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走进大自然大自然
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寄语

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寄语
带孩子亲近大自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大自然是孩子
们最好的老师和朋友。
首先,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可以帮助他们建立
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可以感
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从而激发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
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从小就学会珍惜和保护环境。
其次,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可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在户外活
动可以让孩子们远离电子产品,呼吸新鲜空气,感受阳光和风的轻抚,这对于缓解孩子们的学习压力和增强体质都是非常有益的。
大
自然中的各种植物和动物也可以给孩子们带来愉悦和放松的感觉,
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另外,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可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大自然中,孩子们可以进行各种户外活动,比如徒步旅行、野餐、露营等,这些活动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
领导能力。
同时,大自然中也是孩子们学习的好地方,他们可以通
过观察、探索和体验来学习自然界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
最后,带孩子亲近大自然也是一种亲子活动,可以增进亲子关系。
在大自然中,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共同体验户外活动,这不仅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也是一种难得的亲子时光。
总的来说,让孩子亲近大自然是非常有益的,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希望家长们能够多花时间带孩子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让他们在自然中茁壮成长。
我们为什么要带孩子走进大自然?

我们为什么要带孩⼦⾛进⼤⾃然?爱默⽣说:“培养好⼈的秘诀就是让他在⼤⾃然中⽣活著名⼼理学家李⼦勋呼吁带领孩⼦⾛进⼤⾃然,他说:孩⼦的⼼智具有⼀种发展序列,⾸先是触觉,然后是嗅觉、味觉、听觉、视觉,⽪肤是⽣命最具灵性的部分,除了母亲的抚触,让孩⼦的⽪肤可以尽早亲近⼤⾃然的阳光、风、草⽯、溪⽔等是必需的。
孩⼦的知觉需要⾜够的刺激,只有⾃然的声、光、⾊、味、形、体才能满⾜孩⼦知觉发展的需要。
知觉的深度与饱满度是⽣命智慧的⼟壤,孩⼦的⼼智成长很⼤程度上取决于这⼟壤是否肥沃和宽⼴。
1.基因中的蛮荒乡愁观历史,⼈类有百万年⽣活在蛮荒⼤⾃然⾥。
为了适应⾃然环境,我们的祖先在⽣理⼼理上发展出了各种适应性,这些已印记在我们的细胞基因中。
例如,我们的⽣理时钟,⽇出⽽作,⽇落⽽息。
我们的消化与吸收、荷尔蒙的分泌、内脏的休憩……也总是适应着⾃然的运转。
这是⼈类⽆法改变的古⽼印记。
同样的,⼤⾃然也在塑造我们的感官效率,例如,我们的视觉。
在那漫长的年代中,⼈类的眼睛最常看的距离是两公尺以外的物体,天⿊后就很少使⽤视觉。
⽽现代的孩⼦,长时间都注视45公分以内的书本,晚上看电视,滑⼿机,⽬不转睛地打电玩,全都违反数百万年来形成的眼睛⽣理与结构,也就难怪有那么多的孩⼦眼睛出了问题。
我们的祖先每天要与千百种动植物接触,寻找它们,倾听它们。
⽣活中随时有机会与⼤⾃然不同的物种⽣命连结,这成了⼈类⽣命的潜习性,也形成我们今⽇⾝体细胞对蛮荒环境的乡愁。
美国著名的⾃然⽂学家希格德·F.奥尔森在《低吟的荒野》中写道:往昔祖先与江河湖泊、⾼⼭草原及森林⼼⼼相印时,众⼼所向的某种内⼼的渴望,现在却渐渐离我们⽽去,正是由于我们⼏乎忘了过去,所以在我们的内⼼才存有⼀种不安,⼀种对现实的急躁。
舒适⽽充满诱惑的现代⽣活都⽆法令我们满⾜。
2.为孩⼦的基因写⼊好程序印度智者奥修说得好:⼈类出⽣时,基因⼏乎是空⽩的,⽽动物出⽣时,多少都在基因中已写好许多程序,越低等的写得越满。
幼儿园大自然探索计划:引导孩子感受自然美好的教学方案

