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买水》教学设计
庄周买水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庄周买水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庄周买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杂文形象说理的特点。
2.领悟这篇寓言式杂文所蕴含的道理能力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
2.领悟形象的阐述中所蕴涵的道理。
德育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所赋予的时代内容,理解杂文的寓意教学难点理解结尾甘霖欲降、庄周击桶而歌的深意。
讨论课后练习三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点拨法品味法问题讨论法教学步骤一、预习1、正音:呕伫濠俏苍颉鳃霖鲋辙涸2、释词:呕心:费尽心思紧俏:商品供不应求存项:余存的款项甘霖:久旱后下的雨霍地:突然地油然:云气上升貌3、结合教材精析精练自读课文4、补充“濠梁辩鱼”和“涸辙之鲋”两个典故二、导入今天早晨我给大家介绍了两个有关庄子的典故,说说是那两个——濠梁辩鱼、涸辙之鲋。
在“涸辙之鲋”里我一直有一个疑问:那条鱼究竟是怎么跑到车辙里去的呢?(讨论明确)是被潮水带去的。
其实不光是鱼可怜,但凡是一次潮流,或者运动什么的,总会有许多无辜的受害者。
我们站远了看,难道我们的庄子跑到20世纪80年代来想发财,不是受了当时倒买倒卖的害吗?三、简介时代背景何为倒买倒卖,就是从别人那儿低价买出来然后高价卖出去。
当然,倒买倒卖是产生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经济在部分价格放开,部分价格仍由行政机关控制的“双轨制”下运行。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能依靠权力取得低价买进或高价卖出的人便可以大发横财。
下面,先让我们来看看庄周在买水的过程中所受到的波折:四、整体感知提问:在买水的过程中,庄子又受到了那些波折呢?东海→无水(一元)办事员(冷淡)河伯→无水(十元)女秘书(和气)濠梁→提货单(五十元)吴主任(热情)点拨:A、地方是越来越小,希望是越来越大,接待规格是越来越高,态度是越来越好。
其说明什么?B、河伯不可低估。
虽说文中三位大仙均未出面,但其跟班都纷纷闪亮登场。
《庄周买水》教学设计

《庄周买水》教学设计《庄周买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本文的寓意。
2. 理解文中活用的典故和人物形象所赋予的时代的内容。
3. 学习寓言式杂文的写法。
4. 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情态来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方法。
【教学的重点、难点】1. 文章所包含的寓意。
2. 杂文的语言特点。
3. 分析人物的形象。
4. 典故和人物形象所赋予的时代内容。
5. 文尾对深化主题的作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想】1. 文章较短,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寓意。
2. 抓住人物的语言情态来分析人物形象。
3. 分小组研讨文尾甘霖欲降和庄周敲桶而歌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一、师生互致问候。
二、作业纠错,导入新课。
高一上学期我们学习了《秋水》一文,它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而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刘征写的《庄周买水》一文,看看现代的河伯们、海神们在作些什么?刘征,现代作家,又是写故事新编的好手。
有作品集《刘征文集》和《刘征十年集》。
这篇文章写于1988年,开篇就说“潮流不可阻挡”。
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知道,这个潮流显然是指当时席卷中国大地的下海经商的大潮。
各个领域包括文化领域都受到大潮的冲击,许多官员下海,许多文人也下了海。
本文大中取小,虚构了庄周弃文从商的寓言故事。
了解了这个时代背景,对于我们正确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意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出示学习目标。
四、自学指导:1、查字典正音:紧俏苍颉九霄云外车辙颤抖甘霖2、阅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归纳段落大意。
(学生讨论分析、总结,教师引导明确)明确: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节):退稿后弃文从商,挖塘养鱼。
第二部分(2—12节):庄周买水的过程。
第三部分(13—17节):甘霖欲降,庄周敲桶而歌。
3、学生思考、讨论:这是一篇寓言式杂文,它的寓意是什么?明确:由庄周买水养鱼的经历,揭露了社会中xx阴暗的一面:各级官员层层剥皮,加重百姓的经济负担。
《庄周买水》简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庄周买水》简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庄周买水》简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庄周买水》简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选题意义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庄周买水》是庄子哲学思想中的重要篇目,讲述的是庄子为了买水而走马到江南、出卖草帽、接待美女、与人争斗等一系列故事,许多读者都认为这是一篇开怀畅谈的励志文章,蕴含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因此,选用这篇文章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庄子的思想,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了解庄子哲学思想和思想方法。
