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心肌梗死的统一定义共46页

合集下载

心肌梗死的全球统一定义

心肌梗死的全球统一定义
2023
心肌梗死的全球统一定义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心肌梗死的全球统一分类 • 心肌梗死的全球流行病学趋势 • 心肌梗死全球防治策略及实践 • 全球及中国心肌梗死防治现状和挑战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 率,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心肌梗死的诊断和分类在各国临床实践中存在差异,可能导 致不准确诊断和不良预后。
通过抑制心脏β受体,降 低心肌收缩力和减慢心 率,减轻心肌耗氧量。
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 换酶或血管紧张素受体 ,扩张血管,减少血栓形 成,降低心肌梗死风险 。
05
全球及中国心肌梗死防治现状和挑战
全球现状和挑战
高发病率
01
心肌梗死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问题,每年有大量的新发
年龄趋势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和女性心肌梗死的发病 率均逐渐上升,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3
性别差异
除了年龄趋势外,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还存在性 别差异,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生心肌梗死。
全球范围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预防策略
全球范围内针对心肌梗死的预防策略主要 包括改善生活习惯、控制危险因素、规范 诊疗流程等。
VS
局限性
心肌梗死分类标准的适用范围可能受到一定限制,例如某些 患者可能不符合分类标准,导致诊断困难。此外,分类标准 的制定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和 改进。
03
心肌梗死的全球流行病学趋势
全球范围的发生率
1 2
地域差异
心肌梗死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生率存在地域差异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生率有所不同。
研究目的和意义
制定全球统一的心肌梗死定义,以促进各国间的交流和比 较,提高诊断准确性和一致性。

全球心梗统一定义

全球心梗统一定义
--临床、病理综合分类法
根据临床、病理以及其他特征可分四期
1、急性进展期(<6小时) 2、急性期(6小时--7天) 3、愈合期(7天--28天) 4、陈旧期(痊愈期)(≥29天)
需要强调的是,临床和ECG所记录的心梗分期与实际病理学分 期并不一定完全相符。例如,ECG显示ST-T变化、心脏标志物升 高时往往提示新近发生的心梗,但病理学分期可能已处于愈合期。
全球心肌梗死新定义
全球心肌梗死定义
—ESC/ACC/AHA/EHS/WHF 标准
心肌梗死的病理学定义
★心肌缺血时间过长所导致的心肌细胞坏死
★细胞坏死定义为细胞凝固和(或)收缩带的坏死
全球心肌梗死定义
—ESC/ACC/AHA/EHS/WHF 标准
心肌梗死分类
★根据梗死面积分类
★病理学分类
★临床分类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ESC/ACC/AHA/EHS/WHF 标准
PCI相关性心梗 1. 基 线 cTn 水 平 正 常 者 接 受 经 皮 冠 脉 介 入 治 疗 (PCI)后,如心脏标志物水平升高超过URL99百分位 值,则提示围手术期心肌坏死 2.心脏标志物水平超过URL99百分位值的3倍被定 义位与PCI相关的心肌梗死 3.一个亚型是支架内血栓相关性心肌梗死 PCI术 后心肌梗死,且造影或影象学证实支架内血栓
①急性和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②肾功能衰竭 ③快速性或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脏传导阻滞 ④急性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卒中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心肌梗死相关表现的定义
心肌坏死生化标志物改变的定义
⑤肺栓塞和肺动脉高压
⑥心脏挫伤、消融、起搏和心脏复律 ⑦浸润性心脏疾病,如淀粉样变形和硬皮病
—ESC/ACC/AHA/EHS/WHF 标准

心肌梗死的全球统一定义

心肌梗死的全球统一定义

急性心肌梗死
突发、未预料到的心脏性死亡,涉及心脏停跳,常伴有提示心肌缺血的症状、推测为新的段改变或 左束支传导阻滞、冠状动脉造影或尸检有新鲜血栓的证据。死亡发生在可取得血标本之前或生物标 志物在血中出现之前
急性心肌梗死
基线肌钙蛋白正常做治疗的患者,生物标记物升高超过参考值上限的百分位值提示为围手术期心肌 坏死。按习惯裁定,生物标记物升高超过正常上限倍为相关的心肌梗死。明确的支架内血栓形成为 亚型
谢 谢!
急性心肌梗死
陈旧性心肌梗死
下列标准之一符合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发生新的病理性波,症状有或无 有影像学上活力心肌丧失区的证据,该处变薄和不能收缩而无非缺血性原因 有已愈合或愈合中心肌梗死的病理学发现
病理学
心肌梗死定义为心肌细胞由于长时间缺血而坏死 按梗死面积分为:局灶性,小面积( < 的左室心肌),中等面积(),大面积(>的左室心肌) 按临床和病理学发现,心肌梗死可分为:演变期(<),急性期(),愈合期(),已愈合期(≥)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无左室肥大或左束支阻滞)抬高:两个相临导联上有新的在点的抬高,其 切点为导联男性≥或女性≥,和或其他导联≥ 段压低与波改变:两个相临导联上有新的水平或下垂样段压低≥ ,和或两个相临波为主的或>的导联 上波倒置≥
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
导联上任何波宽度≥ ,和或和导联 为波 Ⅰ、Ⅱ、、或 导联任何两个相临导联上波宽度≥ ,深度≥ 或型 导联上波宽度≥ , 和>伴同向直立波而不存在传导阻滞
心肌梗死的全球统一定义
历史
年提出心肌梗死的定义 年与对心肌梗死的定义加以修正,从临床症状、心电图、血生物标记物加以评定 年、、、、联合发布共识 年对共识加以修订,冠以“全球统一定义”

