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626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大学《626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详解
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626中国文学基础》考研全套
目录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全国名校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详解
说明:本部分收录了本科目近年考研真题,方便了解出题风格、难度及命题点。

此外提供了相关院校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修订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修订本)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网授精讲班展开视频列表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网授精讲班展开视频列表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3.考研题库
•2021年文学理论考研题库
说明:本部分为本科目考试内容的相关题库,并提供了详解。


试看部分内容
上古至战国的文学
第1章上古文学
1.1 复习笔记
一、文学艺术的起源
1文学艺术的起源
文学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

原始人在劳动的过程中,自然地发出劳动的呼声,呼声富有节奏,这种简单的节奏就是音乐、舞蹈的节拍和诗歌韵律的起源,这种没有歌词且自然而健康的韵律实际上就是诗歌的起源,也是文学创作的开始。

2原始诗歌
(1)原始诗歌的形式
①简单的、表意的和有节奏的呼声或叹声。

②诗乐舞一体。

(2)原始诗歌的内容
原始的诗歌韵语常常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包括渔猎、畜牧和耕种等生活内容,同时还有对自然现象的描述。

3原始散文
(1)产生时间
散文的产生较晚于诗歌,它是语言和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以文字为其必要的条件。

(2)特点
简短、精炼,便于记诵,富于节奏和韵调,有诗的味道。

韵语部分,语言旋律最自然、音乐性最强烈、词意最精粹。

二、古代神话
1神话概念
表1-1 神话概念
2著名的古代神话
表1-2 著名的古代神话
3神话和后世的宗教迷信的区别
神话和后世的宗教迷信根本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1)神话是要同自然作斗争,要战胜自然的;而宗教迷信的神则是至高无上、不可抗拒的,是人类万物的主宰,人们对神崇拜,对神屈服。

(2)神话对世界采取积极态度,敢于反抗神的权威,富于革命性;宗教迷信是消极的,宣传人对神的无力和无能,人必须做神的牺牲品。

(3)神话是现实生活斗争的反映,而宗教迷信则是脱离现实的、纯心理活动的表现。

4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神话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萌芽,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
(1)神话的创作基础是现实,创作方法是浪漫的。

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那种新奇奔放的幻想,不仅启发了作家的想象力,还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和艺术形象。

(2)有的辞赋家、诗家、散文家往往把神话故事载入篇章,形诸歌咏,或用作典故,以充实作品的内容;或借为讽刺,以抒写作者的情绪;或炼成词藻,变为精粹的、形象的文学语言。

(3)神话的乐观主义、英雄主义以及对现实的积极态度,强烈要求改变现实、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鼓舞人们的革命精神,对作家进步世界观的形成和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723中国文学史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723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
部(院、系、所):文学院
科目代码:723
科目名称:中国文学史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75分)
一、填空(每题1分,共15分)
1.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公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都保存在《》中。

2.《诗经》除了305篇,另有6篇有目无辞的。

3.《庄子》作为创作方法的“三言”是指卮言、重言、。

4.东汉抒情赋主要有和述志赋两类。

5.东汉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的《》。

6.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皆长于骈文,一时齐名,号称“”。

7.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对等人的“雄文博采,笔力有余”表示赞赏。

8.的17首词自注有工尺谱,是今存唯一的宋代词乐文献。

9.范成大的《》是描写出蜀见闻的著名笔记散文。

10.“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出自的五古《颖亭留别》。

11.白朴的《墙头马上》故事源自自居易诗《》。

12.揭露阉党论政的《》是明代一部以反而人物为主角的时事小说。

13.冯梦龙所编辑的两部明代民歌专集是《》和《山歌》。

14.汪中的《》是清代骈文的代表作。

15.“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出自近代著名诗人的《夜坐》。

二、材料分析(每题l5分,共30分)
1.陈祚明《采菽堂占诗选》:“子建既擅凌厉之才,兼饶藻组之学,故风雅独绝,不甚法孟德之健笔,而穷态尽变,魄力厚于子桓。

要之三曹固各成绝技,使后人攀仰莫及。

”如何理解陈对三曹的评价?结合作品加以简析。

2.朱权《太和正音谱》:“关汉卿之词如琼筵醉客。

观其词语乃可上可下之才。

盖所以取者初为杂剧之始,故卓以前列。

”“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旬,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

简述朱的主要观点,你是否认同?结合作品加以赏析。

三、论述题(共30分)
刘熙载称五代词“虽小却好,虽好却小”(《艺概·词曲概》),试结合作品进行评述。

第二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75分)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新潮》
2.乡土文学
3.中国诗歌会
4.朦胧诗
五、简答题(每题l5分,共30分)
1.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五四新文学观念与旧文学观念的主要区别在哪?
2.结合代表作家作品,试述80年代到90年代“先锋小说”的主要特点与成就。

六、论述题(两题中任选一题)(共25分)
1.有人说1940年代的抗战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衰退期,你怎么看待这一观点?请结合具体文学史现象加以阐述。

2.举一两部十七年时期的革命文学作品,试对其“潜叙事”进行分析,并且说明如何更有效和更富有深度地研究这些作品的方法与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