通的商品,许多文人雅士参与了室内设计和家具造型研究。这些都促成了明代家具的大发展。明代家具在继承

古代纹样

一、忍冬纹 忍冬是蔓生植物,忍冬纹即类似忍冬花植物的花纹。东汉末期开始出现,南北 朝时最流行,因它越冬而不死,所以被大量运用在佛教上,比作人的灵魂不灭、轮回永生。以后又广泛用于绘画和雕刻等艺术品的装饰上。 二、卷草纹 中国传统图案之一。多取忍冬、荷花、兰花、牡丹等花草,经处理后作“S”形波 状曲线排列,构成二方连续图案,花草造型多曲卷圆润,通称卷草纹。因盛行于 唐代故名唐草纹。 汉代图案中已有卷草纹。南北朝时期,卷草纹大量运用于碑刻边饰,风格简练 朴实,节奏感强,在波状组织中以单片花叶、双片花叶或三片花叶对称排列在 主干两侧,形成连续流畅的带状花纹。敦煌莫高窟的北朝壁画中多绘有卷草纹,其素材多取忍冬。唐代卷草纹广泛流行,多取牡丹的枝叶,采用曲卷多变的线条,花朵繁复华丽,层次丰富;叶片曲卷,富有弹性;叶脉旋转翻滚,富有动感。总体结构舒展而流畅,饱满而华丽,生机勃勃,反映了唐代工艺美术富丽 华美的风格,并成为后世卷草纹的范模(见图[唐代壁画中的唐草纹图案])。唐代以后,唐草纹传承不断,素材除忍冬、牡丹以外,又有石榴、荷花、菊花、兰花等。明代中期重视以荷花为主体的唐草纹,后由荷花图案演变为串枝花图案, 并广泛运用在织锦上。明清两代的唐草纹风格趋向繁缛、纤弱,失去了唐代的 生气,但仍然是重要的传统图案。现在,唐草纹多见于建筑装饰及染织、家具、陶瓷等装饰。 三、缠枝纹 缠枝纹与莲瓣纹、卷云纹、如意纹、回字纹等一样,都是中国古代艺术品的重 要装饰纹样,广泛用于雕刻、陶瓷、家具、漆器、编织、刺绣、玉器、年画、 剪纸、碑刻等,甚至连糕饼木范都离不开缠枝纹。 缠枝纹,又名“万寿藤”、“转枝纹”、“连枝纹”。它是一种以藤蔓、卷草为基础提炼而成的传统吉祥纹饰。缠枝纹所表现的“缠枝”,常常以常青藤、扶芳藤、紫藤、金银花、爬山虎、凌霄、葡萄等藤蔓植物为原型。这些植物本系吉祥花草,多为世人所赞咏,例如金银花,又称“忍冬”,李时珍《本草纲目》载:“久服轻身,长年益寿。”再例如凌霄,宋代杨绘《凌霄花》诗云:“直绕枝干凌霄去。” 对于该花的勇于攀登,凌云直上的品质,清人李笠翁评说道:“滕花之可敬者, 莫若凌霄。”缠枝纹就是这些藤蔓的形象再现,它委婉多姿,生动优美,富有动感,故寓意生生不息,万代绵长的美好愿望,从而跻身于中国吉祥物。缠枝纹 的历史源远流长,它的原始构思可见于战国时期,当时在漆器的表现装饰纹样中,有二方连续纹样与四方连续纹样,它虽然表现的是“云气”,但它反复、交 替与穿插的艺术手法,事实上已具备了缠枝纹的基本特征。到了汉代,缠枝纹