心肌梗死的全球统一定义

心肌梗死的全球统一定义

谢 谢!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无左室肥大或左束支阻滞)抬高:两个相临导联上有新的在点的抬高,其 切点为导联男性≥或女性≥,和或其他导联≥ 段压低与波改变:两个相临导联上有新的水平或下垂样段压低≥ ,和或两个相临波为主的或>的导联 上波倒置≥
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
导联上任何波宽度≥ ,和或和导联 为波 Ⅰ、Ⅱ、、或 导联任何两个相临导联上波宽度≥ ,深度≥ 或型 导联上波宽度≥ , 和>伴同向直立波而不存在传导阻滞
心肌梗死的临床分类
型:与缺血相关的自发性心肌梗死,由一次原发性冠脉事件如斑块侵蚀和或破裂、裂隙或夹层引起 型:继发于缺血的心肌梗死,由于需氧增多或供氧减少引起,如冠脉痉挛、冠脉栓塞、贫血、心律 失常、高血压或低血压
心肌梗死的临床分类
型:突发、未预料到的心脏性死亡,包括心脏停跳,常伴有提示心肌缺血的症状、推测为新的段抬 高或左束支传导阻滞、冠状动脉造影或尸检有新鲜血栓的证据。死亡发生在可取得血标本之前或生 物标志物在血中出现之前 型:伴发于的心肌梗死。型:伴发于支架血栓形成的心肌梗死 型:伴发于的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
陈旧性心肌梗死
下列标准之一符合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发生新的病理性波,症状有或无 有影像学上活力心肌丧失区的证据,该处变薄和不能收缩而无非缺血性原因 有已愈合或愈合中心肌梗死的病理学发现
病理学
心肌梗死定义为心肌细胞由于长时间缺血而坏死 按梗死面积分为:局灶性,小面积( < 的左室心肌),中等面积(),大面积(>的左室心肌) 按临床和病理学发现,心肌梗死可分为:演变期(<),急性期(),愈合期(),已愈合期(≥)
急性心肌梗死
突发、未预料到的心脏性死亡,涉及心脏停跳,常伴有提示心肌缺血的症状、推测为新的段改变或 左束支传导阻滞、冠状动脉造影或尸检有新鲜血栓的证据。死亡发生在可取得血标本之前或生物标 志物在血中出现之前

全球心肌梗死通用定义

全球心肌梗死通用定义

全球心肌梗死通用定义心肌梗死,又称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它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的心肌组织坏死。

心肌梗死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产生了显著影响。

心肌梗死的通用定义是指冠状动脉阻塞引起心肌缺血和坏死的临床综合征。

其发病过程主要包括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狭窄和心肌缺血等阶段。

一旦发生心肌梗死,患者往往会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心肌梗死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和心肌生物标志物的改变。

常见的心肌生物标志物包括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等,它们在心肌梗死后会显著升高。

心电图检查可以显示心肌缺血和坏死区域的变化,如ST段抬高和Q波增宽等。

此外,冠状动脉造影可以明确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位置,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治疗心肌梗死的关键是尽早恢复冠状动脉的通畅,以减少心肌损伤。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和血管扩张剂等,它们可以减少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和扩张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在冠状动脉内放置支架或进行血栓抽吸等操作来恢复血流通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则是将其他血管连接到冠状动脉上,绕过狭窄或闭塞的部位,以恢复心肌灌注。

预防心肌梗死的关键是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和吸烟等。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也对预防心肌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和心血管评估也可以早期发现并控制潜在的风险因素。

全球心肌梗死的通用定义是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和坏死的临床综合征。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预防心肌梗死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努力,我们可以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心肌梗死的全球统一定义

