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青光眼滤过手术+虹膜根切术 手术记录
手术讲解模板:虹膜切除术

手术资料:虹膜切除术
手术步骤:
⑶节段性虹膜切除:又称扇形切除,用于 复杂的青光眼手术,虹膜萎缩,瞳孔偏小 的白内障手术,原则上选择上方虹膜,对 角膜瘢痕居于上方或中央者,也可选择鼻 下方,现多不提倡用此方法改善先进性绕 核性白内障的视力。切除范围应包括括约 肌和开大肌在内的全部虹膜组织。用镊子 夹取位于中央靠内的虹膜组织,
手术资料:虹膜切除术
手术步骤:
位,距角膜缘3mm,分别剪开10~6点和2~6点两条连线上的虹膜(C), 镊子夹出已游离的虹膜组织(图13A~D)。
手术资料:虹膜切除术
手术步骤:
图13
手术资料:虹膜切除术
手术步骤: 图14
手术资料:虹膜切除术
手术步骤:
1.剪切方向不同可获得几种不同的虹膜周 边切除形状。水平方向剪切可获得宽基底 的三角形缺口,垂直方向剪切可获得窄三 角形缺口(图14)。
手术资料:虹膜切除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虹膜切除术
手术步骤:
图1
手术资料:虹膜切除术
手术步骤: 图2
手术资料:虹膜切除术
手术步骤: ⑵夹住脱出虹膜最高点,与巩膜垂直提起 虹膜约0.5~1mm。右手持剪从巩膜表面剪 除虹膜(图2)。
手术资料:虹膜切除术
手术步骤:
⑶轻压已闭合的切口,使内切口张开,松脱夹于切口内的虹膜,括约肌收 缩,瞳孔恢复圆形(图3)。
适应证: 1.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
手术资料:虹膜切除术
适应证: 2.无晶状体眼瞳孔阻滞性青光眼。
手术资料:虹膜切除术
适应证: 3.青光眼球外引流术的组成部分。
手术资料:虹膜切除术
适应证: 4.白内障摘除术中预防瞳孔阻滞,方便挽 出晶体核。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并发症32例的临床治疗观察

3.结果
术前平均眼压4.64kPa,出院时48只眼眼压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术后视力较术前无变化的共11眼,较术前视力提高的有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眼,降l行的7眼,下降2行的2眼。
1.一般资料
32(48眼)例为我院2008月6月至2010年l2月期间的住院患者的青光眼患者,其中男性12例(18眼),女性20例(30眼),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8例(34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2例(14眼)。
2.方法
患者术前30分钟常规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球后神经阻滞麻醉及上方球结膜0.5mL局部浸润麻醉,常规做以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和以角膜缘为基底的巩膜瓣,巩膜上做以角巩缘为基底“v”形巩膜瓣,然后于巩膜瓣下角膜缘前界垂直切开巩膜内口约2mL,缓慢放出前房房水,如虹膜自切口膨出,则在虹膜根部剪一个小孔。恢复巩膜瓣使后房房水缓慢放出,待眼压下降眼球软化后再行常规小梁咬切术。术毕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 mg,涂四环素可的松眼膏及l%阿托品眼膏,包眼。
【关键词】青光眼并发症手术
【中图分类号】R77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169-01
青光眼是目前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降低眼压以保护和挽救视功能依然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手段[1]。目前治疗青光眼的一种主要方法,就是青光眼滤过手术。随着眼科显微手术的发展,青光眼滤过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但术后仍有并发症发生,可能出现浅前房、脉络膜脱离及结膜渗漏等并发症。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并发症32例的临床治疗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08月6月至2010年l2月在我院收治的32例(48眼)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出现虹膜睫状体炎、前房形成延迟、前房出血、滤过泡不形成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前房出血5例、虹膜睫状体炎8例、前房形成延迟或无前房5例、滤过泡不形成10例。采用止血、散瞳抗炎、加压包扎、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均治愈。前房出血、虹膜睫状体炎全部吸收。结论:明确青光眼滤过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种类及原因,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取得较好的效果。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虹膜周边切除术)临床路径【2020版】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虹膜周边切除术)临床路径一、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虹膜周边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ICD-10:H40.200x002),行虹膜周边切除术(ICD-9-CM-3:12.1403)(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症状:急性眼红眼痛伴视物模糊。
2.体征: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水肿,房角关闭。
3.辅助检查:眼压升高,裂隙灯提示前房浅、周边房角窄,前房角镜提示房角关闭或粘连。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行虹膜周边切除术指征:急性或慢性前房角关闭、前房角粘连闭合范围累计< 180°、无视盘改变和视野损害者,可选择激光或手术方式行周边虹膜切开或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
(五)进入路径与退出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闭角型青光眼(ICD-10:H40.200x002)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血糖等检查;(3)心电图。
2.眼部常规检查:视力、眼压、前房、晶体、房角镜、UBM、眼球B超。
3.根据病情选择:视野、OCTA、AS-OCT、电生理。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选用抗菌药物滴眼液,术前常规预防性用药至术日。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4天。
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联合结膜筋膜下麻醉。
2. 术中用药:利多卡因、罗派卡因或布比卡因。
可拆除缝线滤过术治疗青光眼29例临床体会

