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园林

合集下载

扬州何园景点赏析

扬州何园景点赏析

扬州何园景点赏析一、引言扬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以其精美的园林风景而闻名于世。

其中,何园是扬州最具代表性的园林之一。

本文将对何园的景点进行深入赏析,带您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二、正文1.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何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始建于清朝晚期,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

它坐落在古运河畔,交通便捷,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

何园历经多次修缮,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2.建筑风格与特点何园的建筑风格以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为主,同时融合了西洋建筑的特点。

园内建筑多以青砖、灰瓦、白墙为主,注重细节装饰,显得古朴典雅。

何园的建筑布局独具匠心,充分考虑了地形、水文和气候条件,使得整个园林自然和谐。

3.园林布局与景观何园的园林布局以水景为主线,通过精心安排的假山、池塘、溪流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山水田园的自然氛围。

园内植物种类繁多,有数百年的古树、名贵的花卉和草坪等,使得整个园林层次分明,四季如春。

此外,何园还有许多别具一格的景点,如石舫、廊桥、水榭等,给游客带来丰富的视觉享受。

4.文化内涵与价值何园不仅是一座精美的园林建筑,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反映了清朝晚期社会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

同时,何园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体现了中国园林建筑的包容和创新。

如今,何园已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三、总结扬州何园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是一座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精髓的园林建筑。

它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魅力,融合了西洋建筑的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园林风格。

何园的文化内涵丰富多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通过对何园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扬州的园林景观设计有哪些独特之处

扬州的园林景观设计有哪些独特之处

扬州的园林景观设计有哪些独特之处扬州,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园林景观设计闻名于世。

扬州园林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江南水乡的画卷之中,展现出别样的魅力与风情。

那么,扬州的园林景观设计究竟有哪些独特之处呢?首先,扬州园林在布局上独具匠心。

与苏州园林的小巧精致不同,扬州园林往往更为大气开阔。

其布局注重整体的对称性和中轴线的运用,给人一种庄重、规整的感觉。

例如,个园的四季假山,以石笋、湖石、黄石、宣石分别堆叠出“春、夏、秋、冬”四景,围绕着住宅有序分布,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种布局方式不仅使得园林景观层次分明,而且在视觉上营造出一种恢宏的气势。

其次,扬州园林善于利用水景。

扬州地处长江与运河交汇处,水是这座城市的灵魂。

在园林设计中,水景的运用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园林中的池塘、溪流、湖泊与建筑、山石相互映衬,增添了许多灵动之美。

瘦西湖就是扬州园林水景的杰出代表,湖水蜿蜒曲折,两岸垂柳依依,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乘船游览瘦西湖,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之中,令人陶醉。

再者,扬州园林的建筑风格别具一格。

其建筑融合了南方的精致与北方的雄浑,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园林中的亭台楼阁、轩榭廊舫,造型精美,工艺精湛。

建筑的屋顶多采用歇山顶、硬山顶等形式,线条简洁流畅,给人以稳重之感。

同时,建筑的装饰也极为讲究,木雕、砖雕、石雕等工艺精美绝伦,展现了扬州工匠的高超技艺。

扬州园林的叠石艺术也是一绝。

叠石是扬州园林中重要的景观元素之一,工匠们通过巧妙的堆叠,营造出各种形态各异的假山。

个园的四季假山就是叠石艺术的经典之作,春山以石笋为主,仿佛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夏山以太湖石堆叠而成,玲珑剔透;秋山用黄石堆叠,山势雄伟;冬山则以宣石堆叠,如雪般洁白。

这些假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能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意境。

此外,扬州园林的植物配置也十分巧妙。

园林中种植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如梅花、竹子、桂花、柳树等。

这些植物根据季节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景色。

扬州旅游有哪些值得一去的特色园林

扬州旅游有哪些值得一去的特色园林

扬州旅游有哪些值得一去的特色园林扬州,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园林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

