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语言之称谓语
秘书基础知识要点

秘书基础知识要点秘书基础知识要点1应用文书的概念与制发(一) 文书的含义与分类1. 含义:应用文书是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处理事务中经常应用到的具有一定格式的文体总称。
2. 分类:(1) 行政公文(通用公文)党的机关独有5种: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
行政机关独有4种:命令、公告、通告、议案。
党政机关共有9种:通知、通报、决定、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意见。
(2) 事务文书传真稿、备忘录、请柬、邀请信、贺信、感谢信、启事、简报、会议记录、计划、总结、述职报告、讲话稿。
(3) 商务文书意向书、订货单、商品说明书、市场调查报告、招标书、投标书、合同、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通用公文的制发程序包括: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发。
1. 草拟(1)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准确。
(2)结构层次序数,一 (一) 1. (1)(3)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4)公文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惯用的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其余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2. 审核行文方式是否妥当,是否符合行文规则和拟制公文的有关要求。
3. 签发上行文应交由主要负责人或者主持工作的负责人签发;下行文或者平行文由主要负责人或者授权的其他责任人签发。
应用文书的格式一、通用公文的格式(一) 通用公文用纸和印装规格1. 公文用纸:A4纸,尺寸210mm_297mm。
2. 公文页边与版心:天头(上白边):37mm±1mm;订口(左白边):28mm±1mm;版心尺寸:156mm_225mm。
(二) 各要素标识规则: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
(1) 主题词:先标类别词,再标类属词。
“主题词”用三号黑体字居左顶格标识,词目用三号小标宋体字,词目之间空1字。
坚持“谁办文,谁标引”的原则。
(2) 抄送:主题词下空1行,左空1字。
用三号仿宋字体标识。
名称中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标句号。
(3)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日期右空1字。
类似秘书的叫法

类似秘书的叫法有:
1.办公室经理:这个称呼强调了秘书在管理办公室日常运营方面
的职责。
2.行政助理:这个称呼强调了秘书在协助领导处理行政事务方面
的职责。
3.私人助理:这个称呼强调了秘书在为个人提供全方位协助方面
的职责。
4.办公室文员:这个称呼强调了秘书在处理办公室文件和文档方
面的职责。
5.行政秘书:这个称呼强调了秘书在协助领导处理行政和秘书事
务方面的职责。
6.商务秘书:这个称呼强调了秘书在协助领导处理商务事务方面
的职责。
7.执行助理:这个称呼强调了秘书在协助领导执行具体任务方面
的职责。
8.文件管理师:这个称呼强调了秘书在管理文件和文档方面的专
业能力。
9.行政助手:这个称呼强调了秘书在协助领导处理行政事务方面
的能力。
10.办公室专员:这个称呼强调了秘书在处理办公室日常运营方面
的专业能力。
礼仪知识:秘书见面礼仪(2)

为他⼈介绍时。
先说⼀些:“请让我来介绍⼀下,“请允许我向您介绍⼀下……”之类的介绍词。
在半正式或⾮正式场合,还可以使⽤⼀些较不正式但属于正确的的介绍词。
