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成败的影响因素课件

合集下载

如何提高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成功率PPT课件

如何提高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成功率PPT课件

术后高眼压浅前房 恶性青光眼 瞳孔阻滞 驱逐性出血 术后高眼压深前房 渗出膜 血膜
18
术后低眼压浅前房
脉络膜脱离 伤口渗透 滤过过强
19
术后高眼压浅前房
恶性青光眼 瞳孔阻滞 驱逐性出血
20
术后高眼压深前房
渗出膜 血膜
21
术后低眼压深前房
脉络膜水肿、轻度脉络膜脱离 MMC毒性反应、房水生成减少 轻度伤口渗透、滤过泡漏
早期处理 晚期处理
28
病例分析讨论
青光眼滤过术后
病例特点 无前房 眼压高 晶体混浊 虹膜后粘连
回答问题 还需要做那些检查? 下一步治疗计划 手术设计方法
29
病例分析讨论
还需要哪些检查 下一步治疗计划 手术术式设计
影像学检查 药物综合治疗 视力 眼压 晶体
A B超
睫状肌麻痹剂 抽水囊+前方形成
12
检查巩膜瓣渗漏
目的:
观察巩膜瓣渗漏的量 前方深度是否可以维持
注意点
针头细、尖抛光
处理
渗漏 加固缝合 后弹力层脱离 注气
13
恢复前房
调整眼压 前房形成 形成功能性滤过泡
14
结膜缝合技巧
目的 恢复结膜原位,不能渗漏 方法 结膜复位、铺平
两针带巩膜浅层 结膜对结膜,不用覆盖
15
提高手术成功的最后关键 术后直观
发现阳性体征立刻要有处理 眼内炎症反应 角膜水肿 结膜伤口渗漏 术后无前房
26
嘱咐病人的问题
忌术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避免咳嗽、打喷嚏、 尽量少说话、聊天;减少活动 睡眠好、二便正常 对嘱咐的问题每天要到病房检查、询问
27
如何防治恶性青光眼
如何发现疑似恶性青光眼病人? 对疑似病人做何种检查? 如何与病人及家属交待术后预后? 在手术前、中如何采取预防措施? 一旦发生如何处理?

青光眼滤过手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策略

青光眼滤过手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策略
• II度:全虹膜与角膜后表面相接触,但晶状体的前表面与角 膜内皮面仍有一定的间隙;
• III度:全部虹膜及晶状体与角膜后表面接触,前房完全消 失。
五、浅前房或前房不形成
1.低眼压性浅前房
• 滤过泡功能过盛 • 结膜缺损渗漏 • 脉络膜脱离 • 房水生成减少(低分泌)
2.高眼压性浅前房
• 恶性青光眼 • 瞳孔阻滞性青光眼 • 迟发型脉络膜上腔出血
更是如此,因老年人的球结膜甚薄,筋膜亦趋萎缩。
三、术中出血
• 依据出血的部位、发生的原因,其处理的方法不尽相同。
• 1.浅层巩膜出血 • 2.睫状体出血 • 3.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 • 4.前房出血
四、玻璃体脱出
• 较少发生多见于先天性青光眼(牛眼)、钝伤后或伴有眼内 异物的继发性青光眼,无晶体青光眼,术前高眼压难于控制 的各型青光眼。
青光眼滤过手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策略
1
概述
青光眼是我国当前主要致盲眼病之一;
抗青光眼手术最常见的是滤过手术,其中以小梁切除术 是最主要的术式;
在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但如果术前准备周全、 适应征选择得当、术中操作精确、术后观察仔细、处理 及时,大多数并发症可以避免。
2
概述
• 一、麻醉并发症 • 二、结膜瓣穿破 • 三、术中出血 • 四、玻璃体脱出 • 五、浅前房或前房不形成 • 六、白内障 • 七、感染 • 八、丧失残余视力 • 九、滤过泡瘢痕
• 预防:降低眼压,切口不宜靠后,眼压难于控制时,除常规 降眼压外,还行球后及眼轮匝肌麻醉和球外加压。
• 处理:玻璃体脱出后要及时清除,但嵌于滤口内的成形玻璃 体常难使之全部返回,日后堵塞滤口,使手术失败。
五、浅前房或前房不形成
术后浅前方分三度,在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按Speath分三 度

