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手 教案

合集下载

第四单元第1课时《外婆的澎湖湾》教案

第四单元第1课时《外婆的澎湖湾》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践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音乐在生活中的情感表达”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外婆的澎湖湾》,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长辈的情感,感受歌曲中传递的温馨家庭氛围,增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过程与方法:运用音乐实践、合作学习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技巧。
3.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并熟练演唱《外婆的澎湖湾》,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了解歌曲创作背景,提高音乐素养。
-在旋律方面,学生需要学会歌曲的主旋律,并能够准确地唱出每个音。
-在节奏方面,学生需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如2/4拍,并能跟随节奏演唱。
-在歌词方面,学生应理解每段歌词的意义,注意歌词中的情感表达。
2.教学难点
-歌曲中部分旋律的音高转换,如音程跳跃,可能对学生构成挑战。
-歌曲节奏的准确把握,尤其是对于初次接触2/4拍的学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外婆的澎湖湾》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一首歌是如何表达出对家乡的思念和亲人的感情的呢?”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其次,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讨论与音乐情感表达相关的问题时,有时会出现偏离主题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音乐表达情感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为了提高讨论效果,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提前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音乐情感表达的背景资料,引导他们更深入地思考这一问题。

六年级下册作文,外婆的手

六年级下册作文,外婆的手

六年级下册作文,外婆的手My grandmother's hands are weathered and worn, a testament to a life well-lived. 外婆的手风吹日晒,历经沧桑,见证着丰盛的人生。

I remember as a child how her hands would gently comb through my hair, soothing me to sleep. 我记得小时候外婆轻柔地梳理我的头发,使我入睡。

Her hands would prepare hearty meals that filled our home with warmth and love. 她的手为我们准备饱满的大餐,让家里充满温暖和爱。

When I was sick, her hands would hold mine, offering comfort and reassurance. 当我病了,她的手会握住我的手,给予安慰和支持。

As I grew older, I began to notice the subtle changes in her hands - the wrinkles deepening, the veins becoming more pronounced. 随着我长大,我开始注意到外婆手上微妙的变化 - 皱纹加深,静脉变得更加明显。

But despite the passing of time, her hands never lost their gentle touch or their ability to heal. 但尽管时光荏苒,她的手从未失去它们的温柔触摸或治愈能力。

Her hands have a way of making me feel safe and cherished, even in the face of life's uncertainties. 她的手有一种让我感到安全和珍贵的方式,甚至在生活的不确定性面前。

围绕中心意思写作文教案

围绕中心意思写作文教案

围绕中心意思写作文教案围绕中心意思写作文场面描写,那么什么是场面呢?场面一般是指集体活动中某一段时间内,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情景。

就如同我们在话剧中看到的某一场、某一幕一样。

生活中,存有哪些场面就是我们出席过或者看见过的呢?下面握一些例子供参考。

劳动场面。

我们在学校经常参加校办工厂、农场或服务性劳动,劳动中大家的热、干劲以及劳动中出现的好人好事是很多的。

我们也经常去工厂、农村、商店参观、问,看到叔叔阿姨们是怎样劳动的,这些就是劳动场面。

游戏场面。

同学们在家里或校园里经常在一起搞游戏,体育活动时老师也非政府大家积极开展各种活动。

这些游戏场面常常非常活跃,非常有意思,也就是同学们比较熟识的娱乐场面。

在我们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中,娱乐活动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