中国古代家具图片-明朝上

中国古代家具图片(四)——明朝上作者:佚名来源:编辑转载 2010-1-6 22:28:00 点击率[953] 【大中小】我来说两句(0) 核心提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文化传统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其中家具文化就是这个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代家具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明式家具,着重一个“式”字,不管制作于明代或明以后何时,也不论贵重材质和一般材质,只要具有明代家具风格,皆称之“明式家具”。狭义则指明代至清代前期材美工良,造型优美的家具。我们要介绍的是后者。 明代社会稳定,农业和手工业发达,工匠获得更多的自由,尤其是明中后期,商品丰富,流通渠道广泛,外贸开放,从而使大城市、城镇经济迅速兴起,尤以江南与南海地区最为显著。明清时期,此两地成为家具的重要产地,其实是和这些地区商品经济发达是有直接联系的。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中有这样一条:“细木家伙,如书桌禅椅之类,余少年曾不一见,民间止用银杏金漆方桌。自莫廷韩与顾、宋两家公子,用细木数件,亦从吴门购之。隆、万以来,虽奴隶快甲之家,皆用细器,而徽之小木匠,争列肆于郡治中,即嫁妆杂器,俱属之类。纨绔豪奢,又以椐木不足贵,凡床橱几桌,皆用花梨、瘿木,乌木、相思木与黄杨木,及其贵巧,动费万钱,亦俗之一靡也。尤可怪可,如皂快偶得居止,即整一小憩,以木板装铺,庭蓄瓮鱼杂卉,内则细桌拂尘,号称书房,竟不知皂快所读何书也。”由此可窥得明代后期苏、松地区家具与民风之一斑。 明代家具按其功能,可以分为五大类: 一、几案类:包括桌案与几,是五大类中品种最多的一类。大概可分为:1、炕桌、炕几、炕案2、香几3、酒桌、朱桌4、方桌5、条桌案(条几、条桌、条案)6、宽桌案(书桌、画案)7、其它桌案(月牙桌、扇面桌、棋桌、琴桌、抽屉桌、供桌、供案。 二、床榻类:只有床身,上面没有任何装置的卧具称之为“榻”,有时亦称为“床”或“小床”;床上后背及左、右三面安围子的叫“罗汉床”;床上有立柱,柱间安围子,柱子承顶子的叫“架子床”. 三、椅凳类:椅凳类包括了不同种类的各式坐具。如:1、杌凳(无束腰杌凳、有束腰杌凳、四面平杌凳等)2、坐墩3、交杌,俗称马扎,可以折叠,便于携带。4、长凳(条凳、二人凳、春凳)5、椅(靠背椅、扶手椅、圈椅、交椅等)6、宝座(只有宫廷、寺院才有,而非一般家庭用具) 四、框架类:此类家具,或以陈设器为主,或以储藏器为主,或一器兼用。可分为:1、架格。即以立木为足,取横板将空间分隔成多层的家具,有书架、物架、多宝格等。2、亮格框,即架框结合在一起的,常见形式是架格在上,框子在下,齐人高或稍高。3、圆角框。4、方角框。 五、屏联类。

中国古代瓷器纹饰

xx古代瓷器纹饰 xx古代瓷器纹饰 【一路连科图】瓷器装饰题材。一路连科是科举时代对赶考学生的祝颂语,谓此行可以连中三元。科,是指程度、等级,科举制取士的规格和年份称登科。科举考试分乡式、会试、殿试三等,乡试列为首者为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夺魁称状元。清代瓷器上绘一只鹭鸶和莲花,寓“一路连科”之意。此外,绘一只鹭鸶和芙蓉,称“一路荣华”,绘一只鹭鸶和牡丹,称“一路富贵”,绘一只鹭鸶和花瓶,称“一路平安”,这些题材不仅是对赶考学生的祝福,也是对人们美好未来的希翼。 【八仙图】“八仙”即张果老、吕洞宾、汉钟离、韩湘子、铁拐李、何仙姑、蓝采和、曹国舅,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位神仙。相传他们学道成仙,各有一套本领,故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说。八仙所持之物: 张-鱼鼓、吕-宝剑、汉-扇子、韩-花篮、铁-葫芦、何-笊篱、蓝-横笛、曹-阴阳板,被称为“暗八仙”。明嘉靖后,八仙成为瓷器装饰题材之一,有八仙过海、“八仙祝寿”、“八仙捧寿”等内容,清初仍较流行。 【八吉祥】瓷器纹饰。始于元,流行于明清时期。八吉祥图案为: 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结。它们(或称八宝)是佛家常用的象征吉祥的八件器物。《北京雍和宫法器说明册》载: 法螺,佛说具菩萨果妙音吉祥之物。****,佛说****圆转万劫不息之物。宝伞,佛说张驰自如,曲复众生之物。白盖,佛说遍复三千净一切药之物。莲花,佛说出五浊世,无所染着之物。宝瓶,佛说福智圆满,具完无漏之物。金鱼,佛说坚固活泼,解脱禳劫之物。盘长,佛说回环贯彻,一切通明之物。 元代瓷器上八吉祥的排列无一定规则。明永乐开始按轮、螺、盖、伞、花、瓶、鱼、结为序,清乾隆以后亦有不按顺序排列的。有印花和彩绘两类,印花多见于元至明永乐年间,宣德开始以彩绘为主,有青花、斗彩、五彩等,清代出现粉彩、珐琅彩品种。

