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现代语言学的主要发展历程_百度文库.

1 现代语言学的主要发展历程(一历史比较语言学在现代语言学发展的初期,历史比较语言学通过在世界各地搜集和整理语言标本,通过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的比较、分类、归纳、总结,发现了语言的不断演变发展的客观历史。
语言学家在把各个时期的语言、语法、词汇对应关系加以对比研究后,证实了印欧诸语言的有机联系,并且开始研究本族语及其亲属语言的联系和它们的发展规律,从而打破了形而上学的固定不变的框架,建立了现代语言学的第一个里程碑。
但是历史比较语言学也有它的局限性:它过分偏重于语言的纵向历史研究,面忽视了横向的系统研究。
到了20世纪初,现代语言学进入了第二个时期,产生了结构主义语言学。
(二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每种语言都有一套独特的关系结构,语言中的个别单位都是在跟其他单位的区别和对立中存在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
结构主义学派的创始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他在书中提出的新的概念、原则和理论为现代语言学研究打下了科学的基础。
索绪尔认为语言行为有两部分不同的性质,一部分具有社会性,是主要的具有共性的本质,称为“语言”(langue,另一部分具有个别性,是次要的,因人而异,称为“言语”(parole 。
这两个部分是互相联系的,但是它们有本质上的差别,应该分别对待。
语言和言语是互相依存的。
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
按照索绪尔的学说,语言的特点在于声音和意义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有一定的结构规划,从而组成了语言的符号系统。
符号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构成。
索绪尔还指出了语言的横线组合关系和竖线聚合关系的特点。
2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
他提出了语言的科学描写的标准,制定了描写语言结构的总框架。
他认为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两部分构成的整体,描写语言结构应该从音位学开始。
结构主义采用了系统论的原则,即整体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动态性原则。
语言学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

语言学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进。
语言学作为研究语言的学科,通过对语言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揭示了语言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在语言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语言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语言的起源和形成阶段。
语言作为人类最早的沟通工具,起源于原始社会。
在这个阶段,人类通过模仿自然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模仿鸟叫、动物的叫声等。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用声音来表示具体的事物和抽象的概念,形成了最早的文字和语法规则。
第二个阶段是语言的演变和发展阶段。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语言也不断演变和发展。
在这个阶段,人们逐渐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并开始对语言进行规范和标准化。
不同地区的语言开始形成差异,并逐渐演变成不同的方言和语系。
同时,语言的书写系统也逐渐发展完善,从最早的象形文字发展到了今天的字母文字。
第三个阶段是语言的研究和分析阶段。
随着语言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出现,人们开始对语言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在这个阶段,语言学家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较和对语言现象的观察,揭示了语言的规律和结构,并发展了许多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
这些理论和方法不仅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语言,还对语言的教学和翻译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四个阶段是语言的应用和发展阶段。
在当今社会,语言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的语言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变得越来越频繁。
人们开始意识到多语种能力的重要性,并积极学习和应用不同的语言。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语言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总之,语言学的发展经历了起源和形成、演变和发展、研究和分析以及应用和发展四个主要阶段。
通过对语言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语言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应用和发展语言。
语言的发展也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密切相关,它将继续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语言学的发展历史

语言学的发展历史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科学,它涉及语言的结构、演变、习得和使用等方面。
随着人类对语言的兴趣不断增加,语言学也逐渐发展壮大。
本文将从语言学的起源开始,介绍其发展历史。
一、古代语言学语言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古埃及、古巴比伦等文明出现之前,人们就开始关注语言的表达和交流。
在古代语言学中,语音学和文法学是两个主要的研究方向。
在古埃及,人们开始研究语音的发音规则和语法结构。
他们发明了象形文字,并进行了大量的语言记录和分析工作。
此外,古埃及的语言学家还研究了词源学和语义学等方面的问题。
古巴比伦的语言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文法学方面。
人们开始记录并研究巴比伦的文字,分析其语法规则和词义。
他们还研究了不同语言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二、欧洲语言学的兴起欧洲语言学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8世纪。
在这个时期,人们对语言的研究兴趣日益增加,出现了一系列的语言学家和语言学学派。
18世纪末,德国的弗朗茨·鲁登多夫·冯·格拉斯提出了著名的比较语言学理论。
他认为各种语言之间存在共同的起源,并通过比较不同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
19世纪初,英国的威廉·琼斯提出了印欧语系的理论。
他通过对梵语、希腊语、拉丁语等语言的比较研究,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共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认为这些语言可能有同一个祖先。
法国的索维尔、丹麦的鲍尔、俄国的布洛卡等语言学家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们研究了不同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推动了语言学的发展。
三、现代语言学的发展20世纪是语言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对语言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发展。
在语音学方面,人们开始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机制。
他们发现语音是由不同的音素组成的,通过对不同语言的音素进行比较,揭示了语音的普遍规律。
在语义学方面,人们开始研究词汇的意义和句子的语义结构。
他们发现词汇的意义是由词义和语境共同决定的,通过对语义的分析,揭示了句子的语义结构和语义关系。
论述语言学发展的历程