如“X⼩姐,您认识XX先⽣吗?”、“⼩张,来见见XX先⽣好吗?”或“X⼩姐,你见过XX先⽣吗?” 等等。
(2)、称呼 合理的称呼对⽅,既是对他⼈的尊重,⼜反映了⾃⾝的礼仪修养。
称呼是⼀个⽐较复杂⼀些的问题,⽬前在国际上主要有以下⼏种称呼⽅式: ①⼀般称呼。
这是最简单。
最普遍,特别是⾯对陌⽣公众时最常⽤的称呼⽅式,如,“⼩姐”、“先⽣”。
“夫⼈”。
“同志” 等等。
其中,⽬前世界上使⽤的称呼⽅式中,频率的是头两个,即“⼩姐”和“先⽣”,未婚⼥⼦统称为“⼩姐”.已婚⼥⼦统称为“夫⼈”或“太太”,如果搞不清被称呼⼥⼦的婚姻状况,可统称“⼩姐”。
对职业⼥性可统称为“⼥⼠”。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你⾯对⼀位虽然年龄较⼤,但却并未结婚的⼥⼠时,你绝对不能仅凭直觉或猜测将她称呼为“太太”,那是极端错误的。
如果你这样做,即使不挨骂,也会⼤煞风景。
②职务称呼。
如,“王经理”、“刘总经理”、“吴董事长”、“卢局长”等等。
③职业称呼。
如,“⽼师”、“空姐”等等。
④姓名称呼。
使⽤单纯的姓名称⼀般来说是在年龄、职务等相仿的时候,或者是好朋友之间,否则,就要将姓名、职务或职业等并称才合适。
如,“肯尼迪先⽣”、“索尼⼩姐”、“王刚⽼师”。
“李强处长”等。
⑤亲属称呼。
如,“乔叔叔”、“饶阿姨”、“何爷爷”等等。
公关⼈员在社会交往中不要随便称别⼈绰号(外号),特别是不可称呼别⼈因⽣理缺陷或能⼒弱点⽽取的绰号。
但是,对那些因个⼈独特的风格、特长⽽获得的雅致的外号的⼈,适当称呼对⽅的绰号反⽽会显得活泼、⽣动,令对⽅感到倍受尊敬。
在与外国⼈打交道的时候,有些称呼⽅式是⽐较固定的,⽐如:官⽅的军政要员,应称阁下、职衔或先⽣,并可在前⾯加姓⽒,如:“总统阁下”、“班达总统”、“司令先⽣”等等;对军⼈⼀般称军衔加先⽣,亦可在前⾯加姓⽒,如:“乌克少尉”、“中将先⽣”、“韦恩⼤校先⽣”等等;对有博⼠学位的⼈以及教授,律师、法官、医⽣等等,可称“博⼠”、“教授”、“律师”、“法宫’、“医⽣”等,也可在前⾯加姓⽒,如:“艾尔⽂博⼠”;对少数以同志相称的国家和地区的成年⼈,可⼀律称“同志”或姓名加同志,或职衔加同志,如:“朴⽟珠同志”、“阮三⽯同志”、“部长同志”等等。
应用文语言常用词汇

语言常用词汇(一)称谓语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常用“你”,如“你省”、“你部”。
如是平行文则宜用敬辞“贵”,如“贵部”、“贵局”、“贵市”、“贵会”、“贵社”、“贵公司”、“贵单位”等。
称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常用“我”、“本”,如“我省”、“我部”、“我局”、“本公司”、“本会”等。
公文中间接称呼有关的人或单位常用“该”,如“该同志”、“该人”、“该地区”、“该单位”等。
(二)起首语对下级机关或人民团体来文有所批复时,起首常用“关于《……的报告》收悉”、“关于……的电文已悉”等。
《通知》常用“为了……”开头。
(三)承启语在公文的缘由表述完毕后,常用“为此,特作如下通知”、“特此命令你们”等领起下文。
(四)结尾语是各类公文正式结尾时表收束、强调、祈请等的用语,可用“以上各项,望各地遵照执行”、“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是否有当,请予批复”、“当否,请批示”、“请予审批”、“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有关部门执行”。
三、公文用词的特殊性所谓公文用词的特殊性,是指公文有一套较常用的专用词语,这些词语用起来能体现公文的严肃性和准确性。
开头用语有:“按照”、“为了”、“根据”、“鉴于”、“依照”、“据查”、“关于”、“报告悉”、“电悉”、“奉”、“查”、“前奉”、“据”、“……报称”、“……电称”、“制定”、“特派”、“任命”、“兹聘”、“派”、“惊悉”、“阅悉”、“谨悉”等。
结尾用语有:“望”、“请”、“特此函告”、“为盼”、“是否可行”、“当否”、“请批示”、“祈请批复”、“盼回复”、“望遵照执行”、“特此通知”、“请批转……执行”、“特此布告”、“此复”、”此致”、谨呈”、“谨报告”、“特此电陈”、“此令”、“此批”、“此布”、“为荷”等。
