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字学名词解释
考研复习材料之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考研复习材料之现代汉语名词解释现代汉语名词解释1. 口语:说出来的话。
2. 书面语:用笔写下来的话。
3. 古汉语:古代文言和古代白话统称为古汉语。
4.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另一种含义包括普通话和各种方言。
5.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6. 白话:古代白话和当代白话统称为白话。
7. 文言:周秦时代的书面语就是文言。
8. 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9. 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
由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振动次数的多少决定。
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咼,音咼就咼;振动的次数少,频率低,音咼就低。
10. 音强:即声音的强弱,也叫音势。
由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决定。
幅度大,声音就强;幅度小,声音就弱。
11.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
由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久暂决定。
12. 音色:指声音的个性、特色,又叫音质。
决定于音波振动形式的不同。
从发音的角度分析,决定音色不同有三个原因: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共鸣器形状不同。
13. 音节:是听感上最容易分辩出来的语音单位。
14. 音素:是从音色的角度对音节进行分析得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15. 音位:是把实际语言里众多的音素或声调归并而成的一个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16. 发音部位:一个音节开头的辅音叫声,用来表示声的字母叫声母。
17. 韵母:一个音节声母后面的部分叫韵,用来表示韵的字母叫韵母。
18. 发音方法: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和除去阻碍的方法叫发音方法。
19. 声调:是指音节读音高低升降的变化,是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20. 四呼:是我国音韵学对韵母按韵头分为四类,即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简称四呼”21. 调类:即声调的种类。
22. 音变:说话时一连串的语流中常常会产生章节之间的读音变化。
2022年自考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完整精华版】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1. 文字:记录语言旳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旳辅助性交际工具。
2中文:是记录汉语旳书写性符号系统,是汉族人在长期旳社会实践中逐渐发明出来旳。
3六国古文:战国时期秦国旳文字变化较小,我们把秦以外旳诸侯国旳文字称之为六国古文。
4隶变:用横、竖、撇、点、捺等笔画转写隶书所发生旳变化。
5表音文字:用数目但是旳文字及字母表达一种文字里有限旳音位和音节,从而标记语言中词语旳声音。
一定旳音又一定旳字母来表达,一定旳字母又表达一定旳音。
6假借: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旳词旳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旳已有中文表达新词旳一种措施。
(胡)/ 一种借字表音旳措施,即借一种已有旳字来表达语言中与其声音相似或相近旳5语素。
这种由于音同或音近而被借来表达此外意义旳字叫假借字。
7转注:部首相似,声音相似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旳字。
7笔画:字形旳最小构造单位,是独体字旳构造单位,书写时从落笔到提笔称之为一笔或一画,它由点和线构成。
这些点和线旳具体形状叫做笔形。
8部件:中文合体字中由一种以上旳笔画构成旳可以独立书写旳组字单位。
9偏旁:合体字进行第一次切分而产生旳两个部分。
10笔顺:书写现代中文时,笔画有先有后,书写时旳这种笔画先后叫做笔顺。
11部首:字典为了给中文分类而拟定旳字类标目,是从分析字型旳构造产生旳。
/ 具有字型归类作用旳偏旁,是字书中各部旳首字。
12通用中文:在现代使用旳中文,除去专用中文(人名、地名及科技专用字)以外旳字。
13六书:古人把中文旳构造方式和使用方式归结为六种类型,称为“六书”。
“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中文旳构造形体,转注、假借指旳是中文旳使用方式。
14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原则音,以北方话为基本方言,以典范旳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旳一般话。
15方言:全民语言即民族共同语旳地方变体或地区分支,是附属于民族共同语旳语言低档形式,是为全民范畴内某一地区旳人民服务旳,并不是与一般话并立旳独立形式。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绪论1、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2、现代汉语:广义的包括各种方言,狭义的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4、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
5、共同语: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
6、能记:是能为人们以某种方式(如视觉、听觉)感知得到的外在形式;7、所记:是符号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或内容;8、语系:依据共同历史来源划分出来的类别,同一语系的语言还可以依据亲疏关系划分出若干语族和语支;语音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就是语音。
2、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颤动次数的多少。
3、音强:声音的强弱,也叫音势或音量,决定于一定时间内音波振动幅度的大小。
4、音长: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音波持续时间的长短。