论述语言学发展的历程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的起源、结构、演变和应用的学科,它悠久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语言的丰富多样。
本文将从语言学的起源、语言分类、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等方面论述语言学发展的历程。
语言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思考和探索语言的本质。
古代语言学家主要关注文字和语法的研究,他们根据语言的音素、音节和音韵等特征对语言进行分类和描述。
例如,古代中国的《说文解字》和古印度的梵语文献对语言的音韵和文字起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学逐渐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涉及到更多的领域。
语言学家开始关注语言的语音、语义和语用等方面。
语音学研究语言的发音和音系,它涉及到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等过程。
语音学的发展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音素和音节的差异。
随后,语法学成为语言学的重要分支。
语法学研究语言的结构和规则,它包括词法、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的研究。
词法研究词汇的形态和构词规则,句法研究句子的结构和语序规则,语篇研究语言的连贯性和语用信息。
语法学的发展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组成和运用规律。
除了语音学和语法学,语义学也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
语义学研究语言的意义和语义关系,它涉及到词义、句义和篇章意义等方面的研究。
语义学的发展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
语用学研究语言的使用和交际功能,它关注语言的交际目的、语用规则和语境等因素。
语用学的发展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实际运用和交际效果。
总结起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丰富多样,从古代的文字研究到现代的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等多个领域。
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和使用语言,还推动了语言技术和跨文化交流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语言学将继续发展,为人类语言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更多的理论和方法。
语言学发展的五个阶段

语言学发展的五个阶段语言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多个阶段。
以下是语言学发展的五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古代语言学古代语言学主要集中在希腊和罗马时期。
希腊语言学家,如赫拉克利特斯和克拉提斯塔斯,对词汇、语法和语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罗马帝国崛起后,罗马语言学家,如维吉尔和奥维德,进一步对语言进行研究,也解决了语言的起源和演变问题。
第二阶段:中世纪语言学中世纪语言学的重点是拉丁语,这是当时教育、科学和宗教界的语言。
随着基督教的传播,拉丁语在整个欧洲得到广泛使用,因此,人们对拉丁语的研究增加了。
著名的中世纪语言学家,如致名的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对语法和逻辑进行了深入研究。
第三阶段:文艺复兴语言学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古代经典文献的研究和翻译大大增加,希腊和拉丁古典文化被重新发现和赞美。
这些研究促使语言学家对语音、词汇、雅典街道和语法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
值得一提的语言学家包括德国维特玛克、意大利卡斯蒂利奥内和法国布鲁齐。
第四阶段: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一种流行理论,主要由瑞士学者弗迪南·德·索维所提出。
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语言分析方法,强调语言中的结构和关系。
这种方法基于语言符号和规则之间的关系,试图找到普适的语言原则。
结构主义语言学对整个语言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也受到了批评。
第五阶段:现代语言学现代语言学从20世纪末开始,并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现代语言学采用了多种分析方法,包括社会语言学、生成语法、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等。
现代语言学的重点是理解和解释所有语言现象,包括语音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
总结起来,语言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古代到现代的五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贡献,为我们对语言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思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语言学也将不断发展和演变,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语言提供更多可能性。
语言学发展的五个阶段