过渡用语有:“为此”、“为此……特……”、“对比……”、“为……”、“结合……”等。
称谓用语有:“贵省”、“贵局”、“该地区”、“我市”、“我县”、“本镇”等。
称谓语与人际关系

称谓塌与人际关系口于磊娟称谓语就是用来称呼别人和自己的那些词语。
它可以将交际双方联系起来。
秘书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因此必须学会灵活运用处理人际关系的各种技巧,而恰当的称谓有助于处理好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
那么秘书对不同的交际对象应该使用怎样的称谓呢?一、弱领舅及酋一定努份、地位帕人秘书经常会与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打交道,对他们,秘书应表现出应有的尊重。
尊重表现在称谓语方面就是多使用身份称谓。
它主要包括头衔称谓和职业性称谓。
头衔称谓就是以交际对象所拥有的官衔、职衔、学衔、军衔等来作为称谓语,能体现对方的具体地位。
如称呼“赵博士”、“王局长”、“刘团长”、“李教授”、“张经理”等等,这样的称谓能使交际对象获得满足感;而对于职称、学历、职务等相对较低的人则不宜用这样的称谓方式,以免造成对方的自卑和不满,影响交际的效果。
职业性称谓就是把那些受人尊敬的职业以“姓氏+职业”的称谓形式表现出来,如王老师、张大夫、刘律师、赵工等。
而一些技术性较强的体力劳动职业,如理发师、厨师、司机、电工、清洁工人、军工等,不用作职业称谓,因为这样的称呼语难以满足被称呼者的价值感和自尊心。
=、魏同事以爱辫他监务相关孽位昀警蘧职员器秘书在与一般的职员打交道时应表现出特别的尊重。
尤其在对方身份不明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社会泛尊称的方式相称,如“老师”、“同志”、“师傅”、“先生”、“女士”、“小姐”、“太太”、“夫人”等等。
对比自己稍年长而有一定专长的人称’“老师”含有尊敬之意;对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里的专家学者称“先生”带有特殊的敬意。
这些泛尊称既可以直接施于交际对象,也可以附加在姓氏、名字、姓名、职衔等后面,构成复合称谓。
泛尊称的使用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对方是有身份的人,可以将“姓氏或姓名或名中某字+老”的称谓形式来表示对其的恭敬,如“张老”、“王老”等;对一般来访群众,秘书可以使用亲属称谓语,即对年长者称大爷、大伯、大娘、大婶等,对与自己年龄相当的称大哥、大嫂、大姐,对比自己年龄小的称小妹妹、小弟弟等,当然也可以用“姓+亲属称谓”的方式,这样会使人有亲切、易接近之感,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秘书考试写作:13种公文写作范例

⾏政公⽂⾏政公⽂,是公务⽂书的简称,是⼈类在治理社会、管理国家的公务实践中使⽤的具有法定权威和规范格式的应⽤⽂。
它是特殊规范化的⽂体,具有其它⽂体所没有的权威性,有法定的制作权限和确定的读者,有特定的⾏⽂格式(注意:⽐模式更进⼀步)并有⾏⽂规则和办理办法。
我国公⽂⼀律按照国务院办公厅1987年2⽉18⽇发布、1993年11⽉修订的《国家⾏政机关公⽂处理办法》写作和办理。
公⽂写作的要求很⾼,尤其是要求起草者具有⼯作实践的基础,懂得⼯作中许多微妙的关节,⽽在具体起草中要求较好的⽂字语⾔⼯夫。
公⽂语⾔总的要求是庄重、平实、概括。
公⽂语⾔功夫的核⼼是选词。
选词⼀要根据所反映的客观实际需要,⼆要符合明晰、确切、简练的标准,三要根据具体的语⾔环境,为避免上下⽂重复⽽选择不同的词语,注意⽂中所涉及对象和阅读对象。
多⽤书⾯语和⽂书⽤语,少⽤形象和描绘性词语和⼝语,不⽤⽅⾔⼟语,⼗分规范。
需要特别提出公⽂结构⽤语。
⼀是开头⽤语,⽤来表⽰⾏⽂⽬的、依据、原因,伴随情况等。
如:为(了)、关于、由于、对于、根据、按(遵、依)照、据、查、奉、兹等。
⼆是结尾⽤语。
如:为要(荷、盼)、是荷、特此通知(报告、函告)等。
三是过渡⽤语。
如为(对、因、据)此、鉴于、总之、综上所述等。
四是经办⽤语。
如:经、已经、业经、现经、兹经、办理、责成、试⾏、执⾏、贯彻执⾏、研究执⾏、切实执⾏等。
五是称谓⽤语。