心肌梗死的全球统一定义

非病理性Q波
V1导联呈QS型是正常的 ⅢQ波宽度< 0.03s和深度<1/4的R波振 幅同时电轴在-30~0度Q波不是病理性 aVL Q波但电轴在60~90度不是病理性 间隔Q波: Ⅰ、aVL、aVF或 V4-V6 导联 Q波宽度< 0.03s和深度<1/4的R波振幅
再梗死心电图
两个相临导联上ST再次抬高≥0.1mv,和 新的病理性Q波,同时胸痛超过20分钟 应考虑再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生物标记物(最好是肌钙蛋白)增 高或增高后降低,至少有一次数值超过 参考值上限的99百分位,并有以下至少 一项心肌缺血的证据:1、缺血症状;2、 指示新的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变化,即新 的ST段改变或左束支传导阻滞;3、心 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4、影像学证据提 示新的活力心肌丧失或新的区域性心壁 运动异常
急性期:1、生物标记物升高时,影象技术能 检测出室壁运动异常可用于心肌梗死诊断,2、 如未检测生物标记物或已经正常,在不存在非 缺血原因下,只要证明有新的活力心肌丧失就 可诊断心肌梗死 超声心动图和核素技术与运动或药物负荷实验 结合能鉴别缺血和心肌活性 影像技术于无非缺血原因情况下能通过显示区 域心壁运动异常、变薄或疤痕而诊断愈合期或 已愈合期的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
突发、未预料到的心脏性死亡,涉及心 脏停跳,常伴有提示心肌缺血的症状、 推测为新的ST段改变或左束支传导阻滞、 冠状动脉造影或尸检有新鲜血栓的证据。 死亡发生在可取得血标本之前或生物标 志物在血中出现之前
急性心肌梗死
基线肌钙蛋白正常做PCI治疗的患者,生 物标记物升高超过参考值上限的99百分 位值提示为围手术期心肌坏死。按习惯 裁定,生物标记物升高超过正常上限3倍 为PCI相关的心肌梗死。明确的支架内血 栓形成为亚型

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PPT课件

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PPT课件
WHO/ISFC 1959/1979 AHA/ACC/ESC/WHF/WHO 2007
20 个国家 44位专家 8组
中华心血管病学分会
缺血
1、心脏标记物
Hale Waihona Puke 症状影像 学cTn
ECG
病理 性Q波
心肌缺血症状 ECG CAG 尸检 未能获得生物标记物
3、PCI相关的心肌梗死
基线cTn正常 PCI围手术期 3倍升高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核素、超声 新的心肌活力丧失 生物标志物(优先)
全球定义核心内容 推荐肌钙蛋白检出MI,CK-MB作为替代指标
提高敏感性、特异性
MI诊断率增高 GRACE 增加29%(CK-MB 2倍) 10.4%
患者的心理负担 医生的治疗策略
正常参考值的界定? 我国的标准? 变异系数? 时间限制?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基线cTn正常 围手术期升高5倍 Q波、LBBB CAG 影像学心肌活力丧失(ECT/PET-CT)
新发病理性Q波 影像学活力丧失,无“非缺血原因” 病理学
定义:心肌细胞长时间缺血坏死 心脏组织因冠脉阻塞而死亡
演变期 6h
急性期 6h-7d
愈合期 7-28d
已愈合期 29d

心肌梗死的全球统一定义 共37页

心肌梗死的全球统一定义 共37页


基线肌钙蛋白值正常行经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 的患者,心脏生物标志物升高超过URL的第99百分 位值提示围手术期心肌坏死(indicative of periprocedural myocardial necrosis)。按习用裁定(by convention,按惯例),生物标志物升高超过URL 的5倍加上新的病理性Q波或新的左束支阻滞,或 冠脉造影证实新的移植的或自身的冠脉闭塞,或有 活力心肌丧失的影像学证据,定为与CABG相关的 心肌梗死(CABG-rel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其 中一个亚型与支架血栓形成有关
缺血症状并不特异,有时不典型,甚至 没有任何症状
如果症状不典型或没有症状,AMI的诊断将更多的 依赖心电图、心脏生物标记物及心脏成像技术 (cardiac imaging)的检查结果

突发、意外的心脏性死亡,涉及(involving)心 脏骤停(cardiac arrest),常伴有提示心肌缺血 的症状、及推测(presumably)为新的ST段抬高 或新的左束支阻滞、和/或冠脉造影和/或尸检有新 鲜血栓的证据。死亡发生在可取得血标本之前或 生物标志物在血中状:静息或用力时胸部、上 肢、下颌或上腹部的不适(discomfort), 部位可有不同组合
AMI相关胸部不适常表现为:时间至少 超过20 min,部位呈弥散性(diffuse) 而非局限性(not localized),非体位性 (not positional)且不受局部运动影响 (not affected by movement of the region),可 伴有呼吸困难、出汗、恶心或晕厥
ST段抬高31 min后出现室颤,猝死
心脏性猝死的患者尽管来不及采血测定 肌钙蛋白,或即使采血检测肌钙蛋白不 高,即缺乏心脏生物标志物证据,如猝 死前有心肌缺血的临床证据,此时仍应 诊为(致命的)心肌梗死。如有冠脉造 影(假使有可能)和/或尸检证实有新鲜 血栓,AMI的诊断将更为明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