滤过性手术后的并发症ppt课件

滤过性手术后的并发症ppt课件

晚期并发症
滤过泡囊变 囊泡破裂 滤过泡下垂
青光眼患者的自我保健
患有青光眼疾病不要害怕,要正确对待疾病,不要有恐惧 心情,而要学会与疾病做斗争,要重视疾病的发展过程, 并做好积极的处理。常说道,疾病要三分治,七分养。 我提议,患青光眼疾病的病员日常生活要注意 1.保持心情开朗、乐观。 2.喝水问题:正常喝水,但不能猛喝。 3.吃东西问题:不必忌口 4.要合理应用抗青光眼降压药物
滤过性手术后的并发症
滤过性手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梁切除术, 小梁切除术是所有青光眼手术中常用的一 种手术和最经典的手术。 它的并发症有初期,早期,中期,晚期。 术后24小时内为初期,主要表现为感染。 术后1月内为中期,主要表现为浅前房。 术后1月后为晚期,主要表现为疤痕化, 眼压高。
浅前房
青光眼手术后早期并发症之一就是浅 前房 浅前房如同时出现低眼压,有四种可 能 滤过太强 伤口闭和不良 脉络膜脱离 晶体问题
浅前房
以上四种情况的浅前房,如角膜与晶 体之间还有狭窄的间隙,角膜与周边 虹膜稍有接触,但还没有角膜失代偿,可采用保守治疗.多数患者在术后两 周内自动恢复前房;相反,如果中央 角膜与晶体有接触,且已有角膜失代 偿发生,则应立即处理.
浅前房伴有眼压升高
有三种可能 恶性青光眼 迟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 瞳孔阻滞
滤过泡失败
滤过泡失败的典型表现是滤过泡变浅,包 裹,疤痕,大量带有血管的结膜出现在滤 过手术处,眼压升高.
处理
早期:手指按摩法,激光断离巩膜瓣缝线, 结膜下注射5-FU 一个月内包裹性的滤过泡伴眼压升高 (30mmHg左右):球结膜下注射5-FU+噻吗 心胺+局部激素 一个月后包裹性的滤过泡伴眼压升高(> 30mmHg):原路再通手术

分析青光眼手术后滤过泡的问题

分析青光眼手术后滤过泡的问题

分析青光眼手术后滤过泡的问题【摘要】滤过泡感染和滤过泡相关性眼内炎是青光眼手术比较多见的并发症类型,临床中发生率高。

本文就针对青光眼手术后滤过泡的问题加以分析,旨在为日后的青光眼手术提供简单参考。

【关键词】青光眼;术后;滤过泡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滤过泡的囊壁是避免眼内组织受到细菌侵袭的重要屏障。

如果囊壁较薄,特别是在受到轻微外伤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导致囊壁受到损伤发生渗漏,而渗漏的通道也就成为病原菌侵袭入眼的通道,有时上下眼睑对滤泡的摩擦甚至均有可能对滤泡造成损伤。

滤过泡感染是因术后细胞感染所致,并不会让玻璃体出现感染。

滤过泡相关性眼内炎是因滤过泡、玻璃体等受到感染而出现严重表现的病症。

一、滤过泡的形态学分类(一)理想滤过泡理想滤过泡通常表现为囊壁较厚,表面光滑的弥漫性乳白色多囊样结膜隆起,隆起的结膜表面无血管,这种滤过泡一般都具有疏松较薄的上皮结缔组织,能允许眼内有较多的液体由此处流出。

如果作裂隙灯光学切面检查,可以发现由较薄的单个或多个较大囊泡组成,表面无血管,房水可直接渗流到结膜上皮下,这种滤过泡通常具有良好的降眼压功能。

(二)囊性滤过泡囊性滤过泡和上述的理想滤过泡则有所不同。

它弥漫囊状隆起,泡壁薄,表面有贫血症状,近角膜缘处可见分房样的微小囊。

(三)包裹性囊状滤过泡包裹性囊状滤过泡是近年来文献上报道较多的一种滤过泡,其发生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由于它的泡壁是由致密纤维膜组成,缺乏足够的渗透性小孔,通常在术后4~6周可重新出现眼内压升高。