5、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个性、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黄本)6、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7、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断,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
8、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9、塞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碍部分,阻塞部分突然打开,气流迸裂而出,造成爆发色彩的音。
10、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靠近,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挤出,造成摩擦音。
11、塞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逐步放开,形成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缝挤出,造成塞擦音。
12、鼻音:发音时软腭下垂,鼻腔通路打开,口腔里形成阻碍的两部分完全闭合,气流不能从口腔通过,转道鼻腔流出,发出鼻音。
现代汉字学名词解释

现代汉字学名词解释1.音素文字——文字的基本单位记录的是语言中的音素(音位),这种文字是音素文字。
(2页)2.语素文字——文字的基本单位记录的是语言中的语素,这种文字是语素文字。
(2)3.字种数——字形虽然不同,如表示的是同一个语素,这样得到的字数是字种数。
(9)4.字频——字频就是汉字的使用频度,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经抽样取得的文字资料里,每一个汉字使用次数与抽样资料总字数的比例。
(33)5.通用字——书写现代汉语一般要用到的字,也是出版印刷、辞书编纂、信息处理等的用字。
(48)6.常用字——书写现代汉语经常要用到的字,也就是频度和使用度高的字。
(48)7.拥字量——在一个确定的汉字字符集中,每种笔画数有多少个汉字,这是该笔画数的拥字量。
8.笔画——构成汉字的线条,是汉字构形的最小单位。
9.笔形——指笔画的形状。
10.部件——也叫字根、字元、字素,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11.独体字——由一个基础部件构成的字是独体字。
12.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构成的字是合体字。
13.字符——分析汉字的内部结构,得到的基本构字单位是字符。
(92)14.记号——和整字在意义和读音上都没有练习的字符是记号。
(93)1.音素文字文字基本单位记录的是音素,这样的文字就是音素文字。
2.语素文字文字基本单位记录的是语素,这样的文字就是语素文字。
3.字种数根据记录语素的多少统计出来的字数就是字种数。
4.字频字频就是汉字的使用频度,是指在一定历史的历史时期内经抽样取得的文字资料中每个汉字使用次数与抽样资料总字数的比例。
5.通用字通用字就是书写现代汉语一般要用到的字,也就是出版印刷、辞书编撰、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用字。
1.拥字量:答:在一个确定的汉字字符集中,每一种笔画数拥有的汉字数量就是该笔画数的拥字量。
例如《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一画的汉字有“一、乙”两个,笔画数1的拥字量就是2。
2.部件答:部件是汉字外部结构分析得到的结构单位,由笔画组成,具有组配汉字功能,例如“种”由“禾、中”两个部件构成。
现代汉语最全名词解释整理 (第二部分文字)

现代汉语最全名词解释整理(第二部分文字)现代汉语最全名词解释整理(第一部分) - 汉硕木木老师的文章 -文字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交流工具。
2.汉字:是汉族先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一种表意文字系统。
3.表音文字:记录音素、音节的叫音素文字、音节文字,可合称为表音文字。
4.表意文字:记录语素、词的叫语素文字、表词文字,可合称为表意文字。
5.甲骨文:是指殷商时代通行的文字,是记录商代王室贵族有关占卜的文字,因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所以叫甲骨文,是目前所见最早而又成批和成熟的汉字。
6.金文:指西周及春秋时期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古代把青铜称为金,所以得名。
7.篆书:分大篆和小篆,广义的大篆是指先秦时期的所有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镏文、春秋战国时代通行于六国的其他文字。
狭义的大篆专指春秋战国时秦国的文字。
大篆一般以镏文和石鼓文为典型代表,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大篆的基础上加以整理而成的秦朝标准字体。
8.隶书:秦代时将小篆的笔画和结构作了简化,把圆改为方折,以便于书写,这种字体就是隶书。
其特点是笔画平直、笔势发扬舒展,每一个字都用“挑法”,这种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转写篆书所发生的变化叫“隶变”。
隶书的产生,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9.楷书:是一种可以用模型来描述的字体。
也叫真书,正式书。
这是一种现代字体。
楷书由隶书演变而来,萌芽于西汉,成熟于东汉末年,魏晋以后非常流行,至今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
10.草书:草书共有三种:章草、今草、狂草。
章草是就隶书加以变化的,起于汉代;今草是章草的继续,是楷书的快写体,从东汉末年流传至今;狂草是在今草的基础上任意增减笔画,恣意连写,兴于唐11.行书:是介于今天的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简单字体,可以说是草书,也可以说是草书。
行书产生于东汉末年。
12.六书:是古代文字学家根据汉字形体和意义的关系,分析归纳出来的构形规则。
文学常识: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文学常识: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字的标准化,是指对“五四”以来现代汉语书面语用字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整理。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文学常识之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欢迎大家阅读!