幼儿园大自然探索计划:引导孩子感受自然美好的教学方案幼儿园大自然探索计划:引导孩子感受自然美好的教学方案在幼儿园教育中,大自然探索计划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
通过引导孩子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让他们亲身感受自然的美好和神秘,不仅能够拓展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对自然的热爱。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您详细分析幼儿园大自然探索计划的教学方案,并共享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计划目标1. 培养孩子对自然的热爱在这个计划中,我们的首要目标是要培养孩子对自然的热爱。
我们希望通过让他们亲自接触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好和神秘,激发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和热爱,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 拓展孩子的视野我们也希望通过大自然探索计划,拓展孩子的视野,让他们认识到世界的广阔和多样性。
通过观察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和自然景观,增加他们的见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计划,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在大自然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还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实地考察在大自然探索计划中,我们首先会进行一些实地考察活动。
比如带领孩子去公园、田野或者森林中,让他们亲手触摸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温暖和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引导他们观察并记录所见所闻,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2. 种植体验除了实地考察,我们还会组织一些种植体验的活动。
比如让孩子们亲自动手种植一棵小树苗,然后让他们每天都去照顾这棵小树苗,观察它的生长过程。
通过这个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还可以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3. 创作手工另外,我们还会引导孩子们利用大自然中的材料进行一些创作手工活动。
比如让他们用树叶、小石子等制作一些小工艺品,或者利用自然材料进行一些植物印画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也可以增强他们对自然的感悟和理解。
幼儿园走进大自然活动:感悟自然之美

幼儿园走进大自然活动:感悟自然之美一、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孩子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大自然,更少有机会深入了解自然之美。
幼儿园走进大自然活动,成为了越来越受欢迎的教育方式。
通过走进大自然,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大自然,感受季节的更替,观察昆虫植物,听风的声音,让他们对自然产生敬畏之情,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爱心和责任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幼儿园走进大自然活动,让孩子们感悟自然之美的意义和价值。
二、大自然的美丽1. 自然景色的多样性大自然的美丽无处不在,山川河流、森林湖泊、草原沙漠,每一处都有独特的景色。
在幼儿园走进大自然活动中,带领孩子们走进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色,让他们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样的亲身体验,能够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向往心,让他们从小就学会珍惜自然之美。
2. 生物的奇妙除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大自然中还有着丰富多彩的生物,如花鸟鱼虫、昆虫植物等。
在活动中,孩子们可以观察这些生物的生活习性、食物链和生态环境,从中感受生命的奇妙和多样性。
这样的体验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对生物的兴趣,还能让他们懂得尊重和保护每一种生物。
三、孩子们的感悟1. 对大自然的敬畏走进大自然活动让孩子们有机会亲身感受自然的伟大和神秘,从而产生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在广袤的自然中,孩子们体会到了自己的渺小,学会尊重和敬畏自然的力量,从中感悟到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
2. 环保意识的培养通过观察环境和生物,孩子们能深刻地感受到自然资源的宝贵和环境保护的重要。
在活动结束后,老师或家长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保护自然环境,从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我的观点和理解作为幼儿园走进大自然活动的文章写手,我深刻认识到这样的活动对孩子们的成长和教育意义。
大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走进大自然活动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感受自然之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还能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幼儿园家长如何与孩子一同感受大自然

幼儿园家长如何与孩子一同感受大自然作为幼儿园家长,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更多地体验大自然的美妙,因为这不仅可以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还可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那么,如何与孩子一同感受大自然呢?1.走进大自然,探究自然奥秘当我们带孩子到大自然中游玩时,我们可以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生物和景象。
如展现拾掇昆虫、石头、叶子等自然物质,指导孩子们观察它们的特点,如颜色、形状、结构等,让他们通过触摸、嗅闻、听声等方式进一步了解自然界的奥秘。
2.寻找自然美景,记录美好瞬间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如湖泊、草原、森林、海滩等。
我们可以带孩子到这些地方,展示自然风光,让他们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并激发他们的创意,鼓励他们根据所见所闻记叙自然景象,如画画、摄影、写诗等各种方式来记录美好的瞬间,让孩子们更深地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3.体验四季变迁,探究物候现象四季轮回是大自然的一个奇妙现象,无论是春花秋月,还是冰天雪地,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变化。
我们可以带孩子们到公园、山林或田野中,让他们贴近自然,观察四季变化,并帮助他们辨认植物的生长周期、动物的迁徙习性等,让孩子们学会欣赏自然之美、探究物候现象。
4.参与保护环境活动,体现环保责任大自然是我们的家园,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是我们心中的责任。
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如河道清理、垃圾分类等,让他们亲身体验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和具体行动,让环保理念深入孩子的内心,同时还能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总之,带着孩子们来到大自然中,是一种美好而有意义的亲子时光。
我们可以通过引导他们观察、体验、参与和创作等方式,让孩子们更深地感受到和了解自然,探究自然规律和生命的奥秘,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建立起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
孩子们的收获不仅仅在于大自然的美丽,还在于心灵深处的感悟和思考。
大自然对孩子的教育意义

