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蟋蟀的住宅(1X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优秀4篇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优秀4篇课文《蟋蟀的住宅》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一叁个生字。
正确读写“住宅、隐蔽。
毫不可惜、随遇而安、选择、住址、洞穴、柔弱、搜索、隧道、隐藏、倾斜、平坦、扒土、宽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4、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2、品味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运用的拟人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收集有关蟋蟀的文字、图片资料和作者资料。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1、昆虫的世界非常奇妙,夏天我们经常听到蝉在窗外高歌。
昆虫界中,除了蝉拥有优美的歌声外,还有一种昆虫也常常给我们带来美妙的歌曲。
2、(播放蟋蟀的叫声)蟋蟀的唱歌非常出名,但它还有一样东西非常出名,是什么?(蟋蟀的住宅)3、齐读课题,用自己的话说说住宅是什么意思。
4、学生汇报:学生甲:我家的房子。
学生乙:人居住的房屋。
5、人居住的房子叫住宅,那蟋蟀居住的地方能叫住宅吗?看到题目,你会有什么疑问?6、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7、那我们今天就带着这些疑问,跟随法国作家法布尔一起参观“蟋蟀的住宅”。
二、自由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投影生字,多种方式朗读(开火车读,齐读,指名读)。
重点指导:读音归类:平舌音和翘舌音:翘舌音:宅、慎、址;平舌音:择、搜。
多音字:扒。
书写:蔽、搜、倾、抛。
3、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借用工具书解决。
隐蔽:借助别的东西遮盖掩藏。
随遇而安: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慎重:谨慎认真。
柔弱:常指体弱,易感疲劳的;易得病的。
搜索:仔细查找。
隧道: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优秀13篇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优秀13篇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
1、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2、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3、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读懂住宅的特点。
教学本课的重点、难点是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三、教师准备(包括媒体):准备教学挂图,让学生读懂课文。
四、学生准备:做好预习:预习生字、朗读课文、回答问题、提出质疑。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几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老师要求两个同学合作解决,大家遇到困难了吗?那么请大家回答下面的问题问:住宅一般指谁居住的地方?为什么把蟋蟀居住的地方称作“住宅”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你在其他作品中见过这样的写法吗?你使用过这种写法吗?问: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二)读课文、画“住宅”。
1、带着问题读课文: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画出重点词句加以体会,在体会的基础上反复的读一读。
2、老师出示一张有错误的蟋蟀住宅图,让大家找一找它的毛病在哪儿。
3、拿起画笔,画出正确的住宅示意图,注意体现蟋蟀住宅的特点。
4、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抓住课文里的重点词,以“我的家”为题说一说自己画出的内容。
5、师生进行评议,并把最好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学法指导:带着问题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加以体会,在体会的基础上反复的读一读。
(三)品味重点词语的作用。
1、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这一点和大多的昆虫不同,那么蟋蟀是怎么做的?其他昆虫又是如何做的呢?(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抓关键词进行体会)2、谁能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读课文的体会说一说“随遇而安”的意思?3、反复读“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这一句,你还能体会到什么?(四)品读句子、体味情感、领略文章内涵。
假如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精选10篇)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住宅、隐蔽、随遇而安”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体会作者拟人的习作方法。
3.学习蟋蟀那种不辞辛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激发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句段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难点: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1.联系以前已经学过口语交际,介绍自己的家。
2.教师引导:大家的家又美观又温馨,听得老师都想去参观一下了。
不过老师这也有一间“住宅”,大名鼎鼎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称之为“伟大的工程”,那就是蟋蟀的住宅了,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蟋蟀的住宅。
(二)研读课文、自主感悟1.结合课前预习,解决生字词,教师指导。
2.请学生快速读课文,思考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经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1.小组学习、组内交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习、研究蟋蟀住宅有什么特点和怎样修建住宅的。
(1)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它是怎样修建住宅的?(2)想想如果你就是一只可爱蟋蟀,你会怎样向大家介绍你的家或你修建住宅的经过?把你感兴趣的句子勾画下来反复读一读,把你的理解写在句子旁边或本子上,如果还有不懂的句子或以在旁边标上问号;(3)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质疑。
2.全班交流、答记者问(1)小“蟋蟀”们汇报介绍“我的家”即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如何建造。
(2)其它小组的同学可扮演小记者向这组同学质疑,进行答小记者问。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通用5篇)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通用5篇)《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真实地介绍了蟋蟀的住宅特点和修建经过,赞扬了蟋蟀不辞劳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课文开门见山地引出说明对象。