园林,是扬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扬州旅游的一大亮点。

在这里,每一座园林都仿佛是一幅精美的画卷,展现着江南水乡的韵味和人文风情。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扬州那些值得一去的特色园林。

个园,是扬州园林的代表之一。

这座园林以叠石艺术著名,采用分峰用石的手法,运用不同石料堆叠而成“春、夏、秋、冬”四景。

步入个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春景”,园门两侧,修竹劲挺,石笋如破土而出,仿佛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穿过园门,“夏景”展现在眼前,池塘中荷叶田田,岸边太湖石玲珑剔透,营造出一片清凉之境。

再往里走,“秋景”以黄山石堆叠而成,山势雄伟,让人感受到秋的高远和寂寥。

而“冬景”则用宣石堆砌,如雪般洁白,地面上还铺着白色的鹅卵石,象征着冬日的积雪,给人以寒冷之感。

个园的四季假山,构思巧妙,独具匠心,让人在小小的园林中领略到四季的变化。

何园,被誉为“晚清第一园”。

它的建筑风格独特,将中式的回廊、亭台楼阁与西式的建筑元素巧妙融合。

何园的复道回廊堪称一绝,长达千余米,上下两层,将园内的建筑连接起来,漫步其中,如入迷宫。

园中的片石山房,相传是石涛和尚叠石的“人间孤本”。

水心亭则建于水中,四周景色倒映在水中,美不胜收。

何园的建筑之美,不仅体现在其精美的外观,更在于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瘦西湖,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园林,但它的景观却有着园林般的精致。

瘦西湖湖面狭长曲折,宛如一条碧绿的绸带。

沿湖两岸,绿树成荫,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五亭桥是瘦西湖的标志性建筑,桥身由五个亭子组成,造型别致。

二十四桥更是因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而闻名遐迩。

在瘦西湖,你可以乘坐游船,欣赏湖光山色,感受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丽。

小盘谷,是扬州园林中的小众精品。

它面积不大,但布局紧凑,以小见大。

园中的假山、水池、花木相互映衬,营造出清幽雅致的氛围。

扬州的园林景观设计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扬州的园林景观设计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扬州的园林景观设计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扬州,这座拥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以其独特而精湛的园林景观设计闻名于世。

扬州园林不仅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也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可借鉴的宝贵财富。

扬州园林景观设计注重因地制宜。

扬州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网密布,地势平坦。

园林设计师们巧妙地利用了这一地理特点,打造出众多以水为中心的园林景观。

比如个园,就以四季假山和池塘为主要景观元素,通过巧妙的布局和引水入园,营造出灵动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这种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使得园林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既不突兀,又能充分发挥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我们也应充分考虑场地的地形、地貌和原有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对自然的破坏,而是通过巧妙的设计将自然元素融入其中,创造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景观。

扬州园林在空间布局上讲究曲折幽深。

园林中的路径常常蜿蜒曲折,让人在游览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和惊喜。

这种布局方式不仅增加了游览的趣味性,还营造出一种深邃、神秘的氛围。

例如,何园的复道回廊,将园林中的建筑和景观巧妙地连接起来,形成了多层次、多视角的空间体验。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我们可以借鉴这种空间布局手法,避免过于直白和单调的设计,通过巧妙设置障景、漏景等元素,引导人们在园林中穿梭探索,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和丰富度。

扬州园林的建筑设计精巧别致。

园林中的亭台楼阁、轩榭廊舫,不仅造型美观,而且与周围的景观相得益彰。

建筑的风格和色彩也与园林的整体氛围相协调,多采用素雅的色调和简洁的线条。

像瘦西湖中的五亭桥,桥身秀丽,亭顶金黄,倒映在水中,如诗如画。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具备实用功能,为人们提供了休憩、观景的场所。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建筑,也应注重美观与实用的结合,同时要考虑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使其成为园林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植物配置是扬州园林景观设计的一大亮点。

