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第2章 第2节化学能与电能作业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B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B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B 卷)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 1.下列反应中属吸热反应的是A .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B .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C .硫在氧气中燃烧D .Ba(OH)2·8H 2O 与NH 4Cl 反应 2.对于反应2SO 2(g)+O 2(g)2SO 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A .增大容器容积B .移去部分SO 3C .通入大量O 2D .降低体系温度 3.在2L 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2SO 2(g)+O 2(g)2SO 3(g),在10秒内反应物SO 2的物质的量由1mol 降到0.6mol ,则反应速率ν(SO 2)为A .0.02mol/(L·s)B .0.04mol/((L·s)C .0.2mol/((L·s)D .0.4mol/((L·s) 4.下列化学电池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A .锌锰电池B .氢氧燃料电池C .镍镉电池D .铅蓄电池5.A 、B 、C 三种金属片,把A 、B 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A 是负极;把B 、C 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C 发生还原反应。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 .A >B >C B .C >B >A C .A >C >BD .B >A >C 6.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7.下列关于物质及其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 B .不少的化学反应都具有可逆性C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键的断裂和生成都要释放能量G铜铜稀硫酸AG铜锌稀硫酸 CG银稀硫酸 BG铜锌乙醇 D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常伴随有物理变化8.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为N 2(g)+3H2(g) 2NH3(g),为了增大反应速率,提高经济效益,最理想的措施是A.增大反应物的浓度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C.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D.选择合适的催化剂9.下列实验中,反应速率加快是由催化剂引起的是A.双氧水中加入1~2滴1mol/L FeCl3,可迅速放出气体B.炭粉中加入KClO3,点燃时燃烧更为剧烈C.固态FeCl3和固体NaOH混合后,加入水能迅速产生沉淀D.锌与稀硫酸反应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反应放出H2的速率加快10.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它是以铂作电极,KOH溶液作电解液,总反应为:2H2 + O2=2H2O,正极反应为:O2 + 2H2O + 4e-=4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H2通入负极区B.O2通入正极区C.负极反应为2H2 + 4OH--4e-=4H2O D.正极发生氧化反应二、多项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必修2 第2章 第2节 第2课时 化学能与电能

必修2 第2章 第2节 第2课时 化学能与电能

OH‾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自主学习
对照课本,对几种典型的电池进行了解 完成学案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
e‾
负极:Al 正极:C 负极:Al 正极:C
氧化 Al
电解液:KOH 电解液:KOH
C 还原
I I
消耗阴离子
OH‾
生成阴离子
Al 4OH -3e AlO2 2 + 2H2 2O 2Al + 8OH‾ -6e‾ = 2AlO‾ ‾ + 4HO 6H2O +6e‾ = 3H2 + 6OH‾ 2H +2e H2 + 2OH‾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锂电池
Li + MnO2 = LiMnO2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燃料电池
常用燃料 氢气 甲醇 甲烷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电池的另一面
一节5号电池造成的污染能使1 一节5号电池造成的污染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绝收 一粒纽扣电池可污染60万升水,等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一粒纽扣电池可污染60万升水,等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电池年产量为180亿只,出口约100亿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电池年产量为180亿只,出口约100亿 只,国内年消费量约80亿只,回收率不超过2%。 只,国内年消费量约80亿只,回收率不超过2%。 铅:神经系统(神经衰弱、手足麻木)、消化系统(消化不 良、腹部绞痛)、血液中毒和其他的病变。 汞:精神状态改变是汞中毒的一大症状。脉搏加快,肌肉颤 动,口腔和消化系统病变。 镉、锰:主要危害神经系统。
1800年 1800年 1859年 1859年 1887年 1887年 1890年 1890年 1914年 1914年 1954年 1954年 1970’s 21世纪 21世纪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精品导学案(答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精品导学案(答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学案

⼈教版⾼中化学必修2精品导学案(答案)必修⼆第⼆章第⼆节化学能与电能学案第⼆章第2节化学能与电能课前预习学案⼀、预习⽬标1、了解燃煤发电的流程及关键步骤2、通过预习尝试填写有关锌铜原电池的基础知识3、记住化学电池的本质4、了解常见电源⼆、预习内容1、燃煤发电的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关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化学电池的反应本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常见的化学电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提出疑惑课内探究学案⼀、学习⽬标1、了解燃煤发电的流程及关键步骤2、掌握锌铜原电池的基础知识3、记住化学电池的本质4、了解常见电源⼆、学习重难点:掌握锌铜原电池的基础知识三、学习过程㈠燃煤发电的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关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探究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尝试填写下表:⑵原电池中如何判断正负极?⑶正极⾦属起啥作⽤?啥在正极上得电⼦?⑷正负极发⽣的反应类型?【知识应⽤】1、⽤下列物质设计⼀个原电池CuSO4溶液、ZnSO4溶液、H2SO4溶液、NaOH溶液、FeCl3溶液、NaCl溶液、Fe棒、Cu 棒、C棒、Zn⽚、Cu⽚、铜线、2、画出装置图㈢、常见电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当堂检测1.原电池中发⽣的化学反应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 ,原电池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能。