大自然的感受家长评语大自然的感受——家长评语自然,是孩子们最初接触的世界,也是他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是我们生活的基石,更蕴含着无穷的教育意义。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让孩子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让他们在自然中感受、观察、思考、体验,培养起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和情感。
在城市的喧嚣中,孩子们往往容易忽略身边的大自然。
因此,我们应该经常带孩子们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的怀抱。
让他们近距离地感受四季的变化,领略大自然展现的神奇色彩,感受阳光的温暖、风的轻柔、雨的洗礼。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带他们去山间、海边,在茂密的森林中、河畔的花圃中,埋头观察昆虫、植物的生长变化,感受到大自然中微妙而奇妙的变化。
大自然的恩赐不仅能够给予孩子们感官的刺激,更能够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耐心。
当孩子们坐在河畔的石头上,仔细观察着水中嬉戏的小鱼,享受着静谧的时刻,他们会逐渐变得安静下来,专注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这是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的最美好的礼物之一。
同时,孩子们也会逐渐学会在观察中感知、在感知中思考。
他们会思考大自然中生命的奥秘、生态的平衡,从而培养起自己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
在大自然中,孩子们还能够感受到身体的力量和生命的活力。
他们可以奔跑在绿茵场上,尽情释放自己的能量;可以在山坡上攀爬,体验到征服困难的喜悦;可以在沙滩上建造城堡,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让孩子们释放能量,更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孩子们在大自然中玩耍,不再被功利和评分所束缚,而是享受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除了自然中的乐趣和动力,大自然也能够培养孩子们与他人共情和关怀的能力。
例如,当孩子们看到一只受伤的小动物时,他们会感到同情和关心,会主动去寻找帮助。
这样的经历能够让孩子们从小培养起爱护动物、关心弱小的习惯,培养出心地善良、同情心强的品质。
大自然是孩子们学习、成长、建立自信的最佳课堂。
在大自然中,孩子们能够通过各种活动和体验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作文(精选5篇)

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作文(精选5篇)“五一”假期,身边的朋友都忙着出游,不少家庭结伴奔向田野、乡村,春风里孩子们的笑脸特别有感染力。
在这美好的季节,笔者期待有更多家庭走进自然,让孩子们在户外上一堂生动的自然教育课。
去网个蜻蜓、捉个蚂蚱,甚至爬上树摘个桑葚榆钱,这是很多农村长大的我们这代人对童年的集体记忆。
即便是成长在城市,也大多有观察小动物的经历:地面上搬食的蚂蚁队,雨后的蚯蚓和小蜗牛,谁不能说出一大串故事呢。
应该说,在没有消费电子产品的那个时候,大自然是每个孩子的天然课堂。
在春天感受“草色遥看近却无”,在秋日欣赏“霜叶红于二月花”,对自然的深厚感情也伴随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如今,孩子们或每天被繁重的课业学习囿在室内,或为各种电子产品中缤纷而丰富的内容所吸引,孩子们对自然的感知力与热爱程度明显下降。
有些家长反映,高呼一声“下雪了,咱们出去玩吧”也难唤起孩子的热情。
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森林中的最后一个孩子》一书中,用“大自然缺失症”一词描绘现代社会的孩子们——孩子们处在物质丰富的时代,与大自然的联系却越来越缺乏。
很多医学专家认为,自然环境中活动的减少是幼儿肥胖、注意力紊乱、抑郁的重要原因。
儿童心理神经学研究者则认为,在自然实景中多感官协作学习,是促进儿童大脑发育的重要手段。
其实,对孩子们来说,爱自然应该是一种本能,开阔的自然天地对他们有天然的吸引力。
触摸湿润的泥土,捡拾一片漂亮的花瓣,寻找不同形状的叶子,都会令他们眼界大开;如果有机会与小动物亲密接触,孩子们收获的快乐更是无穷。
培养孩子热爱自然也是社会的需要。
从国际视角看,气候变化的挑战让全球倍感压力,新一代可能面对更多极端天气和灾害的困扰。
只有更多了解自然,顺应自然,才能遏制地球“发烧”的进程,更好地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
我们正在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大力倡导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必由之路。
孩子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理念、行为习惯如何,不仅能够深刻影响家庭,更重要的是决定着未来社会的走向。
幼儿园大班教案让孩子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