扬州园林中的植物种类丰富,搭配合理,注重季相变化。

春天有桃花、杏花争艳,夏天有荷花满池,秋天有桂花飘香,冬天有梅花傲雪。

扬州园林ppt课件

扬州园林ppt课件
扬州园林大 部分集中于北郊 瘦西湖、北城河 一带。沿着河流 蜿蜒次第展开, 形成园林群落, 各个风光独具, 相邻相望之间借 景丰富,也便于 画舫游览。
扬州园林构筑特色
• 建筑多为奇思妙构。标 新立异,表现在建筑高 敞轩豁,多用长楼,廊 道曲折悠长,亭榭形制 丰富,轻盈飘逸,五亭 桥为其标本。
• 种植:以杨柳为主,牡丹芍药繁盛,且多 古树名木,文化气韵特别浓烈。
• 此外,扬州园林的建筑外观亦介于南北之间,而 结构与细部的做法,亦兼具二者之所长:
• 柱础、 • 屋角起翘、 • 漏窗门洞、 • 门额、 • 房屋建筑
扬州·卢氏盐商住宅
卢氏盐商住宅始建于清光绪20年被誉为“盐商第一 楼”。坐落于康山文化园旁临街朝南的大门气派而考究。 置身其中淮海厅、兰馨厅、涵碧厅、怡情楼厅厅相连厅 堂阔大可设宴百席气派非凡。漫步宅内从第一进到第四 进天井两侧分布着小型花园 假山、花草、布局风格各 异构思精巧。深入后院意园里盔顶六角亭、石船舫、水 池等相映成趣。卢宅前后进深达百余米占地面积6100 多平方米。
谢谢观看
扬州园林的特色
扬州园林介绍
自汉代始有园林:多为行宫御苑 到唐代出现私家园林:富商 宋元时期:过渡期 到明清时鼎盛:计成参与设计、盐业繁盛,乾隆出巡
扬州园林地处江淮,北有大气磅礴的皇家园林可借, 南有苏州、杭州的江南私家园林可鉴,再加上大运河、 长江在此交汇,阴柔阳刚结合,扬州园林既有皇家园林 的金碧辉煌,高大壮丽的特点,又有江南园林的建筑小 品,自成一格。
个园四季假山各具特色,表达出“春山艳冶而如笑, 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扬州园林构筑特色
• 何园片石山房之湖石假 山,有“人间孤本”之 称
何园
何园坐落于江苏省 扬州市的徐凝门街,被 誉为“晚清第一园”。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

扬州古运河畔的园林建筑有何独特力

扬州古运河畔的园林建筑有何独特力

扬州古运河畔的园林建筑有何独特力扬州,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因运河而兴,因园林而美。

古运河畔的园林建筑,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当我们漫步在扬州古运河畔,那一座座园林建筑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它们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其独特魅力首先体现在巧妙的布局上。

不同于北方园林的大气恢宏,扬州园林建筑布局更为精巧细腻。

常常以水为中心,亭台楼阁、假山回廊、花草树木环绕四周,营造出一种曲径通幽、步移景异的效果。

比如个园,以四季假山闻名,从入园处的春山,到夏山、秋山、冬山,巧妙地利用不同的石料和造型,展现出四季的变化,让人在有限的空间里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这种布局方式,既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空间,又给人以丰富的视觉体验,体现了造园者的匠心独运。

再者,建筑风格也是扬州古运河畔园林的一大特色。

这里的建筑多采用江南传统的建筑风格,白墙黛瓦、飞檐翘角,显得古朴典雅。

建筑的门窗雕刻精美,图案多以花鸟鱼虫、人物故事为主题,栩栩如生,展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

同时,建筑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例如何园的复道回廊,将园内的建筑连接起来,廊上的漏窗造型各异,透过漏窗可以看到园内的景色,增加了景观的层次感和趣味性。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是艺术的瑰宝,让人感受到扬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园林中的植物配置也为其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扬州古运河畔的园林注重植物的选择和搭配,四季有花,四季常绿。