中国传统纹样·几何纹样篇

中国传统纹样·几何纹样篇 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得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得整个流程,贯穿于人们生活得始终,反映出不同时期得风俗习惯。从原始社会简单得纹样到奴隶社会简洁、粗犷得青铜器纹饰,再到封建社会精美繁复得花鸟虫鱼、飞鸟走兽、吉祥图案纹样,都凝聚着相应时期独特得艺术审美观。 1、连珠纹 连珠纹尤其连珠圈纹就是古波斯萨珊王朝最为流行得花纹;在萨珊风格织物中,以对兽或对鸟图案母题为主,而以各种圆与椭圆得连珠作为图案装饰主题。连珠纹图案于5~7世纪间沿丝绸之路从西亚、中亚传入我国,但在这一时期基本就是作为器型排列得边饰。连珠纹在中国得唐锦中成为数量最多,而且具有时代特色得纹饰。至隋代,连珠纹发展为连珠圈纹,并成为各种器物得主题纹样。波斯锦传入后,约7、8世纪时我国也曾模仿织造。不论其产于何地,凡属此类萨珊波斯风格得织锦,皆称为“萨珊式”织锦(Sasannian’figured silks)。 明与阗青玉连珠纹转心佩清初,白玉连珠纹 西汉连珠纹昭明镜

陶瓷器装饰得一种原始纹样,图案呈圆弧形卷曲或方折得回旋线条。圆弧形得也单称云纹,方折形也称雷纹,云雷纹就是两者得统称。 青铜器、陶瓷器上一种典型得纹饰。基本特征就是以连续得“回”字形线条所构成。有得作圆形得连续构图,单称为“云纹”;有得作方形得连续构图,单称为“雷纹”。云雷纹就是两者得统称。云雷纹常作为青铜器上纹饰得地纹,用以烘托主题纹饰。也有单独出现在器物颈部或足部得。盛行于商代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仍见沿用。在粤系得铜鼓上,云雷纹就是作为主导纹饰应用得,常见密布于鼓面中心太阳纹得周围,象征太阳与云雷共存于天际,这就是南方民族对云雷崇拜得一种反映。 云雷纹织物 春秋战国云雷纹玉璧战国云雷纹镜

中式古典家具纹样总结

家具装饰纹样题材篇 一、卷草纹 中国传统图案之一。多取忍冬、荷花、兰花、牡丹等花草,经处理后作“S”形波状曲线排列,构成二方连续图案,花草造型多曲卷圆润,通称卷草纹。因盛行于唐代故名唐草纹。 二、云纹形态多样,有十分抽象规则的几何图形,也有生动形象的自然图形。古 代人们长期的采集和耕作实践,对云和雨决定收成的影响产生期盼和敬畏。使云在人们心中得到升华和抽象,对之产生崇拜和敬畏之情。 中国古代传统纹饰之一。自南北朝后流行。多出现在瓷器上,作为装饰。其变化丰富。有独立纹样,也有四方连续。南北朝至唐代,莲花纹常作为瓷器的主题纹饰,碗、盏、钵、盘的外壁或内划复线仰莲,有的盘心还饰蓬莱纹,酷似盛开的莲花。亦见雕刻成立体状的莲花,如:南北朝的仰覆莲花尊,五代的莲花形盏托等。宋代开始变为辅助纹饰。元至清代,莲花纹的变化较多,有缠枝莲、把莲等,并常于动物纹样组合在一起,如:莲池水禽、莲池游鱼等。 三、莲花纹,是我国传统花卉。《尔雅》中有“荷,芙渠……其实莲”的 记载,古名芙渠或芙蓉,现称荷花,盛开时花朵较大,结果时可观赏,可食用,叶圆、形突,春秋战国时曾用作饰纹。自佛教传入我国,便以莲花作为佛教标志,代表“净土”,象征“纯洁”,寓意“吉祥”。莲花因此在佛教艺术中成了主要装饰题材。尤其在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极为流行。在石刻,陶瓷、铜镜和彩绘上到处可见。表现形式有单线双线、宽瓣、宝装、凸面、正面、侧面、单独、连续、单色、彩色、镂刻和雕凿,变化众多。以后历代亦较盛行。是古代常用的寓意图案之一。 莲花纹是中国古代传统纹饰之一。自南北朝后流行。多出现在瓷器上,作为装饰。其变化丰富。有独立纹样,也有四方连续。南北朝至唐代,莲花纹常作为瓷器的主题纹饰,碗、盏、钵、盘的外壁或内划复线仰莲,有的盘心还饰蓬莱纹,酷似盛开的莲花。亦见雕刻成立体状的莲花,如:南北朝的仰覆莲花尊,五代的莲花形盏托等。宋代开始变为辅助纹饰。元至清代,莲花纹的变化较多,有缠枝莲、把莲等,并常于动物纹样组合在一起,如:莲池水禽、莲池游鱼等。 四、螭龙纹 螭,龙属。《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于是蛟龙赤螭。”颜师古注:“文颖曰:‘龙子为螭。’张揖曰:‘赤螭,雌龙也。’如淳曰:‘蠄,山神也。’”《广雅》云:“有角曰虬,无角曰螭。” 关于螭龙有两种说法:一说中国传说中的龙的来源之一。也称蚩尾,是一种海兽,汉武帝时有人进言,说螭龙是水精,可以防火,建议置于房顶上以避火灾;二说是龙九子中的二子,古书中云:“其二曰螭吻,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形体似兽,习性好张望或好险,成为今日庙宇