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 第1课时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

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 第1课时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

第1课时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能举例说明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实例并了解其应用。

2.理解原电池工作原理。

3.会写简单的电极反应式。

一、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其中电能是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二次能源。

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两种方式 (1)火电(火力发电):化学能――→燃烧热能――→蒸汽机械能――→发电机电能;缺点:污染环境、低效。

(2)原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优点:清洁、高效。

2.原电池 (1)实验:锌片:溶解负极⎩⎪⎨⎪⎧电极材料:Zn电极反应:Zn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Zn-2e-===Zn2+正极⎩⎪⎨⎪⎧电极材料:铜电极反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2H++2e-===H2↑电池反应:2H++Zn===Zn2++H2↑(3)电子的流向: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

(4)反应本质: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1.(2018·宁夏育才中学期中)在下列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A.风力B.原煤C.石油D.电力解析:风力是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资源,是一次能源,A错误;煤是直接从地下挖来的,是一次能源, B错误;天然气、原煤和石油是三大化石燃料,是一次能源,C错误;我们生活中所使用的电力都是通过其他形式的能源转化而来的,是二次能源,D正确。

答案:D2.(2018·宁夏育才中学期中)下列各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解析: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闭合回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A两个电极相同,不能构成原电池,A错误;B符合原电池构成要素,B正确;酒精为非电解质,不能构成原电池,C错误;不能形成闭合回路,D 错误。

答案:B3.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A.锌是负极,其质量逐渐减小B.氢离子在铜表面被还原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解析:由图可知Zn为负极,其与H2SO4反应而溶解,Cu为正极,H+在正极被还原为H2,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Cu,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动方向相反,从Cu→Zn,故A、B、D三项正确,C项错误。

必修2 第2章 第2节 第3课时 化学能与电能

必修2 第2章 第2节 第3课时 化学能与电能
H L D
应用:改变反应速率
Fe 水 Fe Zn Fe Fe 水 Sn Zn
下列装置中铁腐蚀最快的是
海水
海水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应用:海水电池
试分析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 Al Pt
海水 提示: 提示:总反应 = 正极反应+ 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负极:4Al -12e‾ + 12OH‾ = 4Al(OH)3 负极:4Al 正极:3O 正极:3O2 +6H2O +12e‾ = 12OH‾
H L D
练习
金属 A B C D 电流方向 Cu→Al Cu→ B→Cu Cu→C Cu→ Cu→D Cu→ 电压(V 电压(V) +0.78 -0.15 +1.35 +0.30
四个原电池的电压如下
已知电压越大,则金属性差异越大。试排序这些金属
金属性:C 金属性:C > A > D > B
化学学习的神器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作 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完成学案
化学能与电能
一些原电池的应用
Duty Honor Love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复习回顾
A 正极 Cu Zn 负极
试分析下面原电池的正负极和电极反应
CuSO4 Cu2+ + 2e- = Cu
ZnSO4 Zn-2e- = Zn2+
化学学习的神器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应用: 应用:银锌电池
试分析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 Zn Ag/Ag2O
KOH 提示: 提示:总反应 = 正极反应+ 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负极:Zn 负极:Zn -2e‾ + 2OH‾ = Zn(OH)2 正极:Ag 正极:Ag2O + 2e‾ +H2O = Ag + 2OH‾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二)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导学案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二)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交流讨论,知道原电池概念及原电池工作原理、构成原电池的条件.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讨论与分析,提高实验探究和总结归纳的能力,感受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乐趣.在趣味原电池制作活动中,感受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奇妙和参与探究的喜悦。

3. 通过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认识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重要性,感悟化学学科的学习价值和社会价值。

【学习重点】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温馨提示】建立宏观现象与反应本质间的联系可能是你学习的难点。

【自主学习】旧知回顾: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__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_,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_____,氧化剂在反应中得电子,还原剂在反应中失电子。

