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滤过手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合集下载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形成原因及临床处理分析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形成原因及临床处理分析

t 9 acu t gf 44 cnu ci a a ae1, 92 e o ia dtcmet 3 acu t gf 67 T e s edos i 1 ,c oni r . s n o 2 %; ojnt a fpl kg 5 1 . v l e l %; hr dl e h n ,coni r1.%. h eo e rp, o a 1 n o u f y
s e t ea ayi 6 ae f1 4 p t nswi h l w tro h mb rga c maciia aaReut a o o tp rt es a— p ci lsso 1 0e sso 7 ai t t s al a eir a e lu o lnc d t. s lsGlucmap so eai h v n f e h o n c l v l lw ntro h mb r ,h aewa 4.% ; ytefr aino ao n lss a u o sftaintru hs oh31 3 .% ;rd c ei o a eirc a e 78 tert s4 8 b h o m to f r sna ay i: q e u i rt e l o h o g mo t , 97 iioy l -
【 e od 】 Gacm ;hdwat oca bnta et Ky r w s l o asao e rh e et n u n r m i rm
青光 眼, 是一种发病迅速 、 害性 大 、 危 随时导致失 明的 常见疑难 眼病 。其特征就是眼内压间断或持续性 升高的水
平超 过眼球所能耐受的程度而给眼球各 部分组织 和视 功能
水, 于瓣下切除约 l m× m m 3 m大小 的小梁组织后作一虹膜 根 部切除 ,0 0尼龙线 间断缝合巩膜瓣 两端 ,均为可调整 1— 缝 线 ,0 0尼龙线缝合。术 毕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 2 u、 1— 万

青光眼手术护理常规

青光眼手术护理常规

青光眼手术护理常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眼压急剧升高并伴有相应症状和眼前端组织改变为特征的闭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又称慢性开角型青光眼、慢性单纯性青光眼。

其特点为发病缓慢,症状较轻,眼压虽然升高但房角始终是开放的,并有典型的青光眼性视盘和视野损害。

一主要护理诊断1. 疼痛:与眼压高手术创伤有关。

2. 焦虑:与病因、担心手术效果有关。

3.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与活动受限有关4. 潜在并发症:出血5. 睡眠状态变化:与术后疼痛、环境改变有关。

二. 观察要点1. 评估有无焦虑、恐惧情绪及其程度。

2. 评估有无眼部疼痛,及疼痛的性质。

3. 观察用药后反应。

4. 观察眼压变化及病情变化。

三护理措施【术前护理】1. 心理护理使患者住院期间精神愉快,去除一切诱发因素。

2. 协助医师观察和掌握患者全身和局部情况,并做好眼部检查。

3. 按医嘱使用缩瞳剂、脱水剂、降压药物治疗。

4. 保持病室安静,光线不宜过暗,睡眠时抬高床头。

5. 饮食应易消化,无刺激性,适当限制水的摄入。

【术后护理】1. 术后静卧,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2. 饮食要易消化,多吃蔬菜,禁止吸烟、饮酒、喝浓茶、咖啡、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 手术后须注意非手术眼有无青光眼发作,如有症状即通知医生。

4.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后,常因反应性虹膜炎滴用散瞳剂,而非手术眼仍滴用缩瞳剂,此时应严格三查七对,避免发生用药差错。

四.健康教育1. 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疲劳。

2. 饮食要有节制,不吃刺激性食物,戒烟酒,不一次性大量饮水,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畅通。

3.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术前禁用阿托品等扩瞳药物,防止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同时慎用安定、颠茄酊类药物。

4. 居住场所照明要充足,不要从事暗室工作,平时不戴墨镜,不要在光线过暗地点久留,宜开灯看电视。

5. 注意个人卫生,点眼药水前洗净双手,防止结膜炎,以免细菌进入切口引起眼内感染。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的效果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的效果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的效果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病情严重程度会导致患者失明。