接着,从蟋蟀对住宅的选择写起,由内而外地写出了住宅的特点。
最后,具体描述了蟋蟀修建住宅的经过。
在表达上,通篇采用拟人的手法,又运用比较、列举数字、比喻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蟋蟀的特点。
课文生动而富有儿童情趣。
教学目标:1、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造的。
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2、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3、有感情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1、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教学难点: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见过蟋蟀吗?知道它的俗名吗?(也叫蛐蛐。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蟋蟀也有自己的家,有家就要有住宅。
今天,我们学习《蟋蟀的住宅》这一课,就是讲蟋蟀的住处的。
(板书)“蟋蟀”两字怎么写,老师忘了,谁帮老师一下?接下,学生说字形,老师板书“蟋蟀”,全班学生在手心上写一遍。
2、师: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好斗、唱歌、建住宅)二、检查预习。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着重纠正字音和读破句的地方。
2、出示生字卡片,指导读准生字的音。
注意“宅”“慎”“址”“骤”是翘舌音,“择”是平舌音。
三、练习给课文分段。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优秀9篇】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优秀9篇】人教第九册《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篇一云南曲靖一小吴克伟师:同学们请听放蟋蟀叫声师:知道这是什么的叫声?生:蟋蟀的叫声。
师:对吗?生:对。
板书:蟋蟀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蟋蟀。
生:蟋蟀又叫蛐蛐……出示:蟋蟀图师:你这些资料是从哪来的。
生:查来的。
师:书籍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生:蟋蟀……师:网络是学习的好地方,但上网不适当也会影响学习。
今天我们学习23课——板书课题。
范写宅。
生:蟋蟀的住宅。
师:课文主要写什么?生:我猜这篇课文主要写蟋蟀的住宅。
生自读课文。
师:课文写的主要内容是否和你们猜想得一样。
生:是。
师:通过读题目我们可以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可以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来验证文章的题目是否合适。
同学们想不想深入地了解文章,请同学们看看预习提示,看看他要求我们做什么?生读预习提示:师:你掉了两个字,老师请你充满自信再读一遍。
生再读。
师:谁来告诉老师预习要求我们做什么?生:读读课文,想想蟋蟀是怎样修建住宅的,找出描写……师:你能不能说一说有几个要求?生:一共有三个要求。
师;说,哪三个。
生:蟋蟀是怎样修建住宅的,二,找出描写蟋蟀住宅样子。
三,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课后讨论。
师:同学们再读课文把哪些地方描写修建住宅的,哪些地方描写住宅样子地方用喜欢的符号画出来,遇到不懂的也做上记号。
生自读课文。
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蟋蟀修建住宅的样子。
生:七自然段。
师:其他同学有补充吗?生:我认为六自然段也是。
师:还有补充吗?生:我认为是五六七自然段。
师:其他同学比较一下,�生:第三个。
师:五六七对吧。
生:对。
师: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生:主要讲了住宅的样子和怎么修建的。
师:请同学们小组学习,用自己的话或者朗读课文,或者画示意图的方式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生小组学习。
小组汇报师:你们是用什么方式学习的。
生:我们是用自己的话。
师:老师从你的汇报中得到蟋蟀住宅有多大?生:九寸。
师:九寸是多少?生:29。
蟋蟀的住宅教案(精选3篇)

蟋蟀的住宅教案(精选3篇)《蟋蟀的住宅》教案篇一第一部分说教材一、教材简析从教材编排来看,本册有两个训练重点: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蟋蟀的住宅》是小学六年制第七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
学习本组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注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不同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看书的习作实践中去。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住宅的经过,同时体会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悟情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住宅的经过。
难点:让学生感悟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吃苦耐劳的精神。
第二部分说教法、学法一、设计理念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教师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在这节课中将关注学生的学法,用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
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受到熏陶感染,再把学生的感悟与老师、同学交流。
二、教法、学法在此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我准备采用以下教法:情趣教学法、多媒体直观法、以读促悟法。
学生主要采用以下学法:自主质疑法、合作解疑法、自读自悟法。
第三部分教学流程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由于学生已经初读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我直接板书课题,从课题上寻找突破口,抓住“蟋蟀”和“住宅”两个词,同学生展开谈话,紧扣题眼,巧妙引导审题,既让学生感知了形声字这一造字方法,又从宏观上把握了文章的写作手法,诱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研读课文、自主感悟在导入课文后,我设计让学生研读课文,自主感悟。
请学生快速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生能很快体会出文章主要内容: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经过。
这个环节落实本期教材训练重点:提高学生阅读速度,达到阅读有一定的速度,能体会文章主要内容。
蟋蟀住宅优秀教学设计(共8篇)

蟋蟀住宅优秀教学设计(共8篇)第1篇:《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优秀)7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蔽、搜"等7个生字。
会写"掘、抛、倾"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随遇而安、慎重、骤雨"等词语。
2、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养成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养成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
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利用各6种途径搜集有关蟋蚌生活习性,特点等图片文字资料。