春天,桃花、杏花争奇斗艳;夏天,荷花满池,清香四溢;秋天,金桂飘香,枫叶如火;冬天,梅花傲雪绽放。

植物与建筑、山水相互映衬,营造出如诗如画的意境。

而且,许多园林还种植了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如竹子象征着高风亮节,松柏象征着长寿和坚贞。

这些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赋予了园林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在园林建筑的营造中,对水景的运用更是出神入化。

扬州古运河的水为园林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园林中的池塘、溪流、瀑布等水景形态各异,有的平静如镜,有的潺潺流淌,有的飞珠溅玉。

扬州著名的园林景观如何最大化欣赏体验

扬州著名的园林景观如何最大化欣赏体验

扬州著名的园林景观如何最大化欣赏体验扬州,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园林景观闻名于世。

园林不仅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更是历史与文化的生动见证。

那么,如何才能最大化地欣赏和体验扬州的著名园林景观呢?首先,在出发之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了解园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能让我们在游览时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价值。

比如,个园以叠石艺术著名,何园则以回廊建筑独具特色。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可以提前知晓这些特点,带着期待和好奇走进园林。

其次,选择合适的游览时间至关重要。

扬州的园林在不同的季节有着截然不同的风貌。

春天,百花盛开,园林充满生机与活力;夏天,绿树成荫,池塘里的荷花绽放,带来丝丝清凉;秋天,枫叶渐红,落叶缤纷,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冬天,若是遇上一场雪,园林银装素裹,别有一番韵味。

如果想要避开人群,不妨选择平日或者清晨、傍晚时分入园,这样可以更安静地欣赏园林之美。

进入园林后,放慢脚步是关键。

不要匆匆忙忙地走马观花,而是用心去感受每一处景致。

比如,漫步在瘦西湖畔,细细品味湖水的波光粼粼,欣赏沿岸的亭台楼阁。

注意园林中的细节,一扇雕花的窗户、一块精美的石刻、一株造型独特的树木,都可能蕴含着匠人的巧思和岁月的痕迹。

在欣赏园林景观时,要善于运用多种感官。

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用耳朵倾听鸟儿的鸣叫、风吹树叶的沙沙声;用鼻子嗅一嗅花香、草木的清新气息;用手触摸古老的砖石、感受岁月的沧桑。

这样全方位的体验,能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融入园林的氛围之中。

与导游或者当地的居民交流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导游通常对园林的历史和故事了如指掌,他们的讲解能为我们揭示许多隐藏在景观背后的秘密和文化内涵。

当地居民则能分享他们在园林中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让我们从更贴近生活的角度去理解园林对于扬州人的意义。

拍照是记录美好瞬间的方式,但不要让拍照成为游览的唯一目的。

有时候,放下相机,全身心地投入到眼前的美景中,会获得更加难忘的体验。

而且,拍照时也要注意不要破坏园林的环境和景观。

扬州著名的园林景观有哪些特色

扬州著名的园林景观有哪些特色

扬州著名的园林景观有哪些特色扬州,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园林景观闻名于世。

扬州园林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融合了南方之秀与北方之雄,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寻扬州著名园林景观的特色。

扬州园林的一大特色在于其精湛的叠石艺术。

个园的四季假山堪称叠石艺术的典范。

春山以笋石穿插于竹林间,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山以太湖石堆叠,营造出夏日的清幽与凉爽;秋山以黄石堆叠,如秋日的满山红叶,壮美而绚丽;冬山则以宣石堆叠,如雪般洁白,配上墙上的风孔,给人以寒风凛冽之感。

叠石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园林主人对自然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

扬州园林中的建筑风格也是别具一格。

何园的复道回廊是其建筑的一大亮点,长达千余米的回廊将园内的亭台楼阁连接在一起,即使在雨天,也能在园内闲庭信步而不被雨水打湿。

建筑的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展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门窗上的木雕图案精美细腻,富有寓意。