青光眼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之一就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青光眼滤过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通过切除一部分巩膜,使眼内的房水得以排出,从而降低眼压,起到治疗的效果。

术后常常会出现干眼症的情况,这给患者的康复带来了困扰。

针对这一问题,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滴眼液联合治疗。

本文将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的效果。

一、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的发生原因青光眼滤过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干眼症的发生率却相当高。

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手术本身破坏泪液腺导致泪液分泌不足。

青光眼滤过术是通过切除一部分巩膜,使眼内的房水得以排出,从而降低眼压。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手术会对泪液腺造成损伤,导致泪液分泌不足,使眼睛长时间处于干燥状态。

2.使用术后药物影响泪液分泌。

为了防止术后出现巩膜增生,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使用抗增生药物,但这些药物可能会对泪液分泌产生不良影响。

3.局部使用激素药物影响泪液分泌。

术后青光眼患者在使用激素类眼药水的激素的抗炎作用可能会对泪液分泌产生不良影响,加重干眼症状。

上述几点是导致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的主要原因,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

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的作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是一种新型生长因子类眼药,在治疗角膜上皮缺损、干眼症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与传统的润滑剂不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泪液腺的分泌,从而改善干眼症状。

它还可以促进角膜上皮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对角膜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三、玻璃酸钠滴眼液的作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是一种人工泪液,主要用于缓解眼部干涩、灼热、刺痛等症状,起到润滑和保护角膜的作用。

晚期青光眼行睫状体冷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晚期青光眼行睫状体冷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晚期青光眼行睫状体冷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晚期青光眼患者行睫状体冷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对23例晚期青光眼行睫状体冷冻术的患者,针对其术后发生的疼痛、高眼压、眼内炎症反应、前房积血、持续低眼压及眼球萎缩等并发症,制订并实施系统的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术后并发症、术前顽固性高眼压得到有效控制,视力较术前无明显改善。

结论睫状体冷冻术后并发症多、反应重,采取积极有效地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巩固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晚期青光眼睫状体冷冻术并发症护理晚期青光眼常因眼压增高,引起顽固性眼痛、药物及常规滤过手术不能控制眼压。

睫状体冷冻术是治疗各型晚期青光眼的一种睫状体破坏性手术之一,通过冷冻的低温效果,间接破坏睫状体上皮细胞及其血管系统,减少房水生成,从而降低眼压,达到缓解疼痛、保留残存视力及眼球的目的[1]。

我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睫状体冷冻术治疗各型晚期青光眼23例(24眼),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术后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取得满意效果。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3例(24眼),男14例,女9例。

年龄41-67岁,平均47.2岁。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9眼,绝对期青光眼7眼,多次滤过手术失败的青光眼5眼,严重眼外伤继发青光眼2眼,视网膜玻璃体手术后继发青光眼1眼。

视力:无光感6例,光感9眼,眼前手动5眼,指数3眼,0.02 1眼。

眼压:41-87mmHg。

1.2治疗方法:应用国产DCS-Ⅱ型冷冻器,患者取仰卧位,表面麻醉加球后麻醉,用直径2.5mm冷冻头,于下方角膜缘后3mm处180°范围内冷凝6-8个点,冷凝时冷冻头紧压巩膜,温度为-60℃-80℃,每个点冷凝1分钟,术毕结膜囊内涂点必舒眼膏。