(四)扁平滤过泡如果滤过手术后,手术区的结膜与巩膜粘连,表面含血管,这样的滤过泡就是扁平滤过泡。

因泡壁厚,有坚实的瘢痕形成,呈硬结状,表面及周围充满新生血管,因此,它无滤过功能,患者术后的眼压也不能下降。

二、滤过泡引流的机制与产生因素(一)滤过泡引流的机制(1)房水通过薄壁的结膜上皮直接与泪液混合;(2)通过新的有内皮细胞的毛细血管直接与输淋氏管连接;(3)房水可使巩膜和球结膜下毛细血管壁周围产生疏松的退行性变,使房水直接被这些血管吸收;(4)通过众多极细的网状相连的淋巴管流入结膜下,然后再进入静脉系统。

青光眼滤过术后早期并发症的临床分析ppt课件

青光眼滤过术后早期并发症的临床分析ppt课件

• 术后立即应用睫状疗。
(五)、有些患者的浅前房原因 不甚明确
• 1、可能为脉络膜周边部扁平浅脱离 ; • 2、可能与房水分泌减少有关;
• 3、处理:经保守治疗,在术后10天左右前房 均已恢复正常。
第二部分:青光眼滤过术 后滤过泡的临床分析
H0:扁平,无隆起(OCT)
H1:低的隆起(≤ 1CT)
H2:中等隆起(>1~2CT)
H3:高的隆起( >2CT)
二、水平范围大小(E) E0:无明显滤泡或<1h E1:>1~ 2h E2: >2~ <4h E3: ≥4h
E0:无明显滤泡或<1h
E1:>1~ 2h
E2: >2~ <4h
低眼压平坦泡
• 预后:失败可能性大,变为疤痕滤过泡 • 处理:早拆除巩膜瓣缝线;局部按摩;激
素滴眼或结膜下注射,或抗代谢药结膜下 注射
低眼压隆起泡
• 提示滤过功能过强 • 巩膜瓣缝线数目少而松驰 • 巩膜瓣边缘对合不良或组织缺损 • 结膜组织菲薄的老年患者
高眼压平坦泡
• 具有高眼压、深前房的平坦滤过泡,提示滤 过道引流不畅
V2:轻度充血
V3:中度充血
V4:广泛充血(出血)
V5:滤泡周围高度充血/泡壁混 浊
四、Seidel荧光素渗漏测试(S)
S0:无渗漏 S1:多点渗漏或被动渗漏 S2:局限或弥漫主动渗漏呈
• 漏口内部阻塞,往往与术中出血、术中小梁 组织切除不完全,遗留底层角膜缘组织有关
高眼压平坦泡
• 漏口外部阻塞,往往与巩膜瓣缝合过牢、巩 膜瓣下的瘀血、巩膜瓣边缘与其下巩膜床 的粘连、结膜Tenon囊与其下的巩膜粘连有 关
包裹性滤过泡

青光眼手术治疗要点PPT课件.ppt

青光眼手术治疗要点PPT课件.ppt
闭角型青光眼:大小1mm× (1~1.5)mm,位置:靠前到 仅切除角膜组织或带有前部小梁网, 每侧边缘覆盖约1mm
开青与闭青小梁切除术的差异
➢ 抗代谢药物的应用: 开角型青光眼:必须用,时间长,浓度高,长期
形成功能滤泡 闭角型青光眼:可用可不用,根据患者的年龄、
房角开放程度、结膜状态灵活掌握浓度和时间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治疗要点
➢ 视力好于数指的独眼患者: 积极挽救患者残存视功能! 抗VEGF药物的使用 屈光介质清者积极行全视网膜光凝 屈光介质混浊者必要时联合PPV、晶切,术中行全视网膜光凝 若眼压仍高,再行滤过手术(首选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治疗要点
➢ 视力低于数指的非独眼患者: 缓解疼痛为主 抗VEGF药物使用(非必需) 屈光介质清者先行全视网膜光凝 滤过手术(首选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 其它手术:睫状体破坏性手术
开青与闭青小梁切除术的差异
➢巩膜瓣缝合技术:
开角型青光眼:错位缝合 相对较松,预置可拆缝线
闭角型青光眼:对位缝合 相对较紧,多不用可拆缝 线,术毕自然前房形成
手术录像-开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手术录像-闭角型青光眼青白联合+前后节沟通术
恶性青光眼手术治疗要点
➢ Phaco+IOL植入+前段玻璃体切除(前后节沟通)术手术要点: 全身情况允许尽量全麻下手术 作周边虹膜切除口相对应的晶体悬韧带、晶体赤道部前囊膜、
玻切(前后节沟通)术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要点
➢ 对药物不能控制病情进展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应考 虑滤过性手术治疗:
无白内障手术指征:单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符合白内障手术指征:可行青白联合术 手术要点:
滤过性手术原则:引流、降眼压为主