1、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音素文字:是用一定的字母为书写单位,用字母来记录语言中的音素或音位的文字。
音素文字由字母按照拼写规则合成词,字母本身不表示词的意义。
3、音节文字:是以音节为最小的书写单位,一个书写符号表示一个音节,不同的音节用不同的符号代表。
4、象形字:是模拟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一种造字方法。
5、指事字:是用抽象的符号或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以提示的符号来表示某个语素的造字方式
6、会意字:是汇合两个或两个的字来构成一个字的造字方式
7、形声字:所谓形声就是一个表意成分跟一个表音成分合起来组成一个新的`造字方式、
8、现代汉字的标准化,是指对“五四”以来现代汉语书面语用字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整理,做到“四定”,即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9、词根:词当众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
10、词缀:词当众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
11、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
12、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合构成的词
13、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
14、多义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而这些义项之间又具有内在的联系
15、同音词:读音相同、意义有没有联系的两个词或多个词
16、异形词:一个词具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写法
17、理性义:词义中同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叫理性义。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很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1. 文字: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性符号系统,是汉族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3.六国古文: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变化较小,我们把秦以外的诸侯国的文字称之为六国古文。
4.隶变:用横、竖、撇、点、捺等笔画转写隶书所发生的变化。
5.表音文字:用数目不过的文字及字母表示一种文字里有限的音位和音节,从而标识语言中词语的声音。
一定的音又一定的字母来表示,一定的字母又表示一定的音。
6.假借: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
(胡)/ 一种借字表音的方法,即借一个已有的字来表示语言中与其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语素。
这种由于音同或音近而被借来表示另外意义的字叫假借字。
7.转注:部首相同,声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的字。
8.笔画:字形的最小结构单位,是独体字的结构单位,书写时从落笔到提笔称之为一笔或一画,它由点和线构成。
这些点和线的具体形状叫做笔形。
9.部件:汉字合体字中由一个以上的笔画构成的可以独立书写的组字单位。
10.偏旁:合体字进行第一次切分而产生的两个部分。
11.笔顺:书写现代汉字时,笔画有先有后,书写时的这种笔画先后叫做笔顺。
部首:字典为了给汉字分类而确定的字类标目,是从分析字型的结构产生的。
/具有字型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12.通用汉字:在当代使用的汉字,除去专用汉字(人名、地名及科技专用字)以外的字。
13.六书:古人把汉字的结构方式和使用方式归结为六种类型,称为“六书”。
“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汉字的结构形体,转注、假借指的是汉字的使用方式。
14.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15.方言:全民语言即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或地域分支,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是为全民范围内某一地区的人民服务的,并不是与普通话并立的独立形式。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上册1、现代汉语(P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方言(P3):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3、现代汉语规范化(P10):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明确、一致的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4、文学语言(P4):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的语言。
5、汉字(P138):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6、甲骨文(P144~145):甲骨文是发现于殷商遗址,主要用于占卜的记录,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汉字形体,又称殷墟文字、卜辞、殷契、契文等。
7、隶书(P145):隶书包括秦隶和汉隶。