中国传统图案和传统纹样

中国传统图案及寓意 中国传统图案及寓意 图案:梅花、竹、绶带鸟 解题:齐眉,《后汉书·梁鸿传》:「〔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案」,有脚的托盘。「眉」与「梅」同音。世称夫妇相敬谓「举案齐眉」。「齐眉祝寿」,比喻夫妻互敬互爱,健康长寿。

图案:鸳鸯、莲花、莲实。 解题:鸳鸯,水鸟名,羽毛颜色美丽,形状象凫,但比凫小。雄的翼上有扇状饰羽。雌雄常在一起。旧时文艺作品中常用来比喻夫妻恩爱。《禽经》载:鸳鸯,朝倚而暮偶,爱其类。据说鸳鸯成对游弋,夜晚雌雄翼掩合颈相交,若其偶失,永不再配。莲实,莲子,喻连生贵子。「鸳鸯贵子」寓意夫妻恩爱,同偕到老。

图案:两条龙、龙珠等。 解题:龙,《说文》十一:「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钜,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珠,指夜明珠、珍珠。《述异记》卷上:「凡珠有龙珠,龙所吐者……。」传说龙能降雨。民间遇旱年常拜祭龙王祈雨。后演成「耍龙灯」的民俗活动,「二龙戏珠」即由「耍龙灯」演变来的,有庆丰年,祈吉祥之意

图案:凤凰、太阳。 解题:凤凰,亦作「凤皇」传说中的神鸟。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其形据《尔雅·释鸟》郭璞注:「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伦,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安宁。」古来有关凤凰的传说故事很多,传统年画,以凤凰为题材的图案运用也较普遍

图案:龙凤呈祥。 解题:龙凤都是传说想象中的生物。不仅形象生动、优美,而且赋予许多神奇的色彩。龙能降雨祈丰收,又象征皇权。凤凰风姿绰约高贵,牵涉许多传说,在人们心目中成为吉祥幸福的化身。龙凤又用来形容有才能的人。《南史·王僧虔传》:「于时王家门中,优者龙凤,劣者虎豹。」「龙凤呈祥」图案象征高贵、华丽、祥瑞、喜庆。