有第⼀⼈称:我、本;第⼆⼈称:你、贵;第三⼈称:该。
等等。
国家⾏政公⽂有12类13种,即命令(令);议案;决定;指⽰;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批复;函;会议纪要。
公⽂主⽂结构,是指除了公⽂格式(外部组织形式即⽂头、主⽂和⽂尾及其各项设置)之外的公⽂核⼼部分。
这⼀部分的写作,是公⽂写作的难点。
⼀、标题1.规范式:三部分,即:发⽂机关+事由+⽂种――⽤于重要、庄重的公务2.灵活式A ⼆部分:⼀是发⽂机关+⽂种(以上标题下可加时间)⼆是事由+⽂种三是“转发始发机关及原通知标题”B⼀部分:只有⽂种――常是不⼤重要的公务,带周知性★带发⽂机关的标题下⾯如写发⽂时间,则须⽤括号,公务须是重⼤的、庄重的。
秘书写作考试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有效的管理离不开写作(一)秘书写作性质与功能的认识1.从历史的角度看秘书写作的性质与功能2.从现实的层面看秘书写作的性质与功能秘书工作中涉及的主要写作内容:文书工作:各种文件起草档案管理:撰写大事记、档案证明、全宗介绍、档案馆指南等信息工作:撰写查研究报告、编写信息资料会务工作:撰写领导讲话稿、会议记录、会议通知、会议预案、会议简报、会议纪要等)办公室管理:撰写各种工作计划、日程表、总结,电话记录、值班日志、介绍信等)协调工作:撰写合同、协议书、公关工作方案、总结,请柬、礼仪书信等)(二)秘书写作的范畴界定1.从秘书写作的范畴看(1)广义上的秘书写作:包括写作主体即职业秘书写作的全部文字材料的总和。
(2)狭义上的秘书写作:专指秘书在履行职能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与组织系统实际管理事务有紧密联系的应用性文书,不包括以秘书个人名义发表的文学作品。
2.从秘书写作的内容和方式来看(1)文稿撰拟:承担领导交拟的文书拟写工作任务(2)口授笔录:接受领导安排工作任务时的常规性技术工作(3)文稿审核:本单位各部门草拟的公文在定稿发出之前由秘书从文字基本功、公文处理程序等方面审核把关3.从文本制作的严谨性来看(1)规范性强的文件:如法定公文、重要的事务性文书(2)处理一般性事务过程中产生的较随意的文字文本:如便笺、备忘录、电子邮件、短信息等(三)几种主要管理手段的比较(四)秘书写作与秘书其他职能的渗透秘书写作不是单纯“为写而写”,而是各种秘书职能活动流程与内容的具体反映在“写”的过程中渗透着“做”;在“写”的同时离不开对各种职能活动的分析与研究。
二、写作技能在现代秘书能力结构中的地位(一)秘书能力结构特点(二)秘书写作技能在秘书能力结构中的地位(三)秘书写作技能与其他技能的关系(一)秘书能力结构特点秘书开放式职业环境特点,要求秘书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有“技不压身”的正确态度。
秘书辐射状职业环境特点,要求秘书以核心职业能力为中心,养成多方面、多层次的能力结构(二)秘书写作技能在秘书能力结构中的地位一般认为秘书最需要的三种能力依次是:表达能力(口才、写作)、办公自动化能力、活动组织与策划能力(三)秘书写作技能与其他技能的关系写作技能是一项综合技能,它与其他技能既相区别,又相互渗透与相互影响。
职场基本礼貌用语

职场基本礼貌用语
1、称呼语:小姐、夫人、太太、先生、同志、首长、那位先生,那位女士、那位首长、大姐、阿姨、您好。
2、欢迎语:欢迎您来天瑞集团、欢迎您参加此次活动,欢迎光临。
3、问候语:您好,早安、午安、早、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路上苦了;
4、祝贺语:恭喜、祝您节目愉快、祝您圣诞快乐,祝您新年快乐、祝您生日快乐,祝您新婚快乐,祝您新春快乐、恭喜发财;
5、告别语:再见、晚安,明天见,祝您旅途愉快。
祝您一路平安,欢迎您下次再来。
6、道歉语:对不起,请原谅,打扰您了,失礼了;
7、道谢语:谢谢,非常感谢;
8、应答语:是的、好的、清楚、我明白了,谢谢您的好意,不要客气,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
9、征询语:请问您有什么事?(我能为您做些什么吗?)需要我帮您做什么吗?您还有别的事吗?您喜欢(需要、能够……)?请您……好吗?