2.理解《庄周买水》的含义,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和语言特点。
3.通过分析文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将抽象的哲学思想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4.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勇于创新、勇于追求。
三、教学重点1.理解《庄周买水》的哲学思想和情境结合。
2.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
3.将抽象的哲学思想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四、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庄子哲学思想和思想方法。
2.让学生掌握文章的抽象意义并进行语言诠释。
3.帮助学生理解以《庄周买水》为例子的现实价值。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阅读分析文章,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哲学思想和情境结合,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
可适当配合精美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
2.讨论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展开课堂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同时,对学生进行激发积极性的启发,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和感悟。
3.小组讨论法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创新能力。
6、教学过程安排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先让学生观察图片或者视频,然后进行提问,引发学生阅读《庄周买水》的兴趣。
第二步:整体阅读教师让学生先整体阅读,对文章进行粗略了解。
《庄周买水》教案

《庄周买水》教案《庄周买水》教案1引入:应用题一百吨水,甲卖一元/吨,乙卖五十元/吨。
因搞活动,乙的水打九折出售。
问:买谁的更划算?经过解答发现,买甲的更划算,但买水人偏偏买了乙的水,这是为什么?还要从庄周买水说起。
(在屏幕上打出课题)正课:让学生读课文,找出__的结构,在屏幕上用箭头和文字表示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
把图表做成环形,有助学生理解庄周从若处出发,最后却回到若处的尴尬与无奈。
(几个环节分别注明:1、庄周买水;2、海神若/一元一吨;3、河伯女秘书/十元一吨;4、吴主任/五十元一吨;5、提货票。
最后的箭头指向2。
)结构拉清楚后很容易理解后面的问题。
接下来老师问:为什么庄周无法直接从若那里提水呢?请在课文中找出答案。
(我给出的答案是第10、12自然段,也就是吴主任说的两段话,不知道这样牵强否?或者该把问题变一变,更容易得到这个答案?)让学生读一遍这两段,然后提出其中几句:1、提货单尽管卖来卖去……哪里有水呢?2、不错,这么一转悠……生财有道嘛!就是买主吃点亏。
问:如果你是买主,在经历了那么一圈却得到提货单,又听到吴主任这样说,会不会生气?(我的答案是:会生气)问:那吴主任为什么敢那么大胆的说出其中的利害关系?是谁给了他这样的胆?(我的答案是:是若大人的支持,他们官官相护或者强者欺辱弱者。
[复杂啊,本来我想直接引出官官相护或者强者玩弄欺辱弱者的观点,结果绕了这么大的圈子且言不达意,没经验好烦~])因为最终的得益者是若大人他们几个卖水的,至于买水的人吃亏不吃亏可就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内了。
问:这篇__表达了以上的意思,在课文中还有多处描写,请找出来加以讨论。
(我的答案:有三人对庄周态度的对比,有第二、六、七字自然段的话。
分析都指向这篇__的主题。
然后阐明这篇__的语言特点)[这里旨在分析__语言]问:__结尾更深刻犀利,套用了典故。
(讲典故)然后让学生自由发挥,改写结尾,再把他们的结尾同__相比,再次凸显__语言特色以及__主旨。
庄周买水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学校:成都核瑞工程职业技术学校课题:《庄周买水》教师:李霜科目语文课题庄周买水(第一课时)授课时间40分钟授课教师成都核瑞工程职业技术学校李霜总课时2课时设计理念《庄周买水》作为一篇寓言式杂文,从教育意义视角出发,倡导学生重视学习、终身学习。
在课堂环节设计中以“教师指引、学生参与”为基准,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本课节选于《刘征文集》第四卷,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寓言式杂文的形象说理的特点,探究寓言故事及人物形象中的深刻寓意,通过拓展课外寓言故事、分组朗读、分组讨论等环节,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探究讨论。
教材分析《庄周买水》作为一篇寓言式杂文,有着自己深刻的内蕴,形式活泼,他通过合理的想象寄寓了深刻的主题。
本文篇幅短小,但就是在千余字中引出重大的社会问题,并传达出作者对重大问题的深刻思考。
像“官倒”这样重大的经济问题,写几十万字甚至几百万字的专著加以阐述,也未必说得透彻;作者却以千余字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深刻而敏锐的思考,实属不易。
所以在学习本文的时候,要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来教学,让学生感知其中的道理。
学情分析本课针对幼师专业的孩子,他们大多数是女孩子,所以他们的特点是课堂记录良好,可以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但是他们课堂参与度不高,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能动性和积极性不足,这就需要教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是课堂主人的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寓言式杂文,领悟这篇寓言式杂文所蕴含的道理2.理清文章的思路,复述课文,体会作者巧妙、合理的想象能力目标深化主题,探究寓言故事及人物形象中的深刻寓意情感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健全人格教学重点体会寓言式杂文的特点,理解课文的寓意,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教学难点对结尾处甘霖欲降,庄周敲桶而歌的深意理解。