滤过泡

滤过泡

三、滤过泡的分类(kenfeld分类)
Ⅰ型(微小囊状型)
Ⅱ型(扁平弥散型) Ⅲ型(疤痕型) Ⅳ型(包囊型)
Ⅰ型滤过泡
Ⅰ型滤过泡
Ⅰ型滤过泡
Ⅰ型滤过泡
Ⅱ型滤过泡
Ⅱ型滤过泡
Ⅳ型滤过泡
Ⅳ型滤过泡
Ⅳ型滤过泡
四、功能障碍性滤过泡的定义:
指滤过手术后各种原因引起的滤
过泡滤过功能过强或不足,即将或已 经引起眼压的异常,并进一步损害视
2)治疗性角膜接触镜 3)胶原盾、丙烯氰胶组织胶、 Tisseel胶
4)自家血滤过泡内注射 5)冷冻、激光治疗 6)滤泡修补术(用结膜瓣、 自体结膜植片或巩膜植片)
(四)滤过泡相关性感染
感染部位: 结膜下间隙 ↓滤过泡感染 前房 ↓滤过泡相关性眼内炎 玻璃体腔
1、病因及危险因素:
致病菌:
链球菌属 流感嗜血杆菌属 葡萄球菌属
症状性滤过泡的治疗:

• • • •
人工泪液和润眼液点眼
大滤过泡可用冷凝、激 光、热透疗法、热灼法、 自家血滤过泡旁注射 滤过泡修补术 角膜缘滤过泡部分切除
(三)渗漏性滤过泡
1、发病因素
早期:结膜穿孔、针线孔、
结膜切口愈合不良
晚期:多发于无血管的薄壁泡
应用高浓度的MMC常见
2、临床表现
Seidal试验+、滤过泡扁平、
2)Ⅱ期(前房感染期) Ⅰ期加前房内炎症细胞阳性、
房水闪辉阳性、KP或前房
积脓
3)Ⅲ期—玻璃体感染期 Ⅱ期加玻璃体细胞炎症 浸润或玻璃体积脓
3、滤过泡相关性感染的治疗
检出病原菌并选用敏感抗菌素
Ⅰ期收集结膜分泌物 Ⅱ期取前房穿刺物
Ⅲ期取玻璃体穿刺物
Ⅰ期:广谱抗生素局部点眼 感染控制后24-48小时 方可用皮质类固醇