其中有2眼在术后3-5周行第二次冷冻手术,部位选在未冷凝过的象限,总的冷冻范围不超过300°,以防眼球萎缩。

术后常规口服醋甲唑胺25mg,每天2次;消炎痛25mg,每天3次;泼尼松片30-50mg,早晨顿服;术眼滴典必舒眼药水,其中5眼术后加用了噻吗心胺眼药水。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滤过泡相关性眼内炎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滤过泡相关性眼内炎
1 10 6: 0 8
引流物植入 、 过 泡渗 漏 、 过 过强 、 滤 滤 睫状 体 脉
络 膜 炎 症 及 脱 离 等 是 参 与 低 眼 压 发 生 的 重 要 因 素 。严 格 掌 握 丝 裂 霉 素 C 的 应 用 指 征 , 据 个 根
2 Mit 1 e zH ta. rh O h hl l2 0 ; 1 1 : e 1 A c p ta mo, 0 0 18( 0)
1 41 3
2 M i zH t 1O hhl l i ,9 8;1 ( ) 3 2 e e . t a p ta moo c 1 9 2 2 1 : 7 ga 2 S n es Pe 1JG acla 19 ; ( ) 1 3 3 a d r S ta. 1uo l,9 9 8 3 :9 T 2 Tal ta. c hh l o, 9 9 1 7( ) 4 gi DP e 1A h O ta l 19 ; 1 9 : a r p m
2 Brwn GL e 1 N En l e 1 8 3 1: 6 6 o ta. g M d. 9 9: 2 7 J
2 Bo 7 lkMDW t 1A hh l 119 : 1 :6 e . a m JO ta p mo.9 0 1 0 2 5 2 Hi t 1O hh l cS r ,90;1 7 7 8 lRA e a. l p ta ug 1 9 2 :0 mi 2 Aw nK t 1A nO hh l l1 7 ; :5 9 a Je . n ta a p mo,9 4 6 8 1 3 W i B. c hh l l19 ; 1 :2 0 S J A hO ta e r p mo ,9 3 1 1 8 7 3 S t F e a. hh l cS r ,9 4 2 :3 1 m hM t 1O ta ug 19 ;6 6 6 i p mi 3 W ah n RA e 1O hh l l y 2 0 1 7 9 : 2 d wai t . a p ta mo g ,0 0;0 ( ) o

青光眼手术护理常规

青光眼手术护理常规

青光眼手术护理常规一、概述青光眼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是主要致盲眼病之一。

【临床表现】根据前房角形态、病因机制、及发病年龄三个主要因素,一般将青光眼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三大类。

原发性青光眼又分为闭角型和开角型,我国以原发性闭角型多见,急性发作时常剧烈头痛、眼胀、视力急剧下降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开角型青光眼又称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房角是开放的,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偶有眼胀、头痛,视力无明显下降,常不能引起重视而耽误病情。

继发性青光眼是某些眼病或全身疾病干扰或破坏了正常的房水循环,使房水出路受阻,诊断和治疗比原发性青光眼复杂,预后也较差。

【治疗要点】一般先用药物使眼压下降后施行手术二、术前护理1、按眼部手术术前护理。

2、用药护理按医嘱给予降眼压药物,缓解因眼压升高导致的恶心、呕吐、剧烈头痛、眼痛等症状。

禁用扩瞳剂及口服颠茄类药物。

(1)缩瞳剂:双眼滴用1%~2%毛果芸香碱后压迫泪囊2~3分钟,尤其是儿童。

观察瞳孔是否缩小,眼压是否下降。

(2)高渗药物: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在 20~30 分钟内滴完。

用药后如出现头痛、恶心宜平卧休息。

对年老体弱或有心血管疾病者要注意脉搏,有无胸痛、憋喘。

(3)碳酸酐酶抑制剂:饭后服用,长期服用注意四肢麻木、血尿、肾绞痛等症状。

多吃含钾高的水果,多饮水。

(4)噻吗洛尔眼药水:通过抑制房水生成降低眼压,无缩瞳作用。

对心动过缓、心脏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不宜应用。

3、饮食护理禁烟、酒、浓茶及辛辣食物,控制饮水量。

4、休息创造安静的环境保证睡眠充足,必要时给镇静剂。

5、心理护理(1)告诉病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常与情绪有关,过度兴奋、抑郁均可诱发,应保持精神愉快。