10、基本礼貌用语10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11、常用礼貌用语词11个:请、您、谢谢、麻烦、劳驾、对不起,请原谅、没关系、不要紧,别客气,您早,您好,再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称谓语
称谓语指交际中,说话人用来指称说话对象的词语。
人际间的相互称呼语(也叫称谓语)是日常交往最经常发生的沟通人际关系的信号和桥梁,通过称谓可以反映出人们之间的关系。
普遍的观点是将称谓语二分,即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亲属称谓的概念比较固定,而社交称谓则在一定的场合内不断改变,社交关系有业缘关系、地缘关系和头衔关系,与此相应就有不同的称呼。
(一)称谓的交际功能
称谓是一种称呼,也是一种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语言表达形式,在人际交往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别指功能
所谓别指功能就是专指某个人或某类人,针对性强。
众所周知,称谓首先是人的一种代号和标识,人与人之间的区分首先从称谓上反映出来,比如“儿童”即指十四岁一下的未成年人,“青年”指18—35岁之间的人,“王XX”是“王”姓中的“XX”。
称谓语可以根据人物本身的特点产生,具有指别人物的特点的功用:根据性别称谓语有男人、男士、男子、女人、女士、女子;根据年龄特征称谓有:婴儿、幼儿、青年、中年、老年,与之相应的称谓语有小孩、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根据年龄性别特征相结合的称谓语有少男、小伙子、汉子、老汉、老头、老爷子、少女、姑娘、妇女、老太太,等等。
称谓语还可以根据人称来指别:第一人称的称谓语有我、我们、咱们、自己等;第二人称的称谓语有你、你们、您;第三人称的称谓语有他、他们、她们、它们等;总称有大家、大伙儿等。
2、表示人物身份和地位的功能
每个人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都有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通过称谓可以反映出来。
职业称谓反映人们的社会分工,职衔称谓反映人们在社会管理关系中的职别、位置。
从职业称谓角度看,从事行政工作的有干部、职员、科干事、秘书、工作人员、管理人员等,司法部门有公安人员、治安人员、警察、法官、律师和公证员等,文教部门有老师、辅导员、作家、诗人、导演、演员等等,工厂有钳工、车工、矿工、炼钢工人、纺纱工人、调度人、质检员等等,从职衔称谓看有,股长、科长、县长、市长、省长,还有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司令员等等。
职称系列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等,职衔具有层次等级性,它表示人们在社会管理机构中的地位、权利、作用和职责。
3、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功能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有亲缘关系、地缘关系、职业关系和交际关系,这些关系的表达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称谓语。
比如: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亲、儿子、女儿、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妻子、丈夫、伯父、伯母、堂兄等等称谓就表示一种亲缘关系;邻居、老乡等久表明一种地缘关系,说明彼此居住的地域相近;师傅、徒弟、同事电话、同行等等表示因职业相同或相关结成的业缘关系;社会关系更多得表现在交际关系上,交际双方的住客不同,反映在称谓语大多也两两相对,比如,朋友、敌人、主人、客人、作者、读者等等。
在称谓语中有的显示出交际双方关系极为密切或疏远或松散,如知音、知己、哥们儿、先生、小姐,学友、室友、校友等等。
因此,交际关系的变化和不同情况在称谓中反应出来。
4、表达出交际的语体类型和谈话的风格
汉语的词语十分丰富,同一对象可用不同的意义相近、风格有别的词来表达,比如称呼母亲,在庄重的场合可用书面语“母亲”,在家庭中可用口语“妈妈”,儿童称“妈咪”显得亲昵,这就是不同语体类型的表达。
(二)秘书称谓语的运用艺术
1、区别关系疏密,正确使用称呼
秘书在工作、社会活动交往中要与熟悉的人、陌生的人打交道,要区别不同的疏密的关系称呼。
(1)对熟悉的人的称呼。
秘书与熟悉的人接触交往时,可直接称呼其姓名,对有职务、职称的熟人,则可在职务、职称的前面加上其姓名或姓,如“李教授”、“王局长”、“侯市长”;有的人有职务也有职称,该运用疏密来称呼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涉及学术、科研、技术方面的工作,则可称呼其职称,如果涉及行政事务,则可呼其职务、职称,如人们一般不呼“黄助教”、“韦讲师”、“刘护士”等称呼,遇到这种情况可直呼其名,或称呼“老马”、“小赵”等称呼。