园内的建筑布局巧妙,既注重实用性,又体现了美观性,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水是扬州园林不可或缺的元素。

瘦西湖的湖水蜿蜒曲折,如一条灵动的绸带贯穿整个景区。

湖水清澈见底,微风拂过,波光粼粼。

沿湖而建的亭台楼阁、桥梁水榭倒映在水中,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五亭桥是瘦西湖的标志性建筑,桥上建有五座亭子,造型别致,桥下有十五个桥洞,每当月圆之夜,十五个桥洞各衔一月,形成“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奇妙景观。

水的灵动为园林增添了几分诗意与浪漫。

扬州园林中的花木配置也十分讲究。

个园中的竹子种类繁多,有毛竹、刚竹、紫竹等,形成了一片翠绿的竹海。

何园中的牡丹、芍药等花卉在春季竞相绽放,争奇斗艳。

花木的选择不仅考虑了季节的变化,还注重色彩和形态的搭配,使园林在不同的季节都能展现出独特的风貌。

园林中的文化内涵更是丰富深厚。

扬州园林多为文人雅士所建,他们将自己的文化修养和人生追求融入到园林的设计之中。

园林中的匾额、楹联、诗词等,无不体现着主人的情趣和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园林扬州园林素负盛名,《扬州画舫录》有“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分轩轾”之句,可见,乾隆嘉庆年间,甲天下的是扬州园林,而不是苏州园林。

当时,由于扬州盐商富甲天下,他们有足够的财力来建造园林,穷奢极欲。

据统计,扬州城内私家园林最盛时达200多处。

然而经过盐制改革、鸦片战争、天平天国战争,大量的扬州园林或荒废,或焚毁,或拆卖,扬州园林开始由盛而衰。

扬州园林的命运和他们的主人的命运紧密联系。

太平天国起义镇压后,两淮盐业死而复生,官僚和盐商又开始纷纷造园,但园林建造的中心已经转向苏州,此时建造的园林已远不能与盛时相比。

至民国时期,扬州园林仅剩下残破的60余处。

大跃进和文革时期,扬州园林又一次被大量破坏,现仅剩30处左右。

但是,还保留着一些很有特色的、秀丽多姿的园子。

有人认为,扬州园林是北方皇家园林与南方私家园林之间的一种介体,其原因一是清帝南巡,四商杂处,交通畅通;二是南北园林匠师技术交流的结果。

扬州园林既具有皇家园林金碧辉煌、高大壮丽的特色,又有大量江南园林中的建筑小品,自成一种风格。

瘦西湖其实是扬州城外一条较宽的河道,原名保扬湖。

面积480多亩,长4.3公里。

原是唐罗城、宋大城的护城河遗迹,南起北城河,北抵蜀冈脚下,明清时期,许多富甲天下的盐业巨子纷纷在沿河两岸,不惜重金聘请造园名家擘画经营,构筑水上园林。

乾隆极盛时期沿湖有二十四景:卷石洞天、西园曲水、虹桥览胜、冶春诗社、长堤春柳、荷浦薰风、碧玉交流、四桥烟雨、春台明月、白塔晴云、三过流淙、蜀岗晚照、万松叠翠、花屿双泉、双峰云栈、山亭野眺、临水红霞、绿稻香来、竹市小楼、平岗艳雪、绿杨城廓、香海慈云、梅岭春生、水云胜概,誉为“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均六次南巡来此,对这里的景色赞赏有加。

瘦西湖名称的来历,是乾隆年间寓居扬州的诗人汪沆(hang)的一首感慨富商挥金如土的诗作:“垂柳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瘦西湖的特点是湖面瘦长,蜿蜒曲折,“十余家之园亭合而为一,联络至山,气势俱贯。

”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后,扬州盐业衰退,湖上园林也逐渐萧条荒废。

此后这里又经历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战乱,残破不堪,光绪年间恢复了一小部分五亭桥,小金山。