文艺演出,联欢活动,观看影视,都有许多生动的场面值得我们记叙下来。

典礼场面。

每学期开学时,我们都必须举办开学典礼。

你所在的城市、村镇、存有什么代莱建筑竣工,也常常举办典礼仪式。

这些典礼的场面存有意义、存有教育性,必须深入细致观测,记录下这一难忘的时刻。

运动场面。

运动会上,运动员你追我赶,奋力拼搏,争取创造优异成绩;观众们为运动员鼓掌加油,欢呼助兴,这些激动人心的场面是令人难忘的。

生活场面。

在日常生活中存有许多场面也就是很存有特点的。

比如出售货物,家人团圆,乘车乘船,求诊医治,盖房修墙,;,布置居室等等,都具备浓郁的生活气息。

会议场面。

班会、队会、校会,;,和英雄模范人物会见,参加各种庆祝会,纪念会,那会议的场面也往往给我们留下深采刻的印象。

总之,练场面描绘,可以提升郸我们观测重新认识能力、记述描绘能力。

六年级围绕中心意思写作文美有一次,我们全家去旅行。

由于山很高,所以我们便挤缆车上山。

缆车就是长方形的,呈圆形绿色。

它在山下不停,只能快上,必须要以光速,否则就会错过,因为平台只有五米长。

上了缆车,缆车慢慢地向高处爬去,越来越高、越来越高。

随着缆车的越来越低,地面上的东西越来越大,看著地上的东西,存有一种比较奇妙的感觉。

《外婆的手纹》教案(优秀6篇)

《外婆的手纹》教案(优秀6篇)

《外婆的手纹》教案(优秀6篇)《外婆的手纹》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品读文中描写外婆的语句,感悟外婆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

2、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对外婆的深厚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板书:《外婆的手纹》,要求学生轻轻地读文题:思考:文题上的“手纹”一词怎么理解?文中,外婆的手纹表现在哪里?外婆的手纹主要表现在她平时做的手工活里:——缝衣;补衣;绣花。

问题切入:你们对文中的那个外婆的印象如何?课文主要写了她哪些事情?二、阅读文本感知:1、圈划描写外婆的重点语句。

2、圈划后同学间初步交流。

3、教师帮助学生输理课文主要材料。

——写外婆能做一手很好的针线活:缝衣、补衣、绣花样样精通。

——写外婆教导我如何做人,令我终身难忘。

——写外婆宁静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豁达开朗的精神世界。

——写作者对对外婆的深情赞美和无限的思念。

4、教师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外婆形象:——外婆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

(她俨然是一个艺术家)——外婆是一个普通劳动者,却富有智慧。

——外婆是一个把悲苦孤寂沉在心底,乐观地面对生活的人。

依据:②段、⑥段,做衣服的动作神态刻画及作者的评价;⑦段中对外婆补衣服的评价;⑩段、(13)段中对外婆绣衣服时动作神态赞美性评价4、要求学生反复品读这些段落。

四、探索文旨问:“我”是如何看待外婆的艺术品的?——高度赞美、非常珍惜、深深怀念依据:(1)保存着外婆的手纹(2)叫妻子临摹仿做(3)自己动手,亲自仿做全班朗读课文16节。

从这节中可以看到“我”不仅亲自仿做,还“静下来,沉入外婆可能有的那种心境”。

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外婆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境?“或许是孤寂和悲苦,在孤寂和悲苦中,沉淀出一种仁慈、安详和宁静。

”▲到此,我们再回过头来琢磨文题“外婆的手纹”,你会产生什么新的'认识?——不仅仅是外婆的如艺术品一样的针线活,更是外婆的一种生活态度。

面对人生的磨难,外婆总能以她那与世无争、恬静、平和的心态去面对。

场面描写教案

场面描写教案

场面描写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能力目标:将场面描写的方法运用于写作中教学重点: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并能在习作中运用。

教学难点:在实际写作中熟练的运用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情景表演同学们,当我们学校举行运动会的时候,我们为运动员振臂欢呼,当我们欣赏文艺节目的时候,我们热烈的鼓掌,表达心中的喜悦和欣赏,那么我们有没有想到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呢?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场面描写,教大家如何来用文字记录这些精彩的瞬间。

二、思路领航1、弄清题意场面描写指的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

它可以包括环境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神态等各方面的细节描写,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才能再现场面。