语言学发展的五个阶段引言:语言学作为一门研究语言现象的学科,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语言学发展的五个阶段,分别是古代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生成语法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
第一阶段:古代语言学古代语言学是语言学发展的起点,它主要研究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问题。
在古代,语言学主要以语音学和文字学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和描述不同语言的发音规律和文字形态。
例如,古代语言学家波斯尼亚的彼得洛维奇和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都对语言的音系和词汇有了深入的研究。
第二阶段: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语言学思潮,它主要关注语言的结构和规则。
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个独立的结构系统,研究语言应该从结构的角度出发。
在这一阶段,语言学家主要研究语言的音位、词法和句法等方面的问题。
例如,美国语言学家布鲁姆菲尔德提出的音位学研究和捷克语言学家特拉格尔斯基的句法学研究都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典型代表。
第三阶段:生成语法语言学生成语法语言学是20世纪中叶兴起的一种语言学理论,它主要研究语言的生成和理解过程。
生成语法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大脑的产物,人类具备一种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可以通过一定的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
在这一阶段,语言学家主要关注句子的生成规则和语义结构。
例如,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生成文法理论和意大利语言学家卡拉泽卢的篇章生成理论都是生成语法语言学的重要成果。
第四阶段: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种语言学研究方法,它主要关注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反映了人类的认知能力,通过研究语言使用者的认知过程可以揭示语言的本质和特点。
在这一阶段,语言学家主要研究语义、语用和心理语言学等方面的问题。
例如,美国语言学家莱维-斯特劳斯的符号学和美国语言学家拉卡托斯的语用学都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成果。
第五阶段: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是近代发展最快的一种语言学研究方法,它主要关注语言和社会的关系。
从引介到创新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四十年

从引介到创新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四十年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回顾和总结中国应用语言学在过去四十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从引介到创新的过程。
通过梳理和分析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本文揭示了中国应用语言学在理论探索、实践应用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和进步。
本文也指出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思考。
本文希望通过对中国应用语言学四十年发展历程的梳理,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推动中国应用语言学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和语言生活。
二、中国应用语言学的引介阶段(1980-1990年)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应用语言学开始进入引介阶段。
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是对西方应用语言学理论的引进和介绍,以及对传统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反思和改革。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的大门逐渐向世界敞开,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开始进入国内学者的视野。
语言学界开始关注并引进西方的应用语言学理论,如语言教学、语言规划、语言政策、语言与社会文化关系等领域的研究。
这些理论的引入,为中国应用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在引介阶段,国内学者不仅翻译了大量国外的应用语言学著作,还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国际同行进行对话与合作。
通过这些努力,中国应用语言学逐渐与世界接轨,并在中国语境下开始进行本土化的探索和实践。
引介阶段还伴随着对传统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反思和改革。
学者们开始认识到,传统的语言学研究方法过于注重语言的内部结构和规律,而忽视了语言在社会实际中的应用。
因此,他们开始尝试将语言学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探索更加实用的语言学研究方法。
中国应用语言学的引介阶段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期。
在这一阶段,中国应用语言学不仅成功引进了西方的先进理论和方法,还开始了本土化的探索和实践。
这些努力为中国应用语言学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中国应用语言学的发展阶段(1991-2000年)在1991年至2000年的十年间,中国应用语言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现状综述