2.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_____失电子总数___=___得电子总数_____新知预习:阅读教材P39—40,尝试回答下列问题:1.一次能源是指: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流水、风、煤、石油、天然气、铀矿等,二次能源是指: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电力等。

2.燃烧的本质是什么?火力发电中能量的转化方式是怎样的?火力发电又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呢?情景导入: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又称电力。

例如,小到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提电脑、手机、相机、摄像机……大到火箭上天、神州六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这一切都依赖于电池的应用.那么,同学们一定想知道电池的结构、它的工作原理。

电池是怎样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呢?今天我们用化学知识来揭开电池这个谜。

下面我们先认识什么是一次能源?什么是二次能源?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活动一:认识能源的分类交流:“新知预习1"。

对应练习1.下列能源中,一次能源有(1)(2)(5)(6)(9)(10)(13)(14),二次能源有(3)(4)(7)(8)(11)(12)(15)(16).一次能源中可再生资源有(1)(5)(9)(10)(13)(14),不可再生资源有(2)(6)。

必修二化学2.2.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必修二化学2.2.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必修二化学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能举例说明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实例,并了解及应用。

2.理解原电池概念。

3.初步了解原电池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

(重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阅读教材P39到P42[实践活动]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能源的分类定义举例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中取得的能源流水、原煤、天然气、风力、石油等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蒸汽、电力等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两种方式(1)火电(火力发电):化学能――→燃烧热能――→蒸汽机械能――→发电机电能;缺点:污染环境、低效。

(2)原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优点:清洁、高效。

3.原电池(1)实验实验装置实验现象铜片:有气泡产生锌片:溶解变小电流表:指针偏转结论有电流产生,装置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原电池概念: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3)铜锌原电池工作原理电极材料电子转移电极反应式反应类型Zn 失电子Zn-2e-===Zn2+氧化反应Cu 得电子2H++2e-===H2↑还原反应总电池反应:Zn+2H+===Zn2++H2↑(4)反应本质: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判断】1.HCl+NaOH===NaCl+H2O是放热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2.将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插入酒精中,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3.在铜锌稀硫酸原电池中,电子由锌通过导线流向铜,再由铜通过电解质溶液到达锌。

(×)4.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及正负极的判断方法1.构成原电池的“一个依据,三个必须”2.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负极正极电极材料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电子流动方向电子流出一极电子流入一极电流方向电流流入一极电流流出一极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阴离子移向的一极阳离子移向的一极发生的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反应现象电极溶解电极增重或有气泡放出【活学活用】1.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A.只有甲B.只有乙C.只有丙 D.除乙均可以【解析】甲装置不能构成闭合回路,乙装置两极材料相同,丁装置酒精不是电解质溶液,只有丙装置具备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故选C。