(2)说明青光眼为双侧性眼病,双眼先后发病,随病程进展,损害呈不可逆性加重。

药物能控制眼压,但不能根治疾病,为保存视功能应手术,闭角型的未发作眼也应进行预防性手术。

青光眼滤过术后脉络膜脱离的病因分析及处理

青光眼滤过术后脉络膜脱离的病因分析及处理

三 、 果 : 浅前 房 l 结 I。 O眼 中 6眼 未 经 治 疗 , 术 后 1 ±2 5天 自行 恢复 , 0 . 4眼 经 药 物 治疗 ( 睫状 麻 痹 剂 、 素、 水剂 ) 激 脱 +局 部 加 压 包 扎 , 疗 后 7±2 5 治 . 天 恢 复 。 Ⅱ。 浅前 房 1 5眼 , 2眼 经 药 物 治疗 , 局 部 加 加压 包 扎 , 于治 疗 后 8 . 恢 复 ; 3眼 经手 术 治 ±2 5天 1 疗 ( 膜 切开 放 液 +前 房 注 气 或 注 平 衡 液 及 玻 璃 体 巩 抽 吸 术 ) 术 后 一天 前 房 恢 复 。 Ⅲ。 前 房 , , 浅 3眼均 予 以手 术治 疗 , 2眼术 后 一 天 恢 复 , 1眼 术 后 2周 完 全
麻痹 剂 , 身 或 局 部 使 用 激 素 , 脉 注 射 高 渗 脱 水 全 静 剂 。其 中 , 以散 瞳 和 使 用 激 素 为 主 。若 阿托 品疗 效 不 明显时 可 加 用 新 福 林 , 同时 术 眼 加 压 包 扎 。 术 眼 加压包 扎 要 确 切 , 置 一 橄 榄 形 大 小 棉球 压迫 在 相 即 当于滤 过 泡 区 的 上 睑 部 位 , 双 层 敷 料 后 再 加 压 包 置 扎 。一 般 经 上 述 处 理 后 1 1 ~ O天 , 房 均 能 形 成 。 前
恢复。
对于 Ⅱ。 前 房 , 上述 处 理 后 , 房 仍 未恢 复 , 有 浅 经 前 且
明显 的 角膜 虹 膜 相贴 , 角膜 水 肿 、 晶体 混 浊 及房 角关
闭时 , 积 极予 以 手 术 治 疗 。 手 术 方 法 为巩 膜 切 开 应
讨 论
放 液 +前 房 注 气 或 平 衡 液 , 要 时 需 行 玻 璃 体 抽 吸 必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的效果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的效果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的效果【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的效果。

通过临床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联合应用两种眼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干眼症状,提高眼表润滑度,减轻眼睛疼痛和灼热感。

治疗效果评价显示,联合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单药治疗组。

安全性评估结果表明,联合应用两种眼药在干眼治疗中是安全的。

进一步的机制探讨发现,这种联合治疗可能通过促进泪液分泌和改善角膜表面的光滑度来改善干眼症状。

研究结果表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对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未来有望在临床应用中得到推广。

【关键词】青光眼、滤过术、干眼症、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效果、安全性评估、机制探讨、疗效总结、临床应用前景。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是一组以视神经变性为特征的眼病。

青光眼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不断增加,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生活负担。