幼儿园大班教案:《让孩子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一、教学价值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游玩、探索、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同时也可以学习到很多知识和技能,如观察、发现、探究和创造等。
此外,这种教育方式还可以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社交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爱心。
二、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2.让孩子们学习观察、发现、探究和创造的技能。
3.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4.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和社交能力。
5.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爱心。
三、教学区域户外自然环境,如公园、山林、河岸等。
四、教学准备1.选定教学区域,并做好安全防范和救援准备。
2.准备必要的教学器材和工具,如望远镜、显微镜、放大镜、捕虫网、放大镜、地图等。
3.提前联系并邀请有经验的自然导师或保护区工作人员,协助教师进行教学活动。
4.提前为孩子们配备好必要的装备和物品,如帽子、太阳镜、防晒霜、水壶、便当、雨具等。
5.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安排,并做好备课和备课材料。
五、教学介绍本次教学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们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学习观察、发现、探究和创造的技能,并培养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团队协作和社交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爱心。
六、教学重点1.引导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他们在自然中学习、探索、创造和玩耍。
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发现、探究和创造能力,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口和手去感受和理解大自然。
3.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性,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
4.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和社交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协商,以及尊重他人和关爱他人。
5.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爱心,让他们学会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并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幼儿走进大自然
《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及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也就是说,幼儿的科学探索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教师应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
三毛曾经说过,现在的小孩子每天都是电视,漫画、玩具对大自然一无所知,分不清麦子和韭菜,成为了塑料儿童。
因此大自然对幼儿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就是我今天来分享的主题。
一。
大自然对幼儿来说都有哪些好处呢?
1.发展幼儿体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以及增强幼儿安全意识。
大自然的美好不仅可以刺激孩子的大脑细胞,提高大脑兴奋度,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更可以让孩子的情感得以抒发,情绪得以释放,从而发挥更大的潜力。
空气清新,景色质朴,非常有益于孩子的身体发展。
2.大自然是孩子学习知识、体验美与生命力得天独厚的课堂。
在这个课堂中,孩子不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更可以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意志力。
沿途看到的蔬菜水果,地里的虫子等都是教育孩子的对象,我们刚好可以借这个机会教孩子认识植物,让他们知道哪些是害虫哪些事益虫。
应把孩子从闭塞的空间里解放出来,创造条件让孩子去感知自然,对于孩子来
说,大自然是他们学习、体验、观察、探索的最好场所,在这里,他们的知识得以丰富,体验得以增长,观察力得以提高,而观察所需要的专注力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3.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遇到问题可以和孩子一起来思考的:让孩子想想某样东西是从哪里来的,以后可能会到哪里去。
一些好看的植物的叶子可以摘下来让孩子们做标本或者做成创意画,他们用花草树叶当菜来过家家,拿小木棒来搭小桥,用土来建游泳池等。
4.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及团结合作能力,在活动中他们遇到行人主动打招呼,礼貌待人,按次序排队,不离开队伍,自由结合,遇到争抢玩具时,引导他们懂得谦让,商量解决。
5.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如果孩子乱扔垃圾的话,也要及时的制止教育,并教他们正确的处理方式。
知识教育道德教育缺一不可。
通过帮助环卫工拾垃圾,让他们懂得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二。
教师如何指导幼儿走进自然这一活动呢?
1.策划好行进的路线,做好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组织幼儿喝足水,上好厕所,检查幼儿衣物是否适合天气,鞋子是否适合徒步,教师准备一些手纸以防紧急现象发生。
2.安全教育。
教育幼儿不随意离开队伍,不私自行动,过马路左右看,看见绿灯快快行,不要在人行道上打闹,并随时清点人数,确保幼儿安全。
3.在活动中,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对幼儿进行有效提问,也可明知故问,让幼儿在自由观察中发现问题,寻求答案,开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合理帮助他们解决难题,让他们体验成就感,有助于他们继续探索、研究。
4.活动结束时教师要作总体评价,表扬表现好的幼儿,对一些不好的现象进行批评,巩固学到的知识,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5.还利用家长会要求家长周末或假期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去公园、动物园、海洋生物馆,让幼儿见多识广,拓宽视野。
我们团场孩子比不上大城市里的孩子见识多,但是我们可以利用身边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幼儿亲眼目睹长在土里的,结在树上的果实,现有的自然界中的动植物,都可以是我们教师的活教具,抓住时机,随机教育,我们的孩子也会越变越聪明。
以下以我班的《野外水果大餐》为列,针对6月份主题《水果多多》,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水果,幼儿在书本上看到也只是少部分常见的水果,大部分都没见过,特别是一些亚热带水果,为了让幼儿能认识更多的水果,我分别给家长布置了任务,通过家长的大力配合,我班上带来了许多的稀有水果,如:芒果、榴莲、山竹、枇杷、木瓜等。
经过我们老师商量,准备到野外去进行一次水果活动课,在活动中幼儿心情愉悦,拼摆图案,品尝分享,效果甚好。
通过这一次活动,我也反思了一些不足,如:没有给足幼儿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没用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没有提供必要的
支持和帮助,一切都在仓促中进行和结束,我想在今后的自然活动中,我会努力吸取这一次经验教训,努力做好。
自然界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教育无处不在,让幼儿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开展探究活动中,我们要抓住机会,勇于创新,不以传统的课堂模式来束缚幼儿的学习活动,要让幼儿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进广大的自然界中去发现,去学习,那么,我们的幼儿的各方面素质都将一定会提高。
让幼儿走进大自然
李景兰
2017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