(2)对陌生人或不知名的人称呼。
一般地,对陌生人可以称呼“同志”、“先生”、“小姐”、或“师傅”等,这是一种笼统的称呼,一般伴随目光指向对方或近距离特定环境来指明称呼对方,以引起对方的注意,表示礼貌。
当然,这种称呼要符合民风民俗,比如“师傅”在北京较时髦,而在成都则不用。
又如“小姐”在大陆有些流行,而在香港则容易使人联想到夜总会,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感觉,餐饮业的年轻女子不喜欢别人这样称呼她,于是“姐姐”称呼就流行了起来。
秘书遇到不知名的同事、长辈、领导的配偶,第一次见面可以问“我该怎么称呼您?”或“您好”等问候语做跳板。
对不太熟悉但是经常见面的人常常不用任何称呼,可代之以点头致意或微笑或挥挥手。
2、区别人称,恰当称呼
从语言学角度讲,人称代词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随着语境的变化,人称在不断的变化。
从严格意义上讲,人称代词不属于称谓语,它只是代名词,但作为社会交际中的一种特殊称呼形式,离开了它,秘书的表达就会严重受到影响,所以,秘书应掌握人称代词这类特殊的称谓语。
(1)秘书的自称语。
秘书向对方介绍或称呼自己则用自称形式,秘书常用的自称语有:一是第一人称代词,即用我、我们、自己、本人来表达。
二是用表明自己身份的称谓语自称,即秘书视自己相对于对方的身份来称呼自己,对领导用“部下”、“下属”自称,以表示谦恭、诚恳。
三是用特殊谦语自称,比如“在下”、“敝人”、“愚兄”等,着多用于书面语,这些称呼在以前运用较多。
当然,自称是自我表露的一种直接语言形式,它突出和强调自我,显示个性,说话时常常以“我认为”、“我希望”、“我建议”等形式出现,这是社交中的忌讳,从谦虚的角度讲,秘书应少用第一人称的“我”称呼自己。
(2)秘书的他成语。
他称是秘书对听说双方之外第三方的称谓,这种称呼涉及面很广,可指人和物,主要有一下几种形式的称谓语。
一是第三人称代词,这是最基本的形式,比如他、它、她,他们、她们、它们、别人、旁人、他人、人家等称谓语。
二是亲属称,这里主要指秘书社交、工作场合用来称呼对方或自己亲属成员的他称,称呼对方父母为“令尊”、“令堂”,称对方子女为“令爱”、“令郎”;谦称自己的父母为“家父(母)”、“家严”、“家慈”等。
三是姓名称、职业称、职务称、职衔称等。
(3)秘书的对称语。
对称语是在交际中秘书对交际对象的称呼。
秘书对称的形式应根据双方的关系而定,总的要求是礼貌、得体。
姓名称。
即直接称呼对方的姓名,也可以单称姓或单称名,在单称姓时,一般都要在姓前加“老”、“小”等词头。
秘书根据不同的场合、关系、身份来确定。
一般地讲,对上级和长辈不宜直呼其名,可采用姓名加上身份名词组成的称谓,如王局长、赵经理、王老;如果双方关系很密切,可只称名不称姓,单字名在社交场合一般不用,它用于情侣之间或很亲近的人之间;如果对方没有适合代表其身份或地位的称呼,则多用“老”或“小”加其姓,如“小张”、“老李”,复姓则可直接称其姓。
职业、职务、职称、职衔称。
秘书称呼对方的职业、职务、职称、职衔时,可以单称,如“医生”、“老师”、“局长”等等。
这种称呼在人多的情况下还要借助秘书的眼神的等体态语指向所要称呼的人。
也可以在职业、职务、职称、职衔前加姓,这是一种最普遍、最容易被人们接受的称呼。
总之,单称职务、身份比较庄重,后面加通称则显得客气、正规,前面加姓称既表尊重对方又有亲近感,
连姓名带职称显得过于直率、生疏和不礼貌。
通称。
通称是社会的普遍流行的对某一类人的称呼,如对不认识的人可称“先生”、“小姐”、“同志”。
第二人称代词称谓,比如:“你”、“你们”,尊称为“您”、“您们”等。
亲属称。
除秘书自身的亲属,对邻居及不熟悉、不认识的长辈可采用亲属称,他们虽不是秘书的亲属,但通过这种亲切的称呼可以进一步联络感情,融洽关系。
这种非亲属使用亲属称呼,表现出秘书对他人的尊重、敬意和礼貌。
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的关系往往是错综复杂的,而秘书在社交场合中扮演着多重角色,需要应对各种总各样的人事物,要想秘书工作能够顺利高效地开展,就要学会灵活地运用称谓语来处理好人际关系和沟通协调工作。
参考文献:
1、江雪清.称谓语的态度意义【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1
2、徐海艳.浅谈称谓语的作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1
3、董梅赵玉闪.“零称谓”使用探析【J】林区教学.2011.8
4、岑运强.语言的语言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
5、张先亮.语言交际艺术【M】科学出版社.2000.10
6、杨永林.社会语言学研究:功能·成为·性别篇【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6
7、白雅岳夕茜.语言与语言学研究【M】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