中国古典家具大全

古典家具知识大全 中国古典家具的价值不仅仅是服务于人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凝集着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各个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综合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生产发展、生活习俗、观念意识、审美情趣以及科学技术和物质的发展水平。中国古典家具按使用功能的不同,原则上可分成“五大类”:床榻类、桌案类、椅凳类、柜架类、杂项类。 椅凳类 汉代之前,人们是没有坐具,通常采用的以茅草、树叶、兽皮等制成的席子,席地而坐。直到一种被称为胡床的坐具从域外传入中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椅凳。后进唐朝的全力发展,椅子才从胡床的名称中分离出来,直呼为椅子。 其中椅子演化为三大种类:凳、椅子、宝座,并又细分成多种名称和造型,下面列出部分说明:(1)凳主要有:方凳、圆凳、条凳、马札、脚凳、坐墩、杌凳、交杌、长凳。 (2)椅子主要有:交椅、太师椅、四出头官帽椅、南官帽椅、圈椅、玫瑰椅、灯挂椅、皇宫椅等。(3)宝座 以上几类都有各自的分类和进化规律,但总体进化规律是由矮变高,由简入繁。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古代的椅凳类家具风格和特色也有所不同。宋代的椅凳类家具造型纯朴纤秀、结构合理精细,垂足而坐的椅、凳、墩等高型家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普及。明代在继承宋代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在造型上讲究简洁朴实,符合人体功能需要。清代椅凳类家具则逐渐脱离明代风格,一味追求富丽华贵。 1凳 凳,最早并不是我们今天坐的凳子,它是专指蹬具,相当于脚踏。它成为坐具,也是汉代以后的事。凳的形式有方圆两种,凳面的板心,也有许多花样,有影木心者,有各种硬木心者,有木框漆心者,还有藤心,大理石心者。宋代以后,用材及工艺都很讲究。凳主要有:方凳、圆凳、条凳、马札、脚凳、坐墩、杌凳、交杌、长凳等造型。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 古典家具彩桧木案于1978年在襄汾陶寺遗址2001号墓出土,用木板斫销成器。案面和案足外侧涂绘,所用的颜料大多为天然矿物,如红色用朱砂,赭色用赤铁矿。出土时,案板已稍塌陷,变形,案上正中放折腹陶(温酒器),此器为商周铜禁之祖型。它是我国迄今出土最古的木质家具。 1.夏商西周古典家具--原始古拙质朴浑厚 夏商时期家具乃是我国古代家具的初始时期,其造型纹饰原始古拙,质朴浑厚。这一时期家具有青铜家具(如青铜俎)石质家具(如石俎)和漆木镶嵌家具(如漆木抬盘)。漆木镶嵌蚌壳装饰,开后世漆木螺钿嵌家具之先河。 由于当时人们思想意识中存在着浓厚的鬼神观念,商代家具装饰纹样往往有一种庄重、威严、凶猛之感。 饕餮纹俎于1979年在辽宁义县花儿楼窖藏出土。铜质,面板为长方形,下为相对的倒凹字形板足,板足空当两端有二半环形鼻连铰状环。板足饰精致的细雷纹。饕餮纹,铃上亦饰有花纹,铜铃制作精巧,其形式为我国青铜著录之罕见。此器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家具源流 漆木器具: 自新石器时代出现的漆木技术,发展到夏商时期,在漆木上已经镶嵌蚌壳装饰,开后世漆木螺钿嵌家具之先河。 青铜器中装饰壶门(四足板状造型,前后二足之间出现了两个对称的特点)在中国家具史上延续了几千年。 2.春秋战国古典家具 春秋战国时期家具,以楚式漆木家具为典型代表,形成我国漆木家具体系的主要源头。 楚式家具品类繁多:

各式的楚国俎、精美绝伦的楚式漆案漆几、具有特色的楚式小座屏、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床……楚式家具有绚丽无比的色彩,浪漫神奇的图案,以龙凤云鸟纹主题,充满着浓厚的巫术观念。楚式家具作为一种工艺美术的早期形式,其简练的造型对后世家具影响深远。 首开先河 彩绘木床: 我国最早的卧具,为后世各类床具的始祖。 楚式小座屏: 标志着中国家具开始具有纯粹的装饰欣赏价值。 雕刻手法: 被广泛应用到家具装饰中,有浮雕和透雕等。开后世家具雕刻之先河。 家具源流 战国"H"形凭几: 其造型厚重古拙,标志着工艺美术从厚重的青铜艺术向轻巧的漆器艺术发展。 工艺源流 青铜铸造工艺大大发展,出现了"失蜡法"铸造方法。 3.秦汉古典家具--品类繁多精美绝伦 汉朝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到第一个鼎盛时期,整个汉朝家具工艺有了长足的发展。 汉代漆木家具杰出的装饰,使得汉代漆木家具光亮照人,精美绝伦。此外,还有各种玉制家具、竹制家具和陶质家具等,并形成了供席地起居完整组合形式的家具系列。可视为中国低矮型家具的代表时期。家具源流

