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介绍
什么是资产证券化【浅析资产证券化】

什么是资产证券化【浅析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一组流动性较差但预计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系列的结构安排和组合,对其风险、收益要素进行分离和重组,并实施一定的信用增级,从而将组合资产的预计现金流的收益权转换成可以出售和流通、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或收益凭证型证券的技术和过程。
证券化所产生的金融商品大多属于固定收益型证券,其特征为现金流的可预测性比较高。
也就是说,任何资产成为证券化的标的物,其现金流量可以在适当地切割、重组之后,达到相当的稳定性,这样才能利用标的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支付证券化所发行的债券的本息。
由于企业在出售资产进行证券化的同时,由外部主要是资本市场取得资金的融通,因此证券化是一种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进行外部融资的过程。
一、境外成熟资产证券化市场介绍资产证券化是在西方融资证券化、直接化的金融大环境下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资产证券化由最先的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到汽车贷款的证券化发展到信用卡贷款和应收账款的证券化,经历了一个从不动产证券化到动产证券化的过程。
在证券化初期,证券化资产的品种主要限于住房抵押贷款一类信用特征简单、还款条件明确、期限相对较长的资产。
而随着资产证券化技术的不断成熟,证券化资产的种类局限也不断缩小,即使那些还1/ 3款资金流量不易确定、期限较短的资产,如贸易应收款、商业贷款、无担保消费者贷款、公用事业租赁等众多产生现金流量的债权领域等也被纳入证券化范围。
二、资产证券化的结构设计资产证券化的一般过程包括:承做贷款的金融机构(或资产持有人)将取得的债权出售给特殊目的的信托(或公司),同时通过信用增级控制信用风险,并经信用评级机构验证评级后,由承销机构出售给投资人。
具体来讲,证券化的结构设计需要以下几个要素和步骤:第一,确定证券化资产并组建资产池。
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即资产的原始权益人)在分析自身融资需求的基础上确定用来进行证券化的资产。
尽管证券化是以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为基础,但并不是所有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都可以证券化。
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国有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 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 处理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 。
CHAPTER 04
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实践 案例
案例一:某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项目
• 某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项目是中国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一 个重要案例,其成功运作对中国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起到 了重要推动作用。该项目主要涉及基础设施、房地产等领域 的资产证券化,通过将优质资产进行证券化,为企业提供了 新的融资渠道,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具有较高收益的投资 产品。
资产证券化可以通过信用增级和 信用评级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 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优化资产负债表
通过将资产证券化,国有企业可以 调整其资产负债表结构,降低财务 风险,提高财务稳定性。
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的风险
交易风险
资产证券化涉及多方交易,流 程复杂,易出现交易风险。
信用风险
由于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是 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若国有 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可能面临
确保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国有 企业资产证券化市场,推动市 场的创新和发展,为实体经济 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未来,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市 场应与国际市场接轨,学习国 际先进经验和做法,提高市场
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 某国有企业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项目是针对基础设施领域 的资产证券化实践。该项目将基础设施项目如高速公路、 桥梁、隧道等作为基础资产,通过证券化方式进行融资。 这种融资方式能够有效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效率。
CHAPTER 05
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前景 展望
资产证券化业务作用与意义

资产证券化业务作用与意义摘要:一、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作用1.提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2.优化资源配置3.降低融资成本4.丰富金融市场产品体系三、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意义1.推动金融创新2.促进经济发展3.提高金融风险防范能力4.增强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正文:资产证券化业务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定义、作用和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全面阐述,以期为大家提供对资产证券化业务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金融机构或其他主体的资产转化为可交易证券的过程。
这些资产可以是信贷资产、企业应收账款、房地产抵押贷款等。
通过资产证券化,发行人将资产打包成为证券,并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
资产证券化业务包括资产打包、信用增级、发行和交易管理等环节。
其次,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作用。
资产证券化业务在金融市场中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通过资产证券化,企业可以将不良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剥离,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效率。