秦隶又叫古隶,是秦代下级人员用于日常书写的辅助性字体,笔形平直方折;汉隶又称今隶,是汉代通行的字体,撇、捺和长横有波桀。
8、楷书(P145):楷书又称真书、正书,从隶书发展而来,兴于汉末,字形方正、规矩整齐,书写简便。
9、笔画(P148):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
从落笔到起笔所写的点、线叫一笔或一画。
10、笔顺(P153):笔顺是写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
11、部件(P150):笔画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一个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
部件是由笔画构成的,多数部件由一画以上的笔画构成。
12、形声字(P156):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的新字叫形声字。
13、语素(P206):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
14、词(P207):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15、合成词(P21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
16、连绵词(P211):连绵词指两个不同的一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表示一个意义的词。
17、外来词(P250):外来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字学名词解释1.音素文字——文字的基本单位记录的是语言中的音素(音位),这种文字是音素文字。
(2页)2.语素文字——文字的基本单位记录的是语言中的语素,这种文字是语素文字。
(2)3.字种数——字形虽然不同,如表示的是同一个语素,这样得到的字数是字种数。
(9)4.字频——字频就是汉字的使用频度,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经抽样取得的文字资料里,每一个汉字使用次数与抽样资料总字数的比例。
(33)5.通用字——书写现代汉语一般要用到的字,也是出版印刷、辞书编纂、信息处理等的用字。
(48)6.常用字——书写现代汉语经常要用到的字,也就是频度和使用度高的字。
(48)7.拥字量——在一个确定的汉字字符集中,每种笔画数有多少个汉字,这是该笔画数的拥字量。
8.笔画——构成汉字的线条,是汉字构形的最小单位。
9.笔形——指笔画的形状。
10.部件——也叫字根、字元、字素,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11.独体字——由一个基础部件构成的字是独体字。
12.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构成的字是合体字。
13.字符——分析汉字的内部结构,得到的基本构字单位是字符。
(92)14.记号——和整字在意义和读音上都没有练习的字符是记号。
(93)1.音素文字文字基本单位记录的是音素,这样的文字就是音素文字。
2.语素文字文字基本单位记录的是语素,这样的文字就是语素文字。
3.字种数根据记录语素的多少统计出来的字数就是字种数。
4.字频字频就是汉字的使用频度,是指在一定历史的历史时期内经抽样取得的文字资料中每个汉字使用次数与抽样资料总字数的比例。
5.通用字通用字就是书写现代汉语一般要用到的字,也就是出版印刷、辞书编撰、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用字。
1.拥字量:答:在一个确定的汉字字符集中,每一种笔画数拥有的汉字数量就是该笔画数的拥字量。
例如《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一画的汉字有“一、乙”两个,笔画数1的拥字量就是2。
2.部件答:部件是汉字外部结构分析得到的结构单位,由笔画组成,具有组配汉字功能,例如“种”由“禾、中”两个部件构成。
解题提示:解释这个名词,“在一个确定的汉字字符集中”不可缺少。
3.字符答:字符是分析汉字内部结构得到的基本构字单位,例如“灯”中的“火、丁”都是字符。
4. 记号答:记号是和整字的读音和意义都没有联系的字符,是字符的类别之一,例如“河”中的“可”。
5. 笔形答:笔形指汉字笔画的形状,包括基本笔形和派生笔形两种,例如汉字笔画横的笔形是“一”1.异读字:异读字就是多音同义字,指一个字有不同的读音,但表示的意义没有区别,比如“亚”字,标准音是去声,但不少人念上声,就是异读字。
2.多音字:多音字就是有多个读音,表示多项意义的汉字,也叫多音多义字。
例如“和”有四个读音。
3.音级:音级就是根据音项的使用频率确定的级别,通常分为常读、次常读和罕读三级。
4.同音字:读音相同而意义和形体都不相同的一组汉字就是同音字,例如“一、衣、依”。
5.音序法:汉字的检字法之一,就是根据汉字的读音,按照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汉字先后顺序的方法。
1.现代汉字的规范化:现代汉字的规范化主要包括字量、字形、字音、字序这四个方面,要实现汉字在这四个方面的规范化,就要做到“四定”: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2.政府规范:是由政府主管部门发布的,一般带有强制性。
3.专家规范:是由语言文字学家提出来的,不具有强制性,可是权威专家的规范意见对社会有很大的影响。
4.社会用字:社会用字就是流通于社会,用于社会交际领域的字,面向公众,面向他人,包括出版印刷用字、影视屏幕用字、计算机用字和城镇街头用字。
5.四定:四定就是汉字的定量、定形、定音、定序,是现代汉字规范化的主要内容。
1、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音素文字——这种文字记录的是语言中的音素,如英文、俄文。
3、音节文字——这种文字的每个字母记录的是语言里的一个音节,如日文。
4、语素文字——这种文字记录的是语言中的语素,如汉语。
5、字母——拼音文字或注音符号的最小的书写单位。
6、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
7、自源文字——凡是不依傍其它文字,独立创造出来的文字即是自源文字。