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现状综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语言作为交流和沟通的工具,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语言的使用不仅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必备条件,也是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因此,语言学作为研究语言的学科,其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其中的社会语言学更是备受重视。
本文旨在对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一、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概念和发展历程社会语言学是指研究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使用和功能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语言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语言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包括语言变异、语言变化、语言政策、语言规范、语言教育等方面。
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时主要关注的是语言的地域分布和方言研究。
20世纪50年代,随着社会学的兴起,社会语言学开始关注语言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功能。
70年代以后,社会语言学逐渐成为语言学的一个独立分支,研究的领域也逐渐扩大。
二、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现状1.语言变异和方言研究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各地方言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
因此,语言变异和方言研究一直是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在这方面的研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中国方言地图的制作和研究。
此外,还有大量的方言调查和方言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2.语言规范和语言政策语言规范和语言政策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在中国,语言规范和语言政策的研究主要是围绕普通话推广和规范化展开的。
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话在不同地区的使用情况、普通话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问题、语言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等方面。
3.语言教育语言教育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在中国,语言教育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外语教学和中文教学展开的。
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外语教学和中文教学的方法、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教学评价等方面。
4.语言变化语言变化是社会语言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
在中国,语言变化的研究主要是围绕汉语的变化展开的。
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汉语的历史演变和现代汉语的演变,以及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变化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纵观人类对语言的研究,大致可以用“五段两线三解放”来概括。
一、“五段”:语文学阶段、历史比较语言学阶段、结构主义语言学阶段、形式语言学阶段、交叉语言学阶段。
1、语文学阶段——语文学阶段又称传统语言学阶段,指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以前的具有附属地位的语言学。
语文学的三个源头为印度、希腊与罗马、中国。
2、历史比较语言学阶段——在现代语言学发展的初期,历史比较语言学通过在世界各地搜集和整理语言标本,通过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的比较、分类、归纳、总结,发现了语言的不断演变发展的客观历史。
语言学家在把各个时期的语言、语法、词汇对应关系加以对比研究后,证实了印欧诸语言的有机联系,并且开始研究本族语及其亲属语言的联系和它们的发展规律,从而打破了形而上学的固定不变的框架,建立了现代语言学的第一个里程碑。
但是历史比较语言学也有它的局限性:它过分偏重于语言的纵向历史研究,面忽视了横向的系统研究。
3、结构主义语言学阶段——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每种语言都有一套独特的关系结构,语言中的个别单位都是在跟其他单位的区别和对立中存在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
结构主义学派的创始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他在书中提出的新的概念、原则和理论为现代语言学研究打下了科学的基础。
结构主义采用了系统论的原则,即整体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动态性原则。
这些原则非常适用于语言这个系统。
结构主义语言学对认识语言的系统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把语言看作复杂的信息系统,不仅用实验技术和归纳方法,而且采用建立数学符号模型和形式演绎的方法。
实验语言学将语言结构划分出词句层次、音节层次和音素层次等等。
4、形式语言学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转换生成语法的崛起,打破了结构主义语言语言学的一统天下。
转换生成语言学是注重语言形式和内容或者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相互联系和转换的语言学。
是在美国形成的语言学流派。
1957年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发表,标志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诞生。
乔氏认为,语言描写和分析的目的不在于分类,而在于建立一种理论,研究人的语言生产能力,即怎样用有限的成分和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
乔氏的目标:一个能产生所有句子的语法系统,它主要包括生成和转换两个方面。
生成规则又包括一套短语结构规则和词汇插入规则。
“转换”主要指句式和结构的转换。
由于乔氏在转换与生成句子的过程都采用形式化的符号表达,所以可以把他的学说称为“形式语言学”。
5、交叉语言学阶段——随着当代社会的飞跃发展,语言学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它们之间相互渗透,形成一些交叉性、边缘性学科。
心理语言学、人类语言学、病理语言学、数理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模糊语言学……
二、“两线”:“整齐论”与“参差论”两条路线的斗争。
总体来说,语言学史“整齐论”一方偏重于超社会的、理论的、形式的、有规则的、整齐的、同质的、相对静态的语言的语言学和内部语言学,善于运用公式与推理;“参差论”一方则偏重于社会的、实际的、功能的、不规则的、差异的、异质的相对动态的言语的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善于运用调查与统计的方法。
三、“三解放”:以历史比较语言学、索绪尔、社会语言学为代表的三个里程碑。
回溯语言学的历史,最初是为读古书和学作文服务的,到了19世纪中期,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兴起,才摆脱狭隘的使用目的,以寻求语言发展的规律为号召,这可以说是一次大解放。
但语言学仍被视为历史科学的一支;20世纪初,以索绪尔为代表,提倡为语言本身而研究语言,这是第二次解放;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60年代,一些学者要求把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这可以说是第三次解放。
语言学史的“五段两线三解放”实际是点、线、面三结合的关系。
“五段”是语言学史的五个断面;“两线”是贯穿语言学史的两条线路;“三解放”是语言学史上的三个里程碑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