2.优化资源配置:资产证券化将资产从低效率领域转移到高效率领域,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降低融资成本:资产证券化业务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融资渠道,有助于降低整体融资成本。
4.丰富金融市场产品体系:资产证券化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产品,有助于金融市场产品体系的完善。
最后,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意义。
资产证券化业务在金融市场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推动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为金融市场带来了新的业务模式和产品,推动了金融创新的发展。
2.促进经济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有助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3.提高金融风险防范能力:资产证券化业务通过将风险分散至多个投资者,有助于提高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
4.增强金融市场的稳定性:资产证券化业务为金融市场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产品,有助于稳定金融市场。
资产证券化业务(ABS)定义及操作流程手绘

资产证券化业务(ABS)定义及操作流程手绘一、资产证券化的定义首先,您进入百度搜索ABS,居然有一个解释,叫做“防抱死系统”,这个概念,指的是汽车的防抱死系统。
而在资产证券化领域,ABS 是英文Asset Backed Securitization的缩写。
指“企业将其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也可以做名词(Asset Backed Securities),即“通过资产证券化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
通常是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收入的资产,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的方式予以出售,以获取融资,以最大化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目前美国一半以上的住房抵押贷款、四分之三以上的汽车贷款是靠发行资产证券提供的。
资产证券化是通过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发行证券筹资的一种直接融资方式。
(欢迎关注ladylian公众号)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看《大空头》的书和电影。
男主角通过发现房屋贷款中存在的商机,而与银行、券商联名发行了新型信用贷款产品。
里面可以看到一些类ABS化资产规划内容。
(一)如果从广义化分析资产证券化的定义:它包括以下四类:1)实体资产证券化即实体资产向证券资产的转换,是以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为基础发行证券并上市的过程。
2)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把欠流动性但有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如银行的贷款、企业的应收帐款等)经过重组形成资产池,并以此为基础发行证券。
3)证券资产证券化即证券资产的再证券化过程,就是将证券或证券组合作为基础资产,再以其产生的现金流或与现金流相关的变量为基础发行证券。
4)现金资产证券化是指现金的持有者通过投资将现金转化成证券的过程。
(二)狭义的资产证券化是指信贷资产证券化(上ladylian手绘图,对不住,5555555)简而言之,就是将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出售给一个独立的专门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特殊目的公司(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以资产为支撑发行证券,并用发行证券所募集的资金来支付购买资产的价格。
商行投行重点业务之一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能够将不具有流动性的中长期贷款转化为可以交 易的证券,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同时,通过将风险和收益 要素的重新组合,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投资选择。
资产证券化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资产证券化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为了解决住宅抵押贷款的流动性问题。
发展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资产证券化的范围逐渐扩大,涉及的资产种类越来越多,如汽车贷款、信用卡 贷款、企业应收账款等。同时,全球化的趋势也使得资产证券化逐渐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重要融资工具。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
资产组合
资产证券化的第一步是将一组类似的 资产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资产池。
风险与收益分析
通过对资产池中的资产进行风险和收 益的分析,确定各资产的信用评级和 利率水平。
信用增级
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证券的信用等级, 降低投资者的风险,吸引更多的投资 者。
发行与流通
将证券销售给投资者,并在二级市场 上进行流通交易。
信用风险
如果投资者无法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将对 资产证券化产生负面影响。
流动性风险
如果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可能导致资产证券 化产品的流动性降低。
风险控制与监管
严格筛选基础资产
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应对基础资产进行严格的 筛选和评估,确保其质量和合规性。
加强信息披露
应加强信息披露,提高资产证券化市场的透明度。
详细描述
RMBS是最常见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之一,它通过将住房抵押贷款打包成证券, 为银行提供了分散风险和筹集资金的机会。这些证券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出售, 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投资选择。
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
总结词
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是将企业应收账款作为基础资产,通过特殊目的载体发行证券的过程。
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规则