1980年代又恢复了二十四桥、熙春台、卷石洞天等景点。

2007年恢复四桥烟雨、石壁流淙等景点。

个园清代扬州的盐商开始营造园林,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优秀的古典园林,其中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要算坐落在古城北隅的“个园”了。

个园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yun)建于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

1988年个园被国务院授予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个园是以竹石取胜,连园名中的“个”字,也是取了竹字的半边,应合了庭园里各色竹子,主人的情趣和心智都在里面了。

此外,它的取名也因为竹子顶部的每三片竹叶都可以形成“个”字,在白墙上的影子也是“个”字。

个园虽不大,但处处体现出造园者的匠心独具,值得一提的是个园的叠石艺术,采用分峰用石的手法,运用不同石料堆叠而成“春、夏、秋、冬”四景。

四季假山各具特色,表达出“春景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景惨淡而如睡”和“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诗情画意。

个园旨趣新颖,结构严密,是中国园林的孤例,也是扬州最富盛名的园景之一。

何园小盘谷周馥(fu)从审美角度看,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风格趋近却不趋同,细到造园时间、造园者身份、造园艺术、境界、空间布局等方面时自成一体,有着各自独特的美。

1造园时间从时间上来看苏州园林的造园时间整体上要早于扬州园林。

在阶段上看,苏州园林大都建于成熟前期,即我国历史上的宋代至清初时期(公元960——1736年)。

园林体系的内容和形式已经完全定型,造园艺术和技术基本上达到了最高水平。

以苏州四大名园为例:沧浪亭始建于五代吴越时期,北宋庆历年间,诗人苏舜钦购园整修成形;狮子林为至正二年,天如禅师为纪念其师中峰禅师所建;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留园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太仆寺少卿徐泰罢官归田后,于此大治园圃,后清嘉庆三年,广西右江兵备道刘恕扩建。

扬州园林处于成熟后期,此阶段相当于清王朝的中期和后期。

例如:扬州园林的代表作——瘦西湖,虽然隋唐以来便有人“择地构园”,但真正形成“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格局,还是在清代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后的“争地构园”;著名的个园为清代中叶盐商黄应泰所建的私家园林;何园则是清代光绪年间道台何芷///所建。

这一时期的园林继承了上代的传统,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就,同时也暴露出封建文化“烂熟”的情况,反映了末世的衰颓迹象。

处在封建社会即将解体的末世,文人、士大夫普遍争名逐利,追求生活享乐。

传统的清高、隐逸的思想越来越淡薄,这点从扬州园林的娱乐、社交功能上升上可见一斑。

2造园者身份江苏园林多为文人写意式园林。

明清时期,苏州科举入仕者居全国之最,文人为官,不得意的很多,苏州园林就是这些文人官场失意后,回归乡里,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营造园林作为市隐之所,以修身养性。

因此,明清时期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世纪至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全城有大小园林共200余处,现尚保存完好的有十余处,作为苏州园林典型代表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耦园、沧朗亭、狮子林和退思园,就产生或定型于这段时期。

下面以沧浪亭和拙政园为例。

诗人苏舜钦北宋庆历年间丢官,流寓苏州,因喜爱盘门附近景色,购园整修,并筑一亭,借引屈原《渔夫》中“沧浪之水”歌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足”之意,取名“沧浪亭”。

王献臣曾经任监察御史,晚年仕途不得意,罢官归隐,花了16年时间在唐代诗人陆龟蒙宅旧址上建园,“灌园////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命园名为“拙政园”。

和苏州园林不同扬州园林的主人以富商为多,“造园时在保留江南园林淡薄、清况韵味的基础上,还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借鉴北方皇家园林雄伟恢弘和高贵富丽的风格,建筑追求高贵富丽,形成雅健的南北过度特色。

”③这些富商多为安徽徽州籍的儒商,他们除富有外,往往还捐一个空头官衔,以显耀其身份。

因此,扬州园林与苏州园林设计指导思想大致上是一致的,都带有文人风格。

所不同的是扬州园林的园主除享受“诗情画意”,标榜风雅外,还追求豪华,炫耀富有,并用园林作为招待宾客洽谈商务的交际场所,使扬州园林在总体面貌,建筑尺度,材料规格等方面都带有高级华丽的格调。