2、每生准备橡皮泥一盒,白纸一张。
3、课外准备《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
第一课时激趣导题,设疑铺展1、有个小家伙,小名"蛐蛐/旷大名"蟋蟀",这不起眼的小东西居然有人称它是昆虫王国的建筑工程师。
不信,我们到蟋蚌的住宅里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看看蟋蟀的住宅到底是什么样的?2、板书课题:蟋蟀的住宅。
3、齐读课题。
自学课文,"买票进宅"1、生自由试读课文。
2、开动"知识快车"检查自学情况:用知识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买票进宅"。
如认读生字、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难读句子、小节。
默读课文,"看宅划说"1、这小蟋蚌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用"--"划出有关句子。
2、反馈交流讨论。
3、理解体会重点句子,指导感情朗读。
a、蟋蚌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b.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c、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同学们,如果你是蟋蟀,天下雨了,当看到别的昆虫为寻找住宅而奔忙,自己却已有一个非常好的住宅时,你的心情如何?(自豪、骄傲)带着这种心情朗读第二、五、六自然段。
《蟋蟀的住宅》教案(优秀5篇)

《蟋蟀的住宅》教案(优秀5篇)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住宅、隐蔽、毫不可惜、随遇而安、选择、住址、洞穴、柔弱、搜索、隐蔽、倾斜、平坦、扒土、宽敞”等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蟋蟀的“住宅”的特点。
3、初读课文,疏通文理,了解大意。
教学重点: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2、通过重点词句体会蟋蟀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初读: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昆虫吗?你们捉过蟋蟀养过蟋蟀吗?你听到过蟋蟀的鸣叫吗?哪位同学能把自己了解的情况说一说。
(生发言)2、自由读文,解决生字、生词。
师讲解:注意“蔽、搜、毫”的写法。
注意“倾、即”的读音。
解词:随遇而安、慎重的意思。
3、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4、全班学生交流、汇报,后老师总结。
二、再读:(一)分段朗读课文、明确文章层次。
1、分别朗读“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是怎样建造自己住宅的”两部分。
2、讨论分段:第一段:(1)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第二段:(2——6)蟋蟀住宅内外的特点。
第三段:(7——9)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
3、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读一读。
(二)学习:蟋蟀住宅的特点:1、师:蟋蟀的住宅不就是一个小洞吗?到底有什么了不起啊?法布尔眼中的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子的,具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读读二至六自然段,看看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
2、学生合作学习。
3、交流、汇报,总结:(选址、建造工具、内外情形)4、请学生分别朗读相应的内容,看看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其特点的。
(1)选址。
a、齐读有关这一内容的段落。
(第二自然段)b、比较一下蟋蟀和别的昆虫选择住宅的住址有什么不一样呢?(别的昆虫:临时的隐蔽所。
蟋蟀:不肯随遇而安)c、老师重点指导学习“随遇而安”,你是怎样理解“随遇而安”的意思呢?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课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谁不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
单元主题:观察与发现
课型:精读课
课时:共两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把握文章的而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
积累好词佳句,体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2.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
在文中,法布尔介绍了自己观察到得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
作者在文中大量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它的活动比作人的活动,想象非常丰富,语言十分风趣。
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是通过长期深入的观察才发现了这一昆虫世界中不为人知的秘密。
3.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面向的是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对于昆虫,学生普遍喜欢,有研究的兴趣,加上本文的作者又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他善于观察研究,勤于探索和实践,在表达上比较讲究方法,倾注了一种对蟋蟀的无限赞美的深情。
基于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选择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有效的教与学,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里得到最大的发挥与锻炼,他们获得的收益将是无穷的。
学习目标:
1、课前预习生字词,课堂上通过齐读、指名读、情境范读等方式进行生字词的学习与指导,课后会写文中生字,学生能正确听写文中要求掌握的词语。
2、通过读课文以及小组讨论能够说出课文的叙述顺序及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
3、在深入学文的基础上,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学习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4、通过读课文以及小组谈论能够简单的介绍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评价任务:
任务一:目标1字词的学习,要求读准词语读音、听写词语。
任务二:目标2,朗读课文,第一课时解决正确、流利的目标,达到读得正确、通顺、流利。
第二课时在深入读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会说出课文的叙述顺序及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
任务三:目标3,第二课时在深入读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任务四:目标4,在学习完课文后,能够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课前准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蟋蟀的资料,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阅读《昆虫记》这本书或观察蟋蟀及它的巢穴。
教学过程:
附:板书设计:
7、蟋蟀的住宅
特点:向阳弯曲隐蔽
蟋蟀的住宅光滑简朴干燥卫生
前足:扒伟大的工程
工具建造:钳子:搬
后足:蹋推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