青光眼滤过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干眼症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的效果,为临床青光眼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临床数据的分析和治疗效果的评价,我们希望能够为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案,并为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的效果。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评估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和玻璃酸钠滴眼液在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中的疗效;2. 比较联合治疗与单独使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或玻璃酸钠滴眼液的治疗效果;3. 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和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治疗在改善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症症状和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4. 分析联合治疗对患者眼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了解其安全性和耐受性;5. 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和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治疗的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浅前房或前房不形成
浅前房的原因(四) :恶性青光眼
处理:早期用阿托品散瞳,15分钟一次,共4次, 同时使用20%甘露醇500ml静脉点滴,局部或全 身使用皮质类固醇,减轻因手术刺激产生的炎症 及组织水肿,口服醋氮酰胺,减少房水生成及玻 璃体积液,治疗2~3天无效要立即手术,如伴晶 状体混浊应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因 为人工晶状体具有薄而直径小的特点,避免了因 晶状体与睫状体相贴阻断房水循环造成房水返流, 术中前房即可恢复,还可采取玻璃体前房重建术。
麻醉并发症 结膜瓣穿破 术中出血 玻璃体脱出 浅前房或前房不形成 白内障 感染 丧失残余视力 滤过泡瘢痕
一、麻醉并发症
原因:球后注射可引起球后出血和一过性视 力丧失。
处理:如出血少,压迫止血,待其止血后仍 可手术;如出血多,可暂停手术,现在多 用球周或表麻手术以避免出血。
二、结膜瓣穿破
原因:结膜瓣如夹持不当,可被镊子撕破。
三、术中出血
(一)浅层巩膜出血 处理:在未切开眼球壁时,用止血器止血。
三、术中出血
(二)睫状体出血 原因:多因虹膜切除口的位置偏后,伤及睫状
体,引起睫状体出血。
处理:在手术显微镜下冲洗压迫止血或用粘弹 剂止血。
三、术中出血
(三)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
多见于高血压和血管硬化的老年人,术前眼 压高,眼球充血的患者也较易发生,患者 顿觉眼痛,眼压急剧升高,眼球坚硬,葡 萄膜、晶状体赤道部向切口膨出,如不及 时关闭切口,玻璃体甚至视网膜都可能相 继脱出。
处理:加压包扎或缝合巩膜瓣。
五、浅前房或前房不形成
浅前房的原因(二):结膜瓣及角巩膜瓣渗 漏
原因:常因术中穿破结膜。
处理:如结膜瓣小孔,术后加压包扎1~2天, 有时可自行愈合,如结膜瓣孔大,前房不 形成,可进行修补和缝合。
五、浅前房或前房不形成
浅前房的原因(三) :脉络膜脱离
原因:大多数由于术中眼压突然降低,脉络膜血管 扩张,大量血浆漏出液积聚到脉络膜上腔而引起 脉络膜脱离。
四、玻璃体脱出
预防:降低眼压,切口不宜靠后,眼压难以 控制时,除常规降眼压外,还行球后及眼 轮匝肌麻醉和球外加压。
处理:玻璃体脱出后要及时清除,但嵌于滤 口内的成形玻璃体常难使之全部返回,日 后堵塞滤口,使手术失败。
五、浅前房或前房不形成
术后浅前房分三度,在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 按Spaeth分三度