如爱在园林建筑中多用楼层;木材喜选用楠木、紫檀、红木等;楼层铺设方砖;墙面做工格外精细等等。

3造园艺术江苏古典园林在造园艺术上已经相当成熟,创作方法以写意为主,十分注意园林的人工因素与自然诸要素的和谐统一。

苏州古典园林和扬州古典园林都非常注重顺应自然,在叠山、理水、树木花卉的布置以及建筑经营中无不体现这种思想。

造园家们还采用以小托大,力求含蓄的造园手法,将整个园林布置的极具诗情画意,力图表现文人写意园林的风格。

苏州园林追求淡薄隐逸的境界,整个园林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注重文化和艺术的统一,因此苏州园林的“书卷气”和“雅逸”的艺术格调极浓。

相比而言,扬州园林则是文人园林风格的变体,园主儒商合一,附庸风雅而效法士流园林,或者本人文化不高而聘文人为他们筹划经营,从而在市民园林的基调上著以或多或少的文人的色彩。

因此,扬州园林南北风格兼具,雄伟与秀美并收,构思精巧,讲究人文与自然的巧妙结合,造园艺术独树一帜。

陈从周在《说园(五)》中极好地概括了两者的优点:“余尝谓苏州建筑及园林,风格在于柔和,吴语所谓‘糯’,扬州建筑与园林风格则多雅健……”。

4境界苏州园林的主人们大都倦于仕途,欲觅得一处清静之地作为市隐之所,所以苏州园林中逍遥无为,追求自在生活,渴求亲近自然的意境较为浓重。

苏州园林的耦园,在住宅东西两侧各有一处园林,寄寓了园林主人夫妇双双归隐,共度晚年的美好愿望;西园有“藏书楼”与“织帘老屋”,意为夫妇可在山林老屋读书明志,织帘劳动;东园筑有“城曲草堂”,喻示他们不羡“华堂锦幄”的豪华,而自甘草堂白屋的清贫;楼内还有“双照楼”与“枕波双隐”显示了他们真挚诚笃的夫妻感情。

扬州园林的富商主人们,爱标榜风雅,追求豪华,讲究生活的诗情画意。

个园就是其最具特色的一景,步入园中,看着修竹亭亭玉立,石笋破土而出,会使人联想到万物萌生,气象万千的明媚春光;荷花池畔叠以青灰色石峰,使人仿佛看到冉冉升起的夏云,过桥入洞似入炎夏浓荫;坐东朝西兀立班驳的黄石假山,峰峦起伏,山势雄伟,登山俯瞰顿觉秋高气爽,秋意萧瑟;光洁圆润的白色宣石,如隆冬白雪,使人犹对冰雪寒冬。

此系列假山再配以取名生动的“宜雨轩”和“透风漏月”厅等建筑,简直就是生活在诗画之中。

5空间布局江苏园林造园的立意是在有限的庭院环境中创造一个生意盎然、花木葱茏的自然环境,这种环境往往需要用高墙与城市中喧闹的市井隔开,使园主可以在这种生机蓬勃的环境中怡然自乐。

为了达到这一境界,江苏园林在造园选址上顺其自然,空间布局上采用自然式不规则形式,建筑形式、色彩也取自由式,植物造型自然,通常不修剪,并注意保护古木。

苏州园林和扬州园林在造园过程中有着太多共同之处:造园者以山水、花木、建筑、题景、楹联、匾额等为素材,以山水画家的写意手法为依据,在园址上进行三维空间的静态和动态的描绘。

在园林的自然美基础上,通过造园的艺术手法,对造园要素取舍,提炼,加工强化,上升为巧夺天工的“艺术美”,使整个园林成为一个有层次,有主次,有呼应的空间艺术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