2、常见的场面命题与学校生活有关:下课十分钟升旗仪式广播操比赛与家庭生活有关:晚餐時刻逛街假期全家出游与社会生活有关:元宵灯会运动会开幕式场面描写的方法(1)场面描写要点面结合。

看下面的例文:车来了,还没停稳,几个青年人凭着力大气粗占据了有利位置,直往车内挤。

几个手脚敏捷的小伙子像猴一样左跳右跃,“嗖”的一声蹿上去,霸住了车门。

一大堆人正拼命地拥挤着,只见一只只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柔软的手,本能地向前伸,本能地挥舞着,都希望抓住车门。

一位胖大嫂粗而短的右腿刚踏上车阶,左脚便不停地往外蹬,她使出吃奶的劲儿用力地扭动着肥胖的身躯,一双臃肿的大手拼命地抓住车门扶手。

任凭她怎么努力,结果那屁股还是被车门狠狠地挤压了一下,疼得她只叫“我的妈呀!”挤车可真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战斗呀!(师找学生读例文,然后具体分析点与面是如何结合的)(2)写要有明确的中心,渗透感情。

“外婆你别紧张,你一定会好的!”我含着眼泪,极力使它不滴在洁白的床单上。

“人老了,总会有些病,晨晨你别哭了,外婆好了还会给你烧好菜吃的”妈妈用手拍着我的背说。

小学写作文列提纲方法指导教案

小学写作文列提纲方法指导教案

小学写作文列提纲方法指导教案五年制语文第八册从“基础训练3”到“基础训练8”的作文要求中,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的文章都要求“列好提纲再动笔”(具体要求详见课本)。

那么,怎样指导小学生编写作文提纲呢?一、了解作文提纲的内容作文课上,知道一篇文章的题目后,先要确定好文章的中心,再想好选择哪些材料来表达中心,然后把选择的材料按一定顺序列出来,这就是作文的提纲。

一篇作文的提纲大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作文题目2、文章中心3、材料安排二、区别作文提纲的类型小学生的作文,大多以记叙文为主,写作提纲的类型,通常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按时间先后顺序。

同学们都晓得一年中存有春夏秋冬季,一月中存有上、中、下旬,一天中存有晚、中、晚时。

文学创作时,时间在前的先写下,时间在后的李德生。

下面这份提纲就属于这一类。

作文题目:记一次春游活动文章中心:通过春游活动经过的记叙,抒发对大自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材料精心安排:(--)早上八点启程(交代时、地、人、事)国上午九点多抵达目的地,非政府活动1、观赏美丽景色2、收集植物标本3、搞游戏国中午回去(谈论观后感或抒情)第二种按地点切换顺序。