教育部参赛_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_杜海彦

教育部参赛_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_杜海彦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由于学生之前没有电化学的基础,理解原电池原理有一定的 难度。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有: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组成原电池的条件。本节教材设置了大量的 探究教学素材,富有深刻的探究教学思想内涵。首先,新课引入的一个演示实验 2-4 为探究教学创 设了问题情景,当学生观察到 “铜片上产生气泡”这一反常的实验现象,就会情不自禁地提出一 系列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并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设;紧接着,教材又设置了一个讨论题学与 问,让学生自己归纳“组成原电池的正负极” 。当学生理解原电池的原理后,又是科学探究实验为 学生提供“实证性”材料,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相关结论;同时,课本 后面的“实践活动——水果电池” ,习题中的 4 小题都是本课时探究教学内容的应用和延伸。
学情分析
学生初次接触电化学知识,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有神秘感和探索欲望。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 心和求知欲, 设计层层实验和问题情境, 使学生在自主实验、 积极思考和相互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原电池原理,掌握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会进行简单的原电池设计。 2.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依据实验事实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实验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正向思维、 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能力。
明锌片上的电子是否通过导线转移到了铜片上? 【学生回答】在铜片和锌片中间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检测有无电流 【实验指导】使用灵敏电流计的注意事项 【学生活动】实验并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现象:电流计指针偏转 结论:有电流流过,说明导线中有电子流过, 说明氢离子得到的电子确实是锌片失去,通过 导线传递到铜片上的。 (但是,对于刚才同学提出的问题,即“既然电子是锌片失去的,氢离子为什么不直接在锌片 上得电子,而要到铜片上得电子呢?”还是觉得难以解释。 ) 【动画演示】由于锌片失去电子后产生锌离子,锌片的周围有许多来不及扩散到溶液中去的锌 离子,对氢离子有排斥作用,使氢离子很难在锌片上直接得到电子 【学生小结】 2+ 锌片:较活泼,电子流出,发生氧化反应 Zn-2e =Zn + 铜片:较不活泼,电子流入,发生还原反应 2H +2e =H2↑ 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板书】1.原电池的概念: 【实验指导】给你一节干电池,用实验证明铜锌原电池的正负极 【学生活动】实验并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现象:测干电池时,电流计指针偏向正极方向,测铜锌原电池时,电流计指针偏 向铜片方向 结论:锌片为负极,铜片为正极 【板书】2.原电池的原理: 2+ 负极:电子流出,较活泼, (锌片) :Zn-2e =Zn (氧化反应) + 正极:电子流入,较不活泼, (铜片) :2H +2e =H2↑(还原反应) 【引导】写出铜锌原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并比较其与锌片直接跟稀硫酸反应有何异同。 + 2+ 总反应方程式为:Zn+2H =Zn +H2 ↑ 相同点:总反应方程式相同 不同点:电子转移途径不同 【过渡】原电池的实质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那么构成原电池 要有哪些条件呢? 【板书】3.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实验习题】请用实验验证下列哪些装置构成原电池?并据此对比分析,讨论构成原电池的条 件。 【学生活动】实验并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C、D、H 构成原电池 【学生讨论】 (通过对比分析、讨论和补充、修改,最后得出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学生甲:从 A、B 不构成原电池可知,构成原电池必须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作电极。从 F、 G 不构成原电池可知,要组成原电池还必须构成闭合回路 学生乙:H 也构成原电池,是因为水果呈酸性,说明构成原电池需酸溶液。 学生丙:D 也能构成原电池,说明构成原电池不一定要酸溶液,也可以是盐溶液,结合 E 可知, 构成原电池电极材料必须与电解质溶液接触。 学生丁:从 C 可知,电极材料也可以是象石墨这样能导电的非金属。 【学生小结】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作业(八)(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基础练]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根据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划分,氢气为二次能源B .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C .火力发电是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过程D .在火力发电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实际上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 [氢气不能从自然界中直接取得,是二次能源,电能也是二次能源,且使用方便、污染最小,A 、B 两项正确;以煤为原料,火力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化学能――→燃烧热能――→蒸汽机械能――→发电机电能,C 项错误,D 项正确。

]2.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A .只有甲B .只有乙C .只有丙D .除乙均可以C [甲装置不能构成闭合回路,乙装置两极材料相同,丁装置酒精不是电解质溶液,只有丙装置具备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故选C 。

]3.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铅蓄电池不属于二次电池B.原电池工作时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C.废旧电池可埋入土壤,作为肥料D.氢氧燃料电池,通入氢气的电极为电池的正极[答案] B4.如图装置所示,正极发生的反应为( )A.Zn2++2e-===ZnB.2H++2e-===H2↑C.Zn-2e-===Zn2+D.Cu2++2e-===CuB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应该是H+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5.如图所示装置,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 )A.A是Zn,B是Cu,C是稀硫酸B.A是Cu,B是Zn,C为稀硫酸C.A是Fe,B是Ag,C为稀AgNO3溶液D.A是Ag,B是Fe,C为稀AgNO3溶液D [A极逐渐变粗,说明A极为原电池的正极,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后在A极上析出;B极逐渐变细,说明B极为原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后变成离子进入溶液中。

A和B中的反应为Zn+H2SO4===ZnSO4+H2↑,则A中A极变细,B中A极不变。

C和D两项中的反应为Fe+2AgNO3===2Ag+Fe(NO3)2,其中C中A极变细,D 中A极变粗。

]6.如图,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B.若两电极分别为Fe和石墨棒,则X为石墨棒,Y为Fe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若两电极材料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X>YD [外电路的电子流向与电流方向相反,A项错误;由电子流向可知,X极为负极,Y极为正极,则X应为Fe,Y为石墨棒,B项错误;X极发生氧化反应,Y极发生还原反应,C项错误;X极的金属应比Y极的金属活泼,D项正确。

]7.如图所示,两电极一极为石墨棒,另一极为铁片,若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且a极上有大量气泡生成,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a为负极,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稀硫酸B.b为负极,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C.a为正极,是石墨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稀硫酸D.b为正极,是石墨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C [由题给信息“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可确定该装置构成了原电池。

又因“a 极上有大量气泡生成”,可知:a为正极(石墨棒),则b为负极(铁片),即可确定烧杯中的溶液是稀硫酸。

]8.银锌电池用途广泛,可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可以表示为2Ag+Zn(OH)2充电放电Ag2O+Zn+H2O,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A.Ag B.Zn(OH)2C.Ag2O D.ZnD [放电反应为原电池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