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规则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企业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企业的资产转化为证券,通过发行证券来融资的一种金融工具。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规则。
一、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定义企业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企业的一些资产,如应收账款、存货、房地产等,转化为证券,通过发行证券来融资的一种金融工具。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企业融资提供更多的渠道和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
二、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流程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资产筛选:企业选择符合要求的资产进行证券化,例如应收账款、存货、房地产等。
2. 资产评估:对选择的资产进行评估,确定其价值和风险。
3. 资产打包:将符合要求的资产打包成一个证券化产品。
4. 证券发行:发行证券化产品,吸引投资者购买。
5. 资产服务:对证券化产品中的资产进行管理、收益分配等服务。
三、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优势企业资产证券化有以下几个优势:1. 多元化融资渠道:企业资产证券化为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可以通过发行证券来吸收更多的资金。
2. 降低融资成本:企业资产证券化可以通过证券化产品的信用评级和资产评估来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
3.分散风险:企业资产证券化可以将企业的风险分散到不同的投资者中,降低企业的风险。
四、企业资产证券化的风险企业资产证券化也存在一定的风险:1. 资产评估风险:资产评估不准确可能导致证券化产品的价值被高估或低估。
2. 信用风险:证券化产品的信用评级可能不准确,导致投资者的损失。
3. 流动性风险: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可能不足,导致投资者无法及时变现。
五、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监管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中需要遵守相关的监管规定。
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等监管部门对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进行监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资产评估: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资产评估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资产证券化业务指南

资产证券化业务指南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资产证券化业务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融资方式。
本指南旨在为投资者和企业家提供有关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完整信息和指导。
第一部分:什么是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将公司的资产转化为可交易的证券,然后将证券发行给投资者以筹集资金。
通常,公司将资产打包成一个证券化产品,由投资者购买。
这种融资方式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广泛的融资渠道,并且可以通过分散风险来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
第二部分:资产证券化的类型
资产证券化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类型,包括债务证券化、抵押证券化、租赁证券化、商品证券化等。
不同类型的证券化产品有不同的特点和风险。
第三部分:资产证券化的优势和风险
资产证券化的优势包括获得更广泛的融资渠道、降低资本成本、分散风险等。
然而,资产证券化也存在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
投资者需要仔细考虑这些风险并进行风险评估。
第四部分: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过程
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过程包括资产评估、证券化计划设计、证券化产品的发行和交易等。
企业需要仔细制定证券化计划,并寻找专业的金融机构和律师团队来协助完成发行过程。
第五部分:投资者如何参与资产证券化
投资者可以通过证券交易所或投资银行购买资产证券化产品。
投资者应该仔细了解产品的特点和风险,并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
结论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创新的融资方式,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广泛的融资渠道。
投资者应该仔细了解不同类型的证券化产品的特点和风险,并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以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信息披露指引》

《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信息披露指引》一、引言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以下简称为“企业ABS”)日益受到市场各方的关注。
为企业ABS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监管部门出台了《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信息披露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以规范信息披露行为,提高市场透明度。
本文将围绕企业ABS业务及其信息披露指引展开论述。
二、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概述1.业务定义企业ABS是指企业将其持有的资产打包,通过设立特殊目的载体(SPV)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证券融资的一种金融创新工具。
企业ABS有助于企业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本结构,拓宽融资渠道。
2.业务类型企业ABS业务主要包括: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企业资产支持票据等。
3.业务流程企业ABS业务流程可分为:项目筹备、设立SPV、资产转让、发行证券、后续管理五个阶段。
三、信息披露指引的主要内容1.披露主体信息披露主体包括:原始权益人、SPV、托管人、评级机构等。
2.披露内容信息披露内容包括:业务基本信息、资产状况、风险揭示、评级结果、募集资金使用等。
3.披露时点信息披露时点包括:项目启动、发行前、发行中、发行后等。
4.披露方式信息披露方式包括:纸质版、电子版、网络版等。