可拆除缝线滤过术治疗青光眼29例临床体会标签:青光眼;滤过手术;缝线青光眼是一种可防治性眼病,但随着白内障、角膜病等可防治性眼病人群的减少,而逐步成为眼科工作者防盲工作的重点。
闭角型青光跟是青光眼的主要类型,其致盲率亦明显高于开角型青光眼,及早对闭角型青光眼进行干预,可有效地预防因房角关闭而导致的眼压升高,对中晚期闭角型青光眼滤过手术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现将我院2001年4月至2005年10月应用可拆除缝线滤过术治疗青光眼29例报告如下。
1資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1.1 一般资料2001年4月至2005年10月在我院五官科住院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经检查和药物治疗后选择小梁切除术的患者29例(36只眼),其中男性16例(21只眼),女性13例(15只眼),年龄19~56岁,平均37.2岁,术前视力(HM/10cm)-0.9,术前平均眼压(28.14+6.4)mmHg。
1.1.2 检查项目29例(36只眼)均行视力、眼压、视野、周边前房深度和前房角镜检查。
1.2手术方法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作以穹窿部为基底,舌形结膜瓣,作以角巩缘为基底,边长为4mm×3mm,1/2巩膜层厚度巩膜瓣,并将巩膜瓣分离至透明角膜内lmm 处。
在颞下方角膜缘内,相当于9点方位行前房穿刺,缓慢放出部分房水,做小梁切除及周边虹膜切除,回复巩膜瓣,在巩膜瓣游离端两个角,10-0尼龙线间断固定缝合各1针,在巩膜瓣的两个侧边中央各作1对可拆除巩膜缝线,5-0丝线间断缝合结膜瓣。
从前房穿刺口注入平衡盐液使前房恢复,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涂眼膏后包扎术眼。
1.3术后处理术后2~3d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6~8d拆除结膜缝线,给予神经细胞营养药物以保护视神经和促进损害视神经细胞的修复。
2结果29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6+2.9)个月,3年以上者7例。
2.1手术前后眼压36只眼中,术后眼压≤18.52mmHg者34只眼(94.4%),所有术眼术后平均眼压(14.9+2.3)mmHg,较术前(28.14+6.4)mmHg显著降低(P<0.05)。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及术后处理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及术后处理李宏宇【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iltering operation method and postprocessing.Methods Selected 20 patients with glaucoma filtering surgery clinical data of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 in our hospitalwere analyzed.Results 20 cases of glaucoma filtering surgery patients, after active treatment of anterior chamber all restored, anterior chamber recovery time 3 to 14 days.Conclus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real nozzle drainage pathway,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nctional ifltering bleb, namely between the sclera, tenon's capsule and conjunctival formation a storage tank, it can be absorbed aqueous and aqueous lead to extraocular, making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decreased.%目的:探讨青光眼的滤过性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
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治疗患者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20例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治疗患者,经积极处理后前房全部恢复,前房恢复时间3~14 d。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周边虹膜切除和滤过性手术前后眼前段结构参数的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周边虹膜切除和滤过性手术前后眼前段结构参数的对比探讨作者:吴爱华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4年第11期[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周边虹膜切除和滤过性手术前后眼前段结构参数的变化情况。
方法选取2013年1~10月舟山医院眼科收治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0例(100眼),依据前房角镜动态检查结果不同分为周边虹膜切除组(周边虹膜前粘连范围[关键词]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周边虹膜切除;滤过性手术;眼前段结构参数[中图分类号] R7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4(b)-0054-04[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anterior segment structure parameters by peripheral iridectomy and filtering operation in chronic angle-closure glaucoma. Methods 80 cases (100 eyes) of chronic angle-closure glaucoma in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Zhoushan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October 2013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peripheral iridectomy group (peripheral anterior synechia of iris range[Key words] Chronic angle-closure glaucoma; Peripheral iridectomy; Filtering operation;Anterior segment parameters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疾病,其临床解剖特点主要是眼轴较短,前房较浅,晶状体的曲率半径相对小,其位置也相对靠前方,房角窄并且浅[1-2]。
显微镜下50例虹膜根部离断修复术体会