中国古代家具花纹图案和寓意

中国古代家具及寓意 中国古代家具常选用一些植物和动物的花纹图案作为装饰,如植物中的松、竹、梅、桃、石榴、橘、莲花、兰、玉兰、牡丹、月季、灵芝、葫芦和动物中的龙、凤、百鸟、喜鹊、蝙蝠、狮、象、鹿等。选用这些图案既要表达福寿、吉祥的美好愿望也包含着人们对荣华富贵的企盼。 竹,号称君子,不刚不柔,凌霜雪而不凋。除与松、梅组成“几寒三友”外,还与松、萱、兰、寿石组成“五瑞图”。 桃,多称仙桃、寿桃,有寿之意,常与蝙蝠组成“多福多寿”,或与蝙蝠、双钱组成“福寿双全”,是常见的图案。 喜鹊为传说中的喜鸟,与古钱合用寓意“喜在眼前”,“喜上眉梢”。 绶鸟,因绶与寿谐音而象征长寿。与梅、竹合用,寓意百鸟朝王。 蝙蝠,因蝠与福谐音,蝙蝠就成了福的象征,常以五只寿桃合用,寓意“五福捧寿”多只蝙蝠和寿桃,寓意“多福多寿”。蝙蝠和古钱,寓意“福在眼前”。蝙蝠、寿桃和两枚古钱合用双寿全。 狮为百兽之王。常以双狮与绣球合用,以示吉祥。 象有柔顺、安详之特征,以象驮花瓶图案寓意“太平有象” 鹿为长寿仙兽,常以此表达祝寿、祈寿意愿。 松为百木之长,凌霜不凋,冬夏长青,常与竹、梅,组成图案。松还是长寿的象征,与柏或菊组成图案,寓意“松柏同春”,“松菊延年”。 石榴,多子多福的象征,常与佛手、桃组合,寓意“福寿三多”,即多福、多寿、多子。橘与吉音近,常以橘喻吉。橘与柿子合用,寓意“事事大吉”。与柏树或百合根、柿子合用,寓意“百事大吉”。 梅有报春花之称,又有吉祥喜庆之含意。喜鹊在梅枝上高鸣,寓意“喜报早春”、“喜报春光”。 莲花为花中君子,莲与连谐音,莲花与果实同时生长,故莲花与莲子纹图被称为“连生贵子”。莲花又称芙蓉。蓉与荣谐音,所以莲花又为荣华勃发的象征。莲花与牡丹花合用,寓意“荣华富贵”。

中国传统古典家具装饰图案

中国传统古典家具装饰图案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中国古典家具装饰图案的主要题材,解读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装饰图案,旨在加深对中国古典家具装饰艺术的加深和领悟,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使现代家具能有更好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古典家具装饰图案装饰艺术 [引言]中国古典家具装饰图案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综合反映着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面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观念意识及审美情趣等,大致形成了一个神秘威严(商周)、浪漫绚丽(春秋)、飞动精炼(秦汉)、清新自然(魏晋)、丰满华丽(唐)、简洁纤秀(宋)、典雅秀美(明)、繁琐富丽(清)的风格脉络,传达和表述着中华名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古典家具装饰图案构图活泼自然,热烈而又生气,无论其题材是动物、植物、花鸟、人物、自然山水,还是各式几何纹饰,都具有强烈的动感和生命力,与家具的造型和结构形成鲜明对比,相得益彰,是体现中国古典家具卓越成就和艺术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商周时期 青铜器作为商周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类,主要有礼器、乐器、兵器、日用器皿及工具等类型,做工精美且浑厚庄重。其上的装饰图案端庄肃穆且内容多样,图案构图严谨,装饰手法独特,显示出威严凝重的新奇之美,造型上趋于夸张和变形,其所表现的神秘化与秩序化反映了当时奴隶制盛期“礼治”的森严气氛。 1.饕餮纹饕餮纹是商周家具上常用的一种图案,是一种想象的怪兽纹,给人感觉凶猛,显示出一种强悍狰狞的美。 2.夔龙纹夔龙纹是商代后期和西周时期青铜器上的主要纹样,变化多样,表现出一种神力智慧的创造美。 3.蝉纹蝉纹是商代的图腾,是经过先民加工,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头部似如意形,蝉嘴、蝉眼、蝉身和蝉翅形成美丽的环道,非常漂亮,显示一种秩序美。 4.龙纹商周时期龙纹基本似蛇,呈蜷曲状,有耳,无角、无足。 5.凤纹凤纹与现实生活中的鸟类密切相关,是一种具有沟通天地人神巫术意义的神鸟。主要特征是具有线条流畅的羽毛和装饰华丽的高冠。隐含着这当时人的世界观。 6.几何纹商周时几何纹样主要有云雷纹、环曲纹、圆涡纹、云气纹、三角纹等,主要用于青铜家具的底纹或边饰。 7.自然形图案自然形图案是指这一时期源于自然界当中的一些基本形图案,主要有鱼纹、斧纹、凤凰羽毛纹、彩色蚌纹等 二、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开创了家具工艺的新历史,不仅在家具上漆艺和彩绘,而且用浮雕和透雕的手法装饰家具,开创了雕花家具的历史新篇。图案题材主要有动物纹、自然云纹、涡纹和几何纹等。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图案构图清新活泼,线条委婉流畅,色彩绚丽多姿,具有强烈的动态感。另外,战国时期出现了以社会生活和神话传说为内容的装饰图案,如宴乐、射猎、车马出行、采桑等生活题材图案。这些图案,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使其画面或生动活泼,极富生活气息,