三、术中出血
(三)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
处理:尽快回复葡萄膜,将巩膜瓣复位,并牢 固缝合,同时快速静滴甘露醇60~80g,口 服Diamox500mg,同时选择颞下方角膜缘后 3~4mm处,做巩பைடு நூலகம்切开术,放出并引流脉 络膜上腔的积血。总之一旦发生暴发性脉络 膜上腔出血,保护住眼内容物不让脱出是预 后好坏的关键。
Ⅳ型(包裹型):滤过泡局限性囊样高度隆 起,与周围球结膜界限清楚,泡壁厚,有 坚实的瘢痕形成,表面及周围充满新生血 管。
九、滤过泡瘢痕
Ⅰ、Ⅱ型为功能性滤过泡,Ⅲ、Ⅳ型为非功 能性滤过泡。
术后若发现滤过泡逐渐局限变平,应加强按 摩,滴皮质类固醇。
谢 谢 !
七、感染
治疗: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做前房穿刺 行细菌培养,必要进行玻璃体注射或玻璃 体切割加注射治疗。
八、丧失残余视力
以前有人认为,视野在10°以内的晚期青光 眼,滤过手术后残余视力完全丧失的可能 性极大,实际上并非如此。
八、丧失残余视力
现在认为,即使视野缩小至5°,中心视力 仍有0.3或更好者,滤过手术后残存视功能 丧失的危险性不很大,但术前应尽可能降 低眼压,最好在2.7Kpa(20mmHg)以下, 术毕及时形成前房,加压包扎,术后观察, 防止术后葡萄膜炎的发生。
三、术中出血
(四)前房出血
原因:术中有少量或中等量的血从切口处或 结膜下的间隙流入前房。
处理:一般情况下均不需处理,术后半卧位, 大多可吸收,如若大量积血,数日不吸收 可行前房穿刺冲洗。
四、玻璃体脱出
较少发生,多见于先天性青光眼(牛眼)、 钝伤后或伴有眼内异物的继发性青光眼, 无晶状体青光眼,术前高眼压难以控制的 各型青光眼
处理:一般保守治疗,散瞳、皮质类固醇,给予高 渗药物,加压包扎等处理,如经过治疗,前房混 浊,瞳孔不易扩大并有后粘连趋向,应行巩膜切 开排液加前房注气治疗,促进前房形成。
五、浅前房或前房不形成
浅前房的原因(四) :恶性青光眼
原因:是房水迷流入后方的玻璃体腔内,前 房全部消失,虹膜和晶状体直接与角膜内 皮接触,表现为无前房且高眼压。
Ⅰ度:仅周边部虹膜与角膜内皮相接触,而 瞳孔区的虹膜仍保持着正常位置;
Ⅱ度:全虹膜与角膜后表面相接触,但晶状 体的前表面与角膜内皮间仍有一定的间隙;
Ⅲ度:全部虹膜及晶状体与角膜后表面接触, 前房完全消失。
五、浅前房或前房不形成
浅前房的原因(一):滤过过强
原因:表现为浅前房伴高滤过泡,常因巩膜 瓣薄小,对合不良,缝线太松,使用抗代 谢药物等引起。
处理:如穿破口大,或其位置正对滤过口, 则必须给予缝合,将球筋膜、结膜一起缝 合。
预防方法:用无齿镊夹持球结膜,且动作要 轻巧,对老年人更是如此,因老年人的球 结膜甚薄,筋膜亦趋萎缩。
三、术中出血
依据出血的部位、发生的原因,其处理的方 法不尽相同。
(一)浅层巩膜出血 (二)睫状体出血 (三)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 (四)前房出血
六、白内障
原因:术前晶状体透明,术后立即发生晶状 体混浊,必然由于术中误伤所致。包括手 术操作损伤、手术器械损伤、消毒液损伤 或术后浅前房角膜晶状体接触,数日内晶 状体混浊及膨胀。
处理:一旦发生晶状体膨胀混浊,需及时行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七、感染
症状和体征:术后24~48小时,患者突然感 眼球剧烈疼痛,视力骤降,应高度警惕眼 内炎的发生,检查可见球结膜睫状充血, 前房大量浮游阳性,房闪强阳性,甚至可 见前房积脓,如不及时抢救,可发展成全 眼球炎。
青光眼滤过手术的 并发症及其处理
概述
青光眼是我国当前主要致盲眼病之一; 抗青光眼手术最常见的是滤过手术,其中以
小梁切除术是最主要的术式; 在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但如果术前
准备周全、适应征选择得当、术中操作精 确、术后观察仔细、处理及时,大多数并 发症可以避免。
概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九、滤过泡瘢痕
滤过泡分型(Kronfeld分型法)
Ⅰ型(微小囊泡型):滤过泡呈微小囊状隆 起,泡壁薄,表面贫血状,近角膜缘处可 见分房状微小囊。
Ⅱ型(弥漫扁平型):滤过泡呈弥漫扁平状 隆起,泡壁略厚实,表面轻度贫血或有较 细小的新生血管。
九、滤过泡瘢痕
滤过泡分型(Kronfeld分型法)
Ⅲ型(瘢痕型):滤过泡扁平,与巩膜粘连, 表面有较丰富的新生血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