通常用作写下。

作文指导---围绕中心选择材料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作文指导---围绕中心选择材料2000-10-23→手机版李升平教学目标:1.学习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写作方法.2.培养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用具:幻灯片一.写前准备:(10`)1.先请学生阅读p20-121的材料,读究的,抽查两三个学生回答:这则材料告诉了我们a: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文章?b:我们写作中易犯的毛病是什么?然后师生共译,最后师明确归纳.幻灯》板:写好文章:a1:所选的材料能充分为中心服务.a2:动笔别要进行:"材料--中心--材料"的反笔思考.a3:中心意思确立后,往往还需要进行多方面思考.a4:最好列一个作提纲,确定重点、详略,顺序.b:易犯毛病:漫无中心,不能围绕中心选择材料.2.请一个学生朗读p122-p133中《手》一文其它学生听、默读.然后,请几名学生(两三名)指出这篇俄文在中心意思与材料面的毛病.师生共,教师明确.(幻灯)板书:《手》:中心表现外婆的勤劳无私的奉献.(或请学生到黑板前板演材料((1)外公的一些事(无关)(2)外婆的手的外表描写(无关)(3)外婆做饭,做线(4)送我和妈妈回家(无关)(5)外婆的信.(无关)二:学习知识:请学生结合《我的老师》一文(2`)将其中心意思与材及文章结构列出来,然后师生共译,教师明确.(因为该文是课本中学过的课文所以老师可不需板书)三:应用知识:请学生阅读p123-p125《表钟小记》例文,请学生写出其中心意思,材料,然后列出其提纲教师抽查两位学生的完成情况.师生共译,教师明确、板书:《表钟小记》(10`)中心:社会主义祖国随着时代分断地前进①开头材料:1.爷爷时代不知钟表、②表座谈钟一事①双铃闹钟娱我上学2.几代国产表的更新:②半导体表的崭新表现祖国在不断前进③手表的小玲珑3.结束语、点明主题.,(祖国在不段前进)四:创新知识:请学生选择下列参考题目中的其中之一.然后,写出其中心、材料、照后列出提纲、教师抽查三位同学读出其中心与提纲,师生共评、教师明确归纳,再次考调:写作文一定要围绕中心意思来选择材料、尽量写出好文章应用好祖国(如果学生在列提纲过程中确有困难,教师可列个提纲示范)(20`)五:布置作业:从p123页中的参考题目中挑选一个作文题,根据现在这堂课所列提纲写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是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写好作文,第二课堂时完成.(3`)六:板书设计钟一:中心___________表1:__________小二::材料2:__________记与提纲3:____________。

中班亲亲外婆桥教案

中班亲亲外婆桥教案

中班亲亲外婆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通过听故事、唱歌曲、做游戏等活动,了解外婆桥的来历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外婆桥的传说教学重点:让幼儿听故事,了解外婆桥的来历。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对外婆桥的理解。

2. 第二课时:外婆桥歌曲学唱教学重点:让幼儿学唱歌曲,感受亲情的温暖。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歌曲中的寓意,学会感恩。

3. 第三课时:外婆桥游戏教学重点:让幼儿参与游戏,体验亲情。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第四课时:小组讨论——我们的外婆教学重点:让幼儿分享自己与外婆的故事,培养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从生活中发现亲情,懂得感恩。

5. 第五课时:感恩活动——为外婆献上一份心意教学重点:让幼儿亲手制作礼物,表达对外婆的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资源:1. 故事课件:《外婆桥的传说》2. 歌曲课件:《外婆桥》3. 游戏材料:外婆桥道具、卡片等4. 手工材料:彩纸、颜料、画笔等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2. 表达能力:评估幼儿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表达能力。

3. 动手能力:评价幼儿在手工制作环节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情感态度: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表现,了解他们对外婆桥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步骤:1. 第一课时:(1)导入:讲解外婆桥的传说故事。

(2)讨论: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对外婆桥的理解。

(3)总结:教育幼儿尊敬长辈,懂得感恩。

2. 第二课时:(1)学唱歌曲《外婆桥》。

(2)讨论:让幼儿分享歌曲中的亲情温暖。

(3)总结:引导幼儿学会感恩,珍惜亲情。

3. 第三课时:(1)开展外婆桥游戏。

(2)讨论: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总结:教育幼儿体验亲情,懂得分享。

4. 第四课时:(1)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与外婆的故事。

《胖乎乎的小手》教案_3

《胖乎乎的小手》教案_3

《胖乎乎的小手》教案《胖乎乎的小手》教案篇1【教学目标】:能认识课文中出现的13个生字,会用介宾短语的格式说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并学着体贴长辈。

【教学重点】:认识和书写本课的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学习课文,启发、教育学生尊敬长辈,体贴父母。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一、活动激趣,揭题引入1.看手:请同学们伸出自己的小手。