四、信息披露的监管与违规处理1.监管机构企业ABS信息披露的监管机构为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2.监管要求监管要求包括:遵守法律法规、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
3.违规处理对于未按要求进行信息披露的企业,监管部门将采取自律处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通报批评、公开谴责、暂停业务等。
五、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未来发展1.市场前景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企业ABS市场前景广阔。
2.政策趋势未来,监管部门将不断完善企业ABS相关法规体系,推动市场创新。
3.业务创新企业ABS业务创新将不断涌现,如:REITs、绿色ABS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DO: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担保
债务凭证
CBO: Collateralized Bond Obligation,市场 流通债券的再证券化
CLO: Collateralized Loan Obligation,信贷 资产证券化
6
第二章 资产证券化的国际经验
澳大利亚 1987
阿根廷 1990s 新西兰 1997
8
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发展阶段
调整阶段
9
居者有其屋,美国房产梦——起步阶段
起步阶段(1968-1980)
起步阶段
发展阶段
调整阶段
1968 年,美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启动,最初只为缓解美国购房融资的资金短 缺问题。婴儿潮成年引发住房贷款需求急剧上升,促使银行转向资本市场, 通过资产证券化转嫁利率风险、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1968 年,美国推出了 最早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BS)。
游艇抵押贷款
厂房抵押贷款 设备租赁贷款 房车租赁款 房屋权益贷款
1988-09
1988-09 1988-10 1988-12 1989-01
1,203
7,654 215 1,526 24,716
动性资产。
1985 年之后,除住房抵押贷款之外的其他资产 支持证券(ABS)开始出现。1985 年,基于信 用卡、汽车贷款、学生贷款、厂房设备贷款、 房屋权益贷款等其他各类贷款的资产支持证券 (ABS)也开始不断涌现。
5
资产服务机构 资产服务机构 负责按期收取和管理 资产产生的现金流, 是资产证券化交易的 关键参与机构
的实体转移基础资产,
以基础资产的现金流 支付投资人的本息。 当包括原始受益权人 在内的参与机构出现 破产时,基础资产不 属于破产资产
金流的支付顺序进行
设计
资产证券化的种类
ABS: Asset-Backed Security,资产支持证券 MBS: Mortgage-Backed Security,抵押支持 债券或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RMBS (1970,美国) MBS CMBS (1983,美国) 信用卡 (1986,美国) ABS(广义) ABS(狭义) FFS (1987,墨西哥) DPR (2001,巴西) CBO (1987,美国) CDO CLO (1989,美国)
RMBS:
Residential
Mortgage-Backed
7
资产证券化的全球发展历程
比利时 1996 荷兰 1996 法国 1993 英国 1985 爱尔兰 1995 德国 1995
资产证券化产品初次发行或首次立法的时间
泛欧地区 1998 1980 以前 未开展或 无数据
1980s
1990s
2000s
俄罗斯 1996
韩国 1998 美国 1968
葡萄牙 1995
资产证券化业务介绍
2014年12月
目 录
第一章
资产证券化简介
3 7 16 25
第二章 资产证券化的国际经验 第三章 第四章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开展情况 资产证券化的特点及实施要点
2
第一章 资产证券化简介
3
资产证券化概述
概念: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y),是指将缺乏即期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的、 稳定的未来现金收入流的资产进行组合和信用增级,并依托该资产(或资产组合)的 未来现金流在金融市场上发行可以流通的有价证券的结构性融资活动 实质:资产证券化是一种融资方式,其实质是融资者将被证券化的基础资产的未来现 金流收益权让渡给投资者,而资产的所有权不一定转让 ,但是资产一定要能够产生可 预见的现金流 流程:发起人将证券化资产出售给一家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 SPV),或 者由SPV主动购买可证券化的资产,然后SPV将这些资产汇集成资产池,再以该资产池 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撑在金融市场上发行有价证券融资,最后用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 来清偿所发行的有价证券
计算机租赁票据
汽车按揭贷款 联营公司票据 轻型卡车贷款 信用卡应收款 标准卡车贷款 贸易应收款项 汽车租赁贷款 个人消费贷款
1985-03
1985-05 1986-07 1986-07 1987-01 1987-07 1987-09 1987-10 1987-11
1,848
76,364 638 187 80,238 479 312 470 1,093
美国MBS/ABS市场余额 美国政府三家信用机构MBS发行额
2014
2014
数据来源:SIFMA
10
改善财务困境,创新层出不穷——发展阶段
ABS品种 首发时间 发行金额 (百万美元)
起步阶段
发展阶段
调整阶段
发展阶段(1981-2007) 1981 年起,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速度大幅加快, 主要目的从应对资金短缺转变为帮助各类储蓄 机构管理风险和改善财务困境。1980 年开始的 利率市场化改革导致美国银行业负债成本急剧 上升,严重威胁储蓄机构的生存。联邦国民抵 押贷款协会( Fannie Mae)、联邦住房抵押贷 款公司( Freddie Mac )、政府抵押贷款协会 ( Ginnie Mae)纷纷收购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进 行重组并发行证券,来帮助储蓄机构盘活低流
西班牙 1993 沙特 2004 印度 1992
中国 1992
日本 1993 中国台湾 1997 中国香港 1994
加拿大 1980s
墨西哥 1987
意大利 1994 希腊 1993
泰国 马来西亚1997 新加坡 1990 1998 伊斯兰国家 2000s 印尼 1996 巴西 1990s
南非 1989
Security,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CMBS:
Commercial
Mortgage-Backed
Security,商业房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FFS: Future Flow Securitization,未来现金 流证券化
DPR: Diversified Payment Rights,多元化支 付权利
4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交易结构
资产收益
服务机构
聘请
证券本息
转让基础资产
发起机构
收取对价
特殊目的机构 (SPV)
发行证券
投资者
募集资金
增信措施 破产隔离 通过向特殊目 结构设计 对基础资产现 信用增级 内部信用增级 是资产证券化特有的 信用增级方式,也是 其复杂结构的一种表 现。主要通过资产证 券化产品结构设计来 完成,其所需的资金 来源于基础资产所产 生的部分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