中医眼科学——青光眼PPT课件

中医眼科学——青光眼PPT课件
类似于开角型青光眼
开角型青光眼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 )
进展缓慢,少有自觉证状,房角开放, 眼压渐增高,视野典型缺损 视盘凹陷及萎缩,双眼患病,视力在不知 不觉中丧失
年龄分布较广,20—60岁,男略多于女
历史沿革 独立病名晚于绿风内障 青风内障《太平圣惠方》 青风《世医得效方》 青风障症《审视瑶函》
或胃阳不足,痰饮内停
肝胃虚寒,饮邪上犯
病因病机 以上诸因致邪壅经脉 经络不 利、目中玄府闭阻 气滞血郁,神水 瘀积
风、火、痰、郁, 肝之阴阳失调
临床表现 自觉证状 眼部: 剧烈眼痛, 同侧头痛, 虹视、视力下降至光感 全身:恶心、呕吐、
恶寒发热、便秘
临床表现 眼部体征: 1.眼压急剧升高: 房角骤然关闭
古代对之深有研究,病名繁多 渌盲《龙树菩萨眼论》 绿风内障《太平圣惠方》绿风变花《眼科统秘》 绿风障症《审视瑶函》 绿风《世医得效方》《目
经大成》
绿水灌珠《眼科捷径》绿水灌瞳《 石氏眼科应验 良方》绿水灌瞳《一草亭目科全书》 绿翳青盲《外台秘要》 绿映瞳神(早期)如金青盲(晚期)《证治准绳》
病因病机 1.五志过极,或热邪内犯
合左金丸(《丹溪心法》) 加味:夏枯草、菊花、钩藤-清肝泻火
熟地黄、女贞子、桑椹子-养肝阴 枳壳、郁金、香附-疏肝气
阴虚阳亢、风阳上扰 主证:头目胀痛,瞳神散大,视物昏朦,
虹视,眼珠变硬。 心烦失眠,眩晕耳鸣,舌红少苔, 脉弦细数,或舌绛红脉细数。 治则:滋阴降火,平肝熄风 方药: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
竹茹、法半夏-和胃止呕 生地黄、白芍-养肝阴
痰火动风、上阻清窍
主证:眼症同上 身热面赤,眩晕恶心呕吐, 溲赤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则:降火逐痰,平肝熄风 方药:将军定痛丸(《审视瑶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影响滤过通道的危险因素
建立功能性滤过泡的措施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 • 手术本身的因素
• 针对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失败的危险因素所 采取的措施 术前 术中 术后的处理 术前、术中、术后的处理
• 不同的危险因素,促使了滤过通道的成纤 维细胞的过度增殖。
滤过性手术伤口愈合的药物调节
建立功能性滤过泡的措施 • 术前 对有炎症眼的抗炎治疗,可以减少眼局部的炎症 细胞浸润和充血反应 睫状体麻痹剂如阿托品,有利于重建血房水屏障, 减少血浆蛋白的渗出,减轻术的愈合反应强度, 可用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葡萄膜炎性青光眼。 • 术前
•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成功与否是以建立有效 的永久性房水流出通道来评价的。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成败的影响因素
• 有效的永久性房水流出通道的临床特征是 功能性滤过泡。
• 功能性滤过泡的特征: 薄壁和多囊。 弥漫扁平,相对周围球结膜少或无血管。
• 失败滤过泡的特征: 局限的包囊性。 无滤过泡,局部球结膜下组织肥厚。 • 病理: 囊泡内衬的是无细胞的纤维素样物质。 球结膜下异常增生、多层的致密胶原纤维 结缔组织,伴有成纤维细胞的活跃增生。
建立功能性滤过泡的措施
• 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 作用:抑制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是作用于分裂增殖 的细胞(S期) 优点:可以控制药物用量。术中和术后使用,可以根据滤 进通道建立状况来调节用药。 缺点:需要多次结膜下注射,存在眼组织机械性损伤和角 膜上皮毒性损害。
建立功能性滤过泡的措施 • 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 通常的用药方法是术后2周内连续多次球结膜下 注射,每次5mg/ml,用药总量50mg。(注射完毕 应冲洗结膜囊)术中给药为50mg/ml,5分钟 是否注射5‐FU及注射的起始时间和次数,应视滤过 泡的状况而定。
• 限制和调节滤过性手术滤过通道的愈合, 是青光眼手术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必须考 虑的重要问题 • 单纯降眼压的概念→认识滤过通道愈合过程 →有限度地调控滤过性手术滤过通道的愈合