(这时教师观察,选一双胖乎乎的小手。

)同学们看看,这双手胖乎乎的多可爱,我们把他画下来吧。

2.画手:让这位同学把他的小手压在黑板上,画现手的轮廓。

3.夸手:告诉同学们你的小手能做什么?夸夸自己的小手。

过渡:原来你们的小手有这么大的本领呢,爸爸妈妈一定很喜欢吧。

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兰兰小朋友啊,她也有一双胖乎乎的小手,他们全家人都喜欢她的这双手,为什么呢?读读课文我们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请同学们自己借助拼音来读课文,读完后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出示挂图)请同学们看看图来说一说。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读完后把小黑板上的句子补充完整。

爸爸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妈妈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姥姥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兰兰明白了,大家都喜欢她的画,是因为。

三、细读课文,识记生字1.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标出本课的自然段序号。

2.师: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借助拼音读。

3.自己在课文中把这些字找出来后,读一读,然后再读读带有生字的那句话,看看你能不能把它们读正确。

4.这些字你以前认识吗?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5.小组合作识记生字,说一说你识字的方法。

6.给生字组词,巩固生字。

《胖乎乎的小手》教案篇2【预设目标】1、认识“胖”等13个生字,会写“看”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感受阅读的乐趣。

3、激发学生尊敬长辈、帮助长辈的愿望和举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婆的手纹
[教学目标]
1.解读关键词句,感受“手艺”的精美,思考“手纹”的内涵。

2. 朗读重点文句,体会亲情挚爱,领悟“临摹”手纹就是传承外婆的人生态度。

3.欣赏相关诗歌,感受诗人含蓄节制却感人至深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由“手艺”的解读,理解外婆对亲人、自然、万物的热爱。

2.由“手纹”的解读,感悟艰辛岁月中外婆的坚忍、安详和仁慈。

[教学难点]
解读作者“古怪”举动的内蕴:读懂外婆手纹,传递亲情温度,传承人生态度,正确面对人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表达的是“亲情”。

但请看单元名称——生命的沉思,如若只是亲情,那单元应叫“亲情的沉思”,为何是“生命”而不是“亲情”,答案应该在题目另一个关键词中——手纹。

二、初读——手艺
●私人文物
1、成长岁月里的美好回忆总会与一些特别的物品有关,用文中的说法叫——私人文物。

2、李汉荣有多珍视?——保存三十年之久
3、为何如此珍视?
●艺术灵感
1、外婆只是家庭妇女,不是艺术家啊,哪来的艺术灵感?
2、能否调换顺序:来自大自然,来自内心?
心里有爱,不仅仅是对儿孙的爱,是博大的爱——爱自然,爱万物,才能看见美。

●布的心情
1、此句怎么理解?“布,安静地在一旁等待着”
分析:拟人。

关键词:安静,是完完全全地信赖。

相信外婆不会辜负它。

2、有无前文照应?用心体会布的心情、布的名誉。

●虔诚庄严
外婆做新衣时的虔诚:恭敬有诚意,那什么是外婆的信仰?做衣或做人,心里都要有一个“样式”,才能做好
●缝补生活
外婆补衣是在“缝补生活,修复心灵”,
三、精读——手纹
1、题目能否改成“外婆的手艺”?
2、手纹、手艺的区别:手纹——掌纹,懂命相学的人说,掌纹记录了一个人命运和性格。

3、什么是外婆的命运和性格?
●外婆的性格: 一个把布的名誉看得这么重的人,对什么看得更重?——人的尊严、名誉
●外婆的命运: 艰难的日子里,外婆依然坚持着她朴素的美学,以她心目中的“样式”缝补着
生活, 虽无力改变悲苦,但仍努力补救,慰藉自己,关怀亲人
四、深化——永不失传
1、谁真正懂得外婆?
2、为何一个成年男子拿起针线开始临摹?临摹什么?
3、永不失传的是什么?——外婆的生活态度,面对苦难,依然仁慈安详,依然可以创造美
好。

4、有没有觉得李汉荣的文句特别新鲜却非常美丽,因为他是诗人,他是像海子一样的诗人。

五、作业:阅读现代诗《一碗清水》,书写感想。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