8、借源文字——凡是借鉴、参考或依傍其它文字而创造出来的文字即是借源文字。
9、汉字文化圈——指在汉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汉民族文化所影响的区域,具体地说,是指以中国为主体,包括韩国、日本、东南亚诸国在内的使用汉字的国家。
10、现代汉字——是指现代汉语用字,也就是现代白话文用字。
11、字频——就是汉字的使用频度,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经抽样取得的文字资料里,每个汉字的使用次数与抽样资料总字数的比例。
12、汉字效用递减率——就是汉字出现的频度的不平衡规律,使用频率越高的汉字,覆盖面越广,效用越好,使用频率越低的汉字,覆盖面越窄,效用越差。
例如5千个汉字,使用频率列第一的汉字效用最高,以后的各个汉字,效用随使用频率的降低而递减。
效用和使用频率是成正比的。
13、笔画趋简率——是指构成汉字的笔画数是同汉字的使用频率密切相关,汉字使用频率越高,构成汉字的笔画数越少,汉字使用频率越低,构成汉字的笔画数越多,字的使用频率和字的笔画数成反比。
14、字形数——就是根据字形,凡字形不同的汉字,不管音义是否相同,就算是不同的字,如:“国”和“国”就算两个字,这样得到的字数就是字形数。
15、字种数——不但看字形,还要看所表示的语素。
字形虽不同,如果所表示的是同一语素,就算一个字,这样得到的字数就是字种数。
16、字性——一个汉字的字性是由其记录的语素的性质决定的,要审定字性,就要划清两条界线,一条是现代汉语用字和古代汉语专用字的界线,另一条是现代汉语用字和现代汉语方言用字的界线。
17、通用字——是书写现代汉语一般要用到的字,也是出版印刷、辞书编纂、信息处理等的用字。
18、常用字——就是经常要用到的字,也就是频度和使用度高的字。
19、专门用字——以社会某个特定的群体用字为对象的就是专门用字。
如,扫盲用字、小学教育用字、对外汉语教学用字等。
20、溯源分析——是以这个字在产生时候的字形为对象所做的分析。
(谢俊)21.现状分析:是以当前楷书规范字形为对象所做的分析。
(P64)22.外部结构分析:是研究一个字怎样由最小的构形单位逐层组合为二为二维的方块汉字,包括组合成分和组合方式。
(P64)23.内部结构分析:是研究字形和字音、字义的关系,从而说明构字的理据,得出现代汉字的构字类型。
(P65)24.笔画:指构成汉字的线条,是汉字构形的最小单位。
(P65)25.用字量:指一个确定的汉字字符集中,每种笔画数有多少个汉字。
(P66)26.笔顺:是指书写汉字时下笔先后的顺序,是人们正确书写汉字的经验总结。
(P72)27.部件:也叫字根、字符、字素,它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P74)28.基础部件:指最小的不能再拆分的部件。
(P78)29.通用字:是指具有通用性,参加两个以上不同字形的构字的部件。
(P79)30.独体字:是由一个基础部件构成的字。
(P86)31.合体字: 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础部件构成的字。
(P86)32.字符: 是由分析汉字的内部结构,得到的基本构字单位。
(P92)33意符:是和整字在意义上有联系的符号。
(P93)34音符:是和整字在读音上有联系的符号。
(P93)35记号:是和整字在意义和读音上都没有联系的符号。
(P93)36新六书:指现代汉字中三类字符搭配使用,构成现代汉字六种结构。
(P93)37记号字:由记号构成的字。
38.简化字:根据《汉字简化方案》简化的汉字。
39.繁体字: 跟简化字相应的笔画比较多的字。
40.异体字:读音意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字。
(徐蕾)41.异形词(P136):也叫异体词,是指现代汉语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同义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
42.政府标准(P137):是由政府主管部门发布的,一般带有强制性。
43.专家标准(P137):是由语言文字学家提出来的,不具有强制性,可是权威专家的规范意见对社会有很大的影响。
44.新国音(P144):以北京语音作为国音的标准。
这样决定的国音,后来被称为“新国音”。
45.异读字(P146):是多音多义字,也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而表示的意义相同。
46.多音多义字(P152):简称多音字,他的特点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而不同的读音又联系着不同的意义。
47.音项(P153):在辞书里面,多音多义字的每个读音叫音项。
48.音级(P153):一个多音多义字的几个音项使用的频率不同,有高有低,据此可以分出音级来,共有三级:常读、次常读、罕读。
49.同音字(P160):是指意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一组字。
50.部首法(P172):包括立部和归部两个部分。
立部指的是要建立哪些部,不建立哪些部;归部指的是如何确定一个字的部首,以便把这个字归入恰当的部。
51.部首(P168):字典中用来代表相同类别的偏旁的叫部首。
如:亻、冫。
52.音序法(P177):就是按照字音来排列单字,以建立字序的方法。
53.音码输入法(P206):实际上是拼音转变法,就是输入拼音由计算机自动转变为汉字。
54.语音识别(P212):通过与计算机连接的传声装置,把语音信号传输到计算机。
利用语音分析技术,由计算机辨认识别后形成汉字内部码,这个过程叫汉语语音识别。
55.正字法(P219):关于建立并推行字形规范的工作叫正字法。
56.规范汉字(P219):主要是指新中国建立以来由政府发布的规范文件所规定的汉字。
57.社会用字(P220):指的是流通于社会、用于社会交际领域的字。
58.四定(P225):现代汉字规范化主要包括字量、字形、字音、字序这四个方面,要实现汉字在这四个方面的规范化,就要做到四定: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59.书同文(P241):将海峡两岸汉字统一为一体。
60.非汉字字符(P267):除了汉字以外还有三种非汉字字符,阿拉伯数字、拉丁字母、标点符号。
(赵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