• 滤过性手术伤口愈合过程的临床组织病理 学分期 • 早期 术毕至第6天,纤维素物质沉积,成 纤维细胞开始增殖 纤维细胞开始增殖。 • 中期 术后第7~9天,成纤维细胞继续 增殖并移行。 • 晚期 术后第10 ~14天,肉芽组织形成, 伤口闭合。
建立功能性滤过泡的措施
• 丝裂霉素C(Mitomycin C, MMC) 作用:抑制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是作用于整个细胞 周期。 优点:效能好、少有角膜上皮毒性、术中一次性使用,方 便。 缺点:难以控制结果、易感眼可发生滤过泡坏死、低眼压 及其并发症。
建立功能性滤过泡的措施
• 丝裂霉素C(Mitomycin C, MMC) 滤过性手术中一次性使用,即能抑制手术创面所有细胞增 殖,达到抗纤维化、瘢痕化的作用。 临床报道其浓度和放置时间:0.1~0.5mg/ml, 2 ~5分钟 近年来趋向于更低剂量,以减少可能的低眼压性黄斑病变 和白内障的进展。
5
影响滤过通道的危险因素
影响滤过通道的危险因素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纤维血管膜直接长入滤过口 血房水屏障的破坏和伴随 维细胞的增殖。
• 年龄因素 年青人肥厚的Tenon筋膜和活跃的伤口愈合 反应 如果缺乏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一定年龄后 年轻因素在伤口愈合反应中并不显示出重 要地位。
滤过性手术伤口愈合的病理生理
滤过性手术伤口愈合的病理生理
• 滤过性手术滤过通道的愈合经历了: 创伤反应、纤维素等渗出的早期 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移行的中期 肉芽组织形成的晚期
• 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移行在滤进性手术伤 口愈合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 成纤维细胞约于术后第5天从切口处的结膜 下组织和表层巩膜组织衍生而来 • 增殖早期激活成纤维细胞的众多生长因子 中转移生长因子(TGF)尤为重要
建立功能性滤过泡的措施
长期应用抗青光眼眼药如噻吗心安、毛果芸香碱 可引起结膜下 织的炎性细胞增多 可引起结膜下组织的炎性细胞增多。 从减少滤过泡失败的角度,原发性青光眼的治疗 应以手术为主。 滤过性手术前最好停用缩瞳剂
建立功能性滤过泡的措施
建立功能性滤过泡的措施
• 术中 减少眼组织(结膜、筋膜、巩膜、虹膜和上 直肌)的损伤 上直肌固定缝线、止血、巩膜瓣厚度、避免 小梁切除处Descemet膜残留、Tenon筋膜和 球结膜的分层缝合等 • 术中 减少眼部内环境的扰乱 前房恢复—血房水屏障的重建
• 病理:球结膜上皮下疏松排列的结缔组织。
• 功能性滤过泡对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伤口愈 合的理想要求: 巩膜瓣以及滤过内口完全不愈合; 球结膜下组织愈合不全; 球结膜伤口完全愈合;
• 滤过性手术伤口愈合的病理生理 • 影响滤过通道的危险因素 • 建立功能性滤过泡的措施
1
滤过性手术伤口愈合的病理生理
滤过性手术伤口愈合的病理生理
影响滤过通道的危险因素
• 手术中遗留的异物剌激 棉花纤维 海绵碎屑 滑石粉 结膜下的血凝块
影响滤过通道的危险因素
影响滤过通道的危险因素
• 滤过口的机械性堵塞 虹膜、晶状体、睫状体、玻璃体 残留的Descemet膜
• 无晶体眼或人工晶体眼 结膜下的手术疤痕、可能的玻璃体嵌顿 主要的原因是无晶体眼玻璃体能释放成纤维 细胞剌激素,剌激成纤维细胞增殖。
影响滤过通道的危险因素
影响滤过通道的危险因素
• 炎症、创伤等剌激 • 个体的成纤维细胞活力
• 术前、术后的炎症 眼局部炎症及手术,引起血房水屏障的破坏, 房水生化特性改变 原发房水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继发房水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2
影响滤过通道的危险因素 • 药物剌激,尤其是滴眼液中的防腐剂,导致结膜 下组织的炎性细胞增多 毛果芸香碱可破坏血房水屏障,使房水生化特性 改变,利于成纤维细胞增殖。 • 长期使用局部降眼压药物可以引起结膜下炎性细 胞增多,其患者的滤过性手术成功率与未长期使 用局部降眼压药物患者的滤过性手术成功率相比 较,有显著性差异
4
建立功能性滤过泡的措施
建立功能性滤过泡的措施
• 术后 积极的抗炎治疗(皮质激素及非甾体类 药) 血房水屏障的维护—前房延缓形成所引 起的低眼压性葡萄膜反应,导致的炎症性 房水不利于有效滤过通道的建立。
• 滤过性手术伤口愈合的药物调节 目前被应用的药物:抗代谢药物、抗炎症药 物 抗病毒药物 生物基因工程药物等 物、抗病毒药物、生物基因工程药物等, 被公认且应用广泛的抗代谢药物—丝裂霉 素C和氟尿嘧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