]9.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2AgCl +Mg===Mg2++2Ag+2Cl-。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Mg为电池的正极B.负极反应为AgCl+e-===Ag+Cl-C.不能被KCl溶液激活D.可用于海上应急照明供电D [由电池反应方程式看出,Mg是还原剂,AgCl是氧化剂,Mg作负极,A错误;Mg作负极,其电极反应式:Mg-2e-===Mg2+,B错误;因为该电池能被海水激活,故KCl溶液也可以激活电池,C错误;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的产生可用于海上应急照明供电,D正确。

] 10.如图是氢氧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

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极是负极,反应式为H2-2e-===2H+B.供电时的总反应式为2H2+O2===2H2OC.电子由b通过灯泡流向aD.氢氧燃料电池是环保电池C [a电极发生反应:H2-2e-===2H+,故电子应由a通过灯泡流向b。

]11.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NaOH+HCl===NaCl+H2O(B)Cu+2Ag+===2Ag+Cu2+(1)根据两反应本质,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不能,说明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可以,则写出正负极材料、电极反应式及反应类型(“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只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B)是氧化还原反应且能自发进行。

(3)根据电池反应式:Cu+2Ag+===2Ag+Cu2+可知,Cu失电子作负极,负极材料是Cu,正极材料应是比铜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Ag+得电子,所以此电解质溶液只能为AgNO3溶液。

[答案] (1)(A)不能,(B)可以(2)(A)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电子转移(3)Cu Cu -2e-===Cu2+氧化反应碳棒、Ag、铂、金(任选一) 2Ag++2e-===2Ag 还原反应12.把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丙中溶液的pH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据图(Ⅰ)知活泼性:A>B,A作负极,电极反应为A-2e-===A2+;据图(Ⅱ)知活泼性:B>C,正极反应为Cu2++2e-===Cu;据图(Ⅲ)知活泼性:D>A,正极反应为2H++2e-===H2↑,故c(H+)减小,pH增大。

据(Ⅰ)、(Ⅱ)、(Ⅲ)知活泼性:D>A>B>C。

[答案] (1)A-2e-===A2+(2)Cu2++2e-===Cu (3)变大(4)D>A>B>C[等级过关练]13.如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同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浓CuSO4溶液,若实验过程中不考虑铁丝反应及两边浮力的变化,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 )A.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高B端低B.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低B端高C.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低B端高;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D.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高B端低;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D [当杠杆为绝缘体时,Fe把Cu2+置换附着在Fe球上,质量增重,下沉,B端低;为导体时,构成原电池,Cu球上有Cu析出增重,Fe球溶解,减轻,B端升高。

] 14.LED产品具有耗电量低、寿命长的特点。

如图是氢氧燃料电池驱动LED屏发光的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处通入的气体是氢气,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B.装置中电子的流向为a极→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b极C.装置中的能量转化至少涉及三种形式的能量D.图中表示来自氢氧燃料电池中的K+的移动方向D [由N型半导体中电子的流向可知,a极是电子流出的一极(负极),a处应通入氢气,碱性条件下氢气失电子结合OH-生成水,A项正确;b极是电子流入的一极(正极),电子只能从a极经半导体流入,B项正确;该装置的能量转化中至少涉及化学能、电能、光能,C项正确;氢氧燃料电池中K+移向b极,但其不能在导线上移动,不能表示K+的移动方向,D项错误。

]15.普通水泥在固化过程中自由水分子减少并形成碱性溶液。

根据这个特点,科学家发明了测水泥初凝时间的某种方法。

此法的原理如图所示,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Cu+Ag2O===Cu2O+2A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电极反应式为Ag2O+2e-+2H+===2Ag+H2OB.测定原理示意图中,Ag2O为负极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u+2OH--2e-===Cu2O+H2OD.电池工作时,OH-向正极移动C [A项,溶液中含有OH-,正极反应为Ag2O+2e-+H2O===2Ag+2OH-;B项,Ag2O为正极;D项,电池工作时,OH-向负极移动。

] 16.有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用镁片和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的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的NaOH溶液中,如图所示。

甲乙(1)写出甲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中负极为________,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甲与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________金属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________金属活动性更强(填写元素符号)。

(4)由此实验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________。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已过时,没有实用价值了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析] 甲同学依据的化学反应原理:Mg+H2SO4===MgSO4+H2↑,乙同学依据的化学反应原理:2Al+2NaOH+2H2O===2NaAlO2+3H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