显微镜下50例虹膜根部离断修复术体会在眼球受到挫伤时,房水受到压力作用,从中央区向周边,根部组织受到很大的冲击,而这个部位没有晶状体的支撑,抵抗力很小,导致虹膜根部与睫状体分离1。
随着显微镜的外科广泛应用,虹膜根部离断伤的修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11年1月收治虹膜根部离断及伴有多种并发症患者50例,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50例,均为多发伤,其中男45例,女5例,右眼17例,左眼33例;眼球挫裂伤41例,爆炸伤9例;年龄7~62岁,平均32.4岁。
虹膜根部断离90°以内30例,100~140。
14例;>2个象限6例。
并发外伤性白内障26例,玻璃体出血8例,继发性青光眼7例,睫状体脱离4例,3例视神经挫伤,眼球萎缩2例。
住院6~30天,平均15天。
手术方法:手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减少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小孩和不能配合者采用全身麻醉,患者均在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后、前房积血吸收和眼前段炎症基本被控制的情况下进行手术。
手术前调试好显微镜的焦距范围,双人双目手术显微镜保证术野清晰下手术,滴5%新福林眼液充分扩瞳,采用1%利多卡因做球后及眼轮匝肌麻醉,在虹膜根部断离相对应的角膜缘做以穹隆为基底的结膜瓣,前房注入适量黏弹剂,距角膜缘3mm处,以矛状穿刺刀先垂直穿刺巩膜,如虹膜已有粘连,需用虹膜铲予以分开。
在虹膜根部离断相应处成45°斜行切开角巩膜缘,长度略大于虹膜根部离断的范围。
切穿进入前房,使离断的虹膜根部向角膜缘靠拢,组织虹膜用10-0尼龙线先缝合虹膜根部约0.5mm,然后再穿过角巩膜切口后唇,从内面进针穿过后唇中央出针,缝合缝毕用虹膜恢复器整复虹膜,使瞳孔恢复圆形,最后缝合角膜切口,结膜下注射抗生素、激素,涂眼膏包伤眼结束手术。
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手术术后瞳孔完全恢复圆形38例,修复近圆形12例,消除了双瞳孔瞳孔圆、居中,消除了单眼复视、畏光、流泪、散光等现象,该虹膜复位术对前房及虹膜的影响较小,继发性青光眼3例,经用降眼压药物后眼压恢复正常。
青光眼

记录时间
医院
科室:手术记录病案号: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病室
床号手术日期手术Fra bibliotek间术前诊断
术中诊断
手术名称
眼小梁切除+前房角切开+青光眼滤过术+虹膜周边切除+部分睫状体剥离术
麻醉方式
手术指导者
手术者
助手
手术经过、术中发现的情况及处理:
患者仰卧手术台上,术野常规消毒,方巾包头,铺无菌洞巾,暴露眼,眼球后注射2%利多卡因2.5ml,贴手术膜,开睑,0.2%20ml稀碘液冲洗结膜囊及术野,垂直角膜缘点位,剪开球结膜点至点位,做以穹窿为基底球结膜瓣,双极电凝止血后,做以透明角膜点位至点位为基底的半层巩膜瓣约mm*mm,掀起半层巩膜瓣,做点位瓣下角膜缘全层切开,切开房角,切除小梁组织约2*1mm,向左右两侧钝性分离点位点位的睫状体,剪除对应处虹膜根部,用术中灌注系统冲洗前房,使前房形成,房内填充0.1ml透明质酸钠,缝合半层巩膜瓣两针,水密缝合球结膜,术毕观察瞳孔mm,前房深约mm,球结膜下抗菌素、激素药物,包盖回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记录
住院号xx 科室五官科病区病房号:4 床位号:6
姓名刘xx 性别女年龄54岁手术日期:2019年10月09日术前诊断:左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拟施手术:抗青光眼滤过手术+虹膜根切术
术后诊断:左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已施手术:抗青光眼滤过手术+虹膜根切术
手术名称:滤帘切除术(小梁切除术),外路
麻醉方式:局麻麻醉医师:xx
麻醉开始时间:15时45分麻醉结束时间:16时25分共计:0时40分手术开始时间:15时45分手术结束时间:16时25分共计:0时40分手术人员:主刀xx 助手:xx
手术过程:
1.患者仰卧手术台上,常规消毒铺无菌巾;
2.局麻妥后开睑器开左眼睑,缝线固定上直肌。
沿10:00-11:00角膜缘剪开球结膜,烧灼止血巩膜面,距离角膜缘3mm做长约
3.5mm,底3mm,倒梯形巩膜瓣,1/2巩膜厚板层分离至角膜缘内1mm,穿刺入前房,剪除约1*2mm小梁组织及对应虹膜根部,恢复虹膜组织。
10-0丝线间断缝合巩膜瓣两角及结膜,见其密闭良好。
3.开睑器开右眼眼睑,缝线固定上直肌。
沿10:00-11:00角膜缘剪开球结膜,烧灼止血巩膜面,距离角膜缘3mm做长约3.mm等边三角形巩膜瓣,1/2巩膜厚板层分离至角膜缘内侧1mm,穿刺入前房,剪除虹膜根部,恢复虹膜组织。
10-0丝线缝合巩膜瓣顶角及结膜,见其密闭良好。
4.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5mg,结膜囊涂阿托品眼膏,加压包扎双眼,术毕。
手术医师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