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教学方法角色阅读分析讨论教师点拨拓展训练教学策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教师讲解——分组讨论——学生理解——教师点评——学生拓展训练课前准备班级分组,队名口号的准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一、导入(5分钟)1.由各小组喊出口号,振奋人心;并选出小组记录员,解说员。
《庄周买水》的语文教案

《庄周买水》的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庄周买水》这篇文章;(2)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3)分析并解读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3)学会如何将文章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的品质;(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团结合作、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庄周买水》这篇文章;(2)掌握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3)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寓意。
2. 教学难点:(1)文中一些抽象的哲学概念的理解;(2)将文章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庄周及其主要思想;(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文章,感受文章的语言风格;(2)让学生结合注释,自主学习生词和重点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寓意;(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品味鉴赏:(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2)欣赏文章中的精彩语句,体会文章的美感。
5. 实践运用:(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文章中道理的理解和体会;(2)鼓励学生将文章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文章;2. 总结文章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3. 写一篇关于文章主题思想和寓意的感悟文章。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2.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3. 针对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理解文章的情况;2. 学生掌握生词和重点句子的程度;3. 学生对文章主题思想和寓意的理解;4. 学生将文章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情况。
《庄周买水》

《庄周买水》篇一:庄周买水教案《庄周买水》教案一、前期准备:1、了解文中典故“庄周梦蝶”“濠梁观鱼”“仓颉造字”“涸辙之鲋”。
大概讲述这四个寓言的内容。
2、了解作者生平(刘征,1926年出生,北京人、诗人、杂文家、语文教育家、全国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
他的代表作有《三戒》(《海燕戒》、《天鸡戒》、《山泉戒》)、《春风燕语》、《花神和女神》、《刘征寓言诗》这篇文章曾获得《人民日报》“风华杂文征文”一等奖,诗人杨金亭曾说:“打开三千年中国古典诗歌史,60年新诗史,以寓言诗名家,以寓言诗名世,刘征是第一位诗人,是当之无愧的开拓者。
”)3、了解庄周生平、思想、文风。
【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顺应自然,追求精神逍遥无待。
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隐居生活。
(与文中“潮流不可阻挡。
连梦想化为蝴蝶的庄周也变了”相比较,提出疑问“是什么影响了庄周让他做出入世经商的决定呢?”。
)】二、教学目标:1、领略这篇寓言的寓意并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得出自己的结论(揭露了出现在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时的一种现象:官倒的丑恶,探讨金钱、权利、道德之间的关系)。
2、培养探究寓言写作的能力,并掌握这种写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寓意,学习写作寓言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作者要在文中最后一段结尾写庄周路遇困鱼、天降甘霖、击桶而歌。
五、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制作、点拨问答法、六、教学课时:两个课时第一个课时(1)教学要点: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整体感知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寓意()2)了解庄周的生平、思想、行文风格。
3)通读全文,划分段落大意4)疏通文章中出现的生字词、典故、(2)教学过程:1)导入过程:播放介绍庄周的视频。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3)将文章分为三个段落第一部分(第1段):庄周买水的原因(弃文从商、挖塘养鱼、适逢大旱)第二部分(第2-12段):买水的过程(东海→河伯→濠梁→东海)第三部分(第13-17段)买水的结果(取水途中遇困鱼、天降雨)4)针对各部分提出并回答问题a.为什么庄周要下海经商?(赚钱:无法维持生计被迫下海)他追赶的潮流是什么(下海经商),兴起的原因、背景是什么?这一段有哪些典故(4个)?b.水价在各办事处是怎么变化的,水价的变化说明了哪些问题?那些办事员的神态、语言是怎样的,说明了什么?c.为什么要以路遇待搭救的鱼、天降大雨结尾?补充提问:1.为什么东海办事处写“无水”?是真的无水还是别有用意?(为抬高水价,谋取利益。