关于中国传统纹样

关于中国传统纹样的愚见 2007年08月31日星期五 00:09 中国传统纹样背后的“意”是人们迷恋其造型的关键。不论古人还是现代人,对美好事物都一样地心存向往,因而传统纹样蕴含的吉祥意味同样适用于现代设计,适用于传达现代人的设计意念。例如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采用的就是源于佛教“八宝”之一“盘长”的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之意,迂回往复的线条象征着现代通信网络,寓意着信息社会中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井然有序、信息畅通,同时也象征着联通公司的事业无以穷尽、地久天长。这种吉祥寓意的沿用,使我们的现代设计少了一些商业气,更多了一些文化气息和亲和力。靳埭强设计有限公司司标设计是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和现代审美观成功结合的又一范例,司标巧妙借用“方胜”图案为基本框架,“方胜”是中国特有的吉祥文化图形,它表达了同心双合、彼此相通的美好意愿,结合“盘长”图案以传达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思想,这是一种积极的对追求幸福生活的情感寄托,因此在民间广泛应用。靳埭强先生借题发挥,使自己的设计更有情感色彩,对内含的表达更具哲理性。虽源于传统“方胜”图案,但又不如实照搬,而是经过了形象的再创造,使司标更加适应以后的展开使用。北京2008年申办奥运的标志(附图3)没有对传统造型直接借用,而是运用了中国艺术特有的“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意象,标志不仅体现了中国特有的风采,同时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同。又如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台标,借用了原始社会彩陶上的凤鸟图形,并使用了中国图案特有的“喜相逢”结构形式,反映出一种厚实的文化底蕴,凤鸟两两相对旋转的翅膀极富动感,体现了现代媒体的特色。还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原企业标志均采用了吉祥纹样“回纹”。视觉传达艺术、环境艺术等设计领域处处可见表达吉祥的元素。近些年服装业“中国风”的回归也反映了这种趋势,就连肯德基老爷爷也戴上了喜气洋洋的瓜皮帽,穿上了唐装向我们传递祝福。这些都反映了现代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透过传统艺术的历史延伸脉络,我们可以看出,艺术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地受到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而更新拓展,它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之所在。中国吉祥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当然,继承并不意味着拘泥,在设计中单纯地奉行“拿来主义”,没有推陈出新,将会导致民族传统艺术发展的停滞,最终也会使我们的设计成为大批没有时代精神的古董拷贝。完全背离传统更是不可取的,对西方现代艺术简单的模仿和挪用将使我们的艺术丧失民族个性。当前有不少素质低劣的设计者呈给大众的不是精神食粮和美的享受,而是打着“前卫”的旗号从西方拾来的一些“牙慧”甚至视觉污 染。 因此,我们应该倡导民族文化和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打造新的民族形式,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以现代化国际化语言来表达,把吉祥符号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必定会使现代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