庄周买水(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 组讨论,促进交流和思考。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 方式,增强课堂互动,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
理解庄周买水的寓言故事及其寓意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掌握相关的生字词和句式结构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文档副标题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掌握庄周买水所体现的哲学 思想
了解庄周买水的背景和故事 情节
理解庄周买水所蕴含的道理 和意义
了解庄周买水在文学史上的 地位和影响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 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 力
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和心理活动
讲授法:教师 讲授庄周买水 的故事背景、
内容和意义
讨论法:组织 小组讨论,引 导学生思考故 事中的哲学思
想
案例分析法: 分析庄周买水 故事中的具体 案例,加深学 生对哲学思想
的理解
角色扮演法:让 学生扮演庄周买 水故事中的角色, 亲身体验故事中 的情境和人物心
理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庄周买水 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哲学思 想。
学习态度:评价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包括是否积极思考、是否认真完成作业等
作业完成率 作业质量 作业提交时间 作业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学生表现:观察学 生在课堂上的反应, 评估他们的理解程 度
教学效果:根据学 生的表现和反馈, 评估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根据学 生的反馈和教学效 果,调整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周买水》教学设计
作者:刘冬梅
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02期
【设计思想】
《庄周买水》是老杂文作家刘征写于1988年的一篇讽喻现实的杂文。
本课教学设计为“印象庄周”“笔下庄周”和“庄周探微”三个互相联系的版块,通过学生印象中的庄周和作者笔下创作的庄周形象的对比,让学生认识到在商品经济潮流中庄周处处碰壁的尴尬处境,以及知识分子身上亘古未变的悲悯同情之心。
通过探究作者笔下的庄周形象,欣赏文章故事新编的创新形式,以及对现实的深刻讽喻。
【教学目标】
1.学会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句子的含义。
2.在筛选信息、梳理文本的基础上,准确理解作者笔下的庄周的形象。
3.探究作者巧妙的艺术构思特点。
4.总结文章的写作艺术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准确理解作者笔下的庄周形象。
2.感受杂文针砭时弊的特点,理解作品对现实的深刻讽喻。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印象庄周
庄子在大家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用一两句话概括。
于丹说,如果孔子是圣人,那么庄子就是神仙。
在当代作家刘征的笔下,神仙一样的庄子会有怎样的遭遇呢?
二、笔下庄周——受困庄周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笔下的庄周有哪些遭遇难?
这一系列遭遇,让我们看到一个在现实中被困住了手脚的庄周。
(一)卖书受困
1. 庄周卖书受困是因为什么?经为何只卖了三本?
2.文章提到“潮流不可阻挡”。
这是一种怎样的潮流?
3.在经济狂潮的裹挟下,连梦蝶的庄周也变了,“连……也……”这个句式,有什么意味?
(二)养鱼受困
(三)买水受困
1.在这样的背景下,庄周买水经历了哪些波折呢?请同学来概括一下。
2.在这曲折的买水过程中,你看到了什么?
3.在这条利益链上,你看到了哪些人的表现?请在文中勾画出来。
他们是怎样对待庄周的?
4.这条利益链上,除了我们看到的这三副嘴脸,还有没有其它人?
三、笔下庄周——悲悯庄周
(一)悲悯小鱼
1.受困的庄周,屡遭挫折,倍受戏弄,在匆匆赶往东海的途中有何奇遇?
2.濠梁观鱼时,小鱼是怎样的形象,和现在有何不同?
3.困苦不堪的庄周居然遇到更受困的小鱼,成为它的呼救对象,庄周之困和小鱼之困有什么不同?
(买水养鱼、求水活命)
4.对此情景,庄周有何表情?勾画,品读。
(二)祈盼甘霖
1.悲愤之时,却听得一声雷响,讨论“甘霖”有何象征意思。
(荡涤污浊,呼唤清明,一改潮流,普济众生……)
2.齐声朗读最后一段,体会普降甘霖的喜悦、期待变革的信心以及庄子的悲悯之情。
四、笔下庄周形象总结
超凡脱俗似大鹏似蝴蝶的庄子,从天上落下凡尘,他被猛烈的经济狂潮裹挟,也想发家致富,可在现实中格格不入。
他被现实困住了手脚,被弄权者、谋利者玩弄于股掌之中,身心俱疲、无奈至极,悲愤至极;但他还是面对众生而生悲悯之心,极具社会责任感,对未来饱含希望。
印象庄周和笔下庄周虽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庄子的悲悯之心。
正如鲍鹏山所说,庄子是一个心极热的,像鸽子一般温柔敦厚,有悲天悯人之心的人物。
这一点,一直没有改变。
五、“庄周”探微
讨论:作者这种巧妙构思背后要传在给我们什么?
通过印象庄周和笔下庄周进行了反差极大的艺术再创造,达到对现实的讽喻。
六、课后练笔
课文精致巧妙的构思,见微知著的洞察力,委婉的讽喻艺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课后,学习这种故事新编的形式,选择一两个历史人物写一篇寓言式的杂文